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种坚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36:09

教育是一种坚持,需要拥有儿童视角。耶稣说:“你们如果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就一定不得进天国。”帕斯卡尔说:“智慧把我们带回到童年。”孟子也说:“大人先生者不失赤子之心。”几乎一切的智者都会用敬畏的眼光看孩子。在他们眼中,孩子的心智尚未被岁月扭曲,他们依然保持着最纯最实的童心以及人世间最初的品质,值得成人们学习。对于教师,我认为,最应该向孩子学习,因为孩子是教师的本元,没有学生,教师的称谓从何而来?扪心自问:我们拥有孩子的谦虚和诚实吗?拥有孩子的宽容和大度吗?拥有孩子的洒脱和灵动吗?拥有孩子一颗向善求仁的美好心灵吗?

有一个小女孩在校长清晨值早班时向校长表达了一个愿望:希望学校下午不要上课。原因是孩子们想看下午4:30中央电视台直播神州七号宇航员走出飞船遨游太空的盛况。因了孩子的一个小小心愿,这位校长及时调整了课务安排。下午,全校每个班级准时打开了电视机,孩子们都坐在教室里专注地看着电视。第二天早上,在孩子必经的校园中央大道上,校长找到了这位可爱的小女孩,郑重地把她叫到跟前,很认真地说:“小姑娘,谢谢你昨天的提醒。”她说:“不用谢,您真好。”这是一句非常质朴的评价,简单的话语中没有丝毫的谄媚和虚伪,我们的内心是否都有一种无言的感动……一个工作繁忙的校长之所以能满足一个孩子的愿望,我想一定是源于他心里的那份还没有泯灭的儿童的品性。再说,为什么一个孩子敢于、乐于向校长说悄悄话呢?我想一定得益于和谐的、人性的学校管理。

“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也许,当我们的眼睛里有爱的时候,孩子的心里才有爱,才会用行动去诠释爱的意义。成尚荣先生说:“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性’,一切奇迹都可能在课堂里发生,其背后的哲理是:人,尤其是儿童,就是一种创造性、超越性存在。”确实如此,只有站在儿童的立场,用儿童的视角来审视一切、观照一切,教育才能成就孩子真正的幸福。

教育是一种坚持,需要重拾教育信心。我们常常希望孩子阳光健康、热爱生活、勇于进取,不断创造,可是我们教师自己呢?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一些心怀梦想、志向高远的年轻教师,才走上讲台几年,就已经没有了目标追求,机械、麻木地过日子,不学习,不思考,先天的灵气逐渐消失殆尽,提早进入了职业倦怠期,人生迷茫期。结果是,这些教师急功近利,漠视生命活力,亵渎教师职业尊严,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浮躁起来。这是何等愚蠢!

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先生在昆山出席安博教育高端论坛时指出:“摆脱教育的现实危机,当务之急不是体制、机制、方法等方面,最迫切的是解决全民集体失望现象。”他呼吁,当前重建教育的信心很重要。

记得一位青年教师,在听了陶继新老师《读书与生命成长》的报告后,非常感慨地说:“走出师范的大门,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我不知道有多少时间没有好好读书了,难怪上课有江郎才尽的感觉,真难为情啊。”细想:在这个充满机遇、充满挑战、充满诱惑的年代里,只有重拾我们的教育信心,才能重建我们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才能改变工作的潜在可能性,找到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使生命努力地向前跃动。只有教师对学校充满了情感、充满了依恋,感到学校是一个幸福的家园,每天向往着与孩子在一起,内心才会充实与丰盈,课堂上才会得心应手,驾驭自如,师生的生命质量才得以提升!“你真正的生命是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就是你的处境”,诚哉斯言!

教育是一种坚持,需要诗化实践经历。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这样回答:“因为它在那里。”多么简单,却又多么令人深思的回答!

学校是播种希望和幸福的地方,是产生思想的地方,是精神升华的地方,它不是生产统一标准件的工厂,也不是步调一致的军营,更不是争名夺利的竞技场。孩子也不是我们的试验品。教师是孩子的是朋友,是合作伙伴,是导师,是心理咨询师,是思想引领者……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甚至是琐碎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运转可能令人感到机械而麻木,平淡而乏味,重复而厌倦。但是,倘若朝着一个奋进的目标,抱着一颗平常心,沉醉于书,追梦于路,始终如一地去坚持,诗化自己的实践经历,那么,我们就能用自己的执着与勤奋去涂鸦青春最亮丽的精神底子,做最好的自己!在一路前行的同时,就能不断攀升与飞翔,在忙碌与紧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三尺舞台,拥有自己的快乐,我们的孩子才会在课堂里呈现出自由地、幸福的学习样态,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教育是一种坚持,一种需要教师用持久和生命去活化的坚持。站在预约的路上,我们一起等待春天……

-----该文已经发表于《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