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人的手怎么长出来了:因缘感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06:22
因缘感想

很久没有看电视了,偶然看到了一部片子,居然引发了许多的思絮。从现象和事情上讲,是感官六尘如宁,心中起念,开始有了波澜。可是想到最多的内容,是佛法因缘。众多的需佛人和修为人都知道,佛法中最难解的就是因缘,最复杂的也是因缘,最容易出现错误的也是因缘。

因缘者,有因而起缘。应缘起心,会有新的因缘产生;应缘而不起念,就会使因缘圆满。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人与人不同,事与事不同。处在不同的事中,人的想法是不同的;处在相同的事中,人的想法也是不同的。比如一个明月之夜,两个人同行。一个人心情好看到夜幕月色,会想多么美的夜晚呀!另一个人心情不好的,回想多么冷的夜晚呀。即使心情平常,想法也不会一样。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有我念的存在。

因为我念,就有了个人的思想,个人看事物的角度,个人判定事物的标准,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所以结果也就不一样了。比如一个经历战争的成功将军,他个人会沧桑历过,亲人会引以为荣,敌人会恨意在心,部下会尊敬仰慕,同事则会认为可圈可点。不是将军复杂,而是每个人的见识不同,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果。在佛法上讲,是事物拥有自己之本来,因为人们的识别而成变化和分歧。人们的因缘本来是固定的,因为心念的存在而改变。人们又往往忽略了心念导致的改变,从而认为因缘难以琢磨。

因缘本来不难,事情会在进行中变化,这是经历中的变化。比如一个学生现有的成绩是第三名,不代表着他永远是第三名。在经历中他继续努力,有可能成为第一名,第二名等。相反,如果他懈怠了,不努力了,成绩就会退步。有可能退步几名,也有可能退后到最后一名。努力和懈怠,就是缘之因成,进步和退步就是缘之结果。一个人的事情是这样,两个人的事情会更复杂。比如一个能中状元的人和一个能成夫人的人,两个人有因缘相遇。正常发展,念上不动,行上不损,德上不败,就会在中状元后成为夫妻,走完应该走的路,圆满了结双方存在的因缘。如果两个之中有人念起,要利用这个因缘,念起的个人就会提早退出因缘,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成就。如果两个人中有人行为不当,也会提早退出因缘,同样不会影响另一个人的成就。同样,有一个人败德,结果会更加厉害一些。在假如两个人都有念起行为败德,就会全部失败,不会再成为状元和夫人了。

世人的因缘和变革十分复杂,修为人的会更厉害,更容易产生结果。如六祖慧能说过“仁者心动”心动会影响事物的发展是必然的。再如许多人追杀六祖,虽然没有成功,仍然影响了因缘,令祖师的衣钵不再后传。这就是种因必有果,丝毫不差的。比如,你生气的时候摔了一个杯子,生气是因,杯子碎了是果。过后,你不再生气了,杯子仍然是碎了,不会复原如初了。事物因缘,不可不慎,一步走错难改过,迁动命律难如初。中国有句老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能改是以后的行为方向,可以弃恶而从善。但是,并不是过去所成结果灭失。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字入宫门,九牛拉不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这些,都是经验言语,是不可以不听不从的。

因缘本如是,变化在斯人。善行恶缘尽,恶为善缘终。识缘当重因,莫使因缘空。空缘非了尽,遗害在来生。

因缘的变化十分微妙,微妙的几乎让人不能相信,不敢相信。原因看似复杂,实则比较简单,主要是因为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变化性。因缘是十分厉害的,让人们逃不掉,躲不开。不过,因缘也是十分容易改变。正因为容易改变,方才使人目不暇接,不容易接受。使因缘改变的原因三个:其一是念起,其二是言语,其三是德行。

念起是个人心理的事情,虽然没有产生具体的行为,仍然会对因缘产生相应的作用。比如一个人十年寒窗,终于到了科考的时候。在去科考的路上,看到好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看见财物就起盗心,看见女色就起淫。这样的念起,等到京之时也不用考了。即使是考,也会名落孙山,不会得中的。因为所起之念都是妄念,起一次就失去一分福分和德性。多次妄念不断,福分减去,科举自然无望了。所以圣人之治在心念,因为它也是影响因素,决定人品素质的。

言语,就是在起念之后说出来的话。常话说言语由心,又说祸从口出。如果不好的事情,在心里想就已经不对了。如果再说出来,就是错上加错了。当然好的念起,好的言语,自然会往好的方面转化因缘。为了警醒当事人,所举的例子都是坏的。比如一个人进山寻找圣人,也就是修为成功的。路上遇到一个老汉行路艰难,就说“这么大岁数了,活着干什么?”一句话丧失人德,进山寻圣就不会有结果了。再比如,一个人向药师问医,药师说:“把你怀里的宝物拿出来就好了。”如果这个人说:“真的假的?不要骗我呀?”也是一句话,就是去了治愈本身疾病的机会。老百姓一句话:“一句兴邦,一句丧邦。”又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德行,是已经涉及到一个人的真实素质了。德行是行为至德的变化,好的行为可以成德,对人的事业是有帮助的;坏的行为可以败德,对人的结果是有破坏性。比如秦桧,由于个人生的时候败德行,最后落了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主佞臣。”还有小说中有两个人去赶考,一个应该中第一名,一个应该中第三名。住店的时候,有女子勾引他们。第一名和女子苟合,败了德行,结果名落孙山。第三名半途终止,保住了自己的德行,中了第一名。

念起是初,言语是中,德行是终,对因缘形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它们的重要性,世人不可轻动,修人更应该谨慎。一念动因缘,牵动本来根;一语定因缘,事情随言转;一行终因缘,成败须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