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绮珊只有你最高音:今天你在“混”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7:35:25
■“混”也是潜意识中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不懂得去创造未有或是没有自信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混”就成了自我逃避的解脱之法、搪塞之词。长时间处在“混”的状态的人还容易导致心态变坏,自己不懂得去开创新的空间,却往往对别人的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心生嫉妒,甚至挖空心思进行阻挠,放纵自己消极内耗的情绪。

    ■“混”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我们常常把“混”挂在嘴边,即使目前不在“混”的状态,也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使自己努力拼搏与奋斗的步伐减缓、停滞下来。

    不久前,记者遇到一位长时间没有见面的朋友,问到他的近况,他回答:“混着呗”。本以为他是在谦虚,但看到他的状况确实不太好,听说在原单位上出了点事,正待业在家。尽管本人也常常将“混”挂在嘴边,但不知为何,“混”从没有像今天这般听着刺耳,引人发省。

    查汉语词典,“混”是“糊涂,不清楚”的意思,与时间名词联在一起,比如“混日子”、“混工夫”,其含义就是“苟且度过”。当下,有心人可能会发现,无论“混得好”的人还是“混得差”的人都爱念叨这个“混”字,似乎“混”是一种时髦,是一种人生境界。

    任何一种现象的背后都有其历史文化根源,今天人们之所以在“混”,就证明了我们虽然已经远离了农业社会,却还无时无刻不身处在小生产意识的 “汪洋大海”中,并或多或少受到小生产意识的感染,脱口而出的“混”中就包含着根深蒂固的小生产意识,“混”就是守成,就是维护已有,而不懂得去创造未有。

    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是小生产意识生存最肥沃的土壤,因为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农业生产基本上是靠天或是依靠群体的力量,群体的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同时农业社会为了维持静态,希望人都是群体中的平均数,不希望有个人突出,因为有突出的个人在,他就很容易冲破维护静态的平衡,他也会发出不同于众的声音,给人造成心理困扰,这对统治者是不利的。所以在农业社会,总是千方百计排斥、压制、打击那些突出的个人冒出尖来,已经冒出来的就软硬兼施,要把他制服,因此在农业社会个体很难突出出来。同时,农本主义的小生产意识用平均主义遏制人本性中的发展欲望,人就无须去占有新的空间。久而久之,个人的智慧和能力都无从发挥,个人变得越发卑微、渺小起来,大家都默默无闻地劳作,碌碌无为地生活,自己眼中的“我”丝毫产生不出自豪感来,也认识不到自我价值,自然丧失了创造未有的信心和能力。

    我们现在已进入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但维护已有、不懂得去创造未有的小生产意识却仍然保留在许多人的头脑里,时时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行动。看看周围人,也包括我们自己,“混”的迹象依然清晰可见,反映在工作中就是愿意依赖别人,你命令,我行动,你吩咐,我动弹,丧失了自我却不自知,反倒因为不做智力投入、不承担责任而感到轻松自在。同时,社会的某些角落也为“混”提供了外部环境。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已有近30年时间,但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竞争机制还没有完全渗透进来,没有形成强烈的竞争气氛,人们还可以得过且过,不需要付出多少努力,生活还能照常运转,这就为人生命当中的惰性打开了方便之门。

    无论说是人性的弱点也好,人性的缺陷也好,大部分人生命当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惰性的存在,怕付出,怕与困难和艰苦周旋,只要有一点点舒适安逸的环境存在,马上就容易懈怠下来,停止努力与拼搏。相反,一旦竞争激烈起来,他们“混”不下去了,就会立刻感受到生存的危机和压力。这皆是因为人的生命只有放在严峻的环境中才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与此同时,“混”也是潜意识中缺乏自信的表现,因为不懂得去创造未有或是没有自信去实现既定的目标,“混”就成了自我逃避的解脱之法、搪塞之词。长时间处在“混”的状态的人还容易导致心态变坏,自己不懂得去开创新的空间,却往往对别人的努力拼搏、积极向上心生嫉妒,甚至挖空心思进行阻挠,放纵自己消极内耗的情绪。

    “混”不是长久之计,如果我们常常把“混”挂在嘴边,即使目前不在“混”的状态,也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使自己努力拼搏与奋斗的步伐减缓、停滞下来。所以说,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受到小生产意识的感染,使自己不产生“混”的惰性,就必须自加砝码和压力,毕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那些残留的“混”的死角都会逐渐消失,每个人都不得不去迎接市场竞争的真正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