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高粱酒如何:《武氏太极拳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59:18

注:择选于 睿祥的博客——佟永镇,陈氏太极第十二代传人,张志俊嫡传弟子,安徽阜阳张志俊拳术研究会副会长。


《武氏太极拳谱》 

28、十三势行功要解

以心行气,务沉着, 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

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

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

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29、十三势说略

每一动,惟手先着力,随即松开。犹须贯串一气,不外起、承、转、合。

始而意动,既而劲动。转接要一线串成。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若物将掀起,而加挫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勿令丝毫间断。

30、太极拳解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

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须要从人,不要由巳。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尚长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徵动,己先动。以己依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发劲须上下相随,乃能一往无敌;立身须中正不偏,方能八面发挥支撑。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迈步如临渊,运劲如抽丝。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能粘依,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渐至物来顺应,是亦知止能得矣!

31、太极拳论要解

解曰:先在心,後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动牵往来气贴背,敛人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末展,劲断意不断。  

32、身法八要

涵胸,拔背;裹裆,护臀;

提顶,吊裆;松肩,沉肘。

33、四字秘诀

敷:敷者,运气於己身,敷布彼劲之上,使不得动也。

盖:盖者,以气盖彼来处也。

对:对者,以气对彼来处,认定准头而去也。

吞:吞者,以气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无形无声,非懂劲後,练到极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气言,能直养其气而无害,始能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矣!

注:以上28——33传为清代武禹襄所著

34、五字诀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载,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从人。由已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蓄,呼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无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数,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35、走架打手行功要言

昔人云:能引进茖空,能四两拨千斤;不能引进落空,不能四两拨千斤,语甚胲括。初学者未由领悟,予加数语解之,牌有志斯技者,糐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

欲要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先要知己知彼。欲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憾。欲要周身无缺憾,先要神气鼓汤。欲要神气鼓汤,先要提起精神,使神不外散。欲要神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歛入骨。欲要神气收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於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劲在两肩,主宰於腰,上於两膊系,下於两腿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便是开,开中寓合。触知则施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

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否。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功夫,动静固是知人,仍是问己。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乘而入,按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於阴阳开合中求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36、撒放秘诀

擎、引、松、放

擎起彼身借彼力。(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擎、引、松、放四字,有四不能:脚手不随者不能,身法散乱者不能,一身不成一家者不能,精神不团聚者不能。欲臻此境,须避此病;不然,虽终身由之,究莫明其精妙矣!

37、敷字诀解

,所谓一言以蔽之也。人有不习此技而获闻此诀者,无心而白於余。始而不解,及详味之,乃知者,包获周匝,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气虽尚在自己骨里,而意恰在彼皮里膜外之间,所谓气未到而意已吞也。妙绝!妙绝!

38、虚实图解

实非全然站煞,实中有虚;虚非全然无力,虚中有实。上图举一身而言,虽是虚实之大概,究之周身,无处无虚实,又离不得此虚实。总要连络不断,以意使运动。非身子乱手足乱换也。虚实即是开合,走架、打手著著留心,愈练愈精,功弥久,技弥巧尚矣!  注:以上34——38传为清代李亦畲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