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玲玲解析陈乔恩面相:[原创]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教育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08:18

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关于“问题”的研究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 高占国

全面提高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富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研究,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一定的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试图解决综合主题的所有问题的过程。“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中,在“创设情境”后,学生要根据情境“发现问题”、“选择问题”、“确定主题”等,所以,“发现问题”是这一教学模式的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那么,“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下面就把学习的初步认识提供给大家。

在说明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方法,关于“方法”的概念,在网上《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方法(1)[method,way,means]。(2)古指量度方形的法则。(3)现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中的方法,就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如果“基本”的概念是指“主要的”话,那么,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就定义为: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主要途径、主要步骤、主要手段等。

关于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许多人在文章中有论述

1在“江畔朝阳校园网”上《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一文中,关于发现问题的方法包括三种基本方法:

(1)“突破常规而发现问题”。

“常规”是指事物的一般规律性。遵循常规就是遵循一般规律性。但是,事物中除了存在一般规律性,还有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发展到极点,就成为例外。面对例外,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把例外当作不正常而加以抛弃或置之不理,只想守着常规,这就不能发现问题。另一种是不受一般规律性约束,紧抓例外不放,甚至还要主动去发现例外和创造例外,这就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引发人们的创新活动。

(2)“通过主动改变情景而发现问题”。

变换情景,就是指变换环境条件。每一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环境条件之中,每一项工作都在特定环境条件中进行。客观的环境条件是经常变化的。这里讲的主动变换情景,是指客观环境条件还没有变或沒有大变,我们就要主动去思考,一旦环境条件变化了,将会导致什么结果。事物总是要发展前进的,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大胆假设,当某一情况发生后,其发展趋势会是怎样,这样也有可能导致产生新观念、新设想、新创造。

(3)“通过主动变换思考角度而发现问题”。

有些问题,站在原来的角度上不是问题,或者没有问题,而站在新的角度上来看,则可以发现问题。角度之一是现有的东西可否由别的东西代替?例如,在汽车中用液压传动来代替金属齿转动;用充氩的方法来代替电灯泡中的真空,使钨丝灯泡提高亮度?角度之二是调换排序。例如,通过改变不同企业的作息时间来缓解交通。角度之三是向相反方向思考问题:倒过来会怎么样?火箭是地面向空中发射的,但是我们要了解地下的情况,那么将火箭向地下发射,就发明了一种探地火箭。角度之四是从综合与聚拢的角度考虑问题:组合起来怎么样?例如,衣柜等组合在一起变成组合家具,把几种金属组合在一起变成种种性能不同的合金,把几个企业组合在一起构成横向联合的股份公司……。[1]

2、在“宝德龙人才网”上,《发现问题的具体方法》一文中,关于发现问题的方法列举了16种:(1)学习法;(2)锻炼法;(3)询问法;(4)统计资料分析法;(5)听取报告、汇报法;(6)会议法;(7)现场观察、考察、检查法;(8)实验法;(9)对比法;(10)随机法;(11)典型调查法;(12)专题法;(13)假设法;(14)薄弱环节探求法;(15)排除法;(16)投票法。[2]

3付刚等人在《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一文中,认为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有:

(1) 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标,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从中引导启发思维的方法。面临新事物、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分析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逆向思维有下面几种类型: 

①结构逆向思维。是指从已有事物的逆向结构形式中去设想,以寻求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一般可以从事物的结构位置、结构材料以及结构类型进行逆向思维。“双尖绣花针"把针孔的位置设计到中间,两端加工成针尖,从而使绣花的速度提高近一半。这是一个结构逆向思维的典型实例。       

②状态逆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逆向方面来认识事物,引发创造发明的思维方法。过去木匠用锯和刨来加工木头,都是木头不动工具动(实 际上是人动)。了改变这一状况,人们从工具不动、木头动的角度出发,设计发明了电刨,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工艺水平,减轻了劳动量,它是与状态逆向思维相连的。    

③因果逆向思维。是指从已有的事物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寻找解决问题新途径的思维方法。在电的发明史上,从奥斯特的电能生磁到法拉第的磁能生电,它们之间就有着因果逆向思维的联系。因果逆向思维也是进行发明的有效方法。

(2)移植借鉴法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甲事物中的优势移植到乙事物中去,同时进行 对照、借鉴、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加以改进,形成新的优势,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称为移植借鉴法。科学研究中,经常会运用其他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本学科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借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政治经济学等思想的精华,除去这些思想虚无、落后的一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框架。仿生学,就是研究借鉴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用来模仿改进相关技术系统的科学。它是科学领域运用移植借鉴法的典范,正因为运用了移植借鉴法才使得仿生学有了很大的发展。

(3)缺点发现法    

缺点发现法就是根据现有事物的不足,仔细分析研究,然后提出改革或完善的思维方法。寻找缺点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而创造发明就是要解决现存的问题。因此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①用缺点发现法进行课题研究一般有四个步骤:     

 ②确定要研究的课题。     

    ③确定与课题有关的信息种类。例如材料、功能、外观、大小等。    根据已确定的信息,分析、研究,找出其缺点,这一步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与质量。     

    ④针对一个或多个缺点提出改进实施的方案。

     4毛泽东认为:“提出问题,首先就要对于问题即矛盾的两个基本方面加以大略的调查和研究,才能懂得矛盾的性质是什么,这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2版,第839页)。可见,问题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调查研究是发现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5、网上“伟然的共享空间”《如何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一文中认为:“如何发现问题?(1)客观、真实、全面认识事物的现状,包括:历史、数量和质量。(2)正确评价事物现状,包括:找准参照物——提出评价标准尺度,对比评价,发现异常。(3)发现问题,包括:找出优点和缺点。

6、中学语文中考高考资源网上《掌握和运用“发现问题”的方法》一文中介绍了发现问题的五种方法:(1联系法。前后联系,新旧联系,在联系中比较、分析,发现矛盾,发现问题。(2)求异法。逆向思维发现问题。(3)发散法。由某一问题想象联想,旁及其他相关或类似问题,提出问题。(4)扩展法。针对某一问题,从更广更深的角度提出新的更有意义的问题。(5)情境假设法。改换条件情境,利用假设提出问题。

7、《指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台湾著名教育家陈龙安教授集多年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地提出“假列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十种创造性思维发现问题的方法。

“假”——“假如”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对一个假设的情境进行思考,可用人、地、物、事、时的假设发问。如,假如雷峰还活着,他将怎样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列”——“列举”的问题。即列举出符合某一事件和特性的事物或资料,越多越好。如,举例说明某某。

“比”——“比较”的问题。即说两项或多项资料、事物比较其异同。如,比较A事物和B事物的区别和联系。

“替”——“替代”的问题。即用其它字词、事物、涵义或观念替代原来的材料。如,A事物还可以用什么概念来代替。

“除”——“除了”的问题。即针对原来的资料和答案,鼓励学生能够突破陈规,寻找不同的观念。如,某某资料,除了书上列举的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资料。

“可”——“可能”的问题。即要求学生利用联想推测事物的可能发展,或做回顾与前瞻性的了解。如,某某事情的最终解决方式是A方式还B方式,为什么?

“想”——“想象”的问题。即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想象力想象未来的事物。如,如果现在我们不这样做,事情的结果会怎样?

“组”——“组合”的问题。即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如文字、图片等)要求学生加以排列组合成另外有意义的资料。如,对某某等基本概念,以不同的知识为中心,对相关的知识进行重组、归纳,可以获得新的认识。

“六”——“六W”的问题。即利用英文中的“who、what、when、why、where、how”作为发问的题目。如。某某是谁、某某是什么、某某在什么时候、为什么、在那里、怎么样。

“类”-“类推”的问题。即将两项事物、观念、人物直接比拟,产生新的观念。如,通过对A与B的比较得到什么认识。[3]

以上关于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各有不同的论述,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的,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发现问题”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我们的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按照发现问题的主体的不同分为: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

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是指学生个体分析研究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矛盾关系的过程。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中,是学生个体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定情境,采用观察、分析、综合、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头脑风暴、推理、实验法等方法分析研究情境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

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是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其他人之间共同分析研究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矛盾关系的过程。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中,学生在自主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定情境,分别进行学生小组之内合作发现问题、学生小组之间合作发现问题、学生小组与教师之间合作发现问题、学生小组和学生小组之外、教师之外的其他人合作发现问题四种基本方法,在这四种基本方法中还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些方法一般是采用观察、分析、综合、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头脑风暴、推理、实验法、讨论、辩论、竞赛等方法分析研究情境中的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过程。

我认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中,自主发现问题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具体运用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中,要运用各种具体的方法,比如,观察、分析、综合、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聚合思维、头脑风暴、推理、实验法、讨论、辩论、竞赛等方法,这些方法从地位上和作用上都是从属于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的,都是为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服务的。

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这两种基本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不同的,在两者的关系中,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必须建立在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发现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进行运用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然后,才能指导学生运用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这是由于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合作只是自主学习的手段。还由于只有建立在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基础上的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才是主动的方法,不然就是被动的方法。总之,自主发现问题的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的关系实质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规律的要求。另外,自主发现问题方法和合作发现问题的方法是“发现问题”的基本方法,只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条件下的基本方法,并不是适用其他所有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