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哪年做的变性手术:十二因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26:3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十二因缘:   无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本文属于佛教系列的一部份

基本教义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蕴 涅槃 缘起 三无漏学
三宝 波罗密 三法印 佛性

修行位阶 菩萨 辟支佛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须陀洹

人物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龙树 无著
圣天 世亲 鸠摩罗什 菩提达摩
慧远 智顗 莲花生 玄奘 惠能 宗派 部派 大乘 小乘 显教 密教

南传 藏传 汉传

佛教典籍 法华经 华严经 涅槃经 楞伽经
大般若经 心经 金刚经 维摩经
阿含经 法句经 大日经 楞严经
圆觉经 药师经 地藏经 净土经
大智度论 俱舍论 瑜伽论 坛经 圣地 八圣地 四道场 汉地 相关内容 艺术 制度 历史 音乐
维基主题:佛教

十二因缘(也称十二缘起),佛教重要理论之一,是释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证得到的真理,指从“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因缘相随,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1]

目录

[隐藏]
  • 1 简述
  • 2 南传佛教阐述
  • 3 北传佛教阐述
  • 4 原始佛教阐述
  • 5 参见
  • 6 参考文献

[编辑] 简述

无明”到“老死”这一过程的十二个环节简述如下:

  • “无明”是指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因对五蕴因缘生而当下败坏不知而生起贪爱,生起贪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称为“行”。
  • 由此执为有我进而推动的意志行为,驱使“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此为内在活动。
  • 而我们真正可以观察的现况为,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外境“色声香味触法”,而升起六种觉知“六识”,上述为“六入”。
  •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简称为“受”。
  •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份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觉悟到十二因缘而得到解脱的修行者称为解脱者。不论是佛陀、辟支佛阿罗汉,都是以觉悟十二因缘而了知生死轮回真相,从而觉悟,并依“四圣谛”三转十二行而达到圆满的解脱。

[编辑] 南传佛教阐述

引述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1. 缘于“无明[2](贪、嗔、痴等烦恼)而产生“[3][4](造作诸业)。
  2. 缘于“行”(造作诸业)而产生“[5](业识)。
  3. 缘于“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4. 缘于“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 眼、耳、鼻、舌、身、意)。
  5. 缘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6](外境接触)。
  6. 缘于“触”(外境接触)而产生“[7](苦、乐的感受)。
  7. 缘于“受”(苦、乐的感受)而产生“[8](对境生爱欲)。
  8. 缘于“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9](追求造作)。
  9. 缘于“取”(追求造作)而产生“”(业因完成)。
  10. 缘于“有”(业因完成)而产生“[10](在受于身)。
  11. 缘于“生”(在受于身)而产生“老死[11](未来身之老死)。

[编辑] 北传佛教阐述

按《俱舍论》及其注释[12]记载:

  1. 无明,过去世烦恼带来的,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无明。
  2. 行,过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业或者不善业,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 识,其中包括六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13]
  4. 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无形质;色指身体,指托胎后至第五个七日,身体各部分如手脚等都已形成。
  5. 六入,指在名色之后,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功能都已产生,叫做六入,即六根。(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
  6. 触,出胎以后,至三四岁时,六根虽能接触六尘,但是未有苦或乐的想法,叫作触。(六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也。)
  7. 受,从五六岁至十二三岁时,六根能分别六尘中的好恶境界,但是未能起贪淫之心,叫作受。
  8. 爱,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时,贪图享乐等境界,但是未能广遍追求,是名为爱。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爱的目标。
  9. 取,从二十岁后,贪欲转盛,到处追求五尘境,叫作取。(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10. 有,因为追求诸境而引起善恶业,积集牵引,产生三有的结果,叫作有。(因果不亡为有,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即三界也。)
  11. 生,指因为现世的善恶之业,后世还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也。四生者,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
  12. 老死,指从来世受生之后,五蕴之身,成熟后又开始败坏,叫作老死。(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的几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的就是这十二因缘。从深层次的禅定中观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十二因缘也只是空相而已,因此也可以说没有无明,也没有老死,在这一层次上,既然它们不存在,也就无所谓去穷尽或者消灭它们了。

[编辑] 原始佛教阐述

原始佛教对十二因缘的观点,不同于依“发智论”创出之后所阐述的十二因缘观点(后世十二因缘之观点),而以依经说所述,阐明如下:

  1. 无明,不知五阴(色、受、想、行、识)因缘生,因缘实况是无常败坏磨灭之法,不知者是为无明。
  2. 行,以为五阴是我、我所拥有者,是名为行。
  3. 识,为六识,是和名色相互依存而生的觉知,即“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4. 名色,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五境(色境、声境、香境、味境、触境);名即是受、想、行,为法境,指只有名相而无形质。其和识相互依存而生,即“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5. 六入,又称六触入处,为每一生之始,指各种感觉器官和思维相缘而生的现在实况(眼色相缘眼识生、耳声相缘耳识生、鼻香相缘鼻识生、舌味相缘舌识生、身触相缘身识生、意法相缘意识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 触,指根境识具足时的代名词,即眼色相缘眼识生时,称眼触;耳声相缘耳识生时,称耳触;鼻香相缘鼻识生时,称鼻触;舌味相缘舌识生时,称舌触;身触相缘身识生时,称身触;意法相缘意识生时,称意触。
  7. 受(想、行),指在六触发生时,所引发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之感受,以及联想、对比、分析和判断,还有意志决定的行为。
  8. 爱,由于对于因缘实况是无常败坏磨灭之法不知,故于六根六境相缘六识升起引发乐受时,对此现况产生不当之贪著和想像,就是贪爱。
  9. 取,就是无明缘行的行,以为五阴是我、我所拥有。
  10. 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名色相缘(六根六境之相缘)升起六识,对识升起贪爱,希望识能够持续呈现,故驱使六根追逐六境,令六识持续呈现的循环。
  11. 生,指因“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未断,此(五)阴败坏已彼(五)阴升起,生命之流连绵不断,有来生之六触入处升起,即下一生六根生。
  12. 老死,凡生者,因因缘自我败坏的过程,必定历经衰败和死亡的过程,以及此过程所产生种种的不如意的痛苦。

[编辑] 参见

  • 缘生
  • 缘起
  • 因缘

[编辑] 参考文献

  1. ^ 渥德尔; 王世安. 《印度佛教史》. 商务印书馆. 2000-1:  52. ISBN 9787100026826 (中文)
  2.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无知于苦,无知于苦集,无知于苦灭,无知于趣苦灭之道,诸比库!以此谓之无明。”
  3.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三行:身行、口行、心行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行。”
  4. ^ 注意:此处的“行”与五蕴的“行蕴”是有区别的:“行蕴”除了此处的“行”,还包括了与果报心、唯作心、道心、果心相应的思。
  5.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此等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识。”
  6.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触?诸比库!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触。”
  7.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受?诸比库!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库!以此谓之受。”
  8.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爱?诸比库!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以此谓之爱。”
  9.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取?诸比库!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以此谓之取。”
  10.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库!以此谓之生。”
  11. ^巴利大藏经·相应部》(卷12章2):“诸比库!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库!以此谓之老死。”
  12. ^ 《俱舍论记》、《俱舍论疏》
  13. ^缘起经》:“云何为识,谓六识身,一者眼识,二者耳识,三者鼻识,四者舌识,五者身识、六者意识。是名为识。”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81%E4%BA%8C%E5%9B%A0%E7%BC%981个分类: 佛教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