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克鲁格三级电影:课题实验方案的撰写方法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32:49
 实验课题确立之后就要拟定实验方案。实验方案是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蓝图,是针对要进行的研究范围提出问题,并拟定解决办法,落实解决问题需要的人员、时间、经费而制定的一种计划方案。
   课题名称:对课题名称的具体要求是一要准确规范。准确地表述研究课题,必须明确地限定研究范围,范围的大小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研究力量和可行性程度,尽量缩小课题的范围。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二要简明扼要。课题名称也不能太长,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实验课题研究方案除课题名称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提出
   这部分要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存在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作用、价值,说明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和趋势,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先进性和创造性。
   二、课题界定(课题含义):对课题名称中所涉及的新概念给予特定的内涵作出必要的界定和说明。如:“小学实施主体教育的研究”的课题含义:主体教育就是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角色的教育实验。
   三、实验假设(实验假说或基本假设):对实验中所要施加的新举措,以及通过这一新举措的采用,可能导致的后果做出假定设想。
   四、实验操作
   (一)实验目标与原则
    1、实验目标:明确实验的预期目标,即通过实验在理论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这些目标包括学生发展目标(认识方面、发展目标等)、教师发展目标和学校发展目标三方面。目标要有具体的测量标准,以备实验结束后进行验证评估目标完成的状态。
 主要写清三方面内容:
   (1)科研目标(理论研究目标):就是通过实验,最终揭示出什么规律或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教育或教学模式,形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或理念。
   (2)育人目标(教育教养目标):实验对象(教育实验一般指学生)应在哪些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工作目标:通过实验将会给全局(学校或全区或全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工作带来什么样的变化,达到什么水平。确定工作目标时,一定要注意清晰和恰当,不能模糊表达。原则
  2、实验原则:即,实验研究者在思想上和行为方式上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指导思想,一般从三方面确定。
  (1)、在实验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思维方式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3)在实验成果的追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实验内容(实验变量或实验因子):即,实验研究的具体操作内容(基本内容),也就是此项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这是方案的主要部分。浏览这个方案,往往先看实验的目标、具体内容,看你所设计的这些内容是否科学、、可行,在理论上一下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主体教育的操作内容:
    做学习的主人:愉快地学
              主动地学
              发展地学
    做活动的主人:自建活动组织
              自觉参与活动
              自主发展特长
    做生活的主人:自我管理
              自我保健
              自觉劳动
    做社会的主人:自我约束
              自主交往自觉奉献
     再如:“加强弱智儿童劳动技能教育”实验内容: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增强自我服务的劳动能力和习惯)
     社会生活服务和劳动技能的培养(养成一定的为社会和为他人服务的能力)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的选取
    开展课题研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择得恰当与否,关系到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效果。由于各种原因,确定研究对象时总要进行抽样,也就是抽取部分有代表性的样本(被试)作为研究对象。然后,根据抽取样本的特征去推断总体的特征。如对某班三分之一学生进行调查,用分析结果推断全班乃至全校在某些方面上的特征。也可用某年级一、两个班的实验结果去推断这一学段所有学生在某一方面的共同特征。
    抽样的方法有很多,如随机抽样法,目的抽样法,分层随机抽样法,整群抽样法等。随机抽样一般是采用抽签法和随机数字法进行抽取样本。对总体数量较大的对象调查某方面的特征时,通常先进行随机抽样。目的抽样,也叫有意抽样,是按照特定的研究目的进行抽样,如对优等生或学困生及弱智、超常儿童的研究就要进行目的抽样。分层随机抽样,是按照总体的已有的某些特征,由一定标准将总体分类或分层,然后在各类层中随机抽样。如要在全校开展一项调查,可先在每个年级抽取一个班,然后在所抽取的班级随机抽取若干样本。整群抽样就是一个或几个单位整体作为样本。在实验研究中,通常选取一、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另外一、两个班进行对比。
   无论采用哪种抽样法,都要注意样本的容量(也就是所抽取的样本的数量)。一般地,样本数在30个以上称为大样本,少于30个为小样本。为了便于统计处理,尽可能抽取大样本,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若条件不允许只能抽取小样本时,一定按相应统计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科学处理(具体方法见后)。  
(2)、实验方法的选择
   在实验课题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自然实验法。也就是以原自然班作为实验对象和对比对象,通过对实验对象操纵某些教育条件(自变量),控制一些无关变量,从而确定教育条件(实验因素)与教育效果(实验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在实验法的说明中,一定要明确课题实验的自变量的操作方法,因变量及评价指标,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等。
    为了保证实验法科学有效进行,在课题研究中通常还会用到文献法(查阅相关理论资料)、观察法(观察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后有哪些明显的行为特征的变化)、调查法(对实验前后某些心理特质及能力水平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的调查)、经验总结法(对一些有价值的实验措施及价值进行概括总结,理论升华)等一些方法。对于这些方法要具体说明在哪些方面使用,在应用时有哪些准备,如何操作等。
  2、实验步骤(实验阶段的划分)     主要说明实验分哪几个阶段, 具体确定实验起止时间、准备阶段、实验阶段与步骤、总结阶段的起止时间及每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内容与人员分工等。
   五、实验的组织领导
   为保证教育实验的顺利进行,实验一般建立两个组织,即,实验领导组织和实验课题研究组织。
  (1)实验课题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工作的指挥协调等;由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
   (2)实验课题研究小组:由参加实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负责实验工作中的计划,教师培训、控制实验过程,收集整理资料,检测实验结果,形成研究成果等工作。
   (3)实验教师:学习领会方案,学习相关理论,严格操作自变量进行实验,积极参与过程研讨与成果的总结概括等。
   六、经费预算与预期实验成果(略)。
   七、预期实验成果
   实验完成以后的成果呈现形式,如:实验专著、实验报告、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
   八、参考文献
   主要列出在写作过程中所参考的文章。意义:一是,本着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避免学术争执。依次列出:著作者,书、刊名,出版社,出版时间,所在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