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锻造赚钱:“求福不回”的晏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27:37
        读《晏子春秋》,对晏子其人深为敬佩,这位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齐国大夫,体恤百姓,居官清廉,刚正不阿,他身上焕发出来的人格魅力,至今还熠熠生辉,为人们称颂不绝。
        且说周灵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夏五月,齐国发生了一场内乱,右卿崔杼设计杀死了国君齐庄公、立景公,自封为右相,又命将军庆封为左相,专权一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崔杼伙同庆封,胁迫晏子和其他将军大夫们向他举行效忠盟誓。据《晏子春秋·内篇杂上第五》记载,崔杼在太庙的地穴边,“为坛三仞,坎其下,以甲千列环其内外,盟者皆脱剑而入”。摆下这样的阵势可不是闹着玩的,崔杼筑了一个二三丈高的土坛,下面又挖了一个坑,周围布满了上千名荷戟佩剑的甲士,如临大敌,一派阴森肃然的气氛。崔杼拟定的誓词是:“不与崔庆,而与公室者,受其不祥。”意思是说,不肯亲附我崔杼和庆封二人,却一心向着朝廷的,都要遭到“不祥”(祸殃)。什么样的“不祥”呢?崔杼言道:“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颈,剑承其心。”慑于崔杼淫威,群臣不寒而栗,不得不一个个俯首听命。
        轮到晏子表态,晏子捧着一杯血,仰天叹曰:“呜呼!崔子为无道……不与公室而与崔庆者,受此不祥!”崔杼大怒,威胁道:“你若把你说的誓词改过来,我让你和我共同执掌齐国;你若不照着我说的发誓,就等着戟穿你颈、剑刺你心,你看着办吧!”面对崔杼的威逼利诱,晏子从容回答说:“难道你没有听到《诗》中有这句话吗?《诗》云:‘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岂弟君子,求福不回。’(见《诗经·旱麓》,意思是说,茂盛的葛藤,蜿蜒地蔓生,和乐的君子,求福不走邪道)纵然曲刃钩颈,直剑穿心,我也决不改变我的誓言。”崔杼听了十分恼怒,本想杀掉晏子,转而想到晏子素有民望,杀之将失去民心,只好悻悻作罢。
        对一般阿谀之徒而言,如果讲几句恭维和效忠的话就能换得“齐国吾与子共之”的大实惠,怕是连良心、人格、尊严都卖了也心甘情愿,然而,晏子却不顾生死,他没有“回而求福”,而是坚守了“求福不回”的原则,其精神品格显得多么可贵。
        晏子不顾生死,他没有“回而求福”,而是坚守了“求福不回”的原则,其精神品格显得多么可贵。
        尤其值得一说的是,此时晏子的身份不过一介平民。原来,齐庄公在位时“好勇而恶贤”,他在卿、大夫、士的爵位之外,另设“勇爵”一项,凡能力举千斤、射穿七层甲者皆可入选,同时享受与大夫一样的待遇。庄公养了许多勇士,天天把他们召进宫中,以骑马、射箭、击刺为乐,全不顾念民生多艰。作为大夫的晏子,曾经多次进谏,批评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庄公很不高兴。有一次,庄公饮酒时召见晏子,等晏子一进宫门,他叫乐人唱着“已哉已哉,寡人不能悦也,尔何来为”的歌来羞辱他,意思是说,停下来站住吧,我不喜欢你,你来干什么呢?晏子既不为庄公所用,也就辞官不做,躬耕于东边海滨,过着清贫淡泊的生活。而现在庄公已死,眼看“复出”的机会来了,权力财富唾手可得,但是晏子却不为所动,断然拒绝与崔杼们拉帮结派、同流合污,始终坚持“求福不回”,这样的人格气节真值得大书一笔。
        从古至今,福历来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目标。然而,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正当的方法)得之,不处也(不接受)。”(《论语·里仁》)又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利懂得走适宜的正路,小人却为一己之利而走邪道。如今环顾四周,为了求福而回,贪污受贿、诈骗盗窃、杀人越货者流,弄得枷锁囚身甚至丢掉自己性命的,难道还少吗?看来,晏子信奉的“求福不回”,当可作为人们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