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天论坛官网:太极拳谱集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57:46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录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之练习谈

    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旨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少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勿吐弃之。

    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烈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或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

    中华武术丰富多彩,虽各有风格特点并自成体系,但“攻防”二字是各家共有的。防者多用柔,攻者多用刚。何谓刚?在发劲时,内外和一,意气风发,将自己的力量发出击点乃为刚。能将自己百分之百的力量发到出击点就是刚劲的最高标准。陈氏太极拳的发劲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仅拳、肘、肩、脚、膝、稍节和主要关节发劲,而且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拳谱中说;“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非一日之功,可见拳术水平练到高级境界,不仅周身处处都能发出劲来,并且是劲由内换,连化带发自然顺遂。

    太极拳是刚柔并用之拳。发劲只是太极拳中刚的一面,太极拳练好,劲自然就能发得好。因此,欲练好发劲须从练拳入手。

    练习陈氏太极拳分两个阶段

    其一,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内气和动作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要按其具体要求力争动作合度,就是遵循陈氏太极拳对各个部位的要求。运动规律和逐渐的运动标准,寻求和进一步掌握内气运行的方法。先在定势时(如预备式,单鞭等)思想专一地按照陈氏太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来对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极拳书中对此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详述。其中介绍的虽然比较具体,就是尺度较难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样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样含?含胸过了影响塌腰,含多少为过?这不是象木工,指出准确的尺寸。在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这些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没有理想的条件。因此我们须用辨证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心气下降,气沉丹田。明确了这一点,定势时体会一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稳,气向上浮,便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影响了气沉丹田。然后调整一下,以达到气沉丹田为止。用这种方法做自我校正,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则较为容易了。

    在定势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运动时再按照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和手足运行的路线进行练习,可以导致内气出入丹田,按照具体不同的动作变化,动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陈氏太极拳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身不顾手,动作不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是动作中产生了“丢”和“顶”(过者为顶、不给者为丢)。陈氏太极拳要求按其运动规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运动中产生了丢和顶,就直接影响了内气的运行。所谓下功夫,就是不辞劳苦地走拳架,细心揣摩,对照遵循法则,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运动误差越缩小内气的流量就越能增大。并且受到的阻力减小,动作能够按其法则基本协调,内气则可以勉强贯通。

    其二,以内气催外形

    动作基本协调,内气能够贯通,运动则产生了质量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度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意识指挥,内气贯通使肢体较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到此阶段,练习陈氏太极拳一些要求和法则已经是不思而得,不会出现明显的顾此失彼的现象和运动误差。但这种体系在技击当中还不能完全适应,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乱套,因而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内气与肌肉的关系

    内气源于脏腑,行于经络,布流周身,这是人体的自然生理现象。练习陈氏太极拳要维护、掌握和利用这种规律。内气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动作中出现丢和顶,内气便受阻。内气输送到经络,由经络渗透传导到肌肉,肌肉,就是采用陈氏太极拳的锻炼方法,使脏腑产生的内气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否则,练习时不明其理,不知道遵循法则、克服丢顶的弊病,仍用拙力。轻者练习感到别扭,影响内气的贯通,拳术水平不能进益;重者将会导致内气回流,使器官负载,影响脏腑的正常活动。有人练习后感到胸闷倒饱,皆为内气回流所致。

    古拳谱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内气与肌肉的关系如同雷管与炸药的关系。雷管本身没有多大爆发力、爆炸的主要力量是炸药、可是炸药没有雷管来引爆不行、不按适当的比例也不能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练太极拳时出现丢顶、肢体互相矛盾、力量互相抵消、内气不贯通、发出来的劲为零断劲、就如雷管和炸药的比例不适当、炸药不能完全引爆。

    怎样发劲

    古拳谱中说:“身如弓弦手如箭”,“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稍”(这里的“手”和“稍”并非局限于“手”和“四稍”,而是指击点,因为太极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例如:掩手肱拳,腰向左转、往上贯穿背、肩、臂、右拳随着腰的旋转向右前发出;往下贯穿胯、腿、足,足踏在地面上产生反作用力,使其先由腰传导到足,再由脚向上通过腿、胯、腰、背、臂,发于右拳。重心快速前移产生惯性,摧动右拳向前发。只有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在右拳,(发右拳时左肘尖向后发劲与右拳对称,保持八面支撑的身法)。如果右肘发劲,屈住右小臂,突出右肘;右肩发劲,放下右臂突出右肩;右胸发劲,松下肩臂,突出右胸。发劲是汇聚周身之力突出在出击点上。

    在对抗技击当中,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在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最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最要紧的部位。

    用武要言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轰之势。

    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距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鹤下鸡场;翻江拨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介开其理妙如神。

    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奇神。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

    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根先著地,十指要爬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撤手,著人成拳,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身:要鹰扬猛勇,泼皮胆大,机智连环。

    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板,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乍,侧身进步,伏身起发。

    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势。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协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

    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入,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坚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能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

    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

    拳术之道学,终于此而已矣。

    按语:此论原为形意拳谱,经陈鑫以太极拳理法加以修订约十之二、三。定名为《三三拳谱》。

    推手十六目

    (1)较(较,是较量高低)

    (2)接(接,是两人手相接也)

    (3)沾(沾,是手与手相沾,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之沾)

    (4)粘(粘,如胶漆之粘,是人既沾我手,不能离去)

    (5)因(因,是因人之来)

    (6)依(依,是我靠住人身)

    (7)连(连,是手与手相接连)

    (8)随(随,是随人之势以为进退)

    (9)引(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

    (10)进(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

    (11)落(落,如落成之落,檐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

    (12)空(空,宜读去声,人来欲击我身,而落空虚之地)

    (13)得(得,是我得机,得势)

    (14)打(打,是机势可打,乘机打之)

    (15)疾(疾,是速而又速,稍涉延迟,即不能打,机贵神速)

    (16)断(断,是决断,一涉犹疑,便失机会,过此不能打矣)

    推手三十六病

    (1)抽(抽,是进不得势,知已将败,欲抽回身)

    (2)拔(拔,是拔去,拔回逃走)

    (3)遮(遮,是以手遮人)

    (4)架(架,是以胳膊架起人之手)

    (5)盍打(盍打,如以物盍物而打之)

    (6)猛撞(猛撞者,突然撞去,冒然而来,恃勇力向前硬撞,不出于自然,而欲冒然取胜)

    (7)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

    (8)侵凌(侵凌者,欲入人之界里而凌压之也)

    (9)掣(如以刀斫物)

    (10)搂(搂者,以手搂人之身)

    (11)冒(冒者,将手冒下去)

    (12)搓(搓者,如两手相搓之搓,以手肘搓敌人也)

    (13)欺压(欺是洪人,压是以我手强压住人之手)

    (14)挂(挂,是以手掌挂人,恐人击我)

    (15)离(离,是去人之身,恐人击我)

    (16)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

    (17)拨(拨,是以我手硬拨人)

    (18)推(推,是以手推过一旁)

    (19)艰涩(艰涩,是手不熟成)

    (20)生硬(生硬者,仗气打人,带生以求胜)

    (21)排(排,是排过一边)

    (22)挡(挡,是不能引,以手硬挡)

    (23)挺(挺者,硬也)

    (24)霸(霸者,以力后霸也,如霸者以力服人)

    (25)腾(腾,如以右手接入,而复以左手架住人之手,腾开右手,以击敌人)

    (26)拿(拿,如背人之节以拿人)

    (27)直(直,是太直率,无绵缠曲折之意)

    (28)实(实,是质朴太老实,则被人欺)

    (29)勾(勾,是以脚勾取)

    (30)挑(挑者,从下往上挑之)

    (31)朋(朋,以硬气架起人之手,非以中气接人之手)

    (32)抵(抵,是硬以力气抵抗人)

    (33)滚(滚,恐已被伤,滚过一旁,又如圆物滚走)

    (34)跟头棍子(跟头棍是我捺小头,彼以大头打我)

    (35)偷打(偷打者,不明以打人,于人不防处偷打之)

    (36)心摊(心摊者,艺不能打人,心如贪物探取,打人必定失败)

    以上三十六病,或有全犯之者,或有犯其四、五,或有犯其一、二者,有犯干处皆非成手。手到成时,无论何病,一切不犯,益以太和元气,本无乖戾故也。然则葛手将如之何?亦曰:"人以手来,我以手引之使进,令其不得势击,是之谓走;走者,引之别名。何以既名引,又名走?引者,诱之使进;走者,人来我去,不与顶势,是之谓走。然走之中,自带引进之劲(功纯者引之使进,不敢不进,进则我顺人背而擒纵在我),此是拳中妙诀,非功久不能。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录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之练习谈

    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旨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少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勿吐弃之。

    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烈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或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

    中华武术丰富多彩,虽各有风格特点并自成体系,但“攻防”二字是各家共有的。防者多用柔,攻者多用刚。何谓刚?在发劲时,内外和一,意气风发,将自己的力量发出击点乃为刚。能将自己百分之百的力量发到出击点就是刚劲的最高标准。陈氏太极拳的发劲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仅拳、肘、肩、脚、膝、稍节和主要关节发劲,而且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拳谱中说;“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非一日之功,可见拳术水平练到高级境界,不仅周身处处都能发出劲来,并且是劲由内换,连化带发自然顺遂。

    太极拳是刚柔并用之拳。发劲只是太极拳中刚的一面,太极拳练好,劲自然就能发得好。因此,欲练好发劲须从练拳入手。

    练习陈氏太极拳分两个阶段

    其一,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内气和动作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要按其具体要求力争动作合度,就是遵循陈氏太极拳对各个部位的要求。运动规律和逐渐的运动标准,寻求和进一步掌握内气运行的方法。先在定势时(如预备式,单鞭等)思想专一地按照陈氏太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来对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极拳书中对此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详述。其中介绍的虽然比较具体,就是尺度较难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样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样含?含胸过了影响塌腰,含多少为过?这不是象木工,指出准确的尺寸。在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这些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没有理想的条件。因此我们须用辨证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心气下降,气沉丹田。明确了这一点,定势时体会一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稳,气向上浮,便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影响了气沉丹田。然后调整一下,以达到气沉丹田为止。用这种方法做自我校正,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则较为容易了。

    在定势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运动时再按照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和手足运行的路线进行练习,可以导致内气出入丹田,按照具体不同的动作变化,动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陈氏太极拳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身不顾手,动作不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是动作中产生了“丢”和“顶”(过者为顶、不给者为丢)。陈氏太极拳要求按其运动规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运动中产生了丢和顶,就直接影响了内气的运行。所谓下功夫,就是不辞劳苦地走拳架,细心揣摩,对照遵循法则,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运动误差越缩小内气的流量就越能增大。并且受到的阻力减小,动作能够按其法则基本协调,内气则可以勉强贯通。

    其二,以内气催外形

    动作基本协调,内气能够贯通,运动则产生了质量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度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意识指挥,内气贯通使肢体较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到此阶段,练习陈氏太极拳一些要求和法则已经是不思而得,不会出现明显的顾此失彼的现象和运动误差。但这种体系在技击当中还不能完全适应,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乱套,因而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内气与肌肉的关系

    内气源于脏腑,行于经络,布流周身,这是人体的自然生理现象。练习陈氏太极拳要维护、掌握和利用这种规律。内气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动作中出现丢和顶,内气便受阻。内气输送到经络,由经络渗透传导到肌肉,肌肉,就是采用陈氏太极拳的锻炼方法,使脏腑产生的内气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否则,练习时不明其理,不知道遵循法则、克服丢顶的弊病,仍用拙力。轻者练习感到别扭,影响内气的贯通,拳术水平不能进益;重者将会导致内气回流,使器官负载,影响脏腑的正常活动。有人练习后感到胸闷倒饱,皆为内气回流所致。

    古拳谱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内气与肌肉的关系如同雷管与炸药的关系。雷管本身没有多大爆发力、爆炸的主要力量是炸药、可是炸药没有雷管来引爆不行、不按适当的比例也不能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练太极拳时出现丢顶、肢体互相矛盾、力量互相抵消、内气不贯通、发出来的劲为零断劲、就如雷管和炸药的比例不适当、炸药不能完全引爆。

    怎样发劲

    古拳谱中说:“身如弓弦手如箭”,“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稍”(这里的“手”和“稍”并非局限于“手”和“四稍”,而是指击点,因为太极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例如:掩手肱拳,腰向左转、往上贯穿背、肩、臂、右拳随着腰的旋转向右前发出;往下贯穿胯、腿、足,足踏在地面上产生反作用力,使其先由腰传导到足,再由脚向上通过腿、胯、腰、背、臂,发于右拳。重心快速前移产生惯性,摧动右拳向前发。只有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在右拳,(发右拳时左肘尖向后发劲与右拳对称,保持八面支撑的身法)。如果右肘发劲,屈住右小臂,突出右肘;右肩发劲,放下右臂突出右肩;右胸发劲,松下肩臂,突出右胸。发劲是汇聚周身之力突出在出击点上。

    在对抗技击当中,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在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最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最要紧的部位。

    用武要言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轰之势。

    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距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鹤下鸡场;翻江拨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介开其理妙如神。

    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奇神。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

    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根先著地,十指要爬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撤手,著人成拳,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身:要鹰扬猛勇,泼皮胆大,机智连环。

    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板,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乍,侧身进步,伏身起发。

    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势。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协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

    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入,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坚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能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

    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

    拳术之道学,终于此而已矣。

    按语:此论原为形意拳谱,经陈鑫以太极拳理法加以修订约十之二、三。定名为《三三拳谱》。

    推手十六目

    (1)较(较,是较量高低)

    (2)接(接,是两人手相接也)

    (3)沾(沾,是手与手相沾,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之沾)

    (4)粘(粘,如胶漆之粘,是人既沾我手,不能离去)

    (5)因(因,是因人之来)

    (6)依(依,是我靠住人身)

    (7)连(连,是手与手相接连)

    (8)随(随,是随人之势以为进退)

    (9)引(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

    (10)进(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

    (11)落(落,如落成之落,檐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

    (12)空(空,宜读去声,人来欲击我身,而落空虚之地)

    (13)得(得,是我得机,得势)

    (14)打(打,是机势可打,乘机打之)

    (15)疾(疾,是速而又速,稍涉延迟,即不能打,机贵神速)

    (16)断(断,是决断,一涉犹疑,便失机会,过此不能打矣)

    推手三十六病

    (1)抽(抽,是进不得势,知已将败,欲抽回身)

    (2)拔(拔,是拔去,拔回逃走)

    (3)遮(遮,是以手遮人)

    (4)架(架,是以胳膊架起人之手)

    (5)盍打(盍打,如以物盍物而打之)

    (6)猛撞(猛撞者,突然撞去,冒然而来,恃勇力向前硬撞,不出于自然,而欲冒然取胜)

    (7)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

    (8)侵凌(侵凌者,欲入人之界里而凌压之也)

    (9)掣(如以刀斫物)

    (10)搂(搂者,以手搂人之身)

    (11)冒(冒者,将手冒下去)

    (12)搓(搓者,如两手相搓之搓,以手肘搓敌人也)

    (13)欺压(欺是洪人,压是以我手强压住人之手)

    (14)挂(挂,是以手掌挂人,恐人击我)

    (15)离(离,是去人之身,恐人击我)

    (16)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

    (17)拨(拨,是以我手硬拨人)

    (18)推(推,是以手推过一旁)

    (19)艰涩(艰涩,是手不熟成)

    (20)生硬(生硬者,仗气打人,带生以求胜)

    (21)排(排,是排过一边)

    (22)挡(挡,是不能引,以手硬挡)

    (23)挺(挺者,硬也)

    (24)霸(霸者,以力后霸也,如霸者以力服人)

    (25)腾(腾,如以右手接入,而复以左手架住人之手,腾开右手,以击敌人)

    (26)拿(拿,如背人之节以拿人)

    (27)直(直,是太直率,无绵缠曲折之意)

    (28)实(实,是质朴太老实,则被人欺)

    (29)勾(勾,是以脚勾取)

    (30)挑(挑者,从下往上挑之)

    (31)朋(朋,以硬气架起人之手,非以中气接人之手)

    (32)抵(抵,是硬以力气抵抗人)

    (33)滚(滚,恐已被伤,滚过一旁,又如圆物滚走)

    (34)跟头棍子(跟头棍是我捺小头,彼以大头打我)

    (35)偷打(偷打者,不明以打人,于人不防处偷打之)

    (36)心摊(心摊者,艺不能打人,心如贪物探取,打人必定失败)

    以上三十六病,或有全犯之者,或有犯其四、五,或有犯其一、二者,有犯干处皆非成手。手到成时,无论何病,一切不犯,益以太和元气,本无乖戾故也。然则葛手将如之何?亦曰:"人以手来,我以手引之使进,令其不得势击,是之谓走;走者,引之别名。何以既名引,又名走?引者,诱之使进;走者,人来我去,不与顶势,是之谓走。然走之中,自带引进之劲(功纯者引之使进,不敢不进,进则我顺人背而擒纵在我),此是拳中妙诀,非功久不能。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陈微明笔录虚灵顶劲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隙”,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之练习谈

    中国之拳术,虽派别繁多,要旨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拳练,无论老少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改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勿吐弃之。

    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烈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或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陈式太极拳的发劲

    中华武术丰富多彩,虽各有风格特点并自成体系,但“攻防”二字是各家共有的。防者多用柔,攻者多用刚。何谓刚?在发劲时,内外和一,意气风发,将自己的力量发出击点乃为刚。能将自己百分之百的力量发到出击点就是刚劲的最高标准。陈氏太极拳的发劲也有其独到之处,它不仅拳、肘、肩、脚、膝、稍节和主要关节发劲,而且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拳谱中说;“唯有五阴并五阳,阴阳不偏称妙手,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当然能做到这一点非一日之功,可见拳术水平练到高级境界,不仅周身处处都能发出劲来,并且是劲由内换,连化带发自然顺遂。

    太极拳是刚柔并用之拳。发劲只是太极拳中刚的一面,太极拳练好,劲自然就能发得好。因此,欲练好发劲须从练拳入手。

    练习陈氏太极拳分两个阶段

    其一,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内气和动作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要按其具体要求力争动作合度,就是遵循陈氏太极拳对各个部位的要求。运动规律和逐渐的运动标准,寻求和进一步掌握内气运行的方法。先在定势时(如预备式,单鞭等)思想专一地按照陈氏太极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来对照。目前出版的一些太极拳书中对此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在详述。其中介绍的虽然比较具体,就是尺度较难掌握。例如;松肩,究竟怎样松?松到什麽程度;含胸,究竟怎样含?含胸过了影响塌腰,含多少为过?这不是象木工,指出准确的尺寸。在古拳谱中说:“只可神会不可言传”。说明对于这些细节用文字和语言无法表达,需要身教口授,可是多数太极拳爱好者没有理想的条件。因此我们须用辨证的态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什么陈氏太极拳对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作了具体的规定?目的是心气下降,气沉丹田。明确了这一点,定势时体会一下,如果感到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就说明,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已合格。如果感到重心不稳,气向上浮,便可以检查一下,看是哪个部位做得不合格影响了气沉丹田。然后调整一下,以达到气沉丹田为止。用这种方法做自我校正,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则较为容易了。

    在定势时掌握了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运动时再按照陈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周身骨节依次排开)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和手足运行的路线进行练习,可以导致内气出入丹田,按照具体不同的动作变化,动如流水地循行周身。

    陈氏太极拳的要求比较严密,初学者往往会顾身不顾手,动作不协调,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用太极拳的术语来说:就是动作中产生了“丢”和“顶”(过者为顶、不给者为丢)。陈氏太极拳要求按其运动规律不丢不顶圆转自如,运动中产生了丢和顶,就直接影响了内气的运行。所谓下功夫,就是不辞劳苦地走拳架,细心揣摩,对照遵循法则,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运动误差越缩小内气的流量就越能增大。并且受到的阻力减小,动作能够按其法则基本协调,内气则可以勉强贯通。

    其二,以内气催外形

    动作基本协调,内气能够贯通,运动则产生了质量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度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古拳谱中说:“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意识指挥,内气贯通使肢体较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到此阶段,练习陈氏太极拳一些要求和法则已经是不思而得,不会出现明显的顾此失彼的现象和运动误差。但这种体系在技击当中还不能完全适应,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乱套,因而在此基础上应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成为“撞之而不开,破之而不散,浑然一圆”的运动体系,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内气与肌肉的关系

    内气源于脏腑,行于经络,布流周身,这是人体的自然生理现象。练习陈氏太极拳要维护、掌握和利用这种规律。内气本身是十分脆弱的,动作中出现丢和顶,内气便受阻。内气输送到经络,由经络渗透传导到肌肉,肌肉,就是采用陈氏太极拳的锻炼方法,使脏腑产生的内气才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否则,练习时不明其理,不知道遵循法则、克服丢顶的弊病,仍用拙力。轻者练习感到别扭,影响内气的贯通,拳术水平不能进益;重者将会导致内气回流,使器官负载,影响脏腑的正常活动。有人练习后感到胸闷倒饱,皆为内气回流所致。

    古拳谱中说:“意气君来、骨肉臣。”内气与肌肉的关系如同雷管与炸药的关系。雷管本身没有多大爆发力、爆炸的主要力量是炸药、可是炸药没有雷管来引爆不行、不按适当的比例也不能充分发挥炸药的作用。练太极拳时出现丢顶、肢体互相矛盾、力量互相抵消、内气不贯通、发出来的劲为零断劲、就如雷管和炸药的比例不适当、炸药不能完全引爆。

    怎样发劲

    古拳谱中说:“身如弓弦手如箭”,“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稍”(这里的“手”和“稍”并非局限于“手”和“四稍”,而是指击点,因为太极要求周身各个部位都能发劲)。例如:掩手肱拳,腰向左转、往上贯穿背、肩、臂、右拳随着腰的旋转向右前发出;往下贯穿胯、腿、足,足踏在地面上产生反作用力,使其先由腰传导到足,再由脚向上通过腿、胯、腰、背、臂,发于右拳。重心快速前移产生惯性,摧动右拳向前发。只有意识指挥,内气贯通,才能在发劲的一瞬间汇聚全身的力量发在右拳,(发右拳时左肘尖向后发劲与右拳对称,保持八面支撑的身法)。如果右肘发劲,屈住右小臂,突出右肘;右肩发劲,放下右臂突出右肩;右胸发劲,松下肩臂,突出右胸。发劲是汇聚周身之力突出在出击点上。

    在对抗技击当中,对发劲的时机和部位决不可忽视。在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因势利导、得机得势,将劲在最适当的时机、发在对方最要紧的部位。

    用武要言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挤而捺。

    拳打五尺以内,三尺以外,远不发肘,近不发手,无论前后左右,一步一捶,遇敌以得人为准,以不见形为妙。

    拳术如战术,击其无备,袭其不意,乘击而袭,乘袭而击,虚而实之,实而虚之,避实击虚,取本求末。出遇众围,如生龙活虎之状,逢击单敌,以巨炮直轰之势。

    上中下一气把定,身手足规距绳束,手不向空起,亦不向空落,精敏神巧全在活。古人云:能去,能就,能刚,能柔,能进,能退,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三光,察来势之机会,揣敌人之短长,静以待动,动以处静,然後可言拳术也。

    要诀云:借法容易,上法难,还是上法最为先。

    战斗篇云:击手勇猛,不当击梢,迎面取中堂,抢上抢下势如虎,类似鹰鹤下鸡场;翻江拨海不须忙,单凤朝阳最为强;云背日月天交地,武艺相争见短长。

    要诀云:发步进入须进身,身手齐到是为真,法中有诀从何取,介开其理妙如神。

    古有闪进打顾之法:何为闪,何为进,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何为打,何为顾,顾即打,打即顾,发手便是。

    古人云:心如火药,手如弹,灵机一动,鸟难逃。

    身似弓弦,手似箭,弦响鸟落显奇神。

    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袭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

    左过右来,右过左来;手从心内发,落向前落。

    力从足上起,足起犹火作。上左须进右,上右须进左,发步时足根先著地,十指要爬地,步要稳当,身要庄重,去时撤手,著人成拳,上下气要均停,出入以身为主宰;不贪,不歉,不即,不离。

    拳由心发,以身催手,一肢动百骸皆随;一屈,统身皆屈;一伸,统身皆伸;伸要伸得尽,屈要屈得紧。如卷炮卷得紧,崩得有力。

    战斗篇云:不拘提打,按打、击打、冲打、膊打、肘打胯打、腿打、头打、手打、高打、低打、顺打、横打、进步打、退涉打、截气打、借气打、以及上下百般打法,总要一气相贯。出身先占巧地,是为战斗要诀。

    骨节要对,不对则无力,手把要灵,不灵则生变。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

    打手要狠,不狠则不济。脚手要活,不活则担险。

    存心要精,不精则受愚。发身:要鹰扬猛勇,泼皮胆大,机智连环。

    勿畏惧迟疑;如关临白马,赵临长板,神威凛凛,波开浪裂,静如山岳,动如雷发。

    要诀云:人之来势,务要审察,足踢头前,拳打膊乍,侧身进步,伏身起发。

    足来提膝,拳来肘发,顺来横击,横来棒压,左来右接,右来左迎,远便上手,近便用肘,远便足踢,近便加膝。

    拳打上风,审顾地形,手要急,足要轻,察势如猫行。

    心要整,目要清,身手齐到始成功。

    手到身不到,击敌不得妙。手到身亦到,破敌如摧草。

    战斗篇云:善击者,先看步位,後下手势。

    上打咽喉,下打阴,左右两协并中心。前打一丈不为远,近打只在一寸间。

    要诀云:操演时面前如有人,对敌时有人如无人。

    面前手来不见手,胸前肘来不见肘。手起足要落,足落手要起。

    心要占先,意要胜人,身要攻入,步要过人,头须仰起,胸须现起,腰须坚起,丹田须运起,自顶至足,一气相贯。

    战斗篇云:胆战心寒者,必不能取胜。不能察形势者,必不能防人。

    先动为师,后动为弟,能教一思进,莫教一思退。

    胆欲大而心欲小,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已。

    一而运乎二气,行乎三节,现乎四梢,统乎五行。

    时时操演,朝朝运化,始而勉强,久而自然。

    拳术之道学,终于此而已矣。

    按语:此论原为形意拳谱,经陈鑫以太极拳理法加以修订约十之二、三。定名为《三三拳谱》。

    推手十六目

    (1)较(较,是较量高低)

    (2)接(接,是两人手相接也)

    (3)沾(沾,是手与手相沾,如"沾衣欲湿杏花雨"之沾)

    (4)粘(粘,如胶漆之粘,是人既沾我手,不能离去)

    (5)因(因,是因人之来)

    (6)依(依,是我靠住人身)

    (7)连(连,是手与手相接连)

    (8)随(随,是随人之势以为进退)

    (9)引(引,是诱之使来,牵引使近于我)

    (10)进(进,是令人前进,不使逃去)

    (11)落(落,如落成之落,檐水下滴于地;又如叶落于地)

    (12)空(空,宜读去声,人来欲击我身,而落空虚之地)

    (13)得(得,是我得机,得势)

    (14)打(打,是机势可打,乘机打之)

    (15)疾(疾,是速而又速,稍涉延迟,即不能打,机贵神速)

    (16)断(断,是决断,一涉犹疑,便失机会,过此不能打矣)

    推手三十六病

    (1)抽(抽,是进不得势,知已将败,欲抽回身)

    (2)拔(拔,是拔去,拔回逃走)

    (3)遮(遮,是以手遮人)

    (4)架(架,是以胳膊架起人之手)

    (5)盍打(盍打,如以物盍物而打之)

    (6)猛撞(猛撞者,突然撞去,冒然而来,恃勇力向前硬撞,不出于自然,而欲冒然取胜)

    (7)躲闪(躲闪者,以身躲过人手,欲以闪赚跌人也)

    (8)侵凌(侵凌者,欲入人之界里而凌压之也)

    (9)掣(如以刀斫物)

    (10)搂(搂者,以手搂人之身)

    (11)冒(冒者,将手冒下去)

    (12)搓(搓者,如两手相搓之搓,以手肘搓敌人也)

    (13)欺压(欺是洪人,压是以我手强压住人之手)

    (14)挂(挂,是以手掌挂人,恐人击我)

    (15)离(离,是去人之身,恐人击我)

    (16)闪赚(闪赚者,是诓愚人而打之)

    (17)拨(拨,是以我手硬拨人)

    (18)推(推,是以手推过一旁)

    (19)艰涩(艰涩,是手不熟成)

    (20)生硬(生硬者,仗气打人,带生以求胜)

    (21)排(排,是排过一边)

    (22)挡(挡,是不能引,以手硬挡)

    (23)挺(挺者,硬也)

    (24)霸(霸者,以力后霸也,如霸者以力服人)

    (25)腾(腾,如以右手接入,而复以左手架住人之手,腾开右手,以击敌人)

    (26)拿(拿,如背人之节以拿人)

    (27)直(直,是太直率,无绵缠曲折之意)

    (28)实(实,是质朴太老实,则被人欺)

    (29)勾(勾,是以脚勾取)

    (30)挑(挑者,从下往上挑之)

    (31)朋(朋,以硬气架起人之手,非以中气接人之手)

    (32)抵(抵,是硬以力气抵抗人)

    (33)滚(滚,恐已被伤,滚过一旁,又如圆物滚走)

    (34)跟头棍子(跟头棍是我捺小头,彼以大头打我)

    (35)偷打(偷打者,不明以打人,于人不防处偷打之)

    (36)心摊(心摊者,艺不能打人,心如贪物探取,打人必定失败)

    以上三十六病,或有全犯之者,或有犯其四、五,或有犯其一、二者,有犯干处皆非成手。手到成时,无论何病,一切不犯,益以太和元气,本无乖戾故也。然则葛手将如之何?亦曰:"人以手来,我以手引之使进,令其不得势击,是之谓走;走者,引之别名。何以既名引,又名走?引者,诱之使进;走者,人来我去,不与顶势,是之谓走。然走之中,自带引进之劲(功纯者引之使进,不敢不进,进则我顺人背而擒纵在我),此是拳中妙诀,非功久不能。

    打手歌

    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太极拳论臆解》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解]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极是由无极发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
  俗语常说:无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从“无”中发生的。宇宙中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过人的知识受到生理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预先看出来。必须从不知之"无"而有所发现然后才能有所发明,进一步而有所创造,达到有所前进。发现、发明、创造、前进,又都是依靠科学知识而获得的。但这是外因,它的内因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动,而又互相制约的,能推动变化,所以说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这几句是说明动静的方向为开、合。开、合的限度要适当而无过、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动静的基本规律为"随曲就伸",正是表达出螺旋形的运动形式。
  按说动静的分合,只是自然现象,"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科学方法。我们联系陈式太极拳的顺逆缠丝,可以体会"随曲就伸"中必然包括着自转与公转。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内因。至于开合、屈伸的无过、不及,却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做得十分恰当。
  但是,本文只讲出"无过不及",却没有说明以何处作为标准,未免使人迷惑。陈式十六代后裔陈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两手各管保护半个身体,以鼻为界。"这就比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得清楚些。不过手部运动线路,并不经过鼻前,因此我教学生是以手心斜对心口为界。陈鑫先生又提出运动中自转的缠法有顺、逆之分。我根据陈发科师示范动作的变化,在自转的顺、逆变化之中,同时有前后、左右、上下公转,而找出公转正旋、反旋的规律,并从实践中体会出"过则劲丢,不及则劲顶"的规律。
  按照以上情况来看,又可以体会到,在身法、步法、手法的上下配合,处处都要严格掌握无过不及的规律,而且是差之毫厘,必然谬以千里。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解]这两句话是说推手、散手的规律。对方用刚劲来进攻,我方必须以柔来走化。乍看起来,似乎不难理解,但在初学者以柔应刚,虽然不顶了,但又易出丢劲。
  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如何用刚和用柔,怎样是柔,怎样是刚,以及刚柔如何配合变化。没学过陈式拳法,或学陈式拳不懂缠法,他所用的刚和柔都不免直线进退。或者懂得走公转的弧线,而不会用自转配合公转。所以在本身的感觉用刚则顶,用柔则丢。陈式的动作不论大小都在旋转,转半个圈便是180度的弧线和点组成的(实则应是由点成线)。与对方接触之处,遇线则感到是柔的,遇点则感到是刚的。但我方的点碰到对方的线则必然滑过去而又成柔的。只有以点对点,才能显示出刚来。如果双方都是正面的点,又会形成顶劲。谁的劲大,谁的动作快则胜;而劲小的,动作慢的就被顶出去。陈式拳虽然需要用自己的点碰对方的点,却用的是旋转中辐射的点,所以劲发而不觉顶。
  但又怎样使人背我顺呢?我认为这是和身、步、手法的公转配合有关的。概括地讲,便是自转要因敌变顺逆,公转要因敌变三角形。不论是手与手、步与步,或手与步的配合,都应当是三角形的。
  动急则急应,运缓则缓随。
  [解]这两句讲到时间也因敌而变,当然同样要求"无过不及"。太极拳交手的规律是"彼不动,己不动"。这个方法是有理有利的,无过不及则是有节的。因为太极拳虽然也可以说是比较高深的一种武术,它的战略却以自卫为主,正符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就是有理的。不先动手,对方无法看出我方的动向,岂不是有利?无过不及,不发着则已,发着则所攻的目标必然准确。同时又可保证自己重心的平衡,更较安全。
  由于动作的时间因敌应快则快、当慢则慢,所以练拳也应快慢相间地运动。但陈式要求快慢相间的练法,是指的全套慢全慢、快则全快,并非一势的动作忽慢忽快。如某所讲的"转弯宜慢",更不可误认为太极拳是能够以慢胜快的。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解]太极拳的理只有一个。按旧的说法是阴阳对立学说,按新的说法就是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实际说来,有理必有合理的说法。它的基本规律,只是螺旋运动的顺、逆自转和正、反公转。由于交手时需要因敌变化,除了眼法必须注视对方,不许随着身、手乱转而外,身的左右旋转、步的进退、手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角度的大小,莫不由于对方的变化而适当地加的加、减的减。而且加减的尺寸与时间,要做到毫厘不差,分秒必争。真是千变万化,却还是一贯用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明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运用拳法尤为重要。讲理而不懂法,等于善谈兵的赵括徒具虚名。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解]这一段话说明从学拳到交手的前进方法和提高的层次。
  我们首先应当认清什么是"着"。太极拳的着,概括地讲就是太极十三势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个手法,前进、后退的步法,左顾、右盼的眼法和中定的身法。它虽然分属于手、步、眼、身,又是互相关联的。除了眼法在左顾右盼之中只是中定地前进,而无后退,身法也有中定的左右旋转和进退(左转则左退而右进,右转则右退而左进,更有随着步法进退的位移)。手、步的进退,同样有左右的变化,并且仍以中定为主。
  没有中定,则进退失据。
  "掤"字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内劲,即陈式的缠丝劲。它是贯串于周身,运用各种着法的劲。任何着法如果没有掤劲,即使形式做对了,也是有形无质,不起作用的;一是指着法。它是与对方交手时的引化作用。所以掤着在陈式拳式中,每势的每一动作,或转折之处,都是掤着。它有正掤、侧掤、上掤、平掤、下掤、左右掤和连掤、退掤等多种形式。陈式一、二路套路中约有数十种掤着。
  我认为掤在太极拳中好比书法的点。字画有点、横、竖、撇、捺、折、钩,但都从下笔的点而改变方向才形成的。即以点论,从一个点到几个点,从在上的点(如主字),到在旁的点(如玉字),在下的点(如太字)来看,它的配合方向各有不同。主字的点必在正中,和王字的横画距离也需适当。玉字的点须在王字中间横画的右下侧(犬字则在横画的右上方),太字则必须偏于大字撇的下侧。而且下笔的时间也各有先后。两个点在上的如羊字,在中间的如火字、曾字,在下的如只字,还有在左旁的如冷、冰二字。三点在旁的如江海。四点在下的如点、鱼。不但配合变化各有不同,用笔的方向也如缠法的顺逆而适当运用。三点水的笔法第一、二点用顺缠法,第三点则用逆缠法。下面四点的第一点用逆缠,末一点则用顺缠。书法尚是如此,掤法当然应当随着来力的方向,而变化顺逆。沈家桢著《陈式太极拳》说,顺缠为掤,只讲对一半,岂不知逆缠也可以掤。但说逆缠为捋,不但不符合现实,而且完全违反陈式规律。陈鑫说:"守规矩而不泥于规矩。"这是指的顺逆缠法必须遵守,却可以适当加减转换角度。我教学生常说:学拳要学得死,即一丝不苟,毫厘不差;用要用得活,即加减适度。
  采、捋、挒都是顺着来力的方向,引进落空的着法。但圈有大小、力有分合。采走的圈子高而大,合力多于分力;挒则圈小而分力多;捋走中圈,力则先合后分,分合各半。挤、肘、靠是以肩、肘、手三节互换化劲攻人的着法。按是解决挤肘靠的着法。拳式中每个动作都有这些着法。此文提出"着熟"二字,我认为学拳之初,便须先了解某式某动作是什么着,为什么这样动作,全身这样配合有什么用处,然后加工练熟,才不枉费力气。
  着熟之后,为什么又说"渐悟懂劲"呢?我认为如想弄懂所谓的"劲",首先要认识劲是什么,怎么运用。着是有形的,劲是内在的。它是从形的正确模仿,细致的锻炼而渐渐产生的。这里说的"懂"应当是指劲的运用,而懂的方法是在练架子和推手的科学试验中渐渐悟出来的,也就是懂得时间和方向的结合与变化。
  什么是"神明"呢?这个词不是指唯心的神,而是变化莫测、出奇制胜。关键首在"明"字,而且和上句的"着熟"是分不开的。着由明而熟,则劲又可由明而神。功夫提高是一层一层地前进的,所以文中说"渐悟"、"阶及"。陈鑫先生曾有"出奇在转关"的诗句。他说的奇、正与这里的神是相同的。不过他说的"转关"二字却把陈式太极之所以神奇指明了。为什么"转关"却可以说明出奇?出奇处在于双方争胜的关键时刻,动作变化角度与时间的毫厘、分秒不差,使对方与旁观者认为必败时,却由于这一"转"而胜,连他本人也有"我亦不知玄又玄"的感觉,岂不令人拍手称奇。这种成效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接着说。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解]这里说的用力的"力"不是指的用拙力,而是用心学习并持之以恒的锻炼,也正是陈发科师所教导的"按照规矩练对、练熟、讲明、加细、一一试验"的结果。  "豁然"二字是"明"的扩大。初学开始的明,只是一着一势的认识,贯通则是全面的,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触类旁通的认识。
  "懂劲"一词首先由王论提出。研究太极者亦莫不讲求懂劲。许多书刊讲到懂劲,总不免囫囵吞枣地说,为求懂劲,先要听劲,为了听劲,先要问劲。但用什么方法去听去问,听出问出之后怎样应付,却说不明白。也有人主张学太极拳必须兼学推手,这是合理的。因为拳中的每一动作等于书法一个字上的每一个点画,每个式子等于文中的句子,一套拳路等于一篇文章。学文字,首先要认清字形、字音、字义,然后通过造句,才能渐会作文。学推手犹如学造句子,练散手又好似学写文章。如果字义不明,岂能写出通顺的文章。杜甫曾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句。但所说的"破",并非真的把书弄破,正是此文"豁然贯通"的意思。所以我认为,推手是练架子后检验所学动作是否正确的一层功夫。至于太极拳的奥妙则应当在学明着法时,由教师讲解、试验便可粗略地领会。有人说,不学推手得不到太极奥妙,这话我不理解。至于说推手须练铁棍,以增力气;又须学摔跤、拳击,以求技术云云,我是莫测高深的。是否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一无所有,必待外援,方能有成呢?这个问题需要经过有识之士来探讨。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解]这四句讲躯干上下中三盘的规律。
  顶劲为上盘的主要部分。按说从项到顶都属上盘。顶劲是以头顶百会穴为主的。由于是上盘,所以劲须向上领起。陈鑫先生说:如同用绳子从百会穴将人向上悬起似的。这句话解决了我对《十三势行动总歌》"满身轻利顶头悬"的"悬"字的疑问。又从而体会出顶劲上领,身部才能轻利。说为虚领,因并非真有绳子悬起,只是想象而已。
  《太极十要》第一条为"虚灵顶劲",可能是误领为灵。因为从百会穴到尾闾长强穴上下成一条线。在杠杆原理方面,它是支点。支点必须中正,不许摇摆。所以拳论又有"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说法。
  气沉丹田是讲下盘规律。丹田原为道家术语,在经络学方面即是气海,也可以说是人体的重心所在。按力学原理来讲,重心降低则加强稳度。
  但气沉丹田的方法,并非憋着气鼓小腹。陈式拳的气沉丹田与尾骨的动作有密切关系。陈式主张尾骨下端的长强穴要微向后翻,这与社会上习惯的尾骨内收的方向是完全相反的。由于长强穴微向后翻的姿势,可使小腹的下部微向内斜,则胸腹间的气自然沉到小腹;而且同时可使大腿根里侧的大筋放松,裆部开圆,则身体左右旋转的角度也自然放大,不但加强重心的稳度,又能增强步法的灵敏。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两句是讲中盘腰部规律的。上句要求立身中正,下句说明腰部是左右旋转的。腰向右转则右隐而左现,向左转则左隐而右现。
  以上四句话讲明人体上中下三盘的基本规律。从文法的次序来看,为什么先讲顶劲,次讲丹田,最后才讲到腰呢?我认为,正是教人学拳掌握规律的次序。因为上下先成为一条线的形状,腰部自然可以中正而不偏不倚。    
  有人怕学者不能了解顶劲的如何虚领,说为头上轻轻顶起一物。其实顶和领字的劲及动作绝对不同,领是从上带下,顶则以下抗上。还是用"悬"字解释"领"字为好。
  左重则左虚,右沉则右杳。
  [解]这两句讲左右手足的上下配合。乍从字面上看,似乎使人难以理解。当初我见到一个手抄本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我还以为这样写才是对的。后来又想到,这样太平凡了,为什么提到拳论上?经过学练陈式推手,才认识到这是讲的手足上下配合,正是避免"双重"之病的要诀。如果写作"左手重,左步虚;右手沉,则右步虚",就使人易懂了。
  对于上两句话,也有人解作推手规律,即应当"人刚我柔",似也有理。但对方是否以左手攻我左方,右手攻我右方,都是不一定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解]这四句与上面两句都是指方向变化,前两句讲的是左右配合,这四句中的仰、俯讲的是高低,进退讲的是前后方向的应付规律。
  我们可以体会出句中的"之"是可以代表敌我双方的。先就敌方动作来讲:敌方向高处采我,使我失中,我随即比他更高;如向下按我,我随即比他更低。这个更高、更低不是直线而随,必须采用陈式的螺旋自转与公转,配合身法的旋转,步法的进退,才能达到所需要的要求。对方采我右手,我以右手顺缠上随,随即肘尖向内收转,手指仍高不过眼,冲向他的中心,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塌下裆劲。从外表看来,手并不高,由于臂部向内弯曲,加上进步、塌劲,使对方自然感到他无论如何想把我引出去,我的手劲却比他更高。这些动作可以参用野马分鬃进右步的身、步、手法。
  如果对方进步向下接我右手,我用二路窝底炮的动作,先退左步,继退右步到一尺余宽处,下塌裆劲,同时右臂走逆缠,肘贴右肋,手合在裆中,加大逆缠,使对方感到越往下按其力下陷得更深。
  进之是对方捋我的手法。我身向左或右转(捋右手则左转,捋左手则右转)。进右或左步,松肩沉肘,先进手挤,挤时手走逆缠,肘部以上则走顺缠,而手腕转向他的右或左肋,使之感到我的手臂越引越长。
  如果对方按我右臂肘关节,则视来劲的方向,偏上则走顺缠反旋收转肘尖,偏下亦走顺缠正旋沉肘贴肋,手部指向对方,步法或退或进,如十字手、拦擦衣的身步手法,便可使他感到劲难以前进。
  但,如我采对方,他以前法上随,我即用第一套金刚捣碓第二动作,劲在左手下塌外碾,或用白鹤亮翅第二动作右手上采,而左手按其小腹右侧。前者是进左步双采法,后者是退右步的右采左按法,都可使他有高不可攀,自行后退之感。
  如我向下按人,遇着对方以窝底炮的右手加大逆缠引我前倾时,我只要加大左旋塌劲,以右手顺缠向其裆内转进,即可破解。
  捋挒引进,我身手虽形向后退,只要前手做好下塌外碾,则可感到他的长度赶不上我。
  采挤的前手随其身的旋转和手的拨按,而沉肘以变手的顺逆缠法和方向的提落前进,亦可使之退不出去。
  总之,都要身法、步法、手法的加减适当,而眼法不变,自能收效。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解]上句讲感应的灵,下句讲旋转的快。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解]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说到"知"字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先从外形观察:①对方和我站立的方向,先看出他在我的前方,或左、右方;②再看他的脚哪只在前;③看他的身体先向何方转动;④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的躯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推手、散手的实践中取得经验,便可从外形的观察中推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适当应付。但是,仍应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不易知者是内劲的变化,必须试而后知。武术界有个成语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是说伸手接触,便可知对方有没有真正功夫,功夫的水平是高是低。大抵身高力壮的来势必猛,持力以求速胜,来力必然直而硬。我方身、手略一旋转,便可引进使之落空,甚至反跌出去。对方来劲较柔,而且善于旋转变化的,便应提高警惕,而因敌变化。
  怎样不使人不知我呢?如要使人不知我,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角度,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的变化。能做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陈式规律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转变。何况陈式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弧线,而是"S"、"S"形的。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及也。
  [解]这两句总结全文。由于所向无敌,因被人称为英雄。而无敌的效果,来源于按照所讲的一切规律,持之以恒地锻炼日久,由着熟而达到懂劲、阶及神明的水平。文中的"此"字即指上文讲的规律。
  陈鑫先生所著《陈式太极拳图说》开头定出学拳须知的戒律。他说:"学拳必先明理。"我认为所说的"理",一方面指拳理,另一方面则指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又说:"会拳后,不可手狂、口狂。"手狂固然易招是非,口狂也会招人厌恶。他解释为:"说话谦和,胜则少招人忌,败亦少招人耻笑。"总之,谦虚谨慎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在武术方面,便是武德。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解]从这一段至下文"快何能为"是介绍太极拳法与其他武术不同之处。
  "斯技"二字泛指武术,"旁门"二字是说各种套路。虽然姿势配合的不同,大多数都是体壮的胜过体弱的,也就是手慢的胜不过手快者。
  有人认为此文"旁门"一语涉于自骄,而轻视其它项目。我则认为,作者只是概括论述,并非意存轩轾。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所为也。
  [解]这一段指出先天自然之能和学的比重。启发人要重视学,而不可自恃天然条件。因为玉不琢不成器,内因与外因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解]这段引出有关诗句和曾见的事实,以证学的成效。
  "四两拨千斤"之句,乃无名氏所写《打手歌》中第四句,意为体察句意,可以证明用轻量的四两便可以拨动千斤之重,显然不是用拙力致胜的。再看约八九十岁的耄耋(音同猫蝶。八十为耄,九十为耋),老翁能够抵抗众人的形状,年青体壮的手快,又何能为力呢?
  文中虽说"显非力胜"、"快何能为",但我认为作者并非完全否定"力"和"快"的现实。作者所注重的在于"学力"。因为有先天自然之能的力与快,加以学力,则用少力而效果更快。我赞成《九诀八十一式》对力的解释,它说,句中虽指出“四两”、"千斤",只是极言用力合乎拳法,则小力必能胜过大力,并非一定只用四两的劲,而且后备力量是同样需要千斤。
  不过有些文人编撰的太极书刊,往往误解为力是费品,而提出"用意不用力",甚至把意字说得神乎其神。如:彼力刚挨我皮毛,我意已入彼骨里。又有人加上"气"字,如说:彼之力才挨我皮毛,我的气已入彼皮里膜外之间。既然意、气如此神妙,何以王论中无"意"字、"气"字,而只讲学拳、练拳、用拳的形式与时间、方向的配合,以及劲的如何求懂呢?
  有的书上介绍武禹襄力举三百斤,郝为真有数百斤之力。我也亲眼见过陈发科师将体重二百余斤的李剑华高举过顶。可见有力不是坏事,全在于以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
  也有不少太极拳家改力为劲,说是力由骨出是硬而直的,劲由筋生是柔韧的。但我们看太极推手比赛,许多人又多用力顶、拉,而缺乏技巧。推其原因,可能由于学的方法不合力学,遂致有此现象。
  立如平锥,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解]这四句又重述太极拳的静动规律和运化方法。
  "平锥"即社会上常用的天秤。旧式的天平是中间一个立柱,上有活动杠杆,杆上各拴细绳,下面各平挂盘子。称物时,一个盘子放东西,一个盘子放砝码,砝码刻有分量。这里用平锥来比喻太极的躯干要中正不偏,等于力学杠杆的支点,盘子等于两手。接触对方的手如同加上什么物件,就象一定分量的盘子,是重点,另一支手如同砝码,可以起平衡作用,等于力点。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可以称量来力的轻重,与王论的见解都是符合力学的。不过我们称物是要求力点与重点平衡的,拳法的运用则是一方保持本身的平衡,同时又破坏对方的平衡。来的分量重则减少砝码,使来力反折回去。而且陈式的秤砣有两个,在后面的后膝下垂,以加强自身的稳度;在手部砣的作用又不限一处,全在自转与公转配合变化,因敌之动,而随时移动,更为巧妙灵活,但也要难掌握得毫厘分秒不差。
  下句以"活似车轮"为比喻,刻画出太极拳手足运动的形象和作用。是车轮就得有车轴,轮子旋转,而轴在轮的中心并不摇摆,这是动中的静,恰与上句"平锥"的静相似。平锥有两个盘子,称物体时又必然从静而动,可以说它为静中之动。
  "偏沉则随",犹如秤盘与称砣的配合,车轮的旋转,双重则滞,犹如关上了闸则转动不得。"双重"这个句词,是王宗岳首先提出来的。许多研究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各有所见,后面我再详述自己的看法。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解]这一段说明双重之病的"滞",在于不知运化。要想运化,必须先认清什么是双重。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解]"阴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总符号,它可以代表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王宗岳是深知阴阳道理及其配合变化的。文中从阴阳谈到无极、太极、动、静、分、合的过与不及,交手中的刚柔,走粘效果的顺、背,和时间上的缓、急,最后总结到拳法的变化万端,拳理的一贯。彻底了解阴阳的理法,亦理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法则,也就真正懂得太极拳的奥妙。他把个人的认识写出来留给后学,大家奉之为经典著作,是当之无愧的。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解]这段文字又把前文"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对立,进一步统一起来。粘、走怎么能合一呢?是由于"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的道理而形成的。能够知道这个道理方能真正懂得劲的刚柔相济和阴阳互不分离是一个道理。
  这段文字在理论上,可以说是讲得十分清楚恰当了。但是在拳法上怎样才能用动作来证明理论,而使学者了然于心目中呢?我认为只能用陈式太极拳的自转顺逆缠法和公转正反旋法通过试验,才能真正体会如何阴阳相济,即刚柔相济,而表现为"收即是放"。
  首先我们要知道陈式的任何动作都是螺旋形的。它无论在躯干上、肢体上,甚至一个指头上,都离不开旋转运动。公转的弧线是配合自转形成的,公转不是只有弧线,而是"S""S"运动,如同螺旋桨的形式。凡是与对方接触的任何肢体的任何部分,立刻顺着来力的方向用自转的顺逆和公转的正反随着变化方向,这就是"人刚我柔"的"走"法。走是化去来劲,并不是走开,所以柔也不是软弱,而是圆转。闪展腾挪是陈式所忌的,但陈式战术也并非全无闪展腾挪,而是用螺旋运动的"粘黏连随"来适应的。我们试用螺丝钉作为比喻,上螺丝钉是前进的走,卸螺丝钉是后退的走,因为有螺丝纹的关系,不能硬顶进或拨出去,好象粘住似的,这就是走即是粘。
  我们再以螺丝钉的阴阳为喻。螺丝钉帽是阴,钉尖是阳。上螺丝钉和卸螺丝钉,都是以钉帽的拧转而进退的,而且螺丝纹的两旁也有阴阳相济的作用,凸的纹为阳,凹的纹为明,纹如没有凸凹,便无阴阳了。观察它的运动形势是螺纹同时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进一退地旋转着,同样不是孤立运动的。螺丝钉运动是陈鑫先生曾举作拳法进退比喻的。但这仅是一个物体的简单运动,太极拳则是全身运动,躯干要求中正不偏是竖立的螺旋纹,两腿是向下斜的螺旋纹,两臂又是可向上下、左右、斜正而因势变化的螺旋纹,它的螺旋方向确是变化万端。劲的虚实,刚柔、开合更是难以揣测。虽然全身器官能都象钟表那样,大小轮轴各有所用,而躯干还是主要的。所以拳论说:"主宰于腰。"由于腰的旋转带动手足,而手足的配合也不可忽视。此文提出"双重"问题是必须研究的。
  各种有关太极拳书刊对于这个问题虽亦非常重视,但其说不一。有的说马步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支持身体重量,即为双重;有的说交手时双方用力顶抗乃是双重。因此,也有人主张在动作中把重心全部移于某腿;或者提出单重的口号。最奇特而又可笑的是,竟说:双重是病手,双沉是功手,自尔腾虚云云,又创出双轻、双浮、半沉、半浮之说。不知王论所说双重之病讲的是手足虚实配合运化,着重双字,不是专讲字眼上的重或沉。如果换了字眼,便可转病手为功手,重和沉字的意义不是相同的吗?怎能变病为功呢?我认为这是文人习拳通理法却自作聪明,舞文弄墨,贻误后学。也常有人厚古薄今,遇到旧文,便奉若珍宝。我认为,学前人文章,必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地批判接受。对于当代文人,则要尊以师礼,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才是学习的科学态度。
  我对于双重、懂劲等问题的认识过程,也走过许多弯路,顺便在这里写出来,作为后学的前车之鉴,也可作为研究的资料。
  我初以刘慕三先生学吴式拳时,即以所抄各篇目有关太极文字见示。对双重问题,刘老亦从俗说以马步便为双重。我始而相信,后渐渐生疑。以为如果马步由于重心在中间,两足平均负担身体重量便为双重之病,只要把一足提虚就行了。怎么吴式的单鞭仍保持马步?马步究竟比一虚一实的步子较稳当些,为何说它是病?而且王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纯功而且数年,仍然不悟双重之病,可见不是变双为单便会运化。直到学练陈式数年,经过老师讲解、试验,才悟到双重是指的手足配合不许上下全实。陈式的练法、用法,前手前足都是上实下虚。如第一捣碓的左进步采法之左肘下塌外碾为实,而左足前进为虚;第二捣碓的左手前捧为实,则左足尖外摆为虚,右手前按时提进右足,又是手实足虚。但从练时观看,看不出何手为实。一经试验便知对方的手是前者在我左肘下面,后者在我左腕上面。前者我摆右足尖以便进左步,后者则摆左足尖以便进右步。腿部如果与手部上下同实,不但不能前进,连足尖的外摆也不可能。这就证明"左重则左虚"以避免双重的妙法。拦擦衣右肘沉而进右步的道理,方法也是如此。
  手足上下配合不许双重,手与手的配合,也不许双重。如六封四闭的双按、抱头推山的双按,由于身法是侧着的,手部发劲的分量当然随之一轻一重,都是右手重于左手。再看步法的三角形,也可以体会出足与足的配合同样是前发后塌。
  陈鑫先生讲三节最细。他说:以一臂而言,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稍节。以一手而言,则腕为根节,常为中节,指为稍节。细分析到一指也有根、中、稍有区别。所以三节之中还有三节。总的讲来都是浑然一体。他的著作中又常讲到何手为主何手为宾。起初我也不懂。近些年来我从和同行们试验中才逐渐认识到整个躯干、肢节处处有虚实配合变化,同样处处不许双重。我们试验的拳式经常是抱头推山的第五、六动作。第五动作的右肘走顺缠反旋,作用是锁住对方卡在我右臂弯的左手腕部,同时进右步于其裆内贴其右腿里侧,再以双手按其胸部。在我方来讲第五动作是右肘为主。当对方左转进了右步,双掌按胸之际,只要随来势身略下塌左转,用左手中指走顺缠向他的右前下斜角拨转他的右臂弯内侧,即可轻松地使来劲落空。从这个小动作,可以分析出何处为主。如果左右手一齐用力反而不生效果。但如中指拨时余指齐动,甚至肘部也动,也等于犯了双重之病。但是,虽然这时的效果重在左手中指,它和身体的旋转方向,裆劲塌的如何,都须配合恰当。特别是眼法必须注视对方。此势眼的方向与身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如果随身之左转而眼光左移,便为丢劲而功败垂成。因此,我进一步认识双重问题。虽然首先从手足上下配合来研究,仍离不开上下相随的原则。眼法和尾骨长强穴的方向正确与否,更是关键之关键。如从内劲的力学关系来讲,又是从重心的能否随遇平衡而决定其胜负的。
  按拳论:"立如平锥"、"腰如车轴"的比喻,是完全合乎杠杆原理的。古人虽然还不可能懂得杠杆原理,他们提出太极拳的规律,却是符合这个原理的。因为平锥的立柱、车轮的横轴都是支点,支点是不能移动的。我早年学吴式拳,进退步时重心并不前后左右移动。陈式更是如此。不知从何时,何人变为重心移动。甚至有的书竟写为"重心全部移于某腿"。从此有些人遂以为这才是虚实分明,不知虚实分明一语,不但违反哲学道理,而且不合现实。对立统一的东西,哪能硬行把它分割而孤立起来。对其他套路由于我没学过,没有发言权。惟对陈式动作,我则坚持重心随意平衡的原则。在教学时,必谆谆解说,严格要求。
  能知道上面讲的一些问题,是否便能懂劲了呢?我认为,这是懂劲的一种知识,真正懂劲还在于科学试验的反复实践。
  学拳的科学试验方法,推手当然是其中之一。但是我认为这样还不够全面,而且试验的对手和机会也是较难选择和遇到的。最好的对手首先是明师,不过学者不可能每天纠缠着老师不放。其次便是良朋,同学中的良朋还比较多些,却不可能都有一定的时间来共同研究。而且同学之间,往往互相尊重以保友谊,难以尽量发挥所学的心得。最好的试验对手应当是学有成绩的学生。我们先从"着"法入手,一面讲解每势每一动作是什么着法,应当怎么做好形式方面的配合,同时试验缠法怎么运用,体验缠丝劲的变化和效果。天长日久,不但学的人因学而明,教的人也由教而熟,教学相长,在不知不觉中便可循序渐进。我对陈式太极拳的知识,就是根据陈师教导的规律,又以学生为师,从科学试验中点滴积累而来的。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解]这段教人学而有得后不可自满,仍应加以精进。
  "懂劲"从学而练,从练而试验,一步一步地逐渐而懂得,也可以说是由外形的细心摹仿而过渡到内在实质的产生。学无止境,仍然从练中的熟以达到精的阶段。什么是"精"呢?细致入微,一丝不乱,就是精的水平。精是怎样得来呢?需要在练中默识揣摩。默识(这个"识"应念同"志"音,是记住的意思)是暗自记住。记什么呢?就是记住在试验中的成就和失误,连同对方的动作变化加以揣摩思考,悟出一切适应的道理和方法,渐渐地又可以从心所欲地解决任何意外的新奇着法。"从心所欲"是孔子讲的,后面还有"不逾矩"三字。我们对陈式太极拳法,同样是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也就是以基本规律--缠丝劲是应付变化万端的着法。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解]这是结束语。它指出不但拳的着法运用要因敌来势而要舍己从人,学习拳的理、法,也要抛掉个人的成见,而服从正确的指引,不可好奇务速而舍近求远。一入歧途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而成败相反。末句要求学者在关键之处加以详辨,以免自误。    
  我们先研究文中提出的"近"、"远"是什么。从拳的套路讲,太极拳的理、法为近,其它套路为远。从拳的来源来讲,太极拳的动作根据于生活,则生活的动作形式为近,脱离生活规律的为远。我更认为陈式太极的动作完全接近生活,连陈式基本规律也是生活所固有的,而且是须臾不能离的。因此,我经常以生活来体验拳法,教学生也常举生活动作为例。大家都承认这样解说易于领悟。研究太极理法而脱离生活,固然是舍近求远;舍开太极拳的规律,而学其他套路如摔跤,甚至柔道之类,以求有助于推手功夫,更等于缘木求鱼。思想方法上的毫厘之差,也能致千里之谬。所以王宗岳教学生详辨者,是辨理、法之是非也。
 

五字诀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君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有余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彼不肯轻以授人,仅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萍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往访焉。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予自咸丰癸丑时年廿余,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余力,奈予质最鲁,廿余年来仅得皮毛,窍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清光绪六年岁次庚辰小阴月识
  一曰心静  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起初举动,未能由己,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曲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  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挨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内。两手支撑,一气贯串,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能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己,后身能从心,由己仍是从人。由己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称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来意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矣。
  三曰气敛  气势散漫,便无含蓄,易散乱。务使气敛入脊骨。吸呼通灵,周身无间。吸为合为蓄,呼为开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使气也。
  四曰劲整  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脚跟,主于间腰,发于脊背,形于手指。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出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然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丝毫不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炼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致,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贵贯注。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不在外面。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于脊骨,注于腰间,此指,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即是放。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筹,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撒放秘诀
  
  擎:擎起彼劲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概括,初学未由领悟,予加数语以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欲要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有缺陷。欲要周身无有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膊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在腰,上下两膊相系,下于两胯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起落空,四两拨千斤。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不合?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已,自己要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胞弟启轩尝以球譬之,如置球于平坦,人莫可攀跻,强临其上,向前用力后跌,向后用力前跌,譬喻甚明,细揣其理,非舍己从人一身一家之明证乎?得此一譬,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理,可尽人而明矣。
  注: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1812-1880),河北永年人。武氏始学于杨露禅,继而又从河南赵堡镇陈清萍学陈氏新架,尽得精义,融会贯通,而自成一派为武式太极拳创始人。得其术以其甥李亦畬为最优。王宗岳太极拳谱承武禹襄收存得以流传。武氏精于太极拳术。又能精究拳术理论,著有《太极拳解》、《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功要解》、《四字秘诀》等经典拳论。
  李亦畬,名经纶(1832-1892),河北永年人。咸丰癸丑(1853),亦畬年二十二,师从母舅武禹襄学太极拳,而数十年纯功,始于守中,中于引气,归于凝神致虚。以虚灵为体,以因循为用。比手时,以静待动,当之者辄腾空而出。实践中仿武氏拳论之法。随时记录,粘贴于壁,身体力行,一再修订,最后整理成文。著有《五字诀》、《撒手密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等篇,后将王宗岳太极拳谱,武禹襄太极拳论文益以已作手钞三本:一自存,一交弟启轩,一交门人郝和。近代治太极拳者,奉为经典。
  李氏拳技以门人郝和,字为真为最精。



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凉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卷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招法成。胸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拳经总歌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搁横采也难敌。
钩掤逼沉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截前压後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藏头盖面天下有,惯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注:此歌见于陈氏两仪堂本拳谱,歌词显受戚继光(拳经)影响,为总括太极拳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及炮捶一路之理法,唐豪考定为陈王廷原著。】


撒放密诀 四字诀


撒放密诀:
   擎、引、松、放四字  
擎开彼力借彼劲(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十三式势白话歌


  提顶吊裆心中悬  松肩沉肘气丹田  裹裆护肫须下势
  涵胸拔背落自然  初势左右懒扎衣  双手推出拉单鞭
  提手上势望空看  白鹅亮翅飞上天  搂膝拗步往前打
  手挥琵琶躲旁边  搂膝拗步重下势  手挥琵琶又一番
  上步先打迎面掌  搬揽捶儿打胸前  如封似闭往前按
  抽身抱虎去推山  回身拉成单鞭势  肘底看捶打腰间
  倒撵猴儿重四势  白鹤亮翅到云端  搂膝拗步须下势
  收身琵琶在胸前  按势翻身三甬背  扭颈回头拉单鞭
  云手三下高探马  左右起脚谁敢拦 转身一脚栽捶打
  翻身二起踢破天  披身退步伏虎势  踢脚转身紧相连
  蹬脚上步搬揽打  如封似闭手向前  抱虎推山重下势
  回头再拉斜单鞭  野马分鬃往前进  懒扎衣服果然鲜
  回身又把单鞭拉  玉女穿梭四角全  更拉单鞭真巧妙
  云手下势探清泉  更鸡独立分左右  倒撵猴儿又一番
  白鹅亮翅把身长  搂膝前手在下边  按势青龙重出水
  转身复又拉单鞭  云手高探对心掌  十字摆连往后翻
  指裆捶儿向下打  懒扎衣服紧相连  再拉单鞭重下势
  上步就排七星拳  收身退步拉跨虎  转脚去打双摆连
  海底捞月须下势  弯弓射虎项朝前  怀抱双捶谁敢进
  走遍天下无人拦  歌兮歌兮六十句  不遇知己莫轻传

  各势白话歌,亦畲写贻,郝和本不收,非禹襄、亦畲作甚明。李福荫
  廉 让堂本序云:"先伯祖亦畲公,从武太祖舅父禹襄公习此技。先祖启轩
  公亦从之学,历数十年精妙始得,各有著述。"则此歌或即李启轩写作,
  启轩名承纶行二。
  唐豪附识
  顾留馨附考:据《各势白话歌》,可知武式太极拳原来也有高跃动作,并且动作有起有伏,架式也低。"翻身二起踢破天","白鹅亮翅把身长","搂膝拗步重下势"等句可证。武式到三传的郝月如删去了跳跃动作,架式纯为高架子,显为适应年老体弱者而作的改革。
  

十三势架

  身法: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势架程序: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白鹤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鹤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莲,上步指裆捶,上势揽雀尾,单鞭,下势,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莲,弯弓射虎,双抱捶。
  十三刀:按刀,青龙出水,风卷残花,白云盖顶,背刀,迎坟鬼迷,振脚提刀,拨云望日,避刀,霸王举鼎,朝天一炷香,拖刀败势,手挥琵琶。
  十三杆:掤一杆,青龙出水,童子拜观音,饿虎扑食,拦路虎,拗步,斜劈,风扫梅,中军出队,宿鸟归巢,拖杆败势,灵猫捕鼠,手挥琵琶势。
  四刀:里剪腕,外剪腕,剉腕、撩腕。
  四杆:平刺心窝,斜刺膀尖,下刺脚面,上刺锁项。
  四枪:与四杆同。
  以上刀法、枪法,务要身法不散,讲究跟劲。
  据李亦畲五字诀序,武禹襄之十三势,传自温县赵堡镇陈清萍。清萍与陈沟之陈仲甡、陈季甡昆季,及陈长兴子耕纭为同时人。长兴之十三势老架,传自其父秉旺;清萍、仲甡、季甡之十三势新架,传自陈有本。清萍更以心得,另创一套,并以传人。其传以赵堡镇、王圪垱两处为盛。称新架为"略",称清萍所创为"圈"。1930~1931年冬末春初,余在三处调查所得,且目击其后辈演练者也。归沪后,获交郝少如,观其势,既不同于"略",亦不同于"圈",从知武禹襄之十三势,依紧凑法则独创,非舞阳县盐店太极拳谱所原有。十三刀、十三杆、四刀、四杆之法,亦清萍传禹襄。有本传清萍皆非盐店谱所有,李福荫不别而出之,盖未考其来历。
  盐店谱无十三势程序。所有十三势程序,均为各家自己所添加,所以杨家流传之谱,便依杨家程序;武家流传之谱,便依武家程序。杨、武支流之谱,便各依其支流而不同,此为有力佐证。唐豪附识

  顾留馨附考:武式十三刀、十三杆、四刀、四杆之法,窃以为乃杨禄禅传之武禹襄者。禹襄从清萍学陈氏新架仅月余,悉其理法,恐不及学习刀杆套路也。
  十三刀、十三枪、四杆(即四粘枪)为陈沟所原有。称杆而不称枪者,据郝少如云:杨班侯幼习四粘枪,其母恐误伤,禁练,乃去枪头,纯以蜡杆练习,故永年人称枪为杆。又据永年人王有福见告,幼年时见班侯所舞铁枪重28斤,比武用杆子重七八斤。四刀法仅为剪腕手法,陈沟拳谱未载,或系禹襄总结所学之劈腕法也。


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若物将掀起,而加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篇名当从行略脱一"总"字,亦畲写贻郝和本人禹襄《打手要言》篇内第五段。杨家太极拳谱不入《十三势行工心解》内,独立成一篇。篇名不一致,不题禹襄作。曩予在厂肆得一抄本,篇名为《先师张三丰王宗岳传留太极十三势论》。1931年出版之《太极拳使用法》,篇名为《禄禅师原文》,皆杨门弟子所附会。又杨家太极拳谱"气宜鼓荡"前39个字改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十三字。此下,仅略有增删润色而已。徐震《太极拳谱理董》序云:"今杨氏所传本与李亦畲手写本大异何也?曰:杨氏所得乃武氏初定本、李氏手写本或后来之改订本,或间有李氏所窜入者,亦未可知。"考杨家太极拳谱,与武禹襄作品大异者,除此篇外,只将《打手要言》第一、第二两段简化为一段,其余无甚出入。北京为人文荟萃之地,禄禅行教于此,弟子甚广,岂不能改作?必谓杨氏所得乃武氏初定本,亦畲、启轩兄弟不独与禹襄为甥舅,兼为禹襄直传弟子,如有初定本,决无传杨不传李之理。今亦畲写贻郝和本,李福荫廉让堂本,皆绝迹不见,独见于杨氏流传之本,此予断禄禅门人所改,乃衷于理。徐震《太极拳谱理董》例言,对于武禹襄之著述多从杨氏所传本,失禹襄原作面目矣。
  

十三势行功解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
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股。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十三势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沉着, 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

  
  十六关要论
  蹬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毛。
  心会要诀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地心为第三之主宰。
  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八字歌
  掤履挤按世间稀,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沾连粘随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果能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功用歌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注:以上四篇系从宋书铭传抄拳谱中录出。许禹生《太极拳势图介》说:"有宋书铭者,自云宋远桥后,久客项城(袁世凯)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与余素善,日夕过从,获益匪鲜。本社(北平体育研究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等多受业焉。"许又说:"唐许宣平,所传太极拳术名三世七,因只三十七势而得名。其教练之法,为单势教练,令学者一势练熟,再授一势,无确定拳路。功成后各势自能互相连贯,相继不断,故又谓之长拳。其要诀有:八字歌、心会论、周身大用论、十六关要论、功用歌。传宋远桥。"考宋书铭所练太极拳,实以杨式为基础,改成三十七个单练的势,任意错综连贯,确为"颇有所发明",托名传自唐许宣平,传之宋远桥,以自神其术。所传抄拳谱,绝不类唐人文辞,开合鼓荡,乃武禹襄、李亦畲拳论中语,疑为宋书铭自著,托始于唐人。宋书铭不知陈氏太极拳另有长拳一百八势一路,故以自造之单式连贯练法为长拳。至于拉扯唐人为远祖,亦为无聊。所谓精易理的幕客,好弄玄虚,初非偶然。刘彩臣学生李先五著有《太极拳》,可供参考宋书铭的拳姿。
  


                  八字歌

  掤捋挤按世界稀,    十个艺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坚硬,    粘随沾连俱无疑,
  采挒肘靠更出奇,    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连粘随字,    得其环中不支离。



                           太极拳缠丝劲论


  太极拳,缠法也。缠法如螺丝形运于肌肤之上,平时运动恒用此劲,故与人交手,自然此劲行乎肌肤之上,而不自知,非久于其道不能也。其法有:进缠,退缠;左缠,右缠;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大缠,小缠。而要莫非以中气行乎其间,即引即进,皆阴阳互为其根之理也。或以为软手;手软何能接物应事?若以迹象视之,似乎不失于硬,故以为软手。其周身规矩:顶劲上领,裆劲下去(要撑圆,要合住);两肩松下,两肘沉下,两手合住,胸向前合;目勿旁视,以手在前者为的;顶不可倒塌,胸中沉心静气;两膝合住劲,腰劲下去;两足常用钩劲,须前后合住劲。外面之形,秀若处女,不可带张狂气,一片幽闲之神,尽是大雅风规;至于手中,其权衡皆本于心,物来顺应,自然合进退、缓急、轻重之宜,此太极之阴阳相停,无少偏倚,而为开合之妙用也。其为道岂浅鲜哉!



               太极拳功用歌


  轻灵活泼求懂劲,    阴阳相济无滞病,
  若得四两拨千斤,    开合鼓荡主宰定。


                太极拳解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己。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已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则无双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太极拳经谱

  
  太极两仪,天地阴阳,阖辟动静,柔之与刚。屈伸往来,进退存亡,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见忽藏,健顺参半,引进精详。或收或放,忽弛忽张,错综变化,欲抑先扬。必先有事,勿助勿忘,真积力久,质而弥光,盈虚有象,出入无方,神以知来,智以藏往。宾主分明,中道皇皇,经权互用,补短截长。神龙变化,畴测汪洋?沿路缠绵,静运无慌。肌肤骨节,处处开张,不先不后,迎送相当。前后左右,上下四旁,转接灵敏,缓急相将。高擎低取,如愿相偿,不滞于迹,不涉于虚,至诚运动,擒纵由余,天机活泼,浩气流行。佯输诈败,制胜权衡,顺来逆往,令彼莫测。因时制宜,中藏妙诀,上行下打,断不可偏。声东击西,左右威宣,寒往署来,谁识其端?千古一日,至理循环,上下相随,不可空谈。循序渐进,仔细研究,人能受苦,终跻浑然,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日中则昃,月满则亏。敌如诈诱,不可紧追,若逾界限,势难转回。况一失势,虽悔何追?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不可稍让,如让他人,人立我跌,急与争锋,能上莫下;多占一分,我据形胜,一夫当关,万人失勇。沾连粘随,会神聚精,运我虚灵,弥加整重。细腻熨贴,中权后劲,虚笼诈诱,只为一转;来脉得势,转关何难?实中有虚,人己有参;虚中有实,孰测机关?不遮不架,不顶不延(迟也),不软不硬,不脱不沾,突如其来,人莫如其所以然,只觉如风摧倒,跌翻绝妙,灵境难以言传。试一形容:手中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宜重则重,如虎下山。引视彼来,进由我去;来宜听真,去贵神速。一窥其势,一觇其隙,有隙可乘,不敢不入,失此机会,恐难再得!一点灵境,为君指出。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皆有中气放收,宰乎其中),千变万化,难绘其形。气不离理,一言可罄,开合虚实,即为拳经。用力日久,豁然贯通,日新不已,自臻神圣。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

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
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
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
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
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
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
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
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
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
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谱序


    太极拳独为世人所推崇者何也?细审此谱,可以知之矣。云:"腹松气敛,心静神舒",无不合乎养生之道,卫生之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是将己之重心移至下部而稳立之理也。"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是己之支点只要一个而杠杆之理也。"气宜鼓荡,神宜内敛,两手支撑,一气贯串,以意运气,以气运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是全身练成一个气球,使富有弹性且易转动之理也。"不丢不顶,随屈就伸,沾连粘随,引进落空;左重则右虚;右重则左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是利用彼力之惯性,而使失其平衡之理也。"劲起于脚根,主于腰间,形于手指,发于脊骨,曲中求直,蓄而发后。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则弹性之理,而又动能与势能之理也。"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是以柔克刚不动声色,既合乎科学之理,而又洽乎谦逊之道。由此观之,太极拳者,系本科学之理练己身,并于谦逊之中胜敌人,精微奥妙有如此者,其为世人所推崇,岂偶然哉。练之熟,则可以健其身;练之精,则可以通其神。惟练之熟则甚易,而练之精,则甚难耳。先伯祖亦畲公,从武太祖舅父禹襄公习此技。先祖启轩公亦从之学,历数十年。精妙始得,各有著述。先严献南公,先叔信甫公,均得家传,日日练之,至老不懈。惟我家素以诵读为业,总未以此问世。然远近知之者,亦大有人在。求拜门下者甚众。本邑郝和,清河葛福来,均从先伯祖学。南宫马静波,清河葛顺成,均从先祖学。光绪戊戌,西林岑旭阶太守,来守此邦,延先严、先叔授渠诸公子。时福荫年方七龄,亦从学焉。福荫除受家训外,更受教于师伯郝和。年稍长,求学异地,未能专心于此,以致无所成就,至以为憾!近年来,习此术者甚众,于是向吾家讨秘本者有之;向福荫请教益者有之。外间抄本过多,文字间略有不同,因生疑窦,就吾质正者亦有之。各方求知之切,窃自欣慰。细检家藏各本,择其详尽者,厘定次第,原文之中,未敢增改一字,以福荫之功夫未到,不敢妄加解说也。愿世之好者,悉心研究,发扬而光大,幸甚!幸甚!

永年李福荫叙1935年1月28日

  据1938年戊寅夏节武一如所抄廉让堂石印本,"细检家藏各本"下脱百四十九字,当出福荫后删。兹据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一卷十九期补录如下:"细检家藏各本,文字间亦不相同,章篇或此前而彼后,或此多而彼少,缘先伯祖精求斯技,历四十年,辑本非只一册,著述屡有删改,外间抄本因时间之不同,自难一致耳。先伯祖最后亲笔工楷手抄共三本:一交先祖启轩公,现已残缺;一交门人郝和,现存伊子文桂手;先伯祖自留一本,现存十一叔父逊之公手,此皆完璧也。至于先伯祖屡次自编原稿,则为十叔父石泉公,十一叔父逊之公所珍藏。"按文桂即郝月如,李亦畲手抄之一本,现存月如子少如手,其祖郝和,字为桢,孙福全所著《太极拳学》作"为真"。

  
太极拳十大要论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与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不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动,如龙如虎,出乎尔而,急如电闪。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后左右均无犹豫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已然。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后战,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方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序渐进,夫而后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手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总归于一气矣。
  气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反者,亦未常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主于一何分为二;报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降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为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回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于一,有志于是途者,其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三  
  夫气本诸身,而身节中甚繁,若逐节论之,则又远手拳术之宗旨,惟分为三节而论,可为得其截法;三节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胸为中节,腿为下节。以头面言之: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以中身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腿言之;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以臂言之:膊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观于此,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至经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要之,既莫非三节之所,既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由此观之,身三节部,岂可忽也。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紫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肢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为三节有哉;又何三节之中各有三节云乎哉!
  四  
  试于论身之外,而进论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弗讲乎!若手指足特论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是无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纵不本诸发而论气,要不可离乎血以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之囊;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肉梢足矣。至于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自足,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各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意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其在于内胸廓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节骨节为肾,至于腰为两肾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于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脾。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三  
  五脏即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三与左三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六  
  既知三合,犹有六进。夫六进者何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锋,根基在脚,脚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脚亦不可不进也。气聚于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者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此所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此六进者,熟非着力之地欤,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六进之道如是已。
  身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横,则理其力,开拓而莫阻。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足之形。当进则进,殚其力而往直前。当退则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侧顾左右,左右恶敢当我哉。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察夫人之强弱,运乎已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讷氏随时可转移,岂可熟一而论。时而宜进不可退,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以实以助其进。若反身顾后,而后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不觉其为左右。总之,现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而行矣。身而怯,而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固可置而不论乎。
  步  
  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敌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为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以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后步亦随之,前后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后步,后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后步之前步,后步作前步之后步,前后亦自有定位矣。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也。步之为用大矣哉!
  刚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手势之刚,气弱者,取手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掤、挤、捺,无不得其自然。则刚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十六关要论



  旋之于足,    行之于腿,
  从之于膝,    活泼于腰,
  灵通于背,    神贯于顶,
  流行于气,    运之于掌,
  通之于指,    敛之于髓,
  达之于神,    凝之于耳,
  息之于鼻,    呼吸于肺,
  往来于口,    浑噩于身,
  全体发之于毛。

太极拳四字不传密诀


敷:敷者,运气于已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于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后,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使能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截,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从人。由已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蓄,呼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数,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太极拳之养生




  拳术为运动之一,用以锻炼身心,振奋精神。人能运动犹如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然吾国拳,源流甚古,派别至多。其间外形有主刚者,有主柔者。世人以为少林拳劲显于外皆主刚,太极拳劲蕴于内均主柔。殊不知少林拳中艺高者,皆刚柔并济,而无闭气响脚等全行主刚之弊。夫太极拳中上乘者亦然。其皮肉之柔,故如软绵,而内气之坚,犹如钢铁,所谓丝绵裹铁弹者是也。故无论何门何派,刚柔不可偏重,亦不可须臾分离,全视何者用之得势耳。习太极拳者设成一味过于柔软,(即萎靡不振)岂有利耶?学者当知该拳之基本优点,厥为动作慢匀,呼吸和顺,精气神与内劲,均皆饱满之谓,决非内外皆萎靡不振之柔软。即在推手中,莫不如是。拙力固不可有,内劲亦不可无。考四两拨千斤之句,有四两之巧劲,方能拨千斤之拙力。设无四两之劲,何能为之?夫慢而后能柔,匀而能和,能柔能和,则筋骨舒展,气血调和。呼吸由此深长,精神可以奋发。虽年老及身患疾病者,如肺病、心脏病、高血压、四肢麻木等,亦可则而习之。总之,太极拳之功效,能弥补先天之不足,步后天之亏损。尚能在幼壮时即从事练习,继续不断,则终身得益,更非笔墨所能尽述,因年青时精力充足,能下苦功,成就较速。年壮时体力强健,身无病患。晚年愈觉神旺气足,举动轻灵。决无腰酸背痛,精神萎靡,躯偻跛足,气促呻吟等病象。斯种缘由,宛如金钱储蓄,年青能惜身锻炼,若平日善于积蓄。年老可以享用。倘平日不事积蓄,危急时无从支配,世人不明此理者,大都有二种歧念:(一)年青力壮时,以为身无疾病,锻炼心身,有何益处?(二)练功者往往在晚年临终时,有散功等痛苦,与其它日受苦,不若现今不习?岂知以上二种观念,全皆错误。盖年青者体健力壮,气分较足,固未见锻炼心身之功效。但一至年老气衰,内部抵抗力不足时,悔之晚矣!

谈太极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学的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能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健全体魄,坚强意志,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某些体弱及患病的人,有帮助恢复体力,促进疾病痊愈的功能。
  太极拳符合生理要求。太极拳是一种较好的保健运动。为什么能起到保健作用?太极拳是一种全身的柔和运动,着重思想即意念的训练,由大脑有意识地指挥身体活动。练习时要求必须全身松开,不得有僵滞之处,故能全身气血流畅,身心欢快,达到健身的目的。
  太极拳也符合力学和心理学要求,这两点主要表现在太极拳的技击功能方面。力学表现在拳中的重点是如何保持自己的平衡而能破坏对方的平衡。在破坏对方平衡时要根据对方的心理表现而变化。大概这就是他深受人们欢迎的原因吧!  
  练太极拳必须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才不会把太极拳打成一种另一形式的体操。
  现在学习太极拳的人,大多数都是从练太极拳的“盘架子”开始。往往练习三四个月就说已入门径。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严格按照太极拳的基本要领和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练习。
  第一步,应先练好桩功。像马步站桩、川字步桩和一字立体桩等。然后,把这些基本工夫练到相当程度后,才能学习拳式。而一势一式的练习,非经数月不可,直至各势各式完全纯熟后,再合起来成为全套太极拳。太极拳的架子许多人只知为一套,不知一套里面还有高、平、低三种。初学时为高架子,再学平架子 (又称四平架,即眼平、手平、脚平、裆平),最后学低架子。
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
  大架子,要求姿势开展,合乎身体的要求;中架子,要求各势动作不应有太过或不及之处,且能绵绵不断,始终如一;小架子,要求各势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在这三种架子中,小架子最难。每一招式皆发寸劲,故前进、后退时步子很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学这三种架子需要很长时间,决不是一年半载所能收到成效的。初学时,只能学一手或两手,不能学得过多。学多了,则姿势既不能准确,又容易走入油滑的途径,有失太极拳之正义。除戒速成外,又忌用力。所以过去练拳的人说,“不应快,快则伤气,本来无力而强努力则伤血;如气、血俱伤则能引起内伤,发生疾病。”如练的得法,虽一招一式也能得到其益处。反之,练的不合乎要求,即使每次盘全套架子数遍也不会收到成效。
 练拳时必须舌抵上腭,唇齿相合,以鼻呼吸,身体中正,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正顶悬,裹裆收臀,上下成一直线,落步分清虚实,处处力求圆满,周身轻灵,眼神视手指之前方。呼吸自然;上下左右相系,无思无虑达于心平气和之境界。而沉气松力,须时时注意,因气沉则呼吸调和,力松则拙力消除。每势都要求外面形式顺,而内部舒适毫不强硬。如此自能胸膈开展,气血调和,对于身心有莫大功益。反之,如姿势做得不够正确以至距离原则甚远时,则气滞胸膈,浮而不定,既不能得到益处,疾病反由此而生。所以一套太极拳架子至少非得学习半年不可,半年之后,尤须经教师数度详细更正,也非得一年不可。
  练拳可比作写字,次数多则式式势势正确;又如临帖摹写,次数愈多则字迹愈佳。所以,欲切实练工夫,每次盘架子须有三遍 (即三套),因第一套为了舒展筋骨,在一遍以上方能增进工夫。养身者则可以不拘,每次半套也可。在练拳时自第一手至末一手,动作迅速与否,均须求其均匀,不可先快后慢或先慢后快,更不可有缺陷、凸凹、断续的地方。势势能连续不断,呼吸能自然,内外能一致,尤须不加思索任其自然的练习。练至全部纯熟之后,可将全套各势改为左式(即反式),例如动作为右手的改为左手,左手改为右手,右脚的改为左脚,左脚的改为右脚,左转的改为右转,右转的改为左转,倘能将全套的左式架子练至绵绵不断和右边一样的时候,那么功夫就更进一步了。因左右均能练习则无偏重之弊,再练右式时更觉得兴味浓厚,此是欲求深造的学者必须知道的一件事。此外,还可以把双手分开来练,先练左手或右手都行,因还要轮换着练,所以不分先后,但必须左右式反复练习,以熟练为主。若照这种程序来练的话,那么,一套太极拳架子可以变成为六套了。
  学习推手也有他特有的步骤。在学好了太极套路后就可以学习推手了。学习推手先是学定步推手,然后学活步推手,再逐次学习大捋、刀、剑、黏杆、散手 (即乱采花)等。照这个规矩练习,没有数年纯功夫是不能学完上述各项拳械的。学习太极拳必须从缓而进,才能成功,这是总的要求。对于初学定步推手法的棚、捋、挤、按四手时,大半不能连贯圆满,须跟随教师或较自己高明的人,经常在一起打轮划圈至纯熟后,再由教师口授棚、捋、挤、按四手的意义。四手能一一分清,练至绵绵不断的腰腿能旋转如意,黏化均能顺手,然后可学拿劲、发劲。这个时候需要找一个对手互相研究练习,先练一种拿劲或发劲,千万不可一劲未通又练他劲,更不可同时练习数种,须知一劲能通,任何劲都能通达,若一劲学不好其他劲也不会学好的。在未练拿劲、发劲之前,须尽量让教师或较自己高明的人任意拿发,视其如何引己,如何拿己,如何发己,拿发之地在于何处,拿发之时间早迟,拿发之方向正隅,均须以身实地试验,作为悟解之门径,万不可求之过急。定步推手法在太极拳基本功夫中要占首要地位,推手练至相当程度后,又不可专与一人推练,应与多人推练,因人与人多不一样,有的性格急躁,有的性格温和,或有手刚、手柔、劲大、劲小、艺浅、艺深之别,均须推练。倘不知如此练习,那么便会遇到熟悉的人能拿能发,不熟悉的人则不能,照这样作下去绝不会达到高深的程度。
  其次,活步推手法,要求手、腰、腿三部动作一致,在前进后退时,不可发生粘黏劲忽续忽断的现象。练大捋黏杆、散手等时也不应有此现象发生。自己的手或杆子,至少要有两部分须与对方黏住,若黏不住时,则听劲容易中断,同时也容易使敌乘机来击,于是神经感觉也不能练得灵敏,须要依着粘、黏、连、随四个字的方式方法练习,练至出手或发劲时能使对方不觉为止。
  至于散手必须分开单练,不如此则不能随时应用。此外对于手法、身法、步法尤当注意。步法应进或退,手法宜高或低,身法宜正或侧,均先求自己的姿式顺遂而不背。手法之发出当含有圆形,往返须有折叠。步法之落地,或前或后,或正或斜,当使身体中正,且有封闭敌身之用意,而自己之进退当有升降、上下起落之势。除以上三法外,当求姿式正确,着法纯熟,重心虚实应分清楚,内劲圆活,能补能泻 (补气泻力)。如仅求懂劲,专门用功于不规则推手,虽练习很长时间,但仍然疲弱未见显著成效。这是因为练习姿式容易,而内劲比较难练的缘故。
  欲求达到高深的地步,必须有以下几种精神才能成功。
  1、有恒心:练习太极拳非有长性、有耐性不可,尤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在初学太极拳时不如花拳绣腿能引人入胜,所以性情暴躁的人多不能坚持。学习太极拳应该每天练,一年到头地练,一年接一年地练,直练到不练太极拳就感到身上难受,这就变得习惯起来。千万不能今天十二分努力,而明天便一式也不练,一曝十寒,这是永远学不好的。
  2、不松懈:不管严寒酷暑都不能间断,甚至在紧张而繁忙的学习或工作时间,也必须抽出几分钟时间来练一练,经常不断地练才会得到它的好处。
  3、要专心:学拳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便是贪多,今天练了太极,明天想练八卦,后天又想练形意。要知道各种拳理本来相通,一通就百通。为了强健身体,逐日练习一套,这便很够了。否则一样不精,就是学了一百套也是没有用的,反之精通了一套也就等于精通了百套。
  4、不躐(音猎,超越之意)等:练功,宁可渐进万不可过急,以致欲速不达。拳术的功夫是快不来的,练一天是一天的功夫,学一天有一天的成绩。要想躐等而进是万不会有的事。象拳式中,上一式子未熟,要强习下式,姿势未达到准确,又求用法,推手未全,从事大捋,刀剑未精,贪学扎杆,诸如此类,以致乖谬成型,反致一无所成。须知万丈高楼要从平地起,而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筑成的。一切事都是这样,学太极拳也不例外。
  除上述数点外,还应请有经验的老师做正确的指导。凡事都是"先入为主",如果在初学时即走了弯路,那么想拐回来再走正路往往要费很大的功夫。
  在练拳或学拳时,想要知道所作的姿势是否正确,可以拿自己身体来试验。在作一姿式时,如感觉身体上部胸背等部都很舒适,而下身腿部特别吃力,这就是说明了姿势正确,反之如感觉上肢僵硬有力,胸、背部又有截气和瘀闷不舒的现象,下肢腿部不觉吃力,并且有浮而不定等状态发生,这就是姿势不够正确的表现。这也就是衡量姿势是否正确的尺度。


谚语【太极篇】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太极不借力,老汉也难敌
      太极十年不出门
      打拳在劲不在力,在巧不在勇
      劲起于脚,发于腿
      拳无拳,意无意,无艺之中是真艺
      太极无法,动即是法,举动合法,然后能胜
      练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达其意,
      达其意必先其心
      打架如推手,推手即打架
      出手软如棉,沾身硬似铁
      松柔则长,僵劲则滞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极松而后极紧
      要想拳练好,必把圈练小
      
  
      走架即是打手,打手即是走架
      捋手不引进,必然使拙劲
杨澄甫传抄太极拳谱

  太极平准腰顶解
  顶为准头,故曰顶头悬也;两手即左右之盘也,腰即根株也;立如平准,有平准在身,则所谓轻重浮沉,分厘丝毫,莫不显然可辨矣。有平准之顶头悬(乃是从头顶至腰之根株下,胸门至尾闾间为一条线)歌曰:
  上下一条线,全凭两手转,变化取分毫,尺寸自己辨,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不必凌霄箭。涵养知多少,一气哈而迷,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
  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圆之往来,方为开展,圆为紧凑。方圆规矩之至,孰能出此以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是隐显微,明而且明,生生不已,欲罢不能。
  太极轻重浮沉解
  1.双重为病,病于填实,与沉之不同也。
  2.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之不一也。
  3.双浮为病,病为漂渺,与轻之不例也。
  4.双轻不为病,天然轻灵,与浮之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半者,半有着落,所以不为病。
  偏轻偏重为病,偏者,偏无着落,所以为病。因无着落,必失方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圆。
  5.半浮半沉为病,失之不及也。
  6.偏浮偏沉为病,失之太过也。
  7.半重偏重为病,滞而不正也。
  8.半轻偏轻为病,灵而不圆也。
  9.半沉偏沉为病,虚而不正也。
  10.半浮偏浮为病,茫而不圆也。
  11.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盖内之虚灵不昧,自然致于外,则清明在躬,流行于肢体间矣。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有掘井徒劳不及泉之叹。然方圆四正之手,能表里精粗无不到者,则已及大成,又何虑有四隅以出方圆乎。亦即所谓"方而圆","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太极力气解
  气走于膜络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故有力者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内壮于筋脉,象也。气血功于内壮,血气功于外壮。要之,明于气血二字之功,能自知力气所由来;知力气之所以然,自知用力行气之各异。盖行气于筋脉,用力于皮骨,大不相侔也。
  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武用于精气神,谓之文体;武功得文体于心身,谓之武事。夫文武尤有火候之谓。
  在"卷放"得其时中,文体之本,武事文为,乃属于柔软文体也。在"蓄发"适当其可者,武事之根,文事武用,乃属于坚刚武事也。精气神与筋骨,乃文事武用;若坚刚武事,乃心身内之骨力也。夫文无武之预备,是有体无用;武无文之伴侣,是有用无体。
  独木难支,孤掌不鸣,不唯文体武事如此,天下事,事事皆如此理也。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内理,必为血气之勇,失去本来面目,欺敌必败;有内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以操战,差微则亡耳。自用及于人,文武二字之解,岂可忽哉。
  沾粘连随解
  提上拔高谓之沾,留恋缱绻谓之粘,
  舍己无离谓之连,彼走此应谓之随。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匾者不及之谓,
  丢者离开之谓,抗者太过之谓。
  要知此四字之病,不但沾粘连随之功断,且不明知觉运动矣,初学者不可不知,更不可不去此四病,所难在沾粘连随中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
  对待无病
  顶匾丢抗失之对待也,所以谓之病,既失沾粘连随,何能得到知觉运动?既不能知之于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无病者,乃不以顶匾丢抗对待于人,要以沾粘连随对待于人耳。能如是,不但无病,知觉运动自然得之,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歌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履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君,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太极圈歌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以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动急缓,云龙风虎像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太极四隅解
  四正,四方也,所谓掤履挤按是也。初不知方能使圆,方圆复始之理,生生不已,焉有出隅之手哉。缘人外之肢体,内之神气,甚难得方圆四正之功,始出轻重浮沉之病,则有隅矣。例如半重偏重之滞而不正,自出采挒肘靠之隅手,或双重填实,亦出隅手也。
  病多之手,不得已以隅手扶之,使复归于方正圆中之内,采用肘靠者,亦由此以补其缺尔。夫日后功夫能至上乘者,亦须获采挒之功,使之仍归大中至正,是则四隅之用,乃扶体而补其缺者也。
  太极武事解
  太极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常求柔软之于外,久之自可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坚刚而不施于外,终柔软以迎敌,即以柔软而迎坚刚,使坚刚化为乌有耳。曰,何以致之哉?其要,非沾粘连随之功已成,由于知觉运动得之后,进为懂劲,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之化境,最后当可完成而致之矣。
  夫四两拨千斤之妙,倘功不及化境,将何以能?是则懂得沾粘连随后,乃能得其视听轻灵之功耳。
  太极懂劲先后论
  夫未懂劲之先,常出顶匾丢抗之病;既懂劲之后,又恐出俯仰断续之病。既未懂劲,固然出病手;既已懂劲,何以又出病手?盖劲似懂未懂之际,正在两可,断接无准,故出病;神明尚犹不及,俯仰无着落,亦易出病;若不出"断接俯仰",非真懂劲,不能不出此病也。
  故未真懂者,乃由视听无由,未得其确耳,如知:
  瞻、眇、顾、盼之视觉,起、落、缓、急之听知,闪、还、撩、了之运觉,转、换、进、退之动知,是为真懂劲。
  懂劲后自可阶及神明,自得屈伸进退之妙,如此屈伸动静,开合升降,自有由矣。由屈伸动静,见入则开,遇出则合,观来则降,就去则升。夫而后才能真及神明矣。明乎此,日后岂可不慎行坐卧走站、饮食溺溷之功,以协进其效,是则可谓将及中成大成也哉。
  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成而得之,才讲紧凑,紧凑成功后,才讲尺寸分毫。盖尺位之功成,而后能以寸位分,寸位功成后以分位分;分位功成后,以毫位分。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明矣。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古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然而虽知其数,苟非有秘传,又安能量之哉。
  注:此谱系沈家桢从杨澄甫老师处抄得,共有四十三篇论文,据云由其祖杨禄禅传下,何处得来不知。其中有王宗岳太极拳论、武禹襄十三势行工心解各一篇。但俱未注明作者姓名。兹摘录其中十四篇,作者姓名待考。原题为《王宗岳太极拳谱》,显为妄题。


太极拳体用详解


 一、太极拳原理
  (一)太极拳主旨
  1.以心行气--意到气亦到
  以气动身--气动身亦动
  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自能从心所欲,毫无阻滞。俟后天之力化尽,先天之内劲自然增长,由习惯而成自然,则一切意想力,自能支配生理作用。故曰:"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全不费工夫。"又云:"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以心行气--意到气亦到。务令沉着,久则内劲增长,但非格外运气。
  以气运身--气动身亦动。气要顺遂,则身能便利从心。
  2.心神宜内敛;行气宜鼓荡;周身宜轻灵
  (1)心神宜内敛
  不论在盘架子或推手时,心神必须专一,万不可心神散乱,否则气必散漫,益处毫无。因为太极拳的要点,全在一个"静"字。故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2)行气宜鼓荡
  此有不许硬压丹田之意。气之行走,或沉丹田,或贴脊背,均当徐徐行之。
  气以直养而无害:养先天之气。养气则顺乎自然,故无有穷尽。非运后天之气,运气则流弊甚大,是有穷尽。
  (3)周身宜轻灵
  初学练架子宜慢,方能时时皆有意识引导动作俱进,并且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方不致有气脉偾张之弊。
  轻:一切动作,固宜以心意为主,如举手,虽微微一动,便作一举,如无意识续示即不再进,方谓真轻。
  灵:如手由低处举高,处处作无数一举想,而时时有随意变化之妙,方谓之真灵。
  3.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呼吸与动作协调,眼神宜注视
  (1)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心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起,自然举动轻灵,如手足开时,心意与之俱开,合时心意与之俱合,内外一起,浑然无间,则其动犹静也(即能到虚静境界)
  心为令,如主帅发令。
  气为旗,如表示其令之旗。又气如车轮。
  腰为纛,如大使旗,中正不偏。又腰如车轴。
  气为旗,腰为纛:腰为一身枢纽,腰动则先天之气如车轮旋转,气遍全身而不少滞,因为无处不随腰运动圆转。
  (2)动作与呼吸
  动作时当呼则呼,当吸则吸。呼时先天气下沉,吸时先天气上升。故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3)眼神注视
  意之所至,眼神灌之,不然意东视西,有何效用?故曰:"仰之则愈高,俯之则愈深。"
  (二)太极拳姿势
  1.总体要求
  太极拳姿势总体上要做到: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动作由脚而腿而腰而手,宜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其贯串一气处,所谓:"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进退自然得机得势,但用意不用力,始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故太极拳也称长拳。若有一处不贯串则断,断则当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最易为人所乘,故曰:"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有一不动,则必致散乱。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初学者宜先求开展,使腰腿皆动,无微不至,然皆是意,所谓"内外相合,上下相连。"又谓"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如是则于肢体任何部分,皆无偏重之虞。
  2.个别要求
  (1)手法
  分虚实:出手能分阴阳虚实,则收发均可凑效,人既不易制己,而己反易使人落空。故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又曰:"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含折叠:往复所变之虚实,外看虽似未动,其中已有折叠。
  具圆形:手随腰腿旋转,须式式含有圆形,不离太极原则。
  (2)步法
  分虚实:即虚步、实步要分清。虚步,以能随意起落为度;实步,即腿弯曲而不伸直。
  如全身都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坐左亦然。如此才能转换轻灵,毫不费力,否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又须做川字步,即当两脚前后立时,脚尖都宜向前。
  有转换:进退必须变换步法,故虽退仍是进。
  (3)躯干
  含胸:胸略内涵,使气沉丹田,否则,气拥胸际,上重下轻,脚跟易浮。
  拔背:使气贴于背,有蓄机待势之功。
  坐腕:使内劲稳沉,不致浮飘。
  伸指:使内劲发出舒畅,不致滞留。
  (4)中枢
  虚领顶劲:头容正直,神贯于顶,谓之顶劲。须有虚灵自然之意,不可用力,又名"头顶悬",谓头顶如悬空中。同时宜闭口,舌抵上腭,忌咬牙驽目。
  尾闾中正:尾闾宜中正,否则脊柱受影响,精神也难于上达。
  (5)立身
  立身应稳如泰山。
  中正:由于中枢姿势的正确。
  安舒;由于周身松净。
  圆满:由于精神饱满,内劲充足。
  (三)太极拳松净
  松净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原理。周身无处不松净,即在用意而不用力。意之所致,气即至焉;气之所致,身即动焉。如此则气血流注全身,毫无停滞,所谓:"意气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并且欲沉着,必须松净,故曰:"沉重不浮,静如山岳;周流不息,动若山河。"
  1.两臂松
  (1)沉肩:使两肩松开下垂,以为沉气之助,否则两肩端起,气亦随上,全身皆不得力。
  (2)垂肘:使两肘有往下松垂之意,否则肩不能沉,近于外家之断劲。手指也宜舒展,握拳须松,才符合全身悉任自然之旨。又手掌表示前推时,手心微有突意,为引伸内劲之助,但勿用力。
  2.腰松
  腰松则气自合沉,能使两足有力,下盘稳固。上下肢的虚实变化有不得力处,全靠腰部转动合宜,以资补救,且感觉灵活,转动便利。蹲身时注意垂臀,忌外突。
  3.胯松
  补松腰的不足,有时腰虽松净,转动仍觉不太合宜,则非同时松胯,以资补救不可。
  4.全身松
  全身松开才能沉着,因此才不致有分毫拙劲留滞以自缚,自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
  二、太极拳应用
  (一)太极拳化劲
  太极拳全尚外柔内坚之劲,具伸缩性,如铁似棉,有时坚如铁,有时柔似棉,其柔虚坚实之分全视来势而定:彼实则我虚,彼虚则我实,实者忽虚,虚者忽实,反复无端,彼不知我,我能知彼,使人莫测高深,自然散乱,则我发劲,无不胜敌。欲探其妙,须明了化劲之法,曰"粘"曰"走"。走以化敌,粘以制敌,二者交相为用。
  1.粘劲
  即"不丢"。不丢者,不离之谓。交手时,须粘住彼劲,即在沾粘连随处应付之,不但两手,须全身各处均能粘住彼劲。我之缓急,但随彼之缓急而为缓急,自然粘连不断,感觉彼劲,而收我顺人背之效。所谓"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也,惟必须两臂松净,不使有丝毫拙力,方能巧合相随,否则遇彼动,便无复活之望,且有力则喜自作主张,难以处处舍己从人。初学者戒性急,久之用劲自有似松非松,将展未展之意,自能随意应用,百无一失。
  2.走劲
  即"不顶"。不顶者,不抵抗之谓。与披粘手时,不论左右手,一觉有重意,与彼粘处即变为虚,松一处而偏沉之;稍觉双重,即速偏沉。因彼之动作必有一方向,吾但随其方向而去,不稍抵抗,使彼处处落空,毫不得力。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也。初学者非大劲不走,是尚有抵抗之意,若相持不下,则力大者胜,故曰:"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技之精者,感觉异常灵敏,稍触即知,有"一羽不能加,一蝇不能落"之妙。练不顶法,首在用腰,腰有不足时,方可济之以胯或以步。
  "粘劲"与"走劲"合而用之,则曰"化劲"。走主退,粘主进,进退相济不离,方为"入门"。进言之,由粘而听,由听而懂,由懂而走,由走而化。用走劲能使彼重心倾斜不稳,用粘劲能使彼不能由不稳复归于稳。因不丢不顶,彼之重心稳定与否,皆由我主之,彼之弱点我皆能知之,总须以静待动,随彼之动而动,所谓"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若用纯刚之劲,则逆而不顺,不顺则无由走,不走,则无由化。
  (二)太极拳发劲
  1.引劲
  由化劲用逆来顺受之法,引入彀中,然后从而制之。彼屈则我伸,彼伸则我屈,虚实应付,毫厘不爽,忽隐忽视,变化不测。以劲之动作俱作圆形,一环之中即含有无数走粘,随机应变,纯恃感觉,其要点则不外一"顺"字。我顺彼背,则彼虽有千斤之力,亦无所用,故有"四两拨千斤"之句。能引,遂后能拿,能发,故有"引进落空合即出"之句。
  2.拿劲
  引后能拿,则人身无主裁,气难行走。拿人须拿活节,如腕、肘、肩等处。拿之枢纽,全在腰腿;拿之主使,全在意气。欲能发人,必先知拿人,不能拿,即不能发,故拿较发为重要。
  能引、能拿,随后能发。发之不佳,多由引之不合,或拿之不准,故引拿与发有莫大关系。而发的机势、方向、时间,也颇重要。若机势确当,方向不误,时间适合,则发人犹如弹丸脱手,无往不利。其法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式式能发人。其用掌、拳、肘、合腕、肩、腰、胯、膝、脚,处处能击人。其劲开、合、提、沉、长、截、卷、钻、冷、断、寸、分,各劲都能攻人。总之,随屈就伸,逆来顺应,乘人之势,借人之力,变化无穷。其理则一,得一,则万事毕。



太极拳练习谈


  为使孙式太极拳更有效地服务于世界人民,现将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和练习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孙式太极拳与其它流派的主要区别是:进步必跟、退步必随、动作敏捷、圆活紧凑,犹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每左右转身则以开合相接。练太极拳有一动百动之说,决不局限于某一部分,也不可分割开来,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诱导,故必须力求姿式正确、动作和顺,更不能危害呼吸正常。若差毫厘,只恐不免有失千里之弊。太极拳的套路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种手法,配合着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四正四隅等手法而编成的。前面讲到过,孙式太极拳是冶形意、八卦、太极拳于一炉。所以,有它自已的风格特点。禄堂公曾反复训诫说: "练拳时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外不成于形式,内不悖于神气,外面形势之顺,即内中神气之和;外面形势之正,即内中意气之中。故见其外、知其内,成于内、形于外,即内外合而为一。"这段话十分精确地讲述了如何练好孙式太极拳的道理。
  孙式太极拳,从起式到收式,各种动作要求中正平稳、舒展圆活、紧凑连贯、一气呵成。使得全身内外平均发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正因为中正,既不前俯后仰,又不左偏右倚,使得驱体手足上下呼应,内外一体。所以,行拳盘架要守其规矩。
  首先要顶头竖项。头为诸阳之会,为精髓之海,又为督任两脉交会之点,统领一身之气。此处不合,则一身之气俱失。
  足能载一身之重,静如山岳,有磐石之稳;动如舟楫、车轮,无倾覆之患。左虚右实、左实右虚,不实则不稳;全身实,则移动不利,容易倾倒。不虚则不灵,全虚则轻浮不稳,故必须虚实相间,方能灵活自然。
  腰为轴心,居一身之中,维持人体重心是腰,带动四肢活动的也是 腰,所以要刻刻留心在腰际。
  除此之外。太极拳的调息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练习太极拳要心静调息,才能获得好处,经常保持思想集中不开小差。每次呼吸部要细而深入,直贯丹田(腹式呼吸)一任自然,舌要顶上腾、用鼻呼吸,嘴要虚合,不要张开。
  在练拳时不可越出一个"中"字,即使在行住坐卧时也不要离开这个"中"字。禄堂先生曾讲到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时不在行功之中,若能悟透这个"中"字,便能掌握了自己的重心, 重心不失,呼吸就能保持正常,呼吸正常,才能百脉畅通。
  要练好太极拳,需要从其规矩,顺其自然,必须坚持消除杂念,不失规矩则呼吸自调,故千万不要有意使气。禄堂公教诲说:“有心御气,气反奔腾。”特别是在开始站无极式的时候,要力求身体内外中正和顺,做到心平气和,使得呼吸正常,绵绵若存: 不粗不暴,而且能够做到息息归脐,这样就有了身心恬静的感觉。
  练习太极拳要柔不要刚,柔并不等于软。所用之力是自然力,绝不是咬紧牙关、屏住呼吸时用的力。它是一种顺中有逆、逆中有顺的自然力,是一种并不影响呼吸暴乱、“气与力合一”的力,也是一种积于柔必刚,积于弱必强的力。
练太极拳套路时有三个阶段、三层意思。
  初层意思:在练拳时,好象自已整个身子沉入河中,两足踏地,两手及躯体的动作都象遇到水的阻力一般。
  第二阶段第二层意思:总的感觉仍如第一阶段的意思,只是两足似已浮起不着地了,能够浮起,如善泅水者能浮游自如了。
  第三阶段第三层意思:身体越发轻灵,好象整个躯体已钻出水面,身体感到格外轻灵,两足似在水面上行走一般,又好象只要心中稍一散乱,即恐下沉的意思。如练到这种程度说明其套路已有一定功夫了。
练习套路必须要按照拳路的四正四隅作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等动作,并与内脏各器官配合,起着平均发展的作用,使其外长一寸,内长一寸,一动百动。不能局限于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只要做到气机通畅、心息相依、动中求静,那么一切杂念就不会产生了。
  孙式太极拳具有架式高,步法灵活的特点,这对于膝关节是十分有益的。
  在套路练习取得功夫后,对练也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对练推手不外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法,基础扎实,手上就能自如。通过套路的练习,有了一定的功夫后,便可以进行对练。套路的单独练习叫做知已功夫,对练 (推手)是知彼功夫。但是对练必需在具有较好的套路功夫的基础上才能施之于用。对练的方法很多,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下苦功,每日按照掤、捋、挤、按等手法去练习。掤时用臂、捋时用掌、挤时用手背、按时用腰。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功,推手时不可执着成法,要灵活多变,集中自己的意识,掌握着自已的重心,窥定对方的身手,或粘或走,或刚或柔,伸缩往来要上下相随,或如粘住对方的意思,或如似挨非挨的意思,灵活运用,切忌呆滞,更不能用拙力,要在不即不离中求玄妙,不丢不顶中讨消息。要用捣虚法使得对手失其重心,即所“引进落空,牵动四两拔千斤”。
  禄堂公一生传授武术极重武德,故其所讲授莫不从修养两字出发,常在讲式之暇训诲学生:“练拳宜在静处用功,不要在人前卖弄精神,夸张技艺。务以德行为先,要恭敬谦逊不与人争,以涵养拳本,要一势精灵,得练千遍;若不熟练,还得千遍。”前辈大师之言简意赅,足以为习武同道的座右铭。



太极圈歌解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身形腰顶歌解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沾粘连随解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粘者,留恋缱卷之谓也。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亦。


顶匾丢抗解

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
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明沾粘连随,断亦不明知觉运动也。
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知此病。
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



太极阴阳颠倒解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器、身、武、 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 尽性、园、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
能使火在下而用水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
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上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
此所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分为二, 则为水火未济也。
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
总斯理为三,天地人也。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
天地同体,上天下地, 人在其中矣。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天者性也,地者命也,人者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人为三乎。
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之功,胡为乎来哉。


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
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只如飘渺,与轻不例也。
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
半者,半有着落也,所以不为病。
偏者无者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与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园也。
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园也。

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
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
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表里精细无不到,则以极大成。
有何云四隅出方圆耶。所谓方而园,园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得而成之,才讲紧凑。
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进之功成,而后能寸进分进毫进。
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
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
要知其数,必密授而能量之分毫内,即有点穴功也。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下为口诀:

棚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招势难逞。
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三前:手前、足前、眼前。
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如盘,粘沾不离得招难。闭棚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挒,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十八要诀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挒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附:八要掤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挒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五字经诀

彼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棚臂要园撑。
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附:十三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中);
正偶,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打手秘诀:擎、引、松、放。(象)敷、盖、对、吞。(气)
六合劲:拧裹、钻翻、螺旋、抖搜、惊弹、崩炸。
    

内功四经——内功经


 内功经:学医道者,不可不明乎经络,何况习内功乎?若不明脉络,犹习射而操弓矢,其不能也决矣。能内景遂道,返观而以察之,则体用兼备矣。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气纳丹田,冲起命门,引督脉过尾闾,由脊中直上泥丸,下人中龈交,追动性元,引任脉降重楼,而下返气海。两脉上下,旋转如园,前降后升,络绎不绝也。井者,足少阳胆经,肩上陷中之肩井穴也。池者,手阳明大肠经,屈时横纹头陷中之曲池穴也。大肠经所入合土,土生金,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之会,连入五脏,周身发劲之所也。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龟尾者,长强穴也。谷道轻提,真气自然上升矣。丹田者,冲脉(上起百会,下达会阴),带脉(腰一周之脉)之中,脐下内部也。为男子精室,女子胞宫所在,调整呼吸,固精健肾,练神之所也。小腹正中为气海,额上正中为天心,之气充于内,形光于外也。既明脉络,次观格式。格式者,入门一定之规也。不明此,即脉络亦空谈耳。 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函而闭,背平而正。正头起项虚领颈,壮面神顺颌微收,松肩垂肘肩自活,小腹放松胸须函。背平身微有收敛之形,此式中之真窍也。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肘开而张。足既动步,膝须曲而伸,伸而曲。膝用力内扣,前阴缩,故步能坚而稳,而裆亦开矣。肘开张,两侧肋骨由胆脏气脉带动之,而肋亦开矣。既明格式,下言气窍: 气调而匀,劲松而紧,出气莫令耳闻,劲必先松而后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盖息从心起,心静息调。又云:肺金不清,必先调息。呼则形松似落雁,吸则意紧随气行,此即内三合之形松意紧,进而心血调融,神态安静,固精健肾,祛病延年。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气归根。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呼吸出入,气交错也。调息匀细,真气也。提者,吸气之时,存想真气上升至顶也;下者,真气归纳于丹田也。升者,气随意上升也;伏者,觉周身之气渐坠于丹田,龙蛰虎卧潜伏之。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以意送下,渐至底收。收者,谷道轻提,防气之泄也。提者,耳后高骨玉楼穴也。正头起项,使气往来无阻碍也。不拘坐立,气至喉者,以肺摄心透前胸也。气虽聚于丹田,存想沉至底,方为妙也。底者,涌泉穴也。升有升路,肋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 气升于两肋,骨缝极力开展,向上举之,自然得窍。降时必自俞口,以透入前心,方明真路。既明气窍,再谈劲诀。 曰通,劲之顺也。曰透,骨之速也。 通、透、往来无阻也。伸劲拨力以和缓,柔软之意也。曰穿,劲之连也。曰贴,劲之络也。 穿、贴,横竖连络也。伸劲拨力以刚坚,凝结之意也。 曰松,劲之涣也。曰悍,劲之萃专也。松涣者,柔之极也,养精蓄锐之意也。悍萃者,刚之极也。松如绳之系,悍如冰之清,气血结聚之谓也。 曰合,劲之一也。曰坚,劲之专也。合者,周身之一也。坚者,横竖斜缠之谓也。 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壮胯,提胸以下腰。按肩者,收肩井穴,劲沉至涌泉穴。逼臀者,两臀极力贴住。圆裆者,由内向外极力挣横也。提胸者,起前胸也。提骸以正项,贴背以转手,松肩以出劲。提骸者,后脑骨虚灵上顶,骸自提也。贴背者,两背骨用力贴住,觉其劲自脐下而出,自六腑向外转,至手骨而回也。松肩者,出劲之时,将肩井穴之劲,软意松开,自无阻碍矣。曰横劲,曰竖劲,变之分明,横以济竖,竖以横用。竖者,肩至足底;横者,两臂及手也。以身说则竖者,自督脉至两肩穴也。横者,自六腑转于手骨背也。自裆至足底,自膝至于臀,以腿而言之也。五气转元,周而复始,四肢元首,收纳甚妙。吸气纳于丹田升真气于顶,复自俞口降于丹田,又一运真气,自裆下于足底,复上自外胯升于丹田,二运真气自背胳膊里出手,复自六腑转于丹田。一升一降,一下一起,一出一入,融洽不悖,周滚不息,久久用之,好处参悟甚多。以上劲诀既详,下言调气之方。每日清晨,或坐或立,闭目钳口,细调呼吸,一出一入经鼻孔,而少时气定,遂吸气一口,但吸气时须默想真气,自涌泉穴升至会阴,分向两肋,自两肋升于前胸,由前胸升于脑后,渐升入泥丸百会穴。降气时须默想真气由泥丸降至印堂,自鼻至喉,喉至脊背,脊背透至前心,前心沉至丹田,丹田气足,自能复从尾闾长强近于脊背,上升泥丸,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纯乎天地循环之理也。


陈式太极拳全身的配合


    陈式太极拳的配合规律,从全身来讲,为眼、身、步、手四个主要部分。从躯干来讲,分为上、中、下三盘。我们先讲躯干的基本规律,人头至颈部为上盘,胸、脊、腰部为中盘,小腹、尾骨以至裆、腿、足部为下盘。上盘的头部要中正。术语说:"虚领顶劲。"《十三势行功总歌》中说:"满身轻利头悬。"顶和悬字虽不同,方法是一样的。正如陈鑫解释的:"如同用绳子从头顶百会穴将全身向上悬起似的。"只要下向内收,则头顶自然中正向上,而颈也自然立起。眼法,总要平社,却方--每式的主要方向。但陈鑫加了"耳听身后"四字,以防有人从身后袭来。

    中盘的脊要随着顶劲的上领而同时立直,胸部既不外挺,也不内收。术语谓之含胸拔背。含或涵的意义都是要求松圆而不压近肺部,以便呼吸通畅。腰部亦以中正为主,但陈式每一动作民和向左右旋转。转的角度,一般不超过45度。在步法进退时,可达90度,或大至360底以上。腰是随着对方的变化,左右旋转以带动步法进退。所以既要保持中正而不偏不倚,又要灵活旋转。一则忽隐,一则忽现。但不许前倾后仰。

   下盘尾骨微向后翻的问题。陈鑫指出:"尾骨长强穴(尾骨下端)微向后翻。"这样的姿势可使小腹下边斜向里收。一来气自然沉于丹田,二来大腿根的两条大筋放松,可加大躯干旋转的角度,以保持重心的下降与平衡。各式太极拳都以敛臀为规律,其实这是为了纠正突臀之病,但敛臀过大就会违背拳理。所以陈鑫讲的长强穴微向后翻,是和其他太极拳的区别,而且也是陈式躯干方面最要紧的关键。

    陈式要求裆要开圆,最忌人字裆,即尖裆。这种姿势仍然和长强穴的后翻有密切关系。只要长强穴向后翻一点(只是一点,绝非突得),它的姿势恰如我们端坐的样子。裆部只要能够开得圆,也自然能塌的下,使重心降低,加强躯干的稳定。人字裆两只脚再宽,而裆劲无法下塌,就如同两条腿的木架,从前后稍微一碰,就会倒的。
    陈式上盘称为顶劲,中盘称为腰劲,下盘称为裆劲。顶要向上虚领,腰劲要中正旋转,不许前后摇摆,裆劲则要向下松塌。

    陈式要求膝部随身体旋转一提一落,也是和裆部开,长强穴后翻有直接关系的。裆部的圆下与灵活变化有关;膝部的提、落则与运动中的稳度有在。它的运动方法:凡身向左转,则左膝顺缠上提,右膝同时逆缠而下垂;如身向右转,则右腾顺缠上提,左膝逆缠下垂。

    (太极拳论)说:"立如平准。"陈鑫也说"拳者,权也。"平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平,权就是秤砣。我认为陈式拳等于同时用两磁秤。手等于普通秤上的砣,它的作用拨转对方加在我某个肢体方面的力量,能够引进而落空。膝则等于平上的砝码,对方来力在我左肢,我方以左膝上提引化来力,同时右膝下沉以加强身体的稳度。这种动作同于杠杆原理,顶劲上领就是支点,对方来力就是重点,我方的手和膝就是力点。不过它和我们日常用秤称物的目的不同。称物时要求力点和重点平衡。在拳法上则是对方力大则减小力点使它落空,对方力小则加强力点使之反转回去,但都必须配合自转的顺逆缠法,适当地滚动摩探,才能发挥借劲与截劲的作用。

    腿和足是服从眼的指挥而因敌变化、转换进退的。按正规讲:大腿根的高度,应当随裆劲的松塌而和膝部略平。在步法进退时,只能以腰的旋转带着小腿变化。但这种功夫如今习陈式者多练不到了,所以不一定这样要求。动作时,实腿要塌好裆劲,然后空腿向前或向后倾斜。前进则足尖斜向内勾,以足踵贴地前进,进到所需方位,然后踏落足踵。不论进退都要提膝,而足部随着架式的需要或前或后地走里弧或外弧。足与膝的配合是膝部要和足踵上下对照,略向里合,成三角形。膝部要和胯根、足部配合,也是略向里合,成三角形。

    步型大略有马步、弓步、盘步、虚步、独立步五种。只有轻重之分,而无纯虚、纯实之别。

    臂部应分三节。肩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太极拳论》要求"松肩、沉肘"。解释松字:"臂部如挂肩上。"肘的松沉,不论顺缠逆缠都要保持肘尖向下的状态。不可使肘离肋内收,那样做必然使手部离开中线,以致丢劲。


太极拳术十项要领浅释
  
杨澄甫宗师《太极拳十要》乃学练之纲,多年习练揣摩,略有所悟,今浅释于后,供同好切磋。
一、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指头部用意念虚虚往上领起,有如悬挂起来的意味,要求头部正直,下颏微收,不许左右偏歪,前俯后仰,或者随便晃摆,用意念虚领向上,精神就能提得起,动作才能虚灵中正。即《十三势歌》中称云:“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在此要特别注意“虚灵”二字,即“虚”且“灵”,颈部不可强直或使劲,强劲则脖筋涨起,血管贲张,脖子发硬,气血上涌,行动就不能轻灵,更不利于全身放松,致形于僵滞。
二、沉肩坠肘
“沉肩坠肘”指两肩分别向左右松开、肩关节放松有外张下垂的意思,松到两肩轻松到没有任何负荷的感觉,肘关节松沉下坠、肘不坠则肩不能松沉,意气难以贯达四梢,放劲也不以透达。大臂与小臂通过肘关节要保持浅弧形,不可伸直。两大臂及两肘总须与肋保持一拳之隔,如此才能在意气指挥下有松沉、圆活、灵变的意趣。初学者易犯端肩翘肘或耸肩扬肘,影响气沉丹田,不利于健身养气,也易被人所乘,且上肢运转不灵。
三、含胸拔背
    不挺胸即为含胸,挺胸则气血上涌胸际,以至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下盘不稳固。含胸自然背拔,拔背的“背”,不能只理解为后背,它不仅包括后背、背肌,而且还包涵全部脊椎,因为脊椎同内脏诸器官息息相关,同整个身体神经也休戚与共,协调着内脏各器官的生理机能。而且脊柱两侧排列着各脏腑的腧穴,是人身气血的总会,脏腑的经气都由腧穴相互贯通。太极拳很重视脊椎,尤其是腰脊,要求脊椎能练到“节节松开,虚虚拢住,对拉拔长,节节贯穿”。太极拳锻炼之所以能对多种慢性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而延年益寿此即其理之一。
含胸拔背是指两肩松开外张的同时背部也向左右微张,使胸宽背阔、肺腔舒展的基础上后背脊柱在意领大椎略有向上向后提起,使后背略有拔起的味道,与此同时背部肌肉也在外张的基础上向前微微卷裹略有绷紧的感觉,使胸背在开展宽舒的同时略有内含的意思,这种练法既有利于增大肺活量,同时促使横膈膜的伸缩活动,使腹腔和肝肘受到腹太的按摩,对促进血液回泫和肝脏机能很有帮助。故有的拳家称之谓“开胸阔背”也较形象。前辈拳家称“能拔背就能含胸”足见两者一体的关系。
再要说明的要是含胸拔背不是机械地存在于每招每式之中,而是广泛用在蓄发、走化和身法下降之时。
四、松腰
    在练拳过程中,要求动作完整,“一动无有不动”。“上下相随”。关键都在于“以腰为轴”。只有在腰的统带下活动,才能做到“完整一家”,才能“劲整”。
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三个字,腰松开沉下有助于气沉丹田,上体气不上浮,下肢沉稳,两足有力。腰直表明中轴不弯,才能转换灵活,发劲完整。
要做好腰部的松、沉、直。必须要有沉胯、屈膝、敛臂相配合,沉胯屈膝才能充分发挥腿部肌肉的效能做到“胯随腰动”。胯不沉落腰就松不开,裆也不能撑圆。敛臂(臂部自然下垂,不可向后厥,尾骨微向前舔)即有利于调直身腰,尾闾中正,维持全身平衡,腹肌也容易放松,更有利于气沉丹田,呼吸深长舒展。腰的松沉配合敛臀沉胯屈膝,既是练出腰裆劲的关键,也是全身上下完整灵活的枢纽,上下身的虚实变化,发劲的完整透达,都在于腰裆劲的灵活转换。拳论指出“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有不得机不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也就是说在练拳过程中有不合适处,不得劲时,问题主要从腰、腿上去寻找原因和调整解决。
五、分虚实
    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开合虚实即为拳经”。又云“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以上是前辈的总结,足见分虚实的重要。
分虚实有三层意思:
第一,两腿要分虚实
    太极拳经常以单腿支撑为过渡,即左腿实时右腿虚,右实则左虚。这里要注意的是虚实的变换是渐进的,不是突然变化的。以搂膝拗步的左弓箭步变换成右弓箭步为例“弓箭步定式的虚实分配”,如果将一步的跨度分成三等分的话,此时全身重心的垂直线应该落在左弓步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实。右后蹬腿虚,然后重心逐渐前移至右腿缓缓提起,运经左踝内侧,此时左腿支撑着全身重量为实。待右腿开始弧形向前迈出,脚跟先轻轻着地。然后前腿撑后腿蹬地将全身重量从左腿逐渐向右腿过渡,至全身重心垂直点落在右跨前腿的前三分之一处成右弓箭步,这是两腿的虚实互换。这里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虚腿不等于全然无力,内中要有腾挪之意”,即有预动之势。“实腿也不是全然占熬”,内中要贯注精神,有上提之意。此即虚中有实,实中有虚。阴阳(虚实)互为其根。
第二
    太极拳要求虚实不仅在两腿,而且要求全身各部位都要随时处分虚实。拳论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再以搂膝拗步为例“当下脚步在互换虚实之时”(如上述)左手向下向左经膝前搂过至左膝外侧,是左手的由实变虚过程,同时右手上绕经耳际向前推出,是右手从虚变实。与此同时,左右胸、背,以及两肾的抽蓄带动腰胯都在互换虚实之中,有一处不协调,身形就散乱不整,就达不到“上下相随”、“仙外相合”,更做不到劲力的完整一气。
第三,另一层意思即虚实不能截然分开,即虚中要有实,实中要有虚。再以搂膝拗步为例:右腿前蹬时腿内旋,小腿外侧为实,里侧为虚。同时右手推出时臂外旋,小臂尺骨一例向外伸展为实,挠骨一侧为虚,右手运到前方,展指突掌,掌心为实,掌背为虚。
就人体为言:左为阳,右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背为阳、腹为阴;腑为阳,脏为阴。阳:为实、为开。阴:为虚、为合。
此即“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互为其根。”
六、“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用意”“练意”的意气运动,前辈总结称:“心静用意”;“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心为令、气为旗、身为驱使”。练拳时要以心(大脑、意识)为发令者,气是奉令而行的传令员,四肢百骸是受命驱使的战斗群体。如果将一身比作一个大兵团:心意是兵团的司令部,气是传令的各通讯网络,四肢百骸则分别为各兵种的战斗部队。不论参与主体性战役(进行推手战自卫),或在平时进行多功能的综合性练兵(自己盘架子或练功),都必须受兵团司令部(大脑)的统一指挥,故一举一动都要用意(意识、意念、心意)不用力(拙力、笨力、僵劲),做到先意动然后形动,即“内不动、外不发”,故练拳始终要看重用意,肢体动作不过是“意”的形体表现而已。也就是说:练拳一开始。在作预备式(也称无极式)时,就得心静下来排除杂念,用意识告诉自己:“现在要开始练拳了,停止一切其他想法”,自觉全身放松,各部位基本符合要领要求,然后开始动作,既动以后,就应尽量全神贯注不断由意念来指挥,领导、检查每一个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园活性。当然思想还会不断溜号,就需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把它收回来继续注意练拳,如此将不断溜号、发现、收回、再溜号、再发现、再收回,经过无穷次反复、拳势逐步熟练,意趣逐步浓厚,甚或尝到甜头;思想就能逐渐少溜号以至不再溜号,这本身就是一种意念锻炼的有效过程,是学练太极拳的有效组成部分。
    有人要问:“不用力怎能克敌致胜?”“不用力练怎能有力量?”这就首先要分清“力”与“劲”“松”与“懈”的区别。太极拳所说的不用力的“力”,是指不用“拙力”,俗称“使笨劲”,这是一种闷乎乎硬梆梆的僵硬劲。这种劲是先天就有的本能。初生婴儿你要把他包起来,他觉得不舒服,就会使劲伸臂蹬腿挣扎,这种力怎么练都有个极限,而太极拳所练的是在“意”的贯注,“气”的摧发下能够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心所欲,用之即来的一种既灵活又透达的“内劲”。是要经过长期锻炼、体悟、其质量越练越高,越精深而艺无止境的“功夫”。这种功夫光看(包括看书)是看不会的,单想是想不到手的,一定要身体力行,冬夏不辍,长期磨练才能水到渠成的“功夫”。
    人身各大关切要松,不准懈。其实松与懈的界限,只差一个“意”字;练拳时如以意领,贯之以意,则拳势就丰满舒展,松沉稳重。如松中没有“意”即是懈。“懈”是病:颈懈则头垂、肩懈则臂软、腰懈则背弓、胯懈则身斜、踝懈则腿软、膝懈则站立不稳。故可以说:“用意”(意领)是太极拳的灵魂,练拳时要注意用意是练太极拳的关键。
“用意不用力”的重要意义还在于:
    人的意气活动与血液循环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练拳时会感到手指发热、发胀,两手通红,甚至有蚁行、针刺、麻胀时或震颤等感觉,这正是气血的流注,也称之“意的贯注”。“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表现。故只有全神贯注的用意,才能使气血通畅,从而提高锻炼效果。
    再则:神经系统除了有运动和感觉机能以外,还执行着营养和自我调整自我恢复的机能,和影响内分泌功能,对体内的新陈代谢和调节各部组织器官的营卫,对肌体活动具有重大意义。用意不用力的练法能引起大脑皮层某区域的兴奋,从而使大脑的其他区域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得到积极的休息,而且可以消除因疾病在大脑皮层所引起的病理性兴奋;抑制;或衰退。可见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锻炼,有助于对身体内各内分泌系统和各组织器官功能起到兴奋、调整和修复的作用,此即练太极拳所以能治疗或辅助治疗慢性病、增强体质、焕发表神,祛病延年的根本原因。
    因外当前非常重视并广泛兴起轻缓、匀静、柔和的运动方式,故太极拳是理所当然被首选,成为风靡世界各地的保健运动方式。
七、“上下相随”
    拳论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腿,通于脊背,形于手指,曲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后退乃能得机得势。”上下相随是锻炼整体劲的关键之一。
    “上下相随”的核心在于意气的灵换,以腰为轴,周身协调一致。人的脚好比植物的根,能使身形稳固。这种稳固性的要以腰裆控制,腰是一身的主宰,是总枢纽,由腰发出的劲,向下可以通过腿而到脚下;向下可以通过脊背、肩臂灌注到手指,故此不论做任何动作,都要全身上下各部位协调一致,完整一气,使脚与地面产生的反作用力,形成一个整劲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以腰脊为中轴,使周身九个主要运动关节,劲、脊、肩、肘、腕、腰、胯、膝、踝,依次贯患起来,达到一动无有不动,不静无有不静,才可称做到了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的另一个关键要做到外三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也就是说在练拳过程中的上肢与下肢,尤其是相互对称的关节要相互配合,互相呼应,同时身躯各部位也都要同时与之相随,使身、手、步和眼神都须对准一个方面,使力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周身一家。拳论称:“上下相随人难侵”。拳谚云“手到步也到,打人如拔草,手到步不到,打着也不妙。”
    初学者易犯的手病往往是脚先到,手后到,或手先到脚后到,脚(手)的动作很快完成而手(脚)还在运行中,或者在屈膝坐腰时不能与身形一起运动,或者两手各做各的动作,达不到“两膊相系(相吸)。”或四肢的运动与身腰脱节。因为在练拳过程中的四肢百骸有的动度较大、较快而有的动度却较小,较慢,有的动距较长,有的动距却较短,互相配合不起来,顾此失彼。解决这个问题就须用意来掌握,以腰脊来控制。试以钟为例:秒针走的间距长动度大而快;分针就较短、较慢;而时针的间距更短,走的更慢甚至看不出它在走,但是它们是经过内部间机件和一扣咬的一扣的齿轮群,通过中轴,不先不后协调一致走向一个钟点。练拳则在意的指领下,通过腰脊这个中轴,把各大小关节和各肌肉群的各自不同程度的运动,以不先不后,上下相随的整体劲去完成一招一式,以致整个套路。
    八、“内外相合”
    太极拳要求“先意动而后形动”是“神”、“意”、“气”、“形”内外兼修并练的拳术。古代曾有人称之“意拳”。现代有人喻之谓“意识体操”。陈鑫曾总结称“运用在心,此是真诀”。就是说“专心用意、用意识指领是练好太极拳的真正诀窍。”
“内”,指精神、意识,即神经中枢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支配用。以及内劲的转换。
    “外”,指身体的四肢百骸。通过张肩,旋肘、转腕、腰领、胯开、踝转、足移,使上下九个主要关节,节节松开又节节贯穿的互相呼应、上下相随,动则全动,静则全静地做轻柔开合的躯体运动。人的一切活动,即使是很小的活动也都是在意识支配下完成的,因此上述“外”的身体运动是与“内”的神经支配作用密不可分的。拳论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可见“神”在练拳过程中占主帅地位在驱使全身的活动。故可以把“内外相合”理解为“精神作用与躯体活动交相融合一体”把调神、调气、调形,使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相互关联、互为呼应的整全运动,如此而已潜心体悟,经久锻炼以求达到“心意导气,以气运身”。也就是“神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功夫来。
太极拳之所以能治疗或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并能焕发起自身的自我恢复、自我调整能力,这一特点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在这里引用陈鑫的二段描述:“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相边,当中一击首尾动,上下四肢如扣弓。”又云:“太极拳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同),而劲归‘一’,夫所谓‘一’者(指整体劲)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这,上下动而中部应这,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即‘一’以贯之者”。这两段描述得很形象、极透彻,希学者能仔细反复揣摩以悟其中这理与劲,将收益非浅。
九、“相连不断”
    太极拳自始至终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云“运劲如轴丝连绵不断”。“如行云流水”。都说明太极拳要求“相连不断,贯穿一气”。
     从起式到收式,一式连一式,运转不停,要求一气呵成,这种连绵不断的练法,只有要精神高度集中下才能做得到。所以太极拳能很好的锻炼中枢神经和脑机能,起到积极地休息作用,从而祛病延年。
在每一个定势时,往往有一个似停非停的极短暂一顿,使意气贯足指尖,是谓“势断意不断。”否则就动作飘浮,力点滑过,发劲时做不到沉实稳准。但是又不能有明显的停顿迹象,只是在定势时减缓点速度,将意气贯足、力点到位,与此同时下一式的机势就随之而起,此即承上启下的转弯抹角(小头转环)之处更须多加用心,而初学者往往偏重于注意定式时的姿势而忽视这种转环之处。
    凡意在身体那一部分运行,气血也就能到达那一部位,意可以遍达全身,则气血也可以全身周流。故此,重要的是“意识”要连绵不断的指挥、思考动作的运行,如每个式如何起、如何落、如何衔接、劲如何转换、手与足如何协调一致,而做到“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节节贯穿”,都需要仔仔细细地揣摩、领会和反复练习,从中体会、掌握、以至运用。当每一式定势时意气贯达四稍,在这似停非停、停而不停的一瞬间,此谓转接处,即要引起下式之机,这种式与式之间的承接转换(也称起承转合)即《十三势行动心静》所称“往复须有拆迭,进退须有转换。”之处,必须注意“颈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也就是说中间没有卸劲的余地;也没神气呆滞、松驰、另有所思的时候,没有松口气离开用意的表现,这是式与式之间的相连不断。因此说只把一套拳从起式到收式在形式上不停顿的运动就视为一气呵成是不够全面的,更主要的是要做到式与式的一气呵成,即在转接处劲不松、意不断,内劲转换灵而不滞,这样的连绵不断、滔滔不绝、起随转合,式势相连地贯穿到整个套路的始终,才可谓真正做到了“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十、“动中求静”
    太极拳俗称“内家拳”谚称“太极拳十年不出门”。意思是说练太极拳得下一番长期功夫,练出内劲(功夫)来才能好使,故动中求静这一要领就是修炼内功(内劲)的事半功倍之路。实须认真以求。
    太极拳的动中求静,非得思想高度集中,意识专心致志,对锻炼中的各项要领的贯彻,反映如何,全身内外的各种变化、气势的顺遂、劲力的透达、意气劲的三合程度等等都须仔细揣摩、细心领悟、刻意探求,甚至静到“高而不见、听而不闻、物我两忘”的程度去专心练功。俗话说“一心无二用”。思想不许开小差,太极拳练到一定阶段,其中有情有景。“情”指情趣。“景”指景象、景致。而这种情和景都将随功夫的高深发展而发展、无止境。如我们平时练拳有时会出现麻胀、针刺、蚁行以至势感,或觉得这一天的拳练的很得劲、舒服。又一天可能感到练得蹩蹩扭扭,提不起精神,混身不得劲,这是一般的情与景,当心静意专全身松沉,举动轻缓的练到好处,会感到气和劲能按意的指向而通往,而达到;如在说话,有问有答。当骨节节节放松又节节贯穿时又会感到有气感在周流;丹田能形成气团,这气团从无到有,从松散到凝聚、随功夫的增长而发展,以至随意之所向,翻腾于体内,作用于动作,表现于拳势。此时观其外象则拳式松沉舒展,气势腾然,此景予人以美的感受。而其内里更是气象万千,趣味无穷,才获得练功的真正享受。此时其内景更胜过外景。练到高深阶段,正如其内景更胜过外景。练到高深阶段,正如前辈拳家所描述的,会感到“气息绵绵”、“心自相依”、“气遍全身”、“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周身气流有如蛇行,涌泉、丹田有震动冲击感”。以至功久顷刻间水中火发,雪里开花,两肾如汤势,膀胱如火烧,“手如烘炉出铁,人不敢摸”的境地。甚或“体内融融和和、往来如风吹杨柳,内劲贯注,指、臂、簌簌颤抖以至周身混沌,极其虚灵,不知身之为我,我之为身,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飘然若仙。”此情此景可谓脑清神爽,体松安舒,生机勃勃,无微不通,内景尤胜外景,玩味久久,其乐融融,奥妙无穷,趣味横生,则欲罢不能。
    这一境界并非高不可攀,深奥不可求的。正如前辈所指引“人人各具一太极,但看用功不用功,只有日义能无懈、妙里循环自然通。”又说:“每日细玩太极备,一开一合在吾身,循序渐进功夫长,日久自能闻真香,只要功夫能无间,太极随处见园光,此是拳中真正诀,试君平心细思量。”俗称“功到自然成”。
    最后要着重说明的是这十项要领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是贯彻于整个套路的自始至终。但又不等于机械的存在于每一招式之内。初学者经常会顾此失彼,这是必然的过程,无须着急或不安,练功日久,自我习惯。初学者还必将对此弄不懂、悟不透,也做不上来,这里有个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拳谚称:“拳打千遍自然熟,拳打万遍神理现”。也可以有侧重的一项一项的去学练、去掌握。还可以经过求师访友多探索。更重要的是自己去细思,默识、反复揣摩,举一反三、深刻领悟,久而久之自然贯通。
在步骤上可以先着重锻炼在形体上能表现出来的前五项要领,即虚领顶劲、沉肩垂肘,含胸拔背、松腰沉胯,分清虚实。经过一段时间这五项能养成习惯,等功力定型后一举一动,或慢或快,都能脱规矩而不离规矩自成习惯,然后再细心推求后五项要领,这后五项要领既是整体功夫,又是练神、练意结合练形,向高深层次探求的功夫,是太极拳的精髓部分。
    初学者还通常易犯急于求成,十天半个月就想学完一套太极拳,不顾一招一式的准确、明白而循序渐进,稍下点功夫就想有所成熟,甚至刚刚照猫画虎地划完拳架就认为学会了太极拳,就想当然不再去深求,老师再讲也不爱多听了。有的人虽然天天在跟老师练拳,但并不再去细心观察模仿老师的打法和变化而自作主张往下练,并常常练在老师的前面,在自己练时则热衷于从起式到收式像吃面条似的呼噜呼噜地练一遍或几遍就算完成了锻炼任务,不再去细心揣摩一招一式是否符合要领,承上启下各环节和衔接和变化是否达到要求,差在哪里?有何收获或心得?“内”、“外”有何变化或感觉。我建议初学者:
    一、要熟记并逐步弄懂这十项要领的要求和意义随时随地作为指导自己练拳的无形导师,把它消化成自己的东西(运动模式)
    二、从认识上不要把学会拳架就看成学会了太极拳。要认识太极拳的奥妙是无尽无休的,学会拳架只是刚进门槛,已经起步。
    三、在跟老师练拳时要天天细心观察,使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与老师的不同之处,这样不但不断得以纠正自己的动作,更主要提从而锻炼和加强了你的观察审视能力,提高了悟性。
    也有的在数月之内,杨、吴、陈、孙、武各家都学,以至剑、刀都想型会。俗云“欲速则不达”,学拳更是如此,结果是样样通样样松,都只学了点皮毛,不去把一招一式学准确、搞明白而囫囵吞枣,不论对健康或技击都是障碍。谚云“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十三势行功歌》云:“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实不能不引起注意。
武式太极拳论释疑

  武式太极拳是武禹襄先生在陈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练功方面的感悟而创编的差式小巧紧凑,集强身、防身、修身为一体,适合文人修炼的太极拳,后人称之为武式太极拳。武禹襄先生在对这套拳法身体力行的实践中,形成了简炼精要、无一浮词的经典之作——武式太极拳论。本人从艺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李锦藩先生近20年,经先生把家传技艺无私地倾心相授,体示口解,又经自己近30年默识揣摸,精诚研习,对该拳论部分专业名词,解之、释之。
一、“身备五功”解
  武式太极拳没有身备(背)五弓,只有身备五功。五功是指练习武式太极拳内传的由着熟到神明的五步(层)功法或五个阶段的练习方法。只有按这些练习方法和要求精研细悟和长时期的练功,才能达到武式太极拳的彼岸。而身背(备)五弓是其他拳种的练法,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定要辨清。
二、释“四两拔千斤”
  本应是“牵动四两拨千斤”。四两、千斤都是指的彼。意指打手时要集中内劲打击对方劲根,从而达到牵动彼全局的战略意图。
三、释“立如秤准”“活似车轮”
  “秤”乃棋盘也,“立”乃广义指行止坐卧,引申为行功走架及打手时要符合身法要求,由心知达到身知,就能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应敌变化示神奇。
四、释“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武式太极拳功夫达到一定程度后,发人时除和彼接触点接劲不动外,运化全在胸中腰间,发人全在腰腿。
五、释“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武式太极拳在内不在外。意指蓄劲时,内劲由手至膊膀脊柱返回腰间,就如人搭箭拉弓一般。“发劲如放箭”一句,是指发人时,内劲起于脚跟,注于腰间,形于手指,要有犀利感。运劲如百炼钢。总之,这句话是形容内劲蓄发的。
六、释“人刚我柔谓走,我顺入背谓之粘”
  人刚我柔的同时要我顺人背,这样就做到刚柔相济,粘即是走,走即是粘。人刚我柔不在外而在内,不在上而在下。
七、释“舍己从人”
1.意指对方来势,让你怎么还击,你就怎么还击。
2.就是内劲要随着彼的“曲”就彼的“伸”。
八、释“每一动,唯手先着力,随即松开”
  每一交手,唯接彼来劲之处要有力和彼劲接定,然后内劲回注腰间,但外形不变。
九、释“着熟”
  “着”指按身法的要求练习,这里指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熟练地掌握武式太极拳论要求的练功身法。这个他人太要以强身为主。
十、释“懂劲”
  何为“懂劲”。指在走架和打手对劲,劲由内换到身知了,做到五字诀所说的“神聚”了。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刚柔相济方为懂劲。此时自然做到了全在胸中腰间运化,力从人借,不在外面,气由脊发,懂得了内开合。这个阶段主要以防身为主。
十一、释“神明”
  由懂劲后,功练一日,技精一日,做到了“意气君来骨肉臣”,逐步由拳理、拳法悟出做人的哲理,对事物、自然界都有了科学的思维。无俗则刚,修养达到相当高的阶段,人的品味得到进一步升华,这个阶段主要以修身为主。
十二、释五字诀中的“一身之劲,练成一家”
  指经过严格地按身法的要求,长时间地默识揣摸练习,举手就做到,目有所视,意有所指,力有所达。就是外形和精气神、意目力,做到了完整的统一,也就是周身一家脚手随了。
十三、释“双重”
  不能运化者,虚实不分,分开、粘走不能相济,为“双重”。“双重”是练功中的一个过程,通过长时间逐步的正确身法的习练,去掉了不正确的,正确的上了身,“双重”就会改掉,同时这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十四、释“太极”和“太极拳”
  “太极”两字出自《周易》。太极拳系中华武术的一个拳种,因太极拳的拳理、功法及表现形式我区别于其他拳术,且又经过历代武术先哲们的精心锤炼,符合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故后人称之为太极拳。太极和太极拳是两种学问,学太极拳者要分清。击技是传统太极拳术的灵魂,要以武术的规律来思考它,要按太极拳的功理、功法来专心致志地修炼,否则,只能枉费工夫。
十五、释五字诀中的“呼吸”
  武式太极拳中的呼吸,是“开合”的代名词,指“内劲”在体内的升降。而不是指人的肺部呼吸。太极拳系自然之道,肺部呼吸要求自然。
十六、释“腾挪闪战”
腾:为开、为发。
挪:为合、为蓄。
闪:接定彼劲,使之劲头落空。
战:发内劲时,运劲如百炼钢,要有摧枯拉朽之势。
十七、释“粘黏连随”
指经过长期的按身法的要求练功,知己和知人功夫都达到了舍己从人、不丢不顶、无过不及的阶段。
粘:我顺人背谓之粘。
黏:劲断意不断谓之黏。
连:不顶谓之连。
随:不丢谓之随。
十八、释“起承转合”
起:即一搭手接对方皮肉之形。
承:接定彼骨之劲,即物将掀起。
转:内劲由脚跟注于腰间,施于两膊,形于手指。开也,发也。
合:内劲由原劲路回注于腰间,蓄也,拿也,拨也。
十九、释“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合”
(1)武秋瀛云:“合即拨也。”
(2)指按照走架打手行功要言的要求,自己守住规矩反复锤炼,明师点传,达到神不外散、神气鼓荡,周身无有缺陷,周身一家才能得机得势,舍己从人,才能达到了引进落空的功夫。
  总之,只有正确地理解武式太极拳论的本意,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只有得其真髓,由心知到身知了,才能合乎客观自然规律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反之,将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也是百多年来的历史教训。


武派太极拳身法


  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砸得磁实,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武禹襄出身于武弁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马武艺,而射箭能否命中与身法之是否正确有很大关系。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各地修炼太极拳术者,虽然各有损益,但基本要求一致。尤其是武禹襄先生手订的“身法八要”,不仅被各地武派太极拳传人视为必须遵守之身法要领,对其他太极拳传人及其他武术也都具有指导意义。为便于太极拳爱好者研习参考,将以上身法要求浅释于下。
  (一)提 顶
  头有提携全身之势,头顶百会穴与档部会阴穴应上下一线贯串,走架打手时,将头颈骨竖起,头顶百会处若有一线上提,则可领起整个身体如悬空中,神态自然,脊骨拉长,伸缩自如,周身骨节得以节节贯串,圆活灵通。能提顶,头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头直目正,顶悬身拔,左右旋转,轻灵如意。头为诸阳之会,精髓之海,任督二脉交会之所,统领一身之气。提顶有益于气血运行,气血通泰流畅,才会有"满身轻利"之感,始能聚精会神,专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灵敏莫测,变化无穷。
  (二)吊 裆
  吊裆系与提顶相对而言,头顶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串,提顶可携起全身,裆部首先给予配合,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开,臀部自然顺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裆部松垂,腰肌宽舒,尤如悬吊一般。如此动静做势,轻灵而不漂浮,沉稳而不重滞。全身产生一种虚实交相运用的弹性,发放时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顶吊裆,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三)涵 胸
  胸区(胸口和两肩窝)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后缩两肩微向前合,锁骨胸骨和胸肋肌肉松沉下降,有助于气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说:“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气。”如不能涵胸,气易上涌,影响呼吸通畅,精神紧张,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习者应肖弄清二者之不同。
  四)拔 背
  简言之,拔背就是将脊骨自然竖起 (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紧张),在于改造人体脊柱后天形成之弯曲,以求人体后天缺乏运动部位有所动作。前能涵胸,后能拔背,周身动作才能协调一致,发放时脊柱才能如弓一样产生弹力,才能“力由脊发”。
  (五)松 肩
  肩关节要放松舒展,既不要“耸肩”,端起肩头,也不可肩关节向里过于收紧,使肩头僵滞。肩松则臂活,力才能达于梢节。与人相触,接触点要沉,肩肘关节要松,才能控制对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铁。松肩之同时,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贴身。“腋半虚,臂半圆”,两臂才有弹性,既不会被人压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六)沉 肘
  肘关节常有下沉坠落之意,不可上扬高抬。肘沉则臂缩,肩才能松;肘舒则臂长,力始达于指尖;肘裹则气聚,身势趋于缜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撑,撑则劲整,多用于以肘击人。
松肩、沉肘,二者关系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头必然耸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随之上抬。气血就会阻塞了肩、肘关节部位,影响劲力畅通于掌根及指端。肩、肘关节僵滞,走架固然难以轻灵圆活,与人推手更易为人所制。
  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于涵胸、拔背之顺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会受到影响。

   (七)裹 裆
  两腿犹如骑在马上,两膝内扣有内裹之意。两腿下屈,重心下降,则桩步自稳。弓箭步定势时,虚腿胯根微向内掩,将裆提住;后坐步定势时,前腿 (即虚腿)胯根要微向内合。能裹裆则两股与骨盆所成之杵臼关节运转之地位宽绰,则回旋便利,为安身之要法。但裹裆不可太过,形成夹裆、尖裆。
  (八)护肫
  两肘和前臂要护住中线 (头面及前胸),两肘要护住两胁。
  太极拳是近身作战,双方身躯比较靠近,在我打击对方之同时,要紧紧看顾好自己之门户。裹裆是下护己裆,护肫是上护己身。裹裆护肫不仅施于推手散打,在演练拳势中也要时时做到不可须央相背,习惯成自然,实做时才能身法自然合度。遗憾的是有些太极拳手在走架时多不知裹裆护肫,有的书上还把"护肫"写成"护臀"。说明对裹裆护肫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九)腾 挪
  拳势未作之前先意动,手、足、身姿继有预动之势,进退转换皆易,始能气势腾挪,而无散漫之心,"视静犹动"。
  (十)闪 战
  是用极小的动作,突然转换,迅速发放,周身协调,全神贯注,由脚而腿而腰,贯于两膊,达于手指,一气呵成,发劲迅如闪电。
  (十一)尾闾正中
  尾闾一词出于《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十三势歌》中“尾闾正中神贯顶”之尾闾则指尾骨。何谓 “尾闾正中”,郝月如先生说:“两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谓之‘尾闾正中’;‘我意欲向何处去,脊骨根便直向何处’。”这样尾闾上可与整个椎体对准,若串珠系累,脊梁自然竖起,脊柔筋韧、瞥力自生。前与任脉中线相冲,尾骨、鼻准、肚脐三点保持上下一线,一动三点皆动。尾闾与夹脊得中,自然“立身中正”,前进后退,左旋右转,尾闾犹如船舵之与船的关系,实为虚实变换之枢纽。习者须潜心领悟,方能掌握其窍要。
  (十二)气沉丹田
  演拳时周身放松,体内脏腑也都放松,筋骨皮肉各安其位,于是人体重心下降,腹内得到饱满充实,胸部感到宽畅松快,呼吸要慢、长、细、匀,纯任自然,不可过骤,过骤气易上浮。走架打手如能松肩沉肘,涵胸拔背,就易做到"气沉丹田",有利于下盘稳固,气达四梢。
  (十三)分清虚实
  武禹襄《十三势说略》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实”。武派太极拳以虚实开合为要,运动中两足、两手均应分清虚实。其根在脚,两足必须分清虚实。虚非全然无力,着地实点要有腾挪之势,虚脚与胸有相系相副之意;实非全然站煞,精神贯于实股,支撑全身,要有上提之意,自胯至膝至足,关节都要松沉,体重落于足心涌泉,下人于地,不可落在足前掌或足跟。如虚实不分,便是双重。
  以上十三条身法要求相辅相成,互有关联,对能否练好太极拳至关重要。武派太极名家徐震先生在《太极拳发微·练拳第八》中对上述身法要点概括精深,有画龙点睛之妙:“提顶拔背,则神志清明;含胸敛肋 (即护肫),则感应警敏;松肩沉肘,则关节通利;裹胯 (裆)摄尻 (即吊裆),则身安息调;足常一虚一实,交互相代,以文其身,则进退转变甚易,故能腾挪;周身随时随处可以运移,则婉转避就,无所底滞,故能闪战。十者悉合,是为合度;一事未合,余即受其牵系,难以尽当。故演架于合度,于弁搏养生成可得效矣。”摘录于此,以加深读者对身法要求之印象。
  这十三条身法要领虽然都很重要,但不是初学者很快就能掌握的,应当分清先后,突出重点,纲举目张。先掌握主要的,次要的也就容易掌握了。打太极拳身法“中正安舒”至关重要,所以要先掌握提顶吊裆、尾闾正中等身法要求。其次要求做好松肩、沉肘。初学者最容易耸肩抬肘,肩肘僵滞,既影响走架,也不利于实用时之走化。能做好松肩沉肘,就为涵胸、拔背、气沉丹田等提供了条件。
  提顶、吊裆是对人体竖的要求,松肩、沉肘是对人体横的要求。一竖一横安排好了,再掌握其他要领,献比较容易,逐渐练习,以臻贯通,然后可进于精妙。


  
炮 捶 --- 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身和技击的作用


  陈式太极拳有震脚、发劲动作,都结合腹式逆呼吸,因此当震脚、发劲时吐气发声,是为了增强体质和提高技击作用。但有些人习见柔缓匀速的太极拳,认为陈式太极拳不是太极拳,是少林拳、硬拳,有的甚至说震脚与吐气发声对健康不利。这种论断是一种偏见。陈式太极拳历来享高寿的为多。震脚与吐气发的拳种很多,如心意拳(十大形)、形意拳(十二形)、南拳,以及少林拳等。
  震脚只要松劲下沉,由轻而逐渐加重,并无流弊。腹式逆呼吸法在震脚与发劲时吐气发声对健强内脏有益,是内功拳种心意、形意、八卦、太极、南拳等的一致练法。任何运动方法,练之不得其法,运动量过大等,都容易受伤。医疗保健性的太极拳,可以不发劲、不震脚、不结合腹式逆呼吸,这是化武术而为疗病保健服务。而保持武术化、技击性强的太极拳,发劲、震脚、腹式逆呼吸是增强体质,提高技击作用的必要条件。


炮 捶 发 劲 与 推 手 的 关 系

   练太极拳不练推手,只能是作为一种体育锻炼,不能真正体会到太极拳的精妙所在。
   但练推手而不重视发劲,就容易停留于知化而不知攻的阶段。因此,练习炮捶,对提高推手技术是有关系的。
                                            
        
太极拳推手简介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对练形式。以双人锻炼为主。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起过程中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太极拳推手经常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进行。现代武术比赛中设立了太极推手项目,分级别进行,并对场地、服装、参赛年龄、局数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推手流派与风格: 开展较为广泛的太极拳推手大致为三大流派,其风格特点各异。
一、是陈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有管脚、拿关节;
二、是杨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棚劲大,以发劲为主;
三、是吴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柔化为主。
 太极拳推手从运动形式上可分为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两种,目前创编的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将这两种形式有机融合,其运动形式表现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而其基本功是训练棚、捋、挤、按的四正推手和训练采、挒、肘、靠的四隅推手。
  太极推手对练套路是吸取了各流派推手的精华而创编的,它具有传统性、科学性、健身性、技击性、观赏性、娱乐性,因而易于普及。

太极刀诀


七星跨虎交刀势,
腾挪闪展意气扬,
左顾右盼两分张,
白鹤亮翅五行掌,
风卷荷花叶内藏,
玉女穿梭八方势,
三星开合自主张,
二起脚来打虎势,
披身斜挂鸳鸯脚,
顺水推舟鞭作篙,
下势三合自由招,
左右分水龙门跳,
卞和携石凤还巢。

太极剑谱


1.起势
2.三环套月
3.大魁星
4.燕子抄水
5.左右边拦扫
6.小魁星
7.燕子入巢
8.虎抱头
9.灵猫扑鼠
10.凤凰抬头
11.黄蜂入洞
12.凤凰右展翅
13.小魁星
14.凤凰左展翅
15.等鱼式
16.左右龙行式
17.怀中抱月
18.宿鸟投林
19.乌龙摆尾
20.青龙出水
21.风卷荷叶
22.左右狮子摇头
23.虎抱头
24.野马跳涧
25.勒马式
26.指南针
27.左右迎风掸尘
28.顺水推舟
29.流星赶月
30.天马飞瀑
31.挑帘式
32.左右车轮
33.燕子衔泥
34.大鹏展翅
35.海底捞月
36.怀中抱月
37.哪叱探海
38.犀牛望月
39.射雁式
40.青龙现爪
41.凤凰双展翅
42.左右跨栏
43射雁式
44.白猿献果
45.左右落花
46玉女穿梭
47.白虎搅尾
48.虎抱头
49.鲤鱼跳龙门
50.左右乌龙绞柱
51.仙人指路
52.朝天一柱香
53.风扫梅花
54.牙笏式
55.抱剑归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