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爱网盘:2011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大学生就业难 相关试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2:17:34

2011年高考语文社会热点最新预测:大学生就业难

一、背景材料:
    大学生毕业后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各专业不同程度地存在毕业生供求失衡的问题。上海大学生更是面临许多新情况。温家宝总理说: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04年为280万,本科生一次就业率为61.3%;2005年为338万,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为495万,毕业生就业率水平在70%左右。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32万人,全国平均就业率为70%。今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又将再创新高——达到610万人,还有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据悉广东2月份大学生的签约率仅仅为3%。加之金融危机导致部分企业发展失利,求职人数的激增、经济增长的放缓,使得今年中国应届毕业生在就业问题上面临着不同以往的难题。

在金融危机下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探寻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寻找解决的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做专题部署,会议出台七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帮扶力度之大也是第一次。政府表示,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另一方面,大学生们的心态也已相当务实,“先择业后就业”,薪酬预期一降再降,甚至出现了“零工资”求职现象。 

 
二、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08辽宁卷) 

 A.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曾经倾倒和征服了无数热爱它的人们,它的传播对中国近代电影艺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

B.这篇文章集中分析了形势,辩证地回答了在大开放、大交往、大融合的世界里,我们迫切需要用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协调各种关系。

C.交通台日前播报说,有的人在小轿车内开着空调过夜,由此发生窒息死亡事件每年都有发生,应该引起司机朋友们的高度重视。

D.大学毕业后去农村应聘村官的人当中,多数人希望能在建设新农村这一大环境中找到施展才华、创立事业、实现理想的有效途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常见语病类型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指代不明等。A项不合逻辑,“它”都指“中国皮影戏”而主语却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前后不一致,导致逻辑混乱。可以去掉“的艺术魅力”。B项成分残缺。应改为“辩证地回答了……的问题”。C项用词不当。第一个“发生”改为“导致”。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08全国卷Ⅱ)

   A.金乌炭雕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B.该县认真实施“村村通”这一全省规划的八件实事之一,到10月底,在全地区率先解决了农村百姓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C.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D.听说博士村官潘小聪要给大家讲农技课,大家兴致很高,还没到时间,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场面好不热闹。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A项搭配不当,句中的动词“具有”与宾语“艺术享受”不搭配,应改为“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特点”。B项搭配不当,应将“实施”改为“落实”。D项句子杂糅,“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来听课”应改为“村委会会议室就挤满了很多村民”或“村委会会议室就有很多村民来听课”。

3.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大学生实习与就业息息相关,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竞争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某媒体在网上就大学生实习问题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①您最希望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工作经验

实习鉴定

正式工作机会

其它

69%

7%

21%

3%

②您最希望通过实习提高哪方面的能力?                    

专业技能

人际交往能力

实践能力

其它

21%

26%

51%

2%

请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高校就大学生培养提出合理建议。

结论:                                                                   

建议:                                                                    

3、参考答案:

结论:实习成为大学生获得工作经验的最主要渠道的,大学生开始自觉地提高人际交往和实践能力。

建议:高校应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5000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的新闻,经过《北京晨报》报道后,立刻引起热议。针对这一事件,出现了正反两方不同意见,有褒有贬,争论不休。假如你是其中一方,请你就此新闻事情谈谈你的观点态度和理由。(不超过60字)

据4月16日《北京晨报》报道,招聘搓澡工、捏脚工、服务员……而且要求应聘者必须是大专以上学历。15日上午9点半,位于牡丹园附近的权金城集团某洗浴中心的招聘现场已经吸引了近百名大学生。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的不管是管理岗位还是基层工作,都要从搓澡、捏脚等基层服务岗位做起。他表示,包括网上报名、邮寄等途径,他们已经收到5000多名大学生的应聘材料。

正方:                                                                                                                                                                                                                                            

反方:                                                                                                                                                                                                       

4.答案:

正方:大学生竞聘搓澡工无可厚非。①只要是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挣钱,都应该受到尊重,而不应该受到歧视。②大学生竞聘搓澡工勇气可嘉,以低姿态进入市场,在基层的磨练中培养良好的择业态度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成长打丰坚实基础。③大学生竞聘搓澡工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是社会激烈竞争的真实缩影,这样也便于培养他们的竞争能力。

反方:大学生竞聘搓澡工是一种悲哀。①学历的贬值,自尊受到损伤。②也反映了我们现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高等教育与就业市场没能有效衔接。

答题指导: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新题型。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对“大学生竞聘搓澡工”你的观点态度是什么?是赞成,还是反对?因为是正反双方的争论,不存在中庸态度。其次,围绕自己的观点列出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

5.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多种错误,请找出三处不得体的词语(或短语),加以改正。

我毕业于大学本科计算机专业,是一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电脑程序员。得知贵公司招聘人才,我很希望能到贵公司高就。现附上我设计的几段程序,恳请你们慧眼识英雄。不胜感谢!

不得体的词语

 

 

 

改正

 

 

 

 

5.①“人才”可改为“员工”;②“高就”可改为“就职”或“工作”;③“慧眼识英雄”可改为“考察后聘用我”。

6、(该题源自文科综合材料)据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2008年12月4日,33名研究生与广东天地食品集团签订协议,年薪10万,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终于画上了句号。


漫画一: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                     漫画二:“风暴”下的求职

阅读材料和漫画,回答:

(1)针对“千名研究生应聘卖猪肉”事件,广东天地食品集团董事长说:“其实卖猪肉和卖电脑没什么区别”。你认为这位董事长的观点对吗?为什么?

(2)对于应聘卖猪肉,一位签约的研究生则认为,“不排除公司利用招聘宣传和炒作,但能找到这份工作,感觉很幸福。” 说明这名学生为什么“感觉很幸福”?

(3)请你以一名未来就业者的身份,向政府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

(1)该董事长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体现了职业平等的就业观念。

(2)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能够获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保证社会劳动力的不断再生产。同时,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能够就业,使这名学生“感觉很幸福”。

“感觉很幸福”还折射出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压力大,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3)政府应该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答出建立劳动者技能培训制度、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强化就业信息服务等也可)

7、最近,在重庆市合川地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双选会上,一家公司招聘高尔夫球童,短短时间内已有上百名女“天子骄子”(大学生)前来排队竞聘。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请在论坛上发表留言,谈谈你的看法。(6分) 
  分析:消息要点为上百名天子骄子竞骋高尔夫球童”。要求发表留言(评述之)!
   参考:
  思路一:
  我很欣赏这些大学生的就业观。要知道,就业才是硬道理,这充分体现了当代“天之骄子”们择业观的改变,他们能够应时顺势而变,无疑是一种进步;而能放下架子做球童、洗盘子,本身就是一种磨炼与考验。
  思路二:
  我不赞成这些大学生如此“就业”!十年寒窗苦读,一朝成为球童,这是一种人才的浪费,极度消耗普通家庭的教育成本。如此“就业”,将如何实现自己大学生的价值?是就业形势严峻?分明是惰性思想在作怪。真是这些人的悲哀!

二、阅读下面这篇访谈,完成8-10

    教育部: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不再算精英
   (访问者:《中国青年报》记者原春琳;回答者: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
  高考临近,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越来越多地关注所填报院校的专业就业前景和大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势。为此,本报记者特地采访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解读考生关心的就业问题。
    (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者问(以下简称“问”):2006届高校毕业生已进入求职高峰,如何看今年的就业形势?前段时间曾经有媒体报道说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比去年下降了,你认为是不是这样?
    负责人答(以下简称“答”):现在是2006届高校毕业生签约高峰期,也是求职的关键时期。实事求是地说,今年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需要高度重视,但是,需求下降的说法缺乏客观依据。
    形势严峻主要是因为:一是全社会总体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东、中、西部的区域结构性矛盾和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同时存在;三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限制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四是社会的用人观念和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尚需转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影响。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有利因素,今年一季度我国GDP的增长超过了10%,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将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有利的条件。首先,从我们了解的一季度的供需情况来看,与去年相比,对大学生的需求尽管增加的幅度不很大,却是在稳步增加;其次,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了多种措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毕业生就业;第三,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毕业生就业工作有了良好的基础,机制保障、制度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第四,下一步有关方面的调控和服务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的举措。
    (二)、扩招与就业难并无必然联系,户口限制需要打破
    问: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现在户口也是妨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坚冰”怎样才能破解呢?
    答:流动性既是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十五”期间,国家确立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合理流动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校毕业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限制,但地区之间还不平衡,行政性分割仍然存在。
  因此,“十一五”期间,要促进高校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必须打破地域限制,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不同性质单位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
    (三)、
    问:尽管我们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可很多家长和考生还都抱有精英心态,这种就业观是不是还在阻碍很多大学生就业?
    答: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就业压力的增加,总体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有所降低,到中小企业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毕业生逐年增加,学生择业观念和心态在发生积极的变化。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社会舆论等多种因素影响,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尤其是家长的观念不能适应就业形势的变化,跟不上社会就业方式的变化。
    今后几年这种反差可能会越来越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就业岗位上,二是在就业方式上。
  应该说,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生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去参与就业选择和就业竞争。这需要广大毕业生尤其是家长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在正确判断形势的前提下适度选择,以多种方式努力实现广泛就业。
   (四)、到基层就业,有问题更有机遇
    问:如何看待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这一问题?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呢?
    答:结构性矛盾突出地体现为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即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这也是我们国家人才分布矛盾的直接体现。形象地说,就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
    要做好基层就业这篇大文章十分不易,难点主要在于:一是基层的体制内单位编制少、经费紧,对人才的大量需求受到抑制;二是体制外单位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用工不规范,影响毕业生选择的热情;三是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有待改善,生活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发展空间小等需要逐步解决。
  要改变这些状况必须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需要各级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政策制度环境。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是新时期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纲领性文件。
  (五)、报考专业不要跟风
    问:现在正是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会考虑就业的问题,一些热门的专业受到很多考生的青睐。这种态度科学吗?
    答:专业的冷与热是动态的,比如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机械、地质和矿业类大都是热门专业,可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行业发展的原因,其中的一些专业变成了冷门。最近几年因为能源短缺等原因,地质和矿业又成了相对热门的专业。
    所以,考虑就业前景,应该既考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总体需求,也要考虑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更要考虑个人的志趣和条件,而不宜跟风或者过于教条。
 8.根据第(一)与第(三)部分的访谈的提问和回答,为(一)、(三)部分访谈内容拟一个小标题。(4分)
  答:
  9.结合各段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记者在第二部分提问时提到“坚冰”二字,这里的“坚冰”的本义是什么?造成“坚冰”的原因又是什么?(3分)
  答:
  (1)当前大学生就业中的“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2分)
  答:
 10.教育部官员称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你赞成这种定位吗?说说理由。(6分)
  答:
8.一.今年对毕业生需求下降的说法缺乏依据 三.大学生应定位为“普通劳动者”
9
.(1)[“坚冰”的本义是:妨碍大学生就业(1分)的户口(制度)(1分)或:因户口问题而造成(1分)的大学生就业限制(1分)];造成“坚冰”的原因是:地区之间还不平衡(1分),行政性分割仍然存在(1分)(1)大量毕业生过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和城市,竞争数量有限的就业岗位,而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基层却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
 10
.赞成或反对均可,要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参考意见,如“不赞成”,因为我们的社会不是缺少普通劳动者,而是缺少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花费不少,需要回报;这个说法背离了公众对教育的期待;任何社会都是需要“精英”等等。

 

  、写作:

材料多向立意举隅

话题1、“热”与“冷”

现在连一些法律教育权威也意识到过度扩招所带来的问题,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对扩招的评论是“学法之人如过江之鲫,法律文凭贱如粪土。”据《21世纪人才报》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0%左右的新闻专业毕业生没有进入这一领域,要么转行,要么找不到工作。英语专业供大于求态势明显,法律专业近半数毕业生找工作难,而对热门文科专业的追逐从本科到硕士,从国内到国外。

热门文科专业大规模的扩招,究其原因,一是源于高校盲目设专业的短期行为,社会上热什么就招什么,而不是慎重地考虑本身的培养实力;二是文科专业不像理工科专业那样对实验设备等硬件有着很高的要求,上马或扩招起来相对容易;三是考生和家长缺乏来自权威部门的专业报考与就业之间的分析指导,在专业的选择上同样存在着盲目性。

从这些热门文科专业的需求上来分析,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企业、新闻媒体历来是文科毕业生的主要出路,但这些单位人才需求量不大,再加上地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精简的力度加大,需求量更是趋减。不少文科专业就业行情已连年滑坡。狭窄的就业空间难以容得下迅速聚集起来的热门文科扩招泡沫,泡沫的破裂———使这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难以就业就不可避免,热门变成冷门。

 话题2、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人们对具有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体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应尽快适应新角色,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

话题3、观念

“我认为无论富贵亦或平淡,都只是一种人生经历。”湖南百花人才市场执行总经理肖雁说,职业无贵贱,只是分工不同。因此,普通人能做的事,大学生同样可以做。只是普通大众,特别是农民朋友,他们的世俗观念和职业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

肖雁说,保健行业作为一个新兴服务行业,大学生还处于未涉入或“微涉入”状态。一方面,应聘时的低竞争力、相对的高薪酬,对于找工作难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出路。另一方面,高学历人才的注入,对其行业的正规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大学生也从昔日的“天之骄子”向“普通劳动者”过渡。大学生如果僵化就业观念,那势必使就业之路越变越窄。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择业取向上多数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不愿去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愿去生产第一线。由于毕业生缺乏吃苦精神,就业观念陈旧,择业定位偏差,使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更加突出。  一、追求“精英岗位”,无视“大众化岗位”。这种择业定位上的偏差,必然陷入就业难的误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毕业生应该面向“大众化岗位”。如果不纠正择业定位上的偏差,那么就难于从择业误区中走出来。第二、缺乏创业精神。国家及各级政府十分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但多数毕业生满足按部就班,只希望找一个好单位,做一个好员工。缺乏开拓创新胆识,缺乏艰苦创业精神,没有“自己当老板”的意识,不想自主创业。

话题4、教育 改革 调整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和质量进而要求教育结构和质量作出积极的相应变化。然而,由于教育本身的滞后性和同样的一些复杂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未能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与那些萎缩淘汰的旧行业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传统专业并没有及时得到缩减,甚至也在借扩招之机而大量扩张,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错位,有者不需,需者无有,从而导致结构性待业。

话题5、责任  个人与社会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的转型不可避免地导致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重塑。就大学生而言,有些人在选择职业时,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甚至有的大学生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贪图生活享受,更不用说不愿到贫困地区去了,这让人不禁要问,对大学生而言,什么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力成为市场资源必然讲求价值与价格的相对统一。因此我们既鼓励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的满足,同时还要强调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程教授说,“这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大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树立需要引导”。

话题6、理想和现实

35.71%的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22.22%的同学期望薪酬1500-2000元之间,这显然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薪酬标准不符。在就业时片面追求稳定和高收入,而没有考虑自身能力限制与缺乏经验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受挫。

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相结合。高校毕业生应当正确判断整体的就业状况,改变就业观念的地域化、部门化,树立志在四方的抱负,到中小城镇、农村,到基层、西部省区寻找发展的空间,调整就业心态。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大力支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可以预见到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民营经济一定会飞速发展,发展需要技术、需要人才,高校毕业生则是最佳选择,所以毕业生应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到那里施展才华、实现价值。

话题7、勇气 创业 开拓

变就业为创业,开拓就业空间。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有较为完善的鼓励机制和经验,成功的例子也比较多,而在中国涉足此方面的学生为数不多。高校毕业生毕业时年龄通常在20多岁,具备较为成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完全有能力开办自己的公司或企业,所以,高校毕业生应当勇于开拓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话题8、定位
学生要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实事求是地估计自己,准确给自己定位,要认识到越偏远的地方越能够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要有地域上的歧视。同时增加知识的积累,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再适当地补充相关专业的知识,增加自己的求职砝码

话题9、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随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现场供需见面会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规模越来越大,组织成本越来越高;场次越来越多,毕业生不断赶场,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场内人数越来越多,供需双方见面的效果越来越差;场面越来越拥挤,安全隐患越来越大……

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一个共享的供需信息平台越来越显得必要。目前,人事、劳动、教育等部门都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络信息平台,但是,出于部门利益考虑,相互封闭,未能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导致信息渠道不畅通、岗位信息利用率低,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象。政府应当专项投入,建立一个集信息发布、信息查询、信息交流、远程面试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性就业信息平台。

四、写作设计:
1
、请以“舞台与角色”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点拨: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应尽快适应新角色,正确认清自己的定位,摆正自己的位置,积极主动地保持与外界的协调,度过心理不适期。

例文                   

 舞台与角色

想要“飞上枝头变凤凰”的人很多,变成的自然很庆幸,而变不成的往往会怨天尤人,以为命运之神没有在他的世界里降临,因而也就不能成就人生的辉煌。
    其实,角色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舞台,平凡的舞台也可以涌现出不平凡的角色。
    在人们对力还很模糊的那个年代,对力的探索吸引了一代又一代人。从亚里士多德到伽俐略,再到笛卡儿……后来,一个叫牛顿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凭借自己超强的运算能力,丰富的物理知识,他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运动三大定律”,成为了物理力学的奠基人。历史赋予他的角色是-----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上帝给他的舞台道具却很简单:苹果树上掉下一个苹果……
    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舞台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舞台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牛顿!
    当然,不平凡不是说非得像牛顿那么伟大。事实上,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业绩的人,比比皆是。
    水电工人徐虎,每天和下水道、水龙头打交道,多么“不起眼”啊!但他能十年如一日,连大年初一都坚持上班,在他身后,“全国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的锦旗挂满了家里。
    水电工人的岗位足够平凡了,但徐虎所扮演的角色却是很多人所不能办到的。生活中有很多琐事,只要手脚灵便的人都能做到,但有些人不屑于去做,而有些人虽去做了,却只是“三分钟热情”。徐虎的不平凡恰恰在于他不把“琐事”当“小事”,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持之以恒。
    相反,那些站在所谓的好的舞台上的人们却未必有卓越的成就。
    成克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位高权重;胡长清,江西省副省长,高官厚禄,这些人曾经凭借自己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曾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被视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优秀代表;也曾经以自己在仕途上的风雨历程印证了什么叫“前途无量”。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终于身居高位。而这时的他们却不再把自己视为人民的公仆,而是千方百计的利用手中的权力呼风唤雨,在其位而不谋其政,抵制不住物欲横流的诱惑,陷入罪恶的泥潭,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这绚丽的舞台没能让他们流芳百世,倒让他们遗臭万年了。
    如果你还不是凤凰,请不要自暴自弃,努力锻造自己,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角色演绎到极至,那就是不平凡。
    生活中有很多境遇是不如人愿的,不要因此而选择了放弃。请相信,今天撒下的每一滴汗水,明天都将开出鲜艳的花朵。
 

2、请以“走出困境”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点拨:

遭遇困境是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但困境并不等于绝境,因为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法都不可能只有一种。此路不通走他路,最重要的是你面对困境要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要勇敢地接受现实的挑战,在困境中找到出路。从另一个角度看,困境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机遇,抓住机遇,就是成功的开始。这个话题要求你拓宽思路,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的体会,写出对困境的独到见解和走出困境的最佳方法。

 

 

                            创造自己的美丽

作为一个普通的女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外表很不美丽,但我并不以为然。
  前年夏天,我从一所普通农村初中考入市重点高中,浑身上下飞扬着土气,不会说普通话,不知"霞飞奥丽斯"作何用途,更不知安娜·卡列妮娜是何等人物。同桌好友是城里人,操一口极标准的普通话,着一身新潮时装,再加上动人的眼睛、飘逸的长发,只要她在公共场合出现,所有的目光都会在她的身上聚焦。偏偏又和我是同桌,使我对她羡慕得要死,对自己则恨得要命。
  有一天,好友云云开生日Party,邀我去参加,拗不过她的纠缠,我只好去了。亲密的伙伴聚会,大家喝啤酒,吃蛋糕,唱卡拉OK,搞得热热闹闹。我那天喝了几杯啤酒,壮着胆子唱起歌来,正唱到高潮,不知是哪个男生说了一句:"长得不怎么样,唱得像杀猪,真讨厌!"声音虽不大,却似铁锤重重地砸在我头上,差点让我晕死过去。扔下话筒,我逃出云云家的大门……
  此后,我陷进了自卑的深渊:学校的任何活动不愿参加,不想和任何同学说话,每天精神恍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一天晚上,班主任李老师到宿舍找我谈心:"你为什么这样软弱?你不可能比别人差。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为什么不把农村女孩坚韧与刻苦的专长拿出来,把别人的嘲讽当成前进的动力……"
  李老师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是啊,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应发挥自己的特长,追求自己的梦想。于是,在那以后的许多个平淡的日子里,我开始了多方面的努力。一本《普通话训练》,伴我度过每个清晨和黄昏。当书页被翻破的时候,我的朗诵已具几分诗的意味,不久,即顺利通过了十分苛刻的考试,别的同学在逛商场、轧马路,我却泡在图书馆里,像一株久旱的禾苗,吸吮着知识的琼浆。一本本书读完了,人也消瘦了许多,但头脑却慢慢丰富和深刻起来。有一天当我回首时,竟发现过去的自己是那么的幼稚和无知,知识正悄悄地塑造着一个新的自我。犹如梦境一样,我竟当上了原来想也不敢想的校报编辑。当一篇篇流畅的文字从笔端划过,我心里就涌起一种无比的幸福。我终于可以为增添自己的美而做点什么了。虽然这工作并不浪漫和轻松,甚至通过工作我发现自己依然很浅薄,但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自我,因为我每天都在努力学习和接受更多的东西。困境是可以摆脱的,它是挑战,更是机遇,我珍视每一个挑战,并勇敢地迎接它。
  现在我依然不引人注目,但我却没有了丝毫压抑感,因为我仍然在努力创造着自己的美丽,开拓着属于自己的人生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