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兑换系统txt下载: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9:16:52
加强阅读积累  夯实语文根基
四川省渠县中学  张开英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提出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1~6年纪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纪学生背诵80篇(段)。这一措施指出了语文走的是一条“重阅读,重积累”之路。,阅读是方法,积累是目的,知识的积累主要通过阅读获得。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怎样加强积累呢?
一、加强阅读宣传,营造积累氛围。
在明确阅读目的的前提下,有的放矢,阅读才有动力、效果。可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阅读重要。如介绍老一辈的著名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曾在年轻时代得益于阅读的事迹;一个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对学生说:若工作时你们能做到每天阅读半小时的书,你们将会脱颖而出,否则将一事无成,阅读是对人终生受益的经验;也可用名言锦句:“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来强调阅读的重要。
明确了阅读重要后,就要努力营造阅读的氛围。开设“读书角”,由专人保管图书的借阅。引导学生认识读书的三种境界:“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蓦然回首,伊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创造适于阅读的环境,达到阅读的心境。
二、选择阅读内容,跳出积累误区。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肆之屋,久而不闻其臭”。阅读内容的选择对于塑造人格也有着同样的效应。要让学生读高品味的书,做高品位的人。书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书使人受益,如橄榄,越咀越有味;中品书使人无害,如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下品书使人无益,如白粉,只要染上,危害越来越严重。不仅要学会分辨书的品味,还要知道对于我有用的书,才选择。面对信息社会中铺天盖地的资料,我们不能成为信息的奴隶,只有学会筛选信息,才会成为信息的主人。否则,会象大海捞针,一场空。
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还要有意识的调控,虽然内容都有意义,但由于性别的差异,阅读有明显的取向性:女生喜欢情感类,男生喜欢科技类、武侠类。就需要老师做适当的引导,让男、女生的阅读具有互补性,拓展阅读面,以免缺乏“营养”,得“贫血病”。
三、指导阅读方法,加快积累进度
方法的重要无与伦比,方法得当,阅读的效果才明显,可从以下方面指导:
(一)朗读方法引导
训练模式是: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让整个课堂充满朗朗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语文以生命、活力。
模式的理论根据:“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说的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为什么读书这么重要?因为语文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根本在于习得语感,语感的获得就是读、读、读。叶老说:“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御文字。”诵读即有声之读,诵读是感知教材内容的一种手段,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加强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领悟。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直觉性,一般不需要理性思维作中介,就能敏锐识别语言的内涵与情味,正误与优劣。可以看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义,对于文章的妙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会体味到的,对于各种语文知识,技能的获得,也靠反复读,在不断的语言感受中领悟,而非教师的讲授灌输中接受的,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的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读出语言的味道,在读中受到感染、熏陶,体现语言艺术的真正魅力,在抑扬读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听出作者字词句篇的划分,语修逻文的处理。
诵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
诵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  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  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  连续(⌒ )重读(▲)轻音(△)升调(↑)降调(↓)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
(二)、粗读浏览与精读细研、快读与慢读,齐头并进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若想每一本书也不放过,步步为营,就会葬身于汪洋大海;若对每一本书只想跑马观花,也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速度可达到500字/分钟。
精读则是针对当确定了重要的信息后,对精词、妙句、好段的揣摩、鉴赏,速度应是200字/分钟。
(三)、作阅读笔记,积聚知识宝库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足见写在阅读中的地位,教会学生做阅读笔记是重要的,主要有下面几种方式:
1、             卡片式
便于归类整理、管理、使用,主要记录经典的语段,收藏价值大的史实、事件。
2、             摘评式
在摘抄过程中注评,发表自己对人、事的看法、观点,阐释理由。可通过此方法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最好的方法。
3、             剪贴式
主要是针对整篇文章而言,摘抄费时,文章又确有保存价值,采用此法。收藏资料可按下面的类别整理:祖国新貌、国际风云、海外风情、历史空间、科技长河、当今体坛、动物世界、书林画苑、音乐无限、军事天地、风流人物、异域珍闻、生活常识、名人轶事等。
(四)网络阅读
上网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最佳途径。在网上不仅可以大量阅读,还可以发帖、跟帖、回帖,及时阅读反馈,交流思想,升华感悟,大大提高阅读效率,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题材。
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个自己的知识库存,写作时不会再为“无米之吹”而愁,可信手拈来,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文章自会流光溢彩,美不胜收。
四、分配阅读时间,保障积累到位
若没有时间的保证,阅读很可能善始不能善终,不仅校内每周要安排固定的阅读时间,节假日也需坚持,“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阅读要有成效也该如此。当然,积累并非阅读的终及目的,阅读——积累——应用——阅读,这是一条循环链,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活动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应用于实际,在应用中会发现缺陷,于是又在阅读中吸收营养。知识和能力逐渐增强和提高。可通过下面的活动起促进作用:
(一)、佳作交流展评,阅读材料的选择再现
合作学习是新世纪的学习形式,交流合作可取长补短,通过阅读材料的交流评比,分出优劣,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学生的阅读果实获得师生的承认,会激发进一步阅读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可谓是一箭双雕。
(二)、读书心得座谈,阅读材料的概括分析
若只看不思,看得再多都无收益,“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就阅读所思发表看法,一起磋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初中阶段是最具叛逆的时期,也最具效仿力;爱表现自己,也有独立的见解。让思维的火花碰撞,灵感跳跃,学生的睿智绽放,每位学生是具有“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潇洒,能对韩寒现象各抒己见。
(三)       、辩论创作,阅读材料的加工创新
阅读积累要转化为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演讲、辩论、7是最好的途径。阅读、积累是吸收、消化,演讲、辩论、创作是表达、创造。若长期坚持开展各种课堂活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辨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
阅读教学使学生尝到学习语文的甘甜,渗透心田,滋润成长。
激活学生思维,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课活跃思维方法初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什么是阅读?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就是通过视线的扫描,筛选关键性语言信息,结合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引起连锁性思考的过程。”这里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阅读。俄国诗人克里雅日宁说:“读书有三种: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他说的第三种阅读,就是读出了新意超越了文章本身,探索和发现出文中没有说出的答案,这就是创造性阅读,其特点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从读懂到发现书中和文章中的不足或不对之处,能提出新的看法,发表一种新的见解。具有这一特点的学生思维活跃,不迷信书本,不拘泥成说,能大胆向权威挑战,敢想敢说。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同时,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创造的前提。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注重活跃思维。我校是区“大语文教育”的实验点,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做过一些有益的尝试,摸索出几条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现汇报如下,以求教大方。
一、创设氛围,提倡民主
在创新教育中,遵循人的身心发展,创设一种能形成创新情感的氛围尤为重要。只有在智力与情感的双重作用下,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有效发挥。阅读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情感交流的过程,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即营造民主活跃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发问,积极参加讨论或争论。陶行知在《创造教育》一文中说:“我要提醒大家,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实践证明,没有教师的民主,就没有学生的创新;离开了教学民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成了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要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引导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自由的表现和舒展起来。教师还要主动的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让学生有一个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
因此,我在上课时,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或讲故事,或做游戏,或猜谜语,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听课。同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比如,我在讲完《皇帝的新装》《扁鹊见蔡桓公》时,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们自己排了个课本剧,能不能在课上演一下?”我当即答应,学生如愿以偿,老师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很多。
二、放手发问,集思解惑
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一个新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一切知识的获得,大多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问开端。一个人如果发现不了问题,也提不出问题,就很难成为创造性的人才。放手让学生发问,就是感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打破“教师问---学生答”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自己问---自己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 ”等多种问答形式。教师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会他们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与方法,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独立见解,甚至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
我教鲁迅的《故乡》,课前学生虽对课文作了预习,但课上我没有急于讲析,而是放手让学生发问,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提出自己困惑不解的问题。于是,学生重新认真自读课文,思考字词句篇、人物形象、事情过程、思想内容、表现方法乃至标点符号。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如:萧索的荒村为什么是“横着”?对宏儿为什么用“飞出”?“我”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故乡为什么“没有好心绪?”既写《故乡》,为什么花那么多笔墨去写闰土的外貌以及他和迅哥儿的关系?为什么还写杨二嫂?“我”想到希望,为什么突然害怕起来?等等。对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解答,而是给学生以点拔引导,让学生知无不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集中学生智慧解决问题,把求知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不断学会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培养。
三、投石激水,推波助澜
皮亚杰认为,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不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人,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促进者。要给学生一种智力自由,将儿童“错误的”回答看成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探索问题”,就是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大胆放手,通过让学生动脑去想,动口去说,动手去做,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投石击水,来推动课堂的波澜向高潮发展。学生的大脑在受到课文信息刺激之前,对课文的思维常处于平静状态,课上可根据教学目标设置“投石激水”的问题,使学生大脑由于信息刺激产生兴奋,再因势利导,将兴奋点向面辐射,促使学生 融会贯通。
譬如,教《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向学生提问:“造成‘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这 一结局的原因是什么?”以此激起学生思维。再以“从作品的人物思考,引用课文内容说明”的提示和要求,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具体探究。学生 边读边想,说出了如下答案:是菲利普夫妇怕“女婿起疑心”,于婚事不利;是于勒“当初行为不正”,怕他“重新回来拖累我们”;是于勒成了穷光蛋,“父亲的希望”成了泡影;是菲利普夫妇的“拮据生活”,要不然也许不会如此;是菲利普爱慕虚荣,怕旅客知道“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是他弟弟,有失体面;是菲利普夫妇唯利是图,他们只认钱不认人。最后启发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在于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在教学中,千方百计的去“投石击水”,能够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支持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因为学生提出问题越多,就越能体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四、出其不意,设疑引议
许多学生阅读课文,经常满足于字面意思的了解,尤其是阅读现代文,总觉得一读就懂无疑可问,无问可思,把教师讲解当成“耳边风”。对此,教师可在学生并不在意的地方设疑提问,引发学生议论。因为“疑”是刺激学生思维的诱因,是激发学习的动力。这样,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致使学生乐于思考,急于思考。
教《藤野先生》时,我对藤野行先生第一次跟学生见面的自我介绍,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藤野先生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他为什么不说‘我叫藤野严郎’?句后为什么用省略号?”这出其不意的提问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有的念念有声,有的默默沉思,都在仔细揣摩两种说法的口气、情感有什么不同,推求作者用省略的意图。
教《变色龙》,在小说结尾“那群人就对赫留金哈哈大笑”这容易被学生滑过的地方,我问学生“那群人在‘笑’什么?为什么‘笑’?”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或翻看课文,或凝神思索,或低声耳语,而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那群人笑赫留金------他索赔落空,事与愿违;他偏偏遇上了将军哥哥家的狗;他偏偏遇上了媚上欺下的奥楚蔑洛夫。他们笑那个社会------—人得势,鸡犬升天,一个平民百姓竟不如一条狗。
五、故作谬问,辨伪求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故意用一种似是而非的说法向学生发问,能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怀疑,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作出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荔枝蜜》时,在和学生一起理清作者思路之后,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和文章结尾的作用,我故意向学生提问:“我认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赞美蜜蜂无私奉献精神,表达对蜜蜂的热爱之情。同学们是否同意?”学生冥思苦想之后,认为这一说法不正确,赞美蜜蜂不是作者的写作动机,作者是通过赞美蜜蜂来颂扬 劳动人民为子孙后代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写蜜蜂的目的是为了以物喻人。我又问:“作者写到倒数第二段已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加上最后一段,这不是画蛇添足吗?”学生交头接耳,你言我语,认为绝非是画蛇添足,此段不仅表达了作者向劳动人民学习和愿望,更引发读者联想,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故作谬问,能够激活学生大脑,引导学生去发现,主动的去辨析,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同时使学生创造出新的东西。
六、激发想象,拓展思维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同理,没有创造性的想象,也就不可能有创造性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课文及材料所提供的广阔天地中自由的翱翔。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有激发想象的地方。针对《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最后一个离开咸亨酒店后的推论结局,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并这样问学生:(1)仍旧好吃懒做,悲哀的死去?(2)遇到了好心人,赡养他后半生?一改过去懒惰行为,以手工活为生计?(3)他的腿治好了,仍苦读经书,终于中了举了?如此种种,让学生展开想象。讲完《变色龙》后,让学生续写奥楚蔑洛夫在广场又遇到了将军的哥哥,又做出的怎样的一番表演。学完《孔乙己》《范进中举》,让学生写《孔乙己巧遇范进》等,这些都要求学生 既要把握原著精神,又要有创新。讲《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第一步构图,在脑海里想象出雨后古道、客舍、道旁柳树,以及喝酒送行的场面;第二步着色,脑海里的图像变成彩色的,象彩色电视机的画面一样,柳树新翠嫰绿,客舍古色古香,人们的脸色,衣服的颜色等;第三步要想象出人物的神态、举止、劝酒的动作,分别的话语以及人物宽大的衣服,分别时满含深情的眼睛,劝酒时依依不舍的表情上。这种创设想象情境的教法,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思维灵活,而且能挖掘他们创造想象的潜能。
七、激励评价,增加自信
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性阅读能力,要采取激励性的评价机制,让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阅读活动中,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都给予肯定,多肯定少否定,多鼓励不批评,因为课堂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宽容他们的错误,对于他们的哪怕是细小的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以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同时,多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的乐趣。实践证明,学生每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自信心就会提高一步,体验的成功越多,自信心就越强。
比如,我在阅读测试时发现,不少学生对回答文字叙述题(简答题)感到为难,害怕答错扣分,有的索性不答。对此,我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即使答错了,也给一半的分,有创见的加分。这样,学生答题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久而久之,学生作题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学生也更自信了。其实,评分只是一种手段,教师不要过于吝啬,要用它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学生不是待装的瓶,而是待燃的火”(雷伯第斯语)。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进攻的志趣和努力的热忱,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得到真理解,这是好的教法。”在实施创新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教法。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1--12期)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强化课外阅读, 提高读写能力
------关于阅读课的探索和实践
我校是市“大语文教育”的实验点,近两年来,我们根据实验方案的要求,进行了课外阅读的探索,创造性地开设了“大阅读课”,摸索出了“大阅读课”的课堂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现把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创造条件,方便阅读
为了落实新大纲及课程标准关于阅读的要求,学校每年订购报刊杂志300多种;设置学生阅览室两个,读报栏四组,每天更换新报20多份,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体育等信息;图书馆藏书近10万册,教育部推荐的26部必读书目,我校每套均达60册,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阅读室,不分节假日,全天候对师生开放;每班每周开设两节阅读课,教师指导学生到阅览室阅读,充足的图书、报刊资源,使学生能够多渠道获取信息。
二、深入研究,指导阅读
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专题阅读尝试,受到学生的欢迎。
1、能力训练专题。我们将阅读能力从微观上分解为不同的训练点,宏观上组成一个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科学体系,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能力。如整体把握 ,筛选信息这一训练主题,我们确定了综述世界舆论对美9·11事件评价这一主题。学生到阅览室采取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从大量新闻报道中评论中,筛选处理相关信息,了解国际社会由于价值观不同、立场不同对这一事件的不同认识。
2、作家、作品研究专题。鲁迅深切关注农民、农村的少年朋友,《社戏》《故乡》对农民、农村小朋友的深深的挂念。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呐喊》,要求重点研究《社戏》《故乡》,学生自主阅读,交流体会,切磋探讨,理解了鲁迅先生的写作目的。
3、读写互动相得益彰。我们提出“为写而读,为读而写”的口号。我们指导学生读《红楼梦》的23回和24回,语言大师的精彩描绘让学生大开眼界。学生体味其中“感慨缠绵、心病神痴”的细腻,“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的百种思绪的复杂,自会受益非浅。我们精心设计作文题,给学生压力,让他们带着任务,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如我们设计了如下作文题:我喜欢(不喜欢)       (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如虎妞),我所认识的宋江,唐僧……,面对先贤       ……
4、创造性阅读。当学生头脑中闪耀出创造的火花时,我们指导学生以读书札记的形式及时捕捉它,记录下来。如“韩寒现象”思索,众说纷纭,我们组织学生阅读《三重门》,查阅资料,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都很有见地。
5、话题阅读,嫁接读书与生活。我们将社会人生、现实生活中学生关心的,或应该给予的问题分为若干个大话题,下属许多子话题,指导学生围绕话题进行阅读,以发挥阅读的教育功能、认识功能、陶治功能,而不是仅仅将目光停滞在语文教学这个层面上。如围绕“理想”这一话题,学生阅读有关名人名家的阐述,加以讨论,学生都能树立健康的、远大的理想。我们已开设了许多话题,并有学生自创话题,如贫穷与教育,环境保护、子女教育、传统美德、影视欣赏等。
三、探索模式,促进阅读
世纪之交,探究性学习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也对语文“大阅读课”的学习模式进行了研究。所谓“大阅读课”是指两节课连排的阅读课,阅读时间相对充足,学生获取的信息量大,便于安排阅读材料,利于组织交流和提高阅读效率,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取得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课前准备
1、选书:教师事先选出适合本级学生读的书,并列好目录,着重指出必读文章1—2篇,可以用统一的书,也可印发阅读材料。
2、精心布置阅读室,给学生创造一种优雅的环境。
3、做好教师角色转换的准备,由领导者、教授者变为设计者、服务者、组织者、观察者、鼓励者、点拨者、研究者。
(二)阅读指导
大阅读课一般可分吸收和交流两个阶段。吸收是阅读课的主要任务,吸收要通过充足的阅读来实现。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增强语感,交流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吸收。同时,在交流“碰撞”过程中,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
阅读过程按以下步骤进行:
1、要求( 2---3分钟):指出必读 、选读内容 ,并指导阅读方法。
浏览:快速翻看有关的阅读材料。
略读:速读几篇文章,了解文章内容。
精读:对必读的文章至少读三遍(一遍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解决生字词;二遍找出精彩词、句、段,做摘抄,并适当背诵;三遍写点随笔,提出看法或疑问)。自己的阅读材料可在材料上直接标注。
2、学生自由阅读(60分钟):教师陪读;教师巡视,解答学生的疑问。
3、学生交流(20——30分钟)
(1)交流内容:一个好词、好句、一段好文可让学生背诵,一篇好文章,可让学生有感情地读出来,谈感受,鼓励学生质疑、争辩。
(2)交流形式:
小组交流:人人发言,争当演说家
班内交流:采取小组竞赛,评选“优胜小组”、“最佳质疑者”等方法,激励学生各抒已见。
4、评价总结(1---2分钟)
总结学生阅读、交流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探究性语文“大阅读”活动的开展,真令我大开眼界,学生人脱口而出的成语、词汇,让我大吃一惊;学生们极富有感情的朗读,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惊叹了;当我翻开一本本日记,发现那发自内心的“我最喜欢的语文课”时,我更是怦然心动了。谁说我们的学生不爱说话?谁说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交流?实践证明了学生能行,也证明了语文“大阅读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语文课。它不仅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希望所在。
四、开展活动,激励阅读
我们将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今日说法、动物世界、科技博览、实话实说、大专辩论会……栏目内容录制后每周定时向各班学生播放,传递的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拓展知识面;电视散文、请您欣赏等栏目,学生读的是直观、形象、逼真的教材。
学校每月一次黑板报及手抄报比赛;创办文学社,定期印刷小报;组建学校广播站,天天播放反映校园生活及社会人生的广播稿。学校还经常组织报告会、辩论会、歌咏会、班会、校会。这些会的内容,大多由学生查阅材料,自主组织。学校每学期还组织全校性的古诗词经典朗诵会,读书活动竞赛。先由每班竞赛选拔,再由年级组织初评,最后由学校组织决赛。扎实高效的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张超等学生在市区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刘兴龙、周天燕等30多位学生的作文在省市区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初一、7班的学生还出版了诗集《白桦林》《月亮船》等。
参考书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 2001年)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6期)
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及反思
——济南市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济南 阿信
1998年,1999年,语文教育界的多事之秋:1998年3月,《北京文学》一篇《语文教育,误尽苍生》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对语文教育的大讨论;1999年4月26日,钱理群等四位教授在《中国青年报》上提出质疑;1999年6月,《中国青年》杂志再次撰文,展开讨论。面对这些,语文教育是捧着旧的框框不放,步履维艰的跨过世纪的门槛;还是勇于开拓,重新探索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以一种新的风貌迎接新世纪的曙光。何去何从,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一个关健的十字路口。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这样的讨论中,笔者愿意做一点实际性的工作,对山东省实验中学、山师大附中、济南三中、济南九中等几所学校中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包括32道选择题和10道问答题。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440份。得出的几组数据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深思和忧虑。 一、语文课的尴尬位置
对于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吕淑湘先生用"少慢差费"四个字来表示。到底是什么使得我们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收效甚微呢?调查中几组数据所显示出的语文教学中的悖离现象,或许能给我们提供点什么。
(一).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学生对语文课态度之间的悖离。
毋庸置疑,语文课在中学教育中的位置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工具,听说读写无不是语文的学习。另一方面,语文又有其人文性,是继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形象性思维的重要科目。从给语文课安排的课时中也可以看到国家对语文教学的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课在学生的心中又是怎样的位置呢?调查显示,在高中文理科五门功课(3+2)中,只有18%的学生把语文课放在第一位,而55%的学生把语文课放在第四五位,实际情况可能更差。对于语文课,只有17%的同学感兴趣,而大部分同学认为语文课枯燥乏味,毫无意味。可见,一方面是学校投入大量的课时,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这种两相悖离中,语文教育又怎能不"少慢差费"呢?
(二).语文教育的目的特点与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向的悖离。
语文课是母语课,它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这个民族独特文化及精神的一个个性表征,如果它也象其它事物一样"全球一体化"了,那么这个民族的个性和精神也就完结了。所以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母语则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媒介作用。通过这一媒介,学生去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吸取世界文明的乳汁。通过这一媒介,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特个性,培养其健全的人格。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调查显示,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在走着一条与之背道而驰的道路。在谈到学习语文的收获时,只有21%的学生认为可以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从中体味到人类情感中的真善美。而66%的学生认为从中学到的只是一些字词及做题等的知识技巧。考试升学的功利作用,语言学家对语文的过多介入,使我们太多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性,而排斥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为两个词的区别而大费周折,为寻找一篇文章的唯一主题而竭力引导,为一道题的所谓正确答案而努力证明。如此,语文课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和其余的学科已没有什么区别。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三) .教师的授课方式与学生的阅读渴望之间的悖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叶圣陶先生也早就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课文的解释都必须以教参为本,考试也以此为据(在初中阶段尤其如此)。讲《孔乙已》必是批判科举制度,讲《项链》必是批判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享乐思想。这种做法对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极大的束缚。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在使用着串讲的授课方式,多年来走着"背景知识--作家介绍--划分段落--文章分析--写作特点"的教学老路,硬性的将教参上的内容传授给学生。由于串讲,对文章的条分缕析,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己的诵读时间。有人统计,由于串进,每学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诵读时间不足40分钟。如此,也就失去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顿悟,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创造力,阅读才有其真正的意义。而调查显示,只有6%的学生喜欢串讲文章。而更多的学生则希望教师少讲,把阅读的时间留给自己。造成这种悖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许多教师教学观念陈旧,仍然是一本教材,一套教参上讲台;更重要的是这种教法适合了高考这根指挥棒。
二. 夹缝里的中学生阅读。
(一) 中学生阅读时间的不足和大量时间的无益消耗。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的初始时期。这个时期 如果出现 问题,便会差之毫厘,谬之千里。这个时期也正是中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时期,而阅读习惯的养成 ,又促使他们向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吸取营养,从而完善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然而调查显示,这一阶段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非常缺乏的。70%的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不足半小时,半小时的阅读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无非是读一份本地的晚报。而调查中,80%的中学生经常阅读的报刊书籍是本地是晚报,他们读报的重心又主要放在体育栏目和明星近况。如此,他们能与名作对话的时间已所剩无几。问题的另一方面是, 随着计算机等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们已进入数字化生存的时代。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性和时代购买力的提高,他们先天的具有占有、消费信息的优势。本次调查显示,80%的中学生去过游戏厅,25%的学生经常光顾。于是,一方面他们成为无纸时代的先锋,尽情享受着各种"文化快餐",将年轻的身影淹没于嘈杂的游戏厅里,大量时间无益消耗。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阅读的尽情舍弃。使真正的有益于身心的阅读变得十分缺乏。
(二) 阅读层面的低下和渴望指导的矛盾。
除阅读时间的不足外,令人堪忧的另一问题是中学生阅读层面的低下。这种阅读层面的底下,首先表现在中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接受数量上。调查发现,在所给的中外近50种常见作品中,48%的学生只读过其中的3本左右,而对中国传统作品,53%的同学读过不到两部。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学生对武打言情小说的喜爱,调查显示51%的同学把自己的时间用在武打言情小说和卡通漫画上面,有17%的同学每学期读卡通漫画的数量达到20本以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数字。而在这些卡通漫画中,孩子们所看到的都是暴力、复仇、格斗、凶杀。整本书连一句完整的话都没有,只有"哇、哈、嘿"等干巴巴的字眼。也正由于此,很多学生在表达感情时,也只能用"哇、哈、嘿"等词,语言十分贫乏。一部《还珠格格》居然让无数中学生如醉如痴,正反映了中学生欣赏水平的层面。在本来就不多的时间里,中学生却沉浸在侠骨柔肠的武打言情和凶杀暴力的卡通漫画中,常此以往,会使他们的头脑越来越简单,思想越来越肤浅,知识越来越贫乏,并使得一代人的素质下降。
中学生阅读层面低下还表现在其阅读目的和欣赏情趣上。从学生的阅读倾向和阅读一本书所花费的时间看,很少有学生孜孜以求地去读一本课外书,读书就是看热闹,图好玩,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热衷于那些猎奇的,情节曲折的书籍。有34%的学生注重的是情节是否曲折生动。而只有7%的学生能体味作品的人性美,语言美,情感美。我们并非让每一个中学生都成为名作的欣赏家,然而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则更多的因为其深藏的内蕴。中学生的阅读 层面低下当然不是中学生的原因 。与此相对照的是,83%的中学生的阅读是按自己的兴趣来选取书籍。80%的中学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而我们的语文教育却在忙于串讲课文,死抠字词,难以给学生全面的阅读指导。叶圣陶先生说过:"略读若只作学生自己去着手,而不给他们一点指导,很容易使学生在观念上发生误会,以为略读就是随便读,就此了事。如此积久养成不良习惯,就终身不能从略读中得到多大的实益。"叶老并指出教师的指导应包括书的版本指导,序目指导,参考书籍的指导,阅读方法的指导,问题指导等几个方面,这在今天看来仍具有启发意义。学生的无序阅读与教师的缺乏指导的矛盾其实也正是中学生阅读层面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的阅读渴望与缺乏阅读氛围的矛盾。
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中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渴望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感受人类文明的深遂与恢宏。阅读应是他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书籍对他们有着挡不住的诱惑和力量。
调查显示,85%的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认为其是写作的基础,并希望得到提高。而另一方面,社会、学校、家庭却没有提供给他们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14%和12%的学生表示家长和班主任(非语文教师)支持自己的阅读,67%和78%的学生表示家长和班主任认为阅读是看闲书,严令禁止。而家长和非语文老师之所以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其根本原因是社会所给予中学生的高考这座大山。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都是笼中的鸟儿,高考压住了他们飞上蓝天的翅膀,阅读是一个遥远的梦。
三. 阅读,把孩子的东西还给孩子
在这个信息膨胀的时代,当代中学生有其生存的优势:自信,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挑战。然而,当代中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群落,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弱点却越来越令人担忧。一再发生的中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犯罪,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浮躁情绪,无疑是这一代人精神状态的最好注脚。自私、缺乏理解别人的胸怀,缺乏平等精神成为这一代人的集体性格。在中学生的心目中,他们追求的是影星、歌星、球星所代表的名气和地位,而缺乏对魅力人格的崇敬和追求。这当然是整个教育的现状,而在这其中,语文教育没有担负起其应有的责任,而是做了大量的徒费时力的工作,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尤其是因为缺少了阅读,中学生已和传统隔离开来,成为承受着生命之轻的一代,成为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精神孤岛。
西方有谚:"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我们在这里似乎也可以说:把孩子的东西还给孩子。
(一) .扼住语文教育的"公共话语体系"。
信息时代的中学生的思想应该呈现一种多元状态。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在他们的作文、行动、思想中,却使用着同一套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表现在作文上,则为中学生共同的作文模式,北京大学曹文轩称之为杨朔式的作文思路:先见物,再抒情,最后升华出一个主题。曹文轩教授认为这种模式的联想和升华是低级的,概念化的。表现在思想上,则为共同使用着一套惟一的"公共思维模式",成为一个集体群落的"套中人"。这个套子箝制着师生丰富多元的精神方式,说话方式,压抑精神自由,禁绝个性语言,用伪神圣,假崇高的观点去看待"高尚"、"健康""奋斗"等真正的人文价值范畴,让师生的语言远离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现实生活。而造成这两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了广泛的阅读,缺少了阅读,也就缺少了向世界文化的广泛吸收,多方采撷的途径,也就必然导致单调的一致:共同使用着一套教材,共同共同寻求着一种解答。可以说,统编教材是这同一话语体系的最集中体现。调查中,46%的学生对教材表示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这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它表明有近一半的学生在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学并不感兴趣的内容。这种单调的一致扼住了教师的讲课的灵活性,扼住了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同时,也就扼住了语文教育的喉咙。缺少灵气,缺少活气,有的是一派歌舞升平,其乐融融的应试教育的一团死气。
这种共同的话语体系是和广泛的阅读绝不相容的,和真正的语文精神绝不相容的。常此以往,缺少了阅读的孩子,也必将会导致他们人格的一致性。钱理群先生对此做了精当的论述:"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准确(无偏差)地理解'他者'(这'他者'在学校里是教师.校长,在考试中是考官,以后在社会上就是上级.长官)的意图.要求;然后把它化作自己的意图与要求,如果做不到,也能自学地压抑自己不同于'他者'要求的一切想法;然后正确.准确.周密地,甚至是不无机械死板地贯彻执行。……这样的人才,正是循规蹈矩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官员.技术人员。"
(二) 框住语文阅读的考试制度。
造成中学生阅读面狭窄当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严进宽出"的考试制度则是其根本的原因。"一考定终身"使得中学生不得不放弃阅读,钻入题海。调查中,85%的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其中26%的学生认为阅读虽能提高语文成绩,但需长期坚持,若用这部分时间做题或学习其它科目,见效会更快。可见,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脱离阅读是出于一种无奈。而教师因各种原因也必须面对周围的考试氛围和实际情况,这就使得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不但得不到有力的支持,相反,还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阻力,有来自家长的,学校的,甚至有来自学生的,笔者就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我想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演讲谈一谈自己喜欢的书,并顺带讲了中学生阅读的利处,这时就有一学生提出还是省下时间做题的请求,使课堂十分尴尬。正如动物园里的动物放回森林反而不知如何生存,罪犯脱了镣铐反而不会走路,我们的中学生、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离开教材,离开题海,反而不知何去何从。然而,这也更促使我们寻找新的道路。语文教育,已经是误尽苍生,又怎能一误再误。
(三) 还阅读给我们的孩子。
在这个纷扰的时代,读书更应该成为一种时尚。因为只有读书,才能使我们摆脱浮躁,进入沉静;只有阅读,才能将我们提升。马克·吐温说:"名作,是那些每个人都希望读过,而又不愿去读的作品。"人们希望自己读过这些书,是因为这些书是学艺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退缩不读是因为这些书超过每个人的头脑,需要思考才能吸收,而思考是艰苦的。然而只有超越我们头脑的东西才能将我们提升起来。名著是过去的作品。古人并不知道计算机、网络,但古人同样经历着日出日落,风吹面颊,也曾为爱与欲而着迷,也曾对生存的意义苦苦追问,也同样承受着悲欢离合的人生四季。名作之所以历久弥新,就是古人用最清晰的语言,向我们提出着一个个重大的主题,哈姆雷特式的追问是没有时间的界限的。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狭窄的人生,是肤浅的人生,是缺乏个性的人生。而没有个性的人生是没有未来的。
为了未来,还阅读给我们的孩子。
把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和考试中,同学们最为头痛的往往是阅读部分,相当一部分同学作阅读题时没有一点思路和条理,无章可循,更有甚者是谈阅读而色变,其实除了我们在平时学习中除了多阅读多积累,整体提高自己的语感和阅读水平外,还要能够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
一. 辩名析理,把握文体特征。所谓“辩名”就是要明确我们阅读时的阅读材料(阅读客体)的文体。“析理”呢,就是要分析所给文体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这个环节的重点就是分析文章的文体特点。因为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特点也就决定了在阅读过程中的不同侧重点。我们只有把握好了这些文体的特点,才有可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有条理地开展阅读。例如,如果我们阅读的是一篇叙事作品,那么首先就要明白叙事作品的特点,要看清是以记人为主,还是以叙事为主。如果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那么一般来说,它的重点就应该在对人物的刻画上,而对人物刻画的重点是为人物的性格服务的,所以在阅读时就要注意,作品的中心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它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细节等描写手段来完成的。那么在阅读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这些描写,看一看这些描写都分别是从那个侧面来刻画人物的,也可以说是表现了人物的那一个方面。如议论文章,它的重点就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能明白是通过那些论据来完成对论点的论证的。论证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等等。散文的重点在把握文章的感情脉络上,通过品评文章语言来披文入情。“心中有纲,作题不慌”,作为一个阅读的主体,我们应该明白这此些方法和特点,才能从容地立于阅读材料之外而客观有条理地进行阅读,而不致于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一个明确的阅读方法而胡乱作答。
二. 锁定目标,落实阅读过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解读所给材料的过程,而作为练习和考试中的阅读来说,更是带有明显的阅读目的――完成后面所给的阅读问题。所以,就这个阅读的过程来说,我们可以分为三个步骤:一是要注意整体阅读,从整体上把握好阅读的材料,先从感性认识上来看一看文章是属于什么文体,内容上都说了些什么,对所给的材料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二是落实阅读的目标。在我们已经对所给的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一看文章后面所给出的问题,看一下出题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出题的。它所考查的重点是文章的哪一点。在这个步骤中,往往要和第一步中的文章特点结合起来运用。第三步,就是带着这些问题再回到阅读材料中落实答案。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的设计,往往是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按照先易后难、先局部后整体的思路来出题的。在我们读完了问题之后,可以来对照着这些问题再回到原来的文章中,看一看,它们的答案也相应地应该出现在文章中有哪几个部分,我们可以按照材料“按图索骥”“对号入座”,有条理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解答。
三 提纲契领,注意重点句段。在阅读所给材料中,有些语句或是语段甚至是个别字词,在文章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或是升华和深化主题的作用,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这些句子,往往能够快捷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以我们在解读过程中,要注意这些语句和语段。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中心。如一段文章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子。再如首括句、反问句、省略句、以及过渡句等。甚至一些提示语和附加语,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总之、总而言之等等,在阅读中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1991年的高考试题,所给的材料<<世间最美的坟墓>>,后面给的问题有一道问题是这样设计的: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当年的很多考生都没有能回答出来,其实如果细心的话,非常容易,因为在文章的题目下面,还有一个副标题,那就是“记1928年的一次俄中旅行”,而在材料后面有一个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从中可以看出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如果注意到了这个注释的话,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深思精写,准确表述语言。在高考中,我们每年遇到的阅读材料有两类,一是第一卷中的小阅读题,一是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题。在这两类题中,第一卷的小阅读往往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它需要的是细心。而第二卷中的大阅读,除了细心之外,还要求深刻。它的大部分问题是要学生自己来作答的。而在实际的考试中,很多同学都是很害怕这一部分的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作完试题后心里还是没有底,究其原因,大多是对自己所答问题没有把握。其实在这里面,一个关健地方是没有能够真正把握题意,所答问题没有能够准确表达题意。所以我们要能够做到准确表述自己的语言,使所说的话能够语言精练,表意准确。而要能够做到语言精练,表意准确的前提就是我们能够深思――-要想得广、想得深,正确理解文章、题意,而避免曲解和遗漏。这里有两句话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琢磨不透,瞻前顾后”,一是“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把握住了这两句话,我们就有可能准确地理解文意,题意。而不至于啰里啰唆,不能要领。在具体作答中,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文言文的翻译标准来说――信、达、雅。信,就是要能够用词精确,忠实于原文而不曲解的文意题意。达呢,就是要求所表述的句子能够符合文章的文意,准确表达文意题意,雅,就是自己所写的句子本身还不能有毛病,还不能超过字数的限制。
谈语文教师的阅读 卞:我读到你在去年发表的《语文教师的写作偏向》了。我想,你肯定也对语文教师的阅读有过思考。
姜:有过一些,但不很成熟。
卞:读完《偏向》一文以后,我觉得你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我曾经就这些话头作过想象,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说。
姜:是吗?我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你怎么倒知道我要说什么?
卞: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者,至少你对当下的文坛有着很好的解读,可你避而不谈了。我有个感觉,你的话大概已经很少有语文教师能够听懂了,所以,你没有就此深入下去。我可以这样理解吗?
姜:你言重了。从任何一个角度讲,我都是一个普通的作者或读者。只不过是写出了我心里所想的东西。
卞:你在文章末尾谈到了校园小说家和校园诗人的话题,可你仍然没有再说下去。这怎么理解?是不是因为你是一个校园作家,就对此不想多作展开?
姜:那倒不是。在这一点上我不想回避什么,但我这样写是有道理的。现在的文坛,你肯定也知道,已经没有我们的前辈如刘心武那时的气氛了。现在,没有一个教师可以凭一篇小说而昂然走出教育界。还有,与之相关的,现在的文坛,个人话语、私人化写作,已经使写作成为一种个人行为了。所以,我的写作以及我个人的阅读与我的语文教学已经不能混在一起了。前者是个人化的,后者是社会化的。
卞:那么这能不能理解为你的阅读很个性化?
姜:这大概倒也谈不上,阅读中当然有选择性,但毕竟阅读还不是解读,所以也还谈不上个性化。但我清醒地知道,我不可以将我的阅读、写作与我的教学混在一起。这一点我比较审慎。当然,你想混到一起也没门。
卞:你是不是有什么担心?
姜:也许吧!一混起来,就有很多东西说不清。所以宁愿让我的阅读写作处于一种半自由或自由的状况,而不让它和教学掺乎到一起。我觉得,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做一个语文教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无论是工作压力还是心理压力都很大。我又何必以我个人的阅读给我们的语文同行带来另一种压力呢?
卞:也就是说,你在写作的时候,是一个叫姜广平的作家;而你教学的时候,才是一个语文教师。
姜: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定位也最好。
卞:你这种感情很值得人敬佩。但是你这样做,并不能振语文教学之衰。很多人对语文教学的现状给予了猛烈抨击,但我们语文圈子里面却没有能给予一定的反响,你如何理解这件事?
姜:没太多想过,作为圈子里的人,我也不会说多少。应该说,我只有点悲哀,教了十几年的语文,竟然到头来是错误的,这便觉得有点伤感。而跳出这个圈子一想,我们这些教语文的,靠语文吃饭的人,对此没有半点反应,又觉得这有点不正常。语文界对此似乎有点装聋作哑。好在我们在语文界也不算个什么东西。以前,我是了解了一些情况的,听说一些作家做语文高考试卷不及格,我认为这不是一件好事,我也为这些作家感到害羞,他们不应该这样丢人现眼。
卞:你说这话的意思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作家不应该去趟语文教学中的这一趟浑水?
姜:是的,没意思,没操作性。一种是纯技术性的,一种是纯情感性或纯理性的,怎么能扯到一起?这实在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还有,语文试卷为什么一定要让作家去做?作家又为什么去做语文教师都不愿意去做的事?说实话,在这一方面,我是分得很清楚的。所以,我对作家去做语文试卷,没有什么好的评价,我感到一些作家有点做秀。想要说明问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渠道。我想我如果纯粹以作家身份出现,我是不会做这码事的。
卞:对你来说,这不是问题。你是一个语文教师,你必须做题。
姜:没错。
卞:那你作为一个作家,如果要你去做语文试卷,又如何自我评价?
姜:我从来没有以作家的身份去面对语文教师,更不会以作家身份去面对我的学生。我首先是一个语文教师。我的作品不是写给语文教师看的,更不是写给学生看的。
卞:为什么呢?
姜:因为我觉得,语文教师和高中学生并不是很好的读者。严格地说,他们很多人并不懂得当下的文学。他们能叫得出文坛上几个作家的名字?又能读过几个作家的作品?他们只被一些亚文化的东西或者说是一些泡沫文化包围着。他们已经没有什么文化品位了。譬如,自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后,又有哪些作家作品对中国文坛产生影响?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几个语文教师能够回答这个问题。有多少人读马赛尔·普鲁斯特、威廉·福克纳、纳博科夫、博尔赫斯?又有多少人知道中国当下的文坛上一些重量级作家的名字和作品?近些年毕业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也无法回答,大学教科书的更新速度太慢,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非常老化。
卞:这些话说得实在太精彩也太深刻了。我认为这实在是对当下语文教学的一种最有力的指责。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剧。我不是一个作者,但我想告诉你,我是一个好的读者。我觉得,现在要做一个小说读者也是非常不简单的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读当下的小说,现在的小说虽然不能像刘心武出道时那么叫响,但现在看刘心武当时的小说,只不过和中学生作文差不多。
姜:我一般很少评论别的作家的东西,但我很同意你的话,现在没有多少真正会读小说的读者。小说读者的水平有待提高。现在在写小说的人,哪怕是极不起眼的人,一出手都能看出他的阅读量是很大的,而且都是研究性的阅读。很少有作家浮泛地读别人的作品的。
卞:我觉得与你相比,有些语文教师,甚至是一些已经很有名气的语文教师在阅读与写作上实在太可怜了。他们拿不出什么,能拿出的也不是什么东西?
姜:不能这样说,我的东西也没有什么。而且,我才算什么东西?我充其量是语文教学中的另类。我与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子。我认为他们太功利了,把语文搞得面目全非。但他们可能认为我太傻了,有如此资质,应该早就是特级教师了。可我没有着意地向这方面努力。我觉得现在很多特级教师都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与前一代的语文教学大师相比,现在的很多特级教师都是文化侏儒。我乃不为,非不能也。我如果不能成为巨人,想要做矮子还不行吗?
卞:说得太好了。我第一次读你的文章,就觉得那里面没有技术主义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匠气。一些人只晓得玩花拳绣腿,你却是重拳出击,而又让人觉得精彩。
姜:千万别这样说,太过生猛了。以前有人说过我不会写论文。我也知道写小说与写语文教学论文,有点感觉上的冲突。但我不服气,我一定要写点给他们看看。我有理由相信,我应该比那些匠气十足的人,只知道搞些试题分析知识讲解的人更会操作论文。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我的论文比他们的更具有理性。
卞:你说错了,他们哪有什么理性?你这样说我觉得太恭维他们了。语文应该摒弃操作主义与技术主义。语文不应该标准化,不应该限定用多少字去解答某一个问题。这是对学生灵性的扼杀,也是对语文教师灵性的扼杀。一个没有灵性的语文教师,也一定没有理性。
姜:说得太好了。
卞:你也注意到了,许多教师在大学毕业之初,尚有一点对文学的热爱,可是后来什么都没有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想一想吧,语文教学的结果是让教师和学生都不热爱文学了,这是什么语文?
姜:我说过现在很多语文教师的写作是与我们的写作教学脱节的,其实我的写作和现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也是脱节的。只不过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脱节罢了。但你也知道,我的脱节是必然的,是痛苦的。几乎没有一个校长会喜欢一个写小说的语文教师。他会认为你将时间全花在你的创作上,而没有投入到教学中去。同样,一个校长也不会喜欢成天捧着小说的语文教师。班主任也不会允许学生只捧着小说而不学语文。这也可以说是语文与文学的对立吧!
卞:我也有这种感觉,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语文教学搞什么标准化是错误的了。可是回过头来寻找时,却又是从标准化的起点上出发的。根本没有能意识到这种回归是一种错误。别的学科要否定之否定,我觉得语文不要这种哲学。说到这里,我想说,我这个人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有点保守。语文教学甚至可以回到孔夫子时代。你看,那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一种什么境界的语文教学啊!古风不存啊,让人兴叹。
姜:语文教师的阅读是令人可叹的。我曾经想过,语文教师的阅读没有能使自己成长起来的原因是他们没有一个内化的过程。可是我想错了,因为我现在方始觉得语文教师根本就没有什么阅读。就像海绵之于水,现在的情况是,只有海绵的存在而没有水的存在。
卞:想要振兴语文,大概应该先得找水。
姜;可惜我们人微言轻,我们不能影响什么。
卞:但我们可以从自己做起,像你现在的状况就非常好。我们语文教师如果都像你那样的话,可能就不会被当时的什么标准化搞懵了。
姜:现在是大多数人懵着,少数人混着,还有一部分人看着。只有很少几个人干着。
卞:但是,正像鲁迅说的,几个人起来了,你就不能说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姜:说得太好了。
卞幼平,男,江苏省江都市第一中学教师。在《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上发表过多篇教学论文。
姜广平,男,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教师。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及科研论文近百万字。
文学作品阅读的基本要求及应对策略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社科类文章一度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近年随着“命题要贴近中学生生活实际”的命题导向,文学作品大有取代社科类文章的趋势。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种。诗歌鉴赏是高考中较为独特的组成部分,本文将不述及;戏剧阅读略有难度,且不太接近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易考查;由于试卷的容量问题,篇幅一般较长的小说也轻易不会成为阅读的选文,因此高考中关于文学作品的考查主要表现为散文的阅读鉴赏。如1991年考了《世间最美的坟墓》,1993年考了《青菜》,1998年考了《报秋》,2000年考了《长城》。但需注意是,近年来随着阅读类题量的增重,颇为走俏的微型小说及结构短小的戏剧也有可能成为文学作品阅读考查的选文。
本篇拟以散文为例,兼顾小说与戏剧,寻求文学作品阅读的考查特点及规律,并在教学复习及应答方面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一、        散文阅读的考查特点及基本要求
(一)、选文重在感悟生活
高考散文阅读并非专业理论的研究性阅读,为了贴近中学生的阅读水平、认识水平及生活实际,散文阅读的材料一般不会选取那些纯理论类散文。高考阅读部分选入的散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一篇散文都有一个较为具体的物象,文章通过对物象的描叙而引发思想的表露、情感的抒发,或者写人释理,或者叙事说理,或考写景寓理,或者状物明理,这些人、事、物、景等物象大多为中学生所熟知,而这些思想情感正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切身体验及感受。
这类散文是从习见习闻的种种生活现象中发掘生活的意蕴来体现个人对生活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又带有普遍意义,这里对生活的感悟已闪现出理性的光芒,哲学色彩。如1998年的《报秋》,作者宗璞就是由极富生活色彩的“玉簪花开”这一自然现象引发出一种“如何面对现实人生”的理性思考。2000年的《长城》更是抓住了国人熟知的曾激起千万国人情愫的关物之物“长城”,“情动而辞发”,通过联想、想象即“状长城,述历史”而引情感之源,拨思想之弦,表现改革开放后中华民族的自信、自豪和伟大。
这些都是感悟生活很深刻的散文,它们极易引起中学生的共鸣,也极易激起中学生情感的倾泻,因此这类散文阅读不仅考查了学生的课本基本知识,更考查了他们认识生活的能力。
认识到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对我们散文复习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二)、考查要求及命题特点
1、 考查要求--遵循考纲、突出文体
高考纲要对现代文阅读从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三方面提出了八点具体要求,对照散文的特点及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落到了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二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分析结构层次及表现形式;鉴赏语言及表述技巧;分析观点态度和评价思想内容。
试以2000年的《长城》为例,21题考查的是归纳散文的内容要点,22题考查的是对表现手法的分析,23题考查了表现形式及思想内容,24题则综合考查了对表现形式的分析、观点态度的把握、语言的鉴赏。而且这些内容的考查正是突出了散文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去赏析,即辞美、意美、形美,文体特点极为鲜明。
2、 题型稳定,突出主观
从1991年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到1993年的《青菜》,再到1998年的《报秋》和2000年的《长城》,关于散文阅读的考查的题型渐趋稳定,基本上实现了以主观题为主的特点,虽然衡量的尺度不易把握,但却可以真正地考查学生的阅读及鉴赏能力。近年的《报秋》和《长城》基本保持稳定的态势,设置了四道题,前三道为简答题,需用文字表达。另有一道综合了内容技巧、语言评价鉴赏的试题。
3、 依从整体角度命题
散文阅读的选文是一篇形神兼备的完整的文章,它的命题也讲究一种整体效应,也遵循一个原则,即能测试出学生整体理解的水平。命题设计时,虽然查对局部句段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突出对文章整体的深层意思的理解、分析、概括和阐发,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命题的整体性在试题中有两种具体表现,一是按照从局部到综合,从形到神的思路命题。散文阅读的习题有小题大题之分,小题一般是针对一个词,一句话设计的,而大题的设计与散文的线索、构思、主旨有关。而这些词句的理解、线索的把握,构思的明晰又有助于主旨的领会,也就是说考查内容之间有着整体上的密切联系。
如98年的《报秋》,27题考查对“怅然”一词的理解,通过此理解,考生就会体会出作者的情感倾向,28题考查的表现手法即“反衬内容”的运用,29题则考查了“便”及“领取”反复修辞的作用分析,其实,27、28、29题是通过对局部内容的考查,着意引导考生向主旨靠拢,而30题则完全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分析鉴赏。
这体现了命题的整体性。且题目的安排也基本上按照局部考查设题在前,综合考查设题在后这一原则,显然是让学生通过对细节的理解再到主旨的把握,很有分寸感,这是命题整体性的第二个表现。
二、 散文阅读的教学与复习
明确了散文阅读的选文特点、高考要求及命题特点,在教学与复习方面我们就能做到有备而行。一般情况下,教学与复习应该从二个方面准备。
1、储备散文鉴赏知识
储备散文鉴赏知识就是要具有散文的一般常识及与鉴赏有关的专业知识,如散文特点、分类,散文常用的一些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如叙事散文常用以小见大,写景散文常用情景交融,咏物散文常用托物言志,我们只有理解这些手法的真正内涵,才能顺利搞好散文鉴赏及答题。关于散文技巧及艺术手法,还有很多,如象征、反衬、联想、想象、铺垫、点面结合、动静结合、意境等,目前的中学生对此了解较为肤浅,部分同学甚至是空白。因此教师在教学复习时,要落实教材中关于散文阅读的常识性内容,如高中教材里的知识短文《散文的形和神》、《散文的景和情》等。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补充一些关于散文表达技巧及艺术手法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讲深、讲透。2000年高考22题考查了对“二三人称转换”这种表现形式原因及作用的分析,如果考生在平日没有相关的知识,没有经过类似的训练,肯定会束手无策。由此可见,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是答好散文阅读的前提,教学复习中绝不能忽视。
2、注重针对性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掌握了一些散文鉴赏的知识不一定能做好散文阅读题,阅读能力强的考生往往功夫在课外。高考阅读的散文与我们的语文教材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搞好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现代中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能力极差,他们很难通过散文表层的物象去挖掘作品底层的意蕴,也就是说他们很难快速地把握散文的主旨。我曾做过一次试验,让全班的学生快速地阅读98年《报秋》这篇散文二遍,然后让他离开原文去体味作品表现的思想。鲜有学生能领悟其真正的内涵。究其原因,高考选入的散文都是一些感悟生活的典范之作,而我们的学生却缺乏对生活的体验。让面临高考的学生去直接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已是奢谈,我们只有引导他们去阅读那些感悟生活的随笔散文,间接地培养这种感悟生活的能力 ,这样在考试时才能解读“作者心灵的歌声”(托尔斯泰语),才能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
这里所讲的针对性阅读就是针对高考阅读部分散文重在感悟生活的特点,去寻求一些范围难度与高考接近的现代散文,按照考试说明的要求自设障碍自翻越,久而久之,就会培养出一种散文阅读的感觉来,并进而探索出一条简洁有效的阅读办法来。
我个人认为,那些《读者》、《青年博览》等杂志上的生活随笔可以读,贾平凹的前几年颇具影响的小说化散文可以读,近年深受大陆读者喜爱的台湾作家刘墉的散文也可以读,当然怎样读还需教师去引导。
三、 散文阅读答题应对策略
散文鉴赏知识的储备和通过针对性阅读培养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为答好散文阅读题准备了条件,另外,考试时一些答题技巧也能使考生在现有的水平上多得分,下面试析几点。
(一)、整体感知,分解答题
散文阅读命题具有整体性特点,据此,考生答题就可以采用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方法。所谓的整体感知、分解答题就是在对文章内容要点、思路脉络,表现手法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揣摩作者意图,捕捉文章主旨方面,然后在这种对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回归到对局部内容要点,手法技巧、思路脉络的准确把握。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方法呢?因为对文章局部分析中的一些分散思维为驾驭全篇作了铺垫工作,由局部的分析到综合的把握,这是阅读理解的基本过程,然后再利用综合的结论指导应答个别问题,整个阅读理解的失误便会大大降低。1991年高考卷《世间最美的坟墓》文中关于托尔斯泰的遗愿,作者是先从坟墓的环境说起,引出托翁的童年生活,然后点出遗愿,很自然地与下段衔接,显示出这个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因为有托翁遗愿的关系。题(1)的设计,题面上是考查第一段的结构层次,实际上却是深层测试学生对文章整体内在联系的理解,有些学生不从试题的整体性去领悟文章内涵,没有理清文章内在线索,不免要失分了。
同样,2000年的高考题,考生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领悟出本文是借长城之古今对比来表现今天国人的自信、自豪,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在总揽这个主旨的前提下,去解答21、23这类关于内容要点的归纳及文句的理解类习题,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具体感知要从局部到整体,答题要以整体到局部,这就是整体感知,分解答题的整体性原则。表现在阅读过程中则为局部--整体--局部。
(二)、以散文的思路作为突破口
作者营构散文总有其思路,这种思路既包括全文的思路,也包括局部的结构。只有把握了全文的脉络才能真正地理解一层一层的含义,才能理解一段一层中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的妙处。对局部的感情或倾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对特定语句的深层含义才能做出深刻的品味,从而整体把握散文的主旨。
如1993年六省市试卷有这样一题: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却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上要发生变化?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表现手法的问题,其实它是通过措辞的变化来检查我们对思路上层次过渡的理解和把握,结果不少同学没有扣住这种思路的变化和内容之间的联系,抓住青菜的象征意义,未能揭示出“变化”的内在依据,最后答非所问。
再如98年高考27题关于“怅然的原因”则需要理清行文思路。从全文看,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一段至六段,写由玉簪花而引起的感想。第二部分由七段至九段,写作者受到启发而发出的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理清思路后,使可发现由玉簪花引发的“怅然”直至第一部分的末尾才结束。二段至四段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了玉簪花的生命力强,第五段点秋,第六段即是由上文描写而生发出的议论,可以说,第六段“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点明了第一部分的题旨,使文意显豁,也揭示了“怅然”的原因。可见,理清行文思路,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其实散文的思路也就是散文“情”的展现过程,是属于散文脉络,结构布局方面的问题,散文思路分析就是分析各层段之间的关系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更易把握全文的主旨,对解答习题常会产生奇效。
(三)、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注重角度,规范答题
训练中,我还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样一道阅读理解题,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差不多,然而,落实到试卷上,得分情况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注重答题规范训练,没有审清题干的要求,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答题非常随意,再加上某些老师评改试卷时要求不严格,这就给学生造成一种“差不多就可得分”的错觉,最直接的后果就是高考中因答题不规范而大量失分。
今年高考前一套模拟试卷中有一道简答题:
第三段“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面对一大堆食物”一句是个比喻句,它的本体是什么?
作为高三的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这一句内在的意思,但由于学生没有找准答题的角度或没有从整体上找一个本体而造成不得分的情况极为严重。有的同学是这样回答的:“一条肌肠辘辘的汉子”是指中国艺术家,“食物”是指西方艺术形式及思潮。视其理解,准确无误,然而作为答案,一分也得不到。何也?他没有注意到这个喻体是个整体上的句子,它要求回答的本体亦是个完整的句子,即“审美空间和思想空间亟待填补的中国人面对蜂拥而至的西方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潮”,两相比较,显然这一答案有足够的理由得满分。可是,从这个角度答题的学生实在是少之又少,它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思维很不严密。而高考试题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及语言运用部分要求答题非常精确,科学性极强,这提醒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强调、要引导,逐渐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
(4) 、结合原文内容巧妙答题
准确地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国家教委考试中心张建华先生说:“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散文阅读当然也是这样。作为一个高考专家从命题者的视角告诫我们,不能说不是一个重要的解题方法要领。
对结合原文答题,我有两种理解。
一是原文里确面有答案。原文中答案存在的方式不一,有的可以直接作为问题的答案(高考一般明确要求);有的内容要点分散于文章中,需要我们去概括、筛选;还有的在原文中有相关的内容,需要我们去分析、归纳,不管属于哪一类,只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岂有答题错误的理由。
另一层理解是涉及语句理解,表现手法,艺术技巧等分析时,绝对要结合原文的思想内容,如手法技巧的运用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章,因此,在分析手法技巧运用时就要分析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与揭示所起的作用。98年高考28题就考查了反衬手法的运用,答题时就要结合原文内容来回答“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这一点来,否则仅得一半分。
以上从宏观方面对散文阅读的各方面作了简要分析,其实关于散文阅读答题还有许多的技巧方法及需要注重的细节,此处不再赘述。
四、 关于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
上面主要就散文的鉴赏及答题作了浅显的分析,如果考查到小说阅读及戏剧阅读,其考查的要点肯定会作出相应变化,如小说阅读的考查会侧重于情节及人物分析,同时兼有语言及技巧;戏剧阅读会侧重于戏剧冲突,台词等,本文谈及的教学复习应试等策略亦应适应于此。
五、 附练习
(一)、阅读散文,完成文后习题。
琼岛虚舟
读书是件苦事还是乐事?
古时候,学而优则仕了的人,常会想到当年悬梁刺股的寒窗之苦,就像《西厢记》里说的,“投至得云路鹏程几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当了官,特别是丢官之后再读书,那心境便不同了。
明代思想家李贽弃官寄居麻城龙湖后,写《读书乐引》说“故终老龙湖,幸免俯仰逼迫之苦,而又得以一意读书”。
明人何良俊也把峨冠博带视为牵曳性情的桎梏。身在金陵翰林院供职,心里却想着如何去吴中(苏州)读书自娱--“何日得返吴中、置一小艇……图书满中,蓬窗四启,往来于三泖百渎间耶?”(《题书画铭心录后》)
泛舟水上,蓬窗四启,一边读书,一边赏景,也是一幅“读书乐”的景象。
今年8月初到辽阳作客,得便登千山游龙泉寺,凑巧又看到了“蓬窗四启”四个字,那是在关东才子王尔烈书房的一幅对联上--
室狭如舟蓬窗四启峰围岸
山深似岛松声一派海生潮
从《王尔烈年谱》得知,乾隆42年,“官任京都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馆》《三通馆》纂修官”的王尔烈,由京都返回故乡辽阳,游千山逗留龙泉寺读书。今天的龙泉寺还保留着当年的王尔烈书房,进得寺院山门的一面照壁上,还题写着王尔烈的一首记游诗,诗的末句:“来游总向西窗宿,琼岛虚舟惬梦魂。”
明明是在山上一所寺庙禅房读书,他偏偏在想象中将自己置身于“蓬窗四启”的“虚舟”之中,游罢千山归来,我一直不能释怀的就是那幅对联和那两句诗。两百年前照亮王尔烈千山书房的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让我设想着体验古人那乐山乐水、仁智合一的精神世界,和那种像坐禅洗心一样宁静致远的读书境界。
我们好说读书是“充电”,即补充新鲜的学问,调整知识的结构,以利自身事业的发展。现在想说读书还是“洗尘”,即洗涤心胸的俗尘,安顿疲惫的灵魂,以利自身精神的升华。
去年10月观赏珠海艺术节期间,珠海文化局的同志安排游览圆明新园。这是以圆明园建筑原稿按1:1比例建造的仿古园林。步入方壶胜境,忽见一座悬有“虚舟”匾额的配殿,两侧挂着“几许崇性托远迹,无边情况惬幽襟”的楹联。夹在摩肩接踵的游人之中,我不由得又想起了王尔烈的“琼岛虚舟惬梦魂”的诗句。
(原载1998年5月21日《光明日报》作者:童道明)
1、根据作者的叙述,李贽和何良俊两人在思想、情趣方面都有相同之处。试概述。
答: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情趣上相同之处是
。(各不超过8个字)。
2、根据文中叙述,推断王尔烈所谓“琼岛虚舟”的比喻意义。
答:“琼岛”喻指    ,“虚舟”喻指    。(各不超过4个字)
3、①、作者说,王尔烈书房那盏“西窗孤灯”“仿佛也一明一灭地在我心头闪动”,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                     。(不超过25个字)
②、“游罢千山归来”,作者对“读书”有什么新的认识?
答:                     。(不超过15个字)
4、对文章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用问句开头统领全文,虽没有明确答问,但在说古道今中已含蓄作答。
B、从明代李贽、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是递进关系,三人的读书境界一个比一个高。
C、文章说古道今,气韵流畅,文人雅趣信手拈来,读来真使人领略到一种“读书之乐”。
D、作者由何良俊说到清人王尔烈,其间由“蓬窗四启”四字连贯,真是丝丝入扣。
E、作者在结尾处又想到王尔烈的诗句,这委婉地表达了对摩肩接踵的旅游生活的厌倦。
【参考答案】
1、厌倦官场生活  向往读书之乐。 2、千山  书房
3、①王尔烈西窗自读使我体验到古人读书的境界和乐趣。
②读书能洗涤俗尘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4、B、  E
(二)、阅读小小说,完成习题
最准确的回答
许 行
敌伪时期,我16岁,报考沈阳一所日本人办的中等专业学校。这所学校以教育有方出名。报考人很多,因之录取也很严。笔试合格之后,还要面试。
面试考啥?报考者都不得而知。
我经笔试之后,有幸参加面试,跟许多年龄相仿的小青年在外边排队等候。对前边进去出来的人都很关心,总想摸个底,却又不便问,但见有的竞捂着半边脸出来,痛得龇牙咧嘴,不知怎么回事。
临到我了,被叫进去。对面坐着三个日本人,衣着整齐,像神像一样庄重。居中的是一年近五旬的老者,两边是两个中年人。他俩仿佛一文一武,武者留一撮小胡,颇似日本军人;文者倒也慈眉善目,但不失考官的威严。
我挺胸阔步走到中间站住。“坐下。”小胡子命令说。“是。”我挺直腰板坐下。“你为什么想到这来上学?”中间的老师发问。
“想当公司经理。”因为这是一所培养企业人才的专科学校。
“这里是培养雇员的地方。”老师严肃地对我说。
“我从雇员干起。”
“一定能当经理吗?”“一定能。”
“好家伙,野心可不小。”
“这不是野心,这是志向。”我反驳了一句。
“你知道当经理的条件吧?”老者并未生气,依然平静地问。
“知道。熟悉业务,善于应酬,不怕吃苦。”我在一本书上见到过,说主要就这三条。
“好,这小家伙,也许是个当经理的料。”老者对我的回答可能感到满意,他对旁边俩人说。
又问了几个问题后,小胡子对我蓦地一声令下:
“立正!”
“是。”我迅速起立。
“向前两步走。”
我正步走到他们三位前边,立正站在那里。这时,小胡子站起来,突然出手重重地扇了我一个耳光子,然后发问:
“这是什么滋味?”
“就是这个滋味!”我因看前边有人捂着脸出去,思想上已有准备,至此灵机一动,用尽全身力气,马上狠狠回敬了他一个耳光子,并且挺起胸脯,理直气壮地回答。
“好!”中间老者伸出了大拇指说。
“好!”另一个中年人也说。
“好!”小胡子被打了一个趔趄,他还捂着脸说,“你作了最准确的回答。”
我心中不由暗自好笑。
出来后,同外边等待面试的人一说,他们抓住我扔起来老高。特别是前边挨了打的,好像也跟着解了恨。
发榜时,我名列前茅,被录取了。
1、①、作者对3个日本考官的态度怎样?
答:                    (15个字以内)
②、作者对其中的“文者”用了“慈眉善目”、“威严”来描写他,为什么?
答:                      (20字以内)
2、标题中“回答”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答:                      (20字以内)
3、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答:                         (25字以内)
4、正面是对本文意旨的揭示,最贴切的是(   )
A、本文直接表现了日本考官的威严、冷酷,又间接表现了中国青年的勇敢刚强。
B、本文既含蓄地揭露了日本考官色厉内荏,又痛快地展示出中国青年的刚直不阿。
C、本文既直接描写了日本考官的虚伪严酷,又间接描写了中国青年的机敏与智慧。
D、本文既含蓄表现了日本考官的阴险狠毒,又清晰地表现出中国青年的威武不屈。
【参考答案】
1、①不美化、不丑化,客观体现其严肃。
②为后面更好地展示考官丑恶用心,反衬其卑鄙。
2、“我”用尽全力狠狠回敬考官一个大耳光子。
3、“我”是一个威武不屈,随机应变,富有民族自尊心的青年。
4、D
“终身教育”与语文阅读教学
知识经济的时代和知识信息的爆炸,使人类不可逆转地进入了学习社会,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历史,“学会学习”已成为人生内在的财富,“终身教育”正成为教育的核心理念。
——题记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地球已然成为一个近距离小范围的村落,人类社会生活行为的民族和种族差异渐趋弥合而呈现为全球整体特征:经济的知识化和信息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知识和信息成为经济运行的主动力。一句话,世界经济已经走到了知识经济的窗口,人类社会生活步入了信息时代。在未来的社会和时代下,知识型员工的比例将日益加大,传统的一次性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未来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社会对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占有量的大小退居于次要地位,知识的更新和用已经学会的知识去创造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学校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使他们学会“学会学习”,培养他们获取新知更新旧知的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意识
在过去,我们通常视学校为受教育者受教育的终点站,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过份看重知识的传授,恨不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在学生离开学校前全教给他们,一下子全塞进他们的脑子里去,从而导致了对学生能力思维形成的忽略和漠视。而事实上,我们应当把学校作为受教育者受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生命驿站,向他们传授“终身教育”的观念,培养他们“终身教育”的意识。也就是说,要使学生或者作为社会成员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有能力去自学,去更新旧知占有新知,从而获得新的生存条件和能力。
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总则》第十一条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制定的《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规定要“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何谓“终身教育”?简言之,即教育应贯穿于人的一生。它是人类知识增长的无限性和人类个体知识接收能力的有限性矛盾冲突的产物。据英国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丁对人类社会新知识体系发展趋势的论述,他认为人类社会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马丁的论述是否精确不必深究,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社会新知识体系发展的特点。这实际上在向我们昭示:不仅现在的学生,而且包括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新知识产生和新知识体系涌现的步伐和速率。因此,教育者的任务是以“终身教育”原则为指导,通过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已发生剧烈的变化,我国的变化尤为剧烈。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向,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待业人员、下岗人员增多,在这个时候,很多人因为缺乏自我更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将会在很长的时间里或永远滞留在待失业大军的队伍中。他们是旧教育制度、体系和观念痼疾下的牺牲品,他们的境遇已为我们敲响了长鸣的警钟,我们又怎能让这个悲剧在下一代身上重演呢?
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和源泉,因而在教育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轻能力思维的训练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维持性学习的被动之中,这必然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转变教育观念,以“终身教育”的思想原则为指导,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使他们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和意识,让他们学会“学会学习”,从而为他们未来一生的生存和发展夯下坚实的根基。
二、强化语文阅读教学:“终身教育”的时代要求
语文学科无疑是“终身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这是由语文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等方面的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和必备的素质。可以说,语文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人类通过五官吸收知识的比例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味觉占1.0%。人类通过视觉吸收的知识比例高达83%,占五分之四有余,这一方面表明人类获取知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另一方面也表明人类获取新知、在“终身教育”过程中,主要手段还是依赖阅读。可以说,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不仅能使学生严密其思维,崇高其品格,拓展其视野,高雅其修养,健康其情趣,坚韧其意志;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了在未来社会和时代生存、发展的利器。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飞速地经历着转捩点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技术、知识和通讯爆炸的时代,生活在一个淘汰潮汐汹涌澎湃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合理地利用时间,更高效地接受知识和信息,更快速地更新知识已成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未来的时代要求我们、我们的孩子拥有生存、发展的能力,学会“学会学习”,学会“终身学习”的本领,具有更快、更大容量、更准确、更牢固地接受知识和信息的学习方法。这已不再是学校教育所能够完成,它的触须伸向了人的一生和整个社会,它要求我们在教育——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健全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更大量的阅读,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免于为社会所淘汰,这使得语文阅读教学具备了更为广阔的时代使命。
三、面对“终身教育”,语文阅读教学教什么?
“终身教育”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人的一生,定位于使人学会“学会学习”,因而对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教育改革方案可以概括为三个目标:让8岁以上的所有儿童都能阅读;让所有18岁的青年都能上大学;让互联网接通每一间教室。在信息和科技高度发达的美国社会,让孩子们从小会阅读仍然是极为重要的目标。我们该如何迎接这项挑战性的工程,如何进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呢?
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个体思维的差异性和创造性,过份强调阅读取向的同一性,从而使学生渐失阅读兴趣,他们的阅读能力自然也难以得到提高。可是,“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于漪语),也只有有兴趣,学生在阅读时,即使遭遇一定的困难,也往往因此自然生发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坚持阅读的无错原则,鼓励他们阅读他们感兴趣的材料;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不是蛮横地规定阅读任务;③、保证学生充分的阅读自由,给予他们享有选择合理的时间、恰当的书籍和可行的阅读方式的自由;④、改变语文中考试阅读题答案同一性的弊端,多出一些具有发散性答案的阅读试题。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长期养成的比较巩固的机械地完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或动作的特殊倾向。良好习惯的养成无疑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新的《教学大纲》也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体地说,有如下诸方面的内容:①、养成根据材料选择精读和略读方式的习惯;②、养成利用参考书籍阅读的习惯;③、养成使用工具书辅助阅读的习惯;④、养成在阅读中思考、质疑的习惯;⑤、养成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的习惯……
3、培养学生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阅读能力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也有人称之为“信息爆炸的时代”,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用“终身教育”的观念观照我们的阅读教学,它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迅速捕获有用信息的能力,因为我们的基础语文的教学不是以培养文学家和语言学家为目标,而是培养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捕获有用信息,并加以利用以充实自身的能力为目标。所以,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下述能力:①、概括阅读材料内容的能力;②、寻找中心句的能力;③、抓住关键字词的能力;④、把握作品情感取向的能力等等。
4、培养学生健全的思维品质
阅读材料的内容是思维活动的产物和结晶,读者的阅读活动也必须借助思维的介入。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无疑能够培养、健全学生思维品质。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以下思维能力:①、形象思维能力;②、抽象思维能力;③、批判思维能力;④、想像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而想像力和创造性恰恰是未来社会里,人们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获得更大的发展前景的最重要的素质,然而,创造性火花的“薄发”毫无疑问是以平时阅读的“厚积”为前提的。这就是说,我们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思维品质的同时,还应注意对学生思维品质其他层面的兼及,因为忽略了平时阅读的厚实积淀,忽略了对学生思维品质其他层面的培养,想像和创造就成了无源之水,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就成了筑建空中楼阁和摘捞镜花水月的愚行。也就是说,我们应在阅读教学法中,既要重点突出对学生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育,又要在阅读教学法中筑实学生的根基,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双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素质和技能的全面养成,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终身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
综上所述,未来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的时代,未来的教育是不断提高人的素质的“终身教育”,它使语文阅读教学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更重要的意义,而语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真实的阅读: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在语言学习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真实的交际",它是指交际教学法中,交际双方必须存在"信息差"(或称"信息落差"),即交际一方知道的内容另一方不知道。只有双方存在"信息差"的交际才是真实的交际,才有助于语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明知故问的结构练习、句型操练等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帮助不大。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也有"真实的阅读",即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信息落差",阅读材料的内容是读者想知道而又不知道的,读者的阅读活动直接指向阅读材料的内容和包含的信息。概言之,真实的阅读是指让语言学习者在大量地以了解内容或获取信息为中心的阅读中发展提高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的语言活动。从语言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真实的阅读不属于"语言学习",而属于"语言习得",它也不等同于儿童母语习得,而是母语的第二次习得(母语书面语习得)。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虽然从整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不能尽如人意,但每个学校、班级总有少数语文尖子生,问他们经验,大多回答得益于课外阅读。吕叔湘先生在《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的问题》一文中也谈到了这种情况:"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其实,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无论是中学生中的语文学习尖子,还是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大多在青少年时代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大量课外阅读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例如刘绍棠、丛维熙、叶文玲等一批作家就是通过大量阅读走上写作道路等。大量阅读还使曾一度被认为是低能儿的学生奇迹般地改变了命运,进入了优等生的行列,作家权延赤、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都谈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显然,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课外阅读会有这种作用呢?这是因为它是一种真实的阅读。在课外阅读中,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通过阅读,他获得了新的信息,而阅读者语言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换句话说,就是阅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信息落差",阅读者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阅读材料进行了信息交流,从而自然习得了母语书面语能力。正如儿童习得自己的母语口语,并没有什么人给他系统的讲解词语涵义、句子结构,他通过和周围环境的语言交际,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自然习得了母语的口语能力。此外,课外阅读对学生往往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发现,虽然学生对语文课和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但对课外阅读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国外阅读学研究中有一个"杰克现象"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一个叫做杰克的学生在学校被老师们认为缺乏阅读兴趣,他常常到原课文太没有味道,不精彩,然而在家里父母却埋怨他过分迷恋阅读,以致于一份杂志、一张旧报纸,甚至一页广告他都百看不厌。看来这种现象的确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是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放在课本以外,学生津津乐道,爱不释手,一旦入选课文,一到课堂上就精彩非昔了。一位叫做卡罗尔的阅读学家形象地把它概括为"课内海明威没有课外的海明威精彩"。其实,并不在于是课内还是课外,只要我们进行的是"真实的阅读","课内海明威"是可以和"课外海明威"一样"精彩"的。
与课内精读和语言学习相比,真实的阅读(包括课内和课外)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它近似于生活中的自然阅读,是一种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活动。真实的阅读既不需要像语言学习那样在阅读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分析讲解,也不需要像一般阅读能力训练那样在读后完成各种阅读检测题。真实的阅读首先是真实的,阅读者为需要而阅读,为获取信息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为兴趣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章的内容而不是文章的形式,阅读者通过阅读获得了未知信息。因此,真实的阅读要求把说明文当说明文来读,把议论文当议论文来读,把文学作品当文学作品来读。读说明文能获得新知,读议论文能了解新的观点,读文学作品能受到感染熏陶,只要读懂了文章的内容,阅读的过程便是语言能力习得的过程。其次真实的阅读时实践的,语言习得论认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自然习得的,而不是仅仅通过老师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讲解和对阅读方法的介绍提高的。而且这种阅读实践是真实的、负载信息量的,不同于阅读训练中针对阅读技能的阅读实践。第三,真实的阅读是大量的,只有大量、持续的真实的阅读,才能使学习者语文能力不断得到提高。由于真实的阅读减少了课文分析和阅读训练,也使大量阅读成为可能。事实证明,许多老一辈的专家学者,无论是文学工作者还是自然科学工作者,他们杰出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就主要是通过这种真实的阅读获得的。
从教学理论上看,真实的阅读很容易在现存的语言学习理论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个体母语水平发展系统中,它与儿童母语习得一起反映了从口语习得到书面语习得的母语水平发展到全过程;在语文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与语言学习和语言训练共同构成了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在语言教学系统中,真实的阅读和真实的交际分别在语文教学和外语教学中发挥主要作用。目前,通过大量自由阅读来提高学生书面语能力的观点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语言教学专家和广大于语言教师的普遍认同。美国著名语言教学理论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free voluntary reading 简称FVR)。"FVR是自愿进行的一种阅读。读自己爱读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回答问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去另找一本",他认为,如果能坚持这样做,"阅读和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一期)。显然,FVR就是一种真实的阅读,不过,真实的阅读包括的内容比FVR更广一些。
从教学实践上看,几乎所有成功的语文教学者和语文学习者都注重发挥了真实的阅读在提高语文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一些大型的语文教改实验方案也是如此。上海市有一个"扩大阅读,课时分段式"教改实验方案,这个方案从高中的5课时,初中的6课时中分别划出2课时来让学生自由阅读各种书籍,学生们对这种自由阅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通过大量阅读,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大幅度的提高。(详见《语文学习》1989年第七期)目前,湖北宜昌市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课内外衔接"语文能力训练教改实验,也将大量课外阅读放到了语文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将它作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手段。无独有偶,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有两个成功的语文教改方案也是以大量课外阅读为主要特征的,一个是由国家教委发文推广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一个是山东烟台市小学语文"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实验。前者突破了小学低年级不能进行阅读和作文的模式,在儿童入学不久,尚不认识汉字和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利用汉语拼音使识字和阅读、写作同时起步,交叉进行,寓识汉字于阅读之中,发挥了阅读对识字、说话和写作的促进作用。后者把小学阶段的阅读和写作总量分别提高了5倍和4倍,把语文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课堂教学,一部分用于课外自由阅读。在三~五年级每周开设三节课外自由阅读课,建立了课内阅读教学和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双轨运行"新机制。这两个实验都取得了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显著效果。不仅如此,实验对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陶冶学生情操,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等也起了积极的作用。(详见《人民教育》1992年第10期和《小学语文教师》1995年第10期)
那么如何将真实的阅读和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结合起来呢?首先,我们必须坚持"大大语文"的语文教改方向,坚持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坚持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传播民族文化。因为从语言习得论的观点看,语言能力只有在联系信息和心理信息同时传递同时加工的真实的语言活动中形成,不负载信息量的语言活动不是真实的语言活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使真实的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活动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这些也是语文作为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的。
其次,我们要坚持在大量真实的阅读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这一点和目前具有广泛影响的语感教学论是基本一致的。按照语言习得论的观点,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习得的,而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大幅度增加阅读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减少对课文的讲析,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这种阅读实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而是主要关注内容的真实的阅读,所以我们还要减少作业量,使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主动的生动活泼的真实的阅读。
第三,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大幅度增加课内的真实阅读量。实践证明,大量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环节。虽然课外阅读就是真实的阅读,但二者并不能划等号,要使课内阅读更加科学,更有效率,就必须以真实的阅读为基础,从语言学习理论方面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研究,揭示课外阅读的本质属性。同时,我们也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内精读转化为真实的阅读,并大幅度增加课内真实阅读量,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就有了的希望。
第四,确立真实的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我们说真实的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途径,并不否认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在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中的作用,真实的阅读、语言学习和阅读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此外,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我们母语教学尤其如此,我们应该把它们纳入到现有语文教学体系中来。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没有有问题的学生和阅读,只有有问题的教师和学校。
──题记
一、阅读教学: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 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而语文学科无疑是对学生进行的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这是由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得好,对学习其它各门学科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且在语文课堂内外培养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是一个人走向社会从事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能力。可以说,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即至力于发展语文能力,同时,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正确的审美观,锻炼心理意志,拓展视野等等。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提高学生阅坊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却令人担忧。1998年3月12日,《中国教育报》 登载了记者李建平的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阅读教学丞待加强》一文中指出:“中学语文水平低的问题,主要是营养不良,整个语文教学抛开了诸多文化修养和审美观方面的内容,过分强调其实用性和应用性,以致减少了很多吸引人的东西。”可以说,这是对现阶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客观的评价和非常深刻的反思。  文中提到“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瑞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于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巩惧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我们无庸讳言,形成这种令人焦虑的现状,问题出在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学校上。在教学上,我们的教师在主导的地位上对学生的学习起了错误导向的作用;在管理上,我们的学校把升学率作为评估工作最硬性的指标。我们过分强调教学的“应试性”,而忽略了阅读教学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看,对有些文章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锻炼意志,拓展知识视野等。下面略举几例来看语文阅读教学“文以载道”的作用:1、《最后一课》、《藤野先生》、《为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2、《梅岭三章》、《最后一次讲深》等课文对学生“舍身取义”优秀品德的陶冶; 3、《老山界》、《愚公移山》等课文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锤炼;4、《苏州园林》、《给乌兰诺娃》、《听戏》 等课文对学生培正确审美情趣的功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忽略了它们的这些“素质教育”的功用,而是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的讲解。天长日久,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加强,综合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对语文也渐兴建。这,不能不说是我们讲文教师痛苦的尴尬与难言的悲哀。
二、训练语感: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作如下规定:
1、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2、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课的句子或段路。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识。7、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8、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9、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10、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11、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2、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15、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 阅读浅显的文学,把握大意。16、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17、用摘录或制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的材料。18、写读书心得笔记。
以上规定中多次出现了“感知”“感受”、“体会”、“欣赏”、“了解”、“理解”等字样,这些词语就其实际是对学生将课文的语言描绘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感觉方面的能力作出的要求,即语感能力方面的要求。人们常说,打球要有球感,跳水要有水感,下棋要有棋感……语文教学呢?我认为, 语文阅读教学是通过对阅读的的材料的语言训练,加强学生敏捷的、准确的“语感”能力,这就是素质教育前提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而现实的语文阅读教学与此目标完全背驰。上海师大中文系副教授张家平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是有灵气的, 但现在的语文却是支离破碎的,一篇名家名作从整体上把握它,就会有美感,但相关的文章常常被肢解,在教学中,抽出一段话甚直几个词,翻来覆去地分析其所谓的深刻含义,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这使学生思维越来越僵化。”就笔者所听过的一些和了解到了一些情况,大致如此:首先正音释词,接着是字词句的理解, 然后是层次划分,最后是写法分析。试想,固定在这种教学程式之下的学生阅读能力会有多大提高,语感如何加强,综合素质如何发展,创造力如何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言:“文字语言训练, 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居主导地位的教学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强化“语感”,只要“语感”训练到位,学生自能在阅读过程中感知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意的正误、形象、情感等诸方面的感受及种种妙不可言的意味,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语文教学的良性循环。
三、诵读与自悟:提高语感的途径
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人们基于他的语言知识, 既成观念和情感取向,对于言语对象的整体直觉;是在视听当下不假思索从感知语音、字形而立刻理语音、字形所表达的意识、情感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并加强学生的语感呢?
第一,诵读:培养语感的首要途径。
20世纪初,在当时时代的要求下,人们从各个方面向包括封建教育制度在内的封建制度全面进击时,封建教育制度及当时教育手段与教学方式被贬得一无是处。当我们回头再看这一段历史的时候,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 对任何事物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当我们对其整体否定的同时,对其某个方面的亮色都不可能抹杀,那就是诵读的作用。旧时的读人,要走读书进学之路, 必须熟读熟背“十三经”,不用统计,这将是一个惊人的字数,且不包括他们所读所背的蒙学书籍与“十三经”的注疏书籍。小时候,我曾对我们当地一个学识渊博的土儒整天的摇头吟哦和他自得情态大感不解,今天,我终于理解了,他的吟哦与自得正是他在传达着一种诵读带来的难以言传的情感蕴藉与心理意趣。也正是他们诵读的“厚积”,才给我们留下了一篇篇传世美文佳作,我想,这也许已当代文坛大家不少,佳作不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吧!
三十年前,张志公先生曾不无忧虑地指出:“从前, 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到呜里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意不大听得见了”张先生当年的忧虑依然是当今语文中的严酷现实。的确,朗读在教学中的地位日益降低和淡出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现实。事实上,大纲对朗读有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实际情况是,教师轻朗读,学生朗读能力差,语感力也差;学生的朗读能力差,导致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差。二者互为因果,互为前提。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手段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课文(阅读材料)的深层底蕴和情感不可能在抄写生字词、抄写段落大意、抄写中心思想中得到把握,只有朗读才能唤醒其间沉睡着的意蕴和情感。只有以朗读为基础进行量的积累,才会有语感力形成的质的飞跃。就讲授《最后一次讲演》这篇课文为例,分析他们思想感情和语言特点毫无用处。而朗读中,就能体会到闻先生爱憎分明的情感流露,闪光的泪花,悲愤的感情和有力的手势。如果没有朗读,没有语感,一定能统观这篇演讲的全貌,亦不可能使学生的理解向纵深处飞跃的。
很多人在看文艺作品时,或落泪,或会心,或痛快,或牙眦欲裂……这都是语感作用,是朗读积累而形成语感力的结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力,我们应重新给语文教学中的诵读定位。
第二,自悟: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
语文学科没有数理化等讲程的精密性,相反,却有很多模糊的东西在里面,大于课文中心小到一句话、一个词都可能见仁见智,难以有非此即彼的简单的判断形式,很难求得答案的一致性。这正是许多语文教学认为语文不好教的因素之一。我认为,这不是我们逃避语文教学现实的与尴尬无奈的理由,恰恰相反,这正是语文教学的固有特质,语文教学的乐趣也尽在于此。可以说,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领悟力”的高低。而这种能力更重要的一个侧面是“自悟”而非灌输,大教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是自己读书。一篇课文,讲是讲不出来的,教也是教不出来的,重要的是,主导者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领悟。要通过学生的阅读积累后,达到“自悟”,形成强烈的语感,否则,教师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筑建想象中的空中楼阁和摘捞虚幻的镜花水月,结果往往是劳而无功。借用叶老名言:“教,是为了不教”  正是以强调语文学习中“自悟”的重要作用而得出的必然结果。
语文学习强调“自悟”的作用,还在于它的情感性。学习语文,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移情启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时,如果没有主体的参与和投入,就不可能由情入境,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反之,则可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多方面素质全方位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这样内容的靠教师的讲课和被动的接受而非学生的自悟,那简直是把一盏美酒羼水一样地塞给了学生,是对学生“自悟”的恶性扼杀。
鲁迅作品的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它的教学过程中,“自悟”作为更为重要。下面略举一例: 《孔乙己》这篇小说是,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一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一段文字,不能让学生首先分析“排出”一词运用得如何生动,而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投入,体会孔乙己看到别人的“笑”和听到别人的“话”后,是怎样的心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同学们的回答有以下三点:1、摆阔气;2、穷酸;3、转移话题,摆脱窘境。在鼓励与肯定了同学们的回答后,我明确:“排出” 一词表现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自慰的穷酸相并以此摆脱受取笑、受潮弄的窘迫。这样,一个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总之,语感缘而生,因“诵”而成,由“悟”而达。在阅读教学中,为达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感力的首要目标,教师应强调朗读,摆正位置,让学生“自读”、“自悟”。
综上所述,我认为,阅读教学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迫切要求,培养、提高、加强学生的语感力是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而朗读、自悟是培养、提高、加强学生语感力的途径和手段。
最后,让我们再次共同思索本语文的题记: 没有有问题的学生和阅读,只有有问题的教师和学校,并以语文的阅读教学推动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的语文能力、广阔的知识视野、崇高的思想品德、高雅的文化素养、严密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意志的一代新人!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路马家河路3号
电话:0719-8780582    电子信箱:zouliq@sina.com
采用科学措施 ,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想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光靠一本教材、一本练习册已经不行了。虽然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目前在课外阅读上往往存在两点不足。一是教师光强调要课外阅读,而没有指导。只是对学生说课外阅读很重要,必须扩大阅读面,否则语文水平很难提高上去。可到底怎样阅读,阅读什么,训练什么能力,学生根本不知道,甚至教师也心中无数。结果造成了课外阅读的盲目性 J 二是虽有一定的指导,但很粗浅,不系统。比如说,有的教师要求学生订阅《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报纸杂志,人手~份,互相传阅。有的地方搞语文实验室,拿出课堂时间到实验室去阅读。这些做法应该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效率不高。只是用了一种跨咸菜的方式,把学生按在阅读的盐水里去腌,没有科学的措施。
要想通过课外阅读迅速广泛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略。
一、除营造大的阅读环境外,每周要从语文课中拿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系统地指导学生的阅读。
二、要给课外阅读指导课制定明确的目标。
首先要明确课外阅读的大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便于具体落实,可以把这两个大目标再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这些小目标可以分别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拓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开拓议论文的写作思路,抓关键句分析文章,提取文章信息,鉴赏文学作品(又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等等。这样,目标明确了就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并且,把大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目标,化整为零,就像把西瓜切成瓜瓣,学生才能吃得着,啃得透,有兴趣,有信心,乐意学,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还得根据每堂课的具体目标选好阅读材料。
首先要确定具体的典型材料,不用太多,三两篇文章即可,印发给学生,以备课堂上作例子分析。其次要有广泛的阅读材料,那就是报纸杂志等,这些材料可以放开,让学生在课下找出与指导课的典型材料同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
四、阅读指导课要有具体的操作步骤。
按一般的认识规律,指导课上应先让学生阅读典型材料,教师再点拨材料的特点,然后让学生讨论,从而总结出一些阅读或写作的规律,最后出一至两个实践题目训练学生的思维,以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方式。概括起来,就是“阅读点拨讨论总结提高”五个步骤。
五、课外阅读指导课之后,还很有必要的课下作业,以期进一步巩固提高。
课下作业最好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写阅读周记。周记的内容应明确规定是指导课训练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如果是突出阅读能力,就写文章分析;如果是突出写作能力,就要对指导课上的典型材料进行仿写。这里要强调一下,仿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
根据上述规律,笔者上过这样一堂课外阅读指导课。目标是“打破固有的旧框子,开拓议论文说理的思路”。选印的典型材料是《中国青年报》上的《大师与大腕的比较》和《男孩女孩》。
学生阅读完之后,老师点拨。这两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举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通过比喻或类比进行说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比如,作者在论证“大师有真功夫需要‘文火慢熬’所以少,大腕靠包装、炒作,所以数量就多”时有这么一段:“东北大米好吃,那是生长期长的缘故;南方稻两季、三季的收成,产量高但不好吃。甲鱼大补,盖因‘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六十天的西装鸡,就没有这等功效。”“高压锅炖排骨,省时、省力,但口感上得作些牺牲;同样的东西,在砂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出来,味道胜出几筹。”接着,让学生从这两篇文章中再找出类似的语段,反复诵读。然后讨论一下,自己平时写文章都怎样举例说理,人家作者又是怎样做的。最后总结,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时自己写文章,老举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而且一个例子就得占半篇文章,没有新鲜感,没有说服力;而人家举身边的生活现象,既新鲜又有说服力,还简洁,况且这些现象我们也知道,只是写文章时不朝这方面想。
这时,我趁势给学生出了一个题目:就机遇和幸运问题谈谈你的看法,要用人家作者的这种思维方式。沉默了一会儿,有同学发言:“幸运宛如一片雪花,它落在他经风霜的树枝上会变成一树银花,落在玻璃上却会变成水滴滑下,你要想留住雪花匆匆的脚步,就得像树枝那样历尽沧桑,满身伤痕。”又有同学说:“幸运是个挑剔的天使。有人考上名牌大学,幸运吧,可人家勤奋好学,认真刻苦;苹果砸在牛顿的脑袋上,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幸运吧,可人家牛顿对物理学早有很深的研究,碰到文盲脑袋上是无论如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定律的。”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就把最初的领悟运用到实践之中,写作的思路得到了开拓。临下课时,再给学生留一个作业,仿照典型材料,自找话题,写一篇阅读周记。
总之,要想使课外阅读收到大的成效,必须有一套符合教学实际、切实可行的方略。
追寻阅读中的语感

语文教学界对于“语感”曾经有过一段沸沸扬扬的大讨论。但是,当时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并没有能够得出比较全面和一致的看法。这给人们留下了不少遗憾,也给我们开辟出继续研究和实践的广阔空间。
在众说纷纭的“语感”定义中,我们以为还是下述定义具有执一驭万的意义:语感“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①。这个定义语句虽然平实,但却具有相当广泛的包摄力。我们可以从中引申出以下涵义:
1.语感的主体是言语者,即从事听、读、说、写言语实践活动的人。听读,是听话人,是读者,是言语的理解和接受者;说写,是说话人,是作者,是言语的表达和发送者。不从事言语活动,就无从谈论语感。
2.刺激或引发主体语感的客体对象是言语(即上述定义中的“语言文字”)。言语是言语主体对语言的灵活运用。听的和说的,是口头语言,写的和读的,是书面言语。不论口头语还是书面语,都是在特定的言语环境中言语主体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表示一定意义而形成的连贯的话语。由于语境、交际目的和内容的不同,话语具有不同的用语特点,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体风格。
3.语感的过程和结果是对于言语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感受,指的是感觉器官对适宜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理解,指的是个体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直至其本质和规律的思维能力。由此可知,语感,在实质上是一个心理学的范畴。应该强调的是语感的“感受性”与“理解性”的一致。良好的语感不应当只停留在一种朦胧的感受上,初步的感受对于语感来说是必要的,但又是不够的。只有在初步感受和“意会”的基础上,赋予语感以理解的性质,达到可以“言传”的地步,这样的语感才更有意义和价值。这一点在语文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中尤为必要。
阅读中的语感来源于读物言语材料对读者感官的刺激,以及读者对言语材料的理解和接受。因而,阅读中的语感更富有感受性和理解性的特点,更具有可追寻的痕迹和可以言传的性质。阅读语感由于言语材料单位的大小不同,又可以分为微观语感和宏观语感。

阅读中的微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语言材料中词语或句子的感受和理解。词语和句子有哪些特点可能激发、诱导读者的感受,唤醒读者的各具特色的理解和想象呢?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曾经指出:“每个词可以分析为四种要素:第一是声音,第二是形体,第三是意义,第四是功能。说得简单点,可说词都有音、形、义、能四种因素。四种因素之中,形体因素是文字上独有的,其余三种因素都是语言文字上共有的。这音、形、义、能四种因素,可以分为两类:声音和形体是可以耳闻目见的,可以称为形态;意义和功能是要凭借耳闻目见的形态才能心领神会的,我们可以称为品格。形态是外显的,品格是内蕴的。”②这一段话告诉我们语言表义的最小分子——词,可以分为音、形、义、能四种因素。这四种因素实际上在引导和规范着读者的语感发生。
下面,让我们举些例子来说明阅读中微观语感的踪迹。
1.形体感汉字形体以象喻理,读者可以从字形上直接获得其表层的意象和深层的意义。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在文章,则写山曰‘崚嶒嵯峨’;状水曰‘汪洋澎湃’;蔽苇葱茏,恍逢丰木;鳟鲂鳗鲤,如见多鱼。故其所函,遂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言语符号始终与人脑中的表象联想和想象结合在一起。因此,按照词语和表象的关系,可以把词语分成两类:第一类是与表象联系比较紧密的词语,比如叙述描写言语中的风花雪月、草木虫鱼、珍禽异兽、高山长河、黄原绿野、朝云暮雨、惊雷急电、痴男怨女、琴棋书画等等。与这些词语相联系的表象是清晰而稳定的。当读者看到这些词语时,比较容易产生相关的表象感受和联想。第二类词语与表象联系得不甚紧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就不大容易产生表象感受和联想。
2.声音感汉语词句带给读者的声音感受在诗、歌、辞、赋等韵文体裁中是十分清晰和重要的。但是,应当指出的是,言语的调音协律,决不是韵文语体的专利。优秀的作家在写作时十分注意用语的声音。老舍先生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中说:“我写文章,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还要考虑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写报告也是这样。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字不改的拿来念,人家都能听得明白。……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这一番话生动地传达了作者执笔为文时对言语音律的追求,即便是在散文体式中,语句的声音感也是不容忽略的。例如:“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大串;或做文章,则夸夸其谈地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
这段文字的词汇集中了许多成语、古语和俗语,形成了亦庄亦谐、揶揄讽刺的言语风格。句式有长有短,有整有散;或两两相映对举,或一一排比列举,使句群呈现出一以贯之的气势,有力地表现出对主观主义者的抨击和声讨。末句以“这”指代词总束前面各句,严肃地批评了党内若干主观主义者的不良学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语句的调音修饰:“一大串”和“一大篇”,“之意”和“之心”,都是平仄相和;又在“实”“坚”“一”“飞”等字的平声音流中,间以“是”字仄韵,致使句群整体声调铿锵,节奏起伏,很好地体现了政论语体的口语特色,使听者易听,读者乐读。
3.意义感人们对于言语的感受和理解首先来源于言语的意义。因而,意义感应该是敏锐、深刻的语感的核心。词语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是利用它的转义。因为“语言单位的转义是话语表情力的重要来源,通过转义才能产生形象的联想并补充感情色彩。转义的规律是话语形象性感情性的重要表现规律,因而形成语言单位转义的各种语义手段也就成为描绘修辞手段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常用的语义手段有搭配、替换、关联、夸张等”③。例如下列诸句:
例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我的老师》)
例②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③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老山界》)
例④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的叔叔于勒》)
例⑤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吃懒做。(《孔乙己》)
例⑥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春》)
例⑦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故乡》)
例①中用“狡猾”来修饰“儿童”显然是一种超乎寻常意义的搭配,表示出儿童在慈祥的老师面前的一种机灵、耍小聪明和自鸣得意的情绪。例②中“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三词连续配置,充分地表达了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情态和贡献。例③中“远”和“近”、“洪大”和“细切”是反义词配用,极其准确地传达出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对于金钱泯灭亲情的不解、不满和无可奈何。例⑤中的“可惜”是一个很关键的词,它与全文所用的11个“笑”字相匹配,与可能运用的“可怜”“可悲”“可恶”“可厌”等词相比较,饱含了作者对孔乙己无限的同情和惋惜。例⑥中的“逼”字,有一种扑入眼帘、满眼皆绿、目不暇接的意思,这个意思是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临时产生的一种附着意义。例⑦中的“横”字所表示的破旧、低矮、毫无生气的农舍形象,在当时社会大语境和“我”的具体心境中,为中国农村平添了一股衰败、凋敝和凄凉的气氛。选用这一“横”字,与上下文语境中的“阴晦”“冷风”“苍黄”“没有活气”“悲凉”等词语和谐贯通,使得语段的意义更为集中、色彩更加调和、形象更为鲜明。
以上诸句涉及词语在句中的临时附加意义、感情色彩意义、同义词的复用、反义词的配用、关键词的选用、词语顺序不可移易等等。词语在句子之中的表意方式是不可穷尽的,读者的语感必将追随言语材料的特征而灵活变化。
4.功能感所谓“功能”,就是词在语文组织中的活动能力。“词的功能与语文组织有连带关系。功能是词参加一定配置的能力,组织是由功能决定的词与词的配置。组织要受功能的限制,功能要到参加组织才能显现”。“我们讲功能是要讲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的。研究语文组织,要注意分子是什么,但更要注意分子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单注意分子本身的意义或形态,是无法正确地说明语文组织的;单注意分子之间的关系和联系而完全排斥分子本身,那也是无法说明语文组织的”。
例如,各种语序不同的句式都有潜在的表情功能,其中超常语序的句式表情色彩尤其明显。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怎么了,你?”(《荷花淀》)这是谓语变式句,前置谓语在国歌中具有大敌当前时急迫呼唤、热烈鼓动的表情色彩;后例对话中流露了急切的、要求快速传递信息的心理情态。“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这是修饰语变式句,定语后置有强调定语的表情功能。“余以‘千古诗人’‘诗人千古’记之”。(陈毅杜甫草堂题记)“千古”与“诗人”两个词在短语和句子的组织中先后次序发生了变化,意义也就发生了变化。“千古诗人”简洁地概括了杜甫在我国诗歌史上的位置;“诗人千古”准确表达了后人对于诗圣的永久缅怀。
又如,以下几个例句的创新形式:
例①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海燕》)
例②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
例③半晌疑云,不,很久以来在我心头积集起来的疑云,一下子,全都消尽散绝了。(《琐忆》)
在这几句话中,或用“是”表示再次肯定的语气,或用“不”去否定前面刚刚说过的话。这样,就形成了“自肯定句”或“自否定句”的格局。这种组织和配置关系,清楚地显示出作者在执笔为文过程中或是仔细回忆,或是认真估量的心态;从中表现出作者对已往生活的深情留恋,对某种思想和感受的确认无疑。作者所传递的这些细致的情态,来源于这些创新句式的表情功能。
如同不可穷尽词语在句中的表义方式一样,语言在组织中的功能也是不可穷举的。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起语言的组织功能意识,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时从具体的语言现象中去发觉词和句子在语文组织中的不同的活动方式和表达效果,就可以在千变万化的言语现象中不断地去提高自己的言语感受和理解力,从而,培养和提高自己敏锐的语感。

阅读中的宏观语感指的是读者对完整语篇的整体感受和理解。一个完整的语篇是从哪些方面引导和制约着读者的感受和理解呢?
首先,一个完整的语篇是一个动态的语言活动过程。人们使用语言的规律就是言语活动的规律。语言学家王德春在《现代修辞学》中提出如下三条言语规律:“第一,使用语言总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之中,而且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第二,使用语言要正确选择语言体系中的成分,组成话语以表达思想;第三,使用语言为了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完成特定的社会交际任务。”这样,语境规律、话语规律、目的规律,就成为语言规律的重要内涵。
其次,完整的语篇也是一个静态的作品。这个成品既有特定的言语内容,也有特定的言语形式。这个成品既要使用社会语言体系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手段等等共同成分,也有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为了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而形成的功能不同的语体风格。言语,既遵循着语言的共同规律,也呈现出个人在使用语言时的种种变异和创新。言语,可以简短到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可以铺排成一个语段、一个语篇。因此,语言规律、言语技法、语体功能、语篇构成等等,就成为言语成品的重要元素。
这样,我们就可以追寻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宏观语感的踪迹:
1.语意感人们的交际总是要表达某种特定的意思,达到一定的目的的。语意感,指的是作者要写什么,读者要读解的是什么。总的来说,人们言语交际状况有以下三种主要类型:
(1)叙事型叙事型交际是使交际对象了解情况,包括社会生活和人的思维活动。如:口头交际时的日常谈话、工作汇报、情况交流;书面交际中的公文事务、新闻报道等等。这种交际是叙述、说明性的,目的是向交际对象告知。
(2)说理型说理型交际是使交际对象明白道理,包括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规律、人的思维规律。如政论文、学术论文、科学著作等等。这种交际是议论、说理性的,目的是说服交际对象。
(3)传情型传情型交际是使交际对象形象地感受所表达的思想。从交际内容来说,传情也离不开叙述或说明事物和事理,但是这种叙述是就事传情。因而,这是一种情感性交际,其目的是使交际对象动情。总之,了解作者在语篇中写了什么,是读者首先需要形成的语感。
此外,感受和理解语意,还需要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个意思。一般说来,作者所表达的语意和他的表达意图是一致的。但有时由于言语环境的种种限制,作者的语意和意图也不完全一致。有时作者把自己的意图用明确的语句述说出来,但是,更多的情况是作者把自己的意图隐藏在言语的背后,需要读者依据特定的言语环境去揭示和领会他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和真实的意图。
2.语体感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中,由于交际任务和交际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言语特点。语体就是为适应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言语材料和表现手法的特点的总和。由语音、词汇、句法等构成的语言材料是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但是这些语言材料在言语交际过程发生了功能分化现象。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社会交际的三种主要类型。叙述型交际对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是清楚明白、简约练达。实现这一要求的主要方法是从语言的同义手段中选择适合于特定语境和特定目的的手段,让人如实地、清楚地了解所表达的意思。说理型交际对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是准确清楚、周密完善。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除了注意选择词语之外,还要特别重视谋篇,也经常使用比喻、设问、排比等修辞格。传情型交际对语言表达提出的要求是生动形象、含蓄优美。实现这一要求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描绘修辞手段,还要注意协调音律等等。一般说来,语体可分为口头语体和书面语体。书面语体又可分为科学语体、政论语体、事务语体和文艺语体。
3.语技感如果说语感的作用是在指导和规范言语主体依据言语环境和交际目的、交际内容的需要去说话和写作,解决言语作品写成什么样式的问题,那么,语技感就要解决怎么样才能写出得体的样式,以及这样的体式为什么是最得体的。
语体是从全民语言材料的功能分化的角度去研究适应各种不同社会交际需要的言语风格类型;语技则是从言语个体如何使用全民语言材料写出得体的言语,以至形成了个人言语的独特风格。换言之,语体感侧重于对于言语成品静态样式的整体区分和识别;语技感,则侧重于对作者运用语言的动态生成过程和方法的分析与评鉴。从完整的语篇去考察言语技法,除了要掌握微观语感的要领之外,还需要研究语篇的结构、话语的衔接规律等。
4.语境感前面我们已经说过:语感的对象是言语,言语有自身活动的规律,因而,语感最终应当遵循言语活动的规律和言语成品内部结构的规律。言语的主要规律之一就是“使用语言总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之中,而且必须依赖于特定的语境”。因此,读者养成自觉和敏锐的语境感就十分必要了。事实上,我们在前面说明语意感、语体感、语技感时,没有一项能够离得开语境的制约。
早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修辞学的鼻祖陈望道先生就已经在他于1932年出版的《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修辞以适应题旨情境为第一义,不应仅是语辞的修辞,更不应是离开题意的修饰。……凡是成功的修辞,必定能够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内容复杂的情境,极尽语言文字的可能性。”他在这一著作中还提出了“六何说”“何故”,写说的目的;“何事”,写说的事项;“何人”,谁对谁说;“何地”,写说者所在的地点;“何时”,写说的时间;“何如”,怎样写说。由此,“六何”就成为语境的基本构成要素。当代语言学界对于语境的研究讨论十分活跃,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比如,王德春和陈晨在《现代修辞学》中提出六条有关语境的定义及规律,对于我们研究语感和语感教学极具参考价值。这六条规律是:①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②依赖于构成语境的客观因素,就出现一系列言语的特点,并形成一定的体系,这就是语体。③由构成语境的主观因素决定了个人使用语言的特点,这就是风格。④语境中的阶级思想因素和时代因素又影响着人们使用语言的作风,这就是文风。⑤修辞方法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显示修辞效果,采用修辞方法必须依赖语境。⑥语言美、言语修养等问题也要联系语境来分析。
但是,人们听到和看到的只有连贯的言语。换言之,语境虽然从总体上制约和决定语意(表达什么)、意图(为什么表达)、语体(表达成什么样式)和语技(怎么样表达),但是,一般地说,在言语作品(尤其是文艺语体)中,并没有语境独立存在的地方。听说双方由于处于共同的现实存在的语境,还可以在对话中通过经常的询问、解答,互相协调交际过程,达成交际目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虽然也时时处处受到语境的约束,但言语作品一旦成形,语境就隐匿在言语的背后,作者也就沉默了。读者和作者并没有共处的现实语境,言语成品就成为折射语境的惟一的影象了。因此,研究语境,一方面应当研究语境是怎样在言语中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还应研究如何通过言语去推断语境及其作用。有研究者指出:“从表达一方来说,主要是:依据特定语境的表达需要来选择语言中的同义形式以组合相应的言语形式,甚至创造特殊的表达方式;利用语境因素来排除歧义,使语言中的多义和歧义现象获得明确的单义性;借助语境中特定的情境意义衬补语言本身的意义,传达言外之意。从接受一方来说,便是联系语境对言语形式进行分解、合成,还原为对方所表达的思想内容。”④还有的研究者把这两个方面称做“语境生成”和“语境还原”。
注释:
①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第888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陈望道《文法简论》第39—42页,上海教育出版社
③王德春、陈晨编著《现代修辞学》第28页、43页、272—275页,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④刘焕辉《语境与言语交际》,参见西桢光正编《语境研究论文集》第438—459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阅读指导的思考与实践
长期以来,学生阅读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状态,碰到考查阅读能力的题目往往无所适从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阅读的问题,实际上它还关系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语文能力、语 文 素质能否提高的问题。阅读与写作,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内容和方法,但它们毕竟有着密 切的联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目前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内容空洞 、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是不无关系的。事实上 ,阅读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于此。互联网对阅读速度的要求已使上网者深有感触。可以说,阅 读是学习之母。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影响。一个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较强的。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 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进 而发展智力及学习能力。
兴趣与能力的关系是辩证的。对于中学生来说,兴趣在学习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杨振宁说 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这一名言已充分证明了兴趣在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兴 趣是一个人倾向于注意认识和研究某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 心理生活的最重要动力。在中学生的兴趣中已具有分化性、选择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阅 读指导中应精心选择出不同体裁、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阅读材料,来满足不同兴趣特点的 学生的需要。
在精心选出较为理想的阅读材料后,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成为关键的环节。阅读方法多种多样 , 各有所长,但任何方法要行之有效,都离不开阅读者注意的集中。教师的指导应该针对学生 阅读时敷衍、被动、低效的现状,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注意集中的培养上。“注意”是一种心 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学生要有效地学习,就必须要有良好的集中 注意的品质。这对其学习能力的提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阅读也是如此。学生之所以会把名 著或佳作读了一半就抛开去,或把教师指定的文集读得心不在焉、敷衍了事,缺乏持久的注 意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学生阅读进行指导,应充分了解学生“注意”的特点,遵循 这 一心理现象的规律来组织学生的注意,帮助他们排除干扰,在兴奋中主动、高效地阅读。
笔者在阅读指导中尝试了一种方法,发现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及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 的注意处于持久、集中的状态,而且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这种方法包括如下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
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选择不同类型、题材、风格的文章若干篇 ( 文 章不宜 太长,篇数越多越好 ) , 每篇印刷若干份 ( 最 好能够达到学生人手一份 ) 放 于讲台上,以 便学生阅读时取用。
所选文章尽量贴近学生生活的年代,减少因背景的陌生而带来阅读的障碍。当代散文选、小 说,报刊上优秀的科技作品都可以成为阅读的材料。
二、阅读阶段 
把文章题目印发给学生,向学生提出阅读要求。
根据题目选取自己较有兴趣的一篇。
根据题目传达的信息,至少提出自己想要从文章中了解的三个问题,并把它写在笔记本上。 
到讲台上取相应的文章阅读,先在文章中圈画,再在笔记本上回答自己原先提出的问题;想 想有什么收获,也可以把收获写出来。
一篇读完后,依此法再读第二篇。
这个阶段教师应对学生的提问给以适当指导。如:肯定学生提出的较有质量的问题,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这样,受肯定者得到鼓励,其他人则得到启发,在这种氛围下阅读,效率会更 高。曾有位学生选了《捍卫汉语》这篇文章,她提出了四个问题:文章所写的时代 ? 为 什么 汉语需要捍卫 ? 怎 样捍卫 ? 文 章是否在说教 ? 然 后她按要求取回这篇文章边读边回答以上问题 ,很快便开始了第二篇的阅读。检查一下她的笔记,读得还很细,理解也基本正确,于是, 引导她再深入思考,鼓励她准备在交流时发言。
三、交流阶段 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谈谈自己阅读的收获。如:一开始提出哪三个问题,为什么会提出这三 个问题,与文章的内容是否一致,是否在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答案是怎么样的,读了本 文后有什么收获,得到什么启发等等。一个学生谈完后,可以再由另一位读相同文章的学生 接着谈,让他们各抒己见。
有一位学生在交流时说,他看到“菊花茶和菊花晶”这题目,认为它的内容肯定很无聊,决 定 读后好好批评批评它。所以提出了以下问题:是介绍菊花晶的制作,还是介绍两者的功用 ? 为 什么写这篇文章 ? ( 似 乎很肤浅。 ) 还 能不落俗套吗 ? ( 肯 定用对比的方法写。 ) 当 他取回文章 读下去时,觉得特别好笑。读完后,他在笔记本上回答自己:“什么都不是,好文章多得很 ,以后可别想当然。”原来,文章中的菊花茶与菊花晶仅是一话题,作者针对的是现代人急 功近利的处世哲学,她在文中热切呼唤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复归。这位学生发言后, 大部分学生取回这篇文章读起来,欣赏着那“优美舒展”着的“白色的花瓣”、那“渐渐 澄黄,夹杂着生命的浅绿”的“透明”的水、那“一丝丝在掌心弥漫 开来”的“沁人心脾的清香”,思考着怎样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
四、小结阶段 
这一阶段是教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作简要的评点,主要是针对理解上的错误给予纠正,不宜 多讲,不要以某些固定的“标准”来“规范”学生的理解,把一些概念化、公式化、庸俗化 的东西强加给学生,要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多元化,感受阅读的乐趣。
浅议阅读训练的整体性与高效性
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告诉我们,如果掌握了整体各部分间的规律和联系,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协调,那么这些部分的组合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整体功能,其功能将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因此,我们运用整体性原理优化阅读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重新认识阅读教学,研究阅读教学打开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运用整体性原理指导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阅读文章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而且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使学生不仅读得好,还要读得快,这才是阅读教学追求的目标。
笔者在教学中力求将整体阅读和高效阅读结合起来,集两者的优点于一身,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整体高效阅读训练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即人们通过感觉、知觉获得对客观事物的外表的,大致的认识,逐渐形成能够反映此类事物特征的表象;然后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把事物整体分解的各个部分,把整体的个别特征、不同方面区别开来,再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征、不同方面结合起来,从而在头脑中获得对事物更全面、更本质的认识,经历一个“整体——部分——整体”的过程。同时整体阅读又汲取了快速阅读省时、准确和高效率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营养成分。据心理学家估测,一般人的阅读功能只用了百分之十,阅读速度仅仅每分钟二百字左右,达不到理解快速、想象快速和记忆快速的速度。
怎样实施高效阅读训练呢?我们大体分以下三个步骤:
一、整体感知——速读测试
面对一篇文学作品或是其它体裁的文章,读者首先是被整个作品的思想意蕴和艺术形象的魅力所吸引,所感染,所陶醉。他获得的是对整个作品的总体感知。整体性原理运用到阅读中,就是始终把阅读材料当作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研究,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获取对整篇文章的总体印象,即立意如何?构思怎样?情节、形象、手法有什么特点?而不是零零碎碎的知识点。
具体方法是:
1.审题解题,初步了解全文概貌。
古人云:“体不辨,则入于邪陋。”是说不知辨体就有盲目性,就会走弯路,影响阅读效率。鲁迅也曾讲过:“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文章的体裁往往界定了题目的形成和内容,因此,从题目入手,整体感知,弄清是写人的,还是记事的;写景的,还是状物的,等等。根据体裁,联想相关的不同写法和特点。如《琐忆》——记叙文:人物 、主要事件、叙述顺序、中心等;《崇高的理想》——议论文:议论方式、结构、论证方法、论证语言等。
2.通读全文,粗略掌握全文内容和中心。
由题目入手,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整体感,他们迫切了解课文内容。在限时速读全文后,教师设疑: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写作意图(即中心)是什么?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3.寻找过渡句、段,初步了解全文脉络。
研究作者为了表达中心,选择了哪材料,按什么顺序将材料作有机的组织安排,使学生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纵向思路的文章,一般按时间、地点的推移,事情发展的几个阶段来划分;横向思路的文章,一般把记叙和说明的内容分成几个方面来写,那么就按事物的各个侧面或性质分段。例如《包身工》,以时间为顺序,写了包身工典型的一天生活,分别描写包身工清晨起身、早餐、上工等三个生活场景,据此分段。
4.速读全文后,按自学步骤做训练,将获得的信息明确化,并提出疑难问题,为进一步精读作准备。
以阅读课文《雨中登泰山》为例,速读全文,回答问题。
测试标准:
(1)答题时间
(2)阅读速度(字数除以时间,即字数/分钟)
(3)理解率(每人所得分数)
(4)阅读效率(阅读速度乘以理解率)
[回答问题]
(一)泰山古称______,又称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______。
(二)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三)作者登泰山的经过怎样?遇到哪些困难?又从哪些方面得到鼓舞?
(四)作者登泰山山顶后见到哪些景象?这时的心情如何?
(五)许多散文都有“文眼”。所谓文眼,即指能表现主题思想的句子。此文文眼是哪句话?
(六)本文写景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七)找出下列引文的出处
a.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b.云海四茫茫
c.吸翠霞而天矫
d.齐鲁青未了
通过预习和课内速读,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回答以上问题。
我们在教学中曾作过统计,学生阅读时间平均10分钟,理解率达80%,阅读效率为320字/分钟。经过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理解率还会提高,阅读效率也会随之增长。
二、部分探究——质疑精读
这是对课文理解的深化阶段。要训练学生逐段精读,特别是对重点段落和词句,要反复进行品味,咀嚼,深刻理解和领会作者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中心的。
一般方法有:
1.提出质疑,寻找答案。在速读测试的基础上,对文章中的重点难点提出质疑,在精读中寻找答案。提出的问题越深入,在精读中解决得越彻底,对课文的理解就越深刻。
2.调动感官积极活动,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3.寻找关键性语句,注意对句眼、段眼、文眼的捕捉。通过这些词句的表面意思,挖掘文章丰富的内涵。
例如:茅盾先生的《风景谈》一文,篇首点眼:“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是全篇的“通体之眼”,犹如满堂生辉的明灯,照亮全文。
关于文眼的位置和识别方法,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讲道:“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
4.准确、迅速地理解段落。
段落是文章的组成部分,是文章层次的外在表现,它标志着作者思路发展的步骤。一篇文章的重点段往往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其本身也就是一个整体。通过段落精读,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从而使学生通过对课文各部分的深刻理解,把握住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的联系,领会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快速阅读段落呢?一般可分四步走:
①首先弄清这个段落共有几句话。
②弄清这几个句子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如并列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总分关系等。
③找出段落的中心意思。有的段落中有中心句,中心句的标志有两种,一是位置,多在段首或段尾;二是词语,多用“因此”、“所以”、“实质上”、“总之”等。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在细致刻画了别里科夫的外貌和生活习惯之后,说:“总之,这个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总之”后面的这句话概括了别里科夫“套中人”的形象,是该段的中心句。
④找出段落中的修辞方法或关键性词语。
以上四步,可以形成速读段落的固定程序。固定程序在脑子里形成定势后,阅读速度自然很快。对段落阅读的测试,可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取要点,分析句子含义,筛选关键词语,掌握修辞方法等几个方面设计习题。对落段阅读能力的考查标准可参照整篇阅读的考查标准。
三、回归整体——讨论升华
按照整体性原理,在完成了“整体”到“局部”之后,又回到“整体”。这是阅读思维的综合阶段,即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有较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理解的升华阶段。这个阶段的实施方法有:
1.议。讨论人物形象、事件意义,文章的表现手法有何特点,自己的认识、感受等。
2.读。精读重点选段,加深记忆,进一步体会情感。
3.忆。回顾学习过程,探索阅读规律,总结学习收获。
4.写。整理读书笔记,完成相关练习。
整体高效阅读是科学的,有序的。北京铁路二中程汉杰老师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我们体会到,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提倡并实施整体性和高效性阅读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高智能的人才。掌握了这一科学的阅读方法,便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捕捉了更多的知识信息,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开辟了新领域。
摘自:《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浅谈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法。虽然“教无定法”,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诗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作为语文教师,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应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笔者不揣浅陋,想就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同行。
一、课文的结构分析模式:“感性认识—→深刻理解—→灵活运用”与“泛读—→精读—→研读”
语文阅读的认识过程应是系统而完整的,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的循序渐进的认识过程。它应起始于学生对课文的“感知”,而发展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目的是让学生能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因而,从认知方面来说,是个由“感知”到“理解”,进而“运用”的过程;从教师教学方面来说,则是要求学生从“泛读”到“精读”再到“研读”的教学指导过程。
语文阅读的感性认识阶段,就是要学生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即文章写了些什么。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则是指导“泛读”。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即明白文章为何要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何在,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因此,“精读”有别于“泛读”,它是在“泛读”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比较和理解。阅读教学的第三阶段,是要求学生灵活自如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达到“由此及彼”的应用掌握知识的目的,亦即力争做到“知识的迁移”。与此相适应的则是“研读”的阅读方法。
在《藤野先生》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文,通过初读让学生弄懂该文大致可分三部分:1.作者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见先生之前;2.在仙台学医的生活片断——受先生教益;3.离开仙台后——对先生的怀念。再通过“精读”,使学生领悟到,这篇文章的重点在第二部分;本文是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这一中心来选取和组织材料的。有的学生还能通过对第二部分的具体分析来理解先生的高贵品质。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领会文章的线索,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反映作者思想发展变化的内容,并回答如下问题:①鲁迅先生为什么要离开东京去仙台?②作者为何要写看枪毙中国人的电影这件事?这件事对鲁迅先生的思想变化起了什么作用?通过“研读”,再让学生运用围绕中心人物的思想品质安排材料的写法来写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
二、课文的主题理解模式:“认识的开始—→认识的入门—→认识的升华”与“整体—→局部—→整体”
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即首先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然后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局部,即对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掌握,使心中的轮廓更透澈、鲜明。在教师来说,这是对文章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进行分析教学的过程;而学生则是从认识的起始,到认识的入门,最后使认识飞跃升华的认识过程。如果我们不首先让学生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就直接分解文章的各部分,那么将势必使教与学的活动支离破碎,学生得到的印象将会是孤立、分散、不完整,将会导致学生片面地理解课文甚至出现谬误。从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结构功能总是大于各体功能之和。我们必须从整体结构出发,进行阅读教学,即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各个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我们强调首先要对文章有个总体印象,强调不要将字、词、句、段作孤立的分析讲解,但绝不是反对对文章局部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有了总体印象之后,还要抓住文章的具体内容、具体人物、情节、结构和具体的描绘,进行深入精读,达到从“点”的深化掌握,到“面”的深刻理解。
对文章局部的分析,首要任务是品味重点字、词、句。教学中,我们要捕捉那些表达中心思想精确、形象、生动的词、句。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长江三峡》首段,作者对三峡一天的航行描绘为“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就是统摄全文的“神”,通篇所写的景物,全在这“雄伟”“瑰丽”四字。它概括反映了三峡山势的峭拔、惊心动魄,水势的凶猛势不可挡;也含蓄地反映三峡色彩的缤纷和神话传说的美丽动人。抓住这一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就能很明晰的掌握该游记散文的结构和中心。
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者”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如《藤野先生》一文和重点在第二部分中记叙鲁迅先生在仙台求学的生活片断,作者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1.检查并订正“我”抄的讲义——表现先生工作认真负责;2.先生纠正“我”绘的解剖图——表现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3.先生对“我”敢于解剖尸体感到放心——表现他对学生的热情诚恳;4.先生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况——表现他科学求实精神。通过对重点段落的分析,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这是一篇赞扬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写对他真挚和深沉怀念的回忆性记叙散文。
有了局部具体形象的认识之后,还要回到整体上来,通过整体的认识,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达到认识的升华。《藤野先生》一文,在进行局部的具体分析之后,还要联系上下文,甚至时代背景进行综合分析。如作者为何去日本求学?为何离开东京去仙台?又为何离开仙台回国弃医从文?这样才能从文章的整体上把握:这篇文章不仅赞扬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也追述了作者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综上所述、语文阅读,只有首先对课文有个全面的了解,才能高屋建瓴,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及关键词、句、段;也只有对局部的字、词、句、段作深入的理解后,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结构线索和中心。
三、语言的比较运用模式:“语言—→思维—→语言”与“具体—→概括—→具体”
阅读教学从“具体”到“概括”,就是要通过对文章的字、词、句、段、篇的了解,尔后概括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从“概括”到“具体”,则是经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具体回答课文的有关问题,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也“知其所以然”。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上看,这是由课文的语言开始,经过思考,达到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的目的。在这里,思考是关键。因为只有经过积极的思考才能使学生从掌握书本知识进而达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事理的目的。这一过程,也可用“读”——阅读课文、“思”——对课文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说”——表达自己的思维结果来加以表示。其中比较、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是联系“读”与“说”的重要桥梁。因为不加思考分析地“说”,只能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即不能把书本的知识变为自己的知识,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为了启发学生思考,我让学生把《雨中登泰山》与《长江三峡》在描写景物的方法上加以比较,指出二者之间的异同,让学生理解到一定的形式是为一定的内容服务的道理。
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而定,它要受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环境等诸因素影响和制约。研究阅读教学的模式,不仅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学会怎样进行有效阅读和教师怎样更有效的教学。
摘自:《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9期
阅读教学过程论
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是不完整的。我们的阅读教学过程的实践也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理论,不完整的教学,怎么会有高效率?
通常的语文教学法的著作,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分为四个层次:一、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阅读教学的总过程;二、一个单元的阅读教学过程;三、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四、一堂课的阅读教学过程。这四个层次的共同点是从课文到课文,从“例子”到“例子”。很显然,这样阐述阅读教学过程,是有缺陷的,不科学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不完整的。
同时,在这些著作中,一般是把单篇课文阅读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感知阶段(预习)→理解阶段(分析)→运用阶段(练习)→巩固阶段(复习)。感知阶段,要求学生解决字词句以及课文内容大意;理解阶段,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分析课文的思想内容及语文形式;运用阶段,进行朗读、复述和编提纲等活动;巩固阶段,要求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等。看起来,这个过程像是完整的,无可挑剔的,既有解决字词的步骤,又有内容分析步骤;既有运用,又有巩固,非常全面。但仔细琢磨便会发现问题:四个不同的阶段,要解决的和实际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即对课文的理解。即便是第三个阶段的运用,与实际上的阅读运用也并不搭界,依然是对课文的理解,哪里有什么运用?这四个阶段实际上是理解掌握课文的四个阶段。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单单是理解。因此,现在的阅读教学过程理论,还仅仅停留在理解上,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运用。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应该是用从该课文学来的知识、方法及规律去读该课文以外的其他文章和书。这样看来,通常的阅读教学过程,少了一个阶段。我们认为,阅读教学过程大体上应有两个阶段,一是理解掌握阶段,二是实际运用阶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课之本旨并非教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自己观其他类似文章。”这里的“使学生自己观其他类似文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运用。有了这样的运用,阅读教学的过程才是完整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运用,阅读教学过程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进行了一半。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我们总不能只让学生学“例子”吧?不幸的是,现在的大多数学校,还是只学“例子”。初中毕业了,学了六本“例子”,高中毕业了,又学了六本“例子”。数理科讲例子,由例子引出定理、定律和公式。这是理解掌握阶段。之后要做习题,从而达到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由例子导出的定理、定律和公式的目的。这是运用阶段。这个运用,是通过做习题来实现的,总是要做题的呀。语文学科要像数理科那样做“题”,才能加深理解和综合运用由课文(即“例子”)学来的知识、方法和规律。不过,语文的“习题”与数理科的习题完全不同,它应该是文章和书,这是阅读教学过程的第二个阶段。至此,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才完结。
这是一个举一反三的过程。学习课文(即“例子”)是“举一”,阅读课文以外的文章是“反三”。没有“反三”,过程便不完整。有人说,课文后面也有习题呀。不错,确有习题,但这些习题是做什么用的呢?由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前的“说明”,知这些习题有三个层次,两个目的:一是加深理解“例子”,二是运用“例子”。这样的练习设计是合理的。前两个层次的题是理解,还不是我们所说的“习题”,后一个层次的题,即巩固、扩大学习成果,要求熟读背诵,抄录词语警句,选取与课文有关的文字材料与课文比较,加深理解,开阔视野,才是我们所说的“习题”。而恰恰是这样的题,被不少老师挥刀砍掉了,因为考试不考!语文的“习题”,不是题,而是文章,是书。自读课文是语文的“习题”,《课外读本》是语文的“习题”。这还不够,因为这些都是短文,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单项“习题”,还应有一些中外名著,这才是综合“习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每学年读三五本书,为完成这套综合“习题”创造了条件。可惜,大纲已经执行五年之久了,至今仍没有初中学生应读书的书目!由于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不完整,人们把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当作额外的负担,于是自读课文取消了,《课外读本》不读了,大纲“每学年读三五本书”的规定不管了,真是贻害无穷。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语文的良好习惯”。课堂教学在这方面是大有作为的,但习惯的“养成”,仅仅靠课堂是很难的。叶圣陶先生说:“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历练。”(《略谈学习国文》)这个“反复历练”指的就是多读书。张志公先生说:“只是把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下一代以至全社会的语文水平这样一件大事,整个的寄希望于学校的语文课,这种认识对语文训练是不利的。”(《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教材提供了学习的例子或样本,而习惯的养成要靠用从教材学来的方法去多多地阅读。也就是说,只有走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才能养成习惯。
阅读教学过程应该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致的。叶圣陶先生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这个学习过程便是由精读至略读的过程。由精读到略读,由课本到其他著作,这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个学习过程必须是完整的,“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圣陶《〈略读指导举隅〉前言》)瞧,只有精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呀,不读课本以外的文章和书是不行的。而阅读教学的过程必须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引文出处同前)
吕叔湘先生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这个事实说明了什么?说明这些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完成了语文学习的过程——由“例子”到“习题”,由精读到略读。
这样看来,使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完整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过程应该是:教师指导学生熟读课文,弄懂弄透课文和从课文中学得的语文知识,掌握阅读方法和规律,再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方法和规律去读课文以外的文章和书,从而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和能力。
这个过程大体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为理解掌握阶段,第二为实际运用阶段。运用阶段可以在课堂进行,如读自读课文和《课外读本》;每周有两节语文课进图书馆等,多是在课外进行。要读单篇短章,也要读长篇巨著。这都是运用,既是运用于学习,以提高读的能力,又是运用于生活实践,读懂生活所必须的各类读物。
读课外书是阅读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不应该把它当作一般意义上的扩大阅读。这是由语文教学目的决定的。在教学中,开拓学生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科学正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但不可能经常把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和规律写进中学教学大纲中来。所以,阅读科学读物就成了现代学校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阅读教学的完整过程包括必须达到规定的阅读量,确保基本的阅读量。这个量多少才合理呢?吕叔湘先生说,中学生每学期要读80 ~100万字的书(含课本)。除去课本的20万字,平均每天至少要读5000字。大纲规定每学年读三五本书,平均每天的阅读量也就是这个数。这就是基本的阅读量。有了这个量,就可以确保阅读教学走完一个过程。
建立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是必需的,而且是迫切的。初中现行教材每个单元都有自读课文,还有一套课外读本,这无疑为阅读教学过程的完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由于理论的不完善,不少学校扔掉了自读课文,有的省市宁可给学生订几套没有用的练习册,也不给学生订课外读本,还美其名曰“减轻负担”,就更不要说什么每学年读三五本书了,也是在“减轻”之列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他们不明白这些阅读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阶段,是必须完成的,不是额外负担。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内容,是必须进行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但真正进行课外阅读的学校有多少呢?现在有些学校和语文教师个人创造了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好经验(包括扩大阅读、向课外延伸等),收效极大。他们实际上是走完了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成果丰硕是必然的。但仅仅作为经验,其意义并不见其远大。因为经验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我国农村学校条件大都不好,能看到语文教学杂志的不多,不知道的自然居多。所以,我认为完善阅读教学过程的理论十分必要。理论问题解决了,阅读教学过程不完整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学生进图书馆,读课外书,便名正言顺。倘如此,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科技突飞猛进。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为了能直接地 、迅速地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把培养阅读能力作为目 标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学生一旦具备了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大学学习 或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提高阅读能力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达到的目标。
一、理解是阅读的要旨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似乎 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际活动,实质上它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作者把自己的思想用文字符号 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由词组成句子和话语的语言编码过程。读者阅读书面材料时,从辨认文字符号开始进而对 文字、语义、语法、修辞进行译码加工处理,同时凭借自己已有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 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领会文字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吸收信息。可见阅读是一种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它 包含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和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 阶段。
阅读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阅读理解的程度可 由浅入深分为三个层次:表层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深层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和评价 性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表层理解只是懂得文章字面的意思;深层理解则要求读者能清楚地理解作 者的言外之意;评价性理解则需要读者对作者所表达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读者理解一篇文章应包括这三个 层次,其中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的前提,评价性理解又是在深层理解基础上进行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 一部分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课文的表层理解,对后两个层次的理解很少问津。他们误把表层理解看成是阅读理解 的全部。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多年来教师在教学中总是把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放在解释生词、词 语搭配、造句训练上,过多地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理解,结果课文被肢解得支离破碎,影响学生从整 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主角,学生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参与语言实践的活动,学 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又常常局限在对课文的表层理解,设计一些正误题、多项选择题和 回忆性问题。教科书也没有对学生的理解作全面的要求与训练。要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高层次阅读理解能 力,教师应根据理解课文的三个层次设计教学过程。这里就JEFC第70课Standing Room Only为例,具体谈谈如 何通过理解课文内容的三个层次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阅读理解的三个层次
(一)表层理解
表层理解是要求学生掌握文章字面意思。对学生的要求是机械地重复文中主要内容,使课文内容再现。教 师对该课可提出下列问题,请学生阅读后回答:
1)About how many babies are born in one minute?
2)How many new babies do people have to find food for in one day?
3)What may be the greatest problem of the world today?
4)How is the population growing?
5)When was the population over 500 million?
6)What will happen in about 600 years?
由于表层理解是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的基础,为了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文章意思,教师在教学中应注 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学生头脑中是否有与文章相适应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知识。背景知识能提高对课 文的正确理解。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贮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 章的理解与保持。鲁姆哈特(D.Rumelhart)也指出,读者在进行阅读时,他先前存入的知识往往会随之与文章中 的符号产生联系,这对于读者了解文章中的信息内容至关重要。这说明,当书面文章出现在读者面前时,读者 不仅需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有关的背景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去填补作者句子间信息的空白,从而理解 文章的含义。阅读是读物内容与读者背景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而阅读理解则是读者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含 语言知识)对读物内容进行思维的过程。Standing Room Only是关于人口问题的一篇课文,教师可以由问题导 入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的背景知识,从而为理解打下基础。
Questions:
1)What'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2)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3)Have you ever heard of "population problem"?Say something about what you know.
2.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难句略加解释。为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师可板书设计一个图表如下 :
附图{图}
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困难,可让他们根据图表复述课文以促进其提高说的能力,并为深层理解打下良好 的基础。
(二)深层理解
深层理解的问题具有创造性。它要求学生利用作者所传递的信息、凭借自己的社会背景知识、生活经验进 一步理解和吸收读物中没有明确表述的、却又与主题有联系的思想与信息,即“弦外之音”。这是一种合乎逻 辑的、超越读物文字符号所传递的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推理活动。教师在学生对文章表层理解的基础上,可进一 步提问:
1)What does "standing room only"mean?
2)By what year will the world's population reach 6 billion?
3)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opulation problem?
4)How does the author show the seriousness of the problem?
5)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artical?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应启发帮助他们在文中找到有利于回答问题的线索(比如语篇标志、 主题句等)。本课作者就是通过大量详尽的数字来表现人口的快速增长。作者使用者如"A UN report says…" 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与权威性,从而警告世人注意人口增长问题的严重性与解决人口问题的紧迫感。
(三)评价性理解
阅读的目的是吸收信息或利用获取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并对文章作价值判断,提高深层次理解和评价文 章的能力,同时也获得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课评价性问题可设计为:
1)What is your opinion towards the popluation problem?
2)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 problem?
3)Suppose you were a demographer,give a speech on "population explosion".
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思考问题,洞察问题实质,思考人口急剧膨胀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对我们的 生活构成怎样的威胁?应采取什么手段来解决?并用英语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评价课文内 容,教师要注意三个问题:
1.适当为学生补充交际中急需使用的词汇,如,population explosion,food supply,lack of resources ,global problem,family planning等;
2.教师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展开讨论。小组讨论不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集思广益,促进、丰富学生的思维,还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在设计这一层次的问题时,教师应注意挖 掘文章的思想性,兼顾语言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寓思想教育于外语教学之中;
3.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同学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活 泼、用英语进行讨论的热烈气氛,逐步使学生实现由知识到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从而达到理解的最高境 界。
三、几点体会
1.理解的三个层次逐步深化,可由下图来表示:
附图{图}
从表中看得出,根据阅读理解三个层次设计的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 ,逐渐实现由知识向技能再到交际能力的转化。
2.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这种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程度和接受 能力,根据文章篇章结构、内在含义设计问题,并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使学生在进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造性 活动和交际活动中有大量的听与说的机会。
3.阅读结合写作
在学生领会并口头讨论课文内容基础上,可让学生缩写课文或写一篇读后感,使学生从阅读理解到口头表 达运用,最后落实到写作。这样,阅读与写作密切结合,学生能获得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4.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词汇、语法等知识的教学
在整体理解课文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进行词汇、语法、结构等教学,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词、语法和 语言结构的用法并促进听说读写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概念之后,再学习细节,也符合学 生的整体——部分——整体的认识规律。
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安徽出版社,1986
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出版社,1993
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林汝昌,《外语教学多学科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现代文阅读的途径
现代文阅读是对阅读者的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它包括了基础知识,分析水平和鉴赏能力等方面。如何提高阅读水平的途径有多方渠道。这里将从四个方面和读者做介绍,即把握一句话的意思,把握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等。这些问题能深领会,阅读或许就会有所提高了。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
把握好一句话的意思,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一环薄弱,整篇阅读能力就提不高。
把握一句话的意思,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正确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正确领会含蓄的语句。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正确理解关键词语是基础。
理解关键词语
所谓关键词语,指的是在语境中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 战斗着的无产阶级 ,对于 历史科学 ,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其中“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和“历史科学”就是两个关键词语。注意体会这两个词语,就可进一步理解这句话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这两方面强调马克思所起的作用是无人能够取代的。同时,还可以发现,这句话在结构上有领起下文的作用,下文 3 — 7 段正是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的。如果对这两个关键词语的顺序略作推敲,又可能有进一步的认识:作者强调的是革命实践,这与文中第 6 段的理论观、科学观完全一致。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到,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不一定只有一个,对关键词语的理解常常是逐步加深的,而对关键词语保持稳定注意,确乎是深入理解一句话的“关键”。
词语一般都具有抽象概括的性质,关键词语也不例外。所以,要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必须注意它所概括的具体内容。这可以算是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一种方法。上面的例子就用的是这种方法。这是偏重于深入理解概念意义的方法。
但也有许多词语,不仅是某种含义的抽象概括,还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或形象性。所以,善于体会感情、补充形象,可以算是正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又一种方法。
例①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 答复 。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例②他对她多么温柔多么体贴:他来搀了她去用午饭,几小时地望着她,眼睛的神气 差不多 是 很慈祥 了;他瞅着女儿,仿佛她是金铸的一般。
— 《守财奴》
如前所说,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往往不止一个,这两例中值得注意的关键词语都很多,我们姑且就“答复”和“差不多”“很慈祥”来谈谈。例①的“答复”,是在敌人的攻击已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情况下,马克思所采取的做法,这里作者没用“痛斥”,更没有“反击”,但却表现了马克思从容不迫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斗争艺术,也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钦敬之情。当然,对这句话的思想感情,从“蛛丝”的比喻也可以得到类似的体会。例②的“差不多”、“很慈祥”也是极有表现力的,这是点破葛朗台卑鄙灵魂和欧也妮极其单纯、善良的重要一语。对亲生女儿,老父亲本应很慈祥,这是人的天性,但老葛朗台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具备这种天性了。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在他的眼睛里,顶多也只能闪过这种“差不多”— 其实是与真正的慈祥大异其趣的古怪神气。而欧也妮对此却全无觉察,不折不扣是一头任人宰割的羔羊。这里对父女两人的形象刻画,的确是力透纸背,仅以极简省的话语便勾勒出两截然相反的灵魂。
这两个例子所谈的,就是用体会感情、补充形象来正确理解养分词语的方法。这是偏重于深入体会表达效果的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的运用,大体都要遵从联系语境、反复筛选和稳定注意、逐步深化这样两个原则。
联系语境,就是联系上下文;反复筛选是就是对一句话中哪个词语更有助于把理解导向深入要经过筛选,而且有时要多次筛选。这也就是说,孤立地只看到一句话,是难以确认关键词语的,只有对上下文形成一定的综合了解以后才能真正把握住关键词语,而且随着综合了解不断深入,对关键词语的把握也可能有所调整。
稳定注意,就是要对某个关键词语专心致志地进行思考,晴蜓点水式的阅读是不行的。必得让这个关键词语真正在头脑里打上很深的烙印,不仅通过它唤起上下文中有关内容的印象,而且有时还要唤起某些前景知识的联想,这时对它的理解便会不断深化。
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
“抽象”就是不具体,所以,理解含义抽象的语句,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之具体化,不过,这种具体化是需要通过阐发来实现的。这就是要求读者能遵循文章的思路,结合文章的背景、作者写文章的意图,对抽象语句的含义作出正确的阐述与合理的补充,完善、丰富自己的理解。
比如,《药》中夏瑜有一句名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句话应该什么样具体理解它的含义呢?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夏瑜是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讲这句话的。他身陷囹圄,危在旦夕,还在劝说牢头红眼睛阿义造反,确实反映出夏瑜是一位舍身取义的革命者。然而,红眼睛阿义是什么人呢?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和爪牙,对他宣传革命道理,实在是明珠投暗了,这又反映出夏瑜分不清敌我友,颇有些“咸与维新”了,而这恰恰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弊端。鲁迅先生正是通过塑夏瑜这个人物来批评辛亥革命的不乇底性的。当然,这句话里还有民主性和民族性的意思。清王朝的天下大家来坐,这显然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专制是针锋相对的。“大清的天下”是异族统治,推翻它,正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精神。
再比如,茅盾在《风景谈》里描绘了“桃园即景”的画面,然后有一段精警的议论: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这段文字中最后一句,用语深奥,乍一读觉得茫然,不知窨是什么意思,理解上出现了“断裂层”。人创造了第二自然“语出高尔基,指劳动创造了世界,也指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联系上文作者在第四个画面中描写了两个情景:荒山石洞雨天里,两个青年促膝读书;城市公园角落中,西装革履与旗袍高跟鞋在谈情说爱。在第五个画面中,描写了桃林”风景区“里聚友、读书、畅谈和休息的青年男女,那么,”人创造了第二自然“是为了表现城乡青年精神文化生活的差别吗?是为了抨击城市青年谈情说爱的平庸生活吗?不,联系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来看,这句话是在歌颂革命青年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他们不但可以创造世界,还能改造世界。
又比如,《祝福》中有祥林嫂被抢走的一段文字 —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侍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个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
“可恶!然而……。”四叔说。
“可恶!然而……。”实在是惊人的妙语,便确实也太言简意赅了,抽象到一般读者难以具体理解的程度。那么如何理解这四个字的含意呢?
有人为鲁四老爷设计了三种心理:
其一:山里人如此野蛮无礼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劫人,着实令人可恶;但是山里人本缺少教化,所以无礼也可以原谅。
其二:祥林嫂被婆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回,是因为她自己做事不周,反而累及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令人可恶;便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也只好由它去了。
其三:卫老婆子是祥林嫂的荐主,又伙同其婆家劫走她,着实令人可恶,然而这是祥林嫂婆家的主意,并非卫老婆子本意,因而也可以宽恕。
以上三种理解,虽然都不无道理,然而在把握”可恶“的对象和缘由方面,都不准确。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大天白日地公然抢劫鲁府上的佣人,实在有损鲁府的尊严和声誉,自己也太没面子了。为此,鲁四老爷大为光火、怒不可遏,难以咽下这口恶气而迸发出“可恶!“的斥骂。他毕竟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总想在下人面前顾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所以骂得很简短,骂到卫老婆子似懂非懂的程度,这是恼怒中的语言。”然而……“语势一转,删节号不是表现鲁四老爷无话可说,而是不便明说,不必明说。因为祥林嫂的婆家和卫婆子的行为固然可恶,却在封建族权范围之内。在家庭声誉和阶级利益之间,鲁四老爷本能地选了后者,他懂得孰轻孰重。至此,封建卫道士的嘴脸暴露无遗。这是恼怒之后清醒的语言。
文言文阅读要善于借助
文言文阅读历来是高考易丢分的一项。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先扫读一遍,大致了解文言段是什么文体,如果是记叙文,那么要知道写的是谁,大致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一定不要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具体语句上,要把有些看不懂的地方暂时放过去,顺着往下读,借助文段的题目,借助文段的注解和出处,借助设题和选择支,先弄懂文段的大致意思。然后,借助这个大致意思,反过去读第二遍,由于前边的粗读已经理出一点头绪,有了思考的方向,所以再读的时候,原来没弄懂的地方就变得比较好懂了。如果碰到比较难的文段,就要反复这样“串”几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前后推敲,整体把握。”有些同学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考生应该知道,所选文言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二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要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
第二个阶段是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高考临近,在做文言练习时,要注意多积累考试经验。
记叙文阅读指导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在本章指导大家阅读分析的是包括文学作品在内的广义的记叙文。怎样阅读分析记叙文?
第一,了解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有些记叙文还要注意对环境的分析。分析清楚每个要素的作用,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第二,分析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人物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行踪为线索,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等等。分析线索有助于把握行文的思路和全文的结构。
第三,弄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第四,分析描写的作用。阅读记叙文要注意研究分析各种描写方法,并理解不同方法对不同主题的表达作用。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进而分析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
第五,注意分析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议论和抒情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它们都是记叙文中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助益。
第六,注意分析生动、有力的词语,品味记叙文的语言,特别要注意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在各地中考中,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重点主要是:
1.能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清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
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写、略写与中心的关系,归纳中心意思。
3.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中心句,理解其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一些语句的深层合义,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合义。
4。区别认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理解其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5。阅读小说,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分析描写人物的方众了解故事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6.熟读基本课文,背诵教材中规定的篇或段,能正确默写。
一、词语、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口知识概说
读一篇文章,总是先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又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可见,要读懂一篇文章,首先必须理解文章的词句,并能分析其表
达作用。所以<大纲>规定,初中生要能“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能“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层合义”。具体地说,知识与能力训练点是:
1.能理解词语的本义及在一定上下文中的转化义(引申义或比喻义),还应能确定多音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能确认词语在一定上下文中的特定的、单一的含义;
3.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
4.能确认因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使词语产生的临时意义及其表达作用;
5.能确认词语、句子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意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6.能对文中的词、句的选择、增删、替换、移位、照应等进行比较、辨析,从而揣摩其具体合义及其表达作用和表达效果的变化。
口复习指路
一 如何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中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常选课外短文(或语段)来考,如果要求解释的词语并未学过,也不必心慌,静下心来,研读上下文,凭借“已知”常常能猜出生词的合义。因为一般文章的词句都离不开上下文的内容,总可以从上下文的内容中找到理解这个词的线索,也就是运用“已知”条件去猜测“未知”的事物,这在课内学习中本来是经常遇到的。例如(枣核)中:“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第二种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殊意义,或称语境义。
这一类考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已屡有所见,如解释“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苏州园林>)中的“寂寞”,“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菜园小记))中的“泼辣”。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有的合义。这种合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便会消失,所以又称临时义。如果我们在课文复习中留心这种语言现象,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就能够在课外阅读与应试中“反三”了。推测语境义的方法有三。一是根据词语的某一常用义,结合上下文去探求引申义,如“老田头说:‘你是
牺牲不起呀”(<分马)),“牺牲”有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利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风烛残年”何意?上文已介绍见面的人是“旧时同窗”,已“分手快半个世纪”,据此推算,两人年龄应是七十以上了。这就不难悟出“风烛”的比喻义(风中摇曳的蜡烛,随时将会熄灭,喻指人临近死亡的晚年)。这是从上下文的有关解说中找到了线索。再如<白杨礼赞>中:“它没有婆婆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句中“虬枝”应作何解?只要抓住上文中的“屈曲盘旋”,就找到了解释的线索。“虬枝”的意思就是“像虬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还有一种情况,可以从上下文中找到跟生词意思相反相对的词,从而找到解释的线索。例如:“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句中“旁逸”如何理解?难点在“逸”字上。可能我们已经知道“逸”有跑、逃”、“失”、“安闲”等义项,在文中用了哪一个义项呢?研读上下文也可找到答案。上文中的“一律向上”、“紧紧靠拢”应与“不旁逸斜出”义同或义近,据此便知“旁逸”与“紧紧靠拢”的意思应该相反,再从与之并列的“斜出”,就不难推知“旁逸”在文中有“斜生”的意思了。
第二种情况是依据上下文推断词语的特殊意义,或称语境义。
这一类考查在各地中考语文试题中已屡有所见,如解释“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苏州园林>)中的“寂寞”,“草花里边长得最繁茂最泼辣的是波斯菊”((菜园小记))中的“泼辣”。所谓语境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特有的合义。这种合义离开了具体的上下文便会消失,所以又称临时义。如果我们在课文复习中留心这种语言现象,并发现其变化规律,就能够在课外阅读与应试中“反三”了。推测语境义的方法有三。一是根据词语的某一常用义,结合上下文去探求引申义,如“老田头说:‘你是牺牲不起呀”(<分马)),“牺牲”有泛指“放弃或损害一方利 益”的常用义,结合上下文意,稍作引申,不难推出该词在这里 是“吃亏’’的意思,“牺牲不起”即“吃不起这个亏”。二是联系 上下文揣摩词语的附加义。有时文中某一词语用法特殊,在词典 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原因是作者从情味、色彩等方面临时给 它附如了某种独特的合义。例如,、“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 ((挖荠菜)),“馋”似乎是个贬义词,而这里的“馋”根据上下 文,是指‘‘我’’不加选择地见什么吃什么、实际上是指“饥俄”, “馋”是对旧社会的控诉,其感情色彩已经有了变化。三是依据 语境将词语的一般含义具体化,落实它在文中的具体所指。如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从上下文及“之流”的用语,可见其应 是反语,具体所指当是为军阀政客帮闲的反动文人。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还必须读懂全文,了解写作此文的时代背景,这样方能正确解答这类题,因此,理解全文中心内容是把握词句含义的前提。
二如何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
所谓“深层含意”是指句子在一定语境中所隐含的意义,就是人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探求句子的深层含意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联系全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写作的背景材料。例如<我的小桃树)中的一句:“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育出一个桃儿来的。”从表面上看,这句话表达了对小桃树会开花的坚定信心与良好祝愿,但综观全文,联系作者的写作用意——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理想和情致,就可发现此语的深层合意是:尽管经历了若干磨难,但是只要不屈不挠地奋斗下去,总会实现自己的理想,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又如鲁迅的(故乡)最后一句:“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弄清此句的深层含意必须了解该文的写作背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国本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然而,辛亥革命后的十年,封建礼教仍然禁锢着人们的思想,百姓还面临着饥荒、兵、匪的威胁,农村经济几近破产,人民生活痛苦不堪,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这一切引起了作者的深思。据此可知,地上的路实指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道路,作者坚信只要去奋斗追求,希望最终定能实现。
第二,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所起的表达作用。有言外意义的语句大多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如(小橘灯>的结尾:“她的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显然句中加点的“好”运用了双关辞格,不只是指病好了,更主要的是指黑暗社会已被推翻,人们已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再如(驿路梨
花>的结尾句:“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里运用了引用辞格,联系全文,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可推知其象征义是表明了雷锋精神不断传递、处处发扬的深意。
第三,联系文章的写作特点。分析句子的深层含意。例如高尔基的<海燕),全文使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用“海燕”这个形象歌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的斗争情
绪。据此,文末的“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深刻含意便是:欢呼革命的风暴即将来临,预言了无产阶级革命必定胜利。
第四。若是解释文中人物语言的深层令意,还应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分析。例如(背影>中父亲说:“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分析此句的深层合意,若能紧扣父亲深爱儿子的这一特点,便可看出此语蕴涵着父亲内心深处对儿子的体贴、劝慰,处处为儿子着想的深意。
三 怎样说明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
一篇好的文章在造词造句上都是极有讲究的,古人写诗“推敲”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写作上的佳话,永远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语文中考为了检测考生对范文语言的表现力的理解,常常要求考生讲演词句不能替换或删除的理由。这类题有一定难度,我们应认真对待。
解答这类题目,其思维的走向应紧扣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词义范围的大小上去分析。如(怀疑与学问):“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加点的“学术”与“文化”能否互换?为什么?这两个词有关联,但词义范围大小有别。“学术”指专门学问,“文化”则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学术”只是“文化”中的一部分。该段文字前一部分讲的都是具体学术问题,段末用“一切学术”一句加以归纳,因而只能用“学术”;接着推而广之,谈及影响到“文化”,两句间存在着层递关系,故不能互换。
第二,从词义的轻重程度上去考虑。如<“友邦惊诧”论):“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句中“哀求”为什么不能换成“要求”?因为“哀求”词义重,更能突出国民党反动政府昏庸无能、媚外乞求的奴才相,在表意上,“哀求”的程度比“要求”深得多。
第三,从作者用语的感情色彩方面去考虑。例如,(一面)中“瘦得教人担心”若改为“非常的瘦”有什么不好?这就要体会作者用语中倾注的感情。“瘦得教人担心”更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健康状况的深切忧虑之情,而“非常的瘦”只是强调了“瘦”的程度,并不能表现作者对鲁迅先生崇敬与爱戴的感情。再如<二六七号牢房>:“他整夜不睡,守着我,用一块冷湿的白布赶走已经挨近我的死神。他时时擦干净我伤口上的脓血,对我褥子上发出的腐臭难闻的气味从来没有表示过一点厌恶。”这段文字中加点的“时时”、“从来”为什么不能删去?解答此题也要着眼于语句的感情色彩。这一段话是写老爸爸对“我”的关心护理,用上了这两个词更能突出老爸爸对“我”的关心,说明他的护理是持续的、耐心的,表现了革命者之间深厚的阶级感情。
第四,从词的搭配上去辨析。例如《纪念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加点的“医生”与“同志”能否互换?为什么?解答此题,要研究原句。前一句说“军民”对白求思的医术、医德的感受,“白求恩……的治疗”是个偏正短语,中心语是“治疗”,因此从受治疗的角度讲,称白求思为“医生”更确切;后一句主语是共产党员,学习的又是白求恩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因此称白求思
为“同志”更相宜。
第五,从与上下文的关联与照应上分析。例如《背影》:“我的眼泪又来了。”“又”为什么不能删去?答此题不仅要着眼于内容,答出“突出了作者与父亲离别时对父亲的依恋、感激、敬爱之情”,而且要从行文的照应方面思考,答出“照应了上文‘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这样答案才算是完整的。
第六,写人的文章还应从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需要上去思考。例如,把《藤野先生》中的“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改为“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有什么不好?从表现藤野先生精神品质上去思考,会发现原句更能表现藤野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粗看这两句话所用词语大体相同,但词序有别,表达重点实际上已大有变化。原句重在表现藤野关心中国的医学进步,改句则重在说明藤野希望新的医学广泛传播,能传到中国,可见,在表现人物品质上改句就大为逊色了。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的法西斯军队进入巴黎后,军官和大兵不时“造访”著名法国画家毕加索的工作室。
毕加索一语不发地接待这些突然闯来的不速之客,一语不发地领着他们东看西看,他们临走时,他送给他们一张复印的纳粹飞机炸毁巴斯人奎尔尼加市的名画。然后他说了两个字,而且总说这两个字:“纪念!”
有一天,一个德国秘密警察头子去看毕加索,他也把这样一张复印的画给毕加索看,问道:“这是你作的吗?”
“不是,”他反驳说,同时摇着头,“这是你们作的。”
这个特务也许完全听懂了,也计没有听懂毕加索的回答,也许毕加索的勇敢吓住了他,也许他认为这是瘦子的说法——这都由他去吧。他走了,毕加索再也没有听到什么下文。这是1944年的事情。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造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速之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文中毕加索向德国军官、大兵送复印画时所说的“纪念” 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文中毕加索回答德国秘密警察头子时说“这是你们作的”,其中“这”指的是 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真正含 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上文中“纪念” 两个字的内在联系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文答题。
“不!”
一直低头不语的周华终于表态了,双唇用力地抿着,这是她作出决定时常有的表情。
街道主任崔大妈失望地盯着面前这个高中毕业的待业姑娘,打心眼儿里盼着她能点点头。
“唉!那就上仪表厂瞧瞧吧。”
这也难怪,仪表厂的工作条件和待遇确实要好得多。崔带着周华出了办事处的大门,却故意拐了个弯。
前面是一间半破旧的屋子。
“奶奶教你们说歌谣好不好?”
“好!”孩子们的欢呼声吸引了周华,她走上前去隔窗向里望,只见二十多个孩子围坐在一位白发稀疏的老太太身边,她操着山东口音念:“高级烟,高级糖,高级老头上茅房……”孩子们扯着嗓子喊,前仰后合地笑个没完。天真的笑声.’犹如一根根钢针刺着周华的心。
“走吧,周华。”崔大妈在路边喊她。
周华转过身子,望了崔大妈一眼,羞涩地低下了头。好一会,才慢慢抬起头来,从她用力抿着的双唇间——(蹦、挤)出:“不……”
4.文中画线的“故意”一词能否则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句运用了 _________辞手法,其隐含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羞涩地低下了头”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实质上是写其内心活 动,含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 。
7.文末一句中“——”上应填入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从括号 内选),为什么要选用这个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开始的“不”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结束时的“不”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段落层次的划分与段意的概括
口 知识概说
划分段落层次与概括段意是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是加深对文章内容与结构的认识以及把握作者思路的重要手段。(大纲)在“阅读训练”部分明确提出了“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看出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我们应做到:
1.能根据文章或文段内容正确划分段落、层次,使之正确反映文章的结构,反映作者的思路,进而理解文章材料的安排、主次详略的处理,从而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2,能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掌握各类记叙文划分段落层次的一般规律,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口 复习指路
一、怎样划分记叙文的段落或层次?
根据记叙文组织材料方法的不同,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划分段落、层次:
1.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其基本模式一般为:概括叙述或议论——具体叙述、描写——议论或抒情。例如《一件珍贵的衬衫》第一部分以议论抒情引出回忆,第二部分具体记叙“我”所经历的一件事,第三部分又以议论抒情呼应开头,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2.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划分。这类文章在行文上往往有明显的标志时间的词句,找出这些词语有助于正确划分段落层次,如《老山界》交代时间的词句有:下午、天黑了、半夜里、黎明的时候、下午两点多钟。根据这些词语,结合课文内容,很容易将文章分成三大部分:①决定翻越老山界,做好翻山准备;②一昼夜翻越老山界的经过;②翻山后感想。其中第二大段又可按时间顺序分四个小层次。
3.按地点的转移(即空间位置的变换)划分,如(藤野先生>根据地点的转换,可把课文分为三大段:①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以及离开东京的原因;②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弃医从文的原因;③在北京,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4.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主要是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戏剧,如《变色龙》可按警官奥楚蔑洛夫审理狗咬人事件的情节发展,将课文分为三大段。
5.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文章若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理清这条线索,也就找到了划分段落的钥匙。例如《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不喜欢蜜蜂
——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以此为据,不难将课文分为四大段。
划分自然段内部的层次与划分文章的段落的思路大体上是一致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它更多地着眼于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有的是“总——分——总”的关系,有的是“分——总”的关系,也有几层意思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的。例如《白杨礼赞》的第五段:“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对抗着西北风。”这段文字共七句,第①句总的介绍白杨树的外形特征,第②③④⑥句分别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叙述它的特征(并列关系),第⑥⑦句总结白杨树的精神风貌。显然这是“总——分——总”的结构,认识这一点,便不难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了。
二 、如何概括段意?
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中每一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没有中心句的,要在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抓住贯穿全段的中心意思,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
1.摘句法,即摘出段落中的中心句。例如《我的老师》中第二自然段,就可摘取其中的“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一句来概括段意。
2.概述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全段的主要意思。例如《故乡》的第二部分,内容十分丰富,记述的人物事件多,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我”回到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 ”
3.联合法。有些段落讲的不止一个意思,概括时必须用筒练的语言把几个意思表述出来,缺一不可,这就是联合内容要点加以概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第四段,就要综合三层意思:纺线使衣着自给,纺线使大家爱惜自己制作的衣服,纺线使大家形成了新的美的观念。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记叙性的语段虽有中心句,但是它表达的并非作者的真意,这时就不能用摘取中心句的方法来概括段意。例如《挖荠莱》的第二段第一句:“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以下各句具体写出了“我”是如何如何馋,显然这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但是,如果我们读懂了每句话的意思,并把握了全段大意,便可发现“我”的所谓“馋”实为饥不择食,所吃的东西并非什么好吃之物。这样,可以挖掘出中心句的潜台词,用自己的话将段意概括为“饥不择食的童年”。
口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读文答题。
①茫茫的戈壁望不到边,黄羊不落脚,马儿不敢走,遍地铺着尖利的石头,步行更是困难。
②我呆呆地望着前方。
③傍晚时分,戈壁上传来悠扬的驼铃声,一峰骆驼(身后还有一峰小骆驼)兴冲冲地向我走来。
④驼背上没有骑手,旁边也不见人影。骆驼主人呢?难道它是野骆驼吗?
⑤它走向前来,拿粉红色的舌头舔我手背,用鼻头拱我口袋。我拿出干粮招待它,它吃完干粮,转身卧到地上,示意请我爬上去。我犹豫了一下,终于骑上去。此时夕阳西去,夜幕缓缓升起。我忐忑不安,不知是悲是喜。
⑥戈壁之夜,繁星在头上闪烁,月华如银,我仿佛走进梦中。在驼背上,我甚至产生怀疑,怕它对我怀着歹意。
⑦一夜就这么提心吊胆地过去了。
⑧第二天,太阳从东方升起,我的神经才稍稍松弛了一些。骆驼仍然驮着我缓缓地由东向西行进。过了戈壁,就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了,但我仍然揣摩不透它的心意。
⑨戈壁上突然刮起龙卷风,我们置身风暴中。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骆驼站立着,稳如泰山,让我藏在它身子下面,我才免遭风沙伤害。风沙过去了,它又驮着我继续前行。我心便从怀疑而至感激了。
⑩走了一天一夜,已经很疲乏了,骆驼也得休息一下。我找
到了一块洼地住下,让骆驼到戈壁上去吃草。
⑩是夜云头很低,睡梦中觉得谁在拽我裤腿。睁开眼,眼前闪动着一双双绿幽幽的眼睛。我一骨碌从地上坐起,狼知道我没有死。一起向我咧开大嘴。这时远处一声怒吼,在那边吃草的骆驼冲过来,和狼厮打到一块。三头狼,一头被咬死,一头受伤,一头吓跑了。骆驼将我揽到身边,像是怕狼再来电我。我扑到它身上,一个劲地亲。
⑧经过五天五夜,我们走出了戈壁。和骆驼分手时,我有计多话要说,但它不懂,只好摆摆手走了。我走了很远,它还站在原地向我凝望。
1.分段并概括段落大意(分段只要标明自然段①一⑥的序次)。
2,上述分段的主要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文中帮助你分段的语言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标出第⑩自然段内部的层次,说明分层的依据并概括 层意。
4.“我”对骆驼的感情变化是上文的内在线索,试说明“我”感 情变化的过程 。
三 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口 知识概说
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宾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所以,《大纲》要求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具体地说,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重点段落、关键语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2.在准确划分文章段落层次的基础上,认识详写、略写中心意思的关系,分析归纳中心意思。
3.掌握分析、归纳中心意思的一般方法。
口 复习指路
怎样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意思?
准确归纳中心意思的前提条件是通读全文(全段),熟悉内容,对文章中记述的材料作出分析,理清文章(或文段)记叙了哪些材料,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写这些材料的意义何在。在此基础上,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分析文章标题。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窥见文章的中心。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透过它,不难探寻其中心思想;有的题目巧妙地暗示中心,如《驿路梨花》,分析其喻意,便可归纳出中心;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如《生命意义》、《同志的信任》等等;至于那些题目仅仅表明记叙的对象、范围或线索的,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
2.研究文章的开头结尾。“开篇点题”与“卒章显志”是写文章常用的手法。前者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挖荠菜》的开头就点明或暗示了全文的中心,多半是采用议论抒情为主的表达方法,抓住这些带有概括性的关键语句,有助于分析归纳中心。后者如《这不是一颗流星》、《枣核》、《春》、《挺进报》等等,分析这类文章结尾处具有深刻含意的句子,是归纳中心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语句。一般地说,记叙文中插入议论抒情是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因此。抓住文中画龙点睛的议论抒情句,可以很顺利地找到全文的中心。例如《荔枝蜜》中:①“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②“他们(农民)正用劳动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如果我们找出文中全部的议论抒情句,也就理清了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也就明白地显示出来了,特别是上引的两句已经很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分析文章层次与人物事件。有些文章的中心意思隐合在人物事件或文章各部分之中,要进行综合归纳,才能准确把握中心。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要分析归纳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与中心,再联系起来思考,从两部分的鲜明对比中,掌握作者对自由学习生活的向往,对令人窒息的封建教育方式的无比厌恶这一中心。
5.分析文章中的详写点,研究作者处理详略的意图,探寻文章的中心。文章的详略安排总是服从于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的。一般地说。能表现中心的材料,作者是要用笔墨详加叙写的。所以,我们往往可以通过分析作者详写的部分发现并归纳文章的中心。但是,还有一种情况,详写仅仅是作者为表达中心而用的侧笔,而作者对真正要表现的中心却用墨甚少,这就要求我们研究作者详写此人此事的意图,发现了这一意图也就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例如《夜走灵官峡》详写繁忙的工地场景,详写我与小成渝的相遇、对话等等,浓墨重彩正面描写小成渝,侧面烘托成渝的爸爸妈妈(成渝的好品质,正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由此可归纳出本文“表现并歌颂我国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忘我劳动、一心为公的革命精神”的中心思想。
6.分析文章的背景材料。分析归纳记叙文的中心,有时还须了解、分析有关的时代背景,了解文中的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活动的。例如《七根火柴》,必须联系红军长征的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才能认识七根火柴的巨大作用和用生命保存火柴的重大意义,才能准确概括出红军战士坚定的革命信念和高尚的革命品格这一中心思想。
口 典型题析
试题示例
读文答题。
清丽、优美的芭蕾舞剧《睡美人》序曲奏响了,可是扮演公主奥罗拉的A角却“失踪”了。
“砰!”化妆间的小门打开了,一名女演员朝回过头来的导演一耸肩:“找遍了,哪儿也没有。”导演阴沉着脸,心中紧扣着的一线希望也随着这一声响给绷断了。突然,他的手指向了端坐在
一边的B角:“你上!”
B角激动地站起身,双手技摩着短裙,眼里闪着倔强和自馆的光。只见她踮起脚尖,一个此雅的旋转,轻盈地提着舞裙,飘然来到台上……
导演余怒未息。A角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扮演王子菲利浦的男A角又是老搭档,今天的汇报演出正是胜败定局的关键时刻,万一B角腿一软……他不禁打了个冷颤。
……B角在追光灯下独舞。多么典雅雍容的舞步。多么飘洒的舞姿,她巧妙地把音乐的颤动和光芒融会在一整套芭蕾舞的语言里了……
……英俊的王子出现了,两人在月充如水的舞台上跳起了双人舞。导演紧张地球起了眼,这是最令人担心的,B角和男A角是第一次同台演出。奇怪,导演的眼前,B角分明被爱情拥托而起,漂浮在浪花之上,乘着白色双翼,她手臀的姿势犹如玫瑰花瓣的开放。她的双脚和着音乐在踩踏,犹如树叶飘然落地。她和男A角的搭档真是天衣无缝!
导演的拳头松开了,她暗暗惊讶,我平时怎么会没有发现呢?是由于她的倔强和顶撞?是由于她的执著、自信大于技巧?是由于我对女A角的偏爱所形成的偏见?还是……
……B角弯曲着双腿,柔软的身子在向地面上倾倒。
……哀怨、激昂的主题乐如泣如诉,在轻叩观众的心扉。一个个音符,飘坠在导演的心湖上,泛起圈圈涟漪。B角不是曾经要求和男A角搭档吗?我却用“A”“B”角这道坚固的犀墙将一
对“情人”隔开,导演了一出“悲剧”,唉!
……醒了,奥罗拉醒了!安睡一百年后,由于菲利浦纯真的爱情,她,死而复苏了!而B角,这位现实生活中的“睡美人”,恰似许多沉睡着的美,她,春花怒放了2
“哗”,忽然,剧场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B角喻着泪,微笑着向观众躬身回礼;可是,她的目光在某一观众席上凝滞了——
A角正微笑着坐在那儿鼓掌……
1.解释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失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一句的真正含意。
3.本文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本文最后一句隐合的深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6。文章用大量笔墨描写女.B角的表演,这对表达本文中心有什
么作用?
7.文章较多地描写导演的心理活动,这与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什
么关系?
论中学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二)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
文言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怎样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是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几年,我在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文言文阅读教学作过一些探索,下面分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古籍,社会科学的,自然科学的,文学艺术的,其中有许多精华值得我们吸收。如果不继承这份遗产,就会割断我们民族的历史,就会犯虚无主义的错误。
古籍的绝大部分是用文言写的。文言的两个特点“历久不变”和“脱离口语”,既为我们阅读古诗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带来了困难。
“历久不变”是指文言的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文言是在汉代以前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如《论语·学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也”,一句话就有九个虚词,可见当时是把口语中的每个虚词都记下来的。这种口语在魏晋晋南北朝时期就不说了,但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末元明清一直到“五四”运动前的读书人,写文章都以先秦两汉的作品当作典范而刻意模仿。这样,汉代以前的语言就成了一种贯穿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书面语了,这种书面语就是文言。当然,因为模仿,各个时代的作者写出的文言文不免夹杂后代的词语和后代的语法不可能跟汉代以前的语言完全一样,这就使文言在不变之中有某些细微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没有改变文言的基本面貌。所以,无论先秦两汉,还是宋元明清的文言作品,它们的基本词汇、语法都大致相同。这在客观上给我们方便:只要学会了文言,我们就能不受时代的限制,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自由地吸取需要的营养。如果古籍不是用文言写的,而是用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白话写的,让我们去继承这份遗产,那不知道要难多少倍,这从读唐代变文、宋元话本、元明杂剧中就能体会到。
“脱离口语”的特点使得文言古奥难懂。从魏晋南北朝起直到今天,要学会文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会”的标准不同,学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封建社会的读书人会文言的标准是能读能写,现代人会文言的标准只要能读就行了,相对而言,现代人的“会”,难度小多了。况且,许多古籍经过历代学者的整理,阅读的难度减少了。尽管这样,现代人要学会文言读古籍仍然有困难。语言发展了,时代相隔太远,我们对文言的词汇意义、语法特点感到陌生;古籍中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或者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这些,都是学习文言的困难。然而,要读古籍就必须学会文言。文言是躺在文化遗产宝库门前的一只拦路虎,下决心降伏这只老虎,宝库的大门便向我人敞开,收获将是巨大的;在这只老虎面前犹豫、畏惧,不敢去碰,宝库的大门关闭着,我们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如果中学生有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够初步阅读有标点,有注释的古籍,并在阅读中逐步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就能形成一个数量可观的读者群。这样;一方面培养一批专门家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另一方面又有一大批读者能够阅读整理过了的古籍,接收祖国的文化遗产就有希望了。否则,纵使专门培养一批人才把古籍整理出来,也只能束之高阁,成为摆设品,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二)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提高现代汉语水平,提高语文修养。
汉语是用“方块”汉字记录的,这种“方块”汉字是一种意音文字,80%的形声字由声符和意符组成。随着语言的发展,语音有了变化,根据声符不能准确地读出字音,这是汉字的一个缺点,给学生识字增加了困难。但是,汉字单音成义,每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同时又代表一个意义,它的好处是适应性强。不管产生多少新词,原则上不需要增加新字。汉语中的多音节词(联绵词和音译外来词除外),是通过一个个有意义的单字组合成的。所以汉语中的3000多个常用字能够组合成好几万条词
(《现代汉语词典》收双音节词51419条,构成这些词只用了1972个字)。文言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一个词由两个字组成。文言中有些词现在不用了,但它们的意义作为语素(词素)还保留在现代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中。例如“失”,在文言中是一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不能作为一个词单个使用.但是它可以作为一个语素构成许多词,失礼、失陪、失盗、失笑、失恋、失言、失手、失散、失身、失时、失迎、失约、失调、失恋,等等。“失”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注为“纵也”。”“纵”,意思是跑了,引申为丢掉。既然是“跑了”“丢掉”,就不是属于主观上愿意这么做的。所以“失礼”“失陪”“失迎”分别指因为客观的原因,礼节上有不周到之处;未能按礼节陪客人;未能按礼节迎接客人。“失盗”指由于主观上的疏忽而被偷。都有一个“非主观的愿望”的意思在里面。文言中的许多词,现在还用,但是某些意义变化了,某些意义消失了,而那些变化了或消失了意义仍作为一个语素保留在双音节或多音节的现代汉语语汇中。例如,“城”,文言中表示“墙”的意思。“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都城”指“国都的墙”。现代汉语词汇中的“城”没有“墙”的意思了。但是,在双音节调“长城”中,“城”的语素义还保留着文言中的词义,“长城”就是绵延万里的墙。成语(属现代汉语语汇中的一部分)“金城汤池”中的“城”是“墙”的意思。现代汉语词语中有些语素义不容易分析,但这些语素,在文言里常常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词,我们理解了它们在文言中的词义,再来看它在现代汉语中的语素义,就容易得多。所以吕叔湘先生说,辨析现代汉语中的语素,要有古汉语的修养了解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这些词。举例说,“钟情”指专一、集中的感情,“钟(锺)”,是古代盛酒或盛粮食的器皿,把酒或粮食集中在一个器皿里,于是就引申出聚集、集中、专一的意地“泽,水之钟也”(《国语,周语》)“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世说新语·伤逝》)知道文言中有这个用法,对理解“钟情”这个词有好处,用的时候不至于写成“中情”或“衷情”。把“绿草如茵”写成“绿茵如毯”,是不明白“茵”在文言中就是指席子或毯子。如果读过李商隐的诗句“王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就会知道
“凯旋”的“旋”是“回来”的意思;读过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就会知道“涉及”的‘及”是“到”的意思。也就不会叠床架屋写出“凯旋而归”“涉及到”之类的短语。中学生作文,遣词造词,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义而使用不当,问题常常出于不明白词语的语素义,而要弄清楚词语的语素义则非有古汉语的修养不成。
从篇章方面说,文言作品经过历史的筛选,留下了许许多多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布局严谨,行文简洁,多读这样的文言作品,对提高现代文的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从文学鉴赏方面说,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心态,对事物的感受各有差异。日本人对樱花的感情,中国人对荷花的趣味,都是其他民族感受不到的。我们读王安石的诗“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对其中的“绿”字很欣赏,认为比“到”“过”等字好,是形容词作动词用,化静为动,使全句活了起来。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感受会更深刻,比如我们同时也知道《楚辞》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诗中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我们就会明白,他乡的游子,看到异地的芳草绿了,自然地会想起家乡,想要回家,就会产生乡愁,这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心态。王安石有这种心态,所以在上面的诗句中选用了这个“绿”字,草绿了,树绿了,想要回家是情理中的事了。后世的读者倘若不懂这种心态,怎么也理解不到这个境界。台湾诗人余光中有一首思念故乡的诗《蟋蟀吟》,其中写道:“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海峡这边的流沙河读了,非常激动,写了一首诗《就是那一只蟋蟀》,他对余光中说:“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在姜夔的词里唱过……”流沙河能听出余光中心里的蟋蟀声。为什么呢?他地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如果不了解这种心态,就感受不出余光中的心声,即使有所感受,也不会有流沙河的那样真切。而要了解中国人的文化心态,非有中国古典文学的修养不成。
因此,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应该成为中学生阅读能力的组成部分,中学语文教学要把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教学任务之一。
二 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进行语言训练。训练的重点是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
(一)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呢?目前很难拿出一个理想的尺度,只能举出一些作为样子来说明。
(二)文言的阅读,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
(三)文言文教学要加强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一)什么是浅易的文言文呢?目前很难拿出一个理想的尺度,只能举出一些作品作为样子来说明。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梁启超的“新文体”能作为浅易文言文的样子吗?不能,因不它们虽然浅易,但是夹杂的白话太多,只能算“半文言”,不是标准的文盲。可以从先秦两汉的散文以及后世的“古文”中去区分深浅难易。从语法方面看,用了多少诘屈聱牙的句子,用得多的算深难,用很少的或没用的算浅易;从词语方面看,用了多少生僻的词语和典故,涉及多少陌生的名物典章制度,用得多的算深难,用得少的算浅易。根据这个尺度,衡量文言作品的深浅难易,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作品中的字词句,哪些是文言里常见的,哪些是生僻的,常见到什么程度,生讲到什么程度,常见与生僻的界限如何划定,要有一个常数。有了这个常数就可以衡量作品语言的深浅难易程度了,某文言作品,它所 用的字词句超过没超过这个常数,如果超过了,超过多少,心中有数,判断也就比较准确。要知道这个常数,必须对大量的语言材料作调查统计。第二,要了解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才能判断某些文言作品对他们来说是浅易的,某些文言作品对他们来说并不浅易。因此,要对中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作调查研究,他们初接触文言作品时在语言上有哪些困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还有哪些困难。上述两个问题都被中学文言教学所忽视,得不出一个较好的答案。因此,“培养中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这个“浅易”的尺度很难定。只能凭经验举出几部书作为样子说明什么是浅易文言文,使中学文言教学有个大概目标。刘国正先生举出四部书作为浅易文言文的代表一是《孟子》,一是《史记》(纪传部分),一是《梦溪笔谈》,一是《聊斋志异》。通过训练,中学生要能够借助工具书或注释阅读像这四部书一样深浅程度的文言文。
(二)文言的阅读,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
文言是用汉字写的,随着语言的发展,汉字的读音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汉字字形上的标记,只是如前面所说的,形声字的表音作用越来越小了。现代人读文言,用现代的字音,并不影响对内容的理解。“阿房宫”的“房”读fáng好了,没有必要依“古无轻唇音”的理论去读成páng(杜牧是晚唐诗人,他写《阿房宫赋》的时候,房的声母已经是轻唇音了),因为并不影响意义。读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白”字读平声,虽然成了“三平调”,也不妨碍理解诗句的意义。读《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知道“下”和“野”是押韵字(同属上声马韵),在以后的语音变化中,不仅不押韵(因为“下”是开口二等字,“野”是开口三等字, 所以后来的主要元音变得不同了),声调也不同(“下”是全浊声母 的匣母字,随着声调“浊上变去”的规律变成了去声),就行了,用不着非把“野”字的音读成yǎ不可。在读音问题上,值得注意的是四声别义和通假字异读的问题,因为涉及意义。四声别义也叫“破读”,是上古到中古汉语的一种造词手段,用变读字的四声来分别词性和词义。我们要注意这种现象,但具体到某一个字,是读“本音”,还是“破读”,就有不同的选择了。“欲王关中”的“王”,读本音wáng好,还是破读为wàng好;“井蛙不可语于海者”的“语”,是读本音yǚ好,还是读破为yǜ好;“文过饰非”的“文”是读本音wén好,还是破读为wèn好。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看法,不过,这种统一是比较容易的,我的意见是全读本音也未尝不可。通假字与被通假字原来是同音或音近的,由于古今音的变化,后来变得不相同了,为了保持通假上音同义通的关系,通假字改读被通假字的音是合理的。“犬免仅罢,各死其处”, “罢”通“疲”,“罢”要读“疲”的音。通假字不仅仅是古音学上的问题,还要涉及古代的文字、词汇方面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只能是多查字典、多记,可以列出一些常见的让学生记住,通假字的读音也就解决了。
语法上的障碍稍多一些,也比较重要。“不急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已知”,在否定句中,代词宾语放在动词前了,这个要知道,知道了能解释类似的一大批现象,如“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勇力弗敢我杀”,等等。“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在这里是代词,不是判断词,这个要知道,知道了能解释类似的一大批现象,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等等。不过,语法比较稳定,古今差别不太大,知道一个粗线条也就差不多了。古今语法的差异,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虚词的用法,一是特殊句式,一是实词的活用。
词汇最重要,也最难。一是数量多,二是古今词义变化大。《说文解字》收单字9353个,《康熙字典》收单字47035个。有些词,古代有,现代没有了。“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卮”是古代的一种酒器,和今天的“酒杯”是不同的;“为寿”指的是古代给尊长献上酒并祝健康长寿的礼节,今天叫“敬酒”。像“卮”“为寿”一类的词,在现代汉语里见不到,当然不明白它们的意思。另外一些词,虽然也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但古今同义有了变化,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之间也。”这里面的“恨”不当今天的“仇恨”讲,而是“抱怨”“遗憾”的意思,“痛恨”是“痛心和感到遗憾”的意思。这就是古今词义差别的地方,按现代汉语的词义去解释,根本讲不通。并且,这个“古今”也是相对而言的,唐宋对今天而言是“古”,但对先秦而言是“今”。词义的发展有时代性。“售”,现代汉语只有“卖”这个义项;在唐宋时期是“买”的意思,没有“卖”的意思;在先秦既无“卖”义,又无“买”义,是“卖出手”的意思。《诗经·邶风·谷风》“贾用不售”,“不售”是没有卖出去的意思。《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请回:‘汝狗猛邪?’曰;‘狗猛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今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这里面的“不售”都是没有卖出去的意思。到了唐宋,“售”有“买”的意思了。《梦溪笔谈})卷十七:“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桯史》;卷十三:“会市肆有刊武夷先生集者,常所为文,文肃之子适相国寺,偶售得之。”这两个句子中的“售”都是“买”的意思。而先秦“售”的“卖出手”即把东西卖掉了的意思在唐宋还保存着。如《唐律》:“着和同拍卖为奴婢者,皆流二千里,卖未售者,减一等。”《钴姆谭西小丘记》:“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日;‘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所有这些都说明古今词义变化的复杂。学习文言,最应该下功夫的是多掌握文言词语,只有将一篇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弄清楚了,才可能将整篇文章读懂;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的词义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才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三)文言文教学要加强文言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研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训练的盲目性。
任何一种语言,不管它的词汇量有多大,作为经常使用的词汇,数量总是不太多的。现代汉语有常用字表,用它对200万字的语料进行抽样检测:结果表明:2500个常用字覆盖率达97.97%,1000个次常用字的覆盖率达1.51%合计(3500字),覆盖率达99.48%。但是,如上面所说的,这些常用字能组合成好几万条词语。其中哪些是现代汉语常用的词呢?目前还没有统计出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列的3500个字(包括1000个次常用字),不能看成是常用词(其中许多不能单独成词)。如果从文言材料中统计出一批常用字,那情况就不同了,因为文言词是以单音节为主的,所以文言常用字基本上可以算是文言常用词。文言常用字有多少呢?没有广泛的统计,当然谈不上有《现代汉语常用字表》那样精确的字表。王力先生为了教学的需要,在主编《古代汉语》时,对《春秋三传》《诗经》《孟子》《庄子》等几部书出现的字作过统计,以在书中出现10次以上的字为标准而适当增减,加上部分汉魏南北朝作品中的常用字,列出1086个字,并注明这些字的常用的意义,作为常用词和文选、通论一起构成《古代汉语》内容的三个部分。这1086个字排除了文言中的生僻字,如“青无”“ ”等。还排除了古今字义完全相同的字,如“人”“手”“笔”“墨”“牛”“羊”等。这些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字有多少,目前也没有一个统计数。生僻字出现的次数少,翻检字典辞书就可以解决问题。古今意义不同的常用字,在阅读文言作品时,经常要接触,如果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就能扫除字词上的一大片障碍,就能开卷读书了。王力先生在文言文教学上的这一改革,克服了过去“讲一篇懂一篇,不讲就不懂了”的弊病,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他的成功经验,已被大学古汉语教学普遍地采用,同样也适应中学文言文教学。近年来,语文教育界有些同志在文言常用词的统计和教学方面作了许多研究。饶杰腾同志对1980年版中学语文课本全部文言文课文(总字数28348个)所用词汇(3394个)进行研究,参考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中的常用词部分,考虑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中学生应该掌握的文言常用词为800个左右,蒋传一同志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汉字信息的先进技术,用“逐层切割”(切割专用词,切割基本词,切割已被现代汉语吸收为常用词的古汉语连绵词和熟语,切割文言中的现代汉语词语)和“数频统计”(将切割后余下的词语进行频度测定,划分频区,筛选常用词)的方法,对1988年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全部文言诗文共68657的语料所包含的词语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高频、次高频实词(出现10次以上的)489个,占实词总数的17.51%,占实词总频数的74.94%;高频、次高频虚词(出现41次以上的)50个,占虚词总数的11.737%,占虚词总频数的83.102%。这些研究是很有意义的,研究的方法也比较科学,得出的结论也基本可信。如果能够投入更多的力量,运用电子计算机的科学测算手段,分析比较多的语料(这里面还有一个语料分布的问题,上古的可以多一些,比如说,《诗经》、《春秋三传》、先秦诸子、前四史;中古较少一些,比如说,《全唐诗》、《资治通鉴》、唐宋八大家散文;近古的要不要?恐怕也要挑选一些,比如说,《聊斋志异》以及部分明清笔记)。就能够统计出一个比校科学、比较精确的文言常用词表(有单音节的,有双音节的)。再从这样的常用词表中选出若干作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用的文言常用词,准确度也就更高了。要统计出这样一个文言常用词表来,工作的量和工作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需要从事古汉语研究的专家和语文教学工作者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即使这样的一个文言常用词表产生了,要从中选出作为中学文言文教学用的文言常用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是选多少的问题。一方面要考虑阅读浅易文言文所必需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要考虑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够完成多少。需要多少(经过计算),能够完成多少(采用较好的训练方法),二者必须兼顾。把中学文言常用实词定为800个或1000个,是从需要方面说的。其次是选哪些的问题。既要注意词的出现频率,又要注意词的难易程度。词的义项有多少之分,掌握词的意义也有难易的不同;义项单一而频率高的词,比较容易掌握;义项多,频率稍低的词,比较难掌握。因此,挑选常用词进行教学时不能机械地因频率的高低而定。这些问题都要作细致的研究。
相对文言常用词来说,文言常见语法现象的问题少一些。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使用频率却比实词高得多。统计文言常用词,实词和虚词应该分别统计。文言虚词有500多个(何乐士等编著的《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收词549个),最常用的只有50多个。最常用的,往往也是用法最灵活的。文言不同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常用的只有几种: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每一种里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总的数量不多。语法中问题比较多的是“词类活用”。文言文中,有些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因变化,这种现象则“词类活用”。凡有实词活用的句子,如果还是按照它本来的用法去解释,往往讲不通。因此。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正确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不过,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涉及这种现象时只讲活用的种类,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如动词”“名词用作状语”一等,并不讲活用的规律,使学生不能较容易地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另一类词了。如果我们能够把活用的规律列出几条来,判断是否属活用现象就容易一些.了。例如,知道了“两个名词连用,除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外,那其中有一个名词就可能用如动词”这条规律,就很容易判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是名词用如动词,目:看,使眼色的意思。“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冬实”两名词连用,名词“实”的本义是“果实”,活用为动词,是“结果实”的意思;“夏荣”两名词连用,名词“荣”的本义是“花”,活用为动词,是“开花”的意思。像这样的规律应该总结出来并用之于文言教学实践。
三 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主要方式是:在理解词义和句式的基础上加强诵读;词语和句式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诵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
(二)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式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三)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四)要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一)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诵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
学习语言的最好办法是生活到那种语言环境中,每天说,每天听,就能很容易地学会。说文言的时代已经距我们很远很远了,后世学文言的人已经找不到那种语言环境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晤对一堂,在一个小的天地里创造出一个学文言的语言环境。诵读时,口耳眼心都能用得上,记得快,能培养文言的语感。需要强调的是,诵读必须在理解词义,了解句式的前提下进行。阅读文言文与阅读现代文不同。现代文是从现代汉语写的,所用的词汇和句式在口头上就很熟,并且理解了,只要把文章念出来,体会体会,就能明白意思。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的,我们虽然通过汉字,用现代的语音读出声音来,但不明白这些声音的意义,也不明白这些声音是如何组合起来的,当然不能理解它的意思。叶圣陶先生曾举“弃甲曳兵而走”为例,很好地说明了这种现象,“弃甲曳兵而走”,六个字中,除了“曳”字外,其余五个字都在2500常用字表中,小学毕业生都会认会写,但会认会写并不等于能够理解它们在文言中的意思。“弃”只在“放弃”这个词儿里学过;“甲”呢,只知道甲乙丙丁的“甲”;“曳”字没学过,当然不明白是“拖”的意思;“兵”字认识,但只知道是“水兵”“士兵”的“兵”;“走”字认识,也只明白是“行走”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纵使高声朗读,甚至死记到能“背诵”的程度,纵使悟性很高的学生,也很难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如果读一篇文言作品,对其中词语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没有逐字逐句的弄懂,当这些词语和句式在另一篇作品中出现时还是不懂。这样的读法,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也就没有多大帮助。只有在懂得词义,了解句式特点,像朱熹所说的那样“一字一句,分晓真切”的前提下,让学生反复诵读一篇篇文言作品;才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有意义。因此,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有一个“重新识字”的问题,所谓“重新识字”,是指要让学生明白那些虽然能读出声音,但不懂得它们在文言中的意义,即字的词义。教师的讲解,注释、工具书,都为这种“重新
识字”提供了方便。我之所以强调在诵读前要理解词义、了解句式,是因为过去文言文教学中,有一种过分强调熟读,不管懂不懂,背了再说的教法,效果并不好。现在这种作法没有了,但它的影响不能说一点也没有,比如说,只串讲课文大意而不落实字词句,甚至只对照教参的译文讲一通,讲完之后就是读,就是背,至于文章中字词的意义,句式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一点也不知道。在理解的基础上诵读,一直到熟,熟到什么程度?一般来说,一篇课文,提出其中某一句,要能知道出自哪一篇,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背诵则也更好。
(二)词语和句式的对比练习,可以训练学生注意古人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因为对象或场合的不同,同样一个意思,所用的词语和句式有细微的不同。或色彩不同,式语气不同。区分这些不同之处,有助于加深理解。
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某些规律。使之达到理性的认识,并且使知识逐渐系统化、条理化。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于一篇的范围之内。
(三)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的字、词、句是否真懂。
如果是不懂,或者是半懂,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是词义没弄清楚,或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荀子:“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阻碍,遇到疑惑,经过思考,经过教师的指点,得到了解决,记忆也就更深了。练习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还可以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有些句子,我们可能已经理解了它们的意思,但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出来,除了因为自己对原文的理解还不够准确、清晰之外,现代汉语的语汇不够丰富、文字表达能力不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搞点文言文的翻译练习对提高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是有帮助的。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是口头翻译,也可以笔泽。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都应该以准确、规范为标准。准确,指词语要翻译得准确,要牢牢落实;规范,指译文的句子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那种只写出句子大意的翻译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帮助。译文要准确规范,对中学生来说,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开始训练时,总是不够准确、不够规范的。但是,如果教师每次都指出那些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并予以纠正,要求又很严格,那么,准确规范的翻译是能够逐步做到的。
这里有必要把文言文的白文标点这种统习方式提出来议一议。文言文的阅读训练是否要进行这种白文标点练习呢?我的回答是:文言文的白文标点练习是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的一种好的方式;但是,因为中学生读的文言作品太少,不宜做这种练习。据《礼记·学记》的记载,两千年前,给白文断句就作为基本训练项目列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东汉时期,引用古书,句读是否正确,成为衡量学术水平的标准之一;六朝时前,定点文句,是整理古书的重要环节;到了唐代,人们对白文标点的作用更加明确了,韩愈《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旧时代的先生们教诲学生,总是叮嘱他们认认真真地读白文,即所谓“详训诂,明句读”。可见白文标点练习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种好的训练方式。“详训诂”,弄清词义,是对的;“明句读”,明白断句,也是对的。可是,给白文标点,是要读了相当多的文言作品之后,并且还要知道一些古代历史、地理、人名才能标点好的。不然,会拿着标点符号摆来摆去,不知如何是好,花费的时间多,收到的效果小。中学生用来学文言的时间比较少,应当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掌握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上,用在反复诵读作品上;文言文的标点练习难度比较大,不要把时间花在这种练习上。   (四)要增大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加固和补充。语文教学历来重视课外阅读,这是对的。但是,目前教师们指导课外阅读,往往只把注意里放在现代文,尤其放在时文的阅读上,忽视了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量。文言文的课外阅读训练,如果仅仅只在课堂上进行,课外不去阅读文言作品,是很难形成能力的;即使在课堂上把文言文学懂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也容易退步,结果是劳而无功。因此,有必要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如果我们规定中学生的文言文课外阅读量占整个课外阅读量的10%至20%,用这个数量标准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并且在关键的地方还给以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博览相结合,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全文完)
国外阅读理论研究概述
近几十年来,国外学者对阅读理论的研究给予极大关注。他们从心理语言学、社会
语言学、认知心理学等各个不同角度,对第一、第二语言及外语阅读作了广泛深入的研
究。本文沿阅读理论研究发展的轨迹,介绍近年来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就其对
教学的指导意义作简要的论述。
一、五、六十年代的阅读教学
尽管阅读理论研究已有百年历史,但在五、六十年代,由于受生成语法和结构语言
学的影响,人们普遍不重视阅读教学。在语言教学中,阅读被看成是孤立于其它各种技
能的独立活动,是四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中最不可教的(least teachable)
。 学习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就自然会读。因此无阅读理论研究可言,更
无描述阅读全过程的阅读模式。
到了60年代,由于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阅读被看成是被动、精确、“自下而
上”的过程。读者对印刷符号的刺激作出反应,由字母、单词辨认直至对更大的语言单
位(如短语、句子等)的识别。通过逐词逐句的解码就可获取意义,因为意义附身于文
。Caroll(1964)对当时的阅读过程作过这样的描述:“阅读沿着‘视觉刺激→口头重
新编码→作出字义反应’这一单向流程进行。”在这一阅读模式中,读者只对语言形式
作出反应,忽视上下文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低估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
显然,用这种阅读理论指导教学,不利于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心理语言学对阅读理论研究的影响
Smith和Goodman率先用心理语言学理论观察分析了第一语言阅读过程。1971年,Sm
ith首次提出“冗余”(redundancy)理论,他认为,阅读时信息来源有四个:“视觉、
听觉、句法和语义”,这四个信息来源往往是重复的,如果阅读者能充分利用其它三个
信息来源,就可减少对视觉信息的需求,他还进一步指出:语言的各层次都存在冗余现
象(字母间,单词间,句子间和语篇间)。因此读者如果能利用其它各方面的信息来源
(世界知识等),就可以减少对阅读篇章可见信息的需求。根据这一理论,Goodman(1
967)提出了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他认为,阅读过程就是一个预测,选择
,检验,证实等一系列认知活动,有效的阅读并不信赖于对所有语言成份的精确辨认,
而在于能否用输入信息中尽可能少的线索作出准确判断。
Smith和Goodman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在研究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引起了众多理论家
对这项研究的深厚兴趣,他们用心理语言学理论对第二语言及外语阅读进行了研究,其
研究成果可看作是心理语言学阅读理论的延伸,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⒈阅读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
许多理论家(Esey,1973 and Saville——Troike,1973)认为,单纯解码阅读模
式不能反映实际阅读过程,因为它低估了读者在阅读中的积极作用,它不能说明读者如
何利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对读物预期,也不能解释已有的语言知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另外一些第二语言阅读专家(Clarke,Silberstein和Widdewson 1978,1983 )则把阅
读看成是积极的过程,阅读是读者与文章(或作者)的交流过程,宛如两人面对面谈话
,有问有答。在阅读中,作者根据文字不断提供的信息,联系自己既存的语言知识和背
景知识,世界知识,对读物依次作出反应。他说:“成功的阅读是一个创造过程,读者
和阅读材料相互交流创造意义。”
⒉阅读的目的是获取意义,要获取意义并不依赖于某些具体词句,而取决于词
句在上下文语篇中的使用意义。
为了论证这一论点,Widdowson对命题意义(significance)和价值(value)作了
界定:命题意义(significance )指句子在所有话语中具有的普遍意义;而价值(val
ue )指具体的人在特定的环境中的话语意义,是在特定条件下的语言使用。他指出:“
句子只有使用才具有价值。”因此,阅读时,了解文章中的语言特征固然重要,但更重
要的是看语言在特定条件下的使用价值,才能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此外,Widdonson
还对粘着手段和连贯两个概念加以界定:粘着手段(cohesive devices)指的是语义连
贯,阅读不仅要了解粘着手段的作用,而且要理解语义连贯、连贯是阅读理解的根本。
Widdonson 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语篇理解的重要性。
⒊在第二语言及外语阅读理解中,除阅读材料传递信息以外,非可见信息起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9年,Coady 以心理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提出第二语言阅读设想:第二语言阅读者
的背景知识和概念能力(Conceptual abilities)及其运作技巧(process strategies
)相互作用,产生对读物的理解。
自那以后产生了第二语言阅读的自上而下模式,这一模式强调,读者是阅读的积极
参加者,他们利用现存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对读物预测、经检验对预测作出反应,或肯定
或反驳。在这一过程中,读者的语言知识,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有关读物的背景知识
,读物的修辞组织结构方面的知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图式理论和相互模式
近二十年来,阅读理论的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图式(schemata)本
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最早由Immannel Kant (1781)提出。 他认为概念只有和
个人的已知信息相联系才具有意义。Sir Frederic Bartlett认为,图式是个不断发生作
用的既存知识结构,遇到新事物时,只有把这些新事物和已有的图式相联系才能被理解
。因此图式又被称为认知框架。所谓图式理论就是运用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这一
认知框架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图式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原则: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语篇
本身都不具有意义,意义在读者的脑海里,取决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大脑中图式知识
的启动。研究表明,阅读过程中,认知框架中的信息给阅读预测提供依据,它们作为典
型形象反映现实规律,赋予读物以意义。它们引导读者对语言及非语言输入的理解,理
解实质上是输入(如课本)及运作者(读者)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一定的
层系结构,其顶层和底层分别代表最普遍及最特殊的概念。而对输入资料的处理过程包
括自下而上(bottom——up)及自上而下(top——down)两种方式, 由下而上的运作
是由输入资料引起的,被称为资料推动。输入的具体文字能引起高一层次概念的反应。
另一方面顶层的概念知识可以用来对读物进行预测,在输入信息有多种可能性时,读者
可以通过概念的判断择其合理的一种。这一运作过程被称为概念推动。
图式理论认为,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运作在各层次同时发生
(Rumelhart,1977)。输入信息作为实例证实图式结构中的相关概念或填补图式的空白
,当输入资料提供的信息和读者的图式知识或根据图式知识所作的预测吻合时,自上而
下的概念驱动可促进两者的同化;而当输入信息与预测不吻合时,自下而上的运作过程
帮助读者对此作出敏锐的反应。自上而下过程还有助于读者利用已知的概念,消除歧义
,从输入信息中选择合理的解释。
图式理论还对图式知识的内容作了研究。Carrell指出。图式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引导理解文字内容的内容结构(content schemata)和引导理解文字中修辞组织的
形式结构(formal schemata)。Carrell(1984b,1987)就图式理论在第二语言阅读
中的作用所作的调查表明:启动(或提供)和读物相关的内容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读物的
理解,也有助于对已读内容的回忆;形式结构对阅读理解也有很大贡献(a sigmficant
independent contributor)。他断言,缺乏图式知识的启动是第二语言阅读者的主要
阅读困难。
图式理论的研究促使专家们修正单纯的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相互作用阅读模式由
此产生。相互作用阅读模式是近年来理论研究的主旋律,人们普遍认为,自上而下模式
过分强调利用背景知识这一理解技巧,忽视了诸如快速辨认词汇,句子结构等低层次技
能。专家们(Clarbe,1979,Eskey,1989,Grabe,1991)指出:“熟练读者读得快,
并不是因为他的猜测能力强,而是因为他们能迅速自动地辨别大部分词汇。”
相互作用理论既重视运用图式知识进行预测、推断这些高层次阅读技巧,又强调低
层次的迅速解码能力,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两种能力可以互为补充。如果读者的底层次迅
速解码能力欠缺,高层次的背景知识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反之,如果读者缺乏对阅读内
容,背景知识的了解,就只能依赖对字面的解码来获取意义。因此,在第二语言和外语
阅读过程中,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及相关内容,将有助于阅读理解。
四、阅读理论和外语教学
阅读理论研究揭示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心理活动特征及思维活动规律,分析了影响
阅读的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认真学习这些理论,不但对外语阅读教学有指导作用,对语
言教学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以上介绍的阅读模式都反映了阅读过程中的某一重要方面
,都有应用价值。例如:人们对自下而上模式有这样那样的非议,但近年来又有很多专
家发现迅速准确地辨认词汇意义这一低层次阅读技巧对第二语言和外语读者来说至关重
要。研究表明:“准确,迅速地辨认单词是阅读能力的最重要的预测器(predictor)特
别是对年轻读者而言”(Adams,1990)。“辨认词义的能力在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中
占很大比例(Cunningham et at,199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排斥某一阅读模式。但
由于受历史、社会及人们对语言、语言学习的认识等多少面因素的限制,每一种阅读模
式都有“不完全描述”(partial specifications)的局限。阅读模式的创造者从不同
侧面描述阅读过程,由于侧重点不同,又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们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implications)也是不完全的(Samuel et al,1984)。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某一模式
应用于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教学实际需求,认真领会阅读理论的实质,灵
活地用理论指导教学。笔者认为对于外语阅读教学而言,认真领会以下两点尤为重要:
⒈阅读过程是读者和读物(或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意义不附于语言形式表层
,也不是躺在那里被动地等待读者去获取。读者必须利用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预测、推理
等积极思维才能获取意义,理解读物。
⒉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掌握的相关知识(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读物的结构知识等
)和语言知识同等重要。足够的语言知识,迅速识别词义的语言运用技巧,一定的背景
知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预测、推理的阅读技巧是读者进行有效阅读的四大必要条件。
笔者认为,以上两点可看作是外语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课堂教学可以是单项技能
训练,如:以提高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快速识别词汇意义的技
巧训练;应用上下文推测词义;应用背景知识推测后续内容的练习,等等。也可以是综
合阅读活动。单项技能训练是为综合阅读活动做准备,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阅读才能
顺利进行。但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应重视引导学生应用背景知识把握读物的整体意义,
明确阅读目的,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综合运用阅读技能。这样不仅有利于学习者阅读能
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透视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们是否在进行课外阅读?他们在读些什么书?他们是怎样读书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本人对103名初三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调查。现将调查结果列表阐述如下。
表一:阅读兴趣                            表二:阅读目的
阅读兴趣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喜欢 35 34%
较喜欢 35 34%
有点喜欢 31 30%
不喜欢 2 2%
阅读目的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提高语文水平 50 48%
增加知识 28 27%
调节精神 15 15%
学会处世 10 10%
表三:阅读方法
读书计划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读书笔记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读书方法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有计划 2 2% 每读必做 0 0% 看个大概 44 43%
有时有计划 33 32% 凭兴趣做 28 27% 细看不想 55 53%
无计划 68 66% 不做 75 73% 读后仔细思考 4 4%
表四:阅读时间                           表五:一学期阅读量
阅读时间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每天阅读 16 16%
每周阅读 49 48%
每月阅读 21 20%
基本没读 17 16%
阅读数量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10本以上 26 25%
5-10本 24 23%
1-4本 45 44%
0本 8 8%
表六:阅读类型                           表七:阅读书源
阅读类型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科技知识类 20 19%
文学名著 14 14%
报纸杂志 22 21%
卡通漫画武侠小说 36 35%
教材辅导读物 11 11%
阅读书源 人数 占总人数比例
借阅 36 35%
自己选购 43 42%
父母购买 14 13%
教师指定 10 10%
一、从阅读兴趣和阅读目的来看,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提高语文水平、增加知识、调节精神、学会处世等的作用。
二、从阅读方法看,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很大问题,如读书无计划、不做读书笔记、只看个大概、不仔细思考等,这些将直接影响着课外阅读的质量。
三、从阅读时间上看,只有一半学生能坚持每周阅读一次,基本没读的学生人数竟超过每天阅读一次的人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四、从阅读数量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课外书的不到半数,还有8%的学生一学期未看过一本书。在“你看过哪些中外的文学名著”的调查中,竟有26%的学生从未看过一本文学名著,看过但不记得书名的有10%。调查的103位学生共看过17部中国名著,20部外国名著。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远远未达到新大纲规定的要求。
五、从阅读类型来看,学生比较喜欢一些通俗的读物,如卡通漫画、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而对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关心甚少,读过新大纲规定的10部课外阅读推荐篇目的人数很少——103位学生读过《西游记》的只有30人,能写出作者的只有15人,有2人竟把作者写成了施耐庵;读过《水浒》的有20人,能写出作者的只有6人;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14人,知道作者的只有5人;读过《鲁滨逊漂流记》和《童年》的分别为3人和2人;看过《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和《格列佛游记》的各有1人;《繁星·春水》及《名人传》竟无1人读过。
学生的课外阅读如此贫乏,尤其是文学名著阅读严重不足,这一现象实在令人担忧。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本人调查和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北京语文特级教师吴昌顺指出,现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一点活动余地,课程非但没减,反而越来越多,这一代学生虽然读书很苦,但阅读量小、知识面窄、选择能力差。事实确实如此。在“你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什么”一项调查中,58%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没时间”是课外阅读不足的原因。当今,虽然“减负”呼声非常高涨,但应试教育仍扭曲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少学生整日被动地应付学习、应付考试,放弃了课外阅读。记得有位学生告诉我,他非常喜欢课外阅读。一次,从同学处借了一本《花季·雨季》,借回家之后才发现根本没有看的时间。白天要上课,晚上做完作业、复习完后,差不多10点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频繁的考试竞争,使不少喜欢阅读的学生难以开卷。
二、家长反对课外阅读。在“你家长对你的课外阅读持什么态度”一项调查中,只有15%的家长鼓励学生课外阅读,40%的家长反对课外阅读,还有45%的家长只同意学生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如教材辅导读物等。不少家长认为,课本要好好读,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学习。因此,看见孩子做作业就表扬,看见孩子看课外书,就采取没收、撕毁等手段。有些家长不但不支持孩子读书,自己也不读书、不购书,家庭中缺少读书的环境和氛围。在“学生课外书籍来源”的调查中发现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只有22%来自“父母购书”。调查中还发现,学生家中藏书100本以上的只占8%,50-100本的占5%,10-50本的占40%,1-10本的占9%,还有38%的学生家中根本没有藏书。很多学生家中的藏书都是些通俗读物及杂志,有中外名著的寥寥无几。家中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适合学生阅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三、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的冲击。如今,电视节目丰富多彩,电子游戏厅、网吧遍布城乡,通俗读物充斥市场。不少学生将大部分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读通俗读物上,从而放松了对文学名著的阅读。据调查,37%的学生认为“看电视、玩游戏”是他们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50%的学生把“卡通书刊”和“武侠小说”当作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在“你最喜欢的杂志”的调查中有74%的学生喜欢《少男少女》、《明星》、《故事会》等一些通俗读物,19%的学生喜欢看《中学生数理化》、《英语画刊》等学习方面的杂志,只有7%的学生喜欢看《散文》、《小小说选刊》等文学杂志。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女作家徐小斌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上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字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有的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文弃”,并加以抨击。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想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四、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而学生是否看课外书则无人过问,因此教师不重视课外阅读。在“对你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影响最大的人是谁”的调查中,选择“老师”的只占6%;在“你阅读的课外书主要的来源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老师指定”的只占16%。另外,13%的学生认为“老师反对”是造成他们“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83%的学生不知道“语文新大纲规定的初中生阅读的文学名著”,原因是语文老师未告诉他们。学生不但课外阅读少,课内的书也越读越薄,语文课本中的选学课文和古诗词诵读等因不在考试范围内,也从不去读一读,好端端的教科书被删成薄薄的小册子。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也十分有限。一位语文教师说:“现在教学时间紧,没有时   间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连课本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也没有时间让学生细细地感受、去欣赏、去体味,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只会抠名词,背段意,根本不会独立地阅读一篇文章,更不会评析与鉴赏。”
针对以上情况,语文教育专家、文学家刘国正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目前学生阅读的现状,我觉得不容乐观,阅读量太少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这是应试教育造成的。多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像叶圣陶先生讲的课文无非是一些例子。学生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了课文之后,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读其他的文章。这个环节我们做的还很不够。”这些话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要彻底改变当前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我想应当认真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首先,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有大量时间读有益的课外书。其次,教师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认真落实语文新大纲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学生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课外阅读,鼓励孩子多读好书,多为孩子选购有益的课外读物,为孩子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全社会都要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各图书馆和阅览室要向学生免费开放,各出版部门要多出版适合学生阅读的优秀课外读物。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要加强打击力度,坚决取缔学校周围的电子游戏室和网吧。作为学生本人要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充分利用时间,大量阅读文学名著,扩大阅读面和阅读量,做一个视野开阔的人。
作家肖复兴说:“能够热爱读书并能懂得怎样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真是最大的财富。”为了能使孩子们得到最大的财富,社会各界都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爱读书的下一代,使我们的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有较高文化素质的民族。
参考文章目录:
1、吉晶晶,让孩子课外读什么,《光明日报》2001年8月23日。
2、刘洪权,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五大关键,《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2日。
3、王意如,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4、郁凤,如何走出课外阅读的“误区”,《中学语文园地》1999年第3期。
5、董铁军,课外阅读漫谈,中少网2001年11月7日。
附录:
初三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本次调查目的是为了弄清当前初三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记名,不打分,不影响你的语文成绩。为了提高答案的真实性,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按各题要求真实填写。
一、单选题(从下面四个答案中选出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一项)
1、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
A. 喜欢        B. 较喜欢       C. 有点喜欢        D.不喜欢
2、你读课外书有计划吗?(      )
A. 有计划      B. 有时有计划       C. 无计划       D. 没想过
3、你是怎样阅读课外书的?(         )
A. 看个大概    B. 跳着读        C. 细细读       D. 读后仔细思考
4、你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吗?(       )
A. 每读必做       B.一般能做      C. 凭兴趣做      D. 不做
5、你觉得读课外书对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有帮助吗?(      )
A. 很有帮助      B. 有帮助       C. 帮助不大       D. 没帮助
6、你每学期一般阅读几本课外书? (        )
A. 10本以上       B. 5--10本         C. 1--4本        D. 0本
7、你的阅读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
A. 每天阅读一次 B. 每周阅读一次  C.每月阅读一次  D. 基本没有阅读
8、对你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
A. 同学        B. 新闻宣传        C. 家长         D. 老师
9、你家长对你的课外阅读持什么态度? (        )
A. 鼓励你阅读课外书               B. 同意你阅读与学习有关的书
C. 反对你阅读                     D. 不鼓励也不反对
二、多选题(从下面几个答案中选出符合你的实际情况的一项或几项)
10、你不看或少看课外书的原因是什么?(             )
A. 作业太多没时间   B.  找不到合适的书    C. 要看电视、玩游戏
D. 影响视力         E. 老师反对           F.家长反对
11、你阅读的课外书主要的来源是什么?(             )
A. 借阅      B. 自己选购      C. 父母购书      D.老师指定
12、你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是什么?(            )
A. 增加知识          B. 提高语文水平           C. 学会处世
D. 提高修养          E. 调节精神
13、你经常阅读的课外读物属于哪一类?(          )
A. 文学名著      B. 科普读物     C. 社科读物    D. 教材辅导读物
E. 报纸杂志       F. 其他
14、你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属于哪一类?(        )
A.言情小说       B.武侠小说       C.警匪小说       D.军事小说
E.卡通书刊       F.科幻小说
15、你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是什么?(       )
A. 历史     B. 文学     C. 艺术       D. 政治        E. 经济
F. 体育     G. 自然      H. 新闻       I. 军事        J.其他
三、问答题。
16、你看过哪些中外的文学名著?请写出书名及作者。
17、你知道语文新大纲规定初中生要阅读哪些文学名著吗?如果知道,请写出书名。
18、你家中大概有多少藏书?请写出你已读过的藏书的名称。
19、你喜欢看哪些杂志?请写出你看过的杂志名称。
20、就课外阅读问题,请你给语文老师提些建议。
谢谢大家参与本次课外阅读调查!如对本卷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写在下面
议论文阅读方法略谈
阅读议论文,得先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其一:通读全文,找出中心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一篇文章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些文章比较复杂,须用分论点支撑论证,但分论点还是从属于中心论点。一般地,中心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有以下几种:①文章标题②文章开头③文章之中④文章末尾⑤自己概括
其二:弄清文章的论据及论证方法。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两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一般包括:史实事例、统计的数字数据。道理论据包括:名人的正确论断,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民间的谚语、俗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通常的举事例就是举例论证,引用道理、原理、名人名言、警句等都是道理论证,而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中“对比、比喻”的材料是事例、史实的亦可归入举例论证,如果是道理、原理、名人名言、警句亦可归入道理论证。
其三:缕析文章的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是由作者依所论述的问题所决定的。其具复杂多样性。一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按思维角度分,有横式和纵式两种。横式一般是并列式。纵式可分为:①“总—分—总”式: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论述,结尾则归纳总结。如《谈骨气》②“总—分”式:即提出中心论点,后从几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如《怀疑与学问》③“分—总”式:先分说社会经历或生活实例,后提出中心论点。如《哨子》④“说—议”式:对议论对象作充分说明后论是非,断曲直。分析结构时,还应注意弄清各段间的内在联系。如文中起过渡段、句、词语等。
其四:领会文章关键词语的含义。
把握议论文语言,其核心就是准确。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句子和词语,并加以反复琢磨。也应注意事实论据,其语言也是简洁、概括。如《谈骨气》中举文天祥拒降元之例,用的“阴湿”“受尽”“多次”“坚决”等词,都表现文天祥视死如归的精神,对体现他的骨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抓议论文语言的核心,可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深层义,②特殊义,③表现义,④指代义。阅读时应认真体会。
其五:拓展性研读文章。
就是对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等角度进行拓展阅读。①拓展论点。由中心论点派生出与自身现实有关的问题。如由《谈骨气》一文的中心论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拓展出问题“你认为学生该如何作才算是有骨气的?”②拓展论据。根据论点除去文中原论据,再举论据来辅佐论证。③拓展论证。由文中论证引发论证角度的转换。
其六:赏析性审视文章。
钱钟书先生说:“顾尽信书,固不如无书。而尽不信书,则又如无书,各堕一边。不尽信书,斯为中道尔。”所以,我们对一篇议论文,不仅赏析论点,而且赏析论据、论证。如《谈骨气》,论点是“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真的?是中国人就有骨气?其论证方式,是不是有以偏概全之意?
其七:比较性阅读。
把与议论文有相似的各类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其类型:①同类文章。从议论重点、表达方式、论证角度、论证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②不同文体。可从文体、表达方式、语言特色等角度入手。
语文,请换个方式考阅读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关系到一个人终身的发展,因此,近年来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阅读能力与一个人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有密切关联,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便是这个道理。但目前的阅读考试还真成个问题,前一段时间有几个作家考语文没有及格,引起了一片哗然。我们的阅读考试到底怎么了?我们还能不能找到一种能够客观评价学生阅读水平的考试方法?
以前我们的阅读考试关注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阅读技巧与文学常识。阅读本身是带有个性差异的,但我们的考试中却抹杀个性,追求共性。对学生的创造力,情感态度,个性发展关注太少。平常的纸笔测验答题,一切围绕升学考试转,标准化命题,中考,高考题型是主攻方向。大多数学生谈考色变,语文教师则是疲于奔命。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学生的体验与探究,培养其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今只凭一张考试卷,几道题目去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了。阅读考试是否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多侧面的、多层次的表现性评价。
本着重过程与方法,重实做与表现,重人本与发展的三原则,我们主张用这样的方式去考学生语文的阅读水平。
(一) 考语言
以往阅读考试的第一项,一般是字词注音,解释。可是有些词在生活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不解释还好,越解释越闹不明白。最难的要数近义词辨析,有些词辨个天昏地暗,还是选不出结果。传闻作家的女儿要作家解释“灰溜溜”,作家无奈,曾忿言: “我们为什么要在‘灰溜溜’面前‘灰溜溜’?”
鉴于此,我们建议学生在读一遍文段后,自己去发现不懂的字词,同一个字词,对有一些学生是生的,对另外一些学生也许就是熟的了。这些疑难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学生对不懂的字词,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查字典,能熟练地利用字典,这也是一种语文能力。但是,我们更提倡学生先根据上下文去猜一下它的意义。笔者曾经参加过多次英语级别的考试,其中的完形填空题令很多人头痛,但我却还好,别人曾问及个中缘由,我就坦言“蒙的”。我就是知道答案,但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说不清楚。仔细想想,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语言的悟性。学好语言,在语言环境中的悟性很重要,它也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的阅读水平的。
让我们以鲁迅先生的名作《风筝》为例,来看看怎么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别于以往鲁迅作品革命性,战斗性极强的一面,《风筝》是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学生会很有兴趣一读。第一遍读完后,他们会提出“瑟缩、伶仃、憔悴、诀别、嫌恶、苦心孤诣、、恍然大悟、”等词语。完全可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研究解决。
例如: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
伶仃—孤单、无依靠
憔悴—瘦弱、脸色不好看
这两个词都是写人的,这里是写风筝的语言环境,很显然是指瓦片风筝的孤单,不好看。
在语言方面,除了考学生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能力,我们还注重考学生的“读”的能力。学生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默读、朗读,品味是常用的方法,现有的阅读纸笔考试,过于偏重对知识结构的理解,缺少对语言文字本身的品味。像《风筝》第2节“故乡风筝图”,第3节“我的瘦小的弟弟”,第4节“精神的虐杀”,第11-12节“精神的忏悔”。任学生选体会感受最深的一段,在班上读出来,读的水平自然反映了学生的理解水平,这要比单纯做几道选择题更有意义。
(二) 考思维
文章是作者思维的外在表现,读者阅读文段时,既要循着作者的思维轨迹,又要有自己的思维路径。这就是为什么文章的阅读意义大于文章的创作意义,过去我们的阅读考试就是忽略了学生在文章阅读中的思维过程。新课标就提到了这一点:“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怎么靠学生的阅读思维?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写出所阅读文段的结构提纲。这也是文章阅读由长而短,进而掌握之的有效途径。具体来看,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切”的能力,该切则切,该并则并。一篇文章切到哪?为什么要这样切?切过之后,怎样把切下的部分概括为一两句话,甚至于一个词。这就是我们重点考的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用“游泳”来打比方,这里有一个“扎到底”与“浮上来”的过程:阅读切分时要一个猛子扎到底,深入到文段中,千万别“蜻蜓点水”。然而要想从总体上把握文段,还需再“浮上来”,对文章做通盘思考。现在我们所想的就是要把学生阅读的这个思维过程能考出来。
读《风筝》一文,我们就想对学生做这样的检查:
一般的思维:      (按行文顺序)
北京的风筝----故乡的风筝---踩扁了小弟的风筝---
-我补过赎罪-----我受煎熬
考虑表达方式的思维:   (比较深)
叙述与风筝有关的故事-----抒发忏悔之情
考虑内容的思维:     (深刻)
明理之前       残酷、愚昧、扼杀儿童的天性-----
明理之后       幡然悔悟、深表忏悔
学生也许还有不同的思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让他们在课堂上说出来,在作业中写出来,教师要积极引导他们 ,给他们以高度的评价。
这一步完成以后,我们要考学生对一些重点句子的理解:如
1 北京的冬季------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 四面都还是严冬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4 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 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5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些关键句子要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自己去合作探究,提出疑问,寻求解答。教师可以根据这些问题的难度、价值,标上不同的分值。先确立一批基础性的问题,作为必答,以求对文段有个基本了解。达到这一步就及格了。另外还有一些探究提高性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做。这样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在考查中,注重学生的差异,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这样的阅读考试才有激励功能,使考试促进了学生的学。
(三) 考感悟
仔细想来,一篇文章的形成,是作者受到某种生活图景的感染,情理郁积于胸,就用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将其发之于外。我们读一篇文章,能否将其中的文字再还原为生活的图景呢?所谓人生阅历,实际上不也就是在我们头脑中积聚的一幅幅生活图景吗?我们若能从文段中还原出一幅最受感动的生活图景,用它去激活我们头脑中似曾相识的生活积累(也就是类似的生活图景)从而使我们喜、悲、感动、共鸣。这就是学生的鲜活的阅读。
这个过程,可以套用一个电脑术语“激活”,先点击,再使记忆活起来。新课标要求我们“在阅读中,要有自己的心得与情感体验,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只有我们头脑中储备的生活图景是被激活的,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接受新的文本信息,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想象。阅读感悟就是要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创造能力等高级心智技能与心理过程。
像《风筝》一文,读完后自然会想到以下几幅图景:
故乡风筝图    小弟看风筝图     精神虐杀图     补过忏悔图
我们认为:能用图把每幅图景画出来的当是上乘功夫,应当给以最高分。也可以用语言把每幅图景描述出来,锻炼的是口头表达能力。描述好的也给高分。
下一步,挖掘每一幅途径中蕴涵地意义。
故乡风筝图---对故乡的怀念、依恋----自然景物描写
杨柳 山桃    风筝  春天
小弟看风筝图---孩童的活泼、天真----外貌、神态描写
喜欢游戏的天性
精神虐杀图----以长凌弱   凶残愚昧---动作描写
补过忏悔图----忏悔,对自己灵魂的解剖、反省-----心理描写
再下一步,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景,做一点深层次的开掘,打破阅读感悟中的“广而全”的模式,倡导一种“点而精”的方式。
a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写一写你小时候做过的游戏,玩过的玩具(包括玩具的制作)
b忏悔----对人性的尊重,自我良知的复苏。
忏悔使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而获得新生,使被伤害人的心灵获得一点慰籍(二战后西方人的忏悔与日本人的不愿忏悔)
c“我”得到宽恕了吗?-----说说《风筝》的结尾,为什么这样结尾?
呼唤人性的美,人情的美
还可以让学生去上网,或到图书馆搜集有关的资料,或与作品有关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在网上搜索的周粲的《满天的风筝》就可以与本文比较阅读。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考查,离不开教师—学生  家长---学生  学生---学生  学生自我 的多方面的评价,所以,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是必不可少的,但学生本人应该是成长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应始终坚持诚信的原则,有教师,家长,同学开放性的参与,确保阅读成绩记载的典型、客观、真实。
行文至此,忽忆及英国前首相 温斯顿*邱吉尔在《我的早年生活》中的一段话:“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用这段话来描写我们目前的阅读考试,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一场阅读,到处失分。考得学生都不敢再读了,这不是阅读考试的悲剧又是什么?
让我们一起在阅读考试上做点文章,好使我们的学生能保持阅读的热情,获得阅读的成功吧。
整体阅读要素之我见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类和高等动物的学习,根本不是对个别刺激作个别的反应,而是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反应,因为心理现象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在意识经验中显现结构性或整体性,而整体又是先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从整体上理解知觉的对象,就可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有效把握。整体学习教学法(全习法)也强调:“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学习的迁移。全习法的一个优点正是对待学习的材料产生意义及情境的一体化。也就是鼓励学习者去寻求他所面临的问题和学习情境中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共同因素。”这种方法还指出:“它对材料先求得一个轮廓的、概括的了解,有利于对局部的理解。这是从综合到分析、从整体到部分,以大带小的学习方法。”
我们的实际认知体验证明,对一个学习对象的学习,也不是从先去查证每一个生词开始的,有时只看一下文章的题目就一带而过,除非要对该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深入分析,才去研究一些必不可少的问题。这也是很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中国传统的阅读方法,也即是自然的整体阅读,注重文章的整体。一是讲究熟读成诵,二是讲究口诵心维,心领神会。特别是文学作品,能够掌握文章的大意,进而在文章的情调、神韵、气势、警句以至语言风格等好多微妙方面也能够有所领会,这就是所谓语感能力。可惜,我们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注重了传统的演绎、推理、按部就班,严谨认真,基础扎实,但缺少创新意识。实际上有时连演绎推理都没有做到,相反以牺牲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为前提,推行满堂灌与填鸭式教学。尤其是在古文学习上,多年的教学模式就是串讲法,虽然学生学起来很轻松,但并没有注意他们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有鉴于此,我在教学时,运用整体阅读教学法进行了相应的一些尝试。具体说来,就是紧扣整体阅读要素,提高阅读效率。
对于整体阅读的要素,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有一种观点比较典型,即整体阅读七个步骤法。整体阅读法的七个步骤是:1、书名(或文章标题);2、作者;3、资料及数据(年份);4、基本内容、题材;5、事实  ;6、所述材料的特点、争议和批评意见;7、所述材料的新思想和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贯彻的可能性。这种做法基本把握了整体阅读的关键,但是还嫌空泛些,不太利于学生掌握。为此,我们可以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把握,可以更细致深入些。
我觉得,整体阅读的要素可以这样概括:1、性质2、对象;3、脉络;4、特征; 5、基调。这“五要素”基本体现了整体阅读的要求,但对于不同的文章,其具体要求就有所不同了。
经常旅行的人都知道,到不同地方,就应该有相应的准备:到寒带多带衣服防寒;到热带,多带驱毒降温用品。所谓性质,我们可以从文章所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来判定。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其中最主要的是记叙、说明和议论。不同性质的文章,其阅读的基本内容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记叙文主要是掌握“七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主要应把握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快速通读全文,基本确定文章性质后,就能使阅读有了基本的框架和方向,不至于茫然无措,甚至南辕北辙。
如果说把握性质只是确定了阅读框架的话,那么,明确对象才能引领阅读的方向。然而,一篇文章的对象也许不止一个,我们就应该仔细辨别,确认主要对象,使我们对任何问题的思考都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比如,巴金的散文《日》有好多对象,飞蛾、后羿以及“我”,然而主要对象只是“我”,那么,我们就可以知道飞蛾和后羿在文中的作用,是侧面烘托主人公的“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牺牲的精神”,而不是赞扬飞蛾和后羿,这样,对文章的主旨理解就比较准确而深刻。
明确性质和主要对象在整体阅读中很重要,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地把握对象的特征,使认识更加深入具体。可是,在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不是找不出对象的特征,而是找不全。那么,问题在那里呢?我想,主要是不能准确地理清文章整体脉络。就拿《南州六月荔枝丹》为例,粗略一读,很多同学就认为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从外到内,分别介绍了荔枝的壳、膜、假种皮和核。可是,这样的概括并不全面,本文还介绍了荔枝的生长习性,这一部分作者介绍得较为简略,但却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此,很多同学就忽略了。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从主到次,从里到外。
找准对象、理清思路后,我们才能渐渐逼近阅读的核心,力求准确地把握对象的特征,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就拿小说《药》为例,我们在分析人物性格特征时,就应该有所区分。同样是受到鲁迅批评的对象,华老栓、花白胡子和康大叔就有不同的个性。如果说华老栓是愚昧麻木、花白胡子无聊冷漠的话,那么,康大叔之流就是无情冷酷。鲁迅对他们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样,在比较中区分异同,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意义。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对局部要素的分析,只能解决对局部要素的认识,不能解决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因此,必须在对局部要素分析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评读,理解文章基本观点、态度和情感,以使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这一环节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前四个要素的阅读中获得的局部认识,加以综合,使之形成整体认识,并作出评价。也许有人认为记叙文、议论文有基调,但说明文怎么会有呢?的确,一般的说明书没有这种要求,但作为科普作品的文艺性说明文,则一定会有基调。《留得秋橘春天采》的结尾就引用了苏轼的诗,盛赞了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勤劳,表明了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总之,我们必须注重整体阅读教学的构思,深入具体地理解运用整体阅读的要素,坚持“综合--分析--再综合”的原则,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阅读找北——现代文阅读之方法篇
一、考什么?
1.文本解读:⑴主要内容;⑵主题思想;⑶结构层次。
2.语言品析:⑴关键字词;⑵重要语句。
3.模仿创新:⑴句式仿写;⑵评价探究。
二、总纲
㈠读文
1.文章的题目;
⑴题目隐含的信息:①重要内容;②写作对象。
⑵说说题目好在那里?
方法:一般分析题目所用的修辞手法并联系文章的主题。
2.文章的开头;
作用:⑴开篇点题;⑵总领全文;⑶引起下文。
3.文章的中间;
作用:⑴独立成段的是过渡(承上启下);⑵段末的总结句是总结上文,引起下文。
4.文章的末尾;
作用:⑴篇末点题,画龙点睛;⑵总结全文,深化中心;⑶首尾呼应。
㈡解题
1.法则: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中找。⑴用原文语句回答:摘录全句。⑵用自己的话回答:截取关键字词作为答题要点。
2.解释文中关键词语的含义。
方法:⑴语素分析;⑵同义替代;⑶喻义还原;⑷贬词褒用。
3.理解文中重要语句(多为比喻句)的含义。
方法:从修辞角度分析,一般是为喻体找出本体,将比喻句转换为陈述句,即句式转换。
三、小说的阅读
1.简述故事情节。
方法:⑴谁(为什么)干什么(怎么样);⑵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
2.线索。
⑴明线(主要内容);⑵暗线(主题思想)。
3.主人公。
一般说来,作者想歌颂或要批判的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
4.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⑴外貌(肖像、神态、衣着)描写;⑵动作(行动)描写;⑶语言描写;⑷心理描写。
5.环境描写。
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
6.主题。
小说中的议论是作者对人物和事件进行评论,揭示生活和形象的意义,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小说中的议论往往就是小说的主题。
:
阅读也是一种创造
鲁迅先生说:读《红楼梦》“单就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济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闺秘事……”为什么读一部《红楼梦》会有这么大的分歧?那是因为每一个读者都是一个创造者,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都根据自己的知识、阅历、人生观对原著进行了创造,因此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
那么,如何才能进行创造性地阅读呢?
首先,要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每个人的知识储备是不一样的,人生阅历也各异,在阅读的时候,要调动这些经验知识来理解阅读对象。读者本身的这种差异性是形成阅读时不同理解与感受的前提基础。比如“可怕”一词,有的人调动出来的经历是小时候被蜜蜂蛰了一下,有的是骑车时摔了一跤,有的是考试没考好被父亲责罚,有的是洪水肆虐家毁人亡,有的是病魔缠身无药可治。牵引出来的经历不同,对“可怕”的理解程度也就不同。同时,也只有调动了这种经验阅历,才会产生独特的体验,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饱经沧桑”一词,如果仅凭注解“形容经受了很多人生磨难”来理解,是不具体的,印象也就肤浅了。假如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可能你眼前会浮现一张苍老的、爬满了皱纹的脸。这一张脸的形象与注解的内容相互补充,你就有深刻的印象,有了独特的理解与感受。
其次,要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学贵有疑,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读书求知最怕提不出疑问而对书中的一切照单全收。如果能带着“疑问”的眼光去阅读,从中发现疑点,既而去解决疑问,那就会有不匪的收益。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曾写下五巨册的被视为中国海岸线正统理论的著作《中国》,但是年轻的地质学家陈国达对此表示怀疑,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质疑。当时,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但陈国达却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观点,终于在质疑的过程中建立了一个系统的地壳构造演化新理论——“地洼学说”。正是阅读中的质疑,使陈国达创造了新的理论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疑问,是创造的起点,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再次,要学会联想与想象。阅读文章,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联想与想象。要借助于联想与想象,把文字对象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形象,这一过程就是再加工与再创造的过程。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你眼中看到的是文字,脑中出现的是一幅幅画面,这些画面也许是你联想到的曾经见过听过的事物,如月亮、乌鸦、枫树、钟声,也许是你没有见过听过但是可以想象的到一些事物,如渔船、姑苏城、寒山寺等。联想与想象的能力不同,对这首诗韵味的感受也就不同。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练的语言,有些诗句有很强的概括力。《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短短30字就概括了木兰十年的战场生活,阅读时只有用自己的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对之进行扩充,才会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小说有些空白情节,也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那里进行创造性的填充。
让竹篮里的鸡蛋见高见顶——“阅读工程”实施策略
语文教学,讲到底就是教学生多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所谓“读万卷书”,相对于数学知识的线型结构而言,语文知识明显呈积累型结构特点。打个比方说,学语文好比竹篮装鸡蛋,装一个两个,根本看不见。日积月累装得多了,忽然有一天见高见顶。
在此,我要向光华的小学语文老师致谢,他们不仅送上来合格的学生,还让学生带来半筐鸡蛋。接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棒,我继续让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一个大周一本书,指导学生构建个人书架。
每个大周的最后一天,布置学生假期购书任务,任务如下:
每个小周抽出一个小三连给学生阅读自带课外书,语文晚自习课也基本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一大周一本书,深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此举赞赏有加,他们陪孩子逛书店,帮孩子买书架。有的家长说:“我这个靠卖菜起家的家庭,从此变成书香门第了。”
二、一个学期读破一本书。
我本人,一本三国读了五遍。第一遍,知道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打了一仗,谁胜了;第二遍,开始喜欢上了里面的几个人,喜欢诸葛亮的韬略睿智、关羽的智勇双全;第三遍,开始关注天下分争的玄妙;第四遍,延伸到《三国》以外,关羽、刘备、曹操的身后事更吸引人;第五遍,才有了些个人见解:为什么诸葛用谋是忠义、曹操用计是枭雄,司马谋划是歹毒!
以己及人,我要求学生一个学期也必须多次解读一本书,哪怕是同一篇文章也好。学生们有的解读作文选,有的解读《读者》中的一篇散文。更有一名学生学我解读三国。他在游戏《三国英雄传奇》中,曾试图让刘氏打败曹氏,一统中国。但一百次的尝试,一百次的失败。最后在《三国演义》中找到答案:曹操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推翻汉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刘备则是搞复辟。
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着一次读书面试。这一本书读得熟不熟一试便知。是小说,让他讲同一人物的三则故事;是记叙文让他讲清记叙六要素;是神话、童话,让他讲一讲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如此一来,一本书岂不读得八九不离十了。
三、与学生一道享受读书的乐趣。
明星签名,书就卖得快。老师签名,学生读书就读得快。每个大周的最后一天第3、4节课,我帮学生在课外读本上题字签名,为本大周的读书活动作一个总结。“×××同学已阅读此书,请收入个人书架——许金荣”,题字不多,书写还算工整,学生拿在手上,也如获得明星签名般喜悦。他快乐,我满足 。
有一些书,不是初一学生可以完全读懂的,如《唐诗三百首》。有个办法好使:在学生粗读的基础上,发给一个本子,从书中摘抄100句对偶句。学生不懂什么是对偶句,先讲一讲,再给每个学生三次请教确认的机会。有的学生一点就通,三次用一次;有的学生三次机会不够用,向人借机会。从抄写本上可以看出,80%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还有一些如果宽泛一些要求,也算是宽对。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对仗,便有了在课下学还珠格格气死纪晓岚的游戏。
有些课外书需要细读,有些书就要略读。教给学生略读,实在让我有了一番成就感。七年级教本中,原来在下学期才出现的“传话”游戏。我把它提前用到上学期。各奥赛队的第一名同学看同一篇文章,依次传话给后面的同学,最后一名同学写出传话的内容。会抓要点的队赢得比赛,全班同学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要抓要点。请看一名同学在课文《女娲造人》速读后的复述结果:“古时候,女娲觉得寂寞,就用黄土揉团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人。她开始用手揉,后来用绳子放在泥浆中拉,溅出的泥点就成了人。造出的人都叫她‘妈妈’,女娲很高兴。她把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从此,人类世代相传。”87个字,把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复述完了,且各要点赫然在目。一个小的传话游戏教会了学生怎么读课外书。
初中三年,阅读也许不能在初一、初二显现功效,因为竹篮里的鸡蛋还没有装满,见不到顶尖。但到了初三,到了高中就一定显山露水。愿我的学生竹篮里装满鸡蛋,作为到高中语文老师那里报到的见面礼。
投稿人:许金荣 点击次数: 来源:
相关文章
·辛弃疾《丑奴儿》宋词
·辛弃疾《浣溪沙》宋词
·周邦彦《锁窗寒·暗柳
·李商隐《曲江》诗歌鉴
·杜牧《沈下贤》诗歌鉴
·李贺《官街鼓》诗歌鉴
·杨敬之《赠项斯》诗歌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
·杜甫《无家别》诗歌鉴
·《红楼梦》与《金瓶梅
·赵鼎词作鉴赏(1)
·吴文英词作鉴赏(9)
·刘过词作鉴赏(5)
·刘克庄词作鉴赏(6)
·柳宗元诗鉴赏(3)
·逍遥在诗化人生中的李
·高考作文有“章”可循
·惯用语精编
·向《红楼梦》学习描写
·曹雪芹是超前思想家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
题记:
你如果一半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你是个合格的老师;如果2/3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你是一个好老师;如果3/4的时间都给学生,你是个优秀老师;你要是把全部时间都给学生,老师只是几句点到而已,最多1/10,你就是特级教师了。
关键词:阅读  阅读习惯  四遍读   阅读规范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借助文本和作者心灵对话;写作,是借助笔墨和自己心灵对话;上课,是借助教师和文本对话;交际,是自己和同学以及其他人的直接对话。通过各种卓有成效的对话,让学生乐学语文,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接受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打好精神底子。
在当今信息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但是阅读是不可替代的。看电影、电视时,你可能较少思考,更少想象,声音、图像……一切都是设定好的,你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接受者。而阅读的过程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语言文字可以为你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你能够与遥隔千载的先人们进行超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你的心灵之翼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另一个想象的世界里翱翔……阅读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美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它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形象而深刻。的确,对于一个审美观、道德观、人生观都正处在形成时期的中学生,阅读的作用尤其重要。“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就是说:通过阅读可以反省自我、提升自我,从而使自己成为修养良好的人。
此外,从提高写作能力来看,阅读是根本,是前提。抱怨写作没材料的人,很大程度上是书读得少。因为阅读是吸收,是积累;写作是抒发,是表达。自古便有“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警言在告诫我们。要广泛阅读。毕竟一个人的直接经验相对来说较少,需要间接经验来补充、丰富、激发自己的想象力,而阅读便是间接经验。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个“读”需要一定量的积累,长期地,持之以恒地,这样定能收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效果。
二、阅读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能力训练有如下规定:
1、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2、感受课文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4、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5、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的语句。6、看出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课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7、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体裁特点阅读课文。8、从课文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或观点。9、就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10、体会课文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11、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12、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1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15、用一定的速度(每分钟500字左右) 阅读浅显的文章,把握大意。16、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17、用摘录或制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的材料。18、写读书心得笔记。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实用性”、“应用性”说到底就是“应试性”,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具体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根本弊端表现为教师是“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就不教”;学生是“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这必然导致我们有一些教师把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语文工具的掌握而置其它语文素质的培养不顾,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所谓的“基础训练”,上课过程可概括为:一注音,二解词,三分段,四主旨,五特色,六练习这种僵化的模式,。迫使学生无奈地沉浮于茫茫题海的无助与恐惧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停滞不前,导致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下降,导致初中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去甚远。
三、阅读指导。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所谓阅读习惯,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针对阅读对象(即文本)所表现来的一种行为特征。它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并且也是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的。阅读习惯的指向是作品本身。阅读习惯的表征是阅读行为中的思维方式,以及适应这种思维方式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目的是“不待人教,自能读书”(叶圣陶语)。
首先要培养好的预习阅读习惯:速读课文直至熟读课文,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提出难以理解之问题。我认为,读一遍文章,比读十遍提示有好处。
我们看到,有相当一部分的课前阅读提示是按启发性的原则来写的,学生在预习中读了这样的阅读提示,的确能收到迷途指津之功效。但是,即使这样的启发、点拨、指引,也应当是在学生对文章作了充分的阅读之后的事情,不应当在学生还没有阅读课文的时候,就告诉他应该注意什么,他在阅读中能学到什么。所有这一切都应当是由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自主的去探索,甚至只能是摸索。子曰:“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在学生还没有阅读课文,还不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还没有形成自己对作品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即还没有进入愤悱之境的时候,为什么要急着启发他呢?或者说,尚未迷途,何需指津!
习惯经反复训练可以成为天性中的一部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a) 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难以认识、理解的字、词、句及时查阅工具书,直到弄明白为止。有辅助资料尽量参照、查阅,以加强理解。
b) 培养下批注的习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文中不理解和值得揣摩和探讨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来,以便过后再思考。同时,要求学生对领悟之处也作下特定的标识,以备忘却,必要时还可用几个简单的字进行旁注。
c) 培养作读书卡片的习惯。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将书读薄;将优美的语句或新了解的知识摘抄下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
d) 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学者先要会疑”(程颐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语)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e) 培养与他人交流阅读心得的习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交流心得可以领悟整体、体味局部,并充分体验到读书的乐趣。
f)培养速读习惯。即集中注意力默读课文,不动唇、不指读 (每分钟500字左右)。
学生要养成好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习惯要靠培养和训练,才能知其要领,明其方法。教师必须注意科学地把握训练的环节,解决如何把零散的内容实行有效的组合,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网络的问题。
课内阅读训练----四遍读
“语文教学读为本”,引导学生阅读,应在“读”字上下重锤,我认为可以采用四遍读的策略——
读书四遍:用心阅读,可出声、可默读,可独立读、可小组轮读,因文因人因班情而异;在书的空白处笔录收获,可文字、可符号——所提要求,应尽可能地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就不至于过多地打断学生的思路,干扰其正常的学习。
⒈感悟读:整体感知正文。在陌生化状态下,集中精力读正文,把握课文大意,感受作品内容,体验作者情感,生发阅读灵感,并及时记下阅读中忽然出现的感受和发现:包括联想想象、启迪感悟、豁然开朗的感觉等。
⒉全程读:全程精读教材。包括单元提示、课前提示、正文内容、课下注释、课后练习及其他相关材料。之所以全程阅读,一是借助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从作者的角度理解消化文章;二是让学生对课程标准、编者意图有所把握,从编者的角度认识作品;三是学习了解作品中新出现的词语——包括会认、会写、能理解、能运用;四是借助各种资料,深入理解作品,读出作品的原汁原味;五是质疑问难:用怀疑的目光审视课文:划下不理解的语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发表与作者或别人不一致的看法,对语言评头论足,给作品挑毛病。
⒊思考读:带着问题读书、思考、表述,让读书有所指向,使阅读更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所谓问题,主要是学生自己读书中发现的问题,也包括课文编辑设计的问题、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提示的重点问题。带着问题去精读、研读、反复读,边读、边思、边记录,这是整个自学的核心环节。目的有六:①积累重要的信息(一般文章须积累六个方面的信息——作者的生活情思信息、所展示的生活社会信息、应包含的知识信息、文章所固有的章法信息、作品中颇具魅力的语言信息、学生自我指定的信息);②让学生养成读书品味、“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③结合上下文和读者自己的生活见闻、经验、阅历、体验等走进作品,与作者对话,对课文进行由浅入深、多角度、多层次的个性化的揣摩、领悟。④让学生从中悟出有效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在读书中学会阅读,学会写作;⑤实现阅读中学生自身认识上的飞跃,从中获得许多人生启迪:⑥有所质疑、有所探究。
⒋鉴赏读:品味欣赏作品的美。既然是属于拿来教学的作品,里面一定有许多称道的东西,特别是语文味浓厚的语言。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学习值得学习的精品语言,对这些语言要引导学生学会去品味、去鉴赏(广义的)——包括对精美语言的鉴赏(遣词造句的妙处,言外之意的感悟)、行文结构的鉴赏,文体风格的鉴赏,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美与灵性的感悟,在开发自我观察力与想象力和生命灵性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现力。
就一篇文章而言,亦可从以下一些具体的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
⒈此文是否能引起你情感方面的共鸣?文章能让你受的哪些启发?
⒉读罢此文,你感受(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⒊你喜欢文中哪些内容和语言?能结合生活阅历谈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吗? ⒋你若也有相应的材料,假如让你写篇文章,你将如何从所读文章中有所借鉴、有所创新?如何行文?
⒌学习文章后,课文后面的思考探究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到什么程度?
⒍作品哪些地方引发了你的联想和想象?
⒎你有文中类似的生活、认识和体验吗?说说看。
8假如让你当老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你将确立怎样的目标?从什么地方入手?选择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方法?
9.假如您想向你的好朋友推荐此文,你会怎样介绍?
这些方面,每次选择一部分展示出来,做到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因时而异——每次上课,每篇课文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时间、教学情景的差异,可以有所侧重,有所突出;因文而异——不同文体的作品,要体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独特性。总之,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尽其所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一篇文章经过这样用心的、反复的阅读几遍,一般问题都能自读解决,同时对文本也能有自己的独到深刻的见解和感受。
在学生自读时,教师可作这四方面的事:①和学生一道读书,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教师不要忽视自我的存在,从自己的人文视野、生活阅历、性格习惯、心理状态、兴趣爱好出发,有所思考的读、有所联系的读:或主旨、或题材、或手法、或语言,或读有所启发、或读有所顿悟、或读有所联想、或读有所疑惑,进而再读、思考、探究、实践。此外教师的自我解读还有更独到的育人价值——以自己良好的习惯感染熏陶学生,进而让学生从中悟出求知做人的哲理。②采取个别点拨的策略,除学生自学中极个别的普遍问题外,一般采取谁有问题对谁辅导的个别方式,这样一来教师就能真正发挥因材施教的作用,又能避免因教师统一讲解而对学生个体的自学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③引导学生养成笔录灵感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思考情况记录在案,能防止遗忘,保存思维轨迹,以便进一步的去拓宽、加深、完善、提高、创新;再说,每个学生性格不一,老师提问时,有的喜欢回答,有的不喜欢回答,若事先让学生记下自己的学习思考所得,教师不必再让学生举手而可以叫任何学生回答,从而达到面向全体的目的。④通过巡视等方式了解、督促全班学生向着既定目标认真自学,了解每个学生自学的情况,督促极个别的、心不在焉的学生,对那些过于偏离方向的学习行为予以提醒、约束和引导。
课外阅读指导—设计阅读笔记模式
要搞好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使语文教学真正踏准时代的节拍,必须重视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吕叔湘先生在总结了新时期语文教学得失后说:“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
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二是指导学生理解和积累,三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兴趣的培养主要是挑选他们喜爱的读物,习惯的养成前面已经讲过了,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理解和积累的指导我主要从建立阅读规范,设计读书笔记模式入手。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有规律可循的,但是过程与方法却不能千篇一律,因为学生的阅读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行为。那么如何找到规律与个性的结合点,应该是我们建立阅读规范的突破口。略读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走马观花、读而无获”。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这样一种阅读笔记。把阅读要求作为一个底线拉出来,使阅读目标具体化,适合学生操作;同时为了照顾到学生的阅读个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我给学生几点提示:
1.在速读的基础上完成。每天用20分钟左右读一篇精美文章并做笔记。
2. 笔记里的内容不必每点都写,可以放弃2-3点;
3每周设一节阅读讨论课(自习课),大家交流阅读体会,朗读佳作名篇,互相分享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阅读笔记模式如下:
文章题目
整体感知
兴趣点
疑难点
拓展联想
精品语言
结构提纲(特别针对议论文)
建立阅读规范,等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把阅读分解为“读什么”和“怎样读”两个问题,“读什么”主要就文章的内容而言,包括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把握,对艺术形式与风格的领略和鉴赏,下面又设计四个“点”(、兴趣点、联想点、信息点、质疑点)予以支撑,使学生对内容有所把握又不落窠臼;“怎样读”主要就读书方法而言,我们力图引导学生“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以“趣”导入,以“法”约束,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最后进入独立阅读的自由状态。对学生来说这中间必然要经历一个痛苦的然而却是必需的规范过程,即养成“不动笔不读书,不思考不读书”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就会从中受益,他们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愉快的心态进入阅读,阅读中有紧迫感但没有被动感,阅读之后把自己思考的过程和发现的问题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有效的阅读笔记。
第三,学生在读好课本的前提下,我推荐读《语文报》《读者》《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精美散文》《上帝的笑》等书报。这些书报中的文章,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优秀的文章;课代表根据需要,还可以有计划地到图书室挑选一部分图书,让学生根据需要阅读。这样学生将读过的内容写到读书笔记上,并写出自己的体会及评价,老师定期检查,、督促,让学生读有所获,学有所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
小结
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读书”。语文学习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阅读也应该伴随人的一生。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忽视了阅读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成了无本之木。积极主动地练好精读、略读、快读的基本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的学习就会“源深而流远,根固而木长”,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未来书香社会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原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2期。
(2)《从冗杂走向简约---我理想的阅读教学  》
(3)《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9《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5)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 .9《论中学生主体性课外阅读的指导》
现代文阅读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
——现代文阅读指导(六)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从逻辑的思维规律上,来和同学们一道探讨解决这类试题的根本性问题;也许以前我们也会不自觉地运用思维方面的某些规律去解题,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就要自觉地运用逻辑规律来解题。
五、课后练习:
19世纪末,清政府曾向德国借款修筑胶济铁路,借款条约中规定:“沿铁路线左右30里内煤铁等矿,德国有权开采。”
在解放军某部的一次战斗演习中,某营给上级写了一份报告,其中写有“请补充弹药0.5个基数”的话。
同学们批评我骄傲,我不否认。但我认为这算不上什么缺点。比方说,我为祖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而骄傲,这又有什么不对呢?
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将痰吐在雪白的墙上。管理员问:“你没看到‘禁止随地吐痰’的标语吗?”“看到了。不过——”那青年辩解道,“我没有吐在地上,我只吐在墙上。”
期中考试第三题片段:
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人类开始迎接第三代生产力,这就是电子时代的智能生产力,其发展关乎各民族国家及其人民群众的长远的根本利益。从某种意义讲,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世界各国在包含现代知识经济和人类生存境遇的文化生产力上的竞争。
B、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
其实就是在文化生产力上的竞争。
语文《考试说明》中关于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考试要求:
1、总体要求: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作品。
2、具体要求:
(1)理解
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②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2001年新增考点)
(3)鉴赏评价
①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②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假如老张发高烧,那么他有病。
2、     假如老张有病,那么他发高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借古讽今手法:
对孙、刘的赞扬—对南宋统治者的指责
对刘义隆的讽刺—对南宋韩佗胄的警告
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对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
慨叹廉颇——自比,作者的内心独白
有一则寓言说,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聚会时有人提议,各自用一句话来描述和赞美世界。文学家感叹地说:“这世界真是太美了!”科学家认真地说:“这世界最珍贵的是探索。”企业家兴奋地说:“这世界充满商机!”哲学家没有说话,深思之后在纸上画了一个“?”和一个“!”。
请以上面这个寓言或其中某一个人的话作为话题,自拟标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文言文翻译答案:
(一)译文1:但是,我住在乡里,发现官吏们喜欢不断发号施令。好象很怜爱百姓,而结果却给百姓造成祸害。
译文2:好好抚育你们幼小的子女,把你们的家禽家畜喂得又肥又壮。
译文3:像这样的治民之法,则和我的种树职业大概有相似之处吧?
(二)译文1:我从事这种职业好多年了,我依赖卖柑来养活我的身子。
译文2:坐着消耗国家仓库里的粮食却不以为耻。
译文3:瞧他们住的是高堂广厅,骑的是高头大马,醉的是美酒甜露,饱的是肥羊鲜鱼,哪一个不是高巍巍的令人敬畏,显赫赫的使人景仰效法呢?
(三)译文:由此看来,现在所谓道德修养极高的人,同现在所谓的隐士实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只是)存在幸运与不幸运的区别罢了。
(四)译文1:为什么吝惜那些空照四壁的余光呢?
译文2:现在我没有才能,被秦国弃逐,把我赶出了函谷关。
(五)译文1:先生难道不能以您的忠心,在为楚王谋划之余,也为我谋划吗?
译文2:我不知道他是否思念吴国,果真思念吴国就将发出吴地的乡音。
(六)译文1:终于被秦国围困,国土一天天地缩小。
译文2:齐闵王继承了威王、宣王的功业,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没有谁比它强盛,而他却由于贪心想从打宋国中获得利益。
(七)译文1:(他)不是先定好一个题目然后写诗,也不像别人那样受到那些条、框的限制。
译文2:他母亲让婢女掏出锦囊中的诗句,看见许多写原纸条,就生气地说:“这孩子要呕出心来才肯停下来啊!”
(八)译文1:袁安答道:“天下大雪,人们都在挨饿,不应该再求别人。”
译文2:洛阳令认为袁安是一个贤明的人,推荐他做了孝廉。
(九)译文:把医生叫来责问这是什么缘故。
(十)译文:小孩是大人的雏形,秀才是官吏的雏形,(但)如果此时锻炼得不够火候,陶冶铸造得不够精纯,以后走向社会(或者)在朝做官,最终难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十一)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和小朋友一道玩耍,看见路边有棵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去。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呢?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还有这么多果子,一定是苦的。”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十二)译文1: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
译文2:他不摔破头、折断四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
(十三)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回说:“我想的是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夸大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一听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老年人,使他们安逸;朋友,使他们信任我;年轻人,使他们依附我。”
(十四)译文1:儒家凭着古代文献经典扰乱当时的法制,游侠凭着武力触犯禁令,可是国君却都以礼对待他们,这就是国家治理混乱的原因。
译文2:即使有十个像黄帝那样贤明的君主,国家也不能变得太平。
诗歌鉴赏答案:
答案1: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1)因那时风华正茂而涉世不深,乐观自信而又想法单纯,对于人们所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   因自己随年龄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尤其自己平日忧国,力主抗金,却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抱负。经过生活的磨难和切身的体验,真正领会、理解了“愁”的内涵。   不同。因上阕指的是登高极目、吟诗赋词的闲愁,下阕指的是心系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2)采用对比手法表情达意,突出渲染一个“愁”字,并以此为线索贯穿全篇。
答案2:    《摸鱼儿》(辛弃疾)
(1)“愁”指抗金主张不被采纳、报国无门的情绪。这种想抗敌但又不能抗敌的空闲之愁最苦。
(2)艺术特色是:一、比兴手法的运用。塑造了一个屡遭迫害打击的宫女形象,写她在春好之后的苦闷,以及悲恨难诉的情感。这个形象其实是作者坚持理想而又孤立无援的化身,在当时是具有典型的时代意义的。  二、语言哀婉缠绵,感染力很强,这首词可以称为稼轩词中具有情致缠绵而词意急切风格的代表作。
答案3:    《和通判弟随亨书感韵》(柴望)
(1)此情指亡国之恨。  难忘故国、难忘亡国之恨的沉痛心情。  揭示主旨、涵盖全篇的作用。
(2)曲折表达了对许多恬颜事新朝的宋朝士大夫的强烈不满,同时表达了自己不屈的民族气节。(王躅:齐国贤者,乐毅请其去燕,自缢而死)
答案4:    《山居秋暝》(王维)
(1)于诗情画意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明月”句: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犹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追求的理想境界吗?
(2)以自然美来表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答案5:    《书愤》(陆游)
(1)自许“塞上长城”是陆游毕生的抱负,可惜被贬未能尽展其才,所以“空自许”。它流露出诗人抱负难施、壮志未酬的惆怅与痛心之情。
(2)对比映衬手法。  诗人将往事的回顾与而今的感慨、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无情相互对照,表达了诗人的愁怨和重新立誓报国的复杂思想感情。
答案6:    《晚次鄂州》(卢纶)
(1)“晚次”是夜晚住宿、停留之意。  场景一“同船的商贾白天依枕,不觉酣然入梦,江上风平浪静”;场景二“夜深人静,忽闻船夫相唤,夹杂加缆扣船之声,原是涨潮”。  透射出诗人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
(2)写法为“借景抒情”。  尾联将思乡之情与忧国愁绪结合起来,抒发了因“征战”未已,有家难归,只能在他乡奔波的感慨。
答案7:    《旅夜抒怀》(杜甫)
鉴赏:一、二两句写近景,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他的窘困境况和寂寞情怀;三、四两句写远景,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诗的后半是“书怀”,是即景自况以抒悲怀,表现出了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这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借景抒情的一个范例。
课本中涉及的名句名篇训练: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7、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以上选自荀子的《劝学》)
10、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1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以上选自韩愈的《师说》)
1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15、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
一、 预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
二、 抄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三、 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
四、 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和美学的鉴赏性阅读及评价。
五、 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
文言文五步阅读法
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的理论性探讨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三水中学高中部语文科组  曾宇斌   邮政编码: 528100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应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这一观点,并对其进行了理论性的探讨。指出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这一观点是有着其充分的理论依据与急切的现实需求,是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创造性阅读  理论性探讨  阅读教学  有效途径
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对他各个学科的学习会有重大的影响。一个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也应该是较强的。可以说,阅读是学习之母。但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总是偏于底下,学生阅读普遍处于被动、低效状态。现代社会处于“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所接触到的信息是许许多多的,阅读能力强弱将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被动、低效的阅读状况,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是读者带着提出某种新见解的目的去从事的阅读。”(1)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其根本宗旨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而其根基是在于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语文科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这一观点有着其充分的理论依据与急切的现实需求。下面是笔者对这一观点的点滴理论性探讨。
一、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语文科素质教育的需要,体现了教会方法这一现代教学观念。
素质教育已不再只是一个概念或口号了,而是成了一件实实在在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去做的事情。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实施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学校抓起。创新教育以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可以说没有创新的教育就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崭新的课程领域,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这是公认的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正是从这个理念出发来进行教学的。
创造性阅读“与一般阅读不同的地方是:进行创造性阅读的读者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作者和书本上,而是集中在自己身上。他把所有的读物视为一种参照系,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上。”(4)故而创造性阅读是一种研究性阅读,它是语文学科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具体教学呈现。创造性阅读同样是“大语文教育观”的合理延伸和发展,因为创造性阅读必须是以长期广泛的阅读积累为基础的。为了解决某一个问题,学生要从多方面搜寻他所能找到的各种阅读材料,然后进行大量的阅读,从中进行比较、辨别、取舍,找出对于自己有价值的东西。这期间显然不可能只局限于课堂或教材了。创造性阅读不在于单纯积累,而在于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展现个性,在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显示出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这样一来,创造性阅读就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研究意识,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能打下一个比较坚实的基础,即在阅读中激励创新精神,培养面向未来的人。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组成的双边活动。现代语文教学理论中,强调语文的教学方法和语文的学习方法共同依存,相互制约。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又受到学生这个因素制约。即教师的主导作用必然受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发展规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动机、兴趣等的制约。所以,现代语文教学观念认为,教与学都不是单方面的事情,教学活动必须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语文科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一种。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乃至在中小学整个基础教育活动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的是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教学方法的前提的教学理念以及“学会学习”、“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叶圣陶先生又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会方法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6)而语文学习方法指导这一活动本身就包含了教与学两方面。这些都说明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不仅仅是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体现,也是现代语文教学观念的一种体现。
二、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实际的需要,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现代教育观念。
当今是一个知识剧增的信息时代,又是一个真伪信息难辨的时代。这就要求人们学会高效、有自主见解的阅读方式。学生处于现代社会,虽暂寄居学校,但最终要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阶段的教育是为着他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基础、这准备的。“教育并非终止于儿童期和青年期。它应当伴随人的一生而持续地进行。教育应当借助这种方式,满足个人及社会的永恒要求。”(7)基于这些观点,学生在学校阶段的学习,实际上并不是简单的阶段性的学习活动,而是应该着眼于将来,着眼于人的一生。换个角度说,是要让学生提高对书本、对社会的认知能力,为今后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8)基于这些观念,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就势必从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角度出发来进行的。创造性阅读是属于阅读的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就是根据学生的这样一种学习实际的需要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同时,中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内容空洞 、思维混乱、词汇贫乏等现象与阅读量少、阅读范围窄、阅读能力低是不无关系的。阅读与写作,虽有各自的训练目的、内容和方法,但它们毕竟有着密切的联系。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大多数学生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都渴求自己能写出优美的文章,他们实际上十分需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因为他们知道,“在语文问题领域,最具有创造性的问题摸过于学生的作文,因为作文既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性的方法和途径;而且作文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知识、思想、情感、个性和人格又有着密切的关联。”(9)大量创造性阅读可以使学生积累知识,熟练技能,丰富情感,成熟思想。正好可以改变学生“头脑空空,无物可写”的状态,达到如杜甫诗中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了。
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教育观念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教育观念是十分重要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等主张,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10)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正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现代教育观念。传统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僵硬的、缺乏效率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这种阅读教学模式的“教育”下,只是学会了如何应付考试,取得高的分数。其无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严重妨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性阅读则可以改变这种情形,因为创造性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带着疑问,调动知识积累,按照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思维去进行阅读。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培养他们自主、独立的阅读习惯,以及自主、独立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创造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已经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现代教学观念,而在学生真正学会了创造性阅后,其自主、自觉的阅读行为和独立、创造的阅读能力更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现代教学观念真正体现。
三、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体现了现代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语文能力”这一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这些理解和解释都各有千秋。笔者更认同以下观点,即语文能力是“个体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在与他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言语实践活动(听、说、读、写)直接起稳定的调节作用的个性心理特征。”(11)也就是说,语文能力是指一种言语的实践活动,包括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实践活动。同时,语文能力又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语文能力“除了表现在个体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掌握状况不同之外,还表现为个体从事言语实践活动中的动力倾向(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及个性特征(如性格、气质等)上的差异” 。(12)创造性阅读是语文能力构成中“读”的实践活动的体现,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具体说来就是培养学生“读”这方面的能力,但整体上说来就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因为“读”的能力又关联着“听、说、写”,尤其是“写”的能力,教会学生阅读自然会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而且,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以及解题技巧的分析,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就包含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正像国家教委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刘国正指出的:“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现在有一种现象,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家长和学校都把学生束缚在教材中,不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孰不知,这就切断了学生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条重要通道,也压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13)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在我们所教的一些学生中的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学者、作家(如刘绍棠、丛维熙、钱梦龙等),大多是有过“大量自由阅读”的经历, “大量自由阅读”(在当时的教育体制下,多数是课外的)是他们通向成功之门的必由之路。显然,这种“大量自由阅读”对学生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大量自由阅读”的阅读者是为了了解内容而去阅读的,是带着问题与自身的思考去阅读的。通过阅读,学生获得了新的信息,而阅读者阅读能力以及相应的语文能力在这种大量的持续的阅读实践中自然得到了提高。换句话说,就是阅读者和阅读材料之间存在“信息落差”,阅读者为了获取未知信息,启动自己的语言习得机制与创造性思维,与阅读材料进行了信息交流,从而自然习得了语文能力能力。这种“大量自由阅读”的实质就是这里讲的创造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是一种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精神的阅读。”(14)创造性阅读不拘泥阅读材料,不拘泥阅读时间,注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的自主、好奇、创新的心理特征得到张扬与满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正是体现了现代语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的。
总之,笔者认为,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要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创造性阅读是一个极其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35页
(2)江泽民1998年6月1日会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时的讲话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本)
(4)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35页
(5)王世堪《中学语文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97页
(6)王占元 邱斌《读书方法举要》(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页
(7)郎格朗(法国)《论终生教育》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
(8)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83页
(9)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338页
(10)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第283页
(1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7页
(1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上海教育出版社)第28页
(13)《课程·教材·教法》199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