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站 黄石北站区别:低效课堂如何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04:01

 

学生不愿听 教师讲得累

低效课堂如何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有效教学丛书”,余文森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

 

  同样的一群学生,同一个科目,不同的教师教学效果有时会大不一样。所谓名师,简言之就是教学很好的老师。教得好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教学效能相当高。当然,同一个班里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会大相径庭。我们得承认个人资质禀赋的差异,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教师因材施教。但是,有效教学首先是基于这样的基本设定: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差异度并不会很大,真正有效的教学是可以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比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规定的任务,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显然,所谓“有效”是相对而言的。余文森主编在《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一书中曾说,有效是相对低效或无效而言的。

  作为一位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教学情况的课程教学论专家,余文森对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大量无效或低效的情况有深切的感受。为此,他和他的研究团队专门编了一套“有效教学丛书”——《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并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余教授他们首先推出的是前两本,这两本中有大量的实例。一线教师对教学实情更感兴趣,生动的实例常常比抽象的理论更能说服人。比如,在《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中,编著者通过《翠鸟》一课的两个教学片段的对比,指出了课堂教学中人文性的“过”与“不及”的问题。又如,编著者简要概括了某示范课《特殊的葬礼》的主要教学环节,列举了一位教学专家对这节课的评价和余文森教授的“两点感触”,理念与实例交通融会,又不露痕迹地回应了“评课篇”开始提出的观点——“批评是教学研究的灵魂”。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导读极为精简,都在千字以内。每个主题下又分若干个子题,子题下的每个要点皆结合精选出来的案例进行分析说明。案例,有的是教学片段的实录,有的则是概述。每个子题后都有一篇“拓展阅读”。全书不到30万字,涵盖了教学的四大方面,要点清晰鲜明,内容简明实用、信息量大,针对教学时弊准确,分析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是这本书的特点。

  《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基本也有上述优点。只是主题更多,涉及面更广,大主题就有“三维目标”、“动态生成”、“学习方式”、“资源利用”、“教学行为”、“情境创设”、“教学智慧”、“师生关系”8个。相比较而言略散一点,欠缺深入性。

  作为一个有一定理论抱负的学者,余文森肯定不想只驻足于实践的园地上。因此他又主导并参与编写了《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梳理归纳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8位教育学界大师级人物的有效教学思想。经过编著者提炼的这些理论,无深奥艰涩之感,有简明易懂之实。同时,编著者还评价了我国比较知名的有效教学模式,如“双基教学”、“情感教学”,等等。最后,编著者概括介绍了近几年来我国有效教学的典型案例,比如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的教改经验。但编著者并未一味肯定,而是有分析和批判。显然这本书与丛书一样,体例还不是十分规整、理论逻辑框架也不是特别缜严,但在目前确属首创,是中小学教师理论学习的一部很好的参考书。

  细究起来,有效教学是一个颇为复杂的概念。夸美纽斯说:“用一种简易而又可靠的方法”,使教员少教,学生多学。原则是对的,但在具体教学中少到什么程度,多到何种限度;“有效”的范畴界定,概念厘清,都是颇费踟蹰的。关涉到具体情境中的一些方法和问题,更是见解纷繁、论说歧出。或许,余文森教授意识到了有效教学的复杂性,所以丛书中的第四本,也是他极为着力的一本——《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才迟迟未写成。在我看来,这本书在思想指向的明晰和必要的理论张力保持之间更要费力取得一种平衡;在形而上学的理论逻辑和具体操作方法论指导之间更要费力兼顾。

  无论如何,旗帜鲜明地提出“有效教学”并迈出了扎实的一步,对课程教学论这一学科建设是颇有意义的,不仅于此,“有效教学丛书”在有效地推动教学实践上也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教育报》201110138版■成知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