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尊仙皇女主角有几个: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5:45:38

 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教师是向学生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在学生面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说,在道德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方面教师要为人之先的话,那么,教师的着装,就不能“为人之先”了,如果从穿衣“新潮”与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着装,相对来说,应该“守旧”一点。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如果教师穿的过于“新潮”,比如衣服太短,太小,太露,太透,就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孩子觉得新奇;高年级的学生,有些男孩子会“想入非非”,众多的女孩子会竟相模仿!

“身教胜于言传”, 所以说,教师的着装,应该“守旧”一点。或者说,应该讲究点“中庸之道”。 当然,不是说教师的着装复古到“长袍马褂”时代去,但教师的着装起码要力求合体,整洁,大方,庄重(最起码在学校在课堂上是这样的)。

“为人师表”,是高尚的职业,也是素质要求很严格的职业。既然身为教师,就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在着装等方面,就不能“为人之先”。

学生:
端庄得体,穿得时髦一点.容易拉近师生的距离,大家也更有兴趣听她的课。老师的外表都接受不了,怎么能真正接受这名老师呢……对于给老师做统一的职业装,学生表示反对,“个个都一样,好闷的。”

家长:
大多数家长都赞成老师应注重仪态仪表修养。学校出钱帮教师做几套跟潮流贴近,适合不同场合穿的服装,以达到整齐划一,便于管理。----  本人建议应当多做:居家服,晚礼服,运动服.... 

教师:
“应端庄得体.对于化点淡妆,教师没什么异议,对于穿着方面有所保留。因为有的老师穿得紧、薄、露、透,转身写黑板的时候,内衣的颜色和花纹十分明显,影响实在不好。---- 本人建议内衣应当肉色,否则学生会悄悄在下面说:"blue" "red" "ylelow"肉色学生肯定不行.  教育部门:
化妆不要妖艳,不穿吊带衫、超短裙等服装,对女教师的着装打扮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学校老师不许化妆”,“不准染发”的规定刻板保守,没有与时俱进 ------ 原来这也要与时俱进


本人观点:大方点,好看点,干净点,精神点,粉笔灰少点. 

[教师在线]教师着装是教育环境 女教师该为谁着装


阅读全文(3011) | 回复(2) | 引用通告(0) | 鲜花(今0昨0周1共23) | 编辑
  • 上一篇:教师着装是教育环境 女教师该为谁着装
  • 下一篇:透视现代校园新型师生关系
No.1 讨论: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模棱两可 发表评论于2007-8-29 14:52:00

 上海师范大学给教师穿衣立下规矩:“穿超短裙不准进课堂”。消息传出,引发各界对教师穿着的激烈争论。赞成者认为,“老师穿着得体,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反对者则表示,(禁穿超短裙)“使教师的个性受到约束”……(4月29日《新闻午报》)

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模棱两可 发表于 2007-8-29 14:47:00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说,教师是向学生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在学生面前,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说,在道德素质和理论知识水平方面教师要为人之先的话,那么,教师的着装,就不能“为人之先”了,如果从穿衣“新潮”与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着装,相对来说,应该“守旧”一点。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地方,如果教师穿的过于“新潮”,比如衣服太短,太小,太露,太透,就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低年级的孩子觉得新奇;高年级的学生,有些男孩子会“想入非非”,众多的女孩子会竟相模仿!

“身教胜于言传”, 所以说,教师的着装,应该“守旧”一点。或者说,应该讲究点“中庸之道”。 当然,不是说教师的着装复古到“长袍马褂”时代去,但教师的着装起码要力求合体,整洁,大方,庄重(最起码在学校在课堂上是这样的)。
“为人师表”,是高尚的职业,也是素质要求很严格的职业。既然身为教师,就要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从业规范;在着装等方面,就不能“为人之先”。


No.1 讨论: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上海师范大学给教师穿衣立下规矩:“穿超短裙不准进课堂”。消息传出,引发各界对教师穿着的激烈争论。赞成者认为,“老师穿着得体,才能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反对者则表示,(禁穿超短裙)“使教师的个性受到约束”……(4月29日《新闻午报》)

                          
最近,一场“教师扮靓活动”在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掀起:学校教师不用再穿中规中矩的校服了,有什么时尚的衣服可尽情穿着;穿高跟鞋、染发上班的女教师还会受到学校表扬。对此,许多学生拍手叫好,但不少家长则表示担忧。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如何看待教师的着装?

评论人:三月和风 评论日期:2007-5-21 12:57
教师的着装,应该本着自然大方,最主要的是能够体现个人的气质与魅力.没有必要刻意地强调统一性,但也不能提升到开展"扮靓活动"的层次.如果说我们不让学生在衣着上相互攀比,那类似的活动又代表什么呢?


评论人:wz涩橄榄 评论日期:2007-5-21 21:16
同意三月和风的观点。其实教师的穿着打扮符合教师身份,体现教师个人魅力,就是最好的打扮。打扮过于时尚,难免会引起学生的模仿。像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掀起:学校教师不用再穿中规中矩的校服了,有什么时尚的衣服可尽情穿着;穿高跟鞋、染发上班的女教师还会受到学校表扬这样的做法有点极左极右的做法。因此,作为教师,在选购衣服的时候就要想想自己的衣服是否适合进课堂。(叶丽平)


评论人:shanshanyize 评论日期:2007-5-21 21:29
如果说老师是学生眼前的一面镜子的话,我想应该将自己最健康最自然的一面展现出来。穿适合我们自己的,穿适合我们这个职业的,靓否则在其次。


评论人:lcmsb 评论日期:2007-5-21 22:38
我认为教师着装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影响是不可否认。因此教师必须衣着整洁,仪表朴素大方,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给学生留下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教师着装要适合自己,同时也要考虑适合职业。
                          
叶慧

评论人:panjuan_123 评论日期:2007-5-22 10:23
                          
不同行业的人,对服装都有一定的要求.虽然,教师的服装没有特定的限定,但是我想,我们要做到简洁,大方,不过于暴露,不奇装怪服.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注意.记得有一次,我穿了时下最流行的一条牛仔裤,这条裤腿上有几个抽丝的洞.我走进教教室时,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当孩子们用异样和探究的目光望着我时,我才有些感觉.最后,我们班的一位孩子走到我面前附在我耳朵边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明天我叫我妈妈给你买一条新的裤子."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呀?""老师,你的裤子都破了."当时,我的脸不由得红了.孩子的审美意识提醒我,教师的职业的特殊性.流行的并不一定是适合我们的,在我们讲求时尚的同时,我们要考虑到教师职业的装束对孩子带来的一些负面的影响.


                     
No.3 讨论: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评论人:陶然婷(游客) 评论日期:2007-5-22 11:33
                          
教师的着装,大方得体,体现个人魅力即可。我比较反对,教师打扮过分耀眼,上上下下挂得跟圣诞树似的,更反对穿着奇装怪服。
                          
                          
至于华侨职专“教师扮靓活动”,我仔细想过了,校长提出这样的举动,他应该有他自己的理由。他们学校的老师原来是穿统一的校服,显得单调,古板,无法吸引已经是中专的学生。扮靓活动是为了吸引他们的学生。我认为这样的扮靓活动有一度就合适了。如果扮靓过度了就造成副面影响。
                          

评论人:缪怡红 评论日期:2007-5-22 20:15 
   教师的衣着应该适合职业特点,年龄特点,要得体大方。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注意颜色搭配,款式稍微新颖些,就更好了,更漂亮了,人也会越发的精神,学生也会很喜欢你。让得我上学时,就特别喜欢打扮漂亮的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我觉得那是一种享受。我想现在的孩子也是如此,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评论人:linzi9180 评论日期:2007-5-22 21:19
穿什么真的是不怎么要紧,但是露什么就至关重要了。一个老师的穿着打扮要自然得体大方,露得太多真的会影响教学。至于该穿哪一种衣服更恰当,我想还是不必规定什么为好,因为老师已是成年人,有自己的着装准则。只要老师别忘了自己是来上课的,不是来参加演出的,更不是来参加酒会的,我想这个老师的着装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林海津


评论人:陶然婷(游客) 评论日期:2007-5-23 10:28
同意海津说的,实际上目前我们教师的穿着基本上都比较得体。大家都很清楚自己是到课堂上来上课。

评论人:jiangchunhui 评论日期:2007-5-23 19:59
正如大家所说的,我们现在的穿着基本上都是比较得体的。有时我们甚至觉得上班的时候显得比平时还邋遢。因为忙,从早到晚又都在学校,所以很少好好打理过自己。就拿我来说吧!毕业到现在一直是体恤、牛仔裤、运动鞋,就是在谈恋爱的那段时间经常地穿高跟鞋,不过没过多久就“原形毕露”了。那时,我常常对自己说三十岁的时候我会成熟的,可现在快三十岁的我还是如此。也许是长年与孩子们为伍,心态会比较年轻吧。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渐渐感觉这样的穿着似乎有点不象样了,可又不知该如何改变自己的造型。偶尔穿得正式点,同事也说看不习惯,就连我自己也感觉全身难受。现在连LG也对我彻底放弃了,因为我每次穿上高跟鞋或穿得正式点,晚上回家都会叨唠,不是说脚疼,就是说哪里难受。我想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应该与个人的性格、气质,甚至生活、工作环境有关,但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这种‘扮靓’方式我并不认可,不过适当地个性化打扮我还是同意的。要知道现在的孩子也是很有主见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对任课老师的喜欢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我建议在我们的师德培训内容中应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如教师的衣着礼仪,服装的色彩搭配等等,让我们的教师形象更加大方得体。[蒋春慧]


评论人:张如1 评论日期:2007-5-23 23:49
现在的教师大多懂得根据自身和职业去选择相适应的着装和打扮,我认为这就是我们教师最靓的打扮了。像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掀起:学校教师不用再穿中规中矩的校服了,有什么时尚的衣服可尽情穿着;穿高跟鞋、染发上班的女教师还会受到表扬。对他们的这种做法,我只想说一句:教师群体有着自身独有的气质,随大流有可能弄巧成拙。


   最近,一场“教师扮靓活动”在温州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掀起:学校教师不用再穿中规中矩的校服了,有什么时尚的衣服可尽情穿着;穿高跟鞋、染发上班的女教师还会受到学校表扬。对此,许多学生拍手叫好,但不少家长则表示担忧。

   作为一名教师你是如何看待教师的着装?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No.2 讨论:教师如何着装——教师着装不宜“为人之先” 赞同楼主的见解....(游客)发表评论于2007-8-29 15:16:00

教师的着装艺术



    服装不仅具有御寒蔽体的基本功能,而且在社会交往中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在交际过程中,服装不仅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而且能够给人以充分的审美享受。对服装的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能表现一个人的精神风貌、知识修养等内在气质。作为知识分子阶层的当代教师,理应了解有关服装的常识,掌握着装的艺术,以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服装艺术

服装是借助物质手段直接美化人自身的艺术,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密切地联系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活动。现代人的形体美和容貌美都同服装有着密切的关系,形体美要借助于服装才能表现出来,而容貌美也离不开服装的渲染和衬托。服装的色彩、款式(造型)的不断变化,能够极其巧妙而灵活地改变和调节人的外表的审美意义,甚至改变形体和容貌原有的审美特征。同时,服装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瞬息万变的服装大潮中,人们的着装心理、着装观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简单地打扮,到表现自己的追求、气质和个性,是人类审美情趣和文化层次的升华。

一、服装与人体美

人是服装的载体,服装是人体美的附丽。服装只有与人体相结合,在人体的各种活动中才能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因此,在影响服装美的各要素之间,人的形体美显得格外重要。可以说,一部服装艺术发展史就是人类形体美的嬗变史。
然而,人的形体美根本找不到永恒不变的标准,此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百年。”美国人类行为学家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那些硬要去确立永恒标准的美学理论,多半是胡说或无稽之谈。关于人体美,特别是女性人体美,不同时代和不同民族,都有其不可侵犯的理想模特儿。当今“世界小姐”选美比赛中通用的“三围数据”(以英寸为单位的胸围、腰围和臀围尺寸),在不同时代都表现为不同的算术值。根据保留下来的雕像推算,公元前两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小姐”的三围数据应是96-89-96;公元前两千年“印度河流域小姐”的三围数据应是45-34-63;公元前一千五百年的“塞浦路斯小姐”是43-42-44。这些数据同20世纪70年代的35-24-35,都有很大差距。中国人的人体美观点,历代都有一个明显的“界河”:楚汉以细腰为美,魏晋以清瘦为美,隋唐以丰腴为美,宋元以匀称为美,明清以病态为美,现代(“五四”以后)倾向曲线美,当代则提倡健康美。古今中外人体审美意识的差异,明显地影响着服装艺术的发展和变化。
当代人推崇的人体美标准,大体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是健康而富有活力。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洛伦佐·巴拉则认为,“很多健康的人并不美,但是没有一个美的人是不健康的。”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精神、物质生活的充裕,现代人的力气远逊于古人,但是软弱无力却始终是病态的表现。正如丹纳所说:“一切特征中最有益的,没有问题的是毫无缺陷的健康,最好是生气蓬勃的健康……疾病是毁灭的开始,趋向死亡的先兆。”①二是灵巧而富有活力。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迅速的反应或者一碰到激烈运动便颓然倒地的人体,不可能是美的人体。至于身体中所表现出的迟钝、呆板、笨拙、生硬或松软之类的特征,更不能成为人体美的构成因素。三是体格完整、身体匀称、比例和谐。朱光潜先生说:“美的形体无论如何复杂,大概都会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平衡(balance)和匀称(symmetry)。 ”②“平衡”即体格的完整,也就是各器官及其机能的全面发展;“匀称”即身体各部分外形比例的协调。
诚然,上述人体美的标准是芸芸众生中大多数难以达到的,即使是那些走红的歌星、影星、模特儿,也并非无可挑剔。正如诗人歌德所说,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则是人类的尺度。但是,“要达到十全十美的这种愿望”,恐怕是“人皆有之”。为了实现(并非完全实现)这种愿望,人们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服装艺术便是其中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使得现代服装无论是穿着的艺术、设计的款式、布料的色彩等等,都趋向于东西文化的融合,都必须看它能否表现人体的健与美,包括扬长避短的审美修饰。
从艺术的角度审视,当今服装与人体美结合的完美表现形式,首推如火如荼的时装模特儿表演。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山·马尔柯用木料和粘土制作出第一具人体模型。这种木制的玩偶很快
━━━━━━━━━━━━
  ①引自[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83页。
  ②引自《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传到法国和荷兰。在那里,人们称这种玩偶为模特儿。之后,巴黎有一女裁缝想出一个新点子──用模特儿向顾客展示新式服装。但是,木制的模特儿有个缺点,不能活动。于是,许多女店主索性就自己充当“活”模特儿,配以各种姿态来充分显示自己的时装特色,以招揽顾客。一个到巴黎经商的英国人沃尔特看中了其中一个最漂亮的模特儿,和她结了婚,并一同回到英国。从此以后,在沃尔特时装店,就出现了英国的第一个活模特儿。后来,许多国家也效仿用活模特儿来推销时装的做法,逐渐形成了专业队伍,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了。在欧美,时装表演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已成为国际时装表演的中心。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连国际服装节已举办数届,享誉海内外,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时下的时装表演固然有“代表新潮”、“引导消费”的功效,但也有使人误入歧途的危险。如果不从形体考虑,不具备时装模特儿那种修长苗条的身材体型,而盲目地模仿其穿着,其结果无异于东施效颦。

二、服装的造型及其选择

1.  服装的造型
服装的造型即服装的款式,是以人的体型、身量和服装功能为基础设计出来的服装样式。生活中人们根据服装成型的程度将服装的造型分为三类:一是非成型服装,也称披挂型服装。它是把天然的植物、动物的皮原封不动地作为服饰使用,或把长方形、半圆形的布片卷绕在人体上的形式的服装;二是半成型服装,又称掺合型服装,这是经过稍微加工而制作的服装;三是成型服装,也称适体型服装,它是按照人体的形态而制作的,现代人的服装多属于此类。在成型服装中,20世纪30年代,法国时装设计师克里斯蒂安·迪欧,以拉丁字母为形式,创造了H、A、V、X等四种造型模式。这四种造型各有各的特点。
①H型:主要指上下无明显变化的宽腰式服装,其肩部、三围和裤子或裙子的下脚线、宽度基本一致。如男女衬衫、直身连衣裙、直身大衣等,其形状如一个上下等粗的拉丁字母H。穿着此种服装,给人以自由、轻松、洒脱之感。
②A型:指上小下大的服装造型。基本特点是肩部下塌、贴体,下摆宽大,有的还呈波浪形。20世纪50年代后流行于欧美各国的连袖式服装即是这种类型。由于此种服装肩部窄小,裙摆或裤脚宽大,穿着时给人以优雅、轻盈、飘逸之感。
③V型:是与A型服装恰恰相反的服装造型,呈上宽下窄的形状,如同拉丁字母V。这是一种与下身直筒长裤相配的宽肩式服装,其造型结构简练,穿着起来舒适、利落。现代的男女青年多偏爱这种款式,如上身穿蝙蝠衫,下身着牛仔裤之类。
④X型:这是服装外型的基础,也称主型。它是根据人体外型的自然曲线──肩宽、腰细、臀围大的特点而设计的服装,符合人体的体型特征。X型服装穿着起来能够充分反映出人体的自然曲线美,给人以活泼、浪漫之感。
在现代服装的大潮中,回归自然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简洁、质朴、大方也是当今时装发展的潮流。简洁方面表现在服装总体造型上的简化,消除了那些曾束缚人体、有碍动作的各种附加的衣裙支架、托衬、高领、硬领等等,使服装造型与人体曲线更加吻合。另一方面表现在服装附加装饰的简化,因为传统的装饰显得累赘、繁琐、重叠,堆砌的各种褶皱、绦边、带饰、花结等纯装饰性的附件大为减少。从而使造型的装饰都更加突出了人体的自然美。男式时装结构也日趋简洁,轻便,各类直条、横条衣料广为流行,造型上色块组合,多色镶拼并用,运用滚条、压条、镶边等多种工艺手段,使服装色彩对比鲜明、强烈、更富青春活力。
2.  依据体型选服装
具体到每个人,究竟选择哪种造型的服装,应因人的形体、年龄、职业、性情爱好、文化修养和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依据体型进行选择。意大利著名影星索菲亚·罗兰曾说:“跟着时代的潮流穿衣,当然是可以的。但请勿滥造潮流。你可以改造一下新的式样,以适应你的特殊需要,重要之点在于你对自己穿的衣服要既觉得合体、又显得合适。”①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也指出:“如果穿得不合身也就必定不美。”这可以说是经验之谈。
然而现实生活中,完美无缺的匀称体型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人的体型都具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缺陷。但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很难正视自己体型上不够完美的地方,在穿着打扮上常常逆事理而行。比如,过于丰满的女性企图借助于紧身衣服来使自己变得苗条些,结果却适得其反。身材的丰肥与清瘦、各部分的长短大小比例,这是我们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但我们可以在正确认识自身缺陷的基础上利用服装去掩饰它、弱化它,改变和调整旁观者的视觉,以达到美化自己形象的目的。
①矮胖者:应穿V字型或开领的衣服,不宜穿筒形或有花边的衣领。上衣不宜太长,裤子不宜太短,并且上衣的颜色要浅于裤子的颜色,以借助上下装比例和色彩渲染来增加高度。
②瘦高者:宜选用按布纹横向剪裁的衣服,因为横向可增加躯身宽度,使人显得结实。
③瘦小者:体型瘦小的女子与高个女子相比,身上“动”的面积较小,若穿上大花型或宽条格的服装,就会给人一种拥挤杂
━━━━━━━━━━━━
  ①索菲亚·罗兰著《女人和美》,李沅译,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91页。
乱的感觉。因此,最好选择花型素雅、简洁的服装。不宜穿衣领开口很大的服装或衣袖多褶的服装,也不宜穿长至小腿的长裙,宜穿腰部装有饰品的牛仔裤。     
④颈短者:宜选用V型领类的上衣,借敞开的领口使头和颈部显得长些,衣服前面部分有纵向条纹更为理想。
⑤颈长者:应选用翻领、高领类上衣,以增加颈部宽度、协调头颈比例。
另外,要做到人的形体与服装造型的和谐统一,还应注意从科学上符合人身体正常发育的规律。这就是说,仅凭对人体表面的“量体裁衣”是不够的,还要以人体解剖学为依据。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服装对人的骨骼、肌肉、皮肤、内分泌等方面都有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组织机构与服装造型的关系。这些都从心理卫生科学的高度,对人的服装造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懂得了这些深层规律,才能避免服装选择中的一些失误。
  
三、服装的色彩及其选择

色彩是服装的“灵魂”。在构成服装的诸因素中,色彩比款式更引人注目,因为人对服装的第一印象就是进行色彩判断。所以说,颜色对于服装的感觉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人们不可能任意挑选自己钟情的服装样式和面料,却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心爱的色彩。
1.  服装色彩的表现力
服装的颜色在刺激人们视觉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表情性作用。因为,色彩的表情性具有表达人们兴奋与冷静、活泼与忧郁、豪华与朴实、前进与后退等情绪的作用,色彩的象征性表现和各种色彩在人们的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感觉。一般来说,色彩鲜艳的服装给人以振奋和充满朝气的感觉,而色彩灰暗的会给人以低调和抑郁的感觉。冷暖颜色的服装在季节的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人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服装颜色的选择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和心理特征。如喜欢红色的人情感丰富、性格开朗、精神充沛、任性冲动;喜欢黄色服装的人,身心健康,做事潇洒自如;喜欢黑色者大多性格执着、孤傲清高,喜欢棕色者情绪较安逸祥和;热衷紫色的人一般具有权欲、贵族意识和神秘感;而追求白色的女子多纯朴、圣洁。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任何一种颜色和款式的衣服都可以培养一个人的高雅情趣和健康心理。
服装的色彩还能够造成旁观者的视错觉,从而改变着装者的体型。
一般说来,浅色服装可以给人以丰满感。因为浅色服装,即暖色调和亮度大的服装,具有一种扩大物体体积的作用。如红色、黄色等,能使人显得高大丰满,最适宜于身材瘦小者穿着。对于体型太胖的人来说,最好选择冷色调的衣服,如果在夏天穿上白色、浅灰等颜色的裤子,冬天穿上浅色的外衣或罩衣,看上去会显得比其本来面貌更臃肿、更笨拙。体型过高的人最好也避免穿浅色调和大花朵等色彩鲜艳、亮度大的服装,而选择深色、单色或色调柔和的衣服,会显得稳重、娴静、安详可亲。
与此相反,深色调的服装则可以给人以窄小感。如深绿、暗蓝、紫蓝等,能使人显得瘦削、矮小,适宜体型高大和过胖的人穿着。例如,体型肥胖的姑娘,适宜深蓝、墨绿、深黑色、咖啡色的服装,而不宜穿色彩太多、太鲜艳、冷暖对比太强烈或横条纹、大方格的服装。身体消瘦的人,应尽量避免穿色调过于灰暗的衣服,而应选择浅色即暖色调的衣服,或花色鲜艳些、花朵大一些的服装,以使人看上去显得丰满些,穿横条或方格花纹的服装,也能显出匀称和健美。对于矮个子来说,最好不要穿深色调或灰暗的衣服,不妨选择色调浅、亮度大的服装,例如穿上浅灰色的衣服,再配上亮度大的帽子,会显得比原来高一些,但切勿将亮度大的鞋子和帽子配在一起穿戴,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会显得比原来更矮。
  2.  服装色彩的选择
我国隋代以前,人们往往可以随意选择服装的颜色,朱、紫、玄、黄,任己所好。那时帝王穿的衣服,庶民百姓照样可以穿。春秋战国时,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裳,百姓也随之仿效。可到了隋代,服装的色彩则成了区分“高低贵贱”的标志,紫色和白袍规定为五品以上官员服装,六品以下穿绯红色官服。唐代不仅继承了隋代的服装颜色等级制度,而且进一步明确规定,除皇帝可穿黄颜色服装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并规定了一至九品官服的颜色,如果穿错颜色,就是违抗圣命,要治罪。明清时期与隋唐相比,更是有过之无不及。据载,明代画家戴进画《秋江独钓图》,因为给画中的老翁披了件红袍,宣宗皇帝便以“将朝廷品服套在钓鱼人身上大失体统”为由,将他逐出画院。画尚且如此,要是真有不识趣的垂钓老者,穿着红袍招摇过市,其结局则不是杀头便是坐牢了。现代文明社会,人们选择服装色彩虽已无坐牢杀头之虞,但仍要考虑自己的年龄、职业、体型及着装的季节等诸多因素,尤其应该使服装色彩与自己的肤色相协调。
一般说来,皮肤比较白的人,对服装色彩要求不那么严格,白色衣料由于反射光线的能力较强,几乎穿在各色皮肤人的身上都比较协调。另外,海蓝色服装也适用于大多数人。
皮肤黑黄的人,如穿灰调颜色的衣服,会显得更黑,因而适合穿以纯黑为主,以红、绿、紫为陪衬的服装;黄橙一类的暖色调也可以,但忌穿粉红、淡红和淡绿的服装。
皮肤暗褐的人,不要选择咖啡色。
脸色苍白的人,最好穿淡紫色、黄色、浅橙色、淡玫瑰红、浅绿和白色的服装。
颜面粗糙的人,不宜选配粉红、鹅黄一类嫩色衣服和围巾,以免对比之下,更突出皮肤的粗糙性。
东方人的皮肤大都呈黄色,这种肤色在绚丽阳光照射下虽然很美,但如果处理不好,却会让人觉得不够健康。因而肤色发黄的人不宜选择艳丽的蓝色和紫色,也不要选黄色,还应注意尽量少穿绿色或灰色调的衣服,因为那样会使皮肤显得更黄,甚至会显出“病容”。最适宜的色彩是粉红、桔红等柔和的暖色。
另外,皮肤的色型与服装色彩的配合,还要顾及头发、眼睛的颜色,以及面料的花型和光泽等因素。只有不断地认识自我形象,找出服装的个性,才能使穿着体现出万千仪态,达到理想的装扮效果。

  四、着装的TPO原则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TPO着装原则,指的是着装应与时间、地点、场合相适应。T(Time)代表时间、时令、季节或时代,P(Place)代表地方、场所或位置,O(Occasion)代表场合或时机。TPO原则将服装与人的气质、外界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解决了服装与人、时髦与传统的矛盾冲突,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1.  着装的时间原则
着装的时间原则,就是指人们的穿着应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变化、气候的冷暖,来变化服装的色泽、面料的厚薄、衣着的款式。
首先,服装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人们要求服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变化,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和节奏,过分地落伍,过分地新奇,都会令人侧目,使你和社会及周围的人拉大距离。
其次,服装的美还有时间性,就一天来看,清早起来可穿着睡衣到洗漱间;换上运动服去跑步、打拳或做其他运动;上班时,穿上整洁、庄重、得体的服装;晚上,在进行各种交际、访友、娱乐活动时,再换上体面、考究或华丽的服装。有时也可以根据一天的冷暖变换服装。有人还喜欢每天变换服装,有人则喜欢上午、下午、晚上不断地变换服装。能经常把整天的服装变化考虑得很周到,这样的人精力充沛,对生活充满信心,不断地给予周围的人以崭新的形象。上班时,他是一个努力建设生活的人;下班后,他又是一个尽情享受生活的人。
第三是要求着装应随着四季的变换而变化,以便相应地表现出不同的季节特色和季节主题。
美妙宜人的春天常给人一种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温暖舒适、幸福愉快的情感。在百花盛开的春天,人们身着春装,使人感到无限生机。但是,人们刚度过寒冷的冬季,皮肤里外都适应了冬天的气候。若一下子减少衣服,会令人有些难以适应。并且,春天气候多变,天气时冷时暖,人们体温调节系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种紧张状态,弄不好会使体温调节系统工作失常而令人患上感冒发烧,或因对病菌的抵抗力下降而染上各种传染性疾病。所以春天穿着,既要讲究春天的特色,也应重视保暖护体。
而秋天则恰恰相反,人的皮肤经过了酷夏的“烤”验,对外界各种变化的抵抗力增强。秋季到来,虽有微寒,但轻微的冷刺激对体温调节系统压力不大,所以,秋天初至,不要过早地增加衣服,也不要一次加很厚的衣服。稍许凉一点不要紧,在不影响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让皮肤锻炼锻炼,这对过冬也有益处。
所以春秋两季的着装应薄而多层,以方便随时增减。在颜色方面,春秋装不受多少限制,着色较为自由,春天可以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秋天也可着各色艳服,把秋天打扮得如春天一般。
夏季气温高,炎炎烈日使人感到酷热难耐,常常汗流满面,人们此时对服装的选择自然转向轻薄、浅淡、宽松、透气方面来。
冬季里瑞雪纷纷、寒风瑟瑟。因此服装的首要功能是防寒御冷,保温隔凉。但时下人类已进入高度发达的时代,现代化的防寒服装,在确保生存条件的前提下,还讲求舒适和美观。为了打破冬日的暗淡和沉闷,女性们多穿上高彩度的服装,使冬日顿然生辉,尤其在雪地里,各种强烈的色彩最能显示醒目的身姿。
2.  着装的地点原则
  着装的地点原则指人选择衣服应该根据自然地理环境而异。无论是在豪华宾馆铺着丝绒地毯的大厅里,在绿草丛生的林荫下,在曲折狭窄的小巷中,在宁静的疗养院内,还是在喧闹的游乐场,服装都应与此环境相协调,要根据不同地点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在农村,在城市,在异国他乡,着装也应采取不同形式,所谓入乡随俗,也是对着装的一个要求。
3.  着装的场合原则
着装的场合原则是指服装的穿着应与场合的气氛相协调。穿着破旧服装参加盛宴,不但对主人来说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且自己也易感到局促不安,还会使大家扫兴。参加女伴的婚礼不可打扮得过分,以免喧宾夺主。参加家长会,只要穿戴整齐即可,但参加毕业典礼,则不妨拿出你的全套行头,一丝不苟,借此表示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谢意。如果是洽谈生意,那么,庄重的着装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只去某单位应聘,着装则要力求自信和稳重。听音乐会是一种高雅的活动,音乐旋律优美流畅,表演更是出神入化,此时如果选择色调柔和,质地轻薄的服装,则与动人的音乐十分和谐,更有助于自己沉浸在美妙的乐章之中……
上班时如何穿着才最容易得到大家的赞赏呢?一本美国时装艺术书籍《女性的新形象》介绍了这么一个窍门:永远穿得比你周围的人稍微考究一点、精致一点和时髦一点即可。因为人们很乐意欣赏和称赞一个比自己穿得略好的人。如果你在服饰方面超出四周的人太多,则太过于炫耀夺目,那么在一种微妙的心理影响下,人们会感到不那么的愉快,不容易采取赞同、容忍和谅解的态度。
◆  第二节 着装与教师良好形象的建立
  
一个人的着装在很大程度上传递出他的各种信息。如他的职业、地位,他的愿望、追求,他的知识、修养,他的品德水准、生活情趣等等。正如英国著名体态语学者D·莫里斯所说:“穿衣服不传递社会信号是不可能的。每件衣服都说出穿着者的一段故事,而且常常是很微妙的故事。”①对教师而言,服装更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无声语言,得体的着装可帮助教师建立美好的形象,畅通地传递与教书育人密切关联的各种信息,从而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着装与教师的自我形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形象,如有的人希望自己看起来像个英雄豪杰,有的人希望自己是个风流小生,有的人希望自己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有的人则追求企业家的气派等等。虽然这些理
━━━━━━━━━━━━
  ①转引自庄锦英、李振村著《教师体态语言艺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323页。
想形象的获得,首先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如气质、形体、年龄、
相貌、言行等,但服饰的作用也同样不容忽视。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服装是一种最重要的物体语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
能不感到服装的魅力。人们串亲访友或欢度节假日,总要穿戴打扮得新鲜漂亮,服装的样式和色彩会给生活情趣和自我形象增添无比的美感。
教师作为大千世界中的一员,当然希望自己有一个完美的自我形象。随着物质生活和审美情趣的现代化,不少教师的衣着打扮具有较强的整体效果意识,颜色或漂亮大方,或柔和自然,款式既新颖别致而又不流于俗气。这种和谐的着装不仅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同时也使着装者本人产生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积极心态。因此,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充满激情,精力充沛,并能充分发挥工作中的独创精神。
山东大学附中的高级教师李昌玉同志,已经60岁了,在一次观摩课上,他果敢地系上了红领带,使观摩课上得格外成功。他在《功成红领带》一文中写道:①

当我完成教学“策划”之后,心里一阵嘀咕:要不要“粉墨”登场?老伴说:“要。”果然,当我走向教室的时候,聚集在门外的几个女生朝我挤眉弄眼。我心里有“鬼”,经她们一盯,也有点不自在起来。这是因为我第一次系了领带去上课,而且还是一根枣红色领带。这时,我感到这根领带好重好紧啊!
几年前有一位美国的中学教务主任来访,我问他:“如果上课时学生纪律不好怎么办?”他说:“只要系上领带,学生就庄重严肃了。”这或许叫做“领带效应”吧?
━━━━━━━━━━━━
①选自傅道春编著《教师行为访谈(一)》,有删节。
我的学生几乎都是知识分子的子女,虽然他们未必也懂得美国的“领带效应”,但是我相信他们对老师的仪表、衣着、风度具有敏锐的感觉力。我相信,一根出其不意的红领带会变成一种出奇制胜的力量。因此,我终于勇敢地系上了领带。
……
整个教学过程气氛活跃,节奏明快,达到了自然流畅、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效果。
课后女生李雅莉转动着调皮的眼珠对我说:“老师,我们给你捧场了!”
我的同事李先生说:“李老师,你带上领带真潇洒!”
的确,这是我上过的最成功的观摩课之一。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以为功成红领带!

观摩课的成功,当然得力于李老师娴熟的教学技巧,但红领带的确功不可没。李老师从红领带中受到激发,变得振奋、庄重,并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是很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观摩课的,并决心上好这节课,希望大家与我密切配合,完成任务。李老师的目的达到了。
然而,现实生活中也有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着装常识与正确的审美观点,不能根据自己的体型、肤色等选择恰当的服装款式和颜色,盲目追赶时髦,模仿别人,结果是弄巧成拙,适得其反。如有的体型丰肥,偏要用紧身健美裤把缺乏美感的线条勾勒凸现于众目睽睽之下;有的颈短肩宽,偏要让翻领、厚垫肩或大泡泡袖衬得脑袋如埋进脖腔……这些不和谐的着装严重地影响了教师自我形象的塑造,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
那么,怎样通过着装来塑造教师的自我形象呢?在这方面,鲁迅先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①当年,著名女作家萧红穿着宽袖的大红上衣到鲁迅先生家去。她看出鲁迅没有注意她的衣服,便问:“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亮不漂亮?”鲁迅打量一眼,说:“不
大漂亮。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但红上衣要配红裙子或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那天鲁迅先生很有兴致,他还告诉萧红:“人瘦不要穿黑衣服,人胖不要穿白衣服;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的女人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衣裳胖人不能穿,竖条的使人显得长,横条的使人显得宽。”萧红感到有些意外:“周先生怎么也晓得女人穿衣裳的事呢?”鲁迅回答:“看过书的,关于美学的。”
由此看来,教师要塑造好自我形象,使自己打扮得漂亮、得体,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加强文化修养,掌握有关着装的美学理论,增强审美意识。
   
二、着装与教师的社会公众形象

从历史上教师的地位来看,中国教师的社会公众形象并非尽如人意。②虽然儒家曾把教师的地位抬得很高,荀子把教师纳入了天、地、君、亲、师的序列,但是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并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把所有的教师都看得如此尊贵崇高。在统治阶级内部,尊师重道者只是少数,受尊敬的教师主要是“名师”,其中又多为天子之师和一代宗师。统治阶级“尊师” 是为了“重道”,对为统治阶级培养接班人的“名儒”、“经师”许以高官厚禄、给予尊重;而广大的塾师、蒙师的社会地位却极为低下,生活极为贫困。韩愈作为统治阶级当中的一
━━━━━━━━━━━━
①参见李树荫著《交际艺术》,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20页。
②参见穆岚等主编《中小学教师论》。
员,在《师说》中虽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充分肯定,但在他心目中的教师是指成人之师,而非童子之师。他说,童子之师,不过是只能识文断句的教书匠,没有多大才学,算不得真正能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他把童子之师排除在教师之外,可见他是轻视基础教育的。在元代,曾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说法,把教师排在了行九的位置上,连妓都不如。在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很低下,在1948年《教师节杂志》中有这样的叙述:“中小学教员的收入早已比不上一个普通的苦力”,“为生活所迫的中小学教员,不得不厚着脸皮自己开口自己伸手,向学生要尊师费,到必要时也不得不像难民一样结队到主管官署或民意机关去请愿,甚至露宿街头,犹如乞丐”。陶行知先生曾这样描写过教师的生活:“人家称我老夫子,生活不如老妈子,整天给人管孩子,吃不饱来饿不死。”教师不仅生活上没有保障,而且随时有遭失业和迫害的危险。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教师同劳动人民一起彻底摆脱了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包括教师在内的知识分子同工人、农民一样,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然而,在“十年浩劫”期间,人们的灵魂被扭曲,教师又重新被扣上“臭老九”的帽子,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和迫害。上文提及的李昌玉老师曾回忆道:记得“文革”中,我因把一件又旧又破的衬衣扎到腰带中就被“革命小将”棒打了一顿,因为这与牛鬼蛇神的形象太不一致了。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人们已觉悟到知识经济迫在眉睫,但由于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的影响,社会上还有不少人以定型的思维看待教师职业,教师形象既在他们心中占有一定位置又让他们颇感不屑一顾。
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国两千多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在这种自然经济条件下,患短视症的人们看不到教育的间接的物质产品输出,也就是说不把教育作为生产力看待。于是教师便得不到应有的物质待遇。经济是基础,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就建立在这种塌陷地基础之上。
那么,如何改变教师社会公众形象的这种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呢?除国家、社会的至关重要的决策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是否也应针对自身存在的缺憾而努力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曾就“教师着装是否重要”展开过讨论。一名叫戴维德的男教师在一份《今日》的教育报上发表了自己的辩论文章,文章指出:

许多教师抱怨说,在美国社会里人们不把他们看作是教师。他们的抱怨是有道理的,因为实际情况正是如此,那么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原因之一是:许多教师看上去不像教师。我看到有些教师上课时穿牛仔裤,圆领汗衫,普通便鞋;有些人看上去甚至还要寒酸些。
在这个社会里,衣着给人以一种视觉印象,你是什么人,担任着什么样的职位,你的行为上的差异以及别人对你看法上的差异都取决于你的衣着。假如你衣着随便,别人便会随便地对待你。假如你的衣着表明:“我是主持这儿活动的教师,大家都听着。”那么别人就会对你认真起来。
当我和某位地方教育部成员、某位行政负责人或者某位家长见面时,我总是穿上西装,系上领带。为什么呢?这是为了在见面刚开始的时候就造成这样一种气氛:我是一位教师,希望你把我当作一位教师看待……①

━━━━━━━━━━━━
  ①详见《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第2期。
  在美国这样一个追求强烈个性意识的国度里,着装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公众形象居然如此重要。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中,教师的着装与其社会公众形象的关系便可想而知。因此,新时期的教师应该自尊、自爱,在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修养的同时,注重个人衣着、仪容的修饰,以崭新的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

三、着装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一个人的衣着打扮,是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衣着打扮如何,自然影响着仪表美。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仪表对学生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幼儿园、小学、中学学生影响较大。教师衣着不整,反映精神面貌不佳,但奇装异服,也有损严肃端庄,都不利于教育工作。只有仪表大方,衣着整洁得体,才能引起学生的尊重与好感。因此,一个教师在着装方面给学生印象的好坏与否,是影响教师能否在学生中获得威信的重要因素之一。
着装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与种种因素有关。就学生来讲,随着年级的增高,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对教师的着装要求会逐渐提高,李昌玉老师曾谈到高中学生对教师仪表的看法,他说:“通过多年来我和学生的接触,常常知道学生对教师的衣饰、仪表观察得不尽其细,评头论足,吹毛求疵,是他们经常的热闹话题。先从反面说,他们不喜欢哪些教师呢?对于衣着打扮守旧落后、邋邋遢遢、不修边幅的教师他们不喜欢;对于花俏超前、浓装艳抹的教师也很反感。不过,对于音乐美术老师打扮过分一点倒不反感。他们喜欢打扮得庄重、漂亮而又有时代感的教师。对女教师如此,对男教师也如此。我想,学生的这些看法是值得我们做教师的重视的。”像这样“评头论足,吹毛求疵”的现象,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中是较为少见的。
此外,学生已熟悉的教师,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很少受到着装的影响;而对新教师(包括初为人师者和新调到一所学校的教师)来说,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则较多地受到着装的影响,这是因为同普通人一样,学生也存在“先入为主”、“衣帽取人”的认识偏差。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琐忆》中曾回忆起自己三十多年前初为人师时的一幕:①

1962年9月1日,我带着初为人师的神圣、庄重、热情和希望,穿着一件白衬衣,一条虽然在膝盖部位打了个补丁却洗得脆生生的浅灰色的裤子,跨进了徐州市搬运工子弟小学三年级二班的教室。
教室里一片混乱。学生似乎没有发现我的到来。有两个小男孩扭在一起打起来了。我赶紧从脑子里“检索”《教育学》、《心理学》中的有关“法则”,可是法则全部失灵。
一个大个子男生说:“老师,你把他们拉出去!”
拉出去?教育学上有这么一说?这是“紧急状态”,也只能如此了。我把他们二人拉到教室外面。教室里顿时安静了。这一教育学里没有的一招果然奏效。
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想和蔼而又亲切地“背诵”两天前就准备好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开场白”。可是,我怎么也笑不起来。
安静了没有五分钟,学生们又开始骚动起来。讲话的、争吵的、因为对方的胳膊过了“三八线”而发生“边界”冲突的……按下葫芦又起来瓢。
这是怎么了?我对我这个所谓堂堂的师范学校的“三好生”

━━━━━━━━━━━━
①见《江苏教育》1995年第7期。
产生了怀疑。
下课了,学生们议论开了:
“刚毕业的,谁听他的!”
“多穷!穿条烂裤子!”
晚上,同寝室的一位老师问:“你有好一点的裤子吗?”
我说:“有。我不是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艰苦朴素的印象吗?”
“咳,书呆子!”

于老师的回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着装对初为人师者的重要。当然,一位教师的成功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学识、才能等内在因素。正因如此,于老师能在短期内通过“露一手”──弹琴教唱、画雷锋像、写美术字、吹口琴、拉京胡等等,赢得了学生们的“纯洁的崇拜”,创设了和谐而温馨的教书育人氛围。
如果说于老师的初登讲台是遇到了小小的麻烦的话,那么下面这位年轻女教师的经验之谈就会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得体的着装确实能帮助我们取得成功:①

我是任教刚刚半年的青年教师。在此之前,我“出校门,入校门”,加之以前在家中比较受宠,可以说无论是性格还是着装,都很“孩子气”。刚一工作就担任了初一年级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如何“镇住”这些学生,我着实费了不少脑筋,觉得应该从着装和气质开始,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教学之所以赢得各方面的好评,走在全年级的前列,服装打扮还真起了不小的作用呢。

━━━━━━━━━━━━
①选自李树荫著《交际艺术》。
记得学生报到那天,我穿的是在暑假中四处“搜寻”选中的一身水绿色无袖西服套裙,上衣为双排扣,还有条腰带。这套裙子的颜色清新、柔和,款式简洁,可以为我添几分庄重和成熟。穿着它,面对我的51名学生,我充满自信地做了自我介绍,并提了些必要的要求。从学生的目光中能够看出,我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这一天,部分家长也来到了学校,交谈中,他们提到我的套裙,认为穿得很合适得体,既有青春朝气,又比较端庄持重。孩子们喜欢年轻教师,但家长怕年轻教师不会教、不会带,见到了我,听了我的“开场白”,基本上消除了他们的顾虑。
在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中,如何让学生爱听、想听、听得进去,并按照去做呢?这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训斥、压服绝不是好办法,我本人性格温柔,也不会脸红脖子粗地对学生“吼叫”。我的体会是:端庄合体的衣服、克繁从简的发型、自信沉稳的表情与流利正确的言辞一起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一学期的实践证明,我的言传身教能够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条件好,接触面广,反应敏捷,对老师敢于品头论足。我班有五六个女生比我还高,如果我穿得很一般,势必令旁人分不清师生,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可是穿着“新潮”呢,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学生起码有半节课是在议论你的衣服。年轻女教师谁没几件“新潮”服装,关键要看穿着的时机。我有一个要好的大学同窗分配在另一所市属重点中学。她在上大学期间品学兼优,人也漂亮,穿着打扮很会赶时髦,当学生会干部挥洒自如。可是她现在身为教师,她总觉得自己“玩不转”学生。我认为重要原因是她在衣着方面存在问题。
作为教师特别是青年女教师,着装既不能太“孩子气”,也不能“太老气”,还不能“太洋气”。通过实践检验,我觉得青年女教师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发型不能怪,发饰不宜多,应根据自己的脸型特征,选择一种简洁易梳的发式。
2.  脸部是引人注目的,绝不能蓬头垢面地上讲台,也不能浓妆艳抹,应根据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略化淡妆。  3.  手要洁净,不要留有笔迹,指甲要修剪整洁,最好不佩戴手链、手镯。必要的话可以戴戒指。
4.  着装。除体育和实验课外,一般宜穿西服或西服式茄克。穿套头衫也未尝不可。但颜色、图案要有所选择。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或郊游时,最好着一身轻便的运动装。
  
以上尽管是一位年轻女教师的体会,但它对所有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当然,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气质、文化修养等内在因素与仪表风度的外在因素融合而成的一种整体效果,但对初涉教坛的新教师而言,自己的着装决不可等闲视之。

◆ 第三节 教师着装的要求

教师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在着装上当然与一般人有相通之处,比如要遵循TPO着装原则(详见本章第一节)。但是,教师作为一特殊的社会角色,其着装又与一般社会成员有所不同。通过上一节的讨论,我们认识到教师着装对其良好形象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由此看来,教师的着装须有与其职业相称的特殊要求。
  一、整洁卫生,美观大方,朴素典雅

这是对教师着装的总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要求。
教师无论穿什么服装,都要经常加以护理和保养,以求得外观的完整和新颖。历史上的某些“天才人物”的不修边幅,如古希腊与狗为伍的犬儒学派,中国魏晋时期以捉虱逗乐的隐士,以及史书上记载的波希米亚人式的放浪形骸的艺术家,毕竟不是一般人所能效仿的。即使是这些人,其肮脏邋遢之处,也是让人不快的。尤其对未成年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是不会喜欢如此教师形象的。1955年,纽约一所小学五年级学生看爱因斯坦衣服破旧,特地寄给他一个领带别针和一套袖口,作为他76岁的生日礼物,爱因斯坦收到礼物后回信表示感谢,并说这样的礼物提醒他今后应该穿得稍微讲究一点。
现在,有少数教师仍不注意个人仪表衣着的清洁卫生,经常是衣服脏兮兮的,领子里一半外一半,裤脚高一只低一只,外衣不扣纽扣、衬衣打个结、拖着拖鞋不修边幅地走进教室,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差,对学生的思想面貌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是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应当自觉地加以纠正。马卡连柯说:“无论对教师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其他成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他甚至认为:“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①因此,任何一名教师都要认识到,讲究个人衣着的整洁卫生,不仅仅是教师道德修养的表现,更重要的是教育好学生的需要。
美观大方、朴素典雅,是指教师的着装要给人以美感,既不奇特古怪、艳丽花俏,又优美不俗。教师的衣着打扮,并不一定。

 

 


━━━━━━━━━━━━
①《马卡连柯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1年版,第444页。在于要有新奇漂亮、流行时髦的服装,也不一定在于本人必须有一副适宜妆扮的漂亮身材,关键在于他的仪表打扮要适合身份,适合教师职业特点规范下的仪表美的深层内涵。尽管适宜的身材、流行的服装对教师形象美也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但这并不能代表仪表美的全部。只要他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衣着整洁得体、落落大方,照样能够透露出一股朴实的美、整洁和谐的美、情趣高雅的美。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师的衣着应该是呆板单调、沉闷落伍的,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为人师表,而是说教师的妆扮要抓住美的真正内涵,抓住其基本的职业要求。美是各种各样的,美有多方面的多种体现。只要教师的学识渊博、兴趣高雅,即使是平凡的服饰,美也会从平凡的装束中流露出来,使受教育者产生一种充实感、信任感与崇高感。如果一个教师弃其基本育人宗
旨于不顾,或衣冠不整、稀里糊涂;或一味追求时髦,缺乏基本的职业涵养,不仅有损于教师的形象,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教书育人的作用与效应,而且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驰心旁鹜,甚至会把学生导入歧途。
教师着装要想达到整洁卫生、美观大方、朴素典雅这一总体要求,也须具备基本的服装学常识。一般说来,教师着装的颜色以中性色彩、冷色为主。如选用暖色则应以中、冷色相衬托。教师服装的面料以混纺为好,显得质地好,挺拔、有光泽感,易洗易干。如选用纯毛料,则易被粉笔末染污。男教师着装要正规,如单排扣西装,选用浅条纹或八字纹面料,配领带、马甲等。为了避免过于格式化,衣袋、纽扣可有些变化。女教师的服装可偏向时装,颜色和样式可稍花俏,可着套装,春夏季节可以素色衬衣配飘逸长裙。
  

二、与自身条件一致

这是指教师的着装要从自身条件出发,综合考虑自己的体型、肤色、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等多种因素,穿出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美国的巴尔教授说:“服装是人们形体美的自我表现。”依此看来,教师着装首先要做到合身得体。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自己的体型、身材有一个较准确的估计。另外还必须消除顽固的从众心理。高腰衫、宽松裤、茄克衫、毛料西服、时装套裙、名牌旅游鞋和平底时装鞋都曾为一时风尚,但身长腿短者和肩窄臀大者穿上高腰衫和宽松裤,其效果将是目不忍睹;更不用说旅游鞋配西服,平底鞋套在粗壮的脚掌上,套裙挂在又矮又胖的身上之类的搭配了。
关于如何根据体型、肤色选择服装的款式和色彩,我们在第一节中已有论述,可作为教师选择服装时的参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着装的心态也随之发生变化,穿戴上的年龄界限将逐渐被打破。但是,作为教师,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选择服装仍需考虑自己的年龄特点。青年教师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易于接受新事物,富于想象力和开拓精神,服饰选择上宜以活泼明快为主,可以与流行色泽款式适当地靠近一些,要避免在色泽款式上的老气横秋,显得毫无生气与活力,也要避免给学生以沉闷感、压抑感;年长的教师德高望重,沉稳通达,衣着上应以严肃端庄为主。但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一端,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一些既稳重大方,色泽款式又比较清新的服饰。这样,既显得充满成熟的魅力,又显得焕发了青春活力。
由于各自家庭成员的职业多样化等原因,教师的经济状况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着装上也应“量入为出”。服装专家经过分析,将消费者的心理归纳为十类:
1、实用型:此类消费者朴素实惠,对款式或色彩不太注意,对工艺质量要求较高,对面料要求结实坚固,不求高档。
2、经济型:喜欢廉价服装,对服装潮流漠不关心。
3、潮流型:自己没有主见,十分注重周围人的衣着,关心流行式样,追随时装潮流。
4、自我型:追求华丽服饰,着重表现自身美,而不以流行为美。
5、高档型:对时装面料十分注重,并不在乎价格,讲究名牌,色彩要求高雅。
6、时髦型:穿着时装比时装流行潮流快,堪称流行时装的先驱者,以怪新为荣。
7、先锋型:与众不同,穿着大胆、新奇,敢于穿别人不敢穿的服装,比时髦型还要快一个节拍,其穿着常常有惊人之举。
8、保守型:穿惯了传统服装,民族观念很浓重,特别是在中、老年人中还很有市场。
9、清高型:从不赶潮流,重端庄优雅而鄙视花巧炫耀,偏爱简洁高雅的时装。
10、理智型:能巧妙地将服装的美观性、实用性、经济性统一起来。选择的服装往往既合潮流,也不落俗套,且价格适中,穿着大方,能合理地自我调节。
统观上述十种着装心理,作为工薪阶层的教师最好应为“理智型”。但日常生活中,不少教师在服装的选购上却倾向于“实用型”或“经济型”。读了下面这篇载于《知识与生活》的文章后,我们会得到一些启示:①

━━━━━━━━━━━━
  ①节选自《知识与生活》1994.7.《工薪族购衣诀窍》,作者经纬。
靠薪水生活的工薪族们,在穿着上却从不愿落伍。但同样是工薪族,有的懂得如何购衣,包装出色,而有的拼光了血汗钱却得不到应有的效果,看来这其中还是有一定诀窍的:
不少工薪族自知收入有限,所以特别热衷于购买便宜货、降价商品,每每遇到展销会、大削价等便挑起她们的购物欲望,一套西装只卖98元,一件呢子大衣只卖60元,于是一哄而上,不加思索立刻掏钱去买。然而冲动过后,回到家中,翻来覆去仔细察看,发现不是这里脱线,就是那里色泽不匀等,里外都是毛病。要么突然想起自己好像有过一件货色差不多的服装,穿不得又扔不得,于是乎衣橱内又多了一件没用的衣服。如果后悔一、二次也罢,反正不会有多大的经济损失,但一次次地后悔,积少成多,那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因此,就工薪族来说,买衣服一定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要买就买好的,买精品,当然是货真价实的精品,买一件是一件,不要贪图便宜,便宜没好货,这是真理。工薪族买精品,这看似没道理,一次性花费太大,其实仔细算个帐,精品穿着效益大,范围广,穿着时间长,无论何时何地心理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

当然,这里的“精品”也是相对而言的,并非单指那些面料上乘、价格昂贵的高档服装。但是,这种购衣着装上的“精品意识”确是我们做教师的可资借鉴的。
     
三、与所处环境协调

首先,教师着装要与社会大环境协调。一定的社会环境,一定的服饰流向,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教师。教师也需要不断地接受、选择美的服饰,纳入时代大潮而不可一味地古板地拘泥于自己的天地之中,与世隔绝。就是说,教师的着装应给人以时代感。
曾几何时,左倾教条主义者把美和爱美武断为一种错误意 识、精神污染。谁要是收拾得整洁利落一点,穿得漂亮一点,就会被指责为追求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甚至会招灾惹难。在那个时代,色彩越艳美越是坏东西,穿得越破旧越革命,于是举国上下一片灰色调,男女不分,老少难辨。
斗转星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着装观念和审美情趣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人们终于恢复了爱美的天性。改革最见成效、最立竿见影的变化就是人们穿着打扮的改变,尤其是姑娘们似乎在眨眼间便孔雀开屏似地变得光彩夺目。新款式、新花样、新色彩的服装使我们和我们这个世界都变年轻了。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如果教师的着装还是不修边幅、陈旧保守,又如何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学生的热爱呢?
教师的着装要做到与社会环境协调,还应注意使自己的服饰随着群体文化意识的变化而变化。就教师的教学环境而言,有的在城市,有的在农村,有的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就要求教师的着装应该“入乡随俗”,以能被群体所接受为宜。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大学刚毕业分到农村中学去任教的女青年教师,由于不能入乡随俗,过分注重梳妆打扮,服饰艳丽夺目,频繁更换,使学生眼花缭乱,议论纷纷,导致课堂纪律和教学效果很差。当地的老百姓也很看不惯,请求把这位“洋”教师调走,以免教坏了他们的孩子。由此看来,教师要善于理解群体文化意识,审时度势,做恰当的修饰。
第二是教师着装要与校园环境协调。学校的环境是整洁、严肃、活泼向上的。教师的衣着在整洁得体的基本要求下,也要随着具体的校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时的衣着应该整洁而高雅,劳动、游乐时的着装则应简便、轻盈。同样是课堂教学,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着装上也应有差别。体育教师上外堂不可能西装革履,理化教师的实验课也需考虑便捷利落。即使是同一语文教师,教《一月的哀思》这样基调悲痛的课文,不宜穿得花花绿绿,而应以冷色调的服装与教学气氛相一致;而教《春》这样基调欢乐明快的课文,则可选式样新颖、色彩明丽的服装,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和谐。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的着装还要考虑受教育者──学生的年龄、性格、知识、能力等因素。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教师,要针对孩子们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特点,选择一些色泽鲜艳、明快的服饰,给他们以美的熏陶。而面对小学高年级或中学生,教师的服装应朴素而典雅,以培养他们成熟的衣着行为,同时使他们受到思想情操方面的陶冶与启迪。大学生的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他们已具有较好的审美能力,因此,对大学教师的衣着修饰则不那么严格。尽管那“留级生”也曾对藤野严九郎先生窃窃私语,但先生的装束还不致于影响他的教育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衣着整洁得体,仪表朴素大方,既能充分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又能反映教师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教师着装对学生的心理、审美、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按照教师职业的特点,注重个人衣着、仪容的修饰,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它更有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





附:
        
小议教师着装①
魏 书 生

对于班主任的着装,我想有两点要求即可:第一,整洁;第二,大致符合当时当地的大众服装习惯。见到有的青年教师穿不整洁的衣服,我总要建议他去洗、去换,道理很简单:我们要求学生做到衣着整洁。有的举出藤野先生的例子,说:“他的衣着那么脏,不照旧受到鲁迅的尊敬吗?”我说:“此一时,彼一时也。也许那时日本教师生活困难,不讲卫生的人多,学生见怪不怪。若此时在日本再出现一个穿脏衣服的教师,恐怕学生也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吧!”
第二条要求便不好把握。原来我提出教师服装应俭朴。我的一件蓝布上衣,样式是中山装,洗了一水又一水,颜色都已褪色了。有的学生说:“老师,衣服这么旧了,您常到各地去开会,也该换换了。”我说:“这样不是很俭朴吗?”学生反驳说:“反正我们觉得不太好,时代不同了,俭朴过分,那是给咱国家降低威信。”仔细想想,学生说得有理。社会发展了,时代进步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总穿过去的旧衣服,显然不合时宜。不仅给国家降低威信,也给教师这个职业降低威信。学生的提醒使我逐渐转变了观念,觉得穿得太落伍,也有损教师的形象。于是我开始穿质料和样式好些的衣服。
但我对穿奇特服装的教师仍看不惯。既然不允许学生穿奇特服装,教师怎么可以呢?我批评衣服穿得过分奇特的教师:“不
━━━━━━━━━━━━
  ①《人民教育》1999年第8期。
能忘记我们是教师,不是演员,更不是服装模特。”目前,我感觉自己批评得有理,不知过几十年后,会不会像否定我提倡服装俭朴一样被否定。


◆ 第四节 教师常见服装的穿着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穿衣着装也如此。每一种服装在穿着上都有其不同的要求。即使是高档服装,如穿着不当,也会破坏着装者的形象平衡,不仅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甚至还会闹出笑话。然而,市面上的服装林林总总,品类何止千万!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将其正确的穿着方法一一详述。在本节中,我们仅对常见服装的穿着常识作简要介绍,作为教师们着装时的参考。
  
一、统领世界服装潮流的西装

西装流入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可真正在中国人中流行只是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事。由于西装具有衣型挺括、潇洒大方、穿着舒适、四季皆宜等特点,目前已成为被各行各业的人们所接纳的正规服装。由于文化氛围的熏陶,西装更是男女教师所喜爱的校园正统服装。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熟悉有关西装的穿着常识。
1.  西装的品类
在世界范围内,西装大体可分为三大流派:
美式西装:美式西装的特点是较随便、自如,不拘一格。面料的选择大多为轻薄的针织面料或梭织面料,具有较强的伸缩性和弹性,因而穿着活动自如。由于美式西装垫肩较低,前胸收缩较小,所以穿着能保持人体的自然体态。
英式西装:英式西装做工精细、面料考究。其突出特点是,肩部垫得不高,胸部挺括但不突出,腰部略收硬挺,因而穿着后能突出人体的自然曲线美。英式西装颇具绅士派头,在世界西装款式中始终居于首位。
欧式西装:欧式西装与英式西装有相似之处,比如,较注意服装的气派;面料考究,一般用质地厚实、挺括、全毛的面料。但欧式西装肩部垫得较高,胸部显得饱满、突出、挺拔、全衬里,花色优雅庄重。
处于上述三个流派的世界各地的人在穿西装上也有不同的偏爱,各具自己的独特风格。比如:英国人爱穿循规守旧的传统款式,仪表端庄;高个子的法国人着西装喜欢线条流畅,重在式样,欣赏衣形合体、细条修长的高雅款式;德国的西装讲究规范,紧身瘦长线条清晰;美国人喜欢表现男子汉的刚劲和魁伟,西装款式多肩宽腰挺;意大利西装前襟圆润,线条柔和,穿着轻松,俄国和西欧的西装宽松肥大,上衣齐臀,低领长袖;东方人穿西装侧重民族习惯,穿着随便。
根据穿着场合的不同,西装又可分以下三类:
礼服式西装:适于宴会、招特会、节日、礼仪及社交活动场所。这是一种正统的西装,通常为3套──上衣、裤和坎肩(马甲),用较高级的全毛布料制成,以黑色、藏青、深灰等较深的颜色为主。
办公式西装:适于上班、午宴、私人拜访等。有3件一套的,也有2件一套的(没有马甲)。多为全毛料制成,也有用混纺面料制成的。有纯色、条纹、格子等花样。但花色较为庄重、朴素、淡雅,可以与色彩协调的衬衫和艳丽的领带搭配。
外出式西装:适于上街购物、假日旅游等非正式场合穿用。可根据各人的爱好以及季节与环境选择各种欢快的色调或流行色,也可将不同的上下装变换套穿,套穿时要注意上下装颜色的协调性。面料可根据季节、年龄而定,可用全毛、粗纺毛、化纤混纺等,可配各种衬衫和华丽的领带。服装款式也可根据流行情况变换。这种西装穿着入时,潇洒随便,自由舒适。
中小学教师在购买西装时,是选择欧式,还是英、美式,这要考虑自身的体型、性格等因素,要因人而异,不可强求一律。但是,在着装上一定要讲究地点,场合。一般地说,教师在参加会议(特别是隆重的集会,如家长会、毕业典礼等)、上公开课、观摩课等正式的场合,要着礼服式西装。这不仅是展示自己形象的需要,而且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平时上班、上课可着办公式西装,为避免被粉末染污并方便换洗,服装面料以混纺为宜。当然,教师进课堂,平时也可着外出式西装,但切忌西装及其饰物的颜色太鲜艳。
2.  西装穿着的讲究
首先,要讲究西装的配色。配色是否优美恰当,是否讲究艺术性等,直接关系到西装的穿着效果。这种配色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调和颜色,也就是三件服装选用协调色。例如:西装是蓝色,衬衫应选用浅蓝色,领带用深蓝色。调和配色简单易行,而且善于突出男性的刚健、沉着、冷静的阳刚之美。另一种是对比配色,就是运用色调上对应的或接近对应的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配色关系。例如:蓝西装、红领带,带有暗隐红条的白衬衫。其颜色反差强烈,给人以充满激情、干劲百倍、潇洒大度、热情奔放、外向型性格的男子汉形象。西装与其配件的色彩搭配详见下表2—1:





表2—1    西装与其配件的色彩搭配表
第二是注意穿着细节。穿西装与其制做和设计西服的严谨性一样,有着自己特有的规则。例如,男性西装的穿着,除双排纽扣的西装外,在任何场合下都不应将纽扣完全扣上,即使是在庄重严肃的场面,也只扣第一个纽扣;如果是外出、旅游、访友等都不应扣扣子,以显得人随和大方、平易近人而不拘谨,同时也可减少西装摩擦和劳损。又如,穿西装时,衬衫必须系在裤腰内,一则显得人精神利索,二则无损西装紧身的造型。如果穿马甲,应将领带放在马甲内,把扣扣好。西装马甲可以不扣最下边的一个扣。穿西装还要注意领和袖的部位,衬衫袖扣应扣好,并能露出一厘米左右为好。衬衫领要平直,并由西装领压住,并且略高出西服领为好。再如,西装的口袋一般不放东西,最多放一块手帕,不可放得鼓鼓囊囊的;走路时,也不可把双手插在西装上衣口袋里。
着西装还有许多讲究,比如要注意花型组合和面料的一致性等。有人把穿西装的禁忌归纳为以下十点:
①裤腿太短,裤脚没长及鞋面。
②大裤裆。
③裤脚口太大。
④衬衣领子太大,衣领和脖颈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⑤衬衣太瘦裹紧肚皮,衣领难以扣上。
⑥领带颜色刺眼,与服装色彩不协调。
⑦上衣袖子太长。
⑧身穿西装,脚登运动鞋。
⑨皮鞋、袜子与西服不配套。
⑩西服款式与人的身份不相吻合。
教师在着西装时,还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西装的上口袋不宜插钢笔、圆珠笔及眼镜,必要时可放入内袋中,但应以不影响西装的挺括为宜。
②领带的花型以条纹式、小碎花为宜,不要选择鲜艳的大花型,以免有失庄重。
③女教师在比较庄重的场合,宜着成套西装,并佩戴领带。一般情况下,在课堂上,上衣可与不同质地、颜色的裙子、裤子搭配,这样更显得潇洒、亲切;也不需打领带,可在西装上衣驳头配戴精巧的饰件。切不要因为内衣好看就将领子层层叠叠地翻出来。
  
二、尽展女性风采的裙装

裙装是人类最古老的服装。人类祖先就身围用树叶和兽皮连在一起制成的围裙,即那个时代不分男女都腰扎这种围裙。古书的“裙”字曾写作“群”,《说文解字》释为“下裳”。据五代学者马缟撰《中华古今注》称:“古制衣裳相连,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皆以绢为之。”由此可见,在我国,裙装成为女性专用服装始自周代。但至今在少数热带国家和地区也有男子作为便服来穿裙子的。
裙装历经几千年的发展衍变,在近代国际流行时装中跃居首位。由于裙装的设计与制做较为单纯,易于变化,从用料上说,棉、毛、丝、麻、化纤、呢绒、绸缎、皮革、合成织物等皆可为之,且不受民族地区所限,春夏秋冬,四时皆宜,无论从美化或装饰的角度,还是从生理角度来看,裙装对女性来说都是非常理想的。故而东西方时装界权威普遍认为,裙装已经或正在成为具有女性标志的特种衣着。
1.  裙装的品类
裙装的种类繁多,它的款式变化已由几十种发展成数百种。在此,我们择要介绍几种比较适宜教师穿着的裙装。
①直筒裙。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中长裙,中青年妇女穿这种裙子较为普遍。其裙摆可以下垂到膝部以下,小腿的中部,特点是裙身与裙摆的宽度等同。裁剪直筒裙一般是按贴臀、合体和紧身的原则。因此,穿起来人显得苗条,阿娜多姿。裙子面料选择范围广泛,通常采用毛呢、粘纤织物或棉织物均可。
②西服裙。其长度比例与直筒裙相似,是一种最常见的裙装。一般与较短的西服上衣搭配成套。这种裙子通常有一暗裥,在裙身中心处的上方缝合而成,下方有一个20公分左右长的暗裥。整个裙身呈上窄下宽的形状,便于行走,活动方便。西服裙最好选用毛料、呢绒作面料,也可用挺实的化纤织物和混纺织物作面料。
③开衩裙。顾名思义,开衩裙在裙子的前片或后片开有一条衩缝,缝长约为裙长的1/4。整个裙体瘦窄,紧绷腰身,略现女子形体之美。但是裙摆宽度加大,中央有衩缝,所以行走方便灵活。开衩裙可以选择毛呢、化纤织物和混纺织物。色调应以深色为基调,不应过于鲜艳,要给人朴实庄重之感。此裙装很适于作礼服、秘书服、空中小姐服和军服。
④连衣裙。这是一种由上衣和裙子连在一起的一种裙装款式。夏季姑娘穿着连衣裙不但美丽动人,给人深刻印象,而且缝制简单,节省衣料,穿着方便。因此,连衣裙作为女性的办公服、医护服、服务装等,经过长时间考验,久盛不衰,颇受各界妇女的喜爱。
连衣裙的款式繁多。从上衣部分来看,领子变化就相当大,有方领、尖领、圆领、翻领、燕尾领或立领。还有无领连衣裙,例如鸡心领、圆弧领、尖心领、曲线花领等。连衣裙的主体部分更是变化多端,有前开襟、后开襟和侧开襟,开襟尺度可大可小,任意选择。可以前面系扣,也可以后面系扣。袖子有长袖、短袖和无袖之分。再从下部的裙子样式来看,有斜裙、直裙、喇叭裙等。裙体长度不等,裙摆有些在膝盖以上,有些在膝盖以下。腰围有的掐褶,有的无褶。
由于连衣裙的上衣和裙子连在一起,没有重叠处,所以裁制时节省衣料。连衣裙对低档面料的适应性很强,即使是用价格低廉的低档布料也可裁制出漂亮合体的连衣裙。选择连衣裙面料时,以凉爽、透风、轻逸、挺括为好。花色可以根据穿者的年龄、体形、肤色和喜爱来决定。胖者一般选用竖条基调,瘦者多选用横格基调。高龄妇女常选穿素雅大方、爽朗轻快的连衣裙;年轻的女性爱选用色泽鲜艳、花格明显的连衣裙。
2.  女教师怎样着裙装
女教师穿着裙装,除应遵循一般的着装原则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选择裙装时,款式要注重明快而大方、新颖而高雅。以上介绍的四种款式对女教师穿着都比较适宜。但由于裙装家族品种繁多、款式千变万化,有些对其他职业女性不失为时装佳品,而对教师来说就不一定合适,比如钟形裙、后宫裙、球裙、裹裙、超短裙等等,教师穿着有失庄重。因此,女教师在选择裙装款式时一定要慎重。
②就裙装的花色而言,教师不宜选择大花型的布料、颜色也不宜太鲜艳。另外,裙装胸前的刺绣、边缘的镶嵌和滚边,以及领子和兜盖的变化也不宜太复杂花俏。
③年龄和体型仍是女教师着裙装的主要依据。年轻女教师可以着短裙,这样可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富有青春的朝气和动感,但着长裙束腰后,更能充分显示苗条的身材和文静的气质。中年女教师的裙子则要长短适中,太短有失身份,太长又显得累赘,线条简洁、剪裁合身的裙子才可显示出落落大方、精明能干、稳重端庄的大家风范。
一般说来,体型较胖的女教师,裙子宜选深色,因为深色有收缩感;而浅色有放大感,比较适合身材瘦小的女教师。肩膀窄、腰低的,应选全身统一色调或下身偏深的裙装。臀小的,应选略暗色彩的裙装。而大腿较粗者,应选棉、麻类为料。如小腿较粗,裙长要达小腿中部,鞋子要色浅跟矮,丝袜以薄透、色深为宜。如小腿较细,裙子要比较贴身,矮跟鞋配花纹、花边的丝袜最好。“O”型腿的人要穿较长的裙子,款式以A型阔裙为好,直裙往往会暴露小腿的缺点,丝袜、鞋子不要穿露跟的,鞋头如有饰物也可转移别人的视线。
④要注意裙子的色彩搭配。花俏的半身裙最好配以素色衬衫,白色是其最佳搭配。在一般情况下,裙子的颜色应深于上衣的颜色,以保持视觉的平衡,不至于产生头重脚轻之感。
⑤女教师如果穿连衣裙,以直身裙、衬衫裙或旗袍式连衣裙为宜。背心式连衣裙无领无袖,一般适于在家穿着。如上班穿着,须将外套穿在外面,这样会显得潇洒大方,别致而有新意。另外,长脸型或长脖颈者,不宜穿鸡心领或V字形领的连衣裙。
⑥无论穿何种裙装,袜子的长度一定要高于裙子的下摆,一般高出10公分左右,否则一走动会露出一截腿来,极为不雅。
三、其它几种常见服装的穿着

1.  令国人自豪的中山装
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的发展,孕育着不同的服装艺术。中山装的起源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系。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一位日本朋友送给他一套日本铁路工人穿的铁路服。中山先生试穿后觉得比中国的长袍马褂庄重大方,简便灵活,但也不像西装那样洋气,很适合中国男人穿着。回国以后,孙中山先生来到上海亨利制衣店,请裁缝造样缝制一件。店主人王亨利裁剪时略作改动,把日本铁路服后背两块对称布料改成一片。这样,主体显得完整,还能表现出孙中山先生驱逐列强,统一祖国的伟大志愿。衣袋的式样也有所改进。孙中山先生着此套新款式服装的照片在报纸上刊登后,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特别是在青年学生中反响最大。孙中山先生非常感激,特向亨利制衣店题词制匾,以示感谢。后人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给这种服装取名为中山装。
中山装在中国诞生以后,深受中国男性喜爱。它实用性强,四季皆宜,高雅朴实,造型端庄、整齐、大方。紧闭式衣领,腰线略有收缩,给人以恢宏、庄严的感觉;四个方中寓圆的对称衣兜,已不复有远古神秘的色彩。它上下、大小、内外的组合,以三维空间的深度,简洁大方的造型,展示了一个情感的世界和磅礴的动力,并获得了超越时空的艺术效果。
尽管眼下的中山装有受西装冲击之势,但中山装在内地特别是中老年人中仍有较大市场。根据服装款式一般20年左右出现一个变化周期的规律,中山装在近几年内再度辉煌也不无可能。
教师在着中山装时应注意:
①为保持中山装的挺括,使之棱角分明,面料以混纺为宜,如毛华达呢、毛哔叽、板司呢等。色彩以黑、深蓝、深灰为主,以显示着装者的宽厚、深邃的意蕴。
②中山装有3兜和4兜之分,前者为暗兜,后者为明式吊兜,并配有带扣眼的兜盖。着4兜中山装时除在左兜中插笔外,一般不要在兜中放置随身用品,否则会破坏中山装造型的平衡和对称。
③着中山装一定要配白色衬衫,如配花色或彩色衬衫则显得不伦不类。
④中山装前襟的纽扣(一般5个或7个)须一一扣上,在比较庄重的场合,领口处的风纪扣也应扣好。
2.  颇具民族特色的旗袍
旗袍起源于300多年前的清朝,当时是满族男女都穿的服装。满族人分为八旗,又称旗人,故名。后逐渐演变为我国妇女独有的传统服装。它线条流畅,贴身合体,美观大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一直被视为东方女装的代表而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近年来,在日本、欧美特别是法国举办的时装表演,有很多新装造型,就是借鉴中国旗袍设计的。
旗袍之所以深受我国妇女、乃至世界妇女的喜爱,首先是因为旗袍设计巧妙、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带子,袢件和衣袋等附件装饰,主体反映出女性身材之美;斜襟系襻是旗袍与西服连衣裙最明显的区别。第二是因为旗袍在保持其主体款式的基础上品种式样繁多,变化较大,四季适应性强。有及于脚背的长旗袍,有达到膝盖以下的中旗袍和高于膝盖的短旗袍;袖子有长袖、中袖、短袖和无袖4种款式;有高领、无领和元宝领等样式;两侧开衩有高中低的区别;缝在襟缝边上的扣襻,盘花也有几十种,千奇百怪,各式各样;有些旗袍在胸襟饰以适宜的刺绣,装点独特,更加突出了旗袍的民族风格。第三是旗袍随着时令季节的变化,有夹、单、棉、衬绒等,并且选料范围广泛,裁剪时与连衣裙一样节省许多衣料。
女教师在选用旗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穿着季节以暮春初夏或秋季为宜,面料应厚实而柔软,花色亦不宜太艳。扣襻盘花不宜太古怪,胸襟刺绣装点也应以暗色调为宜。
②最好选择中旗袍或长旗袍,并以长袖或中袖为宜,且以低开衩为好。丝袜要以高于开衩10公分为宜。
③旗袍适于身材苗条而匀称的女教师穿着,身矮体胖者不可穿着。
3.  潇洒随意的茄克衫
茄克衫最早起源于空军和陆军服装,是一种前开襟式长袖短外套。门襟普遍采用拉链,故亦称拉链衫。随着时间的推移,服装设计师对茄克衫进行不断改进,设计出许许多多的新款茄克衫。就外型轮廓而言,茄克衫要求短小合体,适当地夸张肩宽,在下摆和袖口装上弹力罗纹,上身显得短小精悍,十分精神,下身裤子突出长度,外部呈上宽下窄的“T”字形,从视觉上增加人体的高度,给人以潇洒修长的美感。茄克衫胸前没有纽扣显得干净利落。特别是拉链比较自由,全拉上则封闭,显得严肃俊爽;全不拉或半拉则敞胸,衬衫如系领带,显得飘逸潇洒,很有西装的风度。口袋一般用斜插袋,突出胸前简洁明快之美感,因而受到男女老少的普遍喜爱。
教师着茄克衫时应注意色彩的选择,一般是较浅的茄克衫配深色的裤子,再就是茄克衫前部一般有电脑刺绣或衣缝镶嵌等装饰,要避免此类装饰的过分惹眼。另外,尽量不穿茄克衫衍生出的服装,如背心式茄克衫等。个头儿较高的教师着茄克衫时要慎重。
4.  粗犷豪放的牛仔装
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是列维·斯特劳斯在1853年用篷车上的褐色帆布缝制而成的。它的问世,马上得到了美国西部淘金工人的欢迎,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列维裤”。牛仔装便是指由牛仔裤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系列的牛仔茄克、牛仔背心、牛仔短裤和短裙等。
牛仔裤是牛仔系列服装的典型代表,大多以牛仔布(我国俗称劳动布或坚固呢)作为面料,坚固耐洗,结实耐磨。其基本特点是:低腰身、包臀、直裤筒、铜铆钉,颜色多为石磨青蓝、藏青黑色等,缝线多为桔红色,一般后腰上饰以皮标签。牛仔裤不仅其耐磨性几乎可达到无与伦比的程度,而且款式上由于紧包臀部,裤腿较瘦,又缉以明线,线条分明,因而能充分表现出人体的自然形态美,并且能够帮助人体下腹绷紧和收起,显得干净利索,精神倍增,给人一种轻快感,富有节奏明快的风格。特别是身材较好的女青年穿着起来,更能突出线条美,显得妩媚多姿;如果个子不高的人穿条牛仔裤,可显得修长苗条,能起到扬长避短的作用。由于实用和审美方面的优势,使得出身卑微的牛仔裤一跃而身价百倍,久盛不衰,成为风靡全球的流行时装。
男女教师均可着牛仔装,以着牛仔裤居多。而着牛仔上衣、背心要考虑装饰上的简明。女教师夏季着牛仔裙的长短要适宜,并配穿长度适宜的丝袜。由于现代牛仔装的设计中,诸如滚边绣花、纽饰和钉饰等,十分突出女性化,因此男教师在选择牛仔装时要慎重。另外,腿粗或腿短的教师臀部太宽大的教师不适宜着牛仔裤,
5.  美丽舒服的T恤
服装能反映时代气息和特征,当今大多数青年都刻意追求流行的款式和色彩,以丰富自己的生活,突出自己的个性。T恤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它集内、外衣功能于一体,穿着舒适,潇洒大方,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五彩缤纷的夏装中独领风骚。T恤面料考究,衣饰工艺先进,领型变化多端,并且T恤颜色参差不齐、不断变换,穿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教师着T恤首先应注意合体,太肥显得松垮无神,太瘦又显得过分单薄(因着T恤一般无内衣);宽大、肥胖体型者宜着竖条纹的T恤,反之,则穿横条纹为宜。此外,还要注意根据脸型选择领型;半袖不宜太短,以齐肘为宜,太长则有不伦不类之嫌,并且穿起来肘部特别不舒服;花色、衣饰(电脑刺绣图案)的选择也要适合教师的职业特点。
6.  日新月异的大衣和羽绒服
大衣是由外套演变而来,大衣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的法国,尔后在欧洲流行开来。19世纪末,英国著名服装商托马斯·柏伯丽设计制造的大衣,款式多样,高雅俏丽,很受人们的欢迎。大衣因其用途、形态、衣料和做工的不同而名称各异,近10年来,大衣在各国服装市场上十分走俏,不仅作为时髦的女冬装大行其道,有时还是穿着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大衣颜色最好为驼色、中灰色、深蓝色、黑色,泥土色调的花呢大衣也可以。
羽绒服原来只是滑雪和登山运动员所穿的服装,由于它轻便耐寒不妨碍运动,近年来已发展成流行的冬季服装,被誉为男女老幼的御寒佳品。目前,羽绒服的款式已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缝制方法各异,而且日趋精致美观,品种愈来愈多,令人目不暇接。
大衣、羽绒服作为防寒服,是男女教师上班途中穿着的佳品,在校园中穿着也显得大度洒脱。但一般不宜着这两种服装进课堂,因为穿着大衣立于讲台,会给学生以高高在上的感觉,在教室内穿羽绒服既显得身体臃肿,也与温馨的课堂气氛不协调。教师在着羽绒服时应适当考虑面料的花色组合,但大衣款式应力求简洁传统,那些多余的口袋、华丽的纽扣或其他添加物,往往会使大衣显出俗气低档的味道。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用户名:记住我的用户名、密码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