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的动漫有哪些:贷款公司乱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20:34
 被混淆的概念、灰色的身份,贷款类公司野蛮生长的状态,给监管当局提出了一道难题

  风云突变。

  “最近我不想跟记者说话,你们总是针对我们。”

  几个月前,这位小额贷款公司的老总还十分热情地对 《农村金融时报》阐述着自己的经营理念。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小额贷款公司似乎成为资本 “原罪”的象征之一,不少人指责其利率过高、贷款投向偏离初衷、高额利润。瑞银明星分析师张化桥的投身,更使得这个几年前默默无闻的行业有了几分当年互联网大潮般的激情。

  是雪中送炭的 “天使”,还是吸血的 “魔鬼”,游走于灰色地带多年的各类贷款公司,需要给自己的身份一个明确的归类。

  被混淆的概念

  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公益性小贷机构是三类截然不同的机构,但却经常被归到一个袋子里

  “借贷”是最古老的金融活动之一,当前除了银行之外,能够从事这项业务的机构被人们笼统地称为 “贷款公司”或 “小额贷款公司”,但在这个行业中不同类 “贷款公司”的出身、定位、性质之间有着很大差别,不能统一概括。

  “这种概念的混淆源自过去监管层面的各行其道。”一位该领域的从业人员对记者表示。

  早在2005年,为弥补 “三农”金融供给不足,人民银行在全国5省 (区)推动试点,在山西、四川等地成立了7家小额贷款公司,以期给草根层面生命力最旺盛的民间借贷一个合法的身份。然而在接下去的几年中,这些公司却依旧游走在法律、政策和监管的模糊区,没有身份、资金匮乏。

  “既不是一般的公司,和 《公司法》的某些条款相悖,又非金融机构,没有可以界定的范畴。”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些靠个人和企业自有资金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就这样慢慢生根发芽。 2006年12月底,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鼓励境内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在农村地区设立专营贷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这类机构在统计上才真正被称为“贷款公司”,同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并称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在当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不同,小额信贷组织不得对公众吸收存款,也不得向金融机构通过融资形式获取资金,以转贷形式发放贷款,小额贷款组织不属于银监会的监管范围。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金融业的两大管家在小额贷款公司上的思路出现了分歧。”银监会的另辟蹊径,使小额贷款公司的身份更为扑朔迷离。

  人民银行1季度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3027家,贷款余额2408亿元。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季度末,全国共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52家,在已开业的448家机构中,贷款公司有9家,占2%。从统计数据的出处可以看出,这种分歧似乎延续至今。

  监管持续缺失

  没有人管,成为了当前小额贷款公司野蛮生长的重要外部因素,资本趋利是永恒的天性

  2008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给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设立要求等做了相关描述,并且还在其中着重注明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吸收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但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等具体的监管细节。同时,在这份文件的开头,银监会表明小额贷款公司的目的是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

  这份文件似乎给予了小额贷款公司一个身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银监会和央行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隔阂。

  “实质还是没有变,小贷公司的身份是工商企业,文件中的要求是银监会提出的,但却不是由它监管,这些要求的实施效果就打折扣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

  目前,小额贷款公司按各省交给金融办管辖,省金融办又下拨给辖区内的县市金融办,但金融办和银监局监管银行的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对小贷公司的监管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监管的不到位,使得资本的天性自由施展,对于小额贷款公司而言,投资于农村、分散领域所能取得的利润回报自然不及地产、工业等高回报率的行业。逐利性使得小额贷款公司逐渐发展到了如今这样一个状态。 “货币政策紧缩以来,小额贷款公司的利润很高,我们当地一家资本金1个亿的公司去年的利润是4000万元。”某省一位农信社的人员对记者表示。

  高额的利润、身份的不明所带来的“可操作性”,使得很多金融业人员放弃了传统的行业投身于此。金融控股、上市等未来憧憬是这些转行的精英们所期待的。

  公益性小贷位置尴尬

  到现在为止,公益性的小额贷款组织还没有一个“合法”的身份,在边缘化地做着公益

  当小额贷款公司展现出资本趋利的本性时,确实还有这么一小部分的组织在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信念,按照支农、支小、小额、分散的准则在经营着一份公益事业。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大多依托于妇联、扶贫办等组织,但没有独立的身份,所从事的业务多是项目性、而非长期性的。并且,在这个群体里能够常规运营的机构并不多。然而,对于那些最草根的人而言,这些单笔发放万元以下的贷款和他们的资金需求完全匹配。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任何有关公益性小额贷款机构的政策或法规出台,使得此类机构不但在税收、经营方面无法享受到任何支持与优惠,同时在开展业务时也造成了公信力等问题的不足。

  同时,资金也成为了公益性小额贷款组织的一大问题,不能吸收存款、没有足够的融资渠道,使得这类小贷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也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农行、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开始着手支持部分公益性小贷机构,但是整个行业的资金存量依旧缺乏。

  公益性的小额信贷组织就在这样“尴尬”的背景下,在信贷体系的最边缘游离化地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