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蟒咬人吗:亚洲华人企业家传奇-经营之神王永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0:56:59
在许多人眼里,他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出身贫苦、身材瘦小,学历不高,却依靠自己的勤勉与智慧,白手起家,开创了一个富可敌国的拥有一兆四千亿(台币)的庞大的商业帝国。

  从不名一文的农家子弟到首屈一指的亿万富豪,从不识“塑料”二字的“门外汉”到赫赫有名的塑料博士、“世界塑胶大王”。王永庆,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寒门子弟,以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精神带领着台塑实业,在台湾产业领域推动合理化管理,使其从一家几度濒临倒闭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塑胶王国”,成为台湾企业的卓越典范。

  今天,王永庆这个名字和台塑这艘超级战舰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集体的力量记忆,代表着一种坚毅的奋斗精神和强大的道德力量。而他的奋斗历程绝对称得上是一部“闯”与“创”的传奇,就连一向骄傲挑剔的日本人也由衷地对他心生敬畏,把他与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相提并论,尊称其为华人的“经营之神”。  

  1917年 1月 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新店直潭的一户贫苦的茶农家里。他的祖籍是著名的茶乡福建安溪。清朝末年,清政府闭关锁国、腐败无能,国力江河日下,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福建沿海一带的一些农民、小生产者眼看着生活无以为继,只得背井离乡,漂洋过海到台湾寻找生路。王永庆的曾祖父便是这其中的一员。 后来,王家人便定居在直潭,世代以种茶为生,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着。

  由于茶树生长周期的原因,茶农们一年大约只有半年的时间(春季到秋季)有一些微薄的收入,其余时间就只能赋闲在家,靠打零工维持生计,因此,日子过得十分清苦。 王永庆很小的时候,就跟着母亲出外捡煤块、木柴,以便能换取点零钱,贴补家用。但是,还是免不了忍饥挨饿。有时实在饿极了,就只好偷偷地摘路边的番石榴吃。家里偶尔“改善生活”,能分到一小碗甘薯粥,在王永庆看来就像是过年一样。 王永庆七岁那年,父母实在不忍心让他失学,就拿出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把他送进乡里的学校去念书。那时候,学校离家有十公里的路程,王永庆每天必须天不亮就起床,先去挑几趟水,把家中的大水缸灌满,然后步行去上学。别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王永庆却连一套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他的裤子是用面粉袋改做的,上面还印着“中美合作”的字样;用来阻挡烈日风雨的草帽早已破了好几个洞,可还是舍不得扔掉;没有书包,母亲便把两块破布拼接起来给他装书本;仅有的鞋子磨破了,他就干脆赤着双脚在泥泞的山路上奔走! 每天放学后,王永庆还要扛着一袋 50斤重的饲料回家喂猪。 50斤的重量,对于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王永庆几乎每走几百米的距离,就换一下肩膀,等到他回到家时,已经筋疲力尽,双肩红肿,大汗淋漓了。 王永庆 9岁那年,家中的顶梁柱——父亲王长庚积劳成疾,卧病在床,全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到了母亲瘦弱的肩上。王永庆看到母亲日夜不停地操劳,总想多帮母亲做点事。挑水、担柴、洗衣、做饭、养鸡、养鹅只要是他力所能及的,他都尽量多做。 除此以外,王永庆还找了一份帮人放牛的工作,一个月赚 5毛钱,一来可以交学费,二来也能够贴补家用。就这样,他勉强读到小学毕业,便被迫告别了学校,到茶园做了一名小杂工。 值得庆幸的是,王永庆有一位睿智开明的祖父,在祖父的教导和影响下,王永庆学会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其实,王家初到台湾时曾经有过一段算得上小康的日子,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因此得以成为直潭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中过秀才的他,还曾在当地开了间私塾,颇受人尊敬。尽管私塾先生的身份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书香气息,却对改善家庭经济没有多大帮助。随着新式教育的兴起和普及,王家私塾再也无力支撑,最终关闭。从此,只能靠种茶作为唯一营生的王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清苦。 王永庆并不是那种安于现状的人,他总是思考着如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去开创一片新天地,他暗自为自己定下了人生的目标。但是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走出直潭,到外面的大千世界去闯荡一番。 可是,当王永庆把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和家人时,除了祖父王添泉,没有人支持他的想法。一天,王添泉把全家人聚集到一起,对他们说:“种茶人为了让茶树发育良好,常常要一根根地清除掉茶树周围的杂草,可是我们这里常年多雨,土壤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加上没有植被的保护,导致了土壤的大量流失,这片茶山迟早会变成废山。所以,我们要是一辈子、一代代都靠种茶为生,永远都不会有出路的。长庚辛苦了一辈子,也没能让你们过好日子,倒是把自己折腾了一身的病。阿庆是读过书的人,我也不希望他一辈子困在这里,走上一代人的老路,还是让他到外边的世界闯一闯吧,说不定能闯荡出一些名堂来! “ 祖父的这番话深深地敲击着王永庆的内心,也更坚定了他出外闯荡的决心。这一年,刚满 15岁的王永庆,怀揣着家人东拼西凑来的一点盘缠,独自踏上了谋生的道路。在他的心中,有一条康庄大道在等待着他,虽然要经历一番艰难险阻才能到达,但是他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王永庆一路上风餐露宿,风雨兼程,来到了位于台湾南部的嘉义县。日据时代的嘉义是台湾的商业重镇,更是米谷的集散地,嘉南平原生产的粮食集中于此,南输北送,使这里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在这里,王永庆开始了他闯荡天下的生涯。

初到嘉义,机灵聪慧、又能识文断字的王永庆顺利地在一家日本人开的米店谋得了一份学徒工作,管吃管住,每月 40元的工钱。 虽然工钱并不多,但是能够有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也不至于挨饿,还能够学到些实用的技能,王永庆觉得非常幸运。而且,白花花的米饭对自己来说,曾经是最为奢侈的食物,而今后竟能与它终日为伍,一想到这些,王永庆便感到兴奋不已,也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在日本老板的严格要求下,王永庆每天都起早贪黑,跑前跑后,兢兢业业、全力以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深得老板的赏识和信任,逐渐由一个后堂的杂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前堂店员。 不过,王永庆却没有安于现状。他一边暗中用心观察、学习老板经营米店的诀窍,一边省吃俭用筹措资金,勾画着自己做米店老板的美梦。 一年以后,年仅 16岁的王永庆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的创业决定——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米店。 当时,小小的嘉义,米店林立,行业竞争十分激烈。年轻气盛的王永庆不知深浅,贸然投身此行,前景很不乐观。因为之前当学徒和店员挣来的钱大多都寄回家去给父亲治病了,所以,他手头的全部资金只有东挪西凑来的 200元钱,这只够他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得可怜的铺面。此时,他的两个年幼的弟弟也从直潭赶来,帮助他打理米店。 由于米店规模小,地处偏僻,又缺乏知名度,比起那些经营多年、颇具规模的老字号大米店,实在是没有任何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米店新开张的那段日子,任凭王永庆如何费力叫卖,生意仍然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一连过了好几天,王永庆的米店一笔订单也没有达成,这让他苦恼不已,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些大米店都忙得不可开交,而自己店里却连一个顾客的影子都看不到呢? 经过细心观察,王永庆发现,原来那些规模较大的老字号米店不但能做自己无法做到的大宗买卖,还兼做零售,且拥有一些固定的顾客群,这些顾客总是习惯地去这些大米店或离家近的米店买米,这样一来这些大大米店就抢占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而小米店的生意本来就鲜少有人关照,他的这个地处偏僻的”弹丸“小店就更是无人问津了。 无奈之下,王永庆决定背着大米挨家挨户上门推销。可是一天下来,人累得筋疲力尽不说,大米也没卖出去多少。因为大米不像其他的生活用品,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是每月定时买好大米,放在家里,谁家也不会真的等到没米吃了才跑去买米。所以,遇到上门推销大米的王永庆,人家都以家中尚有余粮而拒绝。

  坐地卖粮没有效果,上门推销又不见成效,这让王永庆头疼不已。他感到,要想打开销路,在市场立足,自己就必须要有别家米店没做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可是,该从哪里入手呢? 正当王永庆一筹莫展时,一位邻居上门来买米,见王永庆放在角落里的一袋米十分干净,一点秕糠、沙子都没有,于是指着这袋米说:“这袋米看起来很干净啊,我就要这袋了。 “

  王永庆笑道:“这袋当然好啦,我们把秕糠、沙子都挑了出来,准备留着自己吃的。 “

  “如果你把所有的米都弄成像给自己吃的米一样,还愁生意不好吗? “邻居的一句话,让王永庆豁然开朗! 20世纪 30年代的台湾,稻米的收割和加工技术还很落后和粗糙,农民基本还处于手工作业的状态,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后再脱粒,因此大米里有不少秕糠、沙粒、小石子等杂物。人们在做饭前要反复淘洗,非常麻烦。但是这种现象很普遍,无论买家还是卖家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王永庆想起了祖父曾说过的一句古训:“不惜钱者有人爱,不惜力者有人敬。”他没有那么多钱,唯一能做的是不吝惜时间和力气。“如果我卖的米都像是给自己吃的一样没有秕糠、沙粒,是最干净的,顾客买回家后也不用那么费力去淘米,那么大家也就都愿意来买我的米了!”于是,王永庆决定从提高米的质量上入手,以此打开销路。 说干就干,王永庆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点将夹杂在大米里的秕糠、沙粒统统清理干净,然后再出售,这样一来,他店里的米质比起其他米店要高一个档次。一传十、十传百,王永庆的米店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三兄弟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地处理顾客的订单,虽然辛苦,却乐在其中。 从这件事上,王永庆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做什么生意,都要当成是做给自己的,只有把顾客放到自己的位置上,才有可能做得更好,而唬弄顾客也就等于唬弄了自己。 有一天,一位主妇慕名来到他的店里买米,原本打算买三斗,却因为太重提不动,便想改买一斗,王永庆就主动帮这位主妇把三斗米提回家。王永庆心想,顾客都是自己来买米,再自己提回去,这对于年轻人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体力单薄的妇女来说,真的是大大的不便了。而且年轻人整天忙于生计,工作时间很长,很少能抽出时间来买米,所以买米事情大多是落在这些老人和妇女身上。 于是,王永庆一改其他米店的传统,提供“送米到府”的配送服务。无论天气好坏,无论路程远近,只要顾客一声召唤,他立即免费送米到户。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王永庆忙完店里的活儿,已是深夜。他迷迷糊糊地刚睡着,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开门一看,原来是嘉义火车站对面一家客栈的小伙计。小伙计说客栈来了几位客人,还没吃饭,刚巧厨房没米了,请王永庆帮忙送一斗米。当时,卖米的利润极其微薄,一斗米只能赚一分钱。从心情上来说,王永庆不愿冒着这么大的雨赚这一分钱,但为了维护自己米店的信誉,他二话没说,量了一斗米,披上一条麻袋当雨具,将米送到了客栈。等他回到家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 自从王永庆提供了送货到府的服务之后,他的米店生意开始蒸蒸日上,王永庆又添购了运输工具,这样就可以同时多送几家,减少在路上消耗的时间。 当时并无送货上门一说,王永庆的这一做法可谓创举。即便是在今天,送货上门充其量也只是将货物送到客户家里,或根据需要放到相应的位置。而王永庆给顾客送米,却并非送到就算,他会细心地为顾客擦洗米缸,再将米倒进米缸里。如果米缸里还有陈米,他就将陈米倒出来,然后将新米倒进去,再将陈米放在上层。这样,陈米就不至于因陈放过久而变质。这个小小的举动令顾客们深受感动,铁了心专买王永庆的米。 每次给新顾客送米,王永庆都会在本子上细心记下这家的米缸容量,有多少人吃饭,几个大人、几个孩子,每个人的饭量如何,据此估计这户人家下次买米的大概时间。到时候,不等顾客上门,他就主动将相应分量的米送过去。这样一来,不但这家顾客可以无断米之忧,而且他可以确保顾客不会因为断米而临时转向其他米店买米,也就留住了自己的顾客群。 由于嘉义大多数家庭都靠做工谋生,收入微薄,许多家庭还未到发薪日就已经囊中羞涩。主动送米上门,如果马上收钱,碰上顾客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会弄得双方都很尴尬。因此,每次送米,王永庆并不急于收钱。他把所有的顾客按发薪日期分门别类,登记在册,等顾客领了薪水,再去上门收米款,极大地方便了顾客,因此,每次收钱都十分顺利,从来没有拖欠的现象。就这样日积月累,王永庆亲手建立了一套十分明晰的客户档案,这在当时又是一大创举! 由于王永庆精细、务实的服务,他的米店在嘉义的口碑越来越好,他个人的名气也越传越大,整个嘉义都知道有这么一个心细如发、处处替顾客着想的少年老板,他的生意也自然越来越红火,由起初一天卖不到 12斗米,到后来一天能卖上百斗米。 凭借着几年的资本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因势利导,把卖米赚来的钱往上游发展,在最繁华热闹的地段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间用做店面,继续卖米,里间用来做碾米车间,碾出来的米,一部分用作自己的米店销售,另一部分卖给其他米店,这时的王永庆,已不仅是米店小老板,而是拥有碾米厂的小业主。

正当王永庆想继续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时,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实施了粮食统一管理的措施。一时间,除了日本人开的米店、碾米厂,其他嘉义米商的生意都受到了严格的控制,许多米店纷纷被迫关门,王永庆的也未能幸免。 米店与碾米厂关门后,王永庆并没有因此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毕竟十余年的米店经营,已经帮助他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商经验和一定的商业资本,他完全有能力转投其他行业,重新开始。 26岁那年,王永庆在家乡附近的乌来和斗六地区先后买了一些土地,从当年那个一无所有的贫苦的农家少年,变成了一个小地主。与此同时,他又在嘉义的乡下开了一家砖窑厂,不过由于当时身处特殊的历史时期,砖窑厂最后还是没有发展起来。 嘉义既是稻米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木材的集散地。 1943年, 27岁的王永庆开始转向木材业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经验,这一次投资几乎令他血本无归。那段日子,应该算是王永庆前半生最为黯淡的时期了。所幸的是,建南汽车货运的一位姓林的老先生对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才使他得以站稳脚跟。 王永庆是一个既勤奋又特别善于思考的人。他发现当时农家养的鹅都很瘦,原本养四个月能长到五六斤重的鹅现在只能长到两斤重,只因为鹅也没有吃的。于是王永庆到处收购瘦鹅,同时还低价向粮食部门购买碎米杂粮,派人去捡农家丢弃的烂菜叶,然后做成混合饲料喂给瘦鹅吃。结果原本只有两斤重的鹅在两个月内能长到七八斤重,其间的利润自然不言而喻。更重要的是王永庆从中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失意之时,要像瘦鹅一样忍饥挨饿,锻炼自己的忍耐力,只要不死,一旦机会来临,同样也能像瘦鹅一样,迅速肥大。而瘦鹅之所以瘦,原因并不在鹅,而在于养鹅的人方法不当。经营企业也是一样,企业经营不善,问题不在员工身上,而在于老板的管理方法不当。这就是王永庆创造的日后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瘦鹅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被迫退出台湾,结束了自中日甲午战争以来在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台湾光复。 20世纪 40年代,经历了战争洗礼、殖民控制的台湾,正可谓百废待举。在美国经济的援助下,台湾当局开展了第一个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台湾的经济也由此获得了飞速的恢复和发展。此时已届而立之年的王永庆,也正是事业有成、春风得意之时。他雄心勃勃、卯足了劲,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随着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大产业均是风生水起、水涨船高,在众多行业中,王永庆睿眼识金,发现大多数商人都喜欢投资那些风险小、收益快的行业,而极少去关注建筑业等成本高、收益慢的行业。在他看来,战争期间,饱受日本飞机轰炸的台湾,处处断壁残垣,各方面的建设方兴未艾,建筑业必将会是一个前景无限光明的行业,而建筑最需要的就是木材。于是,他把经营的重心再次放到了木材上。

  果然,建筑业在台湾逐渐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再加上王永庆的大胆开拓、锐意经营,他的木材生意蒸蒸日上、越做越大,商业资本越积越多,成为了当地一个颇有名气的木材商人。 很多商人看到经营木材的高额收益,都纷纷转投此行业,经营木材的商家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王永庆便毅然决定急流勇退,退出木材行业,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王永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果断而睿智,事事都比别人领先一步。 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创业, 30岁时,王永庆的资产已经达到了 5000万台币,这为他接下来开创更大的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经20世纪 50年代初,台湾的“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把亟需发展的纺织、水泥、塑胶、玻璃、人造纤维等几大行业列为重点支持项目,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的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PVC)塑胶粉。王永庆经过思考,认为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就和创业伙伴一起去找政府的有关部门,申请这个项目。

  可是由于王永庆当时对塑胶一无所知,结果不但没有申请到项目,还被大大地奚落了一番。 其实,政府是想把这个项目交给当时在台湾化工业中地位高、影响力大的企业家何义去做。何义原本答应投资建厂,但是这一计划拖了将近两年也没有着落。这期间何义曾到日本、美国、欧洲考察了一番,认为依照现有的技术能力、生产水平,台湾的塑胶产品,从产量到品质,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

  无奈之下,这个风险大、利润不高的项目还是落到了貌不惊人的王永庆手里。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他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还公然断言称,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而是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讨教过,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 70%的氯气可以回收,用作制造聚氯乙烯( PVC)塑胶粉,这对发展塑胶工业绝对是一个大大有利的条件。 就这样,只有小学文化的王永庆花了一年的时间学习、了解塑胶知识,而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54年 3月,王永庆和商人赵廷箴等人合作,筹措了 50万美元的资金,连同美国援助的 67万美元,开始兴建台湾岛上第一家塑胶公司——福懋塑胶公司。公司于 1957年正式投产运营,并改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总部设在高雄,王永庆担任董事长。从此王永庆开始了具有传奇色彩的“塑胶大王”之旅,并为此倾注了一生的心血。 当时,王永庆的塑胶公司月产量仅仅 100吨,是全世界规模最小的塑胶工厂。而同时期的日本或欧洲的工厂月产量已经达到 3000吨以上,因此王永庆的产品根本没有规模效益可言。更糟糕的是,他还受到了两个极其恶劣的因素影响:一是市场需求的问题,当时台湾的月需求量只有 50吨,这意味着王永庆的工厂每月都会有至少 50吨的库存;而且当时的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着台湾市场,台塑公司生产的首批产品在台湾只销售了 20吨,仅仅是产量的 1/5,明显是供大于求,成本根本无法收回。二是由于使用了美援采购机械,按规定,其开支必须经过美援管理机构——怀德公司的审查。 1955年 3月,怀德公司正在审查中,突然遭到美国国会某议员的反对。理由是 67万美元的巨额援助款,每月仅仅生产一百万吨,是不符合经济效益的。因此,美援也被搁置了下来。后来经过台湾当局的苦心争取,美方才在当年的 12月恢复援助。 然而,更大的困难来自产品的质量,当时王永庆生产的塑胶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塑料薄膜,再制成吹气玩具、塑料雨衣之类的日用品。但由于品质不过关,那些雨衣一穿就破,以至于当时的台湾人认为化学品都是骗人的。其余用途像用软质的 PVC压制成细条状,编制成小袋子,消耗数量也十分有限。所以台塑经营惨淡、业绩平平。由此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台塑生产的 PVC塑胶粉,销量十分惨淡,库存堆积如山,公司的处境可谓骑虎难下,进退两难,几乎到了山穷水尽、奄奄一息的地步。 按照生意场上的常规,供过于求时就应该减少生产。可王永庆却反其道而行之,下令扩大生产!这样一来,当初他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合伙人都没有了信心,不敢再跟着他冒险了,纷纷退股。而王永庆却表现出了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远见卓识,他决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为此,王永庆几乎变卖了自己的所有财产,买下了公司的全部产权,使台塑公司成为他独资经营的产业。 为了挽救自己苦心建立起来的企业,王永庆四处求救,寻找工厂的出路,这时,有人建议他去开拓海外市场,因为当时台湾岛内根本无法消耗如此众多的 PVC塑胶原料,走出去是唯一的出路。但走出去的战略也面临着重重困难,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规模:王永庆的工厂月产仅仅是日本的 1/50。而台湾的人口不过是日本总人口的 1/10,如此巨大的数据差异背后,意味着成本价格的竞争力。 经过仔细比较、研究、分析,王永庆认为,产品销不出去,并不是真的供过于求,而是因为价格太高,要想降低价格,就只有提高产量以降低成本。 于是,在决定了走出去的方向后,王永庆决定扩产。在积极筹备工厂扩产的同时,台塑也不断寻觅地点,开设塑胶产品二次、三次加工厂。 1958年,王永庆投资创立了自己的塑胶产品加工厂——“南亚塑胶公司”,专做塑胶的二次加工,直接将一部分塑胶原料生产出成品,如塑料胶布、胶皮等,同时帮助台塑销售 PVC塑胶粉。 这一年,王永庆的工厂已经达到了月产 210吨的规模,但相较于国际上的企业,规模成本还是太高,王永庆再次力排众议,决定继续大规模扩产。 随着产品价格的降低,销路自然打开了。王永庆的塑胶生产也一发不可收拾,台塑公司和南亚公司双双大获其利! 各项举措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展开,王永庆的二次扩产计划完成后,产品品质也得到了极大的保证,于是他四处寻找合作伙伴,开设了卡林、新东等几家三次加工厂。到 1960年,王永庆的塑胶企业的月生产规模已经达到了 1200吨,加上台湾廉价的劳动力,台塑的国际竞争力已初现端倪。王永庆再也不必为产品销售而苦恼,库存积压的问题一去不复返,台塑和王永庆从此迈上了成功之路。 那段岁月是王永庆一生最为难忘的,每当回忆起投产之初的艰难,王永庆总是感慨的说:“那个时候,台湾的经济发展恰似一片荒芜的土地。我们所面对的是资金缺乏、技术落后、原料困难、市场极其狭小等重重困难。在这种极其艰苦的处境当中从事塑胶原料的生产,就好像是一个手中缺乏工具的人,开始在极为贫瘠土地上拓荒耕耘。 “ 后来,尽管台塑的总部已经迁至台北,并且兴建了豪华气派的台塑大楼。但是王永庆仍保留了在高雄的那间狭小简陋的办公室,这是为了让员工们牢记那段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的艰苦创业的历史。 到 1978年,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台塑集团的营业额突破 10亿美元,一举奠定了台塑在世界同行业的地位。但王永庆有着更大的野心——他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台湾岛内,他的视野在全世界。 1980年,王永庆正式进军美国。他计划在德克萨斯州休斯敦筹建一家全世界规模最大的 PVC塑胶工厂,其中包括一家氯乙烯( VCM)厂和一家聚氯乙烯( PVC)厂,年产量在 24万吨以上。工厂于当年 6月正式开始兴建,策划、设计、安装、施工、试车完全由台塑一手包办,大大节约了建设成本。该厂于 1983年正式投产,一船船 PVC原料由美国运回台湾,解决了台塑多年来原料短缺的问题。 同时,王永庆还先后出资收购了位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一家氯乙烯(VCM)厂和德克萨斯州的一家聚氯乙烯( PVC)厂。之后,他又以 1950万美元买下美国 JM塑胶管公司的八个下游工厂。 至此,王永庆在美国已经建立了 3个石化原料厂和 11个下游加工厂,仅 PVC的年产量就高达 39万吨,再加上台塑公司的 55万吨,达到了 94万吨,大大超越了 PVC业的霸主——固力奇公司的 85万吨,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 PVC原料加工厂商。而王永庆以前建立的南亚塑胶公司也一举成为了全世界规模最大的 PVC塑胶二次加工厂。

  一个塑胶王国正在不断成型、成长,王永庆也凭借自己的胆识、苦干,成就了自己”塑胶大王“的美誉。尽管早在 20世纪 70年代,王永庆就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塑胶大王“,但却长期无法进入官方垄断的石化上游,即石油冶炼行业。在他的心中勾画着这样一个宏图大业——在中国台湾、美国和中国内地三地间建立一个横跨太平洋的紧密的上、中、下游石化物流生产体系,以此打造出真正的”石化帝国“。如果这一宏愿得以实现,将会把台塑引领上一个更大的格局。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台塑集团经过 30余年的风雨历程,已经成为了能在世界塑胶业呼风唤雨的”大佬“。

  为了实现自己”石化帝国“的梦想,已过古稀之年的王永庆在此时开始他首次密访大陆的行程。

  就是这次实地考察,让王永庆发现了大陆尚未发展的庞大石化原料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机,于是他便计划在厦门海沧与漳州划出的 1.5万公顷土地上,建立一个大型的、独自管理的、上中下游垂直整合的石化工业特区,兴建包括年产乙烯 90万吨、 PVC100万吨与炼油 1400万吨在内的 36座工厂,虽然实施这一计划的总投资将不少于 70亿美元,但收益却是更为巨大的!而王永庆本人也将成为第一个大规模投资大陆的台商。 无奈这一被誉为”海沧计划“的宏伟规划,因为当时种种政治经济因素干扰,被迫搁浅,这让王永庆一直懊恼不已、难以释怀。 虽然一时间难以再向大陆提出大型投资计划,但王永庆并没有因此放弃大陆市场,而是调整了策略,采取”小型分散投资“模式,步步为营,开始了在大陆的投资布局。

  多年来,台塑集团已在大陆建立了 30多家企业,投资项目涵盖塑胶、石化、医疗、物流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达数百亿美元。 后来,台湾的经济逐渐趋于自由化,王永庆便在台湾南北各地寻觅合适的投资计划。最后,他选在当时仍是一片汪洋大海的云林麦寮,开始进行填海造地,兴建台湾第一个民营的”轻油裂解厂“,即为台湾民众所熟知的”六轻“(台湾第六个轻油裂解厂),这就是著名的”六轻计划“。当时石化业界对六轻在大海中造地及完工后的投资效益,多是抱着高度怀疑的态度。可王永庆依然义无反顾,在他看来,既然做了充足而周密的规划,就一定要将它们变为现实。当然,也是为了圆他心中多年来一直难以割舍的石化王国之梦! 六轻自 1994年起开始动工建设,在短短的四年间,台塑企业已将原本一片沧海桑田的鱼?养殖场,转变为拥有几十座工厂、占地 2600多公顷、拥有一套完整的石化工业体系的巨大工业区,吸引了国外众多石化同业前往参观,而凡是参观过六轻工业区的人,无不对这项宏伟工程赞叹不已,称其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填海造陆工程之一。此后,六轻的各项石化原料生产线全面开工生产,并将大量的石化原料销至大陆销售,为台塑集团旗下企业带来可观的业绩,这倒是稍微弥补了当初王永庆”海沧计划“铩羽而归的遗珠之憾。后来,王永庆在回忆起二十年来为建立石化王国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不由满怀悲壮地感叹: “20年, 20年足以让一个稚嫩的婴儿长成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台塑“六轻”是台湾的一个跨世纪大工程,被称为台湾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王永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丰碑。 高瞻远瞩、触角多元,成就“经营之神” 当年,在台湾企业界一哄而上角逐于木材行业时,王永庆果断地转向了塑胶行业,可是,当他在塑胶行业站稳脚跟之后,却又以高瞻远瞩的眼光,去关注他当初借以发家致富的木材行业。这一看,又让他看出了新的机遇——由于台湾木材销路好,商家大量砍伐,可是他们要的只是树干部分,有 1/3,甚至一半的树枝丫,都被白白地抛弃掉,十分浪费。 王永庆想,台湾的棉花产量严重不足,一直依赖进口,如果利用废弃的树枝丫制造成人造纤维来替代天然纤维,一定会有相当大的发展前途。

  经过考察论证, 1964年 10月,王永庆开始创办台湾化学纤维工业公司。两年半以后,台南新化八卦山下矗立起了一座新型的工业城,成为当时世界首创的连贯作业的人造纤维工厂,它使大量过去被抛弃的木材废料变成了纺织纤维,既节省了外汇,又降低了成本,为台湾纤维工业发展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 本来,台塑企业的主要业务是生产聚氯乙烯( PVC)塑料粉及塑料加工品,似乎和电子科技根本沾不上边,但王永庆是一个观念相当新颖的人,他的思维始终走在时代的尖端。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王永庆就授意长子王文洋带领台塑集团向高科技领域挺进。经营石化下游产品的南亚公司也因此成为了台塑集团旗下第一个进入电子产品高科技领域的企业,主要生产印刷电路板,并逐渐打出知名度,到 90年代中期,南亚公司已成为台湾最大的印刷电路板企业。后来,王永庆将印刷电路板事业逐渐从南亚公司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了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专门负责生产印刷电路板、铜箔基板、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年营业收入超过 130亿元新台币,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印刷电路板供应商。此时的王永庆在世界电子材料领域的地位已不可撼动。 王永庆认为透过计算机管理,可以避免人为疏忽及造假事件,生产、销售及帐务更透明化,并及时掌握重点做出决策,提升效率。所以,在计算机尚未普及的 1982年,台塑就着手实施了电脑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等到全球性的网络热潮掀起以后,很多台湾企业开始注意网络的发展潜力,这时的台塑企业早已将所有的工程招标及采购作业全部透过网络运作。 王永庆很早就有运用电子设备来提高下单效率的观念。他认为,与其让业务员与客户在电话里讨论订单规格及数量,还不如给经销商及下游加工厂都配上传真机,把所有的需求及订单传真到台塑企业,既提升效率也能节省电话费用。 虽然台塑集团在电子、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规模还赶不上专业的高科技企业集团,但已初步建立起从研发到电子材料、显示器、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 DRAM)、半导体制造与测试、光电、网络等较为完整的电子科技产业体系,一个新的台塑电子科技王国从此诞生。 为了保证集团企业稳定的电力供应,以及争取高利润的电力事业,在王永庆积极地倡导和推动下,台塑集团开始将触角伸向能源电力事业。此后,台塑公司、南亚公司、台化公司、台塑石化公司等都陆续建立了汽电共生发电厂,另外还专门成立了麦寮汽电公司。为应对台湾“电业法”的修正可能出现的变化,台塑集团通过自有输电线路,连接各地电厂,建立“台塑电力中心”,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电力系统。台塑集团还在大陆建立了漳州华阳电厂与昆山汽电共生厂,以此保障台塑集团在大陆投资事业的用电需要,电力事业也逐渐成为台塑集团又一个新的事业王国。 在早期,王永庆旗下拥有号称“台塑四宝”的台塑、南亚、台化、 台塑化等四家企业,后来又增加福懋及南科、华亚科与南电,台塑集团的上市公司由“四宝”、“六宝”增为“八宝”,而麦寮六轻工程“填海成金”的计划成功,使得台塑集团营收规模迅猛扩张, 2006年,台塑集团的产值直逼 2兆新台币,占台湾当年的总产值 7%左右。 2007年,台塑胜高科技与福懋科技又成为了台塑的“第九宝”与“第十宝”。台塑集团经营范围跨足教育医疗、生化科技、火力发电、炼油、汽车、机械、运输、石化原料、塑料加工、纤维、纺织、电子材料、半导体、硅晶圆、厨余回收等诸多领域,尤其是在石化工业领域,建立起从原油进口、运输、冶炼、裂解、加工制造到成品油零售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员工总数超过 7万,资产总额达 1.5万亿新台币,这在台湾是独一无二的企业集团,同时也使得王永庆雄居台湾富豪的首席,并且居于世界化学工业界“ 50强”之列,是台湾唯一进入“世界企业 50强”的企业,堪称台湾企业的王中之王!王永庆一生简朴,尽管坐拥亿万资产,却从不奢靡,他对于吃的原则是“简便”,每天早上的公司会议,王永庆会享用并不丰盛的早餐:牛奶、咖啡和鸡蛋。他喝咖啡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把奶精倒入咖啡后,一定会再倒入些许咖啡到装奶精的小盒子,将残留奶精涮出来再倒入咖啡中,确信没有浪费后,才慢慢地享受。 除了商场的必要应酬外,王永庆很少去碰那些山珍海味,他最常吃的就是台湾最为普遍的家常卤肉饭。对于穿的方面,王永庆一直以“整洁” “经营之神 “王永庆和他的 “王国 “是台湾企业界当之无愧的 “王中王 “为原则,他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总是要穿上好几年,直到磨破了,不能再穿了,才会换掉;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他居然用了近 30年;他的座驾是一辆 1988年产的凯迪拉克, 20年来一直使用着。

  每次到台塑旗下的酒店、宾馆、企业视察,王永庆必然会到洗手间走一趟。看看里面是否有没用完就丢到垃圾桶的小肥皂。如果有,他便会立即叫人回收起来,再重新融在一起继续使用。 最疼爱的女儿王雪龄结婚时,王永庆陪送的嫁妆,除了一张无限期提供学习费用的凭据外,就是一把普通的剃须刀,好让女儿自己给丈夫刮胡子。王雪龄的婚礼比普通人家的还简单,至于她手上的新娘捧花,则是跑了许多花店比较后才选购的最便宜的一种。 王永庆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节省邮资,他通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密密麻麻写满正反两面,其中就蕴含着这位饱经风霜、阅尽人世沧桑的老人对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创业历程的无限感慨和对子女们的殷殷期望。 有一次,公司的一位高管看到王永庆办公室里的地毯实在太旧了,就花了 1000美元更换了新的地毯,结果王永庆看到后,十分不悦,一向待人温和的他还差点对这位高管大发雷霆。 除了自己节省,王永庆也要求家人不要大手大脚的花钱。有一次王永庆的小舅子从香港带了两条领带送给他,明明一条 1200元,小舅子怕被王永庆责怪,于是少报一个零,骗王永庆说一条只要 120元。没想到隔天一早,王永庆还是把小舅子叫进办公室质问:“南亚做的领带一条才 40元,为什么要从香港买一条 120元的?”足足念叨了半个小时。 在王永庆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们生活也都十分简朴。女儿王雪红是台湾的女首富,可她平时总是留着黑色直发,身着最为普通的黑色套装、黑框眼镜,看起来和普通的上班族没什么区别。她随身携带,用来记录事情的笔记本,还不到五元钱,朴素的就像是像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一样。她的座驾是开了好几年的丰田 Camry。其他的子女也都很少开豪华轿车,而是驾驶台湾当地的品牌轿车。至于名牌服装、名牌手表和首饰,除非必要的场合,平时是坚决不穿、不戴的。即使是外出需要乘飞机,也都是搭经济舱。

  台塑集团所辖的企业、工厂,同样也浸染了王永庆的勤俭风格。每一张纸都不能随意丢弃,必须要正反两面用过才行。工人所戴的手套,也要多次使用。 但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王永庆却从不小气。王永庆常说:“有钱不去做公益,是一种罪过。”他一生中为慈善事业捐赠无数,是历史上捐款数额最多的台湾企业家。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像守财奴一样的王永庆能够赢得那么多人的钦佩和敬畏的原因。 早在 1963年,王永庆就独立投资 1.5亿元,创办了私立明志工业专科学校,并发展为今天的明志科技大学,专门为台塑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因为自幼家贫,父亲王长庚生病时没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照顾,这让王永庆一直难以释怀。 1976年,王永庆特别捐出 20亿元新台币,创立了长庚纪念医院。一方面是为了服务社会,特别是广大的民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于 1961年去世的父亲王长庚。 王永庆从来不吝投入巨资,添购最先进、最完备的医疗设置,聘请最权威的医生、专家,提升医疗质量,服务广大民众。如今,长庚医院早已成为台湾岛内最为知名的医院之一,但是看病的费用却始终在普通大众的承受范围内,对于特别困难的病人还予以减免医药费的特殊照顾。 居住在台湾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居民,生活大多非常困苦,王永庆让这些少数民族子女到自己旗下的长庚技术学院学习,不但免除学杂费、包吃包住,每月还给每人发 1000块零用钱,十几年下来,就花费了 15亿新台币。王永庆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吃、喝有限,重要的不是要赚多少钱,而是能为社会做多少事,在他眼中,一个企业领导人最重要的是“忠实、忠实去做”。 作为最早来祖国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之一,王永庆对这里充满了特殊感情。 2004年,王永庆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提出在贫困地区兴建 1万所希望小学并设奖学金,捐赠金额达 30亿元人民币。在自己的祖籍地福建安溪,王永庆出资 15亿元人民币,购买并捐赠了 1.4 万多套“电子耳”,帮助失聪儿童开口说话。 2008年 5月,王永庆投资设立的目前大陆最大的台资合作医院——厦门长庚医院,也正式开业运作。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王永庆更是在最短时间内慷慨解囊,捐款一亿元人民币协助灾区的恢复建设。其深埋心中的那股大中华情结,可见一斑。 每天晨跑一小时,这是王永庆自中年以后就养成的习惯,数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在他看来,跑步虽然很辛苦,也很枯燥,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就必须持之以恒地跑下去,久而久之,像是日常工作之一,反而不觉得辛苦了。七十多岁以后,他才在医生的建议之下,改以步行、打坐养生。他还自己发明了一套“毛巾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即使出差在外也不例外。因此,即使岁月已在他的脸上留下痕迹,他却仍然能保持矍铄的精神面貌和笔挺的腰背。 王永庆一生勤勉,他每周的工作时间均在 100小时以上。除了参与企业的管理与决策之外,闲暇时间,他几乎都在写书,因而,著作甚丰。他每天都在清晨三点钟就起床,做完“毛巾操”再梳洗一番,就开始埋案著书。当然,他不是在为自己立传,而是将平日的点点滴滴及感想、经验写下来,然后再收集整理成书。 王永庆说:“写书只是把我日常生活的感想记下来,以便给年轻一代经营事业、为人处世提供一个参考。 “王永庆自律甚严,但对员工却非常大方,每次出书就会指示”只送不卖,员工每人一本“,他的四本装的《王永庆谈话集》第一版即印了 10万套,他自掏腰包送给员工及亲友,这就花去了 1.2亿新台币。 2008年 10月 11日,因担忧美国金融风暴对台塑集团产生的冲击,王永庆偕同夫人李宝珠和女儿王瑞华前往美国,视察公司生产线。起初家人很担心年过九旬的王永庆能否经得住,王永庆的名字代表着一种强大的力量长期间旅途跋涉,提出派遣公司其他高层代其赴美,可一向亲力亲为的王永庆坚持亲自前去。谁知,这一去竟然成为了他传奇人生的终结。 美国东部时间 10月 15日,上午 9时 38分王永庆因心肌梗塞导致心肺衰竭在新泽西州去世,享年 92岁。 一代”经营之神“突然离世的消息传回台湾,立即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很多人都感慨地说王永庆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王永庆的世纪人生虽然已经划下了句点,但是他非凡的人格魅力所带来的影响却是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