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文广新局:实施精品战略 繁荣艺术事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49:36
平顶山市文广新局:实施精品战略 繁荣艺术事业  [2011-01-29]  

平顶山市文广新局局长 肖元欣

    平顶山市地处豫西南,是一个依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境内文化底蕴丰厚,其中汝州市是曲剧的发源地,宝丰县是中国“曲艺之乡”、“魔术之乡”。近年来,在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的艺术创作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不仅较好的满足和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在全省、全国舞台艺术赛事上屡获大奖。连续三届获得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五次应邀晋京汇报演出,连续四届获得河南省戏剧大赛金奖,三次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豫剧《珠帘秀》获得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少儿节目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少儿文艺政府最高奖——全国蒲公英金银奖,小品多次获得全国群星奖、曹禺戏剧奖、金狮奖金奖,少儿戏曲连续三届4人次获得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状元花称号。先后承办了第六届中国曲艺节、第四届中国·宝丰魔术节、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国家级文艺赛事活动。坚持每年送戏下乡1500场(次)以上,观众达到120万人(次),丰富了全市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我局先后被评为“全省艺术创作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单位”。下面,就我们近年来开展艺术生产工作情况,向领导和同志们作以汇报。

    一、尊重艺术规律,狠抓剧本创作

    我们始终把剧本创作放在艺术生产重中之重的位置。多年以来,无论面临多么大的问题,经济上遇到怎么样的困难,我们都始终注意做好艺术创作各项基础工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性的艺术创作会议,并开展文艺作品征集活动,组织专家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研讨和评奖,对好的作品进行表彰。为搭建创作平台,发现、锻炼文艺创作人才,集中力量办好《艺苑》专业艺术刊物。同时大力开展传统和民间曲(书)目整理工作,共挖掘、整理和改编传统曲(书)目300多个,现代曲(书)目100多个,为我市文艺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先后创作生产了豫剧《岸上的妹妹》、《月亮河》、《长孙皇后》、《当代孝子》、《任长霞》、《珠帘绣》、《李清照》和曲剧《多子之家》、《王宝钏》、《清州遗怨》等一大批舞台艺术精品。除《珠帘绣》外,《岸上的妹妹》获省第五届戏剧大赛银奖,《清州遗怨》获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王宝钏》获省第八届戏剧大赛金奖,《长孙皇后》获省第九届戏剧大赛和全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李清照》获得第十一届戏剧大赛文华大奖,上述精品均获邀晋京演出;曲剧《王宝钏》、豫剧《当代孝子》、《魂归长梦》获得省精神文明建设戏剧类“五个一工程”奖。少儿剧目《我陪奶奶过周日》和《玲玲的小牙》、《玲玲的眼睛》、《老狼的陷阱》分获全国少儿文化政府最高奖──蒲公英奖金奖、银奖、优秀奖;小品《双休日啊双休日》获全国群众文化政府最高奖──群星奖金奖,《高效率的爱》获得曹禺戏剧奖、金狮奖和第四届全国社区文明展演金奖,《小兄妹》获得全国少儿曲艺大赛金奖第一名;曲艺节目《中州自古美名传》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山坳里的回声》、《霸王合同》、《啄木鸟飞回来了》等一系列小品在全国赛事上也摘金夺银。

    二、严密组织实施,精心锤炼提高

    精益求精是打磨艺术品牌必须恪守的艺术规律。为推出有影响的、真正受人欢迎的艺术精品,我们周密规划、科学组织、认真实施舞台艺术作品生产。从创作规划的制定、重点剧目的确定,到剧目排练上演、修改提高,在艺术生产的各个阶段,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在排练的过程中,组织有关专业艺术人才到现场,边观看,边交流,献计献策,从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二度创作基本定型时,邀请省内外专家前来指导,会诊把脉,修改提高。多次组织节目公演,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进一步听取领导、专家和广大观众的意见,然后消化、论证,进行再加工、精加工、深加工。并多次组织巡回演出,继续接受观众和市场的检验。

    在2009年7月13日—21日为期9天的“鹰城文化宝岛行”交流活动中,我局抽调35名精兵强将组成的文化交流团,举办了3场主题鲜明的“中原独秀·魅力平顶山”专场文艺演出,演员的精湛表演和平顶山的厚重文化引起了台湾民众的强烈轰动,仅《联合报》、《经济日报》等报纸的报道量就超过15个整版,电视媒体播出总时长超了80分钟,有力地促进了两地的经贸、旅游、教育和宗教方面的深度合作。

    三、实施人才战略,打牢事业基础

    我市始终将营造和谐的艺术生产环境,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人才潜能做为艺术生产的核心环节,通过机制创新,建立以赛代练、以演代训的艺术培训模式,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我们从关心艺术专业人才的职称待遇入手,着力解决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排除干挠,轻装上阵,逐步形成了单位和、人心顺、齐参与、共谋事的良好环境。同时,邀请导演、编剧、音乐设计等专家担任重点剧目部分主创人员,进行现场参与,使演职员直接接受更高层次的业务指导,快速提高技艺。我市艺术人才总体上数量不少、门类也基本齐全,但这些人才分散在不同系统和单位,整合难度较大。近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对人才资源的引导和配置,做到人尽其才、优势互补、团结协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专业从业人员2000多人,其中,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120余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50余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才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业余文艺队队伍5万多人,基本建立起了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

    四、几点启示

    近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在精品生产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主要有三点启示:一、领导支持是前提。在我们重点剧目创作生产中,省文化厅和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汇报,观看演出,提出修改意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我们打造精品提供强大动力。二、认识到位是关键。我们始终把精品生产放在文化建设的全局中来谋划,放到工作重点来考虑,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保障。三、人才队伍是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业务培训,提高人员业务技能,并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对有潜质的艺术新人进行重点培养,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这几年,平顶山市的艺术生产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兄弟市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我们将认真学习借鉴全省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抓好规划、抓好队伍、抓好落实,努力推进舞台艺术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热切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一如既往地对平顶山多关心、多支持、多帮助,使我市的文化事业平稳较快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