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40:32

(一)、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

这是一种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课程理论,常被人称为“传统教育”课程理论,创始人主要是赫尔巴特,实践者和发展者是他的学生齐勒和赖因。这一课程理论的主要内涵为:

1、教育的必要目的是培养道德人,教育的选择目的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和促进一切能力的和谐发展。

前者的实质是使人对现存制度的服从和迎合传统;后者的实质是为了使儿童的发展与现实和未来社会分工就业匹配起来。

2、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较近的目标是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审美的、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六种兴趣。

这样,他就在课程与教学层面上,把他提出的有些内在矛盾的教育目的观念统一了起来。

3、建构了规范的“学科”课程,追求古典人文学科与现代学科相结合。

科目设置主要为:自然(博物)、物理、化学、地理、数学、逻辑、文法、自然哲学、文学、音乐、绘画、雕刻、古典语、现代外语、本国语、历史、政治、法律、神学等19个。

4、提出并实践了科目主题中心整合法

赫尔巴特首先提出了统觉心理学的整合原理,他还敏锐地看到学校里原学科把内容割裂开了,使学生学到的是知识碎片。于是他提出了一种新设想:在校外生活中,这些学科内容几乎看不到它们是各自割裂的,那么为什么在学校里就不能把它们联络起来呢?齐勒继承了赫尔巴特的衣钵,坚持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陶冶德性的观念。他指出,要达成陶冶道德和陶冶宗教意志的目的,仅仅借助于宗教的教授是不行的必须通过饮食了丰富多样内容的、以明确的教学目的为核心整合起来的课程才有可能。只有借助这种课程,才能统一儿童的意识,保证儿童以道德、宗教情感和意志为核心的人格的形成。以教学目的为核心仅仅是观念整合,还必须以一定的学科为中心形成形式的和实质的整合。齐勒认为,中心学科必须是能够陶冶情绪的,它同意志的形成直接结合,唤起意欲,成为行动的源泉。这种中心学科就是历史、文学、宗教。齐勒把所有学科划分为三个系列,第一系列是自然学科,第二系列是语言和数学,第三系列是地理、体操、技能和唱歌。三个系列以历史、文学、宗教为中心并以历史为核心,形成放射状的有机结构。教材和教学以历史为线索,穿插文学和宗教,形成整合的中心,直接间接地同其他学科、教材相关联。这样,就在课程水平结构层面、教材知识结构层面和教学活动层面建构和实现着以“历史”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二)、儿童中心课程理论

这是一种通过批判和超越赫尔巴特主义课程理论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它彻底否定各种以学科主题为中心的传统观点,主张以学生兴正职、爱好、动机、需要等为价值取向,以儿童社会活动为中心来研制课程。它的代表人物,最著名的是杜威。其基本内容包括: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
杜威批判传统教育目的来自教育之外,是社会强加给教育的。他提出,教育在自身之外是没有目的的,“教育即发展”。这就是说,教育的自身目的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2、课程的实质是经验
杜威以他的经验自然主义哲学思想作为手术刀,对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的极端“儿童中心”论与强调一切从课程出发的“科目中心”论进行了解剖批判,指出它们均走进了割裂4儿童与课程的极端的、片面的误区。他坚持用整体的、变化发展的和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儿童与课程,这样它们便成了一个整体,具有统一性。

3、创造出了新的“社会活动中心”课程模式
杜威宣称:“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这样,通过儿童的社会活动,实现教材里的成人经验内化到儿童自身经验之中。教师、教材和课堂都不再是中心了,课程中各个科目的联络中心也变了,变成了儿童的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又被叫做“作业”,它们既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也是家庭生活里不可缺少的,还是学校可以组织进行的。

4、引导课程实现了从“学科”到“活动”的历史形态转型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步教育协会为了将活动课程理论转变为实践形态,组织初稿了史称“八年研究”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中小学及幼儿园普遍实施了活动课程。这一理论和实践模式,以后逐步传到东西方许多国家,逐步占据了课程的主导地位。

(三)、发展主义课程理论

这一理论,是赞可夫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经过长达20年的大规模学校实验而总结升华形成的。赞可夫理论的主题是“教学与发展”,所以这一理论也突出地表现了赞可夫格外强调学生发展的特征。这一理论的主要内涵包括:

1、理论直接依据是“最近发展区学说”
维果茨基以实验为基础,天才地提出心理学的历史原理和意义原理。进而在发现了儿童自生概念向科学概念的发展趋向后,他敏感到了儿童发展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生长可能性。于是,他大胆地用以关照儿童的智力发展,提出,在儿童的发展中,存在着两种水平,第一种是獐墙报现有发展水平;第二种水平则是指儿童能够做到,但不能独立地而只能是根据模仿来做到的那个区域,它是儿童在以后能独立完成的,所以应包括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之中。这一区域,就被维果茨基命名为最近发展区。

2、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赞可夫所说的一般发展,基本涵义有三:一是指个性发展而不仅仅是智力发展;二是指心理一般发展而不是指身心的一般发展;三是包括动机、情感和意志的发展。但是,在他的实验中,能够操作并实际操作了的发展内容,主要仍然是智力发展。所以,这一理论实质上打上了深深的科学主义烙印。

3、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只是可能的,而不是必然的。在儿童的发展历程中,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4、课程研制的五大基本原理
赞可夫以发展为目的的课程论,提出了五大原理,即高难度原理、高速度原理、以理论知识为主导作用的原理、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理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理。

 (四)、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作者:秦自云

这一课程理论主要依据是结构主义心理学,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其基本原理为:

1、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精英

结构主义课程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苏美争霸世界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热衷于追求教育的卓越性,追求教育培养大量社会精英,特别是培养大批科技精英。

2、任何知识都可以用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儿童

布鲁纳提出,任何学科都能够采用在智育上正确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作出这种配合。”它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实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

3、以学科结构为课程中心

布鲁纳主张,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学科的基本的原理、基础的公理和普遍性的主题。学科的结构不是只有单一的模式,故可重组为各种特殊的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教育价值是丰富的,主要表现在四方面:⑴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⑵有利于识记,特别有利于意义识记。⑶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⑷可以沟通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

4、重视挖掘、运用和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捷径而不遵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直觉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逻辑思维是重要的,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已有的教育和课程,忽视了儿童的直觉思维,所以要格外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挖掘、运用和培养。直觉与学科基本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直觉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基本结构,但是直觉好的人可能生来有些特殊,可是其效果则有赖于牢固的、熟悉的学科知识作为背景或基础,直觉的创造性特征才能有所作为。

5、提倡发现学习法

发现学习,是人通过独立思考、改造材料、自己掌握原理原则的一种学习方式。发现学习法的优点主要有四个方面:⑴有利于掌握知识的体系和学习方法。⑵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与创造的态度和探究的思维定势。⑷有利于知识、技能的巩固和迁移。

6、提出了螺旋型课程

即以螺旋课程来组织和实施学科的基本结构。

(五)、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有人将其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是从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其早期的代表人物有克伯屈、拉格和康茨等;20世纪50年代后,使改造主义以新的面貌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布拉梅尔德。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仅注意过程从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了手段而忽视了目的。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从广大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隶般地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

(六)、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在批判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

人本主义课程论敏锐地指出,结构主义课程对培养社会和科技精英目的的追求,导致了人的畸形化,遗失了人性价值。因此,课程必须走出英才教育思想的笼罩,建立新的教育价值。人是具有心理潜能的,潜能的实现具有内在的倾向性;需要是潜能的自然表现,潜能是价值的基础,需要表现着价值。所以,课程的教育价值不是别的,就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

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

人本主义课程论指出,结构主义课程培养出来的是人格不健全的人,其大肆鼓吹的学科分化是倒行逆施,而且科学逻辑与学习逻辑同一性是值得怀疑的,探究—发现学习也存在着适切性的问题。它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和获得自由的“完人”。这样的“完人”,首先是多种多样的潜能得以发挥,表现为各个层次的需要得以和谐实现,其次是情意发展与认识发展的和谐统一,包括情感、感情和情绪的发展,认知、理智和行为的发展,以及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理智、情绪与行为发展的统一。

3、主张平行与并行课程

为了实现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和目的,需要建立和实施平行课程体系,包括学术性课程、社会体验课程和自我实现课程。进而,一种人本主义的并行课程整合模式也应运而生,它由知识课程情意课程和体验整合课程有机结合而成。

4、组织意义学习

罗杰斯指出:人类学习有两种类型,一是无意义学习,比如无意义音节的学习,这类学习只涉及心智,不涉及感情或个人意义,与“完人”无关;另一是有意义学习,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的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意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

⑴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学习倾向。

⑵意义学习通常是在学生认识到学习材料与自己的目的有关的情况下出现的。当学生看出他所学习的东西能够保持和发展自我时,他就会进行意义学习。对学习的意义理解不同,会影响到学习的方向、分量和速度。

⑶许多意义学习是通过学生的实际活动进行的。

⑷学生的整个人(包括他的认知活动和情意活动)灌注其中的自发学习,往往是最持久和最深入的学习。自发学习的关键是获得学习的自由。

⑸凡是引起自我概念变化的学习往往对个体是一种精神威胁,因而容易遭到拒绝。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观、信念和基本态度。

⑹意义学习在当代多变的世界中应是对学习过程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