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 变骷髅玩具:不需要条件de爱(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36:43

倾听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在美国的“南北战争”最艰难时期对反对者的一段讲话:   

    诸位先生,我想让各位来做一番假设。假设你所有的财产都是黄金,而你把它交付在著名的走索家伯罗丁手中,让他走在绳索上带过尼加拉瀑布去。当他行经瀑布之上时,你会不会摇动绳索,或不断地对他喊叫,“伯罗丁,再俯低些!走快些!”不会,我确信你一定不会。你会屏息闭嘴,肃立一边,直至他安全走过。……

    孩子们正肩负你和社会的希望,肩负着他们自己的希望,面对着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困难,走自己的路。孩子是演员,家长是观众!他们可能演得不好,但请家长稍安勿躁!因为只有在不断的练习中他们的演技才能提高!请家长尽量少说、多听、多看。

    爱孩子,教育孩子,必须从倾听开始。如果孩子心目中的困扰能向爱自己的人说出来,通常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对孩子来说,随时有人倾听自己、关注自己,这是一种最大的心理上的支持;把自己心中的烦恼表达出来并且确知不会得到嘲笑,这更是对问题的一种再认和静化。孩子心中的烦恼就像一场暴雨后的水库,父母的倾听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让孩子心中的洪水缓缓流进父母那宽阔的胸膛。如果经常得不到发泄和疏通,孩子心灵,这个还不坚固的小水库有朝一日就要决堤。所以,要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在家庭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父母必须从倾听开始!

    当然,倾听孩子的谈话也是一门艺术,也是有技巧的。

    首先,父母应当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有人说,孩子往往个头较低,父母应当蹲下来或坐下来,面对着自己的孩子,身体微向前倾(所谓倾听,可能就来源与此),表情应当平静、柔和,眼睛尽量平视着孩子。

    其次,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自己不要随便插话。父母应通过点头、微笑或者用“噢……”、“哦……”表明自己对孩子说的话很感兴趣。如果孩子停了来,父母可以用一些引导性的句子,如“请你继续说”、“你的意思是……”等,引导孩子继续说下去。

再次,如果孩子在诉说时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让孩子举一些例子。孩子可能说“老师们都不喜欢我……”,父母可以很平静地接着说“你怎么知道的?”“比方说……”或“你可不可以举几个例子”等,让孩子说的更清楚、更具体一些。

    最后,倾听最重要的技巧或者说本质是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尊重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倾听孩子说话,不会随意打断孩子或者武断地得出结论。例如孩子放学回家对父母说:“妈,今天老师批评我了,老师让你明天去学校一下。”这时孩子最需要的是安慰和支持,而这种情况下典型的父母反应是“你又给我闯什么祸了?!”这种反应就是武断地下结论,给孩子的感受是拒绝和指责。久而久之,孩子再有什么事情发生,也不愿让父母知道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也就会越来越大。

    当然,倾听之后,了解了孩子的心事,更重要的就是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千万不能讥讽孩子无知和瞎想,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孩子今后再也不敢跟父母交心了。父母可通过一些引导句子如“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咱们一起想想有没有什么法子”等,来引导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了解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在家庭教育中,尤其是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更必须首先倾听孩子、了解孩子,倾听是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

    谁在听,谁会听,谁就有智慧。

    谁的话有人听,谁有人关心,谁就能长智慧。

    想让孩子长智慧,想让孩子保持心理健康,家长就要多听听他们的心声,多了解他们。

探知孩子内心世界

分类:教育

   

“孩子越大越没有意思了。小的时候多好玩,什么话都和我说,现在可好,和大人就是没话说。”类似这位家长的抱怨,如今,在我国许多家庭都普遍存在。孩子长大了,却与父母疏远了,难道父母与孩子真的没有共同语言吗?教育专家指出,在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的背后,其实是父母无法探知孩子内心世界的苦恼。 
    共同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孩子和父母为什么好似来自不同的星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小波分析说,有三个原因导致孩子与父母日渐疏远。 
    一、不尊重孩子的思考和想法。王小波说,做父母的以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正是这个“为孩子好”,让孩子吃尽了苦头。一位高中生在日记中写道:“他们对我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也不让我干,但是我真正想要的、想干的,他们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他们只是希望我好好念书,除了念书什么也不让做。”而这种做法恰恰伤害了孩子,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而父母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每每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很容易刺伤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 
    、忽视孩子学业之外的需求。在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父母深感学习、学历的重要性,所以一味地要求孩子考好大学、选好专业,而对孩子学习之外的生活与情感需要,则采取忽视、漠然态度。这种态度渐渐造就了父辈与子辈之间不可填补的鸿沟。 
    三、传媒时代,网络语言流行,父母与子女无法共享网络语言。不上网的父母当然听不懂什么是“美眉、青蛙、恐龙、大虾”之类的词,却只觉得都是些贫嘴呱舌,对其不屑一顾。而孩子们呢?则觉得父母索然无味,只会唠叨瞎操心。同时,在某些方面,孩子在成长,父母却落后了;对新的语汇、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孩子谈话的兴奋点,父母都很茫然,却仍然每天絮絮叨叨,这必然导致父子、母女之间无话可谈。久而久之,再想坐到一处聊聊天,就变得不可能了。孩子宁可与网友聊得火热,也不愿对自己的至亲父母送上一个笑脸。  
    如何消除父母与孩子之间鸿沟呢?王小波认为,首先,父母要给孩子留出心理空间,要了解新媒体,关注新事物。其次,要主动和孩子说心理话,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般的关系。第三,尽量养成家庭聊天的习惯。家人聊天不仅可以引导孩子养成倾听与倾诉的习惯,还可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每个家庭成员都更善于倾听,彼此关心,父母就不会再觉得与孩子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包容孩子

分类:教育            一个法国化学家,在获诺贝尔奖金的时候,有一个记者采访他。

    “你今天获得这样的伟大科学成就,你童年的家庭教育跟你现在的成就有没有什么因果联系?”

     这个人几乎不加思考地说:“太有了!”

    “我今天的成就应该一半归结给我妈妈。为什么这样说?有一件事让我终身无法忘怀。”

    “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到厨房里去拿牛奶,我家的厨房,那个时候牛奶是用玻璃瓶子装的,三斤装的牛奶放在冰箱里,当我拿出来玻璃瓶子,取牛奶,一下子没抓住,三斤装牛奶瓶打到厨房的地上。妈妈听到了响声赶紧跑过来,一看,整个儿洒了一地牛奶,玻璃碎片满地都是。”

    “我本以为妈妈会打我一顿,结果妈妈愣了一下突然笑了,说既然牛奶已经洒了,我们看他还有什么用吗?儿子,看看有什么用?别愣在这儿,你不是叠了很多纸船?这不是一个海洋吗?咱俩划纸船,把你的纸船找出来。在我去找纸船的时候,妈妈把地上的玻璃碎片,收拾干净,地上剩下一个牛奶的海洋。然后,我和妈妈拿着纸船在那个牛奶上面开始比赛。妈妈说,‘这是一个海洋,白色的海洋,我们俩比赛’,玩了20分钟,纸船也湿了,妈妈说,‘好了,玩够了,牛奶完成了它的使命,把它扫掉吧’,妈妈把它扫了。然后,妈妈把我领到院子里,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瓶子跟我说,‘刚才你之所以把牛奶洒到地上,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抓,现在妈妈灌满水,你现在右手抓瓶颈,左手拖瓶底,试一下。’我在草坪上,来回走了十多次,等到我学会了拿牛奶瓶之后,他说,‘好了,没事了,玩去了,以后你就不会打了。’”
     他说,这件事影响了我一生。
妈妈把一汪已经没用的牛奶变成海洋,变成有价值的东西,我们玩了20分钟。我后来的科学实验很多,我都是在实验失败之后,我想起妈妈把牛奶变成有价值的东西,这个失败的实验,有没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他说我很多科学发现是这样发展的。
最重要是,这件事给我太大的启发,我从童年开始就不害怕失败,不害怕犯错误,一个人任何错误都可以犯,只要以后改了就可以,下次做对就可以了。我从小不害怕犯错误,不害怕失败,这是我成功的关键秘诀。 

    这件事给我们启发:教育不只是监督和简单的奖罚,更多地应该是对孩子的包容和具体的帮助。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这种错误,真理才会出现。”(黑格尔)  

     事实上错误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对待错误。如果能够看到错误的价值,就不仅能宽容地对待错误甚至能够悦纳错误。

     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说明人人都会犯错,即使是被称为圣人的孔夫子也曾经犯过轻视女性、瞧不起体力劳动者的错,所以世界上不存在不犯错的完人。只是每个人所犯错误的类型、性质和大小有所不同罢了。因此我们不能奢望孩子不犯错。错误是一个人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错误是增强免疫力的青霉素。孩子只有犯过错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不能那么做。老话不是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身经历比眼见的作用可又大了很多。活跃、犯过错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往往能够取得成就,而没有犯过错的极有可能会碌碌无为的过一生。当他们害怕犯错误时,许多人就会停止尝试。没有尝试,怎会成长、怎能进步?

     “尽善尽美”是中国人做人的最终目标。中国人求“完美”实际上是不给“缺陷”留任何余地,即认为“错误”犯得越少越好。求完美的教育就是一种不许犯错误的教育。从孩子上小学一年级起,无论家长还是教师就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考“百分”,甚至是“双百”,在学习以外则要听大人的话,不能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要守纪律,不许淘气。完美的事物确实让人向往和期盼,它是人们实现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完美事物是不存在的,孩子是以不断犯错的方式成长中的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们要宽容错误。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错误,找到它的价值。我们要改变传统观念,学会用“另类眼镜”看待错误:列宁打碎花瓶、华盛顿砍掉樱桃树使两位伟人学会诚实、知道诚信的价值。这种品德对他们辉煌一生的作用不可小觑。

    有了前面的心理铺垫,我们就能心平气和地处理错误了,就能怀着喜悦的心情聆听孩子的诉说、弄清事情原委。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有利于孩子更快更好地成长,这才符合教育的规律。

奢望与苛求

分类:教育

由于“文革”这一历史原因,现在青少年们的家长大多没有能够接受完整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他们本是很有才华很有抱负的青年,有着很多很美的梦想,而这一切都已随着时光而流逝,永远不可能实现。于是他们一面把自己全部精力、财力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一面也将自己青年时期的理想移植在孩子身上,渴望他们成为各方面的英才,弥补自己心中几十年的缺憾。我们走访过许多这样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调查证明,他们要求孩子努力苦攻的目标中都带有着他们当年的梦想的痕迹。正是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心理原因,奢望和苛求成为目前家庭教育中最普遍的严重问题。__奢望具有以下特征:只是家长的主观愿望,大多并非孩子的愿望,有着强加性;会连带出苛求行为,具有强迫性;超出了家庭和孩子的客观条件;是竭尽全力也难以达到的愿望。不难看出,奢望是苛求的原因,苛求是奢望产生的必然结果,它们是一对孪生兄弟。

奢望和苛求之所以是一种很有害的家庭教育现象是因为:

①奢望是家长的主观愿望,苛求把家长的这种愿望移植给孩子,强迫其接受井为之奋斗,因此孩子对奢望的内容可能感兴趣、一时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不管是哪一种情况,使奢望成为空想,一经苛求就会一律地成为没有兴趣的事情,使奢望成为空想,这是苛求反作用于奢望的主要形式。强迫孩子去做甚至超负荷地去做毫无兴趣的事情,有如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学习效果不会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本来可能成为某方面人才的孩子,却因为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育行为而被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杰出人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是发现他们的才能和特长因势利导,或者成功地将自己的兴趣影响并最终转化为孩子的兴趣,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培养才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适度地强化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也是正确的,但强化一旦过了度就成了苛求,而苛求是逆转化的开始。在兴趣和志愿上任何形式的苛求和强迫都会遭到孩子的心理排斥,必然事与愿违。

②我们必须承认人们的生活和受教育的条件,以及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是不平衡的,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限性和一定的有效性。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的有限性,而是一味苛求自己,苛求子女,殚精竭虑为难以实现的奢望去努力,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这种超出儿童主观能动范围的要求和教育行为,不但会给他们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他们丧失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他们本应有的文娱生活和生活乐趣,大量侵占他们的休息时间,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他们的健康。劳而无功,知其不可而为之。反倒使孩子在看不到成功希望的艰途中爬行,这奢望与苛求实在应受所有家长的大力挞伐。

③对孩子抱有奢望并苛求孩子去拚搏的家长大多对人才观和成才观抱有偏见。一些家长认为,如果我获得过良好的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我完全可以成为国际知名的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而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经理、厂长或者工人。这种假设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有杰出人才,就会有高级人才、一般人才之分,谁也不能否认时传祥、雷锋、焦裕禄不是人才,准也不能否认经理、厂长,有成就的工程师、中小学教员、工人不是人才。全国每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只有4%左右能够进入高校深造,这4%左右的大学生中最终又只有少数人能够成为名声显赫的杰出人才,我们绝不能说那98%左右的人都不是人才。从自己的奢望出发苛求子女成为未来的杰出人才是社会人才结构所不允许的,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成才问题上,抱有奢望和苛求的家长也存在一定偏见。不少家长苛求小学生次次考试得双百,以为不如此便不能打好成材的基础;有的家长认为不考入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并且不门门优秀就难以成为杰出人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诚然,成才应该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但全面发展绝不等同于门门优秀,实际上门门优秀的人倒不一定能够成为杰出人才。__我们熟知的爱因斯坦、爱迪生、陈景润等在学生时代都不是门门出类拔革者,而是平平者甚至是劣者。笔者曾有过一个学生,高中3 年拒绝交数学、物理和化学作业而刻苦攻读外语,但每次考试数、理、化3 科均在70 分左右,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第一次参加“托福”考试就以满分获得通过。综上所述,只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和自愿地发挥其特长才可能成才;违背子女志趣,苛求其成才,他们就很难成才。

奢望和苛求,这种堰苗助长式的家庭教育,几千年来不知摧残了多少人,造成了多少悲剧。而至今,还有数不清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正是束缚人才发展的有害教育,仍在那里重蹈覆辙,并呈现出日甚一日的趋势,这不能不令全社会深深忧虑。

( 贾计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