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演义3: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56:31

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研究综述

 2009-08-23 赵书峰

瑶族民间仪式信仰(如还盘王愿、度戒仪式)与道教文化之关系异常密切。无论从其仪式信仰内涵、仪式行为及仪式中的音声结构(包括音乐和舞蹈),都明显带有道教文化的痕迹。特别是在传统音乐学研究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仪式学、宗教学及人类学等多种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展开对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的研究,给音乐学界和瑶学界带来了一股创新性的学术气息。它为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和解读瑶族不同支系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铺垫了极其重要的学术平台。本文针对近些年来,有关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研究的学术成果,做以梳理和阶段性总结,以利于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的整体性研究。

一、             论文类

1.瑶族道教音乐的艺术形态学分析与研究

近年来,刘小春先生专注于瑶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此方面,获得了很多极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尤其他对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中的音乐和舞蹈,做了很多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他的《瑶族“还盘王愿”与〈盘王大歌〉浅析》一文,着重对在贺县搜集到的三种不同形式的《盘王大歌》的仪式内容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和记录,并对瑶族“还盘王愿”中使用的《盘王大歌》中的三十六段、二十四段、十八段三种不同版本的“七任曲”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专家、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详实、可靠的资料。其中作者认为,“还盘王愿”活动的第一部分程序,是受到道教的影响,以祈求丰收为主要活动内容,而第二部分则主要是祭祀盘王,以对瑶族人民进行历史、生产、道德教育为主,其中吟唱《盘王大歌》则是第二部分最重要的仪式。他的另一篇文章是《瑶族盘王舞简述》,是对瑶族“还盘王愿”中的舞蹈艺术的研究。作者结合“还盘王愿”中各段舞蹈表现的内容,把其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表现瑶族人民的劳动生活;二是祈求丰收;三是纯法事舞蹈。认为,盘王舞中的音乐伴奏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歌伴舞;第二类打击乐和唢呐伴奏;第三类舞蹈者手中道具击打的节奏作舞蹈伴奏。并认为舞蹈风格各分为颤、顺、方、轻四种特点。

盘承乾的《瑶族宗教仪式及其音乐舞蹈》(《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第3期),作者重点介绍了瑶族道教信仰中的“跳盘王”、“耍歌堂”、“达努节”、“波功大”几种典型仪式活动,并对其音乐和舞蹈进行了艺术形态的分析研究。赵登厚的《从〈盘王歌〉看瑶族歌谣的特色》(《民族论坛》1990年第4期)一文,作者认为,《盘王歌》是瑶族人民祭祀祖先盘护“还盘王愿”时演唱的祭祀歌,也是过山瑶的主要民歌。作者并结合整个祭祀仪式中的不同章节内容,把《盘王歌》分为三种“呐发”、“仙牌”、“讲歌”三种唱调。并把其歌词中的语言特色分为三个特点:第一,歌词中注重对偶和重叠;第二,大量使用比兴手法;第三,巧妙的拟人手法的运用。最后,还对《盘王歌》中的歌词表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认为《盘王歌》是瑶族(盘瑶)中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的歌谣集成。它具有浓烈的史诗色彩、娱神娱人有机结合、博广精深的“百科全书”三个重要的特点。管鹏的《瑶族民间的〈盘王歌〉》(《云岭歌声》2004年第12期)也在田野基础上,对《盘王歌》的艺术形态研究。

蓝雪菲女士,作为一个畲族民族音乐学家,多年致力于本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研究。她的《畲族仪式音乐与盘瑶仪式音乐文化之比较》(《中国音乐学》2008年第1期)一文,作者结合畲族和瑶族的之间相同的族源关系以及具有类似性的原始信仰等特点,分析两者之间也保持着共同性的仪式类型,但是,通过对两者仪式音乐的形态分析比较后发现,认为其法事音乐很难找到共同点。

傅湘仙的文章《瑶族祭祀音乐论》(《艺术探索》1992年第1期),把瑶族的祭祀活动分为:祭祖、祭神、斋醮、驱鬼四类,并把主持祭祀活动的主持者、表演者分为巫公、师公、道公、艺人四种。并对其宗教仪典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类,及瑶族宗教祭祀音乐给予音乐形态学的考究和分析。赵砚球女士的文章《还盘王愿中的音乐——茶坪、莽山还愿歌堂调查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认为还盘王愿做歌堂,是湖南过山瑶的民族传统活动。在此活动中,还愿音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者根据对湖南茶坪瑶村和莽山瑶村两场传统的还盘王愿活动的调查基础上,对还愿音乐的功能作用以及其音乐成份的构成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尹祖均、盘鲜恩的文章《河口瑶族道教音乐调查》,是对河口瑶族自治县的瑶族道教音乐的本体分析。认为瑶族道教中的唱腔分为:度师用唱腔、道师用唱腔、师道共用唱腔三种。陈坤鹏的文章《坳瑶“游神”及其音乐》(《艺术探索》2007年第5期),该文对坳瑶“游神”的仪式过程给以全程描述和实录,并分析其音乐的类型、音乐与仪式的关系、仪式音乐的形态特征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功能。

白雪静的《浅析“还盘王愿”仪式中舞蹈的功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认为“盘王舞”的典型舞蹈中具有增强瑶族族群认同、沟通神人关系、宣泄宗教感情等宗教舞蹈的功能。郭永青的《白裤瑶民间祭祀歌曲研究》(《艺术探索》2008年第3期)一文,对白裤瑶的民间信仰体系及祭祀歌曲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祭祀歌曲与民间音乐和原始巫咒之间的关系给予考究。丁超的《瑶族宗教中的武舞与文舞》(《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期)一文,探讨了瑶族度戒与武舞、文舞之关系,及两种舞蹈的具有的仪式性、舞蹈的动律性和传承性文化特征。及车绍华的《河口瑶族度戒舞蹈调查》(《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期)一文,作者以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的瑶族为考察对象,认为其宗教祭祀礼仪舞蹈很富有特色,度戒舞就是其传统舞蹈之一。

2.多学科研究方法相结合一种研究模式

杨民康先生,作为一个白族民族音乐学家,对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仪式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他和杨晓勋的《云南瑶族道教科仪乐舞及其跨民族、地域性文化特征》(台湾,民俗曲艺杂志第116期)一文详细介绍了云南瑶族道教科仪中的音乐、唱词、乐器和舞蹈特点,并将该乐舞作为一个音乐文化事象,与中南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道教音乐之间的关系及其共有的区域性文化风格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文中重点探讨和梳理了云南瑶族道教音乐与湖广地区汉族、、壮、毛南等民族梅山教的之间的同源关系问题。并对乐舞的程序及音乐特征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首次用一种宽广的视角,把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放置在华中、华南等少数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中来分析云南瑶族道教音乐与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渊源关系及艺术文化特征。杨民康、吴宁华的《瑶族“还盘王愿”、“度戒”仪式音乐及其与梅山教文化的关系》(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一文,作者是对广西田林瑶族的“还盘王愿”和云南的蓝靛瑶“度戒”仪式及其音乐的考察和比较研究。并认为,两者之间的仪式及其音乐具有“同型同构”的文化特征。并把瑶族道教仪式音乐与其他少数民族梅山教传统仪式音乐进行比较分析。作者认为,通过两者的比较研究,揭开了一个更大的研究课题,那就是梅山教诸族仪式音乐研究的序幕。故此,笔者认为,考察瑶族道教仪式音乐与梅山教文化之关系的研究,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对湖南瑶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整体性研究做一个补白性的工作。另外,他的《论蓝靛瑶度戒仪式音乐的信仰、仪式、音声三重结构关系》,载于《第九届中国瑶族盘王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文,作者根据学界以往的研究,在不同的瑶族聚居区,主要存在着带有不同关注重心及活动主旨的两类“还愿”仪式:第一是以图腾崇拜或祖先崇拜为重心,以“族群繁衍”或“家庭福祉”为主旨的“还盘王愿”;第二是以神灵崇拜为重心,以修习“个体地位”(即个人在社会或“仙界”的地位)为主旨的“功德修成”(如度戒愿)仪式。后者以广西、云南及东南亚等地蓝靛瑶的“度戒”比较有代表性。该文拟在多年来对云南蓝靛瑶度戒仪式音乐进行田野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该研究所涉及的信仰、仪式、音声三重结构关系及文化模式特征展开讨论。

彭兆荣先生是一个人类学者,近年来多关注于瑶族仪式音乐的研究。特别是他运用人类学和仪式学的研究理论,对瑶族音乐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成果卓著。其文章《人类学视野中仪式音乐的原型结构—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例》(《音乐研究》2008年第1期),作者以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为分析的个案,结合特纳的仪式学理论和仪式音乐研究框架,对“还盘王愿”中的仪式结构及功能进行分析。作者认为,仪式音乐的特殊性不能脱离仪式的原型结构;另一方面,仪式的原型叙事又必须通过音乐“在场”的表现形式与表演形态得以呈现。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人类学者用一种“局内人”的学术研究理念来分析和解读瑶族“还盘王愿”仪式结构。同时,作者利用中西方有关仪式研究的理论框架,结合田野工作,用一种嵌入式的研究方法,来解构和重构仪式隐喻的社会功能和象征性意义。他的《仪式音乐叙事中的族群历史记忆—广西贺州地区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分析》(曹本冶主编《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研究(华南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作者以贺州地区的“还盘王愿”仪式作为分析对象,结合根纳普的“阈限理论”对其仪式的过程与展演程序的符号学分析。并认为,仪式音乐和学院派的音乐定义和界定有很大区别:当音乐成为仪式活动的构成要件的时候,音乐便成了现场事件的一部分,成为历史传统的言说,成为民族文化语境中的一种陈诉方式。还认为,人们很难将它与仪式中的其他活动和符号分离开来;人们甚至不容易直接对所谓的“音乐本体”进行分析。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中的“音乐”本身属于瑶族人民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

黄华丽女士是湖南零陵地区的一个声乐教育者。多年来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展开对本地瑶族传统音乐的研究。他的四篇文章选题内容、研究方法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研究的侧重点各异。第一篇是她的《湖南瑶族〈盘歌大王〉仪式及音乐—以礼曲“七任曲”为例》(《中国音乐》2006年第1期)是对湘南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及其音乐的田野考察与研究,并对仪式中最富有特点的“七任曲”进行了音乐本体和文化分析,从而管窥出“‘还盘王愿’的传承与变化的轨迹”。第二篇是《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中歌娘角色及音声特点》(《音乐创作》2006年第3期)是对还盘王愿仪式中歌娘音乐的艺术特点及音乐风格,用音本体的分析方法展开的比较研究。后两篇文章是对瑶族还盘王愿传承现状的调查研究。一篇是《瑶族还盘王愿仪式歌娘角色的传承现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2期 )该文从歌娘角色在仪式音乐中演唱的音声关系、音乐文化风格和音乐行为色彩的分析中,体现出盘王大歌仪式中歌娘角色,在仪式中的构成、社会作用及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与演变关系。另外还有《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联村“还盘王愿”传承的现状》(《艺术教育》2006年第3期)一文,也是对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联村的还盘王愿传承情况的摸底式考察。

肖文朴的《瑶族“还盘王愿”仪式及其音乐研究》(《艺术探索》2007年第6期)一文,作者通过对桂东地区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作为田野调查的个案,对其信仰及音乐客观描述和分析,并对其仪式中的“纯音乐”,以本体性分析。认为其音乐和仪式具有内在同一性。他的《师公二声叹—谈局内人对两本书的评论所引发的思考》(《艺术探索》2005年第5期 )一文,作者认为《盘王大歌》和《还盘王愿》是近年来国内有关瑶学研究方面的两本专著,其内容以第一手详实资料的形式出现而备受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和肯定。但是,两书的原始材料提供人—瑶族师公对两书的某些内容持有不同看法展开评论。呼吁现代田野工作中的局外人要客观对待局内人的文化行为,为弱势群体文化保留更大的自由存活空间。

其他还有吴宁华的文章《贺州联动集体“还盘王愿”仪式考察报告》(《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2008年)是作者的一个田野个案调查,对整个仪式过程进行了音乐民族志的考察与分析,并结合仪式音乐理论研究的三个层次(核心、中介、外围)对对其音乐和舞蹈进行了探究。左志坚的《十万大山瑶族“度身”仪式音乐》(《艺术探索》2008年第3期),本文运用民族音乐学的理论,对该地区瑶族“度身”宗教仪式音乐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了音乐形态的分析研究。

盘继通、何家壬的《关于〈盘王歌〉》(田伏隆主编《湖南瑶族百年》岳麓书社2000年版)一文,对《盘王歌》歌词表达内容归纳了七个部分。认为它是瑶族社会中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体现了瑶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文学创造能力。还有黄钰的《瑶族〈踏朝歌〉初述》《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一文,对瑶族还愿仪式中的还愿歌词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概括。

吴天婉的《云南文山瑶族度戒舞刍议》(《民族艺术研究》1993年第1期)一文,作者在对其受戒仪式的整体描述基础上,结合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对云南文山瑶族的度戒仪式中舞蹈艺术形态及文化功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认为在其度戒中的烧香和受戒两大程序,均以舞蹈形式作为表现。

二、著述类

1.专著

白雪静的《“还盘王愿”祭祀仪式中舞蹈形态研究》,是她舞蹈学研究的硕士论文,该文借助田野考察、舞蹈的形态分析、文化阐释的方法论,将“盘王舞”的舞蹈表现形式和风格特征等其他舞蹈要素,放置在瑶族整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展开深入地、多维地研究,寻找舞蹈的功能和特点及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从事舞蹈研究的年轻学者,抛开西方古典舞蹈艺术的审美定势,用一种“局外人”的研究视角,把瑶族“还盘王愿”仪式中的舞蹈文化形态放入瑶族传统的文化装置里,结合艺术人类学的理论来观照和审视它,并给以深层的、客观的文化阐释和解读。

张劲松先生,是湖南本土文化学者,多年来一直关注湖南瑶族传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特别是他对蓝山县、郴州资兴市瑶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变迁进行了多年跟踪式调查,为湖南瑶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很多实际性的工作。他和赵群、冯荣军合著《蓝山县瑶族传统文化田野调查》一书中,认为汇源乡度戒科仪的音乐具有瑶族民间宗教的特点。整场音乐可以分为念白和念唱两大类。念白类似于平时读书的语言形态,节奏较简单朴素;念唱的音调、节奏趋于变化,间或以铜铃打击拍子。而作者在对《盘王大歌》仪式中“七任曲”的研究后发现,它既是插曲,又是仪式层次,把《盘王大歌》分为七大段进行喃唱,每个大段入一个曲子,每个曲子以衬词为“歌母”。并认为,“七任曲”的唱腔比较简单,音域不宽,常在几度之内,均属吟唱范畴,其音调和节奏强调旋律化,唱腔吸收了瑶歌的“那发”、“罗累”和“中溜”等精华。

而最具有学术代表性的研究性专著,首属杨民康、杨晓勋的《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2000年版)一书,作者通过云南文山、河口瑶族道教科仪音乐及乐舞活动实录后的分析,对云南道教科仪音乐的形态特征、社会文化属性与功能特征给予详细的分析研究,并对云南瑶族道教与汉族道教科仪音乐之间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分析研究,并与其他少数民族道教科仪及科仪音乐、内容及程序给予跨地域、民族的比较研究。作者认为,对于瑶族道教音乐的研究来说,首先面临的是要将音乐学与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结合的问题。而在具体的研究层面上,则应该是应用某一单纯人文文化学科的研究手段与采用多学科方法进行整体性考察的手段相结合,同时还须兼顾到单一文化或艺术面相的研究与多相性的研究之间的结合关系。笔者认为,该著是中国民族音乐学界首次把云南瑶族道教科仪音乐置于南方民族的大文化背景下,观照和审视后的整体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

2.编著

有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研究的两部重要的学术著述,也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关注到瑶族道教音乐的研究。一篇是田联韬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2003年再版)一书,是有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形态学分析及研究的巨著。书中有关“瑶族传统音乐”部分,根据瑶族的不同支系,把其《还盘王愿》仪式中的“盘王大歌”,进行了横向的艺术形态学分类。比如在布怒瑶支系音乐中,把还愿仪式中演唱的《盘古歌》归入“祭典歌类”。而另一篇是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史的研究著述—冯光钰、袁炳昌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三卷)(京华出版社2007年版)。其中的“瑶族音乐史”部分,对瑶族《盘王大歌》中的“七任曲”的基本曲牌进行了形态学的简要分析。另外,盘承乾、莫纪灵等主编的《盘王大歌》(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版),是对瑶族“还愿”仪式中演唱的《盘王大歌》的一个集成性、规定性的记谱文本。笔者认为,此书对于 “盘王大歌”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个民族音乐学学家,张兴荣先生主要从事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研究工作。他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研究(云南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结合音乐人类学家梅利亚姆的信仰、行为、音声三元认知模式和仪式音乐研究的理论分析方法,对云南少数民族宗教音乐的展开了整体性、系统性的研究。在文中的“绪论”部分,对瑶族道教的受戒音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总之,近年来瑶族道教文化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人类学者、宗教学者的研究兴趣,其学术成果不胜枚举。如法国的雅克·勒穆瓦纳先生、中国的张有隽、张泽洪等先生对瑶族道教文化的关注和深入研究。但是,由于以上这些学者的教育背景所致,大都缺乏对瑶族道教仪式音乐的考察和研究。虽偶有音乐学者对其音乐的关注,也大多限于本体的分析与考察,没有把研究触角深入到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的探讨。而民族音乐学学者的加入,正是弥补了这一研究中“头重脚轻”的尴尬现象。纵观近年来呈现的研究态势,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继续承袭有关宗教音乐研究的传统模式,对瑶族道教音乐本体的形态学分析;其次,以仪式的视角,结合音乐学、宗教学和人类学的理论,用一种宏观性,多元化的研究视角,逐步深入到对瑶族道教文化功能及象征性意义进行的多维、整体性的互动性研究;再次,以地理背景区划为界限,对瑶族多个支系的道教仪式音乐的个案调查研究颇为重视;另外,把瑶族道教音乐置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针对瑶族不同支系的道教科仪音乐的跨民族、地域性文化的比较研究也是当下的一个重要的学术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