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魔盒插件怎么清除:新闻撰写技巧12 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3:19

把会议新闻铸成精品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永亮 阎志英

  会议新闻,是大多数媒体的必有新闻。如何报道好会议新闻,又是各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在新闻改革中,如何把会议新闻铸就成精品似乎成了常有话题。新闻界的一些媒体和名记者、名编辑在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受众意识:铸就精品的奠基石

  我们各级主流媒体,每天报道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发布政府的政策,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但是从报道形式、选题到内容上,仍嫌"老套"。在快节奏的今天,受众不善于去细细琢磨字里行间的含意,而喜欢透明地、立竿见影地获取直接信息。为了让我们的广大普通百姓能从会议报道中快速地、清晰地、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受众意识。其中关键要抱定一个宗旨:把会议变成"新闻",让读者一口吃到"馅"。会议不等于新闻,如果把会议比作一个包子的话,那包子里面的"馅"才是新闻。记者要善于挖掘"馅",把"馅"奉献给读者。好的会议消息总是给读者提供最新鲜、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而长篇累牍的空话套话,犹如一只无馅的馒头,让人吃了半天,吃不到一点"实货"。因此从新闻角度讲,这类会议报道篇幅再长,价值仍然不大。值得称道的是,近来中央电视台改进会议新闻报道不只是精简了可报可不报的一般会议新闻,更重要的是对有些会议新闻进行深度挖掘,把淹没在会议新闻中真正有价值的新闻及时播出,如从"全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中,提炼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工作取得成绩","2002年力争新增就业岗位800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总额超过600亿元"等有价值的内容,把广大受众关注的新闻凸现了出来。

  会议新闻属于动态消息,有很强的时效性,但新闻讲究时效,并不意味着在没有认真思考的情况下就把重大事件匆匆忙忙地报道出来。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抢发出一条精良的会议新闻,事实上记者的功夫不在会场内,而在会场外;不是在会议后,而要做在会议前。首先就是要做到事前吃透会议精神,对于要报道的会议,应该做到心中有数,事前策划好该宣传什么、抓什么问题,通过对信息进行筛选、整合,注重挖掘会议的现实意义,增加信息量,才能把新闻"做大",将会议新闻做成深度报道。记者要在会议前"做功课",并不意味着记者就可以根据手头掌握的信息,按先入为主的"预定设想"来报道会议,而是为了能在会议中"抓"新闻而作充分准备。很多有经验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领导讲话中的插曲,经常是老百姓十分关心的问题。领导在会上即席就某一问题讲了几则小故事、小插曲,这一类的报告最易针砭时弊、生动而有张力,若把这样的闪光点和精彩的观点补充到会议的"统发稿"里,可为会议新闻增色不少,提高其"含金量"。例如,2002年1月11日《东视新闻》有一则名为《五位市长一个会》的报道,做得颇有新意。这原本是一条关于上海市行业协会发展署成立揭牌的消息,过去报道此类会议新闻,往往列一下出席领导名单,拍个"揭牌"镜头了事。但是,这则会议新闻把报道角度放在"一个揭牌仪式为什么会有五位市领导到场"这一新闻闪光点上,从陈良宇市长在会上讲述的一个事例说起,深刻指出了眼下行业协会政府行政干预多,突出反映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的迫切性。这样就从一个一般的会议消息中,透露出政府以真抓实干来适应中国入世的形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创新策划:铸就精品的设计师

  创新策划的重要目标是多出精品,有利于新闻报道的前瞻性和满足受众提前认知的需求。为了多出精品,就必须在精谋的基础上下功夫精作。从采访到写作,从标题制作到版面安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句,都必须做到精益求精,不能有丝毫马虎。它提醒新闻工作者:受众头疼的其实是枯燥的程式化的会议动态,而不是鲜活的有价值的会议新闻。对后者,他们是欢迎的,是有接受和了解的需要的。所以,会议报道改革的指导思想,首先就是要减少程式化报道,增加会议新闻的"含金量",变"会议动态"为会议新闻,使其成为真正的新闻。

  新华社2003年的"两会"报道,用创新精神策划会议新闻,设计出一篇篇为人称道的会议新闻精品。"两会"的关键是一个"会"字,由此衍生出各种与之相关的内容:会议日程、政府工作报告、各种发言、新闻发布会等。以往报道,常见做法是全文照登相关报告、发言,配发评论,对之进行"解释"。而今年,新华社的报道方式转移到对信息的"解读"上。"解释"是预设一个肯定的立场加以具体阐释,而"解读"则是没有预设前提地发问和探求。解释、解读,虽只一字之差,却有根本变化。

  首先表现在对数字的解读上。财政部长项怀诚3月6日作《国务院关于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新华社记者的报道是《赤字突破3000亿 国债缩减100亿---预算报告完全解读》,从6个角度剖析,为读者解读这则财政报告。6个角度,每一个都先问"为什么",以便读者主动接受信息,而非被动灌输概念。

  其次是对政策的解读。全国人大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后,新华社不仅对改革方案作了报道,而且在第一时间走访了相关的部委,发出《国资委,如何打理十万亿国资》、《银监委,金融风险的把门人》、《经贸委,平静面对"淡出"》等报道,详细解读机构改革的意义和目的,是领着读者去"串门",而并非交给读者一个"地址",让他们自己去找。

  新闻报道,贵在创新,关于会议和领导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尤为重要。必须在传播理念转变上下功夫,媒体对于一些领导讲话和会议文件不仅要给予报道,更要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在形式上做活,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亲和力,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让公众对会议的方针和政策有深刻的了解。一般说,一个重要会议的重要报道,都有新精神、新概念的提出;这些新精神、新概念又往往是老百姓关注的新闻点。新闻单位应該抓住这些新闻热点,用"特写"的手法把文章做大、做足。这里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新精神的准确把握问题,如果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没有创新的灵感,就不能识别"新"、判断"新",就写不出创新的新闻。创新的新闻是通过创新的思想发现的。会议中的"新"是和"不新"混在一起的,不吃透文件精神,有"新"看不出"新"。不是随意概括,不能断章取义,准确是关键。2002年深圳市第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深圳面向新世纪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提出到2005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1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到2030年左右赶上发达国家水平。《深圳商报》围绕这一"新"精神、新任务,做足了"新"文章,最后推出《向着宏伟的目标迈进》的重要社论,起到了激励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开拓进取、再创深圳辉煌的作用。还对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现代文化名城"、"高科技城市"等24个新概念的定义、内容一一注释。人大、政协会期间,对市长的《政府工作报告》挑选出"科技兴贸"、"消费信贷"、"金融安全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股份期权制度"等20多个新概念予以注解。

  新闻敏感:铸就精品的推动力

  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敏锐地发现新闻和对新闻所具有的价值迅速做出判断的能力。没有新闻敏感性,就当不了新闻工作者;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就不能成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这里所说的新闻敏感,就是善于"读"懂会议。大凡重要的会议上,总有一种我们称之谓"精神"的东西。我们要努力去挖掘并吃透这种"精神"与实际工作、特别是与百姓的生活、利益的关系。哪些是一以贯之,需要始终坚持的;哪些是新的观点、新的举措;哪些是在新的形势、新的情况下特别强调的或重中之重的等等。要让读者领会好"精神",记者首先要吃透"精神",同时又要考虑这些会议精神的贯彻,将会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产生什么影响。所有这些,"通稿"上是不可能给你现成准备的。同时,有些领导在作报告时,还常会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事例去诠释会议的内容,这里常常有闪光的见解、新颖的观点。把这些内容用一种适当的方式传播出去,也会给人以启迪。而这些,又是那些迟到早退、心不在焉的会议采访者所无法做到的。

  2001年6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就北方水资源现状和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的情况举行记者招待会。与会的每位记者都有一份类似新闻通稿的材料,内容较为概括。当时的经济日报实习记者将新闻材料改编成一则1000多字的消息发给了夜班编辑。次日见报已变成了一则100多字的简讯,没什么新意,内容也不丰富。翻看其他报纸,北京当地媒体如北京青年报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就较为翔实,既有新闻材料作为背景,又有来自会上新鲜、生动、引人的信息。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北京将投入250亿解决缺水问题 生活用水价将调至6元/立方米》。显然,中国青年报紧紧抓住了人们关心的问题来报道新闻,鲜活的信息深深吸引着读者。按新闻的规律来采写新闻,从"会海"中捞"活鱼",应该跳出从会议报道会议的框框,跳出会议报道的陈旧模式,这是会议新闻改革谈了很久的话题。在对北京水问题新闻发布会的报道上,中国青年报抓住了"活鱼"。不仅如此,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还引用了大量会上提供的材料,并巧妙地将这些材料与鲜活的信息结合起来。与中国青年报这篇报道相比,那则经济日报的简讯却是落入了会议新闻报道的俗套。

  对会议新闻而言,新闻敏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和锻炼逐步培养出来并加以提高的。新闻工作者所要求的敏感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主要依靠技术、经验。而新闻敏感主要来自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修养、观察判断是非的能力以及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等诸多因素。同时,还要有深入基层,多侧面、多角度,站在历史整体高度,抓住实质性问题的本领。

  1978年11月16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新华社电讯稿《中共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则电讯稿,本来是在刚结束的北京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报道中的一段话,在当时中央对这件事情还没有公开明确的说法的时候,这段话重大的新闻价值就凸现出来。新华社单独摘出来发电讯稿,在舆论上推动了天安门事件的彻底平反。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华社记者郭玲春对会议报道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她写的追悼会、纪念会、座谈会、表彰会等一批会议消息在全国新闻界引起了反响,她的每一篇稿子都是在用心写作。她在一篇答读者信中这样说,常有人认为会议消息可以信手拈来,不费周折,"惟有深入其中,方知个中滋味。以应景而又不想按例采写的当日消息为例,你边听,边记,边体味内中精神,你观察四周,搜罗细节甚至即兴采访,而后定下重点,考虑段落,如果席间备有茶点,任凭佳果美肴,你往往无心品尝。待你回社写稿,虽说字数寥寥,不经推敲,即已身心疲惫,几乎耗去你全副的精力。这还不是终止。事毕后回家,竟会辗转难眠,那个盘桓于脑际的词句、段落迟迟不肯散去,你又会想及其中的疏漏与不当,越发惴惴不安。因为,那无法弥补的遗憾已留在了白纸黑字上。"这一段话,说出了郭玲春在采写每一篇会议报道时,自始至终是如何冥思苦想,绞尽脑汁,耗尽精力,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确实,如果没有这样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想写出好的会议报道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