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友科技招聘:城乡统筹发展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30:16

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实践与思考

 

根据省委党校2011年第二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A班第二单元主题学习要求,近期,2组全体同学围绕着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专程赴义乌、兰溪和桐庐等地进行考察调研,通过参观、走访和座谈等形式,了解了各地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具体做法。大家感到,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义乌作为我省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坚持以商强农、以城带乡,全面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在探索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成效更为显著。为此,我们以义乌为点,对统筹城乡发展的认识、实践创新进行了探讨。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再认识

(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提出

2002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由此,开启了我国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的历史进程,是解决城乡发展问题的一个重大创新。200311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则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在五个统筹之首,提出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200710月,党的十七大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又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新要求。2008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建设和工作举措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基本方针,明确了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为此,国家批准设立重庆市和成都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建议再次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的新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几十年来我国在处理城乡关系问题上的实践经验和阶段性特点,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全局出发,针对工农、城乡发展不协调和二元结构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浙江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中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力度。2004年,我省率先制定出台《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坚持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子。200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工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的意见》,率先提出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2008年,省政府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构建符合省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年,省委、省政府在嘉兴和义乌部署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10年,省委、省政府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镇发展改革的若干意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省初步走出了一条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浙江实际的统筹城乡发展之路,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三)正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与要求

1、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加以解决。其根本是解决三农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

2、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城乡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把工业化与城市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整合为同一个历史过程。从长远目标看,城乡统筹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秩序,解决制约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促进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实现城乡一体化。这是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高级阶段,是城乡相互融合、双向演进的过程。

3、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促进传统二元结构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这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涉及整个社会管理构架的重组和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核心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变城乡分治的二元结构,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进行全局性、战略性的调整,建立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4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内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由原来的失衡走向协调、由分割走向融合。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研究城镇体系与交通、信息体系的空间构建等问题,达到城乡优势互补、协调共进的预期目的。统筹城乡资源配置:统筹城乡之间的各种发展要素,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住处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创造城乡各类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统筹城乡社会事业:重点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二、义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始终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各项改革走在前列。尤其是近年来,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中心工作,以实施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从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商强农、城乡联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了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日益完善,总体进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走出了一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路子。

(一)注重顶层设计,明确两转一保目标,不断推进城乡融合

义乌在制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时,重视顶层设计和全局把握,把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即两转一保)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和总要求,所有工作都围绕生产、生活、服务保障三大体系展开。

1、构建城乡一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努力创造条件推动农民创业致富。多年来,义乌着力构建最利于农民创业致富的小商品制造和销售产业体系,市场培育了经营主体15.8万个,90%以上的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当地农民就有20万人),农民收入9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一个个制笔专业村、服装专业村、电子商务淘宝专业村不断涌现。同时,大力发展都市农业、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功能,促进农业向经济型、生态型、观光休闲型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的转型升级。还加快对原省级开发区(园区)和镇街工业园的整合并向农村的拓展,提升城乡产业结构层次,使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日益活跃,许多农民成为现代企业的职工。到2010年,义乌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4775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1.3万元。目前,国务院批准的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已全面启动,生产资料市场、电子商务园区等一批新的产业发展大平台、农民创业就业大平台正在稳步规划建设,将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2、构建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体系,努力转变农民生活居住方式。义乌以规划为龙头,高标准开展城乡新社区建设。2003年,义乌在全国率先提出《义乌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将全市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系,根据村庄布局、人口规模、交通、产业等条件以及不同的功能定位,对市域进行了整体规划,把全市1105平方公里市域划分为主城区、副城区、城郊区和远郊区,因地制宜推进城乡新社区建设,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使城乡建设水平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目前,有538个村完成村庄整治,有181个村启动旧村改造,累计新建农房3.7万户,农民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达到68.8平方米。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许多经过旧村改造的城中村、城郊村,房租收入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全面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引导农户到城镇和中心村落户,已有3000多山区农民实现下山就业脱贫。

3、构建城乡一体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义乌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加大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投资改造镇街、农村(社区)医疗机构,优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目前,已有18.27万名被征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45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9%51.1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1%。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保障,全市13个镇(街)均设立了劳动社会保障服务所,形成城乡沟通、信息互动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每年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介绍服务12万人次以上。同时,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技能和文化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2004年以来,已累计投入培训经费6185万元,培训农村劳动力188613人。全面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改革农村社会管理体制。设立企业社会责任义乌标准,构建和谐用工关系,充分保障农民二、三产业就业的合法权益。

(二)注重项目带动,实施民心工程,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过程中,义乌根据发展的不同阶段,明确分阶段重点,集中财力物力和精力,不断推进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向农村拓展,既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又进一步增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信心。

1、着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全市已规划建设了9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38万吨,城乡供水管网覆盖到的村庄全面纳入水厂供水范围,90%以上的城乡居民已喝上安全达标的饮用水。全市所有的村公路等级率、硬化率达到双百要求,行政村公交班车通村率达到100%,建立了城乡公交1.5元一票制、农村支线1元一票制的公益性票价体系,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出行。全市建设了10个新农村电气化乡镇、484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占全市行政村的67%),农村电网电压合格率99.78%、供电可靠率99.20%,有线电视、广播和电话通村率均达到100%,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县的验收。

2、着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注重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构建城乡一致、校际平等的经费运行体系以及师资城乡均衡流动、城乡学校组团发展的新机制,农村义务教育段入学率、完成率均达100%。健全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市级综合性医院、专门医院和镇级卫生院、村级卫生站等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着力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新建标准化和购买服务的村卫生室259个,改扩建61个。促进城乡文化体育事业均衡发展,建成镇街综合文化站5个,镇街文化设施5万平方米,各级文化示范村”262个。高标准改造建设文化体育设施,建成篮球场970片,健身路径698条,小型健身场地65片,室内外乒乓球桌310张,建成省级小康体育村60个、义乌市级小康体育村200个,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达到了全覆盖

3、着力推进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大力推进生态村镇建设,共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金华市级生态街道4个,金华市级生态村30个,义乌市级生态村299个,完成村庄整治村538个,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整市整治目标。着力改善城乡绿化环境,建城区绿地率达到34.8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28平方米,目前,全市已有绿化示范村省级39个、金华市级91个、义乌市级350个,2010年义乌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称号。积极构建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体系。按照户集、村收、镇(街道)运、市处理的模式,实现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8%;还建成8个污水处理厂,治理村农户污水收集率在90%以上;建造生活污水厌氧净化池5.87万立方米,完成生活污水治理354个村。

(三)注重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不断突破制约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

义乌坚持从地方实际出发,不断改革创新,敢于先行先试,努力做到资源配置多向农村倾斜,实际利益多为农民考虑,城乡一体发展的活力日益增强。

1、创新农房改造模式。立足于土地集约、收入增加、品位提升,开展农房改造模式创新探索。将全市分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近郊村和远郊村四种类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城中村鼓励建造高层、多层公寓,根据规划,今后3年,将开工建设100幢农村高层住宅。对位于工业园区的园中村,积极探索生活与生产功能分区的建设模式。同时,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还切实增加了村民的财产性收入。

2、开展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抓住小城市培育契机,积极推进强镇扩权,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城镇集聚、功能向城镇集成。科学划分市级和镇街的事权、人权关系,共下放各镇街57项行政管理事项,扩大镇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升镇街履职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对列入省级试点的佛堂镇,进一步下放了185项行政服务事项,积极推进行政服务、综合执法、就业保障服务、土地储备与管理、应急维稳等五大中心建设,实施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学前教育体育等四大重点改革。

3、推进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断健全,全市60.2%的承包地实现了流转,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4、推进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非转农义乌对1995年及以后毕业,未曾被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录用,且未享受城镇居民房改政策,自愿申请非转农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办理非转农手续。目前,全市共受理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非转农”7013人,办结6382人。

5、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创新。建立基础设施运行维护费用市、镇(街道)、村、户四级联动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基础设施维护管理,逐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运营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义乌还出台《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实施办法(暂行)》,积极探索农村基础设施运营机制,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了从建设到建设运营管理并重的转变。

义乌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各项工作均走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一是始终坚持兴商建市、以商强农,大力建设专业市场等最适宜农民致富的创业平台,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始终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盘棋建设,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三是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幸福优先,全力以赴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改善民生;四是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扎实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为农村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五是始终坚持党政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切实把重中之中的战略要求落实到组织领导、财力投放、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调动和激发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都为全省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做法。

但是,我们在实地考察中也了解并深深体会到,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不断显现。主要反映在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农村的带动能力如何加强,农民进城落户的体制机制障碍如何突破,工商资本如何有效进入农村,农民持续增收面临新挑战、特别是农村中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的收入增长缓慢,再加上农民老龄化、主体弱小、科技落后等薄弱环节,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仍未完全破除,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现代农业发展、农民进城落户、城乡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因此,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对我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考

 “十二五时期,我省已全面进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更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就此,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要全面深化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

(一)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事关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十二五时期,我省提出的发展总体目标是科学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而这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都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但当前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并未根本扭转,农村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农村社会管理任务十分艰巨。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省已经处于人均GDP7000美元向10000美元发展的崭新起点,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时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省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制约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扩大,影响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有利于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和城乡结构,增强内生动力、拓展发展空间的迫切需要。

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目前仍处于攻坚时期和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不健全,制约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特别是主体不清、权能不全、监督不力的农村产权制度,已成为农民分工分业、进城落户、权益保障的最大障碍。全面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现阶段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二)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

在新阶段,我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历次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为主攻方向,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为主要目标,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为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全省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城乡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和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显著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得到遏制,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活力,农民生活更加富裕。

在具体工作推进中,一是要坚持尊重民意、增进民利。通过改革激发创业创新活力,激活资源存量,创造资源增量,提升资源价值,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要坚持联动推进、重点突破。围绕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以建立健全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的体制机制为核心,联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三是要坚持试点先行、规范有序。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群众关注度高,区域差异性大,必须坚持系统设计,试点试行,有序推进。

(三)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举措

1、建立健全农村产权制度

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的基础性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必需的制度保障。重点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住房产权制度、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坚持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引导农民通过多种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样,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退出机制。加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发展农村产权流转中介服务机构,完善产权流转服务机制,构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

2、建立农民进城落户的户籍制度

推进农民转移转化是现阶段城市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

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本省户籍农村居民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建制镇转移,合理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进一步完善居住证制度,探索外省户籍农民工落户政策。同时,保障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后的合法权益。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与社会保障权益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可继续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引导鼓励其有序流转;原有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保持不变,鼓励其自愿有偿退出;在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合法权益保持不变;对已实行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的,允许股权依法继承和转让。

3、建立健全以工促农、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为加大强农惠农力度提供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也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支持。

完善城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推进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业劳动力向二、三次产业转移就业,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现代农业,推动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科学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加快构建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探索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健全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4建立健全以城带乡、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的体制机制

进一步强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实力的提升,促进以城带乡,有利于改善农村面貌,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牢固树立“全域”规划理念,实现县市域范围内城乡规划一张图、空间全覆盖。建立健全都市区和城市群范围内城市规划、重大产业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经济社会政策的统一规划和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健全层级有序、民主公开、科学高效的城乡规划实施和监管机制。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大力支持以省域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建设和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发展高端产业,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能力。充分发挥小城市和中心镇在统筹城乡中的节点作用,提高小城市、中心镇的承载、辐射和服务能力。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为主要抓手,推动中心村建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5、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调节收入二次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是确保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平等、机会均等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统筹城乡公共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推进城市交通、电力、供水、供气、广电、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健全城乡统筹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动态管理和援助机制。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建立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乡社会保险跨地区转移机制。统筹城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健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加快建立县域内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合作共享机制,推进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深入实施文体普及工程,建设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农村民间民俗文化的保护扶持。

6、建立健全城乡统筹的基层社会管理机制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这既是加快推进“三农”工作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既是缓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安定的客观需要,也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保障。

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和强镇扩权改革,完善县市及中心镇行政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加快执行、服务、监管等职责重心下移,切实增强县市和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基层自治机制,健全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机制,加快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城乡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健全城乡一体的产品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层防灾减灾等应急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加强城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综治网络向城乡社区延伸,完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机制和社会矛盾调处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