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屠魔令勇气勋章:小学英语教学叙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4:44

小学英语教学叙事   

 

 

小学英语教学叙事

巩固和反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常采用机械的笔头练习或让学生死记硬背来完成任务,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压力大,效果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巩固知识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巩固知识的效果,我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意境,吸引学生自觉地去记忆所学知识,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巩固效果好。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例如:在操练 Who's this woman/man? How old is she /he?  句型时,先让学生自己准备自己家的全家福照片,然后四人一组看相片询问。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互问互答,互相学习,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在练习 I can... 句型时,可以在小组内开展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会争先恐后的说 I can sing. I can dance. I can ride a bike. I can play football. 这时,完全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来回巡视中适当加以指导,以等待的心态来让学生投入到学习当中,在乐中学,在学中乐!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依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人的一生有 90% 的努力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 9% 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 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让我们有了 1% 的取得成功的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何况我们整天面对的不懂世事的学生呢?

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要我们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了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而我们也会有效减少白发的增生、皱纹的出现…

让我们共同尝试“学会等待”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宽心吧!让孩子们也能在我们殷切的期待中从容而快乐地学英语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 用录音、录像、投影幻灯等电化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做到声 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 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 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雨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让学 生听预先录下的下雨声,先体会下雨时的情景,再学习有关下雨的对话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 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教唱英语歌曲,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    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电脑的普及和使用,使得每个学生的知识源发生了质的变化。原来学生的知识主要是来源于教师、书本,而电脑将世界各种版本的大百科全书都放进了一张小小的光盘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师和学生拥有了电子百科全书等于拥有了自己的私人图书馆,如果将电脑与Internet连网的话,坐在家中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上海图书馆,英国牛津大学图书馆或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里漫游。拥有的电子百科全书光盘已经可以在家中欣赏世界各地的风光;聆听邱吉尔的著名演说片段;观看世界的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听着导游的解说到埃及金字塔和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去旅游观光;通过前苏联的间谍卫星照片去俯视伦敦的街区和中国的万里长城。

教师和学生同在浩瀚的英语世界海洋里漫游,真是趣味无穷!这样强烈的文字、图象和音响效果,会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要和乐趣。由于电脑的使用,大大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将引起教育方式、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和学习内容的根本变革。电脑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和电子网络化将给21世纪的教育带来翻天复地的变化。

 

英语教学的语感培养  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言语,即口语,然后再学习语言文字。在他学习口语并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掌握母语。

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习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了。学习外语则不同,学生学习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外语的感知,认知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因此,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 ,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通过听力课,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让学生多阅读短文或者原版文章的节选根据教材的安排,老师让学生做许多语法练习,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停留在从语法到语法的练习上。在学生的语感还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过多地强调语法练习,会使一些学生感到枯燥,影响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教,并让学生多阅读难度适宜的短文,不会的词自己查阅,老师再进行适当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学生的语感也 会日益增强。

学任何语言都要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学生都有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参加小型比赛,如:听力、朗读、讲故事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 集中、概括的过程,这样便增强了语感。

 

2000年9月份,我从一名中学英语教师变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没来上班之前,心里常常美滋滋地想:“小学生学一些简单的A.B.C.多好教!今后再也不用为初三毕业班的月考成绩、星期天补课、中招成绩而烦恼了!我只要领着小学生们学学英语、唱唱歌就行了,那样的日子该有多好啊!”                                                                                             

第一天上班,走进三(一)班上第一节课,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的心情好极了。互相作完自我介绍后,我就开始上课。一开始他们还饶有兴趣,可后来就坐不住了:说话的、打闹的、做其它事情的教室里乱作一团。没办法,又得停下来讲纪律,就这样说说停停,一节课下来,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我不由的又怀念起中学课堂,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那多轻松!那像今天,还以为唬小学生挺容易呢,第一天就当头给了一棒。

回到家,坐在桌子前细细地回想今天的课:“为什么会上成这样?”想着想着,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位前辈在开学前对我说的话:“小学课堂与中学课堂有着千差万别。小学生不像中学生有自制力,小学课堂也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兴趣。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第二天,我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踏进了教室。起立——我不要了。摆摆手,对他们说了声:“Hello!”,很多学生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单词,都争着向我说Hello.于是我趁势伸出手和学生一一握手,面带微笑向他们问候着:“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一下子,在我面前伸出了许多小手,争着和我握一握,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接着我又让他们来了一次英文歌对唱,看着学生们渐渐融入英语环境中,我拿出做好的图片、卡片开始上新课,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我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卡片在学生手中传递,当我说:“stop!”,手中有卡片的学生必须站起来,大声念出手中的单词,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不知不觉几个单词就在看似玩耍的游戏中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我也舒开了眉心,开心极了。

从此以后,我每节课都创造出适当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有分组竞赛、学生表演、互换角色等。孩子们在蹦蹦跳跳中学会了知识,也让我知道孩子们好动的天性真的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如何利用好这个礼物,对于每一个教育者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一晃,和这些小孩子们在一起相处有几个年头了,和他们相处融洽的同时,使我坚信一个道理:课堂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们体会知识的舞台,让学生、老师彼此快乐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随着攀登英语课程的不断进展,孩子们每天学习的日常用语在不断地增多,学英语用英语已形成了习惯,学习的气氛越来越浓。无论是早上见面问好还是放学说再见,都用上了英语,就连进教室和办公室,孩子们也会很有礼貌地说:“May I come  in ? ”可以说英语已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 当然这其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

  最近,学习了 I want to go to the washroom 。这一日常用语后,课间,我身边又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就是一群孩子们都围着我,说:“I want to go to the washroom. 。”只有听到OK时,才一哄而散,有时孩子们竟会跑到办公室来说。我为了减少这些不必要的“麻烦”,就想了一个办法,下课了,好朋友之间相互问一句“I want to go to the washroom , and you ?” 就不用来找老师了。也正是我自认为的好办法,闹出了趣事。

  一天,我正上英语课,一学生突然举起了手,我刚问她有什么事,他就立刻站起来说:“I want to go to the washroom ,and you ?” 我一听,愣住了。怎么,问我去不去洗手间,这是上课呀,真是又可气又可笑。可看他一副认真的样子,我不忍心打消他学英语的这份热情,于是我连连说:“No 、no、 no 。”

  事情虽然过去好几天了,但每每想起来,我都忍不住想笑,是的,真该笑一笑,为孩子们的天真而笑,为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喜欢上英语而笑。看着孩子们的一点点进步,我在教授英语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会一笑而过。

第一天上班,走进四(4)班上第一节课,看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的心情好极了。互相作完自我介绍后,我就开始上课。一开始他们还饶有兴趣,可后来就坐不住了:说话的、打闹的、做其它事情的教室里乱作一团。没办法,又得停下来讲纪律,就这样说说停停,一节课下来,整个人像虚脱了一样。完全打消了我原先想得,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那多轻松!哪像今天,还以为唬小学生挺容易呢,第一天就当头给了一棒。

    回到家,坐在桌子前细细地回想今天的课:“为什么会上成这样?”想着想着,脑子里突然闪出一位前辈在开学前对我说的话:“小学课堂与中学课堂有着千差万别。小学生不像中学生有自制力,小学课堂也必须符合小学生的特点。最关键的就是培养兴趣。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第二天,我事先准备好的卡片踏进了教室。起立——我不要了。摆摆手,对他们说了声:“Hello!”,很多学生一听到这个熟悉的单词,都争着向我说Hello.于是我趁势伸出手和学生一一握手,面带微笑向他们问候着:“How are you ?  Nice to meet you!”一下子,在我面前伸出了许多小手,争着和我握一握,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接着我又让他们来了一次英文歌对唱,看着学生们渐渐融入英语环境中,我拿出做好的图片、卡片开始上新课,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机会,我采用击鼓传花的方式,让卡片在学生手中传递,当我说:“stop!”,手中有卡片的学生必须站起来,大声念出手中的单词,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游戏,不知不觉几个单词就在看似玩耍的游戏中深深印在学生的脑子里,我也舒开了眉心,开心极了。

    从此以后,我每节课都创造出适当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有分组竞赛、学生表演、互换角色等。孩子们在蹦蹦跳跳中学会了知识,也让我知道孩子们好动的天性真的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如何利用好这个礼物,对于每一个教育者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

    一晃,和这些小孩子们在一起快一学期了,和他们相处融洽的同时,使我坚信一个道理:课堂不仅是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们体会知识的舞台,让学生、老师彼此快乐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课堂。

外语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把培养交际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把这一思想贯穿在教学环节之中。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自我感受、领悟的能力。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反映了使用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言语,即口语,然后再学习语言文字。在他学习口语并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流中不断掌握母语。

    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习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了。学习外语则不同,学生学习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外语的感知,认知是从无到有、从简到繁,因此,外语教学的“听”、“说”也应该从培养语感入手,以听说为主,培养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使他们大胆开口 ,能听、会说,排除学习外语的心理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通过听力课,安排好听说训练,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听,从听不懂到听懂,从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从重复原句到模仿表演,逐步产生对外语的良好感觉。让学生多阅读短文或者原版文章的节选根据教材的安排,老师让学生做许多语法练习,这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只停留在从语法到语法的练习上。在学生的语感还不太理想的情况下,过多地强调语法练习,会使一些学生感到枯燥,影响学习外语的兴趣和效果。所以,在学英语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的将语法放在一定的语境中来教,并让学生多阅读难度适宜的短文,不会的词自己查阅,老师再进行适当讲解,长此以往,学生便会把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联系起来理解和运用,学生的语感也 会日益增强。

    学任何语言都要语言环境,让学生自编、自演短剧,用英语讲述短小精彩的故事,通过集体交流,会有效地增强语感。举行适当形式的小型竞赛。学生都有自己比别人强的心理,参加小型比赛,如:听力、朗读、讲故事等。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准备提取大脑中储存的信息,竞赛中思考、表达的过程又是对平时知识 集中、概括的过程,这样便增强了语感。

提倡游戏教学,体验学习快乐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儿童的天性爱玩、爱动,而且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在教学过程中,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我建议经常设计相关的游戏,如送信、夺红旗、开火车、小猫钓鱼、摘苹果 、红花配绿叶等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游戏能照顾到点又能覆盖到面,信息反馈及时,学生兴趣盎然,其乐融融。例如:在学习30以内的加法后,设计了一个凑21点的游戏活动,这个游戏活动包括了30以内所有进位(不进位)的加法。只要学生熟悉游戏规则,只要开始了游戏,其学习效果令人惊喜。每个四人小组都尽情地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有的把头凑在一起看牌的点数,有的坐下来做记录,有的翘起小屁股趴在桌面上出牌,有的走出座位向老师请教。因为牌上有实物点,对于计算暂时不熟练的学生,还可以借助数点数的方法来计算;对于大部分学生,只要小组长的两张牌刚出手,“等于多少?”的话音未落,对方小组员已迅速抢答出得数,再继续多要一张牌,又要一张牌,只见他们已咧开嘴,边笑边做出小超人胜利的动作,手舞足蹈以庆祝自己的成功。看到每个同学都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中乐此不疲地学习,我感觉自己真开心,好像回到了跟他们一般年纪的童年。游戏教学,不是靠老师出色的教,而是靠学生自主的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游戏活动,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熟练了计算方法,教师的工作更加高效。这样自由的数学课堂,难怪他们这么喜欢上数学课。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合作以纸牌为学具,在小方格本上进行口算练习,每天只要求做一页,但班上许多学生做了三页、四页,最多的做了六页,常常让老师大为吃惊。以往总有听老师说某某学生总不自觉完成作业,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在没有强迫,也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不但及时完成作业,而且还自觉完成额外的作业。这种转变,只是把以前重复的、枯燥无味的计算题作业设计成游戏活动,由学生用纸牌自主生成计算题目的形式来完成作业,学生们竟然乐此不疲,把做作业变成了快乐的游戏。学生不仅学得主动,而且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这是多少老师梦寐以求的啊!

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

 学生是有着主观意志的自己生命的主体,他们应该享有一定的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权利,表现自我,获得成功感。

 教学中可以发现,对美术活动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对完成一件美术作品会产生执着的追求和迷恋,不会感到美术活动是一种负担,而且能在美术创造活动中获得极大的精神鼓舞和情感满足。尤其是小学生,当画到兴致时,他会情不自禁的喃喃自语,甚至手舞足蹈,完全沉浸在自我陶醉的氛围之中。这说明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爱好的产生,是建立在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充分自由地表现基础之上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特点、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利用美术能够充分表达人的内心世界和再现物体外在形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美术课堂教学设计成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启发、自由发挥想象力的活动天地,使他们尽可能地通过美术表现自我,获得愉悦和成功感。

尊重学生个性

大多数人对创新能力有着错误的印象,认为只有少数特定的人才具有天赋。其实创新能力是人类资源中最丰富的潜能,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基本特质:创新能力不是天生不变的,它是可以发展培养的。

    我国传统的教育,习惯于用统一的规范来管制学生的行为,往往同化、打磨人的个性,限制与压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观。在教学目标上,教师应当着眼于发现并发展学生在气质、兴趣、情感等方面的潜在资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多层次、多纬度的师生一致的目标。在教育方法上,设计一些对不同个性学生的因材施教的策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与施展。无论学生属于何种类型,各种造型方法的指导,必须以有助于学生的自由表现、发挥个性气质为前提条件。同一绘画主题,习惯追求客观再现的视觉型学生,可以使用具象写实的表现方法;习惯追求主观表现的触觉型学生,则可以使用主观写意甚至抽象造型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同是使用纸材料造型,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气质,选择折叠成形,剪刻成形、撕碎后镶嵌成形、浸泡后捏塑成形等与众不同的表现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好比“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烁着无穷无尽的色彩”。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因为三年级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让学生在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新句型,单词。让学生完全沉浸在一种英语学习氛围中,同时也以这种氛围感染每一位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交际的教学的第一着力点。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或竞争性的游戏。让他们有成就敢让学生学到真正的英语,让他们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用武之地。

    教师尊重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了情感交流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乐观向上高昂的精神状态中。

---不妨空手进课堂   上课铃响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往教室,猛然发现自己只带了刚批好的作业本,而忘带了教课书、备课笔记和教学参考,心里不由一阵慌乱。回办公室去拿,岂不是要耽误时间?可现在两手空空,又恐怕要误人子弟。

师生问候完毕,学生在静静地等候我的下文,面对五十多双期待的眼睛,我一边暗暗庆幸备课时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并有十多年教学经验,心中有一些底,一边脑子急速转动,想着对策。灵机一动,英语新课程标准不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吗?我何不“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一堂课。于是,我向学生坦白了我的尴尬处境,并与学生商量:“老师什么也没带,这节课你们来教我吧。”学生一阵惊愕,一片哗然,继而跃跃欲试。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故作疑惑):What will we learn today?

The students answered together and loudly,Lesson2 It’s Getting Warmmer!

一学生上黑板写题目,一笔一画,极为认真,颇有老师的架势。

Teacher: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words in Lesson2!

学生们跃跃欲试,脸上抑制不住兴奋,他们也许为能帮助老师而自豪,也许为自己学有用武之地而快乐。我请了一位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只见他迅速地拿着自己的学生卡片来到讲台前,模仿着我平时的样子。先让同学们齐读一遍,然后将卡片的顺序打乱让其他同学猜下一张是什么?台下的同学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很多同学还自然而然地将单词和句子结合在一起使用如What is the date today? How many of daylight are there on March 21?What is the spring weather like?

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准备用对话的形式;有的准备用介绍的形式;有的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花样还挺多。

接下来的汇报让我一阵阵惊喜,也让我一次次震惊,我发现了许多原本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东西……

他竟然是位谈话高手。一直以来,他从未主动发过言,上课小动作还不断,我曾搞过突然袭击,可他总是一言不发。今天,他破天荒地举了手,我有些狐疑地叫他试试,没想到他不仅讲得正确、流利,而且还不时地模仿老师平时地动作、神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动之余,我不由一阵汗颜。教师不该带着有色眼镜看人,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课堂,应给每位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他们是表演的天才。

Let’s do it!学生们当场准备地几幅图片都非常生动有趣。学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排演成了对话剧,我不得不佩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演天赋,他们把课文中内容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将新知和旧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演得惟妙惟肖,他们不仅依托课本运用了课本中的语言结构,还自然地融入了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学生在轻轻松松的表演中,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教学目标。一节课很快过去了,这比我在讲台上的效果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正所谓学习有法教无定法。

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作为外语教师,我们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时间才能培养和提高的。因此,他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没想到,我无意中空手上的一堂课,却成了我与学生最快乐、最轻松也最满意的一堂课。原来,没有了教本、教案、教参,就没有了束缚。教师就不必随着教本亦步亦趋,学生也就不必随着教师预设的圈套乖乖就范。没有了束缚,就拥有了自由,师生就能以平等的身份出现,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教师无所牵挂,心中只有学生,教师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随机调控,灵感跌出。学生无所限制,思维自由驰骋,在与文本、教师、同学的平等对话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的甜蜜,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空手进课堂的感觉真好,不过,这无疑对教师是个挑战,教师必须对课本烂熟于心,必须对教材钻研深刻,必须预先猜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可能”,必须有灵活的应对能力。空手进课堂,决非容易,功夫还在课外。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多媒体电脑,更是以其强大的功能,丰富的内容、生动的画面、巧妙的链接组合、多采的演示效果,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热情。

  而在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从兴趣出发,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我们应特别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保持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笔者几年来的一点教学浅见。

1.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组织选取素材     利用信息知识丰富的表现力及其极大的共享性特点,寻找一些计算机教育相关的素材(如声音、图象、动画等)给学生观看,既符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又能过程吸引学生。如在教《初识画图》时,我从光盘、网络上找一些有关的精美的卡通图片给学生看,看到学生惊叹不已时,抓住机会问:“好看吗?你们想画出这样的画吗?”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鼓励学生通过本学期的学习,相信大家也能画出这样的画。无形中学生的心已向往能画出漂亮的画了,学习兴趣自然就高了。犹如,我在组织公开课《编辑文挡》时,我也在课前收集一些学生作品,作品中图文并茂,设计精美。在学生自主探究前,通过启天软件广播给全体学生观看,旨在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果然,学生欣赏完后,就迫切要求动手操作。看着学生蠢蠢欲动的劲儿,我知道学生想设计出比看到的文章更好的作品了。有了兴趣,学习的气氛就浓了。

2.通过有趣的比赛活动培养激发兴趣      教学中的比赛活动即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极高的表现欲,而开展比赛教学活动恰好是把学生的表现欲转化成学习热情。如在学习认识键盘时,如何让学生对认识枯燥的键盘感兴趣且又能提高学生的输入水平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进行打字练习时经常在比较谁打得快,我抓住这一信息,在全班开展打字比赛。我印制了一些表格,上面有时间、速度、准确率的项目,每人一张,全班同时开始打,打完后记录自己的成绩,并对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鼓励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经过努力也能象成绩好的同学一样。比赛前期的练习,学生们都非常认真的练习,希望在比赛时能获胜,使学生既认识了键盘又提高了输入速度和准确率。这样就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又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又如在进行画图教学时,在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创作积极性时,我也是采用比赛教学法,并宣布获胜的作品将发给作品收藏证书。学生在赛前的准备中,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被老师选上,经过充分思考,发挥想象力,巧妙构思,把画图的知识应用的淋漓尽致。学生的创作热情异常热烈,最终一幅幅赋有生命力作品展现在我面前,倒是让我难以评出优次。

    另外,我也大胆得引入益智游戏的比赛。在游戏课上,我组织了一些游戏的比赛,如堆方块。从同学当中选出几对选手,应用远志广播系统,现场把比赛场面广播给全体学生观看,学生自然分成两对手的支持者,气氛异常浓烈在助威。甚至,有时我也加入他们的比赛中,和他们一决高低。比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3.结合生活实际积极组织实践操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技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应用起着主导作用,这一客观要求决定了信息技术教学必须遵循实践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学习、生活,从科学实验,从社会应用的实际出发,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操作,一是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有利于加深理解,三是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素养、信息应用的道德伦理等重大社会问题。我在每节课的教学安排中都会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没有实践,那将是对学生进行纸上谈兵的教学,使信息更加抽象化。

    在美英发动对伊拉克的侵略战争中,我大胆创新,以《我看我说伊拉克战争》为论文题目,让同学们通过各种手段(电视新闻、报纸、网络)收集材料,然后在课堂中把论文整理出来。整个实践过程花了将近4周的时间,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收集材料,最后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了他们的作品。且不说他们的作品怎么样,但我从学生坐在计算机前专心致志地操作,知道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需要什么。

4.寓学习于益智游戏中进一步激发兴趣      玩游戏是学生最高兴的事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我都会拿一节课让学生玩一玩益智游戏。当然游戏并不以玩为目的,我个人认为益智游戏也是一种学习,因为益智游戏作为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学习其它知识、技能的手段,更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习热情。

    在益智游戏课中我并不教学生怎样玩某一种游戏,而是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摸索着操作,旨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掌握学习软件的一般方法。因为,游戏和一些软件一样,其中都有一些帮助文件,通过锻炼,让学生学会看帮助文件的能力,通过帮助文件,学生就能够了解游戏一些设置和操作方法。象推箱子、象棋、五子棋等益智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交互性、趣味性、挑战性和可学习性,在玩的同时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是很有帮助的。学生经过放松后又能投入的新的学习中,这样使学习和娱乐得到平衡,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又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

 创造性应从小培养   在三年级“障碍跑”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跑过、跳过、爬过、绕过若干障碍。游戏开始,我让各组尝试做一遍游戏,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各组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教师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在做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沟”前要加速,绕杆前要减速。尤其是一名同学与众不同的“爬过”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他同学到达低橡皮筋前,都采用从头到脚依次爬过的方法,而他却把身体横过来与低橡皮筋平行,采用俯卧“横爬”方法,所以他的动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师及时肯定了大家的“发现”,有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筋、大胆创新的精神,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想,只要不犯规,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过障碍的方法?”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又出现“绕杆时身体主动内倾”和用“翻滚动作过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创举”。

    创造性地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实际上,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常表现出良好的创造力,他们会用积木在自己的床上、地板上构建自己想象中的天地。因此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并使他们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本课从教学中的问题出发,刺激和引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他们充分体验到创新的满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创意与我们的设想不一致时,千万别“一棒子打死”,新的活动方式或游戏规则常常会在这样的情境中产生。提倡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学习比不意味着排斥教师的指导,也不是说样样事情都需要学生去创造,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在体育教学中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创造结合起来。

改革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摘要:新课程提出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键词:单一、机械被动、自主、探究、合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改革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学活动应注意调控师生关系,让师生、生生多边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注意构建充满情感交流的课堂,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转变那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实践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   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现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教师普遍了解的一个教学原则。但在教育教学中却没有很好的贯彻与实施。面对新课程,我们必须牢记“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是叫学生学”(陶行知语)。应该改变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监控下学习,这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给学生留有思考和选择的机会,提出学习的问题,确定学习的目标。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写完课题后,问学生对于分数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提出学习的问题。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分数怎么读,怎么写;有的学生说想知道分数表示什么;有的说想知道它为什么叫分数。这时教师从学生想知道的问题中筛选并整理出要解决的问题。这种让学生提出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的做法,能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差异,让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这正体现了新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允许学生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方式也存在差别。比如,有时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更喜欢与人交流;有的学生喜欢按一定的程度学习,有的学生喜欢独树一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稳定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我们不应该强求一律,应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如上面提到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用不同的方式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特征。有的学生喜欢从现实的具体问题出发认识分数,有的学生可能更愿意与同学交流。教师应允许学生按自己选择的方法进行探索,这种做法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3、培养学生调控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不应由教师整齐划一地去硬性规定。因为即使是相同内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时所需要时间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过去教学“9加几”时,教师要求学生统一用“看大数、拆小数”进行计算,即使是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提倡按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学生的方法往往被认为是“不好”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失去了个性,也就失去了创造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包括用不好的方法计算。所以教学“9加几”时,应让学生感到,选择那种计算方法不是课本说了算,也不是教师说了算,而是学生自己说了算,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的成功体验。

4、指导学生反馈学习结果     传统教学中总结是一大环节,而这个环节基本都是由老师来做。其实这种总结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复述一节课的主要内容,而应成为学生一种极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自我反馈学习结果,也是一个学习内容和方法总结与提高的过程。

5、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了这个教师的教学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有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如当学生独立探索到4分钟时,教师发现有几位同学还没有完成任务,便延长了1分钟,然后用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索结果并进行验证。这位教师先后给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时间达到20分钟,占总时间的近50%。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其实就是这种自主学习的时间。

二、改变单一的个体学习的现状,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长期以来,在教学活动中缺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合作精神欠缺,交往能力差。新课程提倡新的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互相沟通见解,展示自己的思考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的民主互动的和谐氛围内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的组织合作学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合理分组         合作学习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本学科学的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每学期应该调整一次小组的划分,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交往空间。

1、规范操作          第一、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这两种角色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当一名成员想其他人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时其他成员要对其发言进行评价。

第二、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发言人,没有小组长,而且中心发言人轮流担任,没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合作学习中消除权威,体现地位平等与机会平等。培养学生这种平等合作的意识。

第三、中心发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组而不是个人,师生对中心发言人的评价不是对其个人的评价,而是对这个小组的评价。

第四、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必须确保每个学生在小组中的充分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如果问题提出后,只给了1分钟的合作时间,6个学生是无论如何不能都得到交流的机会的。

2、明确任务。         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如关于“平行四边行面积”的教学,教师开始就提出然后学生用手中学具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这是一个探索性同时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果教师提出“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3、形式整合         所谓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学习在实施中要与其他学习形式进行整合,以期求的最佳效果。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围绕三角形面积公式,教师先让学生个别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开展合作学习。这个组合非常重要。独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就无法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就只能是观众和听众。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别学习的时间,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4、全班交流         合作学习最终要让各小组与全班交流,分享成果。交流的内容一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二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学生交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包括方法方面的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交流。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发言并记录下自己没想到的问题。这种交流达到了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5、教师的作用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应是局外人。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的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具体地说,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应起如下作用:

第一、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时,教师都要及时的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第二、发现火花。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还可能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第三、排除障碍。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出现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的排除障碍。

第四、引导深化。在开始采用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形式时,小组交流和讨论往往会出现交流和讨论浅层次、表面化的问题。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法,学生往往满足于解法的数量,而忽略的是解法的类型和独特性。这是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引起注意的。

三、机械的学习现状,培养探索实践能力

    综观国外教育,都十分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探究实践能力,就应该研究探究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况,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从这个定义我们可知,探究的主题既可以是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三个目标。

    学习方式是一个组合概念。以上介绍的三种学习方式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例如,探究学习既可能是自主的,也可能是他主的。在目前的课堂中真正自主的探究学习是较少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同时,探究学习既可能是个体探究,也可能是合作探究。由此可见,真正有效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三种学习方式的恰当组合。至于如何组合,则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

“乐学”来自教师的激励艺术  “乐学”是在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活动本身,激发学生实现愿望与困难抗衡而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从实践中感受到成功的欢乐而更加奋发向上的学习。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的乐趣是否长久不变关键在于教师课堂教学的激励艺术,创设愉悦的学习气氛,形成一种“乐学”心理品质。

一、表扬激励。

低年级学生很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应对学生多给予表扬,对学生的表扬越及时效果越好,激励作用越大。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会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兴趣越学越浓。我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同时注意及时而且恰当地给予表扬。除此之外,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评比活动。也能达到表扬激励的目的。如优生评比、学习进步幅度大评比作业书写干净、整齐评比、课堂发言积极评比、课堂学习专心评比、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评比等等,将评出的优胜者及时在表扬栏里升上不同的星号,累计每够五个,再加升一面小红旗。这些活动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又照顾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引发出人人争先进的良好风气。

二、情感激励。

引导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关怀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这种诚挚的爱是开启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当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时,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应,从而乐于与教师交朋友,接受教师的教诲,乐于与老师交流学习,并努力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的行动,认真学习,养成乐于学习的好习惯。

三、期望激励。

常言说“越夸越灵”,如果动不动就说某某学生笨,久而久之,这个学生也觉得时时处处都不如别人,可能是一个智能低下的人,不论怎样努力也是学不好的,从而形成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这一规律提醒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成功的条件,而且在与学生交谈中,要有意暗示后进生在学习上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这种有意地对后进生传递间接信息,会激励他们为实现老师的这种“期望”而刻意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其他学习好的同学。

四、兴趣激励。

可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偏爱,会产生一种乐于学习的驱力,而这种偏爱正是对这一学科浓厚兴趣的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选择教法;二要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三要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竞赛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五、示意激励。

    教师课堂上的一些细小动作和一个眼神,会给学生传去无声的“语言”,这种无声的“语言”是教师激发学生乐学所不可缺少的示意艺术。教师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赞许的目光,都会传递给学生一种向上的积极力量,鼓励他们渡过学习难关,取得学习成功。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激励艺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乐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乐学”的心理品质。

心理优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外国语教学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发展智力,开阔视野和提高文化素养。"由此可见,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英语课当作只是进行外语教与学的课,它同时还担负着思想教育和心理发展的任务.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有了这种内驱力学生就可以主动地去克服困难、攻克难关,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小学生年龄小,兴趣不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重视情景的创设,通过鲜活的表象,生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始终能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对话时,我总是在扫清语言障碍、熟悉了对话内容后,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表演练习。通过动作的设计,表情的自然表露,赋予静态的语言以生动的表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优化心理状态,塑造个性,培养健康的心理。

  所谓心理状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情感、意志过程基础上所产生的相对稳定,当又未形成品质特征的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方式。在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对英语学习非常感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学内容的加深,有些学生越学越不想学,直至放弃英语学习。究其原因,我感到是学生的心理状态出现了问题。而其诱因则是"教不得法",即教学形式,学习评价的单一、呆板。为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适时的调整。

  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信学生是可以学好英语的,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使学生在深得信任和期待的气氛中学习,使他们自尊、自信,这样才能点燃学生进取的火花。如在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我常鼓励他们:"你能行!"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我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说:"你真棒!"通过这些鼓励性的话语,使学生能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也使学生学会了欣赏别人的优点。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形式上力求新颖多样,以满足学生新奇感的心理要求。如通过集中识词,让学生从已感知的语言材料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活动,自己发现读音规律,再将读音规律运用于单词的记忆中,使学生感到单词并不难记,激发了学生取得成功的动机,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从而提高了成功的机率.

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乐学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要把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作为基本要求,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乐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乐学呢?

一、从现实生活提出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会没有兴趣和激情。因此要从现代生产、生活实际出发,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解答,让他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又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把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提问: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根据需要设计多媒体课件,使学生手眼脑齐动,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虽然有“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简单意识,但对人民币各种票面认识不全,对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中的作用体会不够,传统的方法是教师和学生每人都要准备各种票面的人民币先让学生认识各种票面,然后再进行简单计算。这样用真币来学习,一来不安全,给家长带来负担;二来不卫生,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用模拟人民币,但配套教具尚未出台。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时,多媒体课件先展示生活中的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的场景图,同时配上画外音,引入新课,让学生很容易地体会了人民币的功能和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大屏幕再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接着再让学生分类,用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结果,最后进行简单换算。这样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思考得多了,教师由传授者转变为指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中,轻松地接受了新知识。

三、展开适宜的教学评价,强化学生的成功意识

    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希望的实现和努力的成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体验学习过程中艰辛劳苦的同时,通过积极的教学评价,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欢乐,品尝到甘甜的学习成果,获得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从而激发更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正确的评价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色。”只有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从评价中受到知识鼓舞,得到力量,勇于前进。

四、促进师生的情感交融    使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数学教学若只考虑学生的认知因素,不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势必会造成“学而无乐”的结果。为此,注重教学中认知线和情感线的双线结合,情知互动,才能达到“学乐俱得”的最佳效应。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只有以平等、民主的态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老师、尊重老师,使学生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讲出很有创意的解题方法时,甲老师说:“这也算对的。”乙老师这样说:“你的想法真是妙极了!我们大家都没有想到,要谢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方法。” 学生无疑是喜欢乙老师,因为他的课堂用语体现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另外,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感愉悦,精神振奋。特别是上课时,老师站在讲台上,慈祥的面容、微笑的表情能打消学生的紧张情绪。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实在是道出了乐学的重要意义。如果我们坚持不懈地在引导学生乐学上下功夫,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必将会迎来一个新天地。

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天地

一、走向民主——把课堂还给孩子

    课堂是孩子的,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得到每个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在课堂永远充满活动,也许,这是几代人的渴求,在这次课改中孩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⒈改变教学空间,让孩子“随心所欲”

    课堂教学活动是在课堂这一特定环境中进行的,而教学空间对教学的影响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它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次要素的条件之一,新课程的改革,也同样给如何转变教学空间提出了问题。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改革:移走讲台,建立活动角。首先我们把教室分为学习区和活动区,学习区是课桌椅,队形不定,有T字形、半圆形、马蹄形……在学习区内无讲台,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走下来,跟好朋友商量、探讨。而教师也不再居高临下地站在讲台前,而是学生的好朋友,穿行在学生之间。黑板也是可以移动的,并且学习区内资源很丰富,有英语角、数学角、每日一星……让每个孩子都展示自己,看到自己点滴的进步。活动区里是学具,学生可以在活动区开展活动。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学生就可利用活动区内开展“小小银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此自由地思考、想象、发问、选择。

⒉缩短师生距离,让孩子“畅所欲言”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如果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脱离束缚,主动探究,那么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走近学生,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畅通交流,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用商量的口气,活泼甚至幽默的语言与学生展开交流。

⒊开放教学情境,让孩子“浮想联翩”

    在孩子们的眼里。没有什么不可以的,每一个人都充满着幻想。开放的情境,提供的信息有较大的选择性,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因而可供探索的问题也就相对丰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想象力丰富,思路开阔,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和见解。解决问题的创造性便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95<□我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可以进行合作讨论,然后反馈交流,起初我把数的顺序从小排列,问:你还能有其他的填法吗?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说出一大串101、102、103……那是远远超过当前所学的范围的数,接着我说:“还有写吗?写得完吗?”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考余地,学生竟然有说出“无数个”,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二、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课堂教学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生活过程。在新课改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新教材要求教师关注儿童已有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让学生学得自由和愉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所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学生喜爱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⒈妙导巧引,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精心设计疑问,用疑问激发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认识乘法”时,我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里有几个人,每个人用几只碗?几只筷子?坐几张凳子?……再引到教室里的课桌,每人一张,全班共要几张?从而引出“乘法”。

⒉开展游戏,吸引参与

    在教学中,还可以用游戏的形式,讲故事等形式来开展各种教学内容的学习。如在教学“多少比较”这部分内容时,有一道练习题是让学生看图提出比较的问题并进行解答,图的内容是3个小学生跳绳,并标明了每个人跳的次数。我想直接用书上的插图进行教学,就显得比较死板,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决定让三个学生来进行“一分钟跳绳比赛”,再根据跳的次数提出问题并解答。这样既注重了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参与,合作,交流,又增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氛围,突出动静结合,从而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的情感。

三、张扬个性——把发展留给孩子

    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过:“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热情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取代,那简直是愚蠢的事。”常常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有的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千节课,似乎觉得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学模式,但要问自己的教学特色有哪些,说不清。这是我们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经历。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也就是说,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⒈活用教材

    在教材处理上,教师要将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来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一课时,我安排两个小朋友进行“谁是小巧手”比赛,在两个大的容器里放入许多小玻璃球,在2-3分钟内进行捡玻璃球比赛。最后让学生说说两人分别捡了多少个?两个人比,谁捡得多。这样采用比赛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不仅是告知学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去思考“为什么”。去比较事物的相似性,发现事物的联系。另外,可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童话世界这三方面去选取素材。例如数数全班学生人数,计算爸爸比自己大几岁,为妈妈折生日纸鹤等等。从学生身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潜能。

⒉开放空间

    也许有的老师会担心:一个问题,你说你的,我讲我的,这能学会吗?要不要优化算法?其实不然,学生只有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中,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教学“乘加乘减”时,出示主题图后,我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出一共有多少条金鱼?有的学生说把四个鱼缸里的金鱼加在一起,可以用算式4+4+4+3=15;有的学生说可以列4×3+3=15;也有的学生说4×4-1=15(把四个鱼缸都看成是4条,而第4个鱼缸多了一条,所以减去一条)。甚至有学生说把第4个鱼缸里的三条金鱼分到前面3个鱼缸里。因此可以列5×3=15。看!这是孩子个性的展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多一些引导、点拨,少一些讲解,让学生拥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课程改革虽然才实施了一年,但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你会发现无论是教师,学生还是家长,无论是我们的课堂,还是我们校园,都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教师的行为在变化——课堂开始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在这种课堂氛围下,老师经常被难住,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的教师甚至说自己在课堂上就象节目主持人。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与生活的距离。课堂氛围在变化——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运用激励性言语来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会赞赏学生,课堂气氛显得民主。老师们带着尊重,带着赞赏走近学生。学生大方多了,自信多了,想法多了。“我想……”“我认为……”“我们组认为……”一个个充满童趣的想法让我们做教师的常常会感到有意外的收获,课堂里的笑声多了,话语多了,争吵多了……课堂教学中的这些变化,犹如一缕缕春风,使人感到清新、舒坦。学生的情感在变化——记得在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每提出一个问题,小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在谈到最喜欢哪一门课,学生说都喜欢。这个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对每一门课都有兴趣要比孩子每门课都考100分来的重要。的确,这是新课程带来的变化。课改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们不必整天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图文并茂的新教材,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以及象朋友般亲切的老师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们。他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参与实践的无穷乐趣。

    课改中的孩子是快乐的,课改中的教师是幸运的。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是新课程所向往,所倡导的理想境界。面对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我们只有把握实际,大胆实验,与数学课程改革之士一路同行。

课堂上如何评价学生正确评价学生,早已成为现代教育关注的焦点。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再单单是一个等级,一个分数,而是要在体现教师对学生尊重和关爱的基础上,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发现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正确实施评价,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原有认识水平呢?我认为,表扬和批评仍是教学中的一对法宝,教师只要能灵活的运用好他们,让他们在教学相辅相成,交相辉映,就会达到双嬴的效果。

    (一)表扬

    乌申斯基曾说过:儿童所憎恨的教师是在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任何什么事情做得好的那些教师。成长中的学生,迫切的想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美,肯定自身的价值。如果受到的表扬出自教师之口,更会让他们提升对自己的认识,增强自信心。一句表扬赞美的话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么?那么,赞美时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表扬赞美要发自内心,要有真情实感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古人也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知,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而有的教师在课堂表扬学生时,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好"、"不错"成了口头禅。这样冰冷生硬的表扬,不仅缺乏个性,更谈不上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又怎能让学生欢欣鼓舞呢?

    2.鼓励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教师给学生及时、恰如其分的赞美、评价,能对学生产生及时强化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随机应变的语言机智。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识字8这一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然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说说小金鱼在水里干什么?大多数同学受教材影响,给出了"小金鱼在吐泡泡"这一答案。而有一位同学却这样回答:"有的小金鱼在捉迷藏,还有的小金鱼很调皮,它们给荷花姑娘挠痒痒,不信,你看荷花姑娘都禁不住笑了。"这样的回答,对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难能可贵。如果像表扬其他回答一般的孩子一样说"你真棒",显然没有把他爱想象的优点挖掘出来,表扬的针对性明显不强。所以我赞美他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真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孩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本人对高质量学习的持续追求,同时也可激励其他同学养成读书爱思考的好习惯。

    (二)批评

    古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少不了批评这种方式,并且也是常用的教育方法。批评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道理,改正错误,因此批评学生时,教师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巧妙使用委婉的批评语言,才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让忠言不再逆耳。

    1.运用关切的语气,让学生感到温暖

    教师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把每个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师生之间存在着一种朋友式的关系,这样你就会用心去说服、教育学生。批评学生要充满爱心,有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才会接近你,理解你,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处处流露出对学生温暖的关怀和无私的爱,充分信任学生,学生才会敞开心扉,跟你说真话,接受你的批评指正。

    2.运用和缓的语调,让学生感到震撼

    现代教育处处提倡"以人为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也要遵循这一理念,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要看到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因势利导。如对性格内向、敏感、疑虑心较重的学生,我们可用提醒、启发或提问之类的语言与学生交谈,也可用微笑、眼神等体态语言暗示性地批评学生。对于性格外向、反应较快、脾气暴躁的学生,则可采用"商讨式"的语调平等地和学生交流,循序渐进,心平气和地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逐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步做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不断取得进步。

    3.运用灵活的语词,让学生感到诚服

    教师批评学生时,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注意分寸和尺度,说话要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先用表扬代替批评的方式。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更不例外。在批评前先表扬他,让学生明白,老师不但看到了他的缺点,也看到了他的成绩。这样,学生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改正自己的缺点,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总之,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不应该拘于一种形式,它应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应全身心投入,技巧性、艺术性地评价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在一次次的惊喜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达到令人难以忘怀的艺术境界,形成一个个的教学高潮。

英语教学中的魅力——游戏

近年来,国外外语教学理论界特别强调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强调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外语。学生想学什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所学的事物感兴趣。世界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小学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纲要》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符合"乐学"原则。

    自从,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后,我也一直在尝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尽可能的在调动学生的兴趣方面下苦功。让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在乐中品味英语的无穷乐趣。今天,我又怀着这样的一份心情,走进了我的课堂。这堂课我要上的内容有两块:一块是字母U、V、W的听、说、读、写以及六个单词的认读。另一块就是Let’s  do。我整堂课以“ABC”这首歌开头,然后引出字母U、V、W的认读。从开始到这里我都觉得都很顺当。在认读字母后,我设计了游戏“猜一猜”,设计这个游戏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游戏巩固字母。我事先准备了三张纸,把今天的三个字母写在了上面。游戏的玩法是:我随便取一张纸握在手中,然后让学生猜我手中的是什么字母。猜对的学生可以一起说“oh  yeah”。可就在我打算拿出纸让学生猜一猜的时候,我发现这事先准备的三张纸,有两张不见了。当时,我想完了,这些纸肯定是在我从办公室到教室的路上夹在书中掉了。可要再写几个又没有纸,怎么办呢?正当我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使我从这样的困境中摆脱了出来。而且,使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当时突然想到不如我把字母用粉笔写在我的手上,然后让学生猜一猜。这和我手中拿纸也差不多,反正现在也没其它办法,只好这样了。

    谁知奇迹出现了,当我刚把游戏规则说完,在我手上写下第一个字母的时候。我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情景:下面的学生几乎个个都举起了他们的手,脖子伸地长长的,嘴巴里不停的喊着“me  me  me”。咋见这情景时,我还真纳闷“今天,怎么了,学生这么活跃”?当我用“What’s   this?  Can  you  guess?”询问时,学生不仅是个个争着发言,而且是答对的比例非常高。就在这样我写一个,他们猜一猜中,我慢慢明白了这个游戏为何会得到如此好的反映。因为,当我把字母写在手上时,学生都能非常清楚的看到我另一个手动的情况,也因此他们就能从中判断出可能写的字母。于是学生对于猜对的信心就增加了许多。在自信的驱动下,学生当然是兴致勃勃了。这个游戏也在学生“me  me   me   oh  yeah   oh  yeah ”中慢慢结束了。

    课后,我一直再想:如果当时我没有把事先准备好的纸弄丢,而是按照我事先设计的游戏去的巩固这三个字母。效果可能没有那么好。不知能否用上这个词“因祸得福”来形容。真可谓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我也在这样的祸福之中再次深深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它所蕴涵的无限魅力。

我在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PEP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中国和加拿大合编)受到了学生们的青睐,老师们的赞赏。我教的也是这套教材,这套教材的确是套好教材。它是以话题为纲,交际功能为主线,特别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我在使用这套教材中,采取以下的一些方法和手段多方面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会话能力,效果不错。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英语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我是这样做的:

一、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本身就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学生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不免会产生陌生感,要使小学英语变得形象、具体、有趣,让学生爱学,必然顺其天性,把游戏引入课堂,发挥游戏教学的神奇作用。英语游戏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高涨,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在课堂上,我把游戏活动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例如:在学完PEP教材第一册Unit4中的A部分时,我打开投影机,照射在一面白墙上,让学生们自由发挥,用两只手做出不同的动物影子,并用英语介绍这些小动物:“Look, I have a…… ”,并模仿动物的叫声,除了学过的动物单词外,我也允许学生做出其他动物或东西的影子,并及时告诉这种动物或东西的英文名称。这样的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而且更主要的是复习了句型,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又如,在学PEP教材第一册Unit3中的A部分的Let’s learn时,我事先叫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颜色的彩垫。学生学完颜色单词后,我将学生带来的彩垫铺在教室的空地上,全班分为两大组,我说一种颜色,他们就要跳到相应颜色的彩垫上,谁的速度快,谁就是胜利者。学生在这个游戏环节中,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个游戏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单词,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学习兴趣浓,不仅学得轻松、愉快,而且掌握得也特别扎实。

二、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话题,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活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的。”这种“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来体现,如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之受到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

    在学习PEP教材第一册Unit5时,我根据Let’s eat这个话题(topic),课前叫学生带来各式各样的食物,如hamburger, milk, cake, French-fries……等等,将学生带来的食物全部放在讲台上,把教室的课桌分成四个组,摆在长方形的餐桌,把教室布置成了一个小型快餐店,每组选出一名salesman上台销售食物,一名waiter/waitress进行服务,一名调查员填写调查表。在色、香、味俱全的课堂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对waiter/waitress说:“I like hot dogs. I like ……”;有的学生甚至直接跑到了柜台边对salesman说:“Can I have some hamburgers?……”而waiters也忙得不亦乐乎,“Can I help you?” “Here you are. ”“Hot dogs and bread”……小调查员们也纷纷得到了自己满意的结果,争先恐后地到我这里汇报哪种食物最受欢迎。学生都进入了角色,表演得栩栩如生,说得绘声绘色,很自然地感知了语言的音、形、义。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的知识更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在情境教学中,我还从学生的动手开始,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如:学习PEP教材第一册Unit 1时,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一张硬纸壳,水彩笔、线、剪刀之类的物品,上课时,要求学生一起跟着我念Draw yourself, Write your name, Make the holes, Thread the string,一边按照步骤制作名字卡片,然后我说Wear the name card,学生们都兴奋的戴着自己做的name card,迫不及待得用所学句型与同伴互编对话。学生们在我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操作情境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乐此不疲。

三、巧设课外作业,延续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乐起来

    教师在课堂中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兴趣,提高素质的关键。但仅靠课堂40分钟的时间,毕竟是太有限了。如果能设计布置一些精彩有趣的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学到很多课外英语,由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在学生初学英语的时候,单靠课堂上对句型及词汇的操练是不够的,但如果要学生死记硬背,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对学生说:“我们要开展一个小教师评比活动,小教师就是你们,你们把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回去教给爸爸妈妈,教得好的小教师爸爸妈妈在你们的书上画红旗。”并且,我定期进行“最佳小教师”评比活动。学生们对这个活动积极性特佳,在课堂上比平时更加认真了,有不会读的地方,他们都争先恐后的跑来问我。家长们反应也非常好,说孩子们回家当小教师教他们读英语时都像模像样的;而孩子们也不为自己回家后还要单调的读英语而大庆厌烦了。同时我在课外还进行了文艺演出,将书中的“Story time”进行排练,然后参加校级、区级各项活动的演出,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英语的喜悦,为他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课外让学生“乐”起来,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乐中学,从而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好习惯自然得到培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

英语教学案例及反思----浅谈英语教学中学习兴趣

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学好外语的主要因素有四点:1、才能,占33%;2、智力,占20%;3、动力或坚持性,占33%;4、其他,占14%,而语言才能和智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培养与发展,兴趣则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对智力发展起着启动、调控、提高的作用。有位伟人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作用之大。实践也证明:当学生对某一知识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效果就尤佳。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兴趣。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人的情绪状态能使人的机体活动和智力活动发生重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发挥情感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从日常用语、日常生活用品类单词入手,由易到难,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同时适时适度地给予表扬与激励,让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成功是一个种巨大的情绪力量。(苏霍姆林斯基)”学生自然会乐意去学。二是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整到符合儿童特点、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的状态,将激情、微笑、趣味、爱心带进学生的心坎,要主动接近学生,与他们交朋友,特别是给希望生以充分的爱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三是树立主体意识,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让其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探究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

二、改革教学方法,诱发兴趣。

  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且好奇心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克拉申认为:教说话的最好方法,也是唯一的方法,便是给学习者提供可理解的输入信息。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说英语的环境。一是结合所学知识,找一些难易适中的英语故事或儿歌,反复给他们放录音。二是课内外与学生交流时尽量用英语,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学习。三是利用直观教具、实物、投影或幻灯、多媒体等声像设备进行教学。如教doll时用一个洋娃娃,教four  seasons可放四季不同的投影 ,教shopping 可让学生观看一段商场中售货员和顾客的对话。四是善于捕捉契机,设计带有启发性的情境。如借学习用品、互相打招呼、问路、上学回家、道别等内容,让教师和学生进行英语交流。

2、角色表演,寓教于乐。

  在英语教学中许多课文和对话的内容不易记住和掌握,教师要想方设法,使教学直观化、趣味化。一要精心挑选或设计一些英语教学游戏。如一位教师教学Is  this  your  /his  /her ……?句型后,设计了一个“looking  for  the  owner "游戏,每次让一个学生先出去,教师从另一个学生那儿拿一件东西,然后让出去的学生回来猜东西的主人,学生猜时要用Is  this  your /his /her ……句型来问,其他学生用Yes/ No回答,能最快找到主人的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二要把音乐引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增强记忆力。如《ABC song 》、《Good  morning  to  you 》等。三要运用新颖奇趣的谜语、故事,诱发学生兴趣,如让学生合上书,注意观察老师口形变化(不发音),判断老师说的是哪一个词,最先说对者为胜方。如采用“I  am  big  ,I  am  grey  ,my  nose  is  long  ,my  tail  is  short ."猜谜语的形式帮助记忆“elephent”。四要让学生参与设计戏剧表演,让一名或几名学生头戴头饰,一边放录音或朗读,一边模仿课文内容表演,可根据教学需要放在课始、课中、课尾进行。如一位教师在教“Nice  to  meet  you ”这一新句子时,学生戴着头饰表演介绍朋友互相认识时打招呼。第一遍为哑剧,让学生思考如何配音;第二遍让学生配音;第三遍听录音机的配音,这样在复习“This  is ……”和“Glad  to  meet  you ”中很自然地引出“Nice  to  meet  you ”,效果很棒。

3、引入竞争,活跃课堂。

少儿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课堂上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如小组间竞赛、男女生竞赛、自由组合赛、个人挑战赛等等,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的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可经常使用这些竞赛方法:(1)链式呼唤法。老师让A答,A答正确后,向B提问同一个问题,B答正确后问C……比一比哪一组答得又对又快。(2)接力传话法。把一个重点句子作为接力棒,老师把它写在纸上,让每排第一个人往后咬着耳朵传话,直到最后一个人为止,比哪一个组传递得快而准。(3)单词架桥法。以小组为单位每个成员到黑板上写一个单词,要求如成语接龙般写。(4)朗读比赛、排小品比赛、看动作表情猜词语比赛等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学习。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那些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而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困难——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困难,教给学习方法,成为激发他们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如记忆单词,可教给学生构词方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归类法等。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提问题,即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先要经过反复认真思考,自己仍弄不清楚的再问,这样既教会了学生学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自学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拓展课堂教学,保持兴趣。

  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毕竟太短了,仅*它,要学好英语是不容易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如游戏、唱歌、画简笔画、戏剧排练、在日常用品上贴上英语标签、学习一些习语、运用英语会话、英语智力赛等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运用课堂所得,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经常进行英语交际,学生就能学得较好,学习兴趣也就得以保持。

我是一名新教师,教三年级英语,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上课经历,渐渐发现如果纯粹地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话,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我经过这一个月的积累,慢慢总结出如何让学生能喜欢上背单词的几点方法:

一、课上多练

  在新授单词时可以有意识的带学生用多种方式拼读,如在教授tiger时,我采用了“男生读,女生拼”,“女生读,男生拼”的交*练读。在教授pineapple这样的较长单词我又采用了“开火车,接龙拼”的方式读和拼。几个回合,学生轻松就掌握了单词的拼和读。

二、课后指导

  学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一些学生光*课上的练习是不行的,个别学生甚至不会读,所以教师课后的及时指导是必须的。每天放学之前我都把每个班的后进生集中起来,对他们辅导。第二天再亲自检查他们的背诵情况。

三、优差互助

  我教两个班的英语,人数较多,如果每个差生都是老师来辅导的话,时间肯定是不允许的,所以我发挥了小助手的作用,把每个班上英语学得较好的学生和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一对一”进行了互助活动,并就每课的学习情况选出“优秀师徒对”。

以得引趣  以需引趣  以疑引趣

以难引趣  以新引趣  以创引趣

1.以得引趣

*发现学生的进步、长处、特长、努力给肯定、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师的作用是开启、唤醒、鼓舞、激励。

  *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炬。

*唤起学生自主探求的兴趣和欲望。失败的教育只能使教育失败,成功的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强化自信心,鼓励学生自我实现

2. 以需引趣

*要把本学科知识的内容讲深透,用高深知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讲课要做到层层剥皮:去皮见肉,去肉见骨,去骨见髓。

*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用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实际让学生感到有用,产生学习的愿望。

我想对这段时间的教学进行一下反思和总结。  

1、调动学生积极性,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生性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老师难以掌控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运用语言的环境,使教学有声有色,在教学Unit3Read a story 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小猫找妈妈》,动画生动而逼真,小朋友非常喜欢,小猫在找的过程中,遇见了zebra.以此学习新单词zebra,看见老鼠动画时,我让小朋友对老鼠进行描述——My ears are big. My tail is long.I’m a mouse.这样锻炼了小朋友的英语说话能力。 

2.对教学中的一点改进。  

  三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尤其是对感兴趣的,直观的事物更是如此。虽然课堂上感觉效果很好,但是课后反馈却很不理想。通过第一次的单元测试,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孩子们虽然会说,也能跟着磁带读下来,但是真给他(她)出示一个句子或单词的时候,却不能读出来,并且也不知道汉语意思。  

  针对这一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意改变教学策略,在要求学生跟着磁带读对话和单词的时候,要求学生指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或个人读等方式,尽量避免学生偷懒,读滑句的现象;并且把每节课的内容都写到黑板上,并对应上汉语解释,让学生不仅会说,会听,而且还要会读,并且知道汉语意思。  

  当然,仅有课上工夫还不够,毕竟英语是门语言,要多说,多读,多听,多练。那么在课下,就要求学生听磁带,读课文,然后让家长签字来进行监督。一般每学完一个Part,我就会对学生进行检查,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对基础差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3.积极探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  

  怎样能长时间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是每个教师都会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对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怎样去表扬去奖励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仍需要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实践。

我从事三年级教学工作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反思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包天仁语)俄罗斯通常在初中一年级开设英语课(相当于我国的小学5年级),每周3节课,第一学年即要求掌握约1300个英语词汇,学生到高中毕业时要掌握1万以上词汇,基本可以读懂英文原著。而我国现在对高中毕业生的要求是掌握2000词汇(包括词组),新研制的’课程标准’要求掌握4000个左右的词汇。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

而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反思三、小学英语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一向以来,人们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小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Changing English in the changing world”。现代英语的变化,特别是口语方面的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更因为国际互联网的形成,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简捷。说话简单快捷,是现代人生活的一大特征。现代英语在这方面的变化表现为“一字多用”。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并且我们发现,现代英语词汇有相当一部分是取得新义的旧词,如,“input”(输入电子计算机的数据),“store”(电子计算机的储存器),“drive”(计算机驱动器)等。

3、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也许是美国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日益强大的原因,美国英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以使用美语和发美国音为时髦。

4、口语不断侵入书面语。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有正式、非正式、书面语,口语,方言,俚语之分,然而当今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我们的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离开学校走向社会,他们会发现他们所学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书呆子气)。而教师自己则可能甚至连小学生们所津津乐道的一些常用语也可能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反思四、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文化意识

     在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因为课文的简单易懂,所含的信息量少的缘故,很多小学英语教师忽视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而导致了一些语言情景的不真实,和虚假的语言的产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是文化信息的主要浓缩。对英语词汇的准确理解,和对语言环境的认识和创设和把握,需要对文化的比较深刻的理解。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对该族文化历史的研究和学习,通过对该族语言文学作品的研读,通过对该族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了解。而读原版英语经典著作的学习,是达到这三条的捷径。

     反思五、小学英语教师应有情感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英语学习的效果乃至成败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战线的一大课题。英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据《文汇报》载(1993,11,19):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市十个区1480名初中预备半和三个县的1622名六年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和统计分析,发现学习困难学生中有57.8%是属于动力型困难的学生,其具体表现在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动机和态度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英语教师的教学重点是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呢,还是将教学注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这是,现代教育思想转变的重大原则问题。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英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与上述性格相反或相差极大的学习者。另外,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学习者会出现焦虑沮丧烦躁不安等情况,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注意对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的培养和控制。尤其是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英语教师要培养对学生的亲近感。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十分尊重学生,注意激励学生,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在当前“减负”工作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体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感受,亲近学生,使学生喜爱英语教师和英语课,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我也作了以下几点反思:

1、用激情带动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灵魂,而如何让他们的灵魂与课堂相结合,就需要教师用自己最大的热情去带动学生。这次上课的班级是以前我所教的一个班,学生对于我又走入他们的班,本身就带动了他们的一定热情,在上课中,我也充分的走入他们的内心,把他们所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带入教师,让他们帮忙介绍人物的面部器官。学生看到这一情景,热情飞扬,再加入我的激情,让学生都动了起来。

2、让学生感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而教师是课堂的协助者。这节是介绍有关面部器官的单词和句型,而学生其实在清华一条龙教材中,对这一内容都一熟练的掌握。于是,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主人的特色,让学生运用以前的知识来自己挖掘。

  对于这节课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教授mouth这一单词时,因为读音比较特殊,没有相学生展示读音的规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用心去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教学反思《PEP三年级英语教学反思》

自开学以来我在教学过程中,影响最深刻的是要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还会影响其它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关。

5、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目前我校学生英语学习情况总的来说是乐观的,低年级总体水平良好。但是如果平时的英语课如果只侧重促学生在听、说、读、写、演、做、唱、玩中感悟语法规律,那么语言知识、语法点势必会大大削弱;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爱玩好动,思维缺乏深度,大多的知识灌输势必导致学生厌学,且应试体制下必然产生过重身心负担,且当前全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大氛围是重情境引导,重直观感悟听说活动,将语法、语言点渗透而非明示于学生,这就必然产生基础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甚小”的弊端,课堂上40分钟不出效率,达不到效果,必然导致,课下费时费力,补漏洞的辛苦。

  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一文中指出,“中国对外开放,我们一个弱点就是对外交际的语言问题,我们要认真研究中国人用什么办法学英语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说明,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外语人才,是我们当前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即情感互动.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在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激发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喜爱,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甚至放弃了学习,因此,平时教师应通过亲切的表情和言行给学生以鼓励。

  Module1 unit4 Tasting and smelling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图片和味觉,让学生会听,说,读,写,单词apple,lemon,orange,sweet,sour.2.通过对话,让学生会读认句子Taste  this. What is it? It  is ….It is a/an…3.让学生会正确以运用句子What  is  it? It is a/an...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和三年级的教学要求.我制订以下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会拼写单词sweet,sour.2.让学生会正确掌握sour的发音.3.让学生会正确运用句子What is it? It is a/an…课前,老师和学生都带了自己喜欢的水果,为了能更好的学会单词sour,我特地带了一个大的lime,课堂上,我将切好的一块lime给平时上课很不爱听,学习基础很差的费佳乐,让他Taste  the  lime.并且说出品尝后的感觉,此时他很开心,并很响亮的读出单词sour,当老师对他说了一声You are a super boy时,他终于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脸.这时本班的瞿某也不甘落后,很快举起小手,请求品尝lime 

  并读单词sour.班级几个较差的孩子纷纷在课堂上活跃了起来,并且将这较难的单词在课堂上会读了,会记了.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觉得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不仅要建立民主,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以热烈的情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教学反思《教学中的情感互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游戏活动是促进和激发兴趣的一个很好形式。小学英语课堂中所运用的游戏活动可谓是不计其数、多彩多姿、活灵活现。这些游戏活动都遵循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快节奏、有趣味、活泼、生动、小学生都喜欢做。但是任何东西要是没有一个度就会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和效果,那么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各种游戏也要一个度,游戏时间一般是3—5分钟。要不紧不快才能不失它的味道。如何恰当的操控游戏也是关键一步:

一、 游戏本身不能失去它的原味,要体现实质性和代表性,最重要的还是体现它的实效性。一个个游戏的进行虽使枯燥的课堂变的有声有色,但真正的目的不在于此,而是要看它对本堂课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 游戏的操作也是一门艺术,要让每个学生都活跃起来参予到预先设想的游戏活动中,这一点是比较难的,教师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 ,如果到达如此境界那已经是如《孙子兵法》里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因此,每个活动设计所考虑到是使学生参予面要广,而且能让平时不动的同学都尽量动起来。

三、 进行课堂操练巩固时游戏与游戏间的过渡也是很重要的,游戏要从一个简单到较难,再难的过程。但是更少不了的是游戏的趣味性不管它的难易程度如何。比如,在教授这几个单词时music sports painting science computer game,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幻灯片的播放来认识记忆这几个单词,再一个是采用多种游戏活动,第一个游戏较简单,开火车朗读单词,这个是比速度,时间为一分钟左右完。第二个游戏是看口型说单词,当教师轻声(几乎不发出声音)说一个单词“music”学生齐喊。这样主要是引导他们记忆单词,难度不是很大。第三个游戏,教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男女比赛快速指认单词。大概进行三、四组学生。第四个游戏,“what’s missing?”教师很快将黑板上的单词卡片抽调,让学生才猜少了哪一张并用上面句型问。第五个游戏,转转盘。教师先示范转转让学生猜再让学生当小老师转转,抽其他学生猜猜做做动作。在巩固好单词后,有将通过句型巩固单词及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课前将My friend likes …….写在黑板上下面写着以上要学的单词并用标有数字的白纸遮盖,先自己选择示范,再由学生自由选择说说,也可将自己带来的小玩具朋友说说他们的喜好.让学生拿着自己实有的东西说一说这样更具体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再是我利用TPR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先跟着录音机做动作“listen to music,do sports。。。。。。”再请男女同学上台来表演。(根据他们的好胜心理进行比赛。)

  总之,游戏是活动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要真正使每个活动落到实处还需要掌握它的度、味、位等。-----------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活动课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牛津英语4AM1U2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会正确问答句子How old are you?并能运用祝贺生日的对话Happy birthday to you!为了使课能顺利进行,我在课前了解了学生的生日,当一进教室,我就说”今天是某某同学的生日,Miss wu想对她们说Happy birthday !”接着又为她唱了一首英语生日歌.看见老师在祝贺学生生日,同学们一下子就激动了起来,我就问:”你们也愿意祝贺她的生日吗?”“愿意”异口同声的回答.于是你一句,我一句“Happy birthday!”伴着歌声回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时我想这句话已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我又抓住机会,顺水推舟,问大家“生日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就说“生日蛋糕,生日礼物,生日蜡烛…….”我就让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画,顺势教了“cut,cake,blow,present”等单词,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然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在别人生日的时候,用英语说一声生日快乐和唱一首生日歌,并且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不久后的一天,我走进教室,顿时大家一起对我说“Happy birthday.”并唱起了生日歌,是呀,今天是我的生日,最让我高兴的是同学们已经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这怎能不让我感动.

  这节课是一个即兴的任务型教学内容,没有精心的教学设计,但我感觉它是成功的,它是教师与学生真实情感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也是语言的自然流露,学生就是这样简单的学会了语言并能正确使用起来.实践证明,在这种更巾近生活,更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英语,学生更容易产生举,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这一交际工具.在这节课中,我就利用了学生生日这一有利条件,它是完全真实的,又是从学生那儿来的,和他们蝗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即使是即兴的,也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当然这节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问答“How old are you”操练太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虚心学习,更加努力做得更好。————教学反思《创设真实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英语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能交际、灵活运用英语,把英语当作是一门语言而不是学科。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新教材内容的编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节课前也就是备课时都要认真地去考虑课堂效应:每个学生都在获得什么?为了使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于活动并有不同的收获,笔者认为每节课都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堂双边活动。

第一、坚持一周一歌。好的英语歌曲有它丰富的内容,优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听起来悦耳,唱起来更使人精神振奋。在每节课当中,穿插学生喜欢的英文歌曲,让孩子们边唱边跳。一曲过后,学生已基本进入很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可以把难懂的时态、句型句式自编成歌曲,如:What are you doing? 

第二、坚持每堂课前3-5分钟的自由会话,强化口语训练。

(1)值日生做值日报告,再让这个值日生扮演“小教师”,向其他同学提问。

(2)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实物,自由表演对话。如有的学生拿一张全家福,让另外一些学生猜。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日常会话能力。

第三、坚持将课文内容设置成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会话中去理解新单词、新语法、新句式。语言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才会形象生动,才会有利于理解与掌握。因此英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将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引入尽可能真实的情景交际中去,提高主体参与性。

第四、按座位编排学习小组4-6人,注意A、B、C各层学生的组合搭配,每节课以小组进行会话表演、讨论、归纳总结,使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同时优生可以辅导差生,也就是要真正做到学洋思中的“兵教兵”,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诱发了他们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教学反思《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英语课堂气氛》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为进入中学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厚的基础也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身为一线教师的我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培养良好的听觉习惯 

  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我要求每天回家后坚持听读英语半小时。众所周知,语言的习得重要的是语言环境,但我们国家的母语是汉语,不可能接受自然的英语熏陶,因此,只有人为的创造语言环境、强化训练、增加接触英语的时间,借以扩大语言的输入量。听读的时间可安排在早晨,一边洗漱一边听,午饭、晚饭前甚至晚上入睡前的零散时间,都是听读英语的好时机,听读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讲应以书本内容为主,可以预习新知识,也可以复习巩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早日养成这个习惯,学生的听读作业,教师应要求家长签字(并在家长会上讲明),同时对于认真完成这项作业的同学,应及时表扬、鼓励,形成良好的导向。 

1、教师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坚持多说,使学生大量接触、并有意识训练听觉,渐渐的由不懂,到懂一点、到大部分,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听的习惯。 

2、让学生多听课文磁带、朗读磁带,让学生模仿,训练听觉。我在每次教新课前,用3-5分钟放录音,请学生静听,不要求全部听懂;新课学完,再听录音,要求学生跟读;总结新课时,要求学生能根据我所给的词或短句进行英汉互译。 

3、听英语歌曲,巩固练习听说,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它和语文教学一样,重在反复读,时刻练。朗读是巩固旧知、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培养学生美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好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对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 

1、分角色朗读 

  分角色朗读是我在低年级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手段。如教完家庭成员称呼后,我让Team 1扮演John,Team 2扮演Mummy,Team 3扮演Daddy,Team 4 扮演Grandpa。学生在朗读对话时,自然而然的渗入情感意识,如爷爷的声音低沉些,**的声音和蔼些,爸爸的声音沉稳些,John的声音稚嫩些,学生读的童趣盎然,逼真可爱。 

2、跟录音机读 

  《PEP英语》课本有配套的录音磁带,每次晨读英语,跟录音机读也是一项乐趣。由于录音机里发出的是纯正的且极富有童趣的原版录音,所以跟录音机读不仅能激发起朗读兴趣,而且从另一方面给学生以示范指导,起到了纠正和培养学生语音语调之效。 

3、配节奏朗读 

  低年级英语很多内容都是由活泼的、节奏感很强的儿歌组成,在朗读的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手击桌面节奏或拍手节奏,并把有些难读的课文编成Chant,那么学生会倍受欢迎。 

4、培养领读“小老师”,促全面发展 

  从培养各班领读“小老师”入手。利用课余时间,选出英语成绩不错的学生,让其先模仿录音读,再读给我听,读的流利准确了,让其作为领读“小老师”,并且告诉他们自己朗读首先必须正确的重要性,激励他们回家多听多读,争做一位好老师。在这样的鼓励下,领读“小老师”几乎能做到天天回家读半个小时以上的英语,以便充实自己的英语,把正确的发音教给其他同学。

三、培养良好的背诵习惯在小学阶段,英语课本内容都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日常交际用语,为了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能够将英语脱口而出,就像使用母语一样流畅,教师应该要求把功能句型整句背诵,借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我把朗读背诵英语15分钟作为每天的课后作业。有时要有条件的学生把朗诵的内容录在磁带上,在班里交流。在每周三的学校小雨点广播中除了一些小故事、小歌谣等通用内容外,有时会让学生自编自演小短剧。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对背诵非常感兴趣,他们的语感也得到了提高。另外抓好朗读背诵检查。朗读背诵可分四人为一个小组,指定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任组长,负责本组的朗读背诵任务,并作记录,教师随时抽背并督促检查。这样,学生们能主动完成老师规定的任务,并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进行记忆、操练、交流,从而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和要求。 

四、培养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有效地进行学习,随时获取新的知识,使他终身受益。英语学习方法的形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学法指导必须遵循语言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 

  教师可给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方法。如:(1)如何预习和复习。(2)巧记英语单词,培养记忆力。(3)学会观察、比较和归纳的方法。(4)阅读能力和自学的方法。(5)正确使用工具书。(6)适当阅读一些简单的英语报刊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一种符合英语自身规律的学习方法,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尽可能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总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本身就是教学工作的一项任务,应该有步骤、有计划的在教学过程中逐一落实。提早开始,严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学习习惯会成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催化剂,使他们的英语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习得能力产生在二、三岁到青春期之间,过了这个年,这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能力一定会下降。依据该理论,我国的外语教学起始时间提前到了小学阶段,以充分发挥儿童天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如记忆的能力和模仿的能力。我们作为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儿童天真、直率、随意和大胆的特点,始终把语言视为一种技能,强调语言实践和熟能生巧,允许学生出错,在错误中理顺和完善语言体系。

  学外语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而不是偶尔沾沾水,学生必须潜到水里去。只有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乐在其中。由于小学生英语词汇量较少,用英语交流有一定困难,教师只能根据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口语内容、提供每天十五分钟左右的“英语时间”,带领学生开展会话交流。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点感受》

在学习一种外语时,如果不了解该语言的内部规则,那将影响学生准确地运用该语言进行交流。许多专家(如Cameron,2001)认为,即使在小学阶段,孩子也需要一些语法知识帮助他们牢固地、正确地掌握语言。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小学阶段要进行一些简单的语法教学。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才能既保持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又让孩子掌握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枯燥的"语法知识呢?笔者去年有幸到英国学习三个月,了解了一些外国专家提倡的语法教学方法。我认为,根据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人为本",让小学语法教学生动起来,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Implicit(隐性原则)

  在语法教学方面,外国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显性语法教学)

和"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隐性语法教学)。前者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后者则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的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的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法规则。"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需要运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智力还在发展的孩子采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的方法更为合适。不少教师的英语课堂枯燥乏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巩固所学的语法项目时,采用了过于机械的练习形式(mechanicaldrills),也可以说是采用了过多的"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例如,学习了一般将来时后,让学生做大量类似如下的练习:

依照例句改写句子:

Model:I am swimming now.(tomorrow) → I am going to swim tomorrow. 1)Jack is dancing now.(tomorrow) 2)Mary is drawing now.(tomorrow)

  此类练习只让孩子重复操练所学的语法项目,并没有提供机会让孩子了解应用这个语言点的情景,容易使所学的语言形式与语言的使用语境、语言的意义脱节,不能很好地达成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帮助提高学生语言的交际能力。

此外,孩子天性喜欢好玩的东西,过于严肃机械的练习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应尽可能摒弃直接的、机械的练习,多提供机会让孩子在有意义的、生动有趣的情景中练习和运用所学的新项目。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TPR(全身反应法)、念儿歌等"间接"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语法。例如,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 But what? Can you guess?’’

提示让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 

这个游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当然,为了巩固孩子的语法知识,提高孩子语言的准确性,教师也要在适当时候使用 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2.Meaninggofirst(意义先行原则)

英国教育专家Jayne Moon(2000)的研究表明,孩子具有"Go for meaning"的天性,即在学习语言时,孩子的注意力通常首先放在语言的意义(meaning)上,他们很少注意到语言形式(form-指vocabulary,pronunciation,grammar structures)或语言规则。而且,孩子在特定的情景中获悉语言意义的能力很强。 

由于孩子的关注点在语言的意义上,如果在开始授课时,教师首先谈论语法规则,势必导致他们不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孩子的天性来帮助他们学习语言,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在语法教学上,英国专家提倡采用这样的教学顺序:首先,让孩子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meaningful context)理解所教语法项目的意义;然后,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孩子在较真实的语境中进 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最后,在孩子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也就是说,在教学的前面两部分----"meaning"与"use"阶段使用"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在最后一部分----"form"阶段才采用"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

  3.Economy(适量原则)

  除以上两点外,在解释语法项目时还要注意"economy"原则,即讲解要适时适量,解释清楚就可以了,不要罗嗦,费时费力太多,反而弄巧成拙,导致孩子糊涂及生厌。

  有些教师认为只有把语法尽可能详尽地解释,才能保证孩子运用的正确性,而且往往把孩子犯的语言错误归因于语法(语言点)讲解不够。其实,学英语就象学计算机或学驾驶汽车一样,太多的理论解释反而适得其反,最关键的是实践、实践、再实践。而且,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比不上成人,在涉及语法解释时更应特别注意"economy"原则。

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三个原则》

公开课是检验一个教师综合素质、讲课艺术的重要一环,上好公开课也是每个老师的心愿。让课堂生活过程之旅常新,让课堂生活理论之树常绿,是我们当老师的理想。那么在英语公开课上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如何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如何使创新的火花不时被点燃?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笔者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多年,觉得要上好英语公开课有以下八大要素。    

一、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三尺讲台“立住脚”、“站稳脚”、“站好脚”的前提,尤其是英语教师,一开口地道的英语,优美清晰的语音语调,精彩绝妙的知识讲解对下面听课的学生和教师都会有强烈的吸引力;教态亲切、自然、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分明,而且 

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成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 

二、教师要透彻理解教材,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 

     一项优秀的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方向性、科学性的品质外,还必须具有实践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品质。教师在正确和透彻理解教材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对象的实际、认识教学环境的实际和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同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然后回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各种教学活动,设计层次清晰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有序而富有逻辑性,各环节之间的衔接能自然、流畅。所以,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教学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 

三、教师要重视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在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要熟悉思维运动的规律,还要善于点拨、引导,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为课堂教学的精彩作充分的准备。设计一个良好的导语(presentation)尤为重要,正如一首乐章要有优美动人的序曲,一出戏剧要有钩人心魄的序幕,一篇文章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一堂课刚开始,学生的注意力往往比较集中,教师如能设计一个优秀的导语来吸引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活动就往往能顺利进行,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动活泼、和谐轻松,那么这堂课基本上已成功了一半。要调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准确把握质疑的时机无疑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适时而精当的点拨、引导,才有学生思维活跃,主动探究的精彩。当学生学了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An onion a day keeps everyone away.以后,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学生说:A hen was educating her children saying: An egg a day keeps the knife away(每天下个蛋就不会被宰!).这难道不是我们当老师最得意和欣慰的时刻吗?! 

四、教师要讲究提问、启发的艺术 

     教学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Bellack(1996)曾指出:“在所进行研究的课堂上,教学程序的核心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经常还有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所做出的反应。”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着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水平。在公开课上经常会发现教师“逼供”式提问,即教师通过不断的追问,甚至是一些没有实际思维含量的提问,如教师不停地问学生:Yes or no? Do you think so? 等,非要学生按自己的设计回答Yes; 一味地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框子”里面“逼”;而学生则费尽心思地揣摩教师想得到的“供”,时下这已经成了公开课中出现的普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滞后:只关注教学设计的有序实施,不注重教学过程的随机生成;只考虑自己准备的内容是不是讲完了,不考虑学生是不是接受了。当然,教师所提问题一定要适度(一是深度,即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基础;二是广度,即不能超出学生生活实践的范围),讲究提问和启发的艺术。 

五、教师要力求情感真实、节奏优美 

     现在公开课往往有点与其说成是讲给学生听的,倒不如说是演给听课老师看的现象,这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目前一些公开课上教学的不真实性,而在课堂上教师的情感虚饰则增加了公开课“作秀”的成分。新课标反复提倡的一个理念是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给学生创造探究平台。因此,凡公开课我们都可以见到诸如“讨论”、“探讨”之类的环节,它好像已经成了新课标旗帜性的标志,似乎谁不用谁就跟不上新课标精神一样。更重要的是因为冷场是公开课第一大敌,这个险好像谁都冒不起,而热热闹闹的讨论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于是想办法让学生开口说话、让课堂热闹起来成了首要的事情,花里胡哨的东西越来越多。所以在公开课上大家经常看到教师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寻找发言者,哪怕是一句不着边际的话,也是“感恩”不尽,并赶快接过学生的话头引导到自己所预设的轨道上来。不管学生的回答正不正确、有没有道理都说“You’re great!”, “You did a good job.”。教师的表扬是用来激发学生的发言欲望的,但是这种无限演绎的廉价的表扬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为了热闹为了合作,为了更能体现新课标精神,老师们想着法儿变花样,有的甚至到了哗众取宠的地步,一看便是虚情假意。在课堂上,只有教师真实情感的流露,才能真正达到师生情感交流的目的。另外,有效控制英语课堂教学节奏,是增加教学容量和操练密度的有效途径,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课堂教学中的操练只有达到一定的密度和广度时,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感知鲜明、完整和深刻。有些课上的训练往往缺乏密度,教学节奏慢,感觉松弛,而有的课堂活动频繁,教学密度过大,学生忙于配合老师应付这些活动,因而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在公开课上,有张有弛,配合默契的课堂教学总能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六、教师要营造“亮点”,让课堂教学高潮迭起 

     课堂教学的“亮点”是指教师的教学给学生留下最深刻鲜明的印象并得到学生最富于感情反应的时刻,这时师生双方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课堂教学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不失时机地精心制造教学的亮点,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以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积极状态。课堂亮点的出现使学生受到良性的强烈的刺激,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得到升华。“亮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最精彩的往往是课堂随机生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至少要设计一个高潮,最好高潮迭起。 

七、教师要充满激情

     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公开课上教师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必能感染学生,调动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共振,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做一个充满激情的英语教师,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真诚地对待学生,教师真诚的关注容易感染学生。英语教师要做到“让学生喜欢你的英语课,让学生喜欢英语学习,让学生有终身学习英语的意识”的境界有很多途径,而充满激情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八、教师要富有机智 

    教学机智在当今课改新课堂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掌握教学机智。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教学机智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只要我们掌握它的一般规律,利用科学的方法,沿着有效的途径,就不难处理好课堂偶发情况,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水准。在公开课上课堂偶发情况的发生,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严峻挑战。然而,挑战与机遇同在,偶发情况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但处理、应对得好、把握得好,也可有利于正常教学,即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能够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增效的作用。 

    总而言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守成的、粉饰的、思辨的、分析的、批判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英语课上教师把握了以上八个要素,这堂课一定会突现魅力,散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教学反思《上好英语课的八大要素》

任英语教师以来,课余我们都在反思,小学英语应该怎么教?到底存在那些弊病?以下就是我实践及参考归纳总结的几点想法。

  在中国,很多人忽视了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是英语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 

  那么,第二语言与外语究竟有什么区别?它们是同一概念不同风格的用语,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对英语教学的效果会产生怎样的作用? 

  其实,我们知道,second 1anguage与first language相对,而foreign 1anguage和non-native language是与mother tongue和native 1anguage相对的。 

  英语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看当地学校的课程是不是用英语授课。如果除了英语课,其他课程用母语讲或大部分用母语讲,英语教学就是英语外语教学(TEFL)。显然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而不是第二语言,中国缺乏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母语可以习得,二语也能习得,但外语是不能习得的。 

     而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上过多的强调了情景的创设,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以至于产生了虚假的情景。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原本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3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帐,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采用认知法,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进行真实的交流,*大量重复模仿,强化记忆,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一定要有语言环境,要有高水平的师资,班额要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掌握语言规则,指导听说读写,举一反三,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中国学生学英语,不论是小、中、大学,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的相对低下,语言环境的缺乏,大规模的班级授课,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方法不适合目前的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单*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则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单*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不断反思,集体讨论,积极了解讯息是我们现代教师必须作到的功课,我们的不断积累和成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进步。  -----教学反思《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英语教师,我认为我身上的担子很重.对于新教材心里没底,又面临新课程改革. 新课改倡导全人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新课改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

下面简单地回顾一下这一年以来所做的一些英语教学工作。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怀境,如教“What’s you name? How old are you?”时,情境有“小歌手大赛报到处”、“迷路的小孩子与警察”、“结识新朋友”、“医生与生病的孩子”、“自我介绍”等等一些语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如师生早晚问好、道谢、道别等,学生已经习惯用Hello、Good morning、 thank you、You are welcome、 See you、 Good bye……与我交流。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

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级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跟学生们操练熟了,就让学生自己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 

      3、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发现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大胆的尝试.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停留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的精神,注重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体,注重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反应等做出客观、公正、热情、诚恳的评价……

2、鼓励学生大声的朗读课文并背诵,使自己听的见自己的声音,渐渐做到流利,顺畅.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

3、对于底子薄的或性格内向的同学,降低他们的学习标准,当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要鼓励他们,让他们感到有成就感.

    差生上课时注意往往不够集中,我就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差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差生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两个激动,这样差生开口的习惯慢慢的养成。一学期下来,差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作为矛盾双方的教师和学生如何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对完成教学至关紧要。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对老师的这门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学这门课。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三.记忆方法

学习语言就是要开口多说,多记, 多背,只要功夫到家了,学习英语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英语琐碎的知识点太多,每天都有新的知识点增加,这就需要学生多记,多背.这往往是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现在才初一,主要是以单词为主,如果连单词都记不住,更何况句型听力.因此谈谈自己记忆单词,句型的方法,仅供参考.

1、根据发音脱口而出单词,多朗读,重复多次,背会的东西容易忘,应隔三插五的再巩固.

2、背诵一个小对话,背会了用自己的话把它复述出来,这样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把记不住的单词写在小纸片上,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看,长期坚持,一定有成效.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对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改进的成绩,给予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并鼓励他们大胆的去说.学生考完试后,让学生自我反思,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问题.让学生相互之间相互评价,找出优缺点,互相促进学习.

  一年的教学工作中,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爱心 耐心,更主要的是管理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历史的工程师,我很庆幸自己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但现在深有体会,当一位老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老师更难,成为一为称职而又秀的老师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初入教育行业的我,无论在教学经验上还是在管理上欠缺的东西太多.幸好学校给我分配了两个指导教师,一位是教学上的指导老师赛里曼老师,一位是班主任指导教师汤桂霞老师,他们在教学上和管理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与支持,使我在教学和管理方面不断的成长起来.但是理论与实际相差太大,运用到实际大相径庭,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己要积极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听有经验老师的课,取其精华,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不断反思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更新观念,愿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

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下面就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自己的几点困惑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   定好计划。我们的计划不妨这样制定。以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为总的依据。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具有自己特色教学计划。总的计划及小学学生毕业时英语学习要具备怎样的能力。我在教学中为自己制定的总目标时在小学毕业时经过五年的英语学习,学生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具有一定的单词拼读能力。现在小学英语教学将原来的传统的音标教学修改为读音规律的教学,去年培训时的外教也一再强调。音标是很中国的东西,英语国家的人不学音标。他们*的是学习字母的发音规律。但我觉得音标也不可以完全摈弃。因为我们都知道中国是有拼音的,中国人很习惯用拼音来拼生词。在这方面音标很适合中国人的学习。对于相对简单的辅音的发音可以由发音规律来学习。但对于相对来说复杂的元音字母的发音就应该借助音标的帮忙来学习,因为孩子升入初中后也要接触音标的。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和初中英语教学衔接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2)具有快速记忆单词的能力。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时候由于他们的词汇量少之又少。所以孩子对于单词的认读也好,还是对于这些单词的运用也好不是很熟练。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对于单词也好,句子也好已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我们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毕业时要逐步培养起快速拼读认读单词的能力。

3)自主进行阅读短句,短篇的能力。俗话说“温故而之新”我们总是疑惑于为什么我们的英语学习了这么多年,看到一个新的句子除了个别的生词应该很容易读出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仔细想想我们的学生在吃夹生饭。我们认为很简单的词他们要大量的接触才能够记牢。但我们总是眼高手低,忽略最基本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是很牢固,以至于出现了刚才提到的问题。----------教学反思《对小学英语认读能力培养的几点想法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