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曲林治疗强迫症:二十四节气趣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06:16

二十四节气趣谈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六二一,下半年是八二三(指阳历)。  



  立春 在阳历二月,太阳黄经为315°。二十四节气之首,象征春天的开始,此时万物复苏,大地春回。  


  雨水 在阳历二月。太阳黄经为330°。意味着从此以后,我国广大地区将停止降雪,开始下雨。黄河流域一般在三月初终雪,初雨期一般在二月中旬。到了雨水节,由于暖湿的东南季风开始登陆,雨水逐渐增多。  


  惊蛰 在阳历三月,太阳黄经为345°。开始打雷,气温地温渐渐升高,土地已解冻,春耕开始。蛰伏地下的昆虫和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谚曰:“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  


  春分 在阳历三月份,太阳黄经为0°。春分、秋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昼夜相等的节气,是春秋两季的中间。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从这天开始,北半球日长夜短,太阳照射在12小时以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也从正东和正西,逐渐向东北和西北偏移。  


  清明 在阳历四月,太阳黄经为15°。气温转暖,草木萌动,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这一天各地有扫墓栽柳等风俗习惯。  


  谷雨 在阳历四月,太阳黄经30°。雨量渐增,适于谷物生长,即“雨生百谷”的意思。谚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立夏 在阳历五月,太阳黄经为45°。春天已逝,夏日来临,气温显著增高,炎暑即将开始。雷雨增多,进入夏忙季节。  


  小满 在阳历五月份,太阳黄经60°。从小满开始,我国从南到北,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籽粒逐渐饱满,普遍开始结实成熟,南方已开始收获。  


  芒种 在阳历六月,太阳黄经为75°。芒,即代表一些有芒的作物如小麦等。芒种就是表明这些作物成熟,或表明晚谷、黍、稷等作物播种最忙的季节。  


  夏至 在阳历六月,太阳黄经为90°。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空,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谚曰:“进入夏至六月天,黄金季节要抢先。”“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  


  小暑 在阳历七月,太阳黄经为105°。暑气上升。暑是炎热,小暑是气候炎热但还没有达到顶点的意思。  


  大暑 在阳历七月,太阳黄经为120°。小暑尚未达到最热,而大暑是一年中最势的季节。七月份进入汛期,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说法,要注意防汛。  


  立秋 在阳历八月,太阳黄经为135°。秋是植物成熟的意思。这一天开始进入秋天,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逐渐下降。  


  处暑 在阳历八月,太阳黄经为150°。大暑过后,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每候只降温半度左右。由大暑到处暑,降温不到3℃。而处暑过后,降温加剧,一候即能降温2℃左右。因此,处暑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处暑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在阳历九月,太阳黄经为165°。天气逐渐转凉,白天气温高,晚上气温低,形成露水。  


  秋分 在阳历九月,太阳黄经为180°。太阳由北半球越过赤道,回到南半球,又一次直射赤道,昼夜再次等长。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从这天开始,北半球日短夜长,太阳照射在12小时以下,升落也由正东、正西,逐渐向东南和西南方向偏移。  


  寒露 在阳历十月,太阳黄经为195°。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露华渐浓,草木枯萎。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逐渐转冷的意思。秋种结束,谚曰:“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霜降 在阳历十月,太阳黄经为210°。天气将寒,露积为霜,正是三秋农忙季节。谚云:“抢秋抢秋,不抢就丢。”  


  立冬 在阳历十一月,太阳黄经为225°。冬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这一天起冬天开始,谚曰:“立了冬,把地耕,能把土里养分增。”  


  小雪 在阳历十一月,太阳黄经为240°。气温下降,开始降雪,北方已到封冻季节。谚曰:“小雪雪满天,来岁必封年。”  


  大雪 在阳历十二月,太阳黄经为255°。气温继续下降,地面积雪,北方河塘开始封冰,进入农闲季节。  


  冬至 在阳历十二月,太阳黄经为270°。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是北半球黑夜最长的一天。从这天起,北半球的白天逐渐增长,日出日落的方向也逐渐北移。  


  小寒 在阳历一月,太阳黄经为285°。进入寒冬腊月,冷气积久而为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在阳历一月,太阳黄经为300°。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谚曰:“冷在三九”,又曰:“一九二九,滴水不流;三九四九,冻破缸臼。”从冬至起开始数九,大寒正在三九。

春季  

立春(2月3-5日交节)  
雨水(2月18-20日交节)  
惊蛰(3月5-7日交节)  
春分(3月20-22日交节)  
清明(4月4-6日交节)  
谷雨(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5月5-7日交节)  
小满(5月20-22日交节)  
芒种(6月5-7日交节)  
夏至(6月21-22日交节)  
小暑(7月6-8日交节)  
大暑(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8月7-9日交节)  
处暑(8月22-24日交节)  
白露(9月7-9日交节)  
秋分(9月22-24日交节)  
寒露(10月8-9日交节)  
霜降(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11月7-8日交节)  
小雪(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12月6-8日交节)  
冬至(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1月5-7日交节)  
大寒(1月20-21日交节)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是阳历,而华人计历更多采用“农历”,“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观念了,进入战国,魏国人石申编制了一张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运行关系的星图表,这是全世界第一张星图表,标志着中国的天文学走入一个新时代。

  阳历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 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为方便以 365 天做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为 29 天。
  阴历则是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时 44 分 4 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阳历少 11 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目前在科学指导下,闰月设置就更精确了。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所谓“气”就是气象、气候的意思。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对农事耕作具有相当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一般更适用于黄河流域一带的农事活动。
  自从西汉起,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几千年以来,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
  为了方便记忆和传颂,古人还把二十四节气编成了歌谣和诗歌。

民谣: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或曰:“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两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

  民谚: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在四川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七言诗: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夏九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反映季节

  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夏至、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和季节的转折点。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



反映气候特征

  冷热: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一年中最热、最冷时期来临以及寒暑变化。
  降水: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水、降雪的时间和强度。
  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示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也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先是温度开始降低,水汽凝露较多;以后温度下降更甚,不仅露更多,而且凉起来,但还未结冰;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具体而生动。


反映物候现象

  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
  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向天地万物通报春回大地的信息。

夏至
6月20日~22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90度,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来临,气温将继续升高。
  夏至前后,我国许多地方都进入了闷热夏季,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最高气温常常突破37℃。
  也许是天气太热的缘故,古代作官的要放假,百姓们也都轻松一下。据宋代《文昌杂录》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史》礼志里的记载较为具体:“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是用来驱热的,而香囊则可压汗臭,用这两种物品纳凉消夏显得非常实用。
  夏至来临之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已进入梅雨季节,而梅雨天气温高、湿度大、日照少,正是农作物病虫害的高发季节。据《荆楚岁时记》载,夏至这天,把用菊叶烧成的灰撒在农作物上,作物就不会遭受病虫害,因为菊叶灰里含有一种杀虫的化学成分菊脂,它便成了古代的一种绿色“农药”。
  夏至“忌雨”的习俗,其实就是一种气候期盼。古时农家把夏至半个月分为头时(前三天)、二时(中间五天)和末时(后七天),农人最怕的就是“时中下雨”和“时末打雷下雨”,为此“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清嘉录》)。这些带有迷信色彩的习俗,反映了古代农民“靠天吃饭”的无奈处境,因为夏至半个月内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对农作物生长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过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时节,作物开始需要水分了,所以农家都盼望分龙日(即农历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时下雨。至今,我国许多农村还流传着这样的气象谚语“二十分龙二十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
  “疰夏”是一种季节性病症,主要源于天气的暑热和体质的虚弱。古人预防疰夏一般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立夏”开始,这一时段的习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叶蛋的风俗;第二阶段则从夏天开始,有关“夏至防疰夏”,各地都有一些“吃”的风俗,近人胡朴安在《仪征岁时记》中记载道:“夏至节,人家研豌豆粉,拦蔗霜为糕,馈送亲戚,杂以桃杏花红各果品,谓食之不疰夏”。

二十四番花信风,
  又称二十四风,因为是应花期而来的风,所以叫信。
  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是按照一定的季节时令活动的,其活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它们的各种活动便成了季节的标志,如植物的荫芽、发叶、开花、结果、叶黄和叶落,动物的蛰眠、复苏、始鸣、繁育、迁徙等,都是受气候变化制约的,人们把这些大自然的一种节律现象叫做物候。
  《诗经》记载的“四月秀罗、五月鸣蜩”、“七月流火”、“八月剥枣、十月获稻”等等,都是物候的体现。
  程犬昌《演繁露》曰“三月花开时,风各花信风”,陆游《游前山》也有“屐声惊雉起,风信报梅开”的关于花信风的描绘。
  物候与农时关系密切。我国是世界上研究物候学最早的国家,最早的物候专著、西汉初期的《夏小正》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载了物候、气象、天象和重要的政事、农事活动,如农耕、养蚕、养马等。此后《吕氏春秋》、《礼记》等都有类似的物候记载,并逐渐发展成一年 24 个节气和 72 候。到了清康熙教撰的《广群芳谱》更有 24 番花信风的记载。
  我国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年冬去春来,从小寒到谷雨这 8 个节气里共有 24 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人们把花开时吹来的风叫做“花信风”,意即带来开花音讯的风候。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人们在 24 候每一候内开花的植物中,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植物为代表,叫做这一候中的花信风。24 番花信风是: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樱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惊蛰: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蔷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
  谷雨:一候牡丹、二候酴糜、三候楝花。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 24 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24 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如:“桃花开、燕子来,准备谷种下田畈”、“布谷布谷,种禾割麦”等。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广西贵县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广西贵县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河南开封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苏常州




反了春,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山东即墨、河南太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