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实验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9:21:08
  一、实验目的
      中学语文学习指导着跟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的指导应“导”在根本上,即注重思维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叫维能力的提高,具体而言,应指导学生:
      1、懂得如何去抓事物的整体,以及关键性的问题;
      2、培养学生透过表面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依赖于现有的答案和方法;
      4、能根据客观的变代修改原有的方案,结论;
      5、严格按逻辑顺序思考问题,思维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6、思考问题时善于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二、实验途径
      运用“承旧布新”法,在改造传统学法的基础上,设计新的体系,传统学法分为四项,即(1)使用工具书;(2)整整笔记;(3)阅读;(4)写作。我们将(1)--(3)项并为阅读,将中学语文学习指导分为阅读和写作两大块,本方案重点谈阅读这一大块。
      三、实验内容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根据其能力构成要素,参照初语教纲阅读能力训练项目,分为四项目16条:
      (一)认读能力
      1、查目录,使用工具书的本领;
      2、不动指、唇默读的技能;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能力,它是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获得阅读材料最汪层意义的能力。
      4、速读的技能。
      说明:这是最低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获得阅读材料最浅层意义的能力。
      (二)理解能力
      5、理解题目的技能;
      6、理解体会词语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的技能;
      7、抓信段、篇的中心句,找出关键性语句的技能;
      8、根据文章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列段落提纲,理清作者思路,概括中心的技能;
      9、根据不同表达方式和体裁的特点,阅读课文的技能;
      说明:这是基准层次的阅 读能力,它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词、句、段、篇、章修辞的理解,领会文单内容和形式的能力。
      (三)欣赏能力
      10、圈点勾画,批注夹注精读的技能;
      11、欣赏优美精辟语句的技能;
      12、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的技能;
      13、就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的技能;
      14、比较阅读的技能。
      说明:这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对阅读材从思想观点到语言、文学、风格特点的评价欣赏的能力。
      (四)借鉴能力
      15、写心得笔记的本领;
      16、研究性阅读的技能。
      说明:这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是从阅读材料中受到启示,通过推导、发现、联想提出或解答超出读物原意之外的新问题,获得创见并得以借鉴的能力。
      四、实验步骤
      实验周期为三年,从初一开始进行实验,各年级学习指导的内容有所侧重。
      初一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及阅读习惯。
      初二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包括对段、篇、章的理解。
      初三年级:重点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借鉴能力。
      三个年缘的能力项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相互交融的一面。
      五、实施模式
      1、讲授法。即指某个能力层次的学习方法编成讲义,用授课或讲座形式传授给学生。
      2、训练法。反复实践,多次历练,让学生领悟和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
      3、自学法。将某些学法或经验编印出来,或将别人的文章翻印出来,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消化。
      4、导引法。教师将自己在学习过程的认识和盘托给学生,让学生有意去模仿,最后达到“不需教”的目的。
      六、实验评估
      1、采用对比、调查、观察等检阅方法,考查学习指导对学生成绩提高和能力培养的方面取得的成绩。
      2、采用定性分析、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各种能力及学习方法指导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评估。用实验报告形式表述。
      七、实验措施
      1、成立中学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课题科研小组,由教研员和实验学样教师总成。
      2、定期举行实验情况分析会、研讨会。

 

 中学语文学习方法谈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学习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获取新的知识,以及将来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都有深远的影响。
        语文,是思想的载体,是语文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因此,学习语文,又与思维能力,思想认识,甚至道德情操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语文”两字,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就是说,学习语文既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又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一、阅读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是基础。阅读不仅能培养语感,丰富语言材料,熟悉语言结构,同时还能为阅读的内容熏陶感染,提高认识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阅读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动听、说、写的能力的提高。
       一  朗读与默读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吕叔湘先生语 。所谓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因为语言,尤其是汉语,它是约定俗成的音形结合体。“读”是语感训练的起点。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朱熹曾告诫他的学生:“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或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耳。”这里的熟读,指的是朗读;精思,指的是默读。
        朗 读
        朗读训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基础越扎实,进步越快。一般来说,可以分成这样四步进行训练。
       1  正确、清楚
        要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换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适宜。这是朗读的第一步要求。
       2  自然、大方
        在“正确、清楚”的基础上,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朗读时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要合理,语气要顺畅。
       3  传情、达意
        有了“正确清楚”、“自然大方”的基础,接着就要求朗读能“传情、达意”,这是最重要的环节,也就是根据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用抑扬顿挫的节奏和语调朗读出来。一般来说,表示肯定或祈使的句子用降调来朗读;表示疑问、反诘的句子用高升调来朗读;表示陈述、说明等句子用平直调来朗读。重点突出的词语要重读。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标点,读出不同的节奏和语气。
       4  熟读、背诵
        对一些精彩的文学名著,诗词散文,文言短文,乃至名言佳句,要熟读、背诵。通过熟读、背诵,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感的能力。一个中学生如果能背诵上百首诗歌,几十篇散文的话包括古诗文 ,那么他的语文修养一定较高。所谓“读书千篇,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默 读
        默读,是不受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客观条件所限制的,最基本的、最常用的阅读方法。下面介绍的,既是默读的方法,也是默读时必须养成的良好习惯。
       1  借助注释
        注释,是文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作者或编者 认为必须告诉读者,并有助于读者理解的重要内容。有些注释,常用来解释题意,交代写作背景,介绍文章的作者等;有些注释介绍一些未用的名词,疑难的词句等。因此,养成借助注释阅读的习惯,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质量。
       2  借助词字 典
        字典和词典,是读书治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养成查阅字典、词典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除阅读中的困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积累知识,扩大知识面。
        首先,要了解各类字典、词典的特点。有的是普通型的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 ,有的是专门型的如《成语词典》、《方言词典》 。其次,要掌握几种基本的方法。例如:部首查字法,笔画查字法,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等。所查的字,词,必须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它的义项。
       3  圈划批注
        圈、划、批、注,是读书过程中四种辅助的手段。把阅读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过程、心得、体会,点点滴滴地写在书本上。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圈、划,指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重要的句子,或者有疑问的句子划出来;批、注,可以在圈划的词句的边上写上自己的感受、评价


中学生背诵课文优美句子短文妙方法
在中学阶段的英语课本教学中,我们经常会指导学生背诵优美的句子或短文,但是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何能根据同学们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达到更好的背诵效果呢
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不同的背诵方法.
方法(一)
(1)明确目的,集中精力
背诵一篇课文或者一段必须掌握的语句,最忌东张西望,漫不经心,注意力分散.如果是一篇很简单的文字,背了几天后仍是出错,这肯定是用心不专的缘故.至于出现"前记后忘"的现象,则是正常的,这时千万不要向这种暂时困难屈服而打退堂鼓.
(2)确定任务,寻找窍门
背诵一篇短文,仅仅读几遍是行不通的,一定要熟读到滚瓜烂熟的程度才行.开始时可短一些,容易一些,然后作一定幅度的调整.此外,背诵时还必须讲究一定的技巧,熟读内容,理解意思,不仅不会记错和混淆,而且记住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
(3)坚持复背,及时检查
复习背诵的时间用得越多,记住的效果就越佳.例如,早晨背诵过的课文或知识,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后,应进行一次复背,并在每周六或周日再作适当的温习背诵,以后过一个月再复背一次.这样,可保证很长一段时期不会遗忘.
(4)加强默写,强化训练
所谓"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采取默写手段,可有效地巩固已经背诵了的课文和知识,而且对加深记忆大有好处.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如果能切实做到循序渐进,长期进行默写训练,那么一定会有助于背诵的质量和效果.
方法(二)
(1)反复阅读与再现相结合
单纯地反复阅读效果并不好,学习者应该在文章还没有完全记住前积极进行尝试再现,回忆不起来时再阅读.这样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特别生疏的语句,注意多尝试再现几次.因为尝试再现是一种比阅读更积极的智力活动,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使人更能集中精力,掌握识记内容的重点,难点,并及时改正记忆中的错误.
(2)试背
背诵过程中,如果"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3)熟背
文章通过理解消化,已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语句通过熟读试背,也已朗朗上口,如果再反复朗读几遍,就能流利地背诵下来.检查方式,除了个人和集体背诵外,还有对背,即两人面对面同时背诵,因为有对方干扰,可锻炼学生记忆的深刻性和正确性;提背,即打哪提,从哪背,提到哪,背到哪,可锻炼学生记忆的准确性.
(4)默写
这也是运用内部语言背诵的一种形式,既用脑,又动手,可加深对文章的记忆.一篇文章,就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它"吃掉".最后,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原则,按照背诵各段的方法,再把全篇串联起来,进行背诵.
另外,为了使所背诵的内容长久地保持在头脑中经久不忘,以便在实践中及时提取应用,学习者还应注意两点:
一是遵循遗忘规律,合理安排复习.既要有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堂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
二是根据识记程度对遗忘进程的影响,注意安排过度学习.实验表明,过度学习的效果优于适度学习的效果.所谓适度学习是指在识记材料刚刚达到背诵程度就中止的学习.而过度学习是指对识记材料达到背诵之后还继续进行学习.


中考古诗文复习具体方法指导
古诗文
扎实功底,勤记多练
●对于圈定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了然于胸,熟读熟记.
●大多数省市考察古文的最后一道试题都有很高的难度,成为决定考生古文得分的关键.
1.明确范围
对于圈定的古诗文篇目,一定要了然于胸,熟读熟记,如果连这一步都没有做到的话,参加中考并取得好成绩只能是一句空话.
2.全面把握
对于古文部分,不仅要全面掌握字词意义(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了解重要的文言句式,还要重视古文阅读.
对于古诗词部分,机械性默写只是最基本的,还要注重考试中的理解性默写和迁移性默写.这就要求我们在老师讲解和复习这类诗歌的时候,要注重细节,把每一个可能考查的地方都想到,只有平时做好准备,在考场上才会有优异的成绩.
3.注重课本
"胸中富甲兵,笔底有飞才."只要我们留意这几年的中考古文试题,就会发现,考查字词和句子翻译大多数是课本的课下注释,或者是以此为主干的句子.因此我们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课本的课下注释逐一地仔细复习一遍,这样我们在做这类题的时候就会驾轻就熟,也就能稳定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4.多练深挖
全国各省市中考考查的古文篇目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在复习古诗文的时候,如果能够把前几年关于圈定篇目的所有中考试题做一遍的话,不仅可以检验自己复习的成果,而且可以查漏补缺,弥补在这个方面可能存在的知识盲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关注开放性试题
由于命题篇目的局限性,又必须考查字词句的翻译等基本点,留给命题老师发挥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因此大多数省市考察古文的最后一道试题都有很高的难度,成为决定考生古文得分的关键.处理这类试题,除了要求同学们把近几年中考的相关试题做好之外,更要关注这篇古文与当今社会热点的关系,关注能否从更新的角度对古文的内涵和外延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