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如何调整镜头:阿拉善妇女的两种头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1:53:50
阿拉善妇女的两种头饰  和硕特头饰  科布尔头饰

  文/郭雨桥

  阿拉善是一个特殊而神秘的地方,它在内蒙古面积最大,人口却最少,可是民族却有20多个,光蒙古族就有4部:和硕特、土尔扈特、科布尔和喀尔喀。他们的服装和风俗习惯都不完全相同,其中科布尔实际上是以地代人,专指居住在科布尔滩一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族人,在蒙古族中只占少数,内蒙古也只此一家。蒙古族人怎么信了伊斯兰教呢?为什么又单单居住在阿拉善这个地方呢?

  在称呼信仰伊斯兰教这部分蒙古族人族属的时候,民间历来有一个不太准确的表述叫“缠头回回”,青海和新疆的文献上一般称作“托茂蒙古人”。缠头回回并不是指回族,而是回族以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实际上缠头回回这个概念,主要是一个宗教概念,而不是民族概念。

  卫拉特强大起来以后,土尔扈特部首领和鄂尔勒克率部迁往伏尔加河,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率部迁往青海,固始汗的第六子、也是拜巴噶斯的义子阿玉奇及其子和罗理;车臣汗孙子罗卜藏衮布等和硕特人,先后逃到了西套,即现在的阿拉善地区。1678年,和罗里率领一万户部众东征嘉峪关受阻,遣使向康熙皇帝求和。1686年康熙皇帝同意他们暂住阿拉善草原西部,1697年赏其扎萨克爵位,建立阿拉善和硕特旗。随和罗里来阿拉善的就有少数蒙古族穆斯林与维吾尔、哈萨克穆斯林。1725年(雍正三年)阿拉善第二代王爷阿宝奉命到青海平息叛乱,曾从青海带回一百多名缠头回回,安排在科布尔滩居住,以游牧为主,到光绪年间已发展到将近百户。这些缠头回回,可能就是撒拉族与东乡族的后代。1755年(乾隆二十年),阿拉善第三代王爷罗布桑道尔吉奉命到新疆平息准噶尔叛乱,又带回二百余名维吾尔、哈萨克人。此前此后由于各种原因进来一部分回民(还有少数汉民)。这部分人来到阿拉善,为了生存方便,都先后成为“随旗蒙古”,接受了和硕特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被蒙古族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所同化。但是在信仰方面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

  这种相互影响和同化的现象,在头饰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本来和硕特是从新疆和青海来的,属于西蒙古卫拉特的体系,他们服饰的基本名称也是从卫拉特来的,同时沿用了辫套的形式。可是他们却要把头发包起来,也就是所谓缠头,这显然是受到了穆斯林的影响。所以说,这既是传统和硕特头饰的变异,又是接受穆斯林影响的结果。反过来说,缠头回回既然随了旗,也要接受阿拉善和硕特人的打扮,这样这两个部族的人便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不同于内蒙古其他任何部族的奇丽独特的头戴装扮。

  这两个部族的头饰,外地人很容易混淆,因为她们乍看起来,头上都顶着硕大的珊瑚,额头上戴着银子做的吉祥结“脑盘”,头发都被黑纱蒙着,头顶垂下长长的发套。但是仔细端详,你就发现了名堂:和硕特妇女头上顶的珊瑚是2颗,是被发套和头辫顶起来的;科布尔妇女头上顶的珊瑚是3颗,它直接订在脑盘的吉祥结上,头发向两面平梳,所处位置较低。再看辫套,和硕特妇女是垂在胸前两侧,从坎肩的袖窿里穿进去,又从坎肩下面穿出来。科布尔妇女的发套两只却要并在一起,从身体背后垂下来。

  从实际梳妆过程来看,两者的做法也很不一样。和硕特是从下往上梳,也就是戗梳,科布尔是从上往下梳,也就是顺梳。和硕特的过程比较复杂,先把头发从前往后,梳成两半,然后以中缝为中心,把每部分再分成4份:耳后的梳一根小辫,额头的留一绺刘海,其余两份,从下往上戗梳起来,再另外加入一个布筒子,作为辫子的一股,与其余两份辫成一根三股大辫,从上往下扣着辫下来,因为布筒子中间的地方较粗,形成一个环头留在最上面,这样把辫套套上去以后,辫套上带的两颗珊瑚就把这个地方罩住,成为最高点。科布尔的过程没有这么复杂,她们把头发从中间一分为二以后,梳成两个大辫子,装进辫套里,用一个纽扣式的东西跟辫根别在一起。把一块黑纱从前往后罩在头上,再把另一块订有脑盘的黑纱罩在额头上,拉到脑后的辫套下面挽住。并把前一块黑纱左右交叉裹住头发,在脑后用花簪和其他饰件别住就可以了。科布尔脑盘的两侧,还要连接3串珊瑚珠子并列做成的“罕德日嘎”,位置正好在面颊两旁。罕德日嘎是蒙古语绷住的意思,因为在它下面还要垂挂漂亮的耳坠,耳坠过去比较短,以到乳房的位置为止。现在逐渐加长,差不多齐了坎肩。干活的时候吊在脸前不方便,所以要用罕德日嘎把它绷住。科布尔的头饰部件多了一些,看上去自然略显华贵。但和硕特也不示弱,有的时髦女子便在辫套的上面、也就是发根处加了一圈珊瑚珠子,弥补两侧装饰得不足,看上去也别有风味。另外,在一幅辽墓古画上的唐式装扮的妇女,她们的头上中间有脑盘,两边是耸起的发髻,与当代的和硕特妇女头饰惊人的相似。

  那位会梳和硕特头饰的罗金花(今年66岁)告诉我说,和硕特的这一套服饰,是满清皇帝强加给她们的。和硕特从新疆游牧到这个地方以后,向满清皇帝要求地盘。满清皇帝在赐给他们地盘的同时,也给他们规定了一套包括服饰在内的统治模式。王爷头上的红顶子是钉子,辐射状的红缨表示砸进钉子以后喷射出来的鲜血。蟒袍上的马蹄袖,表示把他们看做奴隶。妇女的瓜皮帽后面开口,一束红缨下垂,表示从后面砍了一斧头,流血不止。妇女头上顶的两颗红珊瑚,是头上凝结的血块。相传阿宝的夫人就是带着这样的头饰来的。罗金花是阿拉善王爷家族中的人,她的传说自然是听老人说的。当然这种说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拉善蒙古族对满清统治的反感。但也说明,阿拉善和硕特的服饰受到过满清很深的影响。

  和硕特人刚来阿拉善的时候,还保持着故土卫拉特的穿戴风格。他们的袍服肥大,高领,不开衩。有马蹄袖。下摆外撇,领口、前襟等处库锦、绦子绣的五彩斑斓,扎腰带时上面袍子虚鼓,外面套着有大襟、缀银扣、铜扣的坎肩。清中期以后,服饰开始跟满清靠拢。比起东部盟旗,袍服开始变瘦,下摆变窄,这样不便骑驼乘马,于是男子就左右开衩,各一尺五寸左右。女子的下摆还相对肥大。袖子变短,领子变成小立领,整体趋于合体。妇女在头饰上面,还可以另加一顶帽子。这种帽子圆檐,尖顶,顶上缀红缨疙瘩。后面留豁口,两条长长的飘带从豁口垂下,另有帽带可以系在下巴上。戴上这种帽子的时候,头顶的珊瑚珠子便看不到了。通观蒙古族地区,这种帽式比较普遍,是否来源于满族,还有待于继续考证。

  满族影响体现在妇女袍服身上,倒是确凿无疑。她们的袍子做得比较合身,像旗袍一样,同时必须穿坎肩,因为辫套要从坎肩中间穿过,更重要的它是一种礼服,已婚妇女不穿坎肩不能见人,就是在野外放牧也要穿坎肩。一般可以摘掉耳坠,用头巾把珊瑚和脑盘及面部包起来,但坎肩不能脱掉。等到当上婆母以后,袍子和坎肩要用暗淡和深色的质料制作,珊瑚珠子换成小的,耳坠也去掉了。到了60岁,头发脱落,才可以梳成两个不起眼的辫子,套进辫套里面。脑盘、花簪什么的也去掉了。如果丈夫去世或者自己愿意,也可以到庙上受戒,削发为尼,变成在家信徒,持珠念佛,人称老姑子,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很难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