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中海信新厂进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太极拳定义之我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10:04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太极拳定义之我见

东南大学 胡明岳

给太极拳下一个定义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诸如《辞海》、《武术学概论》等书籍,并不能给人一个明确并令人满意的答案。笔者习练太极拳有些年头了,有时也反复思考何者为太极拳。难道那些在公园里晨练的缓慢、轻柔的一组运动是太极拳?或运动会、竞技场上一组动作优美的比赛套路为太极拳?或如那些民间有传承的经过下苦功夫练成的高妙的搏击技术(如蒋家骏老师所传)为太极拳?

其实,太极拳是一种比较晚出的拳种。之前,如《拳经》云:“温家有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销;山东有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中国拳术已洋洋大观了。虽然有宋张三丰创太极拳一说,但这仅为传说,没有史料可证实。比较客观的应为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陈王庭所创。虽然是创新,但也是在其他拳术的基础上创立的。这可从太极拳拳名、动作等方面得到印证。比如,与戚继光《纪要新书》中少林拳动作名称相一致,如:懒扎衣、铺地锦、下插势、童子拜佛……

后经历代太极拳家继承和发展,渐渐成为一支重要的拳种,到了晚清才逐渐有了影响。可见,晚出基础好,吸收和继承的东西多,所以太极拳能够位于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高的层面。如何比较全面把握太极拳之内涵与外延,给太极拳下一个确切的定义,笔者认为从“理”和“法”两个角度去考量、把握是比较科学的,也符合太极拳的历史,并对太极拳继承和发展有积极意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太极拳“理精法密”(洪均生语)之真义。

王宗岳《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那么,什么是“理”?王弼注《易经》说:“物无妄作,必有其理。”可见,理则先事物而存在,不待人之创,并一成不变。故宋儒提出“理先气而存在”。如一加一等于二这一数理,人类之前存在,宇宙诞生前也在,并一成不变。假如“上帝”创造世界,也得按照“理”来“创造”。是故理前定而可知,是规定一切的,是所以然。可见,一切创造皆依于理、根于理。太极拳之创制亦复如是。故陈鑫云:“理者,天地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顺其性之自然,行其事之当然,合乎人心之同然,而究乎天理之所以然。一开一合绝无勉然,一动一静恰合天然,此即吾道之粹然。”

那么,人类如何通过拳术运动来体现这个“天理”呢?这就需要人为地创造“道”来实现“理”。具体的“道”就是“法”或“术”。《庄子》说:“道行之而成。”唐韩愈《原道》说:“由是而之焉之谓道。”因此,“道”必由我们之理想(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尽性以至于命——太极之理)而确定,又必由我们之具体行动(太极缠法)而完成。所以,理规定一切,道是完成一切的。道属于多,可以变;理属于一,不可变。《中庸》云:“道并行而不悖。”故各派太极拳若顺理、合理,经过修炼,一旦豁然贯通,太极之理全体大用无不明,则即为太极拳。若不顺理、不合理,虽冠名曰太极拳,则非真太极拳矣。

《易·系辞》曰:“易简而天下之理得。”日月运行,阴阳变化,天下的理就这么简单(易即日月二字合成),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也)”,“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是为什么大如太阳系、银河系,小如原子都具有如此相似的结构和运动方式(同时具有自转和公转),因为都是顺着、合着这个太极之理——阴不离阳,阳不离阴——来规定的,相对螺旋运动,阴阳互为其根,以达到阴阳平衡的“合理”状态。

一切万物皆然。大自然演化的最高结果是人类,故人也不例外。人们根据太极之理(天理)模仿自然界基本运动方式(天道),通过人体四肢百骸合乎理的运动(缠法),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渐渐练成上下、内外、左右皆合一一股具有完整的、似松非松、富有弹性的劲,即缠丝劲。故王宗岳《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缠丝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身心合一、天人合一,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太极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达到豁然贯通之悟境)。”故陈鑫云:“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理),缠丝者(法)运中气(缠丝劲)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

可见,明“理”合“法”,下功夫反复练,太极拳登堂入室这一天一定能到来。

综合上述,太极拳实为身体各部位放松的,不用拙力、系统完整的、有意识(用意)地作立体螺旋运动(缠法)进而练成体内一股似松非松而富有弹性的劲(缠丝劲)(洪均生语),从而渐渐身心合一(尽性)、天人合一(以至于命),即所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境界的一项修炼。

 

 

 

 

                                       胡明岳   13016971622

                                       大石桥   17号2栋701

                                       东南大学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