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土豆批发价格: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6 01:24:14

以人为本 与时俱进 追求卓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姚止平

 

 

我们如东县教育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经专门组织学习“三泰”地区、学习姜堰教育,我们学校及我本人积极参与了有关活动,并在稍后与姜堰二中等学校结成了“十校联谊”关系;现任如东县教育局长也曾任姜堰中学老师,与姜堰教育有着不解之缘;2004年我校申报四星级学校,当时就是姜堰中学校长刁成才先生担任验收组长。回忆到这些,我们不能不对姜堰教育人表示深深的感谢。

栟茶中学创建于1928年,是如东县最早的中学。1958年发展为完中, 1998年确认为江苏省重点高中,2003年评转为省三星级高中,2004年晋升为省四星级高中,2005年更名为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

学校地处江苏省南通市最北端的栟茶镇,南望长江,东临黄海,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学校秉承近八十年的办学经验,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校风育人的办学特色,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学校出色的业绩被业内人士称为“栟茶现象”。2002年肖怡、曹剑、王震乾荣获全县高考总分前三名,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2003年600分以上31人,居全省同类学校之首,632人录取本科,本科录取率97.1%,200多名学生被录取到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人大、科大、上海交大等名牌高校,其中仅南大就录取了38人;2004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生均总分593.5,居全省第一,600分以上306人,比率48%;2005年生均总分582.57分,超出全省本一(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22.57分,全校600分以上272人。本一上线716人,上线率79.47%,本二上线869人,上线率96.45%,双双位居全省第一。全国排名前20位的著名高校均录取了我校新生。2006年本一线上671人,上线率73.17%,本二线上872人,上线率95.09%,600以上342人,生均总分589.17,再次领先全省。2007年本科上线869人,本科上线率96.45%,生均总分582.57。

当然,学校的发展,仅仅有高考佳绩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学校,经费来源不可能依赖国家投资,专家的有关理论也不一定实用,需要我们坚持校本化发展道路。这里就报告我们的相关体会。

一、贯彻正确办学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坚持平民平等教育的办学理念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集镇,绝大部分学生都是普通的农家子弟。是选择让少数精英出头露面还是让全体学生共同成功,既关涉教育的价值取向,更关系千千万万农家子弟的命运。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让每一个学生成为整个社会自由发展共同体中的一员,使自身发展与群体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如何从农家子弟的实际出发,培养他们成人、成才,关键在以人为本,坚持平等教育。

1、坚持教育的全体性,面向全体,决不放弃一个学生

教育的公平,在栟中体现为不分家庭贫富、成绩好差,学校领导与所有教师都倾注同样的热情和关爱。我们要求每一位班主任、每一位任课教师对每个学生负责,对每个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全方位负责。

我们如东高中招生,都是县中先期录取,之后确定我校分数线。我校分数线一经确定,不再突破,除去外县考生可在此办理“借读”外,一般不会为钱降低标准。这样形成的生源,就是一个“梯形”,尖子及后进均极为有限。这就有利于把握教学起点,保证95%的学生能够听得懂。同时,我们还实行年级-班级“承包”责任制,引导有关管理者及老师对学生能够尽到三年责任。

栟中学子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能在栟中上学是幸运的。学校每年都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调查,建立特困生档案,启动学校专项基金,向他们发放伙食补助,为他们减免学习费用,并且积极联系社会结对帮扶。在栟中,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失去学习机会。

两年前,一位名叫缪晨的高一新生迟迟没有报到,经了解,得知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父亲患病失去劳动力,母亲患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还有年逾古稀奶奶似风中残烛……学校行政一班人当即决定由学校帮助这孩子完成高中学业,并包下了他三年学习、生活的全部费用。缪晨进入高校后,经常向母校老师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他说,是栟中帮助我成才,是栟中教会我成人。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某些因素的制约,我们的生源组成基本是一个“梯形”结构,而且底面夹角还较小。我们因人而异,确定科学的教学“底线”,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和有效参与。用全员推进的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学习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了高二、高三出现学习成绩分化是很正常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特别关注中下层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医瘸和补差工作。为了避免因降低起点而压抑学有余力的学生,我们又适时开展培优活动,满足部分学生特别发展的需求。

家境贫寒的孪生兄弟吴双茂、吴双胜中考一人离栟茶中学录取分数线差10分,一人刚刚达到栟中录取分数线。他俩的父亲带着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送两个儿子来到栟茶中学。当时,父子三人都穿着相同的鸡饲料广告衫。学校当即决定在各种补助中给孪生兄弟以充分的照顾。兄弟俩进校后,学校领导、老师又针对他们的学习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调动他俩的学习积极性,在班级常规教学的同时注重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兄弟俩学习成绩显著提高。终于以610分和629分的高分录取了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为了让兄弟俩顺利跨入高等学府,学校首先拿出2000元的赞助费,还积极联系新闻媒体和有关网站进行报道。不久,他们得到了很多热心人的支持。如东国税局送来赞助费1000元,江苏综艺集团奖励了5000元……兄弟俩终于如愿进入高校学习。颇知“感恩”的两位同学在校期间及其后产生的影响,远非区区万元能够换到的,甚至由此产生了所谓“双胞胎教育”的专题报道效应,在次年就有四对双胞胎前来就读。

2、坚持教育全面性,全面发展,引领师生做健康的栟中人

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并且,肩负农民全部期望的学生,需要的是通过教育平等争取社会平等,绝对不能让他们只会应对高考而不能适应社会。因此,让每一个进入栟中的学生全面提升素质,奠定一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既要成才,更要成人,锁定学生发展的这一双重目标,学校多年来以公民道德的养成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为目标,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本课程建设,开设了丰富的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每年定期举行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在每次有十多个专题的系列活动中,栟中学生全面展示自己的素质,英语演讲比赛、校园辩论赛、中学生形象设计比赛、班报设计比赛、合唱比赛等,所有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得到锻炼。

丰富的课程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每年综合科考试我校学生合格率都高达99%以上。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捷报频传;数百名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中获奖;学校代表队参加县田径运动会获“七连冠”,学校自编的课间拳被誉为“南通学校第一拳”;学校艺术团在市县内颇有影响,校民乐队参加南通市比赛获器乐组一等奖;每年学校合唱队、舞蹈队参加市县文艺会演,学校歌手参加市县声乐大赛均能摘金夺银。

为了检阅栟中毕业生的社会能力,学校专门组织了“走进南大看栟中”专题调研活动,南通电视台记者随行。调研的结果表明,栟中学生有能力在社会立足。实践告诉我们,全面发展的人也应该是个性张扬的人。尊重学生的志趣和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开发。

肖怡同学是2002年如东县高考状元。她在栟中学习期间,全面发展,成绩优异,接连在全国数学竞赛和化学竞赛中获奖。她还是一名出色的辩手和长跑运动员,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带领全校同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会工作开展得井井有条。她获得过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在高三年级加入了党组织。考取清华大学后,面对如林的强手,发奋学习,进步很快,现已担任系学生会主要干部,并免试保送清华大学研究生。

刚刚毕业出去的冯启桦同学爱动脑,说话、做事都很有创意。学习之余,常常喜欢搞小发明、小创造。发现他的这种创新资质后,任课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今年他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举夺魁,还获得了高考加分录取。

考取上海戏剧学院的张长征,从小就痴迷于影视戏剧,特别想当一名影视编创人员。有老师了解到他的志向后,努力为他创造条件,培养和发展特长。他去上海戏剧学院面试,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看了他的小品之后,连连夸他有表演功底。入学后经过努力,他获得全国大学生小品比赛一等奖,并和知名导演一起,成功策划了数台颇有影响的节目。

国际东丽杯中学生马拉松(半程)邀请赛在上海浦东举行。在上千名参赛选手中,栟中的季海建同学荣获第9名。在栟中,学校专门为季海建配备了训练指导老师,制订了训练计划,特别关心其营养与身体状况,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课辅导。季海建同学不负众望,终于考取了名牌大学体育专业,并顺利入选国家体训队。我们还注意招收飞行学员的选苗、保苗和育苗工作,我校连续多年有学生进入飞行学院,学校多次被授予省招飞先进单位,受到江苏省军区表彰。

两次荣获“希望杯”全国数学竞赛金牌的缪志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老师根据他的知识基础和心智实力,给了他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栟中,他可以不完老师布置的统一作业,而去钻研符合自己发展方向的学习内容。考取清华大学后,缪志伟致信母校说:“我很幸运,因为在中学时代母校唤醒了我个性发展的意识,给了我学习的心理自由,为我步入这所著名学府和进一步探求科学的奥秘铺平了道路。”

3、坚持教育高效性,以高效优质,人民满意为最高诉求

平等的教育应该是高效优质的教育,最终应该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服务于人民的平等教育,讲求高效率、追求高质量是我们始终不渝的目标。一个农家子弟进了栟中,我们总是努力让他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锁定的目标是“低进中出(达到本科线)、中进高出(达到一本线)、高进优出(能够进入名校)”,邀请各年级-班级据此对学生3年负责,起步开始就抓紧全体学生的素质提升。

高效优质首先应该建立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一是符合育人的规律,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前者主要是突出学校校风育人的做法,后者是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科要求、学生实际与教师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坚决消除废课、弱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度。其次,高效优质还应该坚持以法治教。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的刚性要求确保教育教学的有序规范。第三,重视过程。高效优质的结果需要过程的一丝不苟、一着不拉。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都认真对待,切实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弱效劳动。比如,学生所用的练习题,老师从来都不用成题、旧题,而是精心设计、精心组合,宁可教师多费时,不让学生做废题。

由于突出教学业绩的影响,学校先后被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确定为优先录取定点学校、优秀生源基地和教学实验基地。每年定期举办科技节、环保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系列活动,数百名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

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文明单位、省绿色学校、省德育先进学校、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省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先进单位、省高考优秀考点、江苏省人民最满意的品牌学校等多项荣誉。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上海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科研》、《成才导报》等数十家媒体对栟中办学经验竞相报道。全国各地(除台湾)1800多所学校近20000人次来校参观、交流。

二、坚持和发扬优良校风,与时俱进,弘扬校风育人的办学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栟茶中学建设并弘扬“自觉、文明、勤奋、创新”的校风,包括“秉正、扎实、民主、求新”的政风,“严谨、朴实、团结、进取”的教风和“自主、踏实、合作、求真”的学风,形成了强大的“校风场”,源源不断地产生着同化、净化、序化、强化的场效应。师生在校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思想认识,在校风濡染中加强品德修养;自觉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鲜明的方针导向和积极的行为倾向;个体、群体素质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资源从根本上得到了优化。

1、注意校风传承的一贯性和发展性

校风是学校成员群体长期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作风,它不因为历史时期的变更而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校风又是学校传统和社会环境相互映照的产物,良好校风必然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时代气息。学校十分注意校风传承的一贯性和发展性,使校风育人与时俱进具有丰富的不竭的鲜活资源。

建校伊始,栟中先贤创作过一首校歌:“栟茶虽小开化早,人知学为宝。树立中学校,强吾身体健吾脑,勤勉奋发,努力行知,赶上文明道。济世广需才,唯吾栟中共永葆。”这首校歌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是栟中校风的具体写照。建国初期的校长则曾经提出“扫地也要扫出全国第一”,体现了敢为人先的精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做出不平凡的事。学校把历史的传统性与现实的发展性相结合起来,将已经形成的广大教师的吃苦精神和无私奉献境界溶入到敢为人先,从一点一滴做起先贤思想中去,形成了“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永不停步的攀登精神,”这一特有的校园文化,并渗透到学校一切具体工作中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提炼传统校风的内涵,学校将校风的语词形式确定下来。同时把握校风确定性和倡导性本质特征,在政风扎实、教风朴实、学风踏实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校风内涵,提升校风境界。如自觉,由自觉遵章守纪提升到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文明,由言行文明提升到将各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文明素养;勤奋,由刻苦自砺提升到主动探索;创新,由发展智能提升到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定期召开离退休和在职老同志座谈会,通报学校工作,听取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学习他们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和优良作风;每学年举行新同志校本培训班,系统宣讲栟中的教风传统,激励新同志在工作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举行制度化的高一新生常规集训,由学校有关负责同志做校风育人专题讲座,让学生进了栟中门,做好栟中人。在栟中,领导干部“严”“精”“细”“实”“活”“新”“恒”,教师“工作苦点甜点不计较,担子重点轻点不计较,荣誉多点少点不计较,待遇高点低点不讲较”和学生“守规矩、肯吃苦、敢创新”的优良传统不仅耳熟能详,而且付诸实践,广为发扬。

2、力求校风建设的整体性和渗透性

发挥政风主心、教风主导和学风主体作用,“三风”和谐共建,互动互生,领导者被领导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促进,共同发扬良好校风,形成了栟中精神,一是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二是永不停步的攀登意识,三是关爱人人的平民情结。校风的整体性由此得以体现。

校风的渗透性则体现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栟中,老师不搞有偿家教,这让不少家长,特别是外地家长啧啧称奇。他们曾私下里询问有些老师,你们尽心尽力辅导学生,学生给你多少报酬?你们不感到吃亏吗?老师总是笑笑说:我们习惯了,也心安理得。其实,更多的家长早已发现,在栟茶中学,子女完全不需要请家教,因为在栟中老师身上,在栟中的课堂上,绝不存在对学生留一手的现象。老师们最担心的倒是学生不能把他们所教的知识全部掌握消化,可以说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老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督促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热心地去询问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位青年女教师(张亚云)家境不很富裕,公公又患有胃癌,需要大笔开支,但她仍然坚持不间断地资助班上一名困难学生。还有的老师(叶金明)为了不影响学生休息,在检查就寝情况时,脱掉皮鞋,赤脚走在水泥地上。更难能可贵的是生活管理员对学生不仅做到严格管理,而且做到热情服务。今年双双考上重点大学的缪佳佳、缪莎莎孪生姐妹,父母不在身边,管理员在她们不方便的时候,主动为她们烧水,照料她们的生活。所有这些无不感动和感化着学生。因此,学生们也自觉帮扶困难学生。去年,高一有一位同学的母亲在海难中遇难,得知这个消息,全班同学立即组织捐款献爱心活动,并想方设法从精神上和学习上帮助这位同学度过困难时期。一位刚从军事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友,主动从自己并不丰厚的工资中每月拿出100元资助母校学生,这正是栟茶中学“人人关爱,关爱人人”和谐平等人际关系之树开出的灿烂鲜花。

3、讲究校风要求的具体性和形象性

我们发掘校园景点的人文内涵,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以文化的物态化来感染影响学生。漫步校园,赋风圃、问果园、笔炼亭、南沙坪、濯锦池、溅玉泉、听篁院、茗海苑等栟中八景,给人以赏心悦目、流连忘返之感。

栟茶既是千年文化古镇,又是具有革命传统的现代名镇。这里曾发生过震惊全国的清末

“一柱楼”诗案;这里曾经是侵华日军在栟茶的司令部所在地,不少抗日志士在此英勇就义;这里也曾是新四军苏中军分区的诞生地,栗裕大将曾在这里指挥过战斗。独特的德育资源为学校思想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学校藉此逐步形成了以高雅的氛围陶冶人,以健康的信息感染人,以积极的舆论引导人,以典型的形象教育人的德育格局。被称为铁面审计长的李金华是栟茶中学校友,我们利用这个形象教育学生,为人要正直,工作要尽职,力争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重大贡献的人。学校还依据校风要求颁行各种条例,细化校风的整体要求。如《栟中学生守则》14项100条,起始年级系统学,过渡、毕业年级常对照,各种要求全部实施到位。如晚自修“准时、定位、安静、专心”,晚寝“不迟归、不双睡、不串宿、不缺寝”,男生头发“侧不过耳根,后不扫衣领”等细节性要求也都一一得到落实。

三、讲究精细化学校管理,追求卓越,实施精致管理的办学策略

精致管理就是追求卓越,提升品质,精益求精,这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运作策略。在学校发展中,我们的管理经历了从简单到规范,从规范到精细,从精细到精致的发展历程。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其所处的突出位置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与认真对待。我们坚持以精致化内部管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和自由发展奠定基础。

1、严而有度,夯实基础

这里的“严”,有严谨、严格、严明等多种含义。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我们逐渐悟出了严而有度、严而有格、宽严适度、刚柔相济的管理思想。

我们“严”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为师生的全面成长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们“严”的标准基于国家教育方针对人才的要求,我们“严”的基本做法是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如我们严格要求新教师和上新年级任教的同志要先听课后上课,否则不得进入课堂讲课,就是一条铁的纪律。由于我们“严”在基础上,“严”在情理中,将严谨、严格、严明与对师生的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事实上,“严”本身就是爱的另一面),因此,师生的认同度高,往往有身在“严”中不觉“严”的感觉。我们针对教师早晚到班辅导的实际情况,学校实行了六小时弹性办公制度;为了解决班主任中午管理班级没有时间午休的问题,学校特许班主任下午补休一小时。不少教师反映:“在栟中,我们工作着、辛劳着、快乐着!”张家港高级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蔡明一行在两次来我校考察后,发表在《江苏教育》2004年第3期上《感谢栟茶》的文章,对我校严而有度的管理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如果我们能如栟茶中学一样,坚持遵循最简单最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管理规律,把最简单最朴素的对教师人格与劳动的尊重落到实处,我们也会像栟茶中学一样,成为一所“不简单”的中学。”

2、以精促细,塑造精品

精致管理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以精促细、塑造精品的精品意识。精品意识着眼于效率、效益与效能,我们努力在全方位的学校工作中体现精品意识,力求建设精品校园、营造精品课堂、设计精品活动,让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精品。

“凡事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善于将平凡、简单的事情做好做优,这是栟中人的一贯作风。为此需要到位的精致管理。这方面,对人的管理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以学科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中坚、教坛新秀为后备力量,实施青蓝工程与校本培训策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们要求新进校的教师要上“亮相课”、“过关课”;所有教师都要上“观摩课”、“比武课”;结合课题研究则要上“研究课”、“示范课”。过五关,斩六将,每一堂课既是一个合格教师的门槛儿,更是不断提升自己的台阶。170位专任教师,有71.2%的人具有高中循环教学的经历;81%的教师兼教一门及以上的选修课程,40多位教师熟练掌握一门外语,9人胜任双语教学。优秀教师群体逐渐形成,绝大多数教师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问卷测评教师教学满意度达90%以上。在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以制度化的校风建设、系列化的德育活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对学生的管理到位而不越位,到位表现在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各个关节点都有人负责,从教室、宿舍、饭厅到操场的各个空间都有人关心,不越位是指学生自己能解决的,老师决不会越俎代庖。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所有老师都坚持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考核、认真辅导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的“六认真”,同时,对学生作业和试卷实行“精选、精编、精讲、精练和有发必收、有练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的“四精四必”。教学的朴实、过程的扎实使我们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因而教学达成度相对较高。

3、实中求活,超越自我

在我们学校,既注重管理的刚性、原则性,又注重实施的柔性、灵活性,求实也要求活,求活更要创新。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常规管理已经转化为管理常规。我们用改革的举措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在对教师的管理中突出改革的主旋律,学校实行双向竞聘上岗制,逐步形成“上岗靠竞聘、晋级凭能力、报酬看贡献”的运行机制。

在教学领域,学校规定教师不得利用早晨和晚间讲课,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刚性规定,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柔性的关爱。为了顺利启动2005年高中课程改革,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文件和报告,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与考察,在教学中适时渗透新课改精神,学校行政随机听课,并在全校进行点评,如课堂教学有明显不足或是没有体现实中求活的思想则会一直跟踪听课,及时交换反馈,给予具体指导。

实施精致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以高考为标志的教学成绩持续高位走强。在应届考生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校近年来考生的高考总均分保持了高居580-590分的水平,在全省也遥遥领先。

我们的口号是:挑战极限,挑战自我,永不停步,不断追求。

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实施素质教育,为千家万户的农家子弟改变命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学校被评选为“江苏省人民最满意的品牌学校”。我们将不断努力,努力将学校建成真理的殿堂、文明的摇篮、素质的熔炉、心灵的港湾,秉持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