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鸦监牢 监狱钥匙:朱瑞将军传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39:42

朱瑞将军传略

郑建英

出义县城南不远,万树丛中,耸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朱瑞将军,解放义县,不幸牺牲,碧血丹心,浩气长存,烈士千古,永垂不朽”。

朱瑞同志是我军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一位高级将领。他不朽的英雄业绩,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里。


(一)
 

朱瑞,又名敦仲, 1905 年出生在江苏省宿迁县朱大兴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青少年时代的朱瑞,就时刻为国家民族的前途担忧。 1919 年“五四”爱国运动的洪流席卷全国,苏北的偏僻小镇也沸腾起来了,当时还在小学五年级读书的朱瑞,在这场伟大的反帝爱国斗争中,成了一个“激烈的、突出的、狂热的爱国主义分子”。

上中学后,朱瑞在《向导》《新青年》等进步书刊熏陶下,“反叛”思想逐渐形成,决心要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做一个革命者。他在徐州美国教会办的培心中学读书时,因不满学校当局向学生灌输宗教迷信和虐待学生,曾发动学生起而罢课,受到了开除学籍的处分。 1922 年他到南京钟英中学上高中后,经常利用作文和演讲的机会,抨击时政,斥责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他还在学校办的业余刊物上大声疾呼:“所谓民国,徒具招牌,内容尽失,要建立真正的民国,还需革命。”1924 年夏天,他在上海加入了国民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过朱瑞这时的思想还处在各种新思想的十字路口,他崇拜孙中山,对于社会主义还处在朦胧的认识阶段,隐隐约约感到它是比三民主义更进一步的革命理论。

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做一个清醒的革命者,朱瑞1924 年秋考入广东大学(后改中山大学)。在学校,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同时密切注视国共两党的主张和斗争。通过学习和观察,在认识上产生了新的飞腾,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随着思想认识的提高,行为上也更加靠拢革命组织,入学不久,他就参加了学校的进步学生组织——新学生社,并被班上的同学选为新学生社的主要负责人,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他积极投入了反对以邹鲁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并得到了中共粤区学委负责同志的好评,称赞他是斗争中的“中坚分子”。

1925 年冬,莫斯科中山大学到广州招生。他前去应考,终于如愿以偿,在中共粤区委的推荐下,经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谭平山批准,以左派青年的名义第一批获准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二)

朱瑞于1926年1月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7年夏天毕业。这时,由于国内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以及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的军事干部,朱瑞遵照组织决定,于1927年秋入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校学习,192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在炮校的两年时间里,他刻苦攻读,很快成了该校中国连的高才生,这为他后来从事中国人民炮兵的建设事业奠定了基础。1929年夏,朱瑞在毕业考试中,笔试和实弹射击皆名列第一,受到学校嘉奖。不久,由于国内斗争的需要,他奉命回国。

1930年l月,朱瑞回到上海。在邓颖超的帮助下,同党接上关系,不久,被分配到中央军委当参谋。5月,全国红军会议后,他被任命为中央特派员,前往鄂豫皖苏区传达会议精神,督促整编当地红军。 9 月,他返回上海,接着去长江局任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12月下旬,长江局的领导机关遭到敌人的袭击,领导同志幸免被捕。年底,关向应、任弼时、顾作霖等长江局主要负责人遵照中央决定,撤离武汉返回上海,同时撤销长江局和军委,成立军委办事处,并将军委办事处和武汉市的工作交由朱瑞负责。这时,敌人暗探的触角已深入军委机关,危险随时都会降临到他的头上,身处险境,他镇定自若,沉着地安排撤退转移工作。为了防止意外,他不得不经常变换驻地,有时甚至一天就要转移几个地方,始终坚守斗争岗位,直到中央通知他撤回上海,他才离开武汉。

朱瑞回到中央军委后,被分配到兵运科主持兵暴训练班的工作,负责培养训练对白军进行策反工作的军事干部。 1931 年 5 月,王超、袁血卒、李肃等就接受过训练。朱瑞在兵暴训练班工作了十个月,经他训练和派出到国民党各部队和兵工厂工作的有六七十人。

(三) 

1931 年 12 月,朱瑞奉命撤往江西革命根据地,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二科(侦察)兼三科(交通)科长,旋调五军团训练班任队政治委员。不久,他又被调任红军学校教员兼任校党总支宣传委员。1932 年 5 月,任命朱瑞为十五军政治委员。一个月后,他又调红三军为政治委员,不久参加了著名的水口战役。

8 月中旬,朱瑞和徐彦刚率红三军与红四军联合攻打乐安县城,敌人居高临下,凭险固守,又在飞机掩护下,不断组织反击,战斗进入胶着状态。朱瑞亲往阵地观察敌情,组织突击队逼进敌人。红军人人奋勇当先,突破了层层防线,终于攻下乐安县城,生俘敌旅、团长以下两千余人。接着,他和军长又马不停蹄,直扑宜黄。在红军猛烈攻势下,国民党第二十七师师长高树勋率残部弃城逃跑,红三军乘胜追击,在通往抚州的龙骨湾重创敌军,俘敌一千六百人。战斗结束后,红三军奉命向闽赣边界发展,在梨川、建宁、光泽等地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

1932 年 12 月,朱瑞调五军团任政治委员。他经常深入基层听取干部战士意见反映,所以他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形势和任务,结合指战员的思想情绪,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措施,使部队政治工作方向明确,有的放矢。在他的领导和带动下,五军团的政治工作很快出现了新气象。

1933 年 2 、 3 月间,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兵力,向中央苏区发出了第四次军事“围剿”。敌人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分兵三路,企图合击我南丰、广昌一线的红军主力。当陈诚第五军第 52 师和 59 师从乐安行至黄陂时,朱瑞和董振堂率领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战斗过程中,朱瑞一面协助军团长指挥作战,一面领导部队组织开展火线政治工作,经过全军上下,英勇奋战,于第二天将敌 59 师全部歼灭。接着又在草台岗阻击敌第九师,歼敌一个营,有力配合了一、三军团围歼蒋介石的十一师的战斗。经过两次战役,红军彻底粉碎了敌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

1934 年 8 月,根据朱瑞同志请求,中央决定调他到一军团任政治部主任。不久,参加长征。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他始终站在党中央的正确立场上,同张国焘的右倾逃跑和反党分裂错误进行坚决斗争,大力贯彻中央关于北上抗日的政治方针,积极协助聂荣臻同志做好部队政治思想工作。从而使一军团的广大指战员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为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 

1937 年 7 月,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央任命朱瑞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不久,他受周恩来派遣,赴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进行统战工作,被程潜委任为第十八集团军驻一战区司令长官联络处处长。这期间,朱瑞广泛开展了社会统战工作,同国民党将领商谈抗日大计,劝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就地坚持游击战争;邀集社会人士举行座谈,鼓励他们投入抗日斗争;向青年学生发表演说,勉励他们奔赴抗日前线或到敌后宣传、组织群众。通过活动,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在群众中的信仰,他本人也赢得了广大青年和社会人士的信赖。

国民党军队向黄河以南撤退后,朱瑞继续以联络处长的身份,借用当时河北民军总司令的名义,创办了华北军政干部学校,招收晋东南、豫北、直南地区的流亡学生和进步青年,对他们进行抗日的军事、政治训练,按照统一战线的原则,他们分配到八路军、牺盟会和国民党的部队工作。

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在朱瑞的苦心经营和精心培育下,先后培训了两千多名抗日干部,不少人成为党在华北敌后坚持抗战的骨干力量。一部分学员按照统一战线的原则分配到国民党军队工作,由于在学校期间受到了党的教育和朱瑞的影响,在国民党走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后,大部分人都脱离了国民党军队,重新回到八路军领导的敌后根据地坚持抗日。


(五) 

为了加强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决定组织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以徐向前为司令员,朱瑞为政治委员,前往山东统一指挥苏(北)鲁地区党领导的军队,发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根据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先后成立山东军政委员会,改组了中共山东分局,由朱瑞兼任军政委员会书记和分局书记,统一领导党政军各项工作。

朱瑞和徐向前一进入山东,就遇上日军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 。敌人集中了两个师团的兵力,向鲁中山区进攻,妄图一举围歼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纵队领导机关。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朱瑞、徐向前以及山纵领导当即决定采取避免同敌人正面作战,发动群众开展分散性游击战争的正确方针,使军队主力多次巧妙地避开了敌人的合击,随后又运用内线和外线互相结合的战术,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经过一个多月的奋战,歼敌一千多人,粉碎了敌人的夏季“扫荡”。

根据中央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斗争策略,分局和朱瑞结合山东的具体情况,确定了“拥护于学忠,打击沈鸿烈,联合东北军,消灭顽固派”的统战政策。他和徐向前亲自负责对东北军的统战工作。在他们的团结争取下,东北军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不顾国民党当局的压力,在抗日军民发动的一系列反顽战斗中始终保持中立。由于他们实行了正确政策和耐心工作,东北军内部迅速分化,一部分投向人民,多数保持中立,只有少数转向顽固。抗日战争期间,山东境内的所谓国军只有于学忠的东北军,争取它的同情或中立,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分局和朱瑞还非常重视对地方实力派、进步人士等的团结争取工作,尤其是山东敌后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他曾作了大量工作,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在“三三制”的抗日民主政权中发挥他们的进步作用。

以国民党山东政府主席沈鸿烈为首的顽固派,是山东一切反动势力的总代表。他公然提出“日可以不抗,共不能不打”的反动主张, 1940年后,山东顽固派准备向日本投降,反共气焰更加嚣张。他们打着国民党的“正统”旗号,诬蔑破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纠集各地土顽武装,向抗日军民发动全面进攻,甚至公开勾结日军,实行突击,以此向日军谄媚。

朱瑞首先从政治上同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同时,还从军事上做了严密部署,先后在清河、鲁中、滨海、胶东等地连续发动了武装自卫反击战,从 1 月到 3 月,仅山东纵队就歼灭顽军 4500 多人。 7 月间,在朱瑞的主持下,山东分局和军政委员会做出了“首先集中力量打击新四师、秦启荣及海军陆战队(沈鸿烈嫡系)”的决策,华中山纵一、二、四支队主力和一一五师六八六团一部,于 8 月 10 日突然发起进攻,当天就收复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鲁村。不到一个月时间,歼灭蔡清康、赵宝元顽固派五千多人。

在自卫反击战中,朱瑞注意利用顽方内部矛盾,要求部队运用隐蔽、轻巧的动作,各个击破敌人,同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不使危机扩大,因而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获得了很大胜利。先后开辟了鲁南、鲁中、鲁西、冀鲁边,清河、胶东、滨海等十个根据地,并形成了几个大的战略区;建立了山东战时行政工作委员会,以及八个专署和 79 个县的民主政权;拥有党员十二万,正规武装十多万。山东成为坚持华北敌后抗战的重要战略基地。

1941 年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加强了对山东的控制,山东根据地进入了艰苦斗争时期。日军兵力增加到四万七千人,伪军增到十六万,敌人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实行“三光”政策,对抗日的军民轮番“扫荡”。

为了扭转斗争局面,分局遵照刘少奇同志的指示, 1942 年 5 月,通过了《关于减租减息,改善雇工待遇,开展群众运动的决定》,朱瑞亲自带领工作团到滨海区试点。试点中,朱瑞深入群众,实事求是,保证试点工作的健康发展。 6 月下旬,在全山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运动。群众抗日热情空前高涨。扩大群众性的救国会组织,群众踊跃参军参战。与此同时,分局还开展整风学习,实行精兵简政,加强统战工作,落实“三三制”政策,以及改变对敌斗争策略等措施,领导军民坚持敌后斗争,逐步渡过了难关。

1942 年冬,朱端和罗荣桓亲自指挥军队向盘踞甲子山孙焕彩残部进行反击,收复甲子山区,使长期被分割的日照、宫县和泰(安)石(臼)公路以南地区的根据地连成一片,扩大了抗日阵地。

1943 年,朱端和罗荣桓等领导同志,乘东北军与李仙洲的第 29 集团军换防之机,大力开展对于学忠和东北军的工作。于部不等李部接防即先撤走。革命军队乘机控制了沂、鲁山区,进而打退了李仙洲的进攻。通过这场“乘于出鲁,拒李深入”的斗争,使长期被分割的沂蒙根据地也连成了一片,加强了胶东、清河、鲁中、滨海等主要战略区域的连结,从而改变了共产党军队在三角斗争中的劣势地位,为争取山东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0 月,朱端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

(六) 

1945 年 6 月,中央决定朱瑞担任副总参谋长。朱瑞闻讯后,立即去找毛主席,表示自己在苏联学过炮兵,可以在军队的炮兵建设方面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起一点桥梁作用;副总长一职,请中央考虑更合适的人选。他还向毛主席汇报了如何从目前军队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人民炮兵的初步设想。毛主席对他这种不计个人名利地位,主动考虑革命需要,以及在炮兵建设上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十分赞赏,鼓励他“放手做,做一个桥头堡”。不久,他被任命为延安炮校代理校长,在各方面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带领全校师生坚持教学训练,顺利完成了第一批学员的培训工作,为人民军队炮兵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日军投降后,朱瑞奉命率领延安炮校迁往东北,计划接收日军的装备,组建一支新式的人民炮兵。 11 月下旬,当炮校师生抵达沈阳附近时,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大举向东北进攻。东北已处于紧急状态,炮校一时无法招生开学,更无现成的装备可以接收。而原有的日本关东军的火炮器材,已散落在各地。如不抓紧搜集,就会贻误时机。当时朱瑞兼任东北民主联军后方司令员,他立即从联军总部梅河口赶回炮校驻地通化,召集干部会议,通报情况,号召大家集思广益,献计献策。会上,他果断地提出了“分散干部,搜集武器,发展部队,建立家业”的十六字方针。会后他发动大家到东北各地搜集武器。到 1946 年 5 月,共搜集到各种火炮七百余门,炮弹五十余发,坦克十二辆,汽车二十二辆,以及各种零配件和器材,为建设东北人民炮兵奠定了初步物质基础。

1946 年 4 月,炮校由通化迁往牡丹江,朱瑞按照东北局“发动群众、建设壮大部队”的总方针,提出“变学校为部队,拿部队当学校”的办学方针,将炮校五百多名干部分散到各军区及总部炮兵旅等单位,以开办学校培养干部的方法,对部队进行训练,迅速培训了大批炮兵骨干,为建设、发展东北人民炮兵准备了干部条件。不久就组建了十个炮兵团、六个炮兵连队,还建立了一个高炮大队、两个坦克队和一个炮兵修械所。

由于这些炮兵基本上是在搜集废旧武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量上虽有八十多个连队,但力量分散,编制不统一,装配器材也不配套,甚至一个连就有好几种口径的大炮。这种状况势必影响部队战术、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战斗力的发挥。为了迅速改变这种状况,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根据朱瑞建议,于 1946 年 6 月成立了炮兵调整处,并责成朱瑞负责全军炮兵的调整、建设工作。朱瑞先后以军区和炮兵首长的名义发布了四号命令,对炮兵的组织、训练、装备、作战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规定。通过这些命令的贯彻执行,炮兵很快由原来的分散状态走上了统一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兵种。

在调整的过程中,朱瑞从东北战局的发展和需要出发,把现有的火炮和器材集中装备军区直属的预备炮兵,同时把军预备炮兵和军区山炮以下的火力、人员按建别分拨给各纵、师,建立队属炮兵。经过调整,军区建立了四个预备炮兵团,各纵队建立了野炮团或营,各师有山炮营或连,既增强了各纵、师独立作战能力,又使这些炮兵在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能够集中使用炮兵火力,达到战役和战斗的优势,提高了整个部队的作战能力。

1946 年 9 月,朱瑞为使人民炮兵能够尽快适应战争的需要,在抓紧调整工作的同时,向部队发出了“苦练一个月,准备打胜仗”的号召,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练兵运动。当时部队驻地分散,各团之间相距数百里,他经常风尘仆仆,往返巡视于各部队,检查督促部队的训练。在各级指挥员的带动下,部队的练兵热潮不断高涨,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攻势作了准备。这年 l0月,他被任命为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东北军区炮校于 1946 年 6 月成立, 1949 年为纪念朱瑞改名为朱瑞炮校),尽管整个炮兵的领导工作已经使他十分繁忙,但他并没有做挂名校长,他为炮校制定“学与用结合”的教学方针,从教师配备、招生对象、教学内容、器材设备,一直到党的工作,他无不亲自过问。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东北军区炮校至 1948 年辽沈战役前,共培养了两千多名干部。

1947 年 1 到 4 月,东北解放军发动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战役。前后共有七十多个连队参加战斗。战役结束后,朱瑞在建设和作战经验的总结会上,提出了炮兵要集中使用,火力要快、准、猛以及攻坚作战,步炮协同和抵近射击等一系列炮兵战术原则,大大提高了炮兵作战能力。 1948 年 4 月,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二次炮兵会议,进一步丰富了上述战术原则,从而使人民炮兵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这些经验和战术原则,在解放战争和后来的抗美援朝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其中有许多被吸收到了解放后编写的《炮兵条令》 当中。

 1947 年后,随着战争的发展,先后组建了迫击炮兵、战车团、高炮团等五个团。 1945 年 8 月,东北炮兵已发展到十六个团,拥有各种口径的火炮四千七百余门,为即将开始的辽沈大战作了充分的准备。

(七)

1948 年 7 月,朱瑞参加军区关于发动辽沈战役的准备工作。军区领导决定留他在后方主持工作,他坚决要求上前方。 9 月 12 日,东北解放军包围了义县。义县是锦州的屏障,一旦被攻克,解放军就可直逼锦州城下。但义县城墙高大,敌人以城垣为依托,沿城墙四周构筑碉堡,地面满布地雷,外围还设了许多障碍,城内驻有国民党暂编第 20 师及地方武装一万二千余人。攻打设防这样坚固的城市,东北解放军还是第一次。为了打好这一仗,炮兵在进入阵地前,朱瑞带着负责主攻任务的几个团长先到前沿勘察阵地。由于距离敌人的据点较近,他们走到那里,敌人的炮弹就跟射到那里,大家都为司令员的安全捏一把汗,而他却一路谈笑风生,边察看、边指点部署。

9 月 30 日总攻的前一天,他又到各团前沿阵地视察,仔细检查了各门火炮的射向和隐蔽的情况,鼓励指战员为解放全东北立功。担任支援城北主攻任务的三团前沿指挥所设在大凌河北岸,三团团长听说司令员前来视察,立即用电话向他作了详细汇报,并请他千万不要过河。他坚持要到第一线察看。大凌河水面宽阔,水深过膝,没有桥,大家都争要背司令员过河,附近的步兵给他牵来了战马,他不由分说挽起裤腿,涉着深秋的河水走向南岸,傍晚又返回北岸。

10月 1 日上午,解放军发起总攻。朱瑞一声令下,各种口径的大炮发出了怒吼,千万发炮弹飞向城墙,倾刻间,城墙被撕开了一道四十多米宽的裂口,朱瑞兴奋无比,果断地下令炮火延伸射击。敌军经营多时的工事被摧毁了。二纵队的勇士如猛虎般的冲向突破口,同敌人进行苦战。不到六小时,就将守敌全部歼灭,活捉了敌师长王世高,胜利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序幕。

朱瑞是炮兵司令员,打开缺口后,他可以不去第一线了,然而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驱使着他,要及时了解、总结炮兵打开突破口的经验。战斗还在进行,他从指挥所出来,向突破口跑去,途中不幸触雷牺牲。

朱瑞牺牲的消息公布后,全军指战员无不义愤填膺,他们一致表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为朱司令员报仇!”中共中央在唁电中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唁电指出:“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中央特致深切悼念,望转告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

(原载《解放军将领传》本文有删节)

崔云鹏  编辑 义县朱瑞烈士陵园 哈尔滨朱瑞烈士墓哈尔滨朱瑞烈士墓欢迎访问辽宁双拥优抚工作图书馆http://lnsyyfgz.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