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门 叶音英全套:新闻撰写技巧6 从语言表达上求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3:34:30

从语言表达上求新

有的同志总感到,导语写得好不好,主要看内容,语言好赖无关紧要。这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全对。内容是主要的没有错,但它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再好的事实,再好的主题,表达不明白、不到位,就很难被受众完整准确地接受。我国汉语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语言的可选择性、敏感性、能动性,更丰富了它表达功能的多样性。语言老道的作者,常常会借此传递一种让读者能触摸到的感觉、情感及思想内核,可能是思维的透彻,也可能是想象力的奔放。仔细品读一些新闻佳作的导语,我们常常会从中感受到新闻语言的独特魅力。

1、少用评论性语言,多用描写性语言。

编稿过程中,我经常会看到一些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或凸现稿件的主题思想,使用大段大段的评论性语言。对一些关系重大、原则性强的报道,立足新闻事实旗帜鲜明地发表议论,适时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完全必要的;但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大量的新闻导语,还是应多用描写性语言,以报道客观事实为主体。描写性语言与议论性语言并不矛盾,描写性语言运用得好,同样可表明作者的态度,体现作者的倾向性观点。比如消息《连续45年无业务等级事故、无行政责任事故的某弹药仓库??(眉题)每月一次的安全形势分析会照开不误(主题)》的导语,就没有直接去发表议论,但作者的态度与稿件的主题思想仍然一目了然。

本报消息 没有召集“笔杆子”总结经验,没有举行庆祝会、会餐以示庆贺。9月27日,连续45年无业务等级事故、无行政责任事故的某弹药仓库,以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这种极不张扬的形式,平平静静地度过了仓库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时刻。

有人否认这则导语是描写性的,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导语中体现得较为强烈;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者并没有采用是什么、不是什么,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议论性语言。

从阅读心理分析,读者阅读新闻并不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堂上等着老师来讲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怎么怎么是对的、怎么怎么是错的;而是有着强烈的互动心理,渴望与作者一起审视新闻事实,或一起产生思想共鸣,或互为启发产生更多联想,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思考欲望。要达到这一效果,作者就要尽可能地避免直接发表议论,而是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去表达事实,以望得到读者的认同和感化,产生更多的阅读情趣。“单相思”式地直接发表议论,读者未必买你的账,结果很可能是作者“自作多情”,造成“一厢情愿”的尴尬局面。

2、少用现话套话,多用群众性语言。

新闻语言的美,不是字面上表现出来的华丽词藻,也不是句句都是警句名言,而应该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认识的能动表达,使读者在任何阅读环境下都能通过新闻语言,联想出一幅幅有形、有声、有色、有味的动人画面。因此,语言的功夫不仅仅体现在文字表达能力上,还体现在对客观事物的仔细观察和深刻认识上。一般的工人、农民和士兵,并没有多高的语言学历,但他们的许多语言却生动鲜活,富有个性,很重要的就是得益于他们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识。有些作者总觉着自己是玩“笔杆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要高人一筹。其实并不一定如此。许多同志的语言尽管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但也难免有其局限性。尤其是长期从事新闻写作的同志,容易使自己的语言充斥现话套话,形成模式出现僵化。而群众语言的鲜活性、反叛性,很容易激活我们固有的语言模式,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的导语写作,要常写常新,不妨返朴归真,多向人民群众学习,多从群众语言中汲取些营养,用群众中新鲜活泼、有个性、有生命的语言取代现话、套话,使我们的笔下新风扑面,多些乾坤清气。

写到这里,我想起《解放军报》曾发表过一篇消息,题目是《好兵也是社会“通行证”》。其导语就很有战士语言的味道:“南京军区某集团军警调连的战士退伍时比技术兵还要‘火’:不是求你给我介绍一份工作,而是你请我去我还要考虑一下哩。”别看就三言两语,可它传递的不仅是稿件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新闻事实,甚至将战士自信、牛气的神态也表达得活龙活现。想想一本正经的公文语言能表达出这种效果吗?

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语言有时就像人的打扮,雍贵典雅是一种美,朴素淡雅也自有其韵味。语言的风格也可以往两个方面去追求,要么文一点,要么白一点,只要与导语的内容协调适宜即可。千万不能文得不雅,白得不俗。

3、少用形容词和副词,多用动词。

路透社在报道德军入侵法国巴黎时的新闻导语里曾这样写到:德军的坦克穿过协和广场,德军装甲车从爱丽舍宫的绿树浓荫下隆隆驶过。这里并没对德军的侵略行径作激烈的抨击,而是用“穿过”、“驶过”两个动词作客观报道,加之与“协和广场”、“绿树浓荫”相对比,从而形成了强烈的感情反差,收到了较好的表达效果。这就启示我们,在导语写作中,尽量少用虚词,多用实词;即使在实词使用中,也宜少用形容词、副词,多用动词。我们常用“有声有色”形容文章写得生动,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动静、有描写,因为有动才有声,有描才有色。

实践证明,在导语写作中适当使用动词,可以使新闻产生动感,从而增强新闻的形象性;全文也会跟着跳动,有助于克服新闻写作的死板、枯燥。但有时单用一两个动词,还不能形成“动”的连续性,新闻的形象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我们要尽可能连续使用一连串动词,使之构成一个连续不断的系列画面,像放电影一样,新闻的形象自然就会“动”起来。

4、少用笼统概括性语言,多用具体生动的语言。

真实,是导语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但并不是惟一要求;它还要求语言准确生动。我们一些记者、通讯员为了追求真实,常常用一些笼统的概括性语言代替具体生动的语言。因为这些语言的外延大,用起来保险,不容易出错,但也正因为它的外延较大,而内涵就比较小,表达内容受到局限,就很难谈得上准确生动了。我们的许多废话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些同志调侃地说,我们的报纸可能净是废话,但没一句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导语中笼统概括性语言较多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记者、通讯员采访不够深入细致。写好导语,有时需要鲜活的情节。要获得鲜活的情节,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来完成。只有采访深入了,我们才能克服空洞的说教,用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语言来说话。越是生动、具体、形象的语言越有新意,越能打动读者。

对于一些事件性新闻,达到这些要求相对比较容易;但对一些非事件性语言,就相对较为困难。在这一点上,我们可注意抓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特点的典型情节,使笼统抽象的东西具体化、画面化。比如,新华社发的《落实政策成群鸭子涌进合肥市》,本是一篇非事件性新闻,但由于它的导语抓住了一些典型情节,稿件同样让读者如见其景,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个导语是这样写的:“初秋的合肥街头,每天清晨可以看到手持竹竿的农民,赶着千百只鸭子穿过闹市。鸭群一来,满街一片嘎嘎声,大小车辆纷纷让路……”读了这个导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幅有声有景的动人画面。

5、少些说教式语言,多些服务性语言。

我们的新闻媒介是为广大受众服务的,报道什么样的内容,选择什么样的报道方式,都应该考虑受众的需要。一些新闻导语之所以不被广大受众所接受,很大原因就是缺少服务意识,常常打官腔、说官话,居高临下地指手画脚,总让人感到有些“三娘教子”味道。这样的媒体当然不会受到受众的欢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较有买点的媒体,非常关注读者的需要。他们设身处地地为受众着想,平等待人,和蔼可亲,用提供情况、提供信息、提供知识的办法为受众服务,可近、可亲、可信、可用,通过服务树立了自身的良好形象,同时也达到了宣传、鼓动、启迪的实效。

6、少用过头语言,多些实在语言。

新闻语言要实实在在,讲的每一句话都要有根有据、入情入理,经得起推敲,不能感情用事。弄不清楚的事不讲,想当然的话不说,讲话要有分寸,要留有余地。有的记者、通讯员社会责任感很强,看问题也很敏锐,但写出的稿件常出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握好度,说起话来神乎其神,甚至强词夺理,不仅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名声,也容易使读者生厌反感。

前不久到部队采访,写了一篇反映领导关心基层干部的消息,题目是《有了难处你要说》。初稿的导语是这样写的:“不给组织添麻烦!”这句标志党员思想觉悟的“关键词”,日前在军区药检所受到质疑;代之而来的,是一句人情味十足的人性化语言??有了难处你要说!

应该说,这篇导语的主题思想比较鲜明,语言也比较简炼;但总觉着“质疑”一词不很妥当,“不给组织添麻烦!”这句话本身并没错,是不该受到质疑的,应该受到“质疑”的,是过分强调这方面内容的做法。随后,我又征求了几位同事的意见,他们都有这方面的感觉。于是,我又将导语作了重新改写:

本报消息 如何处理个人困难与工作需要的关系?11月16日,军区药品检验所所长顾建儒在阐述这一问题时,表现出少有的节制。他不再一味强调“不给组织添麻烦”,而是鼓励官兵“有了难处你要说”。这是所党委“一班人”围绕一典型事例深思后形成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