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 玄慈:第十二章 家庭的试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9:09

第十二章 家庭的试炼

 

下面是一则小小的家庭悲剧。卡尔与安妮正在教五岁的女儿露丝玩电动玩具,但他们过度热心似乎造成女儿的困扰,只听到一连串相互矛盾的指示。

 

“向右,向右……停,停!”母亲的声音愈来愈焦躁。露丝咬着唇,两眼盯着屏幕,努力遵照母亲的指示。

 

“你走歪了……快向左!向左!”父亲卡尔也下达一串急促的指令。

 

同时母亲无可奈何地翻了个白眼,大叫:“快停!快停!”

 

露丝发现父命与母命都无法圆满遵从,小脸崩得紧紧的,眼睛一眨,泪水就要掉下来。

 

父母却未看到她的眼泪,自顾自吵了起来,母亲气急败坏地对父亲说:“她按钮按太慢了。”

 

露丝的眼泪慢慢垂下脸颊,但父母两人似乎都未察觉.露丝用手抹去泪水,父亲叫道:“快把手放到按扭上……要准备射击了。好,开动!”母亲也一边呐喊:“好,移动一点点就行了!”

 

这时候的露丝却已孤单无助地轻轻啜泣起来。

 

小孩子往往在这种时候学到深刻的教训,以露丝而言, 这个痛苦的经验告诉她,父母都不关心她的感受。如果童年时期一再重复相似的经验,将会在孩子心上烙上一生难以磨灭的情感讯息,甚至因此决定一生的方向。家庭是我们学习EQ的第一所学校,在这个亲密的熔炉中,我们学到许多基本讯息,诸如我们的自我观感,别人对自己的反应,如何看待自己的感觉,是否有改变的可能,如何判断别人的情绪与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这学习的过程不仅是透过父母对子女的管教,还凶手间接观察父母的行为彼此相处之道。有些父母天生是情感的导师,但反面教材也不少。

 

无数的研究显示,父母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子女的情感生活有长远而深刻的影响。但真到最近才具体的科学证据,EQ高的父母对子女有很大的帮助。小孩子多半擅于察言观色,对家庭中细微的情感动态相当敏感。夫妻的相处之道对孩子影响甚巨,父母直接对待子女的方式当然更不用说了。华盛顿大学的卡洛·胡文与高特曼等人曾就教养子女的方式研究夫妻的互动,发现善于处理婚姻关系的夫妻,最能够协助孩子处理情绪的起伏。

 

参与研究的家庭必须在孩子六岁大及十岁大时接受观察,观察的重点凶手夫妻的交谈方式,父母教导孩子玩电玩的情形……看起来只是日常琐事,却清楚泄露了亲子之间的情感暗流。

 

有些父母就像安妮与卡尔一样,都是命令式的,很快失去耐性,不耐烦地提高声音,有的甚至会骂小孩笨,其中的轻蔑与厌烦正是许多婚姻根基日益腐蚀的主因,但也有的父母极具耐心,能协助孩子用他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而不会动不动抬出父母的权威。这种亲子电玩时间简直是测量父母情感模式的温度计。

 

观察发现最常见的三种不良模式是:

 

完全忽略型:这类父母多视小孩的负面情绪为令人烦心的芝麻琐事,过一会儿就没事,却不懂得利用这个机会拉近亲子关系,或教导孩子处理情感的方式。

 

太自由放任:这类父母确实注意到孩子的感受,但又放任孩子自行处理,即使是暴力发泄也无妨。他们和第一型父母一样,鲜少尝试进一步教导孩子选择其他反应方式,只希望平息孩子所有不愉快,甚至会贿赂孩子不要生气或难过。

 

轻视型:不尊重孩子的感受,这类父母通常言词刻薄,处罚严重。譬如说会禁止孩子有任何愤怒的表现,丝毫发怒的迹象都会惹来责罚。如果孩子会为自己辩护,父母的典型反应是:“你敢顶嘴?”

 

但也有的父母会利用孩子情绪不佳的机会,上一课初阶情绪管理。他们懂得重视孩子的感受,努力去了解前因后果(你生气是因为小明伤你的心吗?),进而协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平抚情绪(与其打小明,你何不先自己玩玩具,等心情好了再和他玩?)。

 

父母亲要成为适任的情感教练,本身必须掌握基本的EQ。譬如说小孩要学习的第一课是分辩不同的感觉,身为父亲的如果无法分辨自己的悲伤情绪,又如何教导孩子区别失落的悲伤、看一曲悲剧的悲伤以及亲近的人发生不幸的悲伤。此外当然还有更进阶的课程,譬如说告诉孩子愤怒常源自被伤害的感觉。

 

随着孩子日渐成长,他们需要的情感教材也要跟着调整。第七章提过,同理心从婴儿期就开始学习,方法是由父母做出和孩子的感受同步的反应。有些技巧可以在交友的过程中慢慢磨练,但父母的适当引导可让孩子提早充实EQ的基本条件,包括学习认知、管理、驾驭自己的感觉,培养同理心,人际关系的处理等。

 

父母的引导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前述的华盛顿大学研究小组发现,比较处理情感较擅长及较拙劣的父母,前者的亲子关系较和谐,情感较浓,也较少磨擦。不仅如此,这些孩子也较善于处理自己的情绪,较懂得安抚自己,也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从生理上来看,这些孩子较常处于放松状态,压力荷尔蒙及其他情绪激昂的生理指标都较低,第十一章已说过,这种模式如果能持续一生,对健康很帮助。其他还有很多社会性的优点,比如这些孩子在同僚间人缘较佳,在老师眼中社交能力较优越。父母与老师都认为这些孩子较少有行为上的问题(粗鲁好斗等)。最后还有认知上的优点,就是较能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好。以IQ相当的六岁孩子做比较,父母较善于做情感引导的孩子,到三年级时数学与阅读能力都较好,足证教导孩子情感技巧不仅是人生的修养,也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洋洋洒洒罗列下来,证明有一个善于引导情感修养的父母,对孩子的帮助是全方位的。

 

 

 

从心做起

 

父母的引导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发挥影响力。知名的哈佛小儿科专家贝瑞·布雷佐敦以一个简单的测试婴儿的人生观。他拿两块积木给八个月大的婴儿看,告诉他如何拼在一想。乐观的婴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的反应是:

 

拿起一块积木来咬一咬,拿到头上前后磨擦,然后丢到桌上,看看你会不会帮他捡起来。等你捡起来了,他才愿意完成拼积木的任务。最后他会仰头看着你,明亮的眼睛仿佛在说:“赞美我的聪明吧!”

 

这种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受到大人的赞美与鼓励,面对人生的挑战自是充满信心,反之,如果是来自一个黯淡、混乱、没有关爱的家,孩子拼积木时便显得毫无信心。事实上他们完全听得懂指示,也可以拼得很好,但做的时候就是垂着头丧气得很,仿佛在说“我根本不够好。你瞧,我要搞砸了。”这种小孩未来往往抱持失败主义的人生观,从来不期待老师地鼓励或注意,也不认为学校会有任何乐趣,最后甚至中途辍学。

 

这两种不同的心态,在孩子极小的时候便开始成形。布雷佐敦指出:“父母要知道如何能引发孩子的信心、好奇心与学习的乐趣,同时帮助孩子了解自我的极限。”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是一大助力。他的建议是有科学根据的,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学龄前形成的情感特质相当程度地影响进入学校后的表现。第六章举过一个例子,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如果能克制一次拿两个糖果的冲动,十四年后入学测验的成绩可比别人高210分。

 

虽然孩子的EQ在整个求学阶段会持续发展,但EQ的形塑开始得极早,后期的增长皆以此为基础。诚如第六章所铺陈的,这基础也是所有学习行为的根本。美国临床婴儿计划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要预测孩子在校表现的标准,不是看小孩累积多少知识,或比别人更早具备新闻记者能力,而是看其他情感与社会性因素,诸如是有否有足够的自信与好奇心,是否知道何种行为较恰恰相反当并能克制不当行为的冲动,能够耐心等候、遵从指示及向老师求助,与其他孩子相处时懂得表达自己的需求。

 

该报告指出,几乎所有在校表现不佳的学生都缺少上述能力的一项以上,不管是否有学习障碍之类的认知困难都一样。而且这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美国某些州将近五分之一的孩子升不上二年级,之后落后得更加厉害,渐渐地变得丧失信心,愤世嫉俗,经常闹事。

 

学习能力是切知识的基石,也是决定孩子在校表现的根本原因。上述报告列出七种学习能力的基本成份,全部都与EQ有关:

 

一、              自信:感觉能驾驭自己的身体、行为与周遭世界,想信只要努力就很可能成功,也相信大人会得供协助。

二、               

三、              好奇:认为探索世界是好的,而且可带来乐趣。

四、               

五、              意图:有发挥影响的意愿、能力与毅力,具体而言就是一种能力与效率感。

六、               

七、              自制:具有与其年龄相称的自我控制能力。

八、               

九、              人际关系:能与人达成起码的互相了解,据以建立人际关系。

十、               

十一、      具备与人交流观念及感受的意愿与能力,首先必须能信任别人,且从人际交往(包括与大人的交往)中获得快乐。

十二、       

十三、      合作:能够在个人需求与团体活动之间取得均衡。

十四、       

孩子初上学校是否具备这七项能力,与父母及幼稚园老师是否教导基本的EQ很关系。

 

 

 

打好EQ的根基

 

假想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半夜三点醒来开始啼哭,母亲赶快将他抱起来,小宝贝满足地躺在母亲怀里吃奶,母亲慈爱和眼神仿佛在告诉他,即是三更半夜被吵醒,母亲看到他还是满怀喜悦。半个钟头后,婴儿满足地沉入梦乡。

 

再假想另一个两个月大的婴儿也是半夜三更起来啼哭,碰到的却是个心烦气躁的母亲,因为她刚和先生吵完架,才睡了一个钟头。母亲匆匆抱起小孩说:“你给我安静点,我已经快受不了了。拜托,赶快睡行不行?”小婴儿必然立刻感受到气氛的异样。婴儿吃奶时,母亲根本不看他,只是木然望着前方,脑中还在反思先前吵架的情节,愈想愈气。婴儿感受到母亲的僵硬,跟着崩紧起来,吸奶的动作也停了下来。母亲说:“只吃这么一点点?不吃就别吃。”接着便匆匆把婴儿放到床上,自顾去睡觉,任婴儿啼哭到疲乏才睡去。

 

提出这两个例子的美国临床婴儿中心指出,如果父母一再以同一方式对待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及亲密的人际关系会产生极不同的感受。第一个婴儿学到的是:当他有需求时有人会注意到并帮助他,他的求助调号是有效的。第二个学到的是:没有人关心他,别人是不可信的,他想要寻求慰藉但失败了。当然,多数小孩多少都尝过两种经验。但如果其中一种成为常态,将影响小孩基本的安全感、掌控感与对人的信赖感。据艾瑞克生的说法,小孩将养成对世界的基本信赖或怀疑。

 

这种子情感态度的养成开始得很早,进面在整个童年期逐渐烦恼形。亲子之间每一次沟通都暗含情感的交流,无数次的交流便奠立了孩子EQ的核心。譬如说一个小女孩在玩拼图,半天老是拼不起来,便拿去问妈妈。妈妈的态度可能是欣然相助,也可能是简短一句“我在忙,别烦我!”,小孩得到的便是完全不同讯息。同样的调息经不定期一再强化,孩子对人际关系的预期便会定型,进而影响生命的其他层面。

 

若碰到不成熟、吸毒、沮丧、经常发怒、生活漫无目标的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尤其大。这类父母根本无法给孩子适当的照顾,更无论关注婴儿的情感需求,进而取得情感的调和。根据研究,忽略比虐待更糟糕。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被苛待的孩子中,被忽略的一群问题最多,总是焦虑、注意力不集中、淡漠、有时太具侵略性,有时又很畏缩,有65%升不上二年级。

 

小孩到四、五岁时脑部会长到成人型的三分之二,其精密的演化速度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发展,尤其是情感能力的学习。这时候如遭受巨大的压力,将损伤脑部的学习中枢以及智力。这种伤害稍长后中可稍微弥补过来,但影响仍是很深远的。五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小孩如果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猜疑、易怒、悲观、具破坏性、常感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未来面对人生的挑战将很难掌握机会发挥潜力,根本可以说又轮在起跑线上。

 

 

 

坏小孩

 

不当的情感教育对孩子会造成终生的影响,尤其是强化孩子的侵略性,这一点可由长期的追踪调查获得证明。这类研究不少,有一项便是针对纽约北部870名儿童所做的九岁到三十一岁的调查。结果发现其中最好能斗狠的孩子最容易辍学,也最可能在三十一岁前犯罪。而且这种暴力性格有代代相传的倾向,这些人的孩子在小学中的表现与其你如出一辙。

 

研究侵略性格如何代代相传,能带给我们不少启示,姑且不论生物遗传的因素,侵略性的人成为父母后,往往将家庭变成学习侵略的实习班。他们的父母采取的就是独断专行的高压管教,轮到他们当父母时便也承袭这一套方式,不管小时候表现出侵略行为的是父亲或母亲都一样,跋扈的小女孩长大后同样变成严惩重罚全凭喜恶的母亲。这类父母尽管对孩子异常严厉,大半时候对孩子的生活却毫不关心。小孩子耳濡目染之下,也会父母的侵略模式带到学校游戏场,甚至一生相随。这类父母倒不一定是铁石心肠或不为孩子着想,而似乎只是不自觉重蹈父母的行为模式。

 

这类父母管教的方式纯凭喜恶,心情不好时做错小事也严厉惩罚,心情好时闹翻了天也没事。奖惩的标准不是孩子的表现,而是父母的情绪。这种管教方式最易让孩子产生无用和无助的感觉,仿佛随时可能有祸事临头。如果我们从空话背景不分析,这种孩子的好斗与叛逆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家庭的试炼在孩子早年便会烙下伤痕,对孩子的情感生活造成巨大的冲击。

 

 

 

虐待:缺乏同理心的父母

 

三岁半的马丁在托儿中心游戏时撞倒一个小女孩,女孩不由分说便哭了起来。马丁想去拉她的手,女孩哭着走开,马丁便在她的手臂打了一下。

 

女孩仍哭个不停,马丁把头转开,大叫:“别哭了,别哭了!”愈喊愈急促,声音也愈大。

 

接着马丁又尝试去拍拍她,但女孩还是躲开了。这回马丁龇牙咧嘴,像支凶恶的狗似的对她做鬼脸。

 

不久马丁再度尝试轻拍女孩的背,但愈拍愈用力,后来甚至变成在打她,打得女孩可怜地嚎啕大哭。

 

这段叙述是研究人员实际观察所得,说明一个经常被父母随意打骂的孩子本然的同理心遭到怎样的扭曲。马丁从出生起就常被虐待,他对同伴的奇特粗鲁的安慰方式正是这类孩子的典型反应。一般小孩看到同伴在哭,通常会同情地请他别哭并加以安慰。马丁的暴力反应可能反映了他在家中的待遇:哭的时候父母先是以命令的语气安慰,如果无效,便继之以怒目而视,吼叫、轻打,最后索性狠狠揍了一顿。最令人担心的,马丁似乎已失去最基本的同理心,亦即停止攻击一个已受伤的人。仅仅三岁半,我们已看到一个残酷虐待狂的雏形。

 

马丁的情形并非特例,研究人员花了两个小时观察托儿中心九个二到五岁的孩子(马丁是其中之一),发现从小在家遭受身心虐待的孩子都有类似的行为。做为比较组的九个小孩也是来自贫穷或压力大的家庭,但在家中未被虐待。看到同伴受伤时,这两组小孩的反应有很显著的不同。在二十三次同伴受伤害的事件中,比较驵的九个孩子有五个表现出开心、难过或同理心。比较之下,受虐儿童在二十七次事件中没有任何人表现丝毫的开心,反而对哭泣的同伴表现出恐惧、愤怒或像马丁一样的攻击行为。

 

譬如说有个受虐女孩看到同伴哭泣时,向他做出可怕威胁的表情。另一个受虐孩童两岁的汤玛斯听到房间另一头传来哭声便吓呆了,将近三岁半的凯蒂简直是个开幕待狂,将比她小的乔伊踢倒在地,温柔地看着他,轻轻地拍他的背,后来却不顾乔伊的哀求愈打愈重,还弯下身去用力打了六七下,直到乔伊爬着逃开。

 

其实这些孩子正是以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别人。有的父母虽不致虐待孩子,但常常恐吓威逼,严惩重罚,结果同样造就出缺乏同情心的孩子,只是程度不及受虐儿童。这类孩子长大后在学习上较易有认知的困难,容易有侵略行为,人缘较差,较易沮丧,长大后较易违法乱纪。

 

同理心的缺乏往往代代相传,虐待孩子的父母小时候也是受虐儿童。多数父母会教导孩子开心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孩子表现出来的便是截然不同的行为,缺乏这样的教导,小孩了似乎便完全无法学习同理心的真谛。

 

受虐儿童极早开始承袭父母的行为模式,但有些小孩几乎是天天挨打的,也难怪伤痕会烙印得这么深。前面说过,人在情绪激昂或面临危机时,脑部管理原始反应的边缘系统便会发挥作用。这时情绪中枢会诉诸过去经验中一再重复的习惯。

 

我们看到人脑是如何因暴虐或爱的教育而形成出不同的模子,也因此知道童年是修养EQ的绝佳电动机幸的是有些受虐儿童太早接受经常性的痛苦试炼,以致留下恒久的伤痕。不过,再深刻的洛印也依旧有抚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