: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1:43:25
长沙市第六中学副校长 左晓波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和不断推进,关键在教师。假如一名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仍止步不前,而是“穿新鞋走老路”,就很难把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如何把握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以下就是笔者对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课程改革,将对教育的发展乃至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所以只许成功,不允许失败。然而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常会有“我感到知识不够用”,“我感到课时不够用”,“课堂学生的提问把我难住了”,“新教材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平台”等切身感受的涌现,这也说明了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严重挑战:与传统课程相比,课程环境产生了根本性变化,现归纳如下:
表现方向
传统课程环境
新课程环境
师生地位
教师中心
学生中心
学习方式
独 立
合 作
学习状态
接 受
探 究
学习内容
事实知识
批判思考
学习背景
孤立的人工背景
仿真的现实生活背景
教学媒体
单一媒体
多媒体
信息传递
单 向
多向交换
挑战的具体表现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挑战教师的绝对权威,内容的不确定性,挑战教师的行为方式,课程知识构成的变化全面挑战教师的知识储备,新课程的突出特点是:目标与结果不确定,对象与内容不确定,过程与方法不确定,评价不确定。传统课程知识仅由教材知识与教师个人知识构成,而新课程知识,除以上两方面外还应包括学生个人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知识储备上能将学科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将之与学生先前经验联系起来,要能将学科知识情境化。
二、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没有教师就没有课程改革,没有课程改革也不会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者是相互依存的,教师不是新课程的敌人,教师是新课程的培育者,新课程也不是教师的敌人,新课程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教师不是新课程的工具,教师必将与新课程同发展!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有一项调查表明离开教学参考书, 80% 的教师写不好教案,离开课堂同步练习,至少 85% 教师出不好练习题,离开标准化试题集,至少有 90% 的教师命不好考试题。大多数教师缺乏校本课程开发能力,而且教师工作压力大,对课程改革的前景无法预料,势必使教师难以舍弃旧习惯和旧观念,缺少教师发展的内功力,从而使课程改革速度减慢。因此,要想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首先就必须行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活动发生了大大的改变,教师由授课者转变为引领者,教师须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课堂设计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习方式转变,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在设计课程与整合课程之中促进自专业发展。
三、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的几点思考
面对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改变和教学过程巨大的变化,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只有学会学习,积极反思,善于合作及开展有效研究等活动,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创新与实践能力,才能提高专业发展水平。
1 、必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指出,教学要植根于现实,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更应富有时代感。长期以来,教师不可能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任何自主性的修改和构件,只能机械的传授,而新课程下,却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自己指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评价。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学习,不断更新观念。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一桶水”相对于“一杯水”的丰富渊博。而今天我们应不断追问:现在的“一桶水”的容量还有没有?若干年前的“一桶水”现剩多少?水质如何?能否给学生倒满一杯水?能不能教给学生“汲水”的本领?你自己有没有在不断地汲水?因此教师必须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无法落实新课程理念,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那么怎样才能促进教师学习呢?
作为一所学校来说:首先要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就是一种校园文化,需要领导和教师树立一个共同的愿景,每个人都为之而不断努力。作为教师要从发展的角度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开辟学习场所和学习时间,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教师一起分享教学中的喜怒哀乐,一起学习新的理念与内容,一起畅谈体会与心得。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能有效的促进教师健康的心理状态,最后是丰富学习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求新求异。除看教育理论书籍这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外,还可以在听课中学习,研讨交流中学习,思考现象中学习,网上论坛中学习……,教师在各种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中可激发自己的学习积极性,造就乐于进取的心态和不懈追求的动力。
2 、培养和和发展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反思探究自身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设计修正方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实现教学优化,使自己成长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积极的、坚持不懈的,有效的教学反思的过程。
教学反思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很多。一是以反思主体为标准,反思可以分为集体反思法、对话反思法和个人反思法。集体反思法即教师集体共同听课、共同研讨,对课堂教学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手段等是否合理而进行的反思活动。对话反思法即是采一对一式的,访谈式的对活交流的方法。个人反思法是教师依据自身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水平以及经验进行个别行为的反思方法。二是以反思的内容为标准,可以分为专题反思法和综合反思法。所谓专题反思法就是教师或教研组围绕一个教学研究主题进行研讨、交流、反思的过程。综合反思法是没有一定的研究主题,旨在提高教学的综合效益,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反思活动。三是以反思的指向不同可以分为理性分析法和实践修正法。理性分析法是教师自我运用理性分析方法,描述反思存在的问题,这与教师自身的素质、修养密切相关。理性分析法指向于理论分析。而实践修正法指向于实践,即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反思修正的方法。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综合运用各种反思手段和方法,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实践中加以矫正与解决,不断提高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更新教学理念,发展专业水平。
3 、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交往与合作的技能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进行四个层面的合作。其一是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合作。学校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是一个密切合作、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勇于向管理者阐明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新教学方法的尝试,以获得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要和管理者一起,对学校内部的评价方式、教学方式等进行协商与研讨,以共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其二与家长合作,教育是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的事业,家长在其中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由于学历水平、教育观念差异等种种原因,教师与家长往往对许多问题看法会有不同。虽然教师自身接受了新的观点、新的教育方法,然而家长对新课程却不理解。因此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及时宣传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获得家长的配合支持。其三是教师之间的合作,俗话说“同行是冤家”。毋庸讳言,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老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形式很多,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可以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教师之间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心理支持,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产生新想法,并汲取集体的力量更深的认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其四,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是教师最直接、最近距离的合作对象,教师要善于构建与学生之间和谐互动的合作氛围,真正实现与学生心灵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在与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要体会教学相长的含义,让“与学生共同成长”、“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等理念成为每一个教师共同的信念。
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教师与管理者、家长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师灵感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走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4 、加强有效研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课程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的独立思想和创造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有时成为误人误已的“愚忠”。新课改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开动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新课改原则上为教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奇思妙想,由课程的“守成者”变成开发者。
教师要创造出富有个性深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必须加强有效研究,研究的品质是新时期教师必备的责任之一,如果一位教师失去了研究与思考的能力,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在从事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开展有效地研究,不仅要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思考教育学过程中这样那样的现象,更要在问题中研究,在学生活动中研究和在实践过程中研究。( 1 )在问题中研究。常看见这样的老师,总在遇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前无所适从,烦燥埋怨,认为环境如何得怎么样,学生怎样的不认真学,长此以往越积越深,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一说起自己的教学生活总爱用痛苦来形容自己,问题的关键在哪里?这就要求我们在问题在研究,教师就要把这种问题当作一种课程的资源,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当出现问题和困惑时,都不能埋怨我们的学生、家长,更不能埋怨自己,而是以积极的心态如何把握教育时机,研究出问题的原因,并解决问题。( 2 )在学生活动中研究。尝试和学生一起做,是教师开展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尝试和学生一起做,你就可以发现许多新的问题,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你就可以产生新见解和新想法,体会做为人师的无穷乐趣。因为在和学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你就可以了解学生,什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什么是最没劲的,什么又是他们最想知道的,我想每一个新的发现对于教师来说都是值得喜悦和兴奋的。( 3 )在实践中研究,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研究一般指的是课题研究,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大大小小的课题满天飞,甚至做一些专家学者的课题研究,其研究范围之大,内容之深令人瞠目结舌,而考察其研究的实效,则毫无过程性可言,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创造性不说,更不用言价值有多少?笔者认为这一现象要谨慎对待,一方面要鼓励教师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另一方面要树立实效意识,多开展一些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行动研究,研究自我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创造新的思路,总结新的做法,边实践边总结,教与研紧密结合,让老师的课题研究为课堂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服务,让研究存在实实在在的价值,真正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