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行世界排名:马礼堂太极功心解(尚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1:15:07
太极功行功心解尚济 2008-10-31 10:58 太极功是马礼堂老先生在数十年研究太极功的实践中,根据太极原理对生理病理的作用,把武术与气功之精华结合起来,以袪病延年为目的而创编的一套功法。不是传统太极拳套路的简化。太极拳讲究以意帅气、以气运身,但对拳架姿势要求更为严格。一般人学太极拳,也往往先学架子、走套路,然后再贯气。而太极功则纯以呼吸行气为主,既不同于太极拳,又不同于一般气功。简单朴素,独具一格。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特点:

1.动中求静,动静兼修。动与静,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补充,互为依存。有静才能精神内守,是大脑皮层得到抑制性保护,有动才能使肢体起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作用。气功之道,一在于养,二在于运。静为养气,动为运气,静为本体,动为作用。在练功时则是动中寓静,虽动犹静。“定在心中,耳聪目明”。由于动静兼修,因而在形式上也有一定要求。所谓圆者以应其外,方者以正其中。不过这种对外形上的要求,完全是为了是内气运行更加通顺,对机体之荣养更加充足。如能按照要求,长期锻炼,便能收到宏伟效果,自然而然地完成炼敬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三步功夫。筋骨柔韧谓之坚;内精旺盛谓之实;真气充足谓之壮;内气深谓之飞。这四者是练太极功由浅入深和收效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由局部到整体的四个过程。学者如坚持练功,日久自有体会。

2.以意领气,意气相随,着重呼吸,贯彻始终。“气赖血养,血靠气行”,这是一切气功都必须调整呼吸的原因。吸气时,胸肋向上向外,横膈膜向下,胸腔扩大,腹腔缩小,呼气时相反。横膈一上一下,胸腔一大一小,靠这种机械活动,能把内在的真气调动作用。
心脏的搏动,血液的循环,是受植物性神经支配的,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然而,我们可以用呼吸去推动它。吸气时,交感神经兴奋,血管收缩;呼七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张。所以调呼吸,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使其流通顺利,增进健康。内功经上说:“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升后降,一起一伏。”练太极功用的是逆腹式呼吸,吸气时肋骨上举,小腹内敛,提肛缩肾,调动足三阴之气上升;呼气时小腹肛门放松,肋骨向内向下,足三阳之气自然下降,直达涌泉,其气渐小,如龙潜虎伏。如此一吸一呼,一起一伏。内功经上说:“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气盛形随,意劲神同。纱神帅气,气帅形,形随气腾。”其大意是指在练太极功时,应以意念导引真气,阴升阳降,运行于全身,两维两硚,前任后督,带脉横缠,冲脉上下,意、气、神、劲,四者合一。以内气之鼓荡带动外形之运动;以内气之深微横竖,激发外形之变化飞腾。如此,则太极功练来娇娇娆娆,飘飘荡荡,无形无象,和顺自然。

3.松静顺遂,纯任自然,柔和缓慢,气达四梢。松,并不是一切肌肉都不用力。为了维持正确的姿势和准确的动作,不该用力的肌肉,一律不准用力;应该用力的肌肉,要适当地用力。松不是软,应该象弹簧一般,虽松而不失其弹性。静就是精神集中,又叫精神内守,无思无虑,无物无我。内中气之往来运行要顺,外形动作与内气要一致。四肢动作还要配合恰当。所谓内动外随,上动下随,诚于中而形于外,才能达到内外兼修的目的。孔子讲“率性之谓道”,老子讲“道法自然”,前辈行意拳家河北省武术馆馆长刘纬祥老先生讲“拳打自然”。可见“自然”二字之重要。从人体上讲,各肌肉之收缩与伸张,各关节的活动范围,四肢与躯干活动的配合,运动中手足上下的相对位置,内中呼吸与外形运动的关系,都有其自然规律和生理限制。太极功既以祛病延年为其主要目的,当然就要遵守这些规律,顺乎生理自然。取其强身健脑修残补缺之效,决不追求优美动人的艺术动作与拳架之长短高低。太极功以内气支配动作,吸引呼发,故柔和缓慢,深细匀长,可使肺活量加大,氧化作用加强,新陈代谢旺盛,气血流通舒畅。太极功虽动作柔缓,不求姿势,但松而不懈,缓而不散。动起来如风吹大树,躯干动而百肢摇曳,极其自然而富有弹性。为作到这一点,在练功时必须气贯四稍。何谓四稍?稍即末端。舌为肉稍,齿为骨稍,发为血稍,甲为筋稍。练功时,真元发动,腹内沸腾,以意领气,达于四稍,便觉舌欲摧齿,发欲冲冠,齿欲断筋,甲欲透彻骨。提起全副精神,则无迟重之虞;意念到什么地方,气就到什么地方,同时肢体动作也就到什么地方。虚实变幻既明显又迅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虚实实,亦虚亦实,圆通活泼,断而复连。个中趣味,非道中人,不可知也。太极功以呼吸调动内气,以内气带动动作,故力不蓄而自蓄,不发而自发。动作自然,刚柔互济,出手柔缓,而力能摧城,气可移山。练到好处时,其气魄是十分雄伟壮观的。


任何气功,都有三个方面的要求,即调息,调身,意念。
(1)调息:调息即调整呼吸。神运经上说:“纵横者肋中开合之势,飞腾者丹田呼吸之间”,说明内气之纵横飞腾,全靠调整呼吸来得到。太极功采取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呼吸法”。吸气时收小腹,提肛、缩肾,肋骨齐举;呼气时小腹放松,自然隆起。这种呼吸方式适合于太极功的动作要求,也合乎生理上的需要,能使膈肌与腹肌的力量加强,加大腹压的变化,提高肺活量,改善腹腔血液循环,减少体内淤血。也易于作到内气鼓荡和发力时气沉丹田。注意:其一是这种逆腹式呼吸,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快习惯的,尤其是学过六字诀,习惯用顺腹式呼吸的人,可能一时很不习惯,改不过来。这大可不必急躁,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原来的习惯,先保持自然呼吸,想吸就吸,想呼就呼,不要强求而引起呼吸急促,更不要憋气。在这种纯任自然的呼吸中,也要注意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循序渐进,有意识地逐渐过渡到逆腹式呼吸。有人问:“六字诀在呼气时收小腹,提肛、缩肾,而太极功则是在吸气时收小腹,提肛、缩肾,同是养气功,何以呼吸与动作相反?”这里有一个原则,即凡是领足三阴之气上升时,必须提肛缩肾,使丹田如同抽气唧筒一般,以调动真气上行。小腹放松时,三阳之气即自然下降,六字诀不着意于吸而着意于呼,呼气时念字,并以意领气循经上行,故呼气时要提肛缩肾收小腹。其二是对“气沉丹田”的正确理解。沉是自然下降,如漏船在水中要“沉”,而不说“下”或 “入”。气沉丹田不能用力,不同于“力入丹田”或“气贯丹田”,入贯是要用力大。比如行意拳“盘根”中的贯气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神运经中讲“进退随手之出入,来去任气之自然”,就是告诉我们不要用力使气。

(2)凝神:凝神就是精神集中,“内守”。孔子谓之“静而后能定”,孟子谓之“不动心”。无论是动式还是定式都应如此。行意拳经云“心定神娜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无物,无物气行,气行绝缘,绝缘觉明,觉明责神气相通,万象归矣。”这里明确指出,凝神是行气的前提,是作气功的首要条件。太极名家武禹襄先生也说过“神不凝则气不敛,便无含蓄,身易散乱,气亦不能收敛脊骨。”从生理上来说,精神集中,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的机能,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各个器官的机能活动,按需要统一起来,因而能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怎能凝神呢?拳经上有明确解释:“目视鼻,鼻视脐,处处行擦迟不可移,彻开二六连环锁,一点灵光吊在眉。”即在作太极功时,要集中全副精力,将神提聚于眉间前庭之“天心”,从意念而眼神,而躯干四肢,需要完整一气。而对病弱之人,则要求“眼若垂廉,目光内视,光不外露而神不可散”。这样对大脑活动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太极功之医疗保健作用和技击效果全在于劲力之纵横和内起程之飞腾。神运经上说“纵横者劲之横竖,飞腾者气之深微。”“固形体以为纵横之本,萃精神以为飞腾之基。”说明对拳架的要求是为了锻炼内劲之横竖,对神气的要求是为了练内气之飞腾。用马礼堂老师的话讲就是“手眼身法步,内外紧相随。”作到肌虽松而势不懈,动虽缓而身不散。每一动作要动步不动心,动身不动气。心静而后步能坚,气静而后身能稳。这也是对一切内家拳的要求。


(3)对外形上的要求:也就是练气功时对“调身”的要求。内功经上讲得既全面又明确:“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背圆而正,肋开而张,裆深而藏,足坚而稳,膝曲而伸......”,“按肩以练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坚胯,提胸以下腰,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紧撮谷道内中提,尾闾一起皱节骨,玉枕难过目视顶,来到丹田存消息......。”这些口诀不但说出了对姿势的要求,而且阐述了这样作所起的作用。根据经典理论与实践经验,马礼堂老师总结成五点:即顶头竖项、拔背涵胸、沉肩坠肘、正脊松腰、提胸虚步。顶头竖项,大椎廉泉微后缩,是为了沟通任督二脉,解决了玉枕难过的问题。足踵踏地,两臂自然下垂,两肩自然内扣,胸内涵而背自拔,作到了背圆而正。如此则真气不但易自夹脊而上通于任脉,而且易于转过两扇斗背骨而布于两膊,充于指尖。必须正确理解“胸出而闭”,即胸虽内含然而有前出之意,以免内缩而压迫肺脏,影响呼吸。沉肩坠肘,即松肩坠肘,即肘向下坠,肩向前微送。松肩是腰以上躯干放松的关键,坠肘又是松肩的前提。肩头的三头肌,下连大膊的双头肌,前连胸大肌,后连背阔肌,故肩松则胸背全松,气血运行畅通,三焦之气顺,气易沉于丹田,下肢乃得稳健。一体之运动主宰于腰,拳经云“手司上下,进退在步,函虚在胸,转化在腰。”腰起车轴的作用,且大脊前有任脉,后有督脉,欲保证任督畅通,则宜正直而不宜屈曲;欲达到转化灵活,则腰宜松而不能紧。松腰之秘在于抱胯,两个大转子微微内合(两大腿微内旋内收),臀向下逼,尾闾骨向前向上一翻,则腰自松而真气过会阴命门,直上百会,督脉通矣。提肛缩肾可引三阴之气上升。松胯提膝,乃能迈步如猫行,做到轻灵。

从整体上讲,可以总结成三句话,即:“内要顺,外要合,拳打自然。”

总之,练太极功者,应向内追求养气之功,乃得益寿延年,勿斤斤计较一招一式之长短高低。舍本求末了。

郭云深老先生有口诀云:“有形有意全是假,拳到无心方为真。”

马礼堂老先生太极功歌曰:


太极功法莫轻视,意气相随贯腰隙。
变幻虚实须留意,气遍周身不费力。
动中求静静犹动,因势变化示神奇。
真气冲动在腰间,腹内松静入丹田。
尾闾中正气贯顶,还须着意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内求,曲伸开合任自然。
若言体用何为准?养气为君骨肉臣。
深究意义欲何为?延年益寿不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