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 单刷职业:不需要条件de爱(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36:44
父母在用爱心“摧残”孩子 --转自博友

1987年我在上海买了一本极其普通的书,《幼儿才能开发》,仅有6万字,6角钱,作者是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

书的第一段话就使我的心灵受到了难以置信的震撼。作者写道:“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宇宙的潜能隐藏在每个孩子心中。尽管在他们双亲无限爱心的摧残之下,仍然有些孩子成了材。”请注意作者用“摧残”两个发人深省的字。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仿佛是农民在盐碱地上种庄稼,尽管盐碱地的条件非常恶劣,但仍然有些庄稼不屈不挠地长出来了。不是盐碱地好,而是长出来的庄稼生命力强,命硬,就是死不掉!悲剧在于糊涂的家长还愚昧地站在家庭教育的盐碱地边,面对孩子抱怨:别人是人,你也是人,别人都长出来,你为什么长不出来!家长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拔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黯然失色,亮丽的眼睛变得暗淡无光。

书中还写道:“假如我们抛弃僵化的教育方法,用一种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情味的方法(好比农民都知道改变土壤,把盐碱地改良为肥沃的土地,庄稼都能茁壮成长),那么,所有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材。”

 最后的结论:“所以说,孩子能力的幼芽正是被他们的爸爸妈妈亲手掐掉的。”书上的每一句话、每个字撞击着我的心灵。一股新鲜、清爽的气息沁入了我的心扉,我不由得精神为之一振。看来孩子教育出了问题,做家长的上不要怪天,下不要怪地,既不要怪老师,也不要怪孩子,应该眼光向内,想想自己出了什么问题。

     教育家傅雷对儿子的忏悔

      著名文学家和翻译家傅雷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他的家教方法也被无数中国家庭仿效。

     可就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却深受悔恨的折磨。60年代,他在给已经留学苏联的傅聪的信中写道:

     “儿子,昨晚一上床,我又把你的童年重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你的童年怎么跟我那么相似?”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就往墙上撞。他的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惟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病。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伴随着你痛苦的童年,度过的是我不懂做父亲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何打击也摧毁不了你!”我们现在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这种“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

 可你想过没有,你有傅雷那样的学识和严谨的学风吗?你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教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傅雷接着写道:“孩子,尽管我能够埋葬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我的内疚和悔恨。孩子啊,孩子,我要怎样拥抱你才能表达我的悔恨和热爱?!”傅聪收到父亲的信后,立即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过失,于是傅雷又激动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

 “我感到难以置信的高兴,儿子终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傅雷和傅聪的家书给了我许多启示。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等于没有孩子,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一位美国父亲的忏悔

孩子,在你睡着的时候,我要和你说一些话。我刚才悄悄地走进你的房间。几分钟前,我在书房看报纸时,一阵懊悔的浪潮淹没了我,使我喘不过气来。带着愧疚的心,我来到你的身旁。我想到的事太多了。 孩子,我对你太粗暴了。在你穿衣服上学的时候我责骂你,因为你洗脸时只在脸上抹了一把;你没有擦干净你的鞋子时我又对你大发脾气;你把东西不小心掉在地上时我又对你大声怒吼。 吃早饭的时候,我又找到了你的错处:你把东西泼在地上,你吃东西狼吞虎咽,你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你在面包上涂的奶油太厚…  在你上学我去赶汽车上班时,你深情地向我高呼:“爸爸再见!”我却蹙着眉头对你嚷道:“怎么又驼背了,把胸挺起来。”晚上,一切又重新开始。我在下班路上看到你跪在地上玩弹子,袜子破了好几个洞,禁不住又大发雷霆:“袜子是花钱买的,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心疼……”并在你朋友面前押着你回家,使你当众受辱。

 孩子,你还记得吗?晚饭后,我在书房看报,你怯怯地走了过来,眼睛里带着委屈的目光。我对你的打扰极不耐烦。你在房门口犹豫着,我终于忍不住地吼了起来:“你又来干什么?”这时你没有说话,却突然跑了过来,抱着我的颈吻我,眼里含满了泪,简直不敢相信我如此粗暴也萎缩不了你对父亲的爱。接着,你用你的小手臂又紧抱了我一下,就走开了,脚步轻轻地走开了。

 孩子,你知道吗?你刚离开书房,报纸就从我手中滑落到地上,一阵强烈的内疚和恐惧涌上心头。习惯真是害我不浅。吹毛求疵和训斥的习惯几乎成了我父爱的象征。孩子,爸爸不是不爱你,而是对你的期望值太高。我是用成人的尺度衡量你,而且拿很多成年人也难以做到的标准来要求你。细想起来,多么可笑。

你本性中却有那么多的真善美,你小小的心犹如照亮群山的晨曦――你跑进来吻我的自发性冲动显示了这一切。今晚,一切都显得不重要了。孩子,我在黑暗中来到你床边,跪在这儿,心里充满着愧疚。

这也许是个没有多大效用的赎罪。等你醒来后告诉你这一切,你也不会明白,但是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真正的爸爸――做你最要好的朋友,你受苦难的时候我也受苦难,你欢笑的时候我也欢笑,我定会把不耐烦的话忍住。我会像在一个典礼中不停地庄严地说:“你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小孩子。”我以前总是把你当作大人来看,但是孩子,我现在看你,蜷缩着熟睡在小床上,仍然是一名婴儿,你在你母亲的怀里,头靠在她的肩上,仿佛只是昨天的事。我以前对你要求得太多了,太多了。

再也不愿训斥、指责和抱怨你的父亲这封信,曾让多少国家的父母动容。我把它再一次放在这里,让中国的父母再仔细地看一遍,用心去看,然后在午夜,来到你孩子的床边,凝视着孩子熟睡的小脸,望着望着,也许你能悟出许多许多……

与众不同的父亲

   铃木上小学时,日本的升学竞争很激烈,所有家长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铃木的爸爸对他的成绩要求却不高,每门功课只要考60分就行了。

      “60分怎么行?”儿子不解地问。分数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有点喘不过气。

      “60分怎么不行?”爸爸反问道。

     “60分就代表及格了,及格了就表示合格。你想想,工厂的产品合格就出厂了。既然你已经合格了,儿子,你没有必要把全部的精力耗费在争名夺利上。考第二名非要争第一名,考九十多分非要争一百分,一次一百分不够,非要次次一百分。儿子啊,儿子啊,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如果你成天想到的只是考试分数,那么,求知不就变成一种无尽的苦难吗?”铃木父亲一语道破了求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孩子的求知欲。

  儿子陡然觉得身轻如燕,兴奋起来了。但转念一想,不对,忍不住问道:

“爸爸,这样学习就太轻松了,空闲时间做什么?”“你永远记住爸爸的话,其他时间用来博览群书,把求知的欢乐还给自己。”老爸的话深深地印在铃木的脑海里,铃木使劲地点了点头。

 从此,铃木就按照老爸的教导,在功课上花的时间不多,学习成绩中等。而读过的课外书是全班同学的十几倍。从中体验到学习的愉悦。他在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后,感觉到应该还要读天理:读每个生命――这本无字的天书,读大自然――这本无字的百科全书。(待续)

 

拒绝暴力

   

 

 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对子女个性的健康成长,对培养子女的优良道德品质,对子女自觉地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都是必要的,但是严格不等于严厉,严格不等于挨骂,严格不等于讽刺挖苦。在孩子的智力培养中,“拔苗助长”和“放任不管”都是有害的。比这两种方式更有害的则是惩罚和粗暴。

   由于有些家长自身不良的性格,性格暴躁,经常斥责孩子。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工作不顺心,心情烦躁,对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经常打骂孩子,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惩罚和粗暴常常被认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后一招。在一些涉及道德、伦理的问题上,父母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完全没有必要,但智力上则恰恰相反。父母或老师正严厉地质问孩子:“难道连这样简单的问题你也不会吗?你怎么这么笨?……”父母的愤怒使空气颤抖,激烈得足以振聋发聩,而孩子除了紧张地木然地瞪着书本,什么也不知道。激愤的言词会使孩子内心产生恐惧,这种恐惧和伤心会迅速蔓延开来,占据他整个的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的印象的空隙,头脑一片空白,对自己和别人所说的茫然不知。心里紊乱、慌张,在这种状态下,他是不可能真正注意书本知识的。频繁的训斥和惩罚,会使你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个可怕的、令人不安的印象。就像一个信号一样,你一出现孩子就紧张,任何教育的目的也不可能达到。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造成孩子的胆怯、懦弱、退缩、自卑的不良行为。父母的严厉惩罚也往往使孩子养成粗暴、野蛮、敌对、蛮横无理、说谎的不良行为,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严厉惩罚只能引起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厌学心里,孩子对学习提不起精神。
    其实,漫不经心,疏忽健忘,见异思迁,都是孩子在儿童时期的自然表现,有时他们会“有意”这样表现,有时则完全是自然的。“有意”的行为,表明他的反抗情绪,一般情况下,只要你说出他的情绪来源,他会自动放弃这种情绪.毕竟从天性上,孩子并不希望长时间与成人对抗。对于“无意”的表现,应该温和地提醒,给他慢慢调整的时间。在对孩子进行智力培养时,你应经常流露出亲切和善意,这种亲切与善意的情感可以激励孩子,使他乐于听从来自父母或者老师的指导。只有在自在、安适的情绪下,心灵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才能容纳新的印象。     

明白教育应该什么时候停止和明白它在什么时候开始同样重要。孩子在安闲、自在、鼓励和爱的情绪中获取知识吧。
  减压

分类:教育 无数的事实和现代心理学的研究都表明:在影响一个人成才、成功的诸多因素中,打击最大的莫过于“失败”二字了。失败,意味着暗淡了人生,没有了欢乐;意味着惶恐失措,人生夫落。
然而,最近南京市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对1200余名实验学校的小学生调查显示,有失败感受的学生达到28.6%。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么多的孩子有了如此沉重的失败感?我以为答案只是两个字:压力。即来自学校的压力和家长的压力。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一些学校还没有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色彩仍然很浓。学校的使命好像不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与成长,而是要将所有的学生一定要比出一个高低,排出一个名次来。教学也似乎异化为专门甄别学生优劣的一个手段。在这样的学习观的指导下,部分学生有失败感也就不足为奇和不难理解了。而在一些家庭里,父母们给予孩子的压力,同样让他们丝毫轻松不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出人头地、光耀门楣的心态,在孩子身上实现自身价值、欲望的心态,无时无刻不在家长的心理装着,嘴上说着,行动上体现着。总之,今天孩子们的身上承载着学校和家长们太多的希望,太多的企盼。
孩子整天在失败的阴影中生活与学习,又怎么能树立对生活的信心呢,而无生活的信心,就必定找不到前进的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指向,一旦失去对生活的信念与求知的欲望,当然就不会有学习的满腔热情和持续不断的动力。看看我们身边那一事无成者,少年犯罪者,无一不是学习上的失败者。不仅如此,在失败感伴随下成长,还会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良好品行的培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孤独不安、考试焦虑、过分自责、行为退缩已成为当今青少年学生的常见心理障碍。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要毁掉一个人,就让他有“失败感”吧。
四分之一多的小学生有失败感,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心的数学,必须引起我们学校和家长的高度重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要孩子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个心智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勇于创新的有用人才,为此,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彻底减掉那些压在孩子们心灵上的重负,还他们以童年的欢乐,应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当务之急
同情心 分类:教育
     如果一个同事的头不小心被撞了一条口子,人们会说,这是怎么回事,一定很疼,快去包扎。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踢足球或者做其他事时脚受了伤,父母首先会尖叫着责骂一番,好一点的会赶云医治,差一点的则会把这看做是对孩子“犯错误”的惩罚:“谁让你去踢球的,这么不小心”。
     当一个同事工作出了差错,受到主管训斥,工资被扣,职位被降时,一般人会安慰他:没关系,下次注意点就好了。可如果孩子从学校拿回来的考评成绩是差或者没有达到父母的要求的话,他可能得到的是一阵怒骂或一顿暴打。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父母真的对孩子缺乏同情心呢?
    是的,确实如此。很多父母对孩子是缺少同情心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这个“我的”既包含着不容置疑的意思,也包含着因为是“我的”,所以用不着去同情的意思。
    谁又在生活中没有过挫折和失败呢,成人对这一点体会最深,但很少对孩子有这样的同情心。然而正是这种不同情,会深深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信心
    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对孩子要有同情心。同情也是上帝赐给每一个人的最宝贵的品质。同情可以让我们云了解孩子,认识孩子,才能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同情心是孩子在受到精神和肉体上的伤害时的一道神奇的阳光。
   
孩子,所有的孩子,相对于他们所面对的成人世界和自然世界来说,都是弱小的,但每一个孩子又都从肉体到精神上充满了希望。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经过我长期的研究发现,孩子越小,心理自助调节能力越差:0~3岁的孩子几乎没有自助能力,3~7岁的孩子有很少的心理自助能力,7~12岁的孩子一般也较少,但明显有了。在这种阶段,环境就像是做陶瓷的陶坯,如果长期处于一种不快乐的畸形的环境,孩子的阶段性心理会成为他(她)以后性格的原型。很少时间与母亲在身体和感情上交流的孩子,会天生对女性有强烈的羞怯感,严重的会变态为对女性报复,或者相反,对女性缺乏正确的判断。经常受到父亲毒打、呵斥、教训的孩子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判性格,与社会不合作,很难溶入团队中,对合理的规则也会有天然的反感。
    看一看自然界的例子吧,幼鸟总是因为身体和感知能力的弱小而被其父母照顾。人类也应该如此。
    我认为应该时常以同情之心去体会孩子在各种境遇中的不快乐。一旦你知道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她)不快乐。要想帮助他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
    这丝毫不等于说不去对孩子的一些错误、过失进行指导和管教,只是在这些所有的活动中应有同情心。(lai zi贾氏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