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7.0练级路线:古代汉语教案(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9:55:23

古代汉语教案(上)

目录

绪论

一、什么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就是一门工具课,一门打开古代文明的工具课。

古代汉语是古代(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群众使用的语言。它包括古代人民群众使用的口语与书面语。

二、古代汉语的分期

现在学术界最流行的就是四分法:

第一个阶段是上古汉语,包括先秦,两汉时期的汉语(又可细分为远古汉语与上古汉语,远古汉语或前期上古汉语即殷商时期汉语,上古汉语即周秦两汉);

第二个阶段是中古汉语,包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汉语;

第三个阶段是近代汉语(又称近古汉语),包括晚唐五代,宋元,明清(五四运动以前)时期时期的汉语(其中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的汉语为前期现代汉语,有的归入现代汉语);

第四个阶段是现代汉语,包括五四运动以后到现在的汉语。

三、古代汉语学习内容

我们讨论的古代汉语主要是它的书面语形式。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以及后代沿用模仿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即通常所说的文言;另一个是六朝以后在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前者如《论语》,《诗经》,是典型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后者如唐宋时期的传奇,变文,宋代平话和后世的话本小说以及大多数明清小说里的语言,是有代表性的古白话。

(一)广义上看,"五四"以前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

(二)狭义上看,古代汉语书面语言大致包括两个系统,即文言文和古白话。我们在教学中所说的古代汉语则指文言文所用的语言。

文言大抵上反映了先秦至汉代汉族语言的实际状况。六朝以后在上古汉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古白话。文言在东汉以后实际上已经与口语脱离,已不能反映当时口语的实际状况,而成为一种只是书面形式的通用语言,此后的人们却一直使用这种书面语来记录他们所创造的历史和文化。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古代汉语的内容很丰富,归结起来可分为文字,词汇,语法,音韵,训诂几个主要方面。此外,还有修辞,文体,古书注解,诗词格律等内容。20世纪早期,讲授古代汉语,称为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统称为小学。20世纪50年代以后,基本上沿袭20世纪早期的做法。改革后,大多数高等学校多采用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教材,分为文选,常用词,通论三部分,或者采用郭锡良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内容更精简。

郭锡良,李玲璞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由语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并于1999年进行了修订,简称为"郭书"),同以前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简称为"王书")有所不同,"郭书"把常用词的讲解与文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便于学习掌握,同时"郭书"在篇幅上大大地减少了。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选,二是常识。

《文选》重点精读篇目如下:

1。《神话四则》;

2。《寓言四则》;

3。《五柳先生传》;

4。《送董邵南序》;

5。《始得西山宴游记》;

6。《论语》八章;

7。《老子》二章;

8。《大同》;

9。《郑伯克段于鄢》;

10。《公孙无知之乱》;

11。《鞌之战》;

12。《候梦大厉》;

13。《子产说范宣王轻币》;

14。《邵公谏厉王弭谤》;

15。《苏秦连横约从》;

16。《郭隗说燕昭王求士》;

17。《项羽本纪》(节录);

18。《李将军列传》;

19。《苏武传》(节录);

20。《肥水之战》;

21。《尚贤》;

22。《寡人之于国也》;

23。《许行》;

24。《天论》;

25。《逍遥游》;

26。《秋水》;

27。《论贵粟疏》;

28。《朋党论》

29。《七月》;

30。《湘夫人》。

四,古代汉语学习的意义:

1。古文教学的需要。古文教学需要老师具有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才能对注释加以解释,补充和订正。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有一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教学中,"不毛"往往被讲成"不生草木",而说西南地区不生草木是不符合当时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的。《公羊传》:"锡之不毛之地。"何休注:"不生五谷曰不毛。"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是。"由此看来,"不毛"应该讲成"不长庄稼"。

2。古籍阅读和整理的需要。

3。学习现代汉语和理解方言的需要。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中发展过来的,对古代汉语有继承,也有变化,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现代汉语的学习掌握。另外,现代汉语中的方言是古代汉语的遗留,要理解,研究方言必须借助古代汉语这个工具。例如"挺尸"一词在四川方言是"睡觉"之义,这是古代汉语的遗留,如《红楼梦》44回:"下流东西,灌了黄汤,不说安分守己的挺尸去,倒打起老婆来了。"

五、古代汉语学习方法

旧时代的人学习古代汉语,主要是死记硬背文言文,一般不讲授系统的理论。这种方法,所学的知识不全面,不系统;但也有它有益的方面,即文言文基础扎实,所掌握的材料丰富,且可以终身受益。

20世纪初期,在大学里开始比较系统地讲授古代汉语的系统理论知识。这种做法,有它好的一面,使学生对古代汉语知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但也有不足之处,即阅读的文言文相对比较少,文献资料掌握不足。所以,最好是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具体说来,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知识是要系统学习和掌握的;另一方面,阅读大量的文言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而后者更是学好前者的基础。因此一要系统学习掌握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做到基本能够运用所学的古代汉语的理论知识解释古代的语言现象;二要阅读大量的文言作品,做到能背诵100篇中等程度的文言文,100首诗歌,100首词曲。

1、注意音,形,义的分析和结合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在字意,字音上差别很大,有的在当今已不再使用,成而死去的语汇。有的词义范围发生了变化。

汤:热水。

亡:逃跑。

河:特指黄河。

江:特指长江。

山东:特指崤山以东。山西:特指崤山以西。

关内:特指函谷关内。关外:特指函谷关外。

疾:小病。

病:大病。

走:古代是跑的意思。《口技》"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走"的词义。又如:奔走相告,飞檐走壁,走马观花,走南闯北,飞禽走兽,飞沙走石,飞针走线,不胫而走,走马上任。

去:古代是离开的意思。比如:去国,就是离开国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微:微行入古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的"微"(隐藏身份改变装束)和"微指左公处"(《左忠毅公逸事》)的"微"(暗暗地,悄悄地)。

颇有微词:指隐晦的批评的话,"微"有"隐藏"的意思。

中国:古指中原地区。

2、多读,勤查

读《文选》,《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之一,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辞源》,《汉语大词典》等书。争取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背名篇,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通了读顺了,才说明理解了,其实这正是古人的功底。通过读查,巩固,补漏,纠错所学知识。

曰:说。

须臾,少顷,少时:一会儿。

俱,咸,皆:全,都。

吾,余:我。

故人:老朋友。

薨:古指诸侯死亡。

崩:帝王死。如《出师表》:"先帝创业末半,而中道崩殂。"

兕觥:用犀牛角做得饮酒器。如《诗经七月》:"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3、勤思,多问

勤思考,学习了要思考,总结归类,常见意义,特殊句法,都不能放过。发现问题查资料,听课问老师,争取解决问题。

第一章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

工具书:把所选定的领域里的知识或资料,按一定的编排方法汇集在一起,供人们查检使用。工具书能够解答疑难问题,指引治学门径,能够告诉我们研究一个问题需要看那些书,并给我们提供一些研究线索。提供研究资料。但工具书中存在错误和时代局限性。

一、字典辞书的编排,注音与释义

(一)编排方式:

1、部首法:

按部首进行编排,部首以笔画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在同一部首中,字的先后以笔画的多少而确定,笔画少的排在前面,笔画多的排在后面。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部首不容易确定,而且查检的速度比较慢。另外,要注意两点:

(1)部首与汉字的偏旁不能相混:部首是统率汉字的一部之首,而偏旁是汉字结构中的一部分,在古代汉语中,左为偏,右为旁,上下左右合称为偏旁。所以,部首和偏旁是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2)各个字典的部首并不一样。《说文解字》的部首有540个,而《汉语大字典》的部首是200个,《康熙字典》的部首是214个。

2。笔画法:

按照汉字的笔画的多少进行编排。汉字笔画相同的,又根据横,竖,撇,折,点的顺序进行排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容易掌握,但是,不熟悉汉字笔画,笔顺规则的容易出错,另外,查检的速度也不快。

3。音序法:

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或者是注音符号,平水韵等)的顺序进行编排。这种检字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只要您懂得汉语拼音,掌握起来是非常容易的,查检速度也比较快。在古代汉语的工具书中,也有使用平水韵排列汉字的先后顺序的,也有按照平,上,去,入古代的四声进行编排的。这种检字法的缺点是如果不知道汉字的拼音,就会无法查检,而且,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给查检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查检汉字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查检的速度。

4。号码法:

按照四角号码(或者三角号码等其他号码)的顺序进行编排。角的形式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来表示,每个汉字按照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取四个角的代表号码,组成这个汉字的总的号码,例如端字是0212,小是9000等,然后从字典上找到对应的号码,就可以查检到要查检的汉字,这种检字法的优点是速度比较快,缺点是不容易确定汉字的号码,而且,还要受到汉字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的影响。

该检字法将汉字的笔划分成十种类型,每种类型取一个数字作代号。

号码

0

1

2

3

4

5

6

7

8

9

名称

笔形

广

丨丿

例字

上述笔形与号码的对应关系可以用口诀表示:"横1垂23点捺,叉4串5方框6,7角8八9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依照这个口诀,取汉字四角的笔形号码,按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顺序构成一个字的代表号码,再以代表号码数字的多少排列先后。

取角的规则:〈1〉能取复笔时尽量取复笔。如"言"左上角取"亠",不取"丶"。〈2〉一笔取过一次,第二次作"0",如"十"作4000。〈3〉平行之笔取左右不取上下。如"非"作1111。〈4〉交叉之笔取上下不取左右。如"中"作5000。〈5〉"问","因"等字上面两角取外,下面两角取里。如"问"作7760,"因"作6043。〈6〉上盖下托之体取最高和最低之笔,如"宗"作3090,"石"作1060。〈7〉同号的字太多时,取右下角上方最近之笔作第五角,即附角号码,如"唐"作00267。

四角号码检字法查字很方便,可以不管读音和部首,而且按照号码可以直接在正文中查检,但是这种检字法规则复杂,变形笔画多,掌握这种检字法本身就很不容易。

(二)注音方式:

1。直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格式是"甲音乙"。

例如《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就是直音。

2。读若:读若是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格式是"甲读若乙"。例如《说文》:"哙,或读若快"。

3。譬况: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如字是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格式是"甲读近乙",再加以发音描写。

例如《吕氏春秋·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高注用的注音方法就是譬况。

4。反切:反切是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例如"练,郎甸切"就是取"郎"字的声母"l"与"甸"字是韵母和声调"iàn"合成"练"字的读音"liàn"。在相切的两个字中,取声母的字叫做反切上字,取韵母和声调的叫做反切下字。但是由于古今汉语语音的变化,大部分古注中的反切拼出来的音和今天的不同,还有的用现在的读音无法拼切。

5。注音字母注音:按照汉字的26个注音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这种注音法是解放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检字法。这种注音法的缺点是汉语同音字太多,一个字往往有几十个同音字,也带来一定的麻烦,另外,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这种注音方式的书写也比较繁难,但是已经比以前的平水韵或者反切注音要好多了。

6。拼音字母注音:按照汉字的汉语拼音使用的26个字母的顺序进行注音。这种注音法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注音法。方言区的人在使用时,往往会遇到平舌音与翘舌音,前鼻韵母与后鼻韵母,鼻音与边音等容易混淆的字音的困扰,直接影响了注音的效果。

(三)释义方式:

1。直训:是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

例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1)同训: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例如《释名·释地》:"高平曰陆。"《方言》:"崽者,子也。"《说文》:"诰,告也。";"诏,告也。"。

(2)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训释。例如《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说文》:"入,内也。";"内,入也。"。

(3)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尔雅》:"速,征也。";"征,召也。"。

2。描写:对词所表示的事物的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例如《说文·水部》:"漏,以铜受水',刻节,昼夜百节。"这种直陈词义的训诂方法就是描述比况。又例如《尔雅》:"二足而羽谓之禽,四足而毛谓之兽。"也是描述比况。

3。义界:又称标明义界,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表述词义的内容和特点。例如《说文·口部》:"口,人之所以言食也。"《毛传》:"规,正圆之器也。"从训诂的表达方式来看,它们就是属于义训中的标明义界。

4。比况:用熟知的事物去比方类似的不熟知的事物。

5。举例:举其一。以见其他。

6。由反知正: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来阐明词义。《说文》:"暂,不久也。"

7。增字足意:解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例如《说文》:"宽,屋宽大也"。又例如《毛传》:"收,拘收也。"

8。比较:通过对比来释明意义相近或者相关的词。

二,常用工具书简介

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时遇到的困难,大致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字的形音义问题;二是词语典故,名物制度,人名地名等方面的问题;三是古代汉语虚词的用法。

(一)《说文解字》:

1。作者:东汉许慎,被誉为"五经无双许叔重"。成书于公元100年。

2。体例:全书共15篇,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0部,收小篆9353个,古籀异体重文1163个。540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是"据形系联"。《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中对会意字的解释常用的公式有从某,从某或者从某某。《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中对形声字的解释常用的公式有从某,某声。《说文解字》的说解体例中对象形字的解释常用的公式有象某某之形。《说文》对每个字的说解内容包括释义,推源,析形。

3。《说文》在训诂学上的主要贡献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

1)奠定了"六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

2)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

3)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4。有关《说文》的研究

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二)《康熙字典》:成书于公元1716年,收字47035个。清代康熙时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撰。全书按照部首排列,共分为214部。部首以笔画为顺序分归于以"地支"标分的12集之中,每集分为上中下卷,解释字时,先解释字音,再解释字义,各个意义之下引古书为证明。《康熙字典》第一次使用"字典"这个词。一般不容易查到的字,可以从这本字典中查到。资料丰富。就字音说罗列了当时所能搜集到的各种反切材料;就字形而言列出了所有的异体字,例如"农"字列了九个异体字。又如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讲到孔乙己考问咸亨酒店的小伙计"茴"字的四种写法,在该字典中就可以查到。

(三)《经籍纂诂》:成书于公元1800年,作者是清代阮元。

《经籍籑诂》收录唐以前各种古籍对汉字的各种注释。体例:按106韵编排汉字,同韵字集录在一起,共分106卷。每字之下收录故训解释字义,不注音切。各义项之间用"o"隔开,每义项先说字义再列出处,被释字用"|"代替。

(四)《新华字典》:成书于公元1953年,魏建功主编。收字8500个,字音上用普通话注音,同时还照顾了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读音,对古代汉语的注音,往往以"二音"等形式来处理。字义上,比较注意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关系。但是,这部字典毕竟是一本现代汉语的字典,它所收的古字,古义是非常有限的,学习时还必须借助其他字典或者词典。从字音上讲,它根据普通话注音,能给我们提供每个字的正确读音,而且在注音上还照顾了古代汉语中的特殊读音。对于古汉语中的字音,《新华字典》往往以二音等形式来处理。《新华字典》共收11000多字,我们阅读古书时常见的字,如果不知道读音,查这本字典可以基本上满足要求。从字形上讲,它注意标出简体字与繁体字的对应关系,对我们阅读古书很有帮助。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有些是属于减少繁体字的笔画成为简体字,有些则属于把不同意义的同音字合并成为一个字形比较简单的字。《新华字典》对这两种情况都兼顾到了。从字义上讲,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之间有发展继承的关系,我们可以拿《新华字典》的释义作为参照来学习古代汉语。《新华字典》还比较注意字的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

(五)《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成书于公元1979年,1993年修订,收字3700个。附难字2600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常用字,常用义,部头不大,但具有实用性和精确性。特别注意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问题。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词义,该字典一般先列本义,然后依次列出近引申义,远引申义和假借义。注意词义的辨析。包括注意词义异同的辨析,对一些容易混同的字加以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等。对那些音简化字而造成的易混的形义关系加以辨析说明。该字典还经常利用现代汉语的成语来说明某些义项。

(六)《简明古汉语字典》:成书于公元1986年。作者是四川大学张永言先生等。收字8500个。

(七)《汉语大字典》:成书于公元1986年。字典共8卷,收字56000个,是收字最多的一本字典。注意反映汉字字形的演变过程。该字典在楷书单字条目下列举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形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搜罗数据非常丰富,包括历代字书辞书和各种书证,尽量罗列出来,供读者参考。在义项的确立上带有明显的随文释义的倾向。《中华大字典》:收字48000个。

(八)《辞源》:成书于公元1915年,1979年到1983年修订。全书分为一,二,三,四四个分册。它是一本专门的古代汉语词典。在解释时比较注意探索词义的来源,一般引用古代书证,有的还介绍了可以参考的书词典使用繁体字进行编排的。

(九)《辞海》:成书于公元1936年,1980年修订。最近又再次修订。全书分为上,中,下三本。它是一本综合性的词典,注重于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上的百科词语。解释时简单通俗,而且,它使用简化字编排,大大地方便了现代的读者。

(十)《现代汉语词典》:成书于公元1978年。收字1万多个。注音准确,解释意义也比较精当,在词典中,也适当地了一些古词和古义。词典按照音序排列,并附有部首,四角号码检字表,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十一)《汉语大词典》:词典共14卷,收词语40万左右。《中华大词典》:收词语40万左右。

(十二)《经传释词》:成书于公元1798年,作者是王引之。收字160个,分为十卷,按照古代的声母为顺序进行编排的。所收虚词以经传为主,体例十分严格,解说详细,有不少好的见解。但是术语不容易为现代理解,分类也不够科学,收字也太少。

(十三)《词诠》:成书于公元1928年,作者是杨树达。收常用的虚词500个左右,它按照注音字母排列,分析精细。该词典共收古汉语常见虚词500多个,收录虚词比较多,分析比较精细,例句充分,能帮助我们通过大量例证来反复体味虚词的意义。

(十四)《古代汉语虚词通释》:成书于公元1985年。作者是何乐士等。

(十五)《辞通》:成书于公元1934年;作者是朱起凤。《联绵词典》:成书于公元1943年,作者是符定一。

(十六)《诗词曲语辞汇释》:成书于公元1953年。作者是张相。这是一本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时期中诗词曲里面的词语的专著。资料十分丰富,共收字词537个,附目600个左右。主要特点是分析精细,资料丰富,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我们在阅读诗,词,曲的时候遇到难以索解的问题,就可以去查这本辞典。《诗词曲语辞例释》:成书于公元1986年,作者是王瑛。《敦煌变文字义通释》蒋礼鸿著1959年第一版,解释敦煌变文中词语,但所引资料广泛涉及唐宋诗词和笔记小说等。此书对词语的解释突破了传统训诂学同义词相训的释义方式,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方法,从重多用例中概括词义,说明一些词语的通假,音转以及虚词的语法作用,因而其结论比较允当科学。该书1959年3月初版,9月重版,1961年5月又出了修订本,1981年第四版,1983年第五版,1997年第六版。1997年修订后共释字838个,即第一篇释称谓字58个,第二篇释容体字50个,第三篇释名物字30个,第四篇释事为字284个,第五篇释情貌字199个,第六篇释虚字227个。《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搜集先秦到近代的诗,词,赋,曲,笔记,变文,小说,佛经,碑文,字书,语录等语言材料,注意从纷繁的用例中概括词义,从语音的不同上寻求关系,从复杂的书写形式上探索本字,结合唐代其他文献及汉魏以来的典籍与现代方言进行纵横解剖,考释描写838个难解变文词语,得出了一些词汇和词义的演变规律,把词语断代研究纳入了词汇史和语言学史的轨道。

(十七)《助字辨略》:作者是刘淇。

(十八)《中国人名大辞典》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编印1921年第1版。这是一部专供查检中国历史人名的工具书,以经书中的重要人名和二十四史有传的人名为主,参考其它著作中出现的人名,共收中国历史人名四万多。对每位历史人物,列出朝代,籍贯和主要事迹;如果是姓名相重的人物,在同一人名下分项加以介绍。该书后面附有"四角号码索引","姓氏考略","异名表",本书收录人名,注明时代,籍贯,字号,生平事迹,有著作的列出著作名称,并酌情收录人物的琐闻轶事。

(十九)《二十五史人名索引》,开明书店编印1935年第1版,1956年中华书局重印。查此书可以帮助我们详细了解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事迹。

(二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此书共收录古今地名四万余条,对每一地名,扼要地指出它的地理位置和大致沿革。臧励和等编,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二十一)其它

另外,要想知道古人的生卒年月,可以查阅姜亮夫编的《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录》,《历代人物年里碑传综表》姜亮夫编,1959年中华书局版。专门收录历史人物的字号,籍贯,岁数,生年,卒年,并附有备考以介绍材料的来源。

若要推算阴历和阳历日期的对应关系,可以查薛仲三,欧阳颐编的《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薛仲三,欧阳颐编,三联书店1956年版。是用来推算阴历与阳历日期的常用工具书。

《十三经索引》,叶圣陶编,开明书店1934年版。是一部专门查找"十三经"语句出处的工具书。

《四库全书总目》,清代纪昀主编,共收录书目10254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书名下均注明作者,内容,版本沿革和简要评论。

三,如何充分利用字典辞书

学会查字典和词典,善于充分利用字典和词典,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和词,去查工具书是很自然的。但是,一定也不能忽略了常用的字词。

例如《愚公移山》中"年且九十","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道豫南,达于江阴",其中"且","险","阴"都是非常熟悉的字,往往容易忽略,其实,这三个字并不容易理解,"且"是个副词,将近,"年且九十"就不能理解成九十多岁了,而只能理解成"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险"是名词,指不平坦的道路,不好走的险要地方,理解为"危险"自然就错了,而理解为形容词用作名词也不对,古代汉语里的"险"就是名词,跟现代汉语中作形容词的用法不同;"阴"是指山北水南,"汉阴"是说汉水的南边,不能理解成汉水的阴面。

我们不能仅仅在遇到生字难字的时候才想起利用字典辞书,而是要充分利用字典辞书,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地学好古代汉语。平时应该养成细心敏感的习惯,多查多翻字典辞书,不要轻易放过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

另外,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有内部联系,因此通过查字典,词典要从整体上注意一个汉字形,音,义的关系,从而完整准确地掌握一个汉字的用法。如"难"有nán和nàn两个读音,读nán是形容词,困难;读nàn是动词,责难,非难,《孟子》:"于禽兽又何难焉。"意思是对于禽兽又责难什么呢 这里就应该把"难"的音义结合在一起理解。又如"哑"又读饿è,表示笑的样子,所以"哑然失笑"里的"哑"应该读è。

第二章 汉字的结构和发展

 

一,汉字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最初叫做"文","文"是"纹"的本字,就是花纹的意思。《左传》"有文在其手曰'友'"。从这里还能约略看到"文"有花纹的意思。大约到汉朝的时候,才有"字"的说法。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后来的《通志·六书略》即采纳许慎的说法,谓"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汉语的语素绝大多数都是单音节的,书写的时候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如"日""月""水""火""人""民""君""臣"等等,所以,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在古代汉语里,有一些语素是双音节的,如联绵词。联绵词是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用两个汉字来记录,如"望洋""扶摇""匍匐""逶迤"等等。在这种双音节语素里,一个汉字只记录一个音节。不过,汉语的双音节语素为数并不多,并不改变汉语为单音节语素的客观现实。

通常说汉字是表义文字,这话虽然不够全面,但抓住了汉字的特点。所谓表义,指从汉字的形体上就可以看出一个字所表示的意义或所属的义类,也就是许慎所说的"视而可识,察而见义"。汉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呢 我们知道,汉字是从图画和刻划符号演变来的,最初阶段人们用书写工具直接描绘事物的形象或其象征性的符号。

一看这些字的最初写法,就可以很明确地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义,即使到了今天它们的形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事物象征性的特点大体上没有改变,让一个不识字的人来看这些字,还是大致能猜出它们的意义。下面具体分析以上的汉字:

"人"字像侧立的人,可以看到人的头,双手前伸成一直线段,双腿只能够看到侧立的一条腿,并能够看到人体的曲线。

"大"字像正面站立的人,可以看到人的头,双手平伸,双腿分开。

"女"字像在"人"字的基础上突出了胸部和弯曲的腿部,为女性有别于男性的突出生理特征。有人说"女"字像女性地位低下,只能腿部弯曲,跪坐服侍他人;还有人说"女"字像女性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作万福状;也有人说"女"字像女性秀发飘飘的样子。均欠妥。因为古代男女都是采取腿部弯曲跪坐的方式,都是长发,都可抱双手在胸前行礼。

"又"字像人的右手,可以看到人的手腕,大拇指,食指和小指,中指和无名指省略了。

"目"字像人的眼睛,可以看到人的眼睛中的眼珠和眼眶,现在的字旋转了90度。

"耳"字像一个耳朵的外部形状,现在的字有所讹变。

"口"字像嘴的形状。

"齿"字像口中牙齿的形状,可以看到四个门牙。

"日"字像太阳的形状,中间的一点是太阳中的神乌。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太阳中的神鸟是三足乌,在文学作品中仍然可以见对"三足乌"旗的描写。有人说中国人很伟大,汉字很神奇,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发现了太阳黑子,如"日"字中的一点。

"月"字像月亮不圆的时候的形状,因为月亮圆的时间少,不圆的时候多。"月"字中的一点是太阳中的神物。有的说是兔子,有的说的嫦娥,有的说是吴刚,有的说是树。

"草"字像小草破土而出的形状,后来在下面加上了表示声音的声旁"早"。

"木"字像树木的形状,可以看到树的枝干。

"水"字像河水的形状,可以看到其中的水。

"戈"字像武器戈的形状。

"户"字像单扇门的形状,即"单门为户",我们还说"单门独户"。

"门"字像双扇门的形状,即"双门为门"。

"牛"字像从牛的头部正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羊"字像从羊的头部正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犬"字像狗竖看的形状。

"豕"字像猪竖看的形状。

"马"字像马竖看的形状。

"鹿"字像鹿横看的形状,突出其角。

"弓"字像弓侧看的形状。

"矢"字像弓箭的形状。

二,"六书"理论

六书:古人总结的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只有前四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有关,后两种与汉字的形体结构无关。

"六书"有二义:1。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王莽时书体:古文,奇字,篆书,左书,缪篆,鸟虫书。

"六书"的名称,在《周礼·保氏》出现。但具体的名称则在东汉出现,如《说文解字》,《周礼·保氏》注和《汉书·艺文志》,具体的名称和顺序(除许慎外,许慎的列在最后)如下。

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班固《汉书·艺文志》)

郑众《周礼·保氏》注:"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实际上,三家都师承一家,只是说法和顺序有小的差异。

从造字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从先秦时代就开始了。

而从理论上阐述汉字基本结构,并用这种理论来探求汉字本义的,则应该首推东汉人许慎。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分析了九千多个汉字的形体,并说明每个字的本义。所用分析汉字的方法就是他在《说文解字·叙》中阐述的"六书"理论。"六书"是前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许慎在《说文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里所提出的"六书"名称是: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说文》里所用的名称,和《汉书·艺文志》里所述"六书"的顺序。

许慎对"六书"的阐述

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1。象形

许慎:"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创造汉字。

描画轮廓的:日,月,鸟,鱼

描画具有特征部分的:牛,羊

女:《说文·女部》:"女,妇人也。象形。"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分别是:,,。

心:《说文·心部》:"心,人心,土藏也,在身之中。象形。"

牛:《说文·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头三,封尾之形。"

羊:《说文·羊部》:"祥也。从(guǎ),象头角足尾之形。"

车:《说文·车部》:"车,舆轮之总名,夏后时奚仲所造。象形。"

册:《说文·册部》:"册,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衣:《说文·衣部》:"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按:许慎解"衣"字为象形是,谓象覆二人之形非。"衣"象上衣之形。

弓:《说文·弓部》:"弓,以近穷远。象形。"

行:《说文·行部》:"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亍。"按:许慎说非。据甲骨文,金文,"行"皆象道路之形。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行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

2。指事

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纯符号的指事字:上,下

象形字上加符号的:亦,本,末

还有一些是用事物的形象来指示一种意象。例如:

高:《说文·高部》:"高,崇也,象高台之形。"按:"高"甲骨文作,象高台之形,但是它是用高台的物象来指示"高崇"的意义。

小:《说文·小部》:"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按:"小"甲骨文作,象细小的沙粒之形,用细小的沙粒之形来指示"细小"的意义。许慎对此字的字形分析是错误的。

大:《说文·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按:"大"甲骨文作,象高大的人形,它是用大人的形象来指示大小之"大"的意义。

以上这些字《说文》均不认为是指示字,或归入象形,或归入会意,皆非。

上:《说文·上部》:"上,高也。……指事也。"

下:《说文·上部》:"下,底也。指事。"

刃:《说文·刀部》:"刃,刀鉴也。象刀有刃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非。据甲骨文,金文形体,"刃"字当为指事字,"丶"为指事符号,指明刀刃所在。

亦:《说文·亦部》:"亦,人之臂亦也。从大,象两亦之形。"按:许慎字形分析有误,此为指事字,"大"为人形,两点分指腋下。

本:《说文·木部》:"本,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徐锴曰:"一,记其处也。"

3。会意

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会意是由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让人们看了可以体会出其意义的造字法。

步,逐,斗,莫,牧

牢:《说文·牛部》:"牢,闲养牛马圈也。从牛,冬省,取其四周帀也。"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所谓从冬者,实象牢形,即许言'取其四周帀'者是也。"

兵:《说文·廾部》:"兵,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皃。"按:廾字小篆作,象两只手形。

益:《说文·皿部》:"益,饶也。从水,皿,皿益之意也。"

逐:《说文·辵部》:"逐,追也。从辵从豚省。"

秉:《说文·又部》:"秉,禾束也。从又持禾。"按:又字小篆作,象一只手形。

采:《说文·木部》:"采,捋取也。从木从爪。"

北:《说文·北部》:"北,乖也。从二人相背。"

休:《说文·人部》:"休,息止也。从人依木。"

解:《说文·角部》:"解,判也。从刀判牛角。"本义是解剖,分解。

以上各字甲骨文,金文和小篆的写法是:

在商,周时期,会意字一般都是用意符的形象会合成义的,可以称之为合形成义。如"莫"用"日"和"茻(mǎng)"两个象形字构成,显示出"日在茻中",从而体会出"傍晚"的意义("莫"即"暮"的本字)。后来也有一些会意字是用意符的意义会合成义,可以称之为合义成义。如"少力"为"劣""不正"为"歪""不用"为"甭"等。从造字的角度讲,合形会意的能产性要比合义成义的能产性大得多。

4。形声

许慎:"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由意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造字,意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

杞,问,物,江,里

5。转注

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说文》:"考,老也。"又:"老,考也。"

6。假借

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我:《说文·我部》:"我,施身之谓也。"按许慎之说非。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契文'我'象兵器之形。以其柲(按:字音bì,古代兵器的柄)似戈,故与戈同,非从戈也。……卜辞均假为施身之谓之辞。"

其:《说文·箕部》:"箕,……其,籀文箕。"段玉裁注:"按经籍通用此字为语词。"据此,"其"字本是籀文"箕"字,假借为语气副词和代词。

之: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卜辞从止从一,人所之也。《尔雅·释诂》:'之,往也。'当为'之'之初谊。"按:"之"训"往",上古典籍中常见,如《孟子·梁惠王上》:"牛何之 "但上古典籍中用以表示指示代词和结构助词的用法则是假借。

莫:《说文·茻部》:"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据《说文》,"莫"是"暮"的本字,但典籍中一般假借表示否定代词。

焉:《说文·鸟部(附)》:"焉,鸟黄色,出于江淮。象形。"典籍中均假借表示指示代词和语气词。

于:《说文·鸟部(附)》:"乌,孝鸟也。象形。……于,象古文乌省。""于"本是古文"乌"字的一体,自春秋时期开始假借表示介词,其本义反而由此而废。

三,形声字的结构与汉字的部首

1。形声字的结构

形声字的六种形体结构:左形右声——江棋诂超到(基本结构)

左声右形——攻期胡邵锦

上形下声——空箕罟苕箱

上声下形——汞基辜照怒

内形外声——辩哀问闽闻

内声外形——阁国固里裹

特殊结构:胜(力为形旁,朕为声旁),徒(辵为形旁,土为声旁),寳(玉为形旁)

2。汉字的部首

部首就是意符,意符是对声符而言的,部首是就它统领的字而言的。

许慎最早提出部首的概念,他的《说文解字》用了540个偏旁作部首。

四,汉字形体的演变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章草)——楷书——草书(今草,狂草)——行书(行楷,行草)

甲骨文:上古时期的古人刻写在龟甲与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古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篆书: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人创造的笔画圆转的汉字形体。秦统一之前的篆书称为大篆,秦统一之后经过李斯等人改革而推行的篆书称为小篆。

篆书的特点:笔画圆转,字形内聚包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象形的意味,但符号性是大大地增强了。

隶书:两汉时期通行的标准的汉字形体即为隶书。其特点是笔画方折,字形成"八"字分散,毛笔的运笔痕迹比较明显,而前几乎完全丧失了原始汉字的图画性。

汉字的发明是什幺时候,现在还没有定论。古代传说汉字是黄帝的史官苍颉发明的。许慎《说文解字·叙》曰:"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tíháng)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根据20世纪的考古发现,在陕西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江浙一带良渚文化遗址,山东大汶口文化遗址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出土了一些带有刻划符号的陶器,如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发现的一件陶器上有一"岳"字,字形与商代甲骨文的"岳"字非常近似。

总之,虽然现在所见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是商朝的甲骨文,但甲骨文已经是很成熟的汉字了,所以汉字的发明肯定在商朝之前。

从甲骨文到今天使用的简体楷书,数千年间,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体态都发生过多次变化,尤其是体态方面的变化更为突出,形成了多种字体。《说文解字·叙》说:"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在各种的字体中,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是有代表性的正式通用的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市西北)以后二百七十多年间商朝统治者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当时占卜的方法是,在选好的龟甲兽骨背面凿出一个小坑,然后用火烧灼小坑所在的位置。因小坑的地方较薄,受热以后就会暴裂,裂开的纹理叫做"兆",竖纹叫"兆干",横纹叫"兆枝"。占卜者依据"兆"来判断吉凶祅祥,然后把占卜的过程和结果刻写在所占的龟甲兽骨上。刻写的内容概括起来包括:命辞,占辞,兆序,兆记和验辞,其中前四种是占卜的时候刻上去的,验辞则是占卜的结果获得应验之后刻上去的。由于甲骨文一般都是占卜内容的记录,所以又叫卜辞,贞卜文字。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面的,所以又叫契刻辞,刻文。契刻这些文字的龟甲兽骨在地下沉埋了三千年,其间也不时被人翻挖出来,但是没有人知道上面刻着具有巨大历史价值的古代文字。直到清末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甲骨文的价值才开始被人所认识。一个世纪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已经累积达到十多万片,不过其中只有少数是完整的卜甲或卜骨,绝大多数是碎片,有的碎片上只有一个字。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以象形字为基础,带有较强的图画性。甲骨文以象形,会意居多,形声字只占27%左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写实性很强,形象逼真。

(2)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异体字很多。有些字的结构成分多少不确定。有些字构成成分不确定。有些字书写的方向不固定。

(3)存在不少合文。合文形式上像一个字,实际上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写在一起,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语素。

(4)书写行款无定式。甲骨文的行款虽以竖行为原则,但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无固定式样。

(5)笔画多为细瘦的直笔。这一特点与书写的工具密切相关。商朝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书写是用毛笔,甲骨文已有"笔(聿)"字,作,正象手执毛笔之形。但是占卜的内容需要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用刀刻写就无法保持毛笔字的笔法和笔画结构,于是因材而施,改曲笔为直笔,改填实为勾廓,改粗笔为细笔。所以有的文字学家认为甲骨文实际上是商朝的一种比较特殊的俗体字。

(二)金文

金文是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金文最早见于商朝后期,一直延续到战国,西周是其全盛期。金文总数有三千多,其中二千四百多字已经考定。

金文与甲骨文是同一体系的文字,但在字体上由于书写工具和方法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金文是用毛笔书写,然后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所以充分体现了毛笔的笔法。

金文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仍以象形,会意为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强。但形声字明显增加,已占60%左右。

(2)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的异体字,合文大为减少,偏旁趋于稳定,行款也渐趋固定,基本上都是从右向左书写。

(3)笔画丰满圆润,无勾廓现象。

金文到西周后期及春秋时期,在形体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显著的是线条化和平直化。所谓线条化,指粗笔变细,方形圆形的团块为线条所代替等现象;所谓平直化,就是原先曲折象形的线条被拉平,不相连的线条被连成一笔等等。这些变化使得汉字的象形程度明显降低,而符号化程度明显增强。

(三)小篆

小篆是秦朝推行的规范化字体。秦统一六国之后,为了加强统治,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在李斯的主持下,以战国时期秦国文字为基础,并参照六国文字,进行简化,规范,制订了一套标准字体来统一全国的文字。所以小篆是汉字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主持的规范化字体。

小篆有如下特点:

(1)笔画仍保持金文以来的圆笔线条,但线条匀称,字形规整。小篆的笔画粗细一致,线条圆转匀称,象形性进一步降低,而符号化程度进一步加强。

(2)字的结构定型,构成成分不再像甲骨文那样可以随意变动位置或方向。

(3)合文现象完全消失,异体字也大幅度减少,一个字一般只有一种写法。

(四)隶书

隶书起源于秦代而通行于汉代。《说文解字·叙》曰:"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汉字从篆书演变为隶书,叫做"隶变",是汉字字体演变历史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把隶书看作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

隶书分古隶(秦隶)和今隶(汉隶)。古隶的笔画虽然开始向平直发展,但还没有完全摆脱篆书的形式,而且比较草率苟简。

今隶通行于西汉到晋初,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篆书的圆笔笔意,而且讲究波势和挑法,比较工整美观。

隶书的特点是:

(1)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圆润曲折的线条。隶书把小篆的圆润线条变成方折笔画,彻底改变了汉字的象形面貌,奠定了方块汉字的基本形状,使得汉字成为完全符号化的语素音节文字。

(2)改变或混同了很多部首偏旁。

(五)楷书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今隶进一步平直化,方块化而来,形成于汉末魏初,并沿用至今。楷书的结构与隶书基本相同,只有少数地方有些变化。与隶书的区别主要在于用笔上,楷书笔画平直,没有隶书的波势和燕尾。

从甲骨文到楷书,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或者说是根本性变化。总的趋势是由繁难到简便易写,在这个过程中,她的象形性逐渐减弱,符号化逐渐增强。到了隶书阶段,象形性特征基本上已看不出来了,成为纯粹的方块形语素音节文字。汉字的这种演变趋势主要原因是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文字作为语言的书面记录符号,是为社会交际服务的。社会交际需要方便快捷地传递交际信息,繁难的文字便不适用。需要指出的是,汉字的形体尽管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其表义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只是表义性不再是通过象形特征体现出来,而是通过汉字的组合部件的可独立性和表义性体现出来的,所以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来了解它们的本义,比如从"人(亻)"旁的字不论是会意字还是形声字,其意义一定与人有关,或是表示人的品性,或是表示人的行为;从"木"旁的字一般都与树木有关,或表示树木的名称,或表示用树木制作的工具对象;从"犬(犬)"旁的字一般都是表示动物的名称;从"心(忄)"旁的字一般都与人的心理或情感有关。掌握汉字的这一特点和规律,对于学习古代汉语是很有帮助的。

隶变的意义: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为"隶变",也叫"隶定","隶古定"等。隶变之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隶变之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是古文字与今文字的分水岭。它把小篆圆转的曲线变成了方折的笔画,使汉字的形体变得平直方正,并大量改造与简化汉字的形体,从此,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失了。

五,古书的用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通假字

古书阅读中的文字障碍往往是由于以下的原因引起的:

古今字

通假字

异体字

讹误字

避讳字

其中由时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字体的变异,音读的变化,词语的生灭和词义的演变。

由空间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方言差异,异体字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有: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避讳字。

由汉语本身的一些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一般障碍有:同字异词,同词异字。

1。假借字:

通假字:在古籍中不用其义,只用其音的现象就是通假字产生的原因。用甲字来记录与甲字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的意义,这就是通假字。它与古今字不同。古今字一般都有形体和意义上的联系,而通假字只有音上的联系,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1)本无其字的假借字: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连词,介词,代词,方位名词等,一般是无法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的造字法造出来的,只能够是通过假借。虚词一般都是找不到本字的。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的本义不再用它来表示,换言之,它只有表示假借义的功能了,也就是它的假借义一直归它使用了。而本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也就是人们为本义造新字来表示。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只有表示假借义的功能了,也就是它的假借义一直归它使用了。而本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例如:

"莫"的本义是黄昏,傍晚,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暮"来表示。

"然"的本义是燃烧,假借为代词或者形容词词尾。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燃"来表示。

"其"的本义是畚箕,假借为代词或者语气词。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箕"来表示。

"乎"的本义是呼叫,假借为疑问语气词。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呼"来表示。

"午"的本义是棒槌,假借为十二地支的第七位。假借之后本义用后起字"杵"来表示。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的本义仍然用它来表示,换言之,它同时兼有表示本义和假借义的功能。

"耳"的本义是耳朵,假借为语气词。

"之"的本义是动词往,到,假借为代词或者连词。

"夫"的本义是男子,假借为指示代词。

"乌"的本义是鸟名,假借为疑问代词。

"汝"的本义是水名,假借为第二人称代词。

"则"的本义是法则,效法,假借为连词。

有些假借字被借用以后,它的本义仍然用它来表示,它的假借义往往另外用在原来的字上添加偏旁的方法来表示。也就是人们不是为表示本义,而是为表示假借义造新字。

例如:

"辟"的本义是刑法,假借为避开。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避"来表示。

"乌"的本义是鸟名,假借为感叹词。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呜"来表示。

"采"的本义是采摘,假借为文采,色彩。假借之后假借义用后起字"彩"来表示。

(2)本有其字的假借字:本有其字,临时代替。这种假借是本字见存而不用,借用同音或者音近的字,用此字代作彼字。两字通用。为了与无本字的假借相别,现在人们称它为通假或者通借。也就是"古人写别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要项伯"中的"要"是"邀"的通假字,"倍德"中的"倍"是"背"的通假字。

最常见的情况是,在某中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都可以见到。

第二种情况是,某个词平时都用本字表示,只在很偶然的情况下用同音或者音近字代替。

第三种情况是,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地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者少用了。

(3)二者的区别: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则是由"有"到"有"的过程;前一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后一种借字与本字关系则比较松散,不固定。

(4)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

(5)阅读古书最容易引起误解的大多是有本字的假借。常见的错误有:

不明通假而误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杜预注:"寤寐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杜预的解释是错误的。这是杜预不明白"寤"是"牾"的通假字所致。或:这是杜预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

滥用通假:通假字具有临时性和不确定性。破通假找本字和假借字的方法是"考之文义,参之古音",并且要重视证据。滥用通假,则会造成阅读古书的错误发生。

2。古今字

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其中的"内"与"纳"的关系是古今字。古今字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是异体字。古今字产生的原因是对文字记录语言精确化的要求,是汉字不断发展的结果。

又例如《左传·昭公二年》:"既成昏,晏子受礼"。用"昏"字表示"婚"是古代没有"婚"字,二字是古今字。

(1)古今字的形体:

古今字在形体上大多数都有某种联系。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道导,陈阵。

最常见的是古字加上形符;

古字改变形符;

古字略加变形;

由于通假造成。

(2)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文字除了表示本义,一定还必然会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文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其中表示某些义项的文字常常被加以改造,以区别于其他义项。

古字假借之后,为本义造今字;

古字表示引申义,为本义造今字;

古字表示本义,为引申义造今字;

古字表示本义,为假借义造今字;

(3)古今字和假借字的关系

假借字与古今字不同。古今字一般都有形体和意义上的联系,而通假字只有音上的联系,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二者有交叉现象,尽管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上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联系。

3。异体字

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绝大多数是因为造字法的不同而产生的。异体字是在任何语句之中都可以相互替换的,因为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它是因为不同地区的人用不同的造字法造了同一个字。

(1)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

会意字与形声字的区别;

都是会意字,但是成分不同;

都是形声字,但是成分或者位置不同。

隶变不同或者文字讹变。

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

古体字。

(2)异体字的辨识:狭义的异体字概念,规定比较严格。有些字本义相同,后来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用。但是在另一些情况下却不能够通用。

有些异体字在古书中通用的范围很广,但是还有一些义项不通用,本义也不同,也不能够认为是异体字。

4。繁简字

(1)简化字的形体来源:

有的是古体字;

有的是古代的异体字;

有的是历代的简体或者俗体字;

有的是利用草书楷化;

有的是简省一些成分;

有的是用简单符号代替复杂笔画;

有的是新造的形声字;

有的是新造的会意字;

有的是同音替代。

(2)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同形字: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些字形完全相同,但是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两个字。

同音替代字:简化字中有些来源于原来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者音近字。

两个字共同简化为一个形体:简化字通常只有一个相对应的繁体字,但是也有些简化字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繁体字。

5。讹误字

古书在反复传抄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王引之在《经义述闻》中指出:"经典之文,往往形似而讹,仍之则不可通,改之则怡然理顺。"

讹误字包括:

形讹:就是某字在传写中误写成了形体相近的另一个字,使文意难通。比较著名的是例子有晋代葛洪《抱朴子》:"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吕氏春秋》记载子夏指出"晋师三豕涉河"中的"三豕"应该为"己亥"。王念孙指出《战国策》"太后盛气而揖之"中的"揖"字应该是"胥"字。《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俱者其众矣"。陆德明释文;"其,本作甚。"这也是形讹现象。

衍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多出的文字。

脱文:指典籍传抄翻刻中漏掉的文字。

错简:指典籍段落或者文句的次序颠倒错乱。

6。避讳字

包括避君讳,家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为避他的讳,就把"世"改为,"代"或"系",有时还会用缺笔,如把"世"去掉一划改为"卅"

把民改为"人"(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唐朝诗人李贺父名晋肃,因为"晋"与"进"同音,竟不能举进士。

第三章古今词义的异同

 

一,旧词死亡的原因:

语言的词汇是发展变化的。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认识变化等原因,使语言中不断地产生新词,消亡旧词,而我们日常使用的词语也有不少在意义上逐渐发生改变。旧词消亡的原因有以下一些:

1。历史事物的消亡:因为历史事物的消亡,表示历史事物的旧词也跟着消亡了。这种情况与历史词不同,历史词是专门用于表示历史上特有的事物的词语,例如"皇帝","太监"等。

2。社会观念的改变:因为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而表示原来观念的词语自然就会发生改变,旧词也就消亡了。

3。被别的词语所取代:旧词所表示的事物,观念都在后世存在,但是后代改变了说法。例如"倡优"被"演员","艺人"等词语所代替。

二,古今词义的差别:

汉语中大多数词语古义和今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古今词义的这种关系十分复杂。

1。意义的多少不同:一个词语古今意义的多少,往往会产生变化。

"年"表示收成。

"封"表示堆土。

"国"表示国都。

"防"表示堵塞。

"家"表示卿大夫的封地。

"及"表示追赶上。

"列"表示朝廷上的位次。

"怜"表示爱。

"当"表示判罪。

"比"表示接连。

"坐"表示定罪。

"仇"表示匹敌。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售"表示把商品卖掉,侧重于行为的结果。

"暂"表示突然,一下子,侧重于行为的迅速。

"再"表示两次,侧重于行为的具体数量。

"感激"表示感动,激发,侧重于内向。

"交通"表示交互贯通,侧重于人际。

3。词义的轻重和感情色彩不同:

(1)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例如:

"恨"表示遗憾,不满,古义轻,今义重。

"怨"表示恨,古义重,今义轻。

"啼"表示放声大哭,古义重,今义轻。

(2)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

"谣言"表示民间的歌谣谚语,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是贬义的。

"下流"表示地位或者处境低下,感情色彩是中性的,现在是贬义的。

"爪牙"表示得力助手,感情色彩是褒义的,现在是贬义的。

4。词义所指的名物制度不同:

有一些词语从古代到现在中心意义没有什么变化,但是由于古今名物制度的差别,它们的实际所指却有所不同。例如古代的"步","尺"与现在相比,它们的含义有一定的差异,我们应该对此有一定的理解,才不会犯错误。"坐"是人的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三,词义的变化

1。词义的缩小:

词义的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括在古义之中。例如:

"坟"表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现在是表示坟墓。

"亲戚"表示亲人,可以包括父母,妻子以及子女,现在是表示因为婚姻而联成的亲属,它不包括父母,妻子以及子女。

"臭"表示气味,现在是表示难闻的气味。

"禽"表示鸟兽在内的动物,现在是表示鸟类的总称。

"丈夫"表示男子,现在是表示女性的配偶。

2。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缩小的特点是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古义一般包括在今义之中。例如:

"色"表示脸色,现在是表示颜色,色彩。

"河"表示黄河,现在是表示河流。

"江"表示长江,现在是表示河流。

"响"表示回声,现在是表示响声,声音。

"裁"表示裁衣,现在是表示裁断,裁削。

3。词义的转移:

"走"表示跑,现在是表示行走。

"脚"表示小腿,现在是表示足掌。

"狱"表示案件,官司,现在是表示监狱。

四,怎样掌握古今词义的差异

1。从字形上分析:例如"劝"从力不从言,可以知道它的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

2。从语境上分析:语境就是上下文。它也包括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例如"进"与"退"是反义词,可以知道"进"的古义是前进,而不是进去。"富"与"贫"是反义词,可以知道"贫"是表示金钱或者生活资料缺乏。

4。从今语中保存的古词古义上去考察:例如"款待"中的"款"就是古义"诚恳"的意思,"捐躯"中的"捐"就是古义"舍弃"的意思。

其他例如: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的"池"是古义"护城河"的意思。

"若即若离"中的"即"是古义"接近,走近"的意思。

"呼天抢地"中的"抢"是古义"触,碰"的意思。

"口诛笔伐"中的"诛"是古义"责讨"的意思。

"并行不悖"中的"悖"是古义"违反"的意思。

"饶有风趣"中的"饶"是古义"富裕"的意思。

"举世无双"中的"举"是古义"全"的意思。

"慷慨激昂"中的"慷慨"是古义"意气奋发"的意思。

五,中学文言文教学应该注意避免词义解释弊病

语文课标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学文言文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对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中学文言文注释应该加强对训诂学研究成果的重视,尽可能地避免训诂弊病,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阅读理解水平。古代汉语词汇训诂研究虽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不过悬而未决的问题仍有不少。有些解释粗看好象没有问题,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存在一向不妥当的地方。常用词的训诂研究受到冷落,研究往往集中于生僻字词。而学生不理解的地方不加注解,当注而不注。而训诂学在古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学文言文注释中的重要作用仍然没有受到重视。而训诂,就是用现代汉语去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词义。中学文言文注释由于忽视了训诂学的研究及其成果,在注释中往往存在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

(一)穿凿附会:就是注释者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它往往是注释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不能够正确揭示,或者是由于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注释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

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其中"素琴",中学语文课本解释为"不加装饰的琴"。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没有装饰,朴素无华的琴。"《辞源》修订本"素琴"条也解作"不加装饰的琴"。

按:这种注释是穿凿附会。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但是琴弦是起码应该具备的,有弦就可以出声。可是,下文有"无丝竹之乱耳"一句,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上下文就会互相矛盾。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用晋代的陶渊明的典故。《宋书·陶潜传》记载说:"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晋书·隐逸传·陶潜》也记载说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全梁文·卷二十》:"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作无弦素琴)一张,每酒知,辄抚弄以寄其意。"唐代诗人多用"素琴"一词来表示无弦。例如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李益《闻亡友王七嘉禾寺得素琴》:"素琴苦无徽,安得宫商全。"白居易《清夜琴兴》:"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七·乐考十》也指出:"陶渊明不解音律而畜素琴一张,每有酒辄抚弄以寄其意,可谓达君子无故不彻琴瑟之意矣。""素琴"实际上就是空琴,有名无实的琴。由此可知,"素琴"是没有弦和徽(系弦的绳)的琴,抚弄这样的琴,是陶渊明的一种雅趣。刘禹锡意思是指在陋室内抚弄这样的无弦的琴,所以有"无丝竹之乱耳"之句。

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寡妇,死了丈夫的女子。"

按:这种注释是穿凿附会。"寡妇"不是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与行人相对应。行人不是路人,而是在外之人,包括经商和从军的。因为行人可以指出行在外经商的人或者战士,在魏晋南北朝习见,例如《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二》:"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九》:"闺阁行人断,房栊月影斜。"《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唐代杜甫《兵车行》:"行人弓箭各在腰。"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注释者的说法,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不是作者的本意。虽然寡妇在现代汉语中多指死了丈夫的女子,在古代汉语中"寡妇"却多指独守空闺的妇人,例如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儿,内舍多寡妇。""寡妇"也是独守空闺的妇人。

(二)望文生训:就是注释者只就字的字面意思加以解说。其实解说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它的实质,就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

王力先生曾经强调指出:"举例要举最早出现这个意义的书中的例子,也就是说要举始见书的例子……因为了解一个字的意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具有的,就不至于用后起的意义去解释比较早的书籍,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符合古人的原意。"

1。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

陶渊明《桃花源记》:"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文言文语言分析》(甘肃人民出版社):"外人,桃花源外面的人。悉如外人,指劳动,服饰跟'渔人'相仿。"郭锡良《古代汉语》:"悉如外人,都和外面的人一样。"《中学文言文评析注译》(高中部分):"山外边的人。"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山外人。"辛正《新编古代名家散文选》注:"外人:外地人,外国人。"

按:"外人"当为"外世之人"的简称,指"古代的人"。"世"来源于佛教,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主要是指"时间",中国是"三十年"为"一世",与空间无关。所以"世外高人","世外桃源"等说法主要是从时间的角度出发的。现在还有"来世","今世"等说法。对"外人"以前主要有4种说法:一,从秦到东晋已有600年,桃源中人的衣着不会跟外边人一样,可能是原文有误,"悉如外人"当为"悉异外人"或者"有异外人"。二,"悉如外人"是"如另外—个世界的人"。三,"外人"特指桃源外的秦时人。四,"外人"即桃源以外的人。谢质彬先生认为,只能作"外面的人"解,指桃花潭以外的人,因为在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时代,"外人"只作"外面的人"解。在《桃花潭记》里,"外人"共出现3次。其他两次(笔者按:另外两次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外人"作"外面的人"解,是毫无疑义的,此句中的"外人"当然也不能例外。此句的"其中"指桃花源中,那么与之对应的"外人"只能是指桃花源外的人。(笔者按:同一篇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就一定相同,这种推理是不符合逻辑的,经不起推敲。)他认为对"外人"理解错误的根源在于对此句的句法结构和"悉"宇的用法缺乏正确的了解,只将"男女衣着"当成主语。正确的是"往来种作,男女衣着"都是"如外人"。笔者按:桃花源里的人,自"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面隔绝了近600年之久,他们的耕作方式和穿着打扮,不可能同外面的人全都一样,而秦和东晋的耕作方式以及穿着打扮应该是差别很大。另外,辛正作"外国人"解是后起义。用后代才产生的意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是阅读和注释文言文的大忌。

2。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

人教版新编高中教材《赤壁之战》:"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注:"一种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行动迅速,用来袭击敌船。"

按:这种解释是望文生义,因为"蒙冲"不是"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其实"蒙冲"是大型战船,在魏晋南北朝习见,例如《三国志·吴书·董袭传》:"祖横两蒙冲挟守沔口,以并闾大绁系石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三国志·吴书·贺齐传》:"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矛,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后汉书·文苑传·祢衡传》:"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这些都说明"蒙冲"不是"蒙着生牛皮的小型战船。"《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兵考十》也指出:"采石战舰:曰'蒙冲',大而雄;曰'海酋',小而驶。其上为城堞屋壁,皆垩之。"另外"蒙冲"是一个联绵词,也可以写成"艨艟","艨冲"等形式。中学文言文注释错误是因为《通典》,《太平御览》,《陈书》等的记载。《通典·卷一百六十·兵十三》说:"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疾速,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太平御览·卷三百三十四》也大同小异:"蒙冲,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前后左右有弩窗,矛穴,敌不得近,矢石不能败。此不用大船,务於速进,乘人之不及,非战之船也。"另外《陈书·侯瑱传》:"又以牛皮冒蒙冲小船,以触贼舰,并熔铁洒之。"

3。不识错别字而望文生训:

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按:"恨恨"不少工具书注释为抱恨不已,无比悲怨。认为全句的意思是:心里的愤恨哪里说得尽呢 "恨"在这一时期没有"愤恨"的意思,多表示遗憾。实际上,"恨"字是一个形近而误的字。"恨"的右边应该是"良"字,"恨恨"应该是"悢悢"的形误,意思是伤心悲痛,悲恨惆怅,眷念。相爱的人在生离死别时候,他们的感情不应该是愤恨或者遗憾,而应该是伤心悲痛,眷念。张怡春,刘杰贤以为:首先,从诗作内容看,兰芝,仲卿谈不上对焦母,刘兄的"愤恨"。在这里,'恨恨"只能是"遗憾,瘤心,悲痛,伤心"的意思,是为情而"恨"而己。二人不能厮守在一起而伤心,悲痛,痛苦,遗憾这一点,诗中有多处表现。如"心中常苦悲""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等等。其次,"恨"在古代主要是"遗憾"的意思。对于这个问题,徐复先生早已经指出:"恨恨"是"悢悢"的错误,三国魏张揖的《广雅·释训》:"悢悢,悲也。"这是较早的训释。陈寿《三国志·蜀书·法正传》说:"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悢。"此后晋人的文章里用的很多。《文选》里至少见过三次,而文字上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陆机《谢平原内史表》说:"所以临难慷慨而不能不悢悢者,惟此而已。"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说:"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末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 "李陵《与苏武诗》虽是伪作,但不会晚于晋代,也有"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的句子。这里举的例子,都可以说明"悢悢"是一种惆怅悲痛的意思。后来的人对这个魏晋人的语言,知道的不多了,所以往往把它写作"恨恨"二字,这有唐代李善和五臣的《文选》注本可作佐证。胡克家的《文选考异》里说:"《谢平原内史表》,恨恨,何校作悢悢;袁本云:善作恨恨,五臣作悢悢。案各本所见皆传写误也。《与苏武诗》,二本校语,五臣作恨恨,善作悢悢,与此全属相反,彼是此非。"我们知道,《文选考异》—书是校勘学家顾广圻代作的,他的校语,一向是被认为正确可信的;同时,李善是熟悉魏晋的时代语言的,他曾向曹宪问过学,而曹宪就是撰《博雅音》的人。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李善对《广雅》中"悢悢"一词的解释,是知道的,所以不会弄错;相反,五臣的学问浅陋,所以好几处都把"恨恨"写错了。准此,这首诗的错误,也出于后人所改无疑了。校正了这个错字,时代意义也就明确了,被掩盖原义的词,也得到正确解释了。

人教版新编高中四册《逍遥游》:"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注:"图南,图谋南飞。"

按:"图"是"徙"的形误。它表示迁徙。"图南"就是向南迁徙。上文中也有"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而关于这一点,训诂学者早已经指出。中学文言文注释者没有吸收训诂学的研究成果从而导致错误的解释。

(三)随意破字:破字就是注释者用本字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有的学者解释古书,研究词义,滥用通转,随意破字,往往只是主观臆断,并无丝毫根据,这就叫做随意破字。以文献语言为依据,以避免滥用声训而流于主观臆断。

《诗·魏·伐檀》:"胡取禾三百廛兮。""胡取禾三百亿兮。""胡取禾三百囷兮。"

按:《毛传》:"一夫所居曰廛",《郑笺》:"十万曰亿,禾秉之数。"孔疏:"方者为仓,圆者为囷。"他们已经把这三个字解释得清清楚楚,但是俞樾《群经平议》说这三个字都是通假字,都是束的意思,本字分别是三个生僻字,这就是滥用通假,随意破字。而这种说法,还被有的教材采用。

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通'邀'。"

按:"要"表示邀请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小篆字形中间象人形,两旁为两手形。表示两手叉腰。它是"腰"的古字。例如《墨子》:"昔者,楚灵王好细要。"《楚辞》:"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荀子·礼论》:"故量食而食之,量要而带之。"后来引申表示要害,在半路上拦截,约请,邀请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世说新语·汰侈门》:"石崇每要客燕集。"

(四)增字强释:增字就是注释者在解释古书正文时增加一些词语。增字强释就是在增字后,意思上与原文不符,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己见,不惜违背原意而乱增字词。而增字足意则是注释者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词语,以完足原书的意思。

人教版新编高中二册《五人墓碑记》:"由是观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注:"剪发毁容,闭门不出,以示发狂。"史礼心等注《古文观止》[1](P627):"剪发:剪发为僧,杜门:闭门不出。"

按:注释者把"杜门"解释为"闭门不出"就是增字强释。"杜门"有关起门来,不再外出的意思。例如《史记·商君传》:"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但是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杜门谢客,闭门深居,谢绝来客,形容与外界隔绝,隐居度日。"杜门"表示杜门谢客的意思在古代习见,例如《史记·陈丞相世家》:"陵怒,谢疾免,杜门竟不朝请,七年而卒。"《汉书·孙光传》:"光退门闾,杜门自守。"《汉书·王莽传》:"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全后汉文·卷七十五》:"君仰瞻天象,俯效人事,世路多险,进非其时,乃托疾杜门静居,里巷无人迹,外庭生蓬蒿,如此者十馀年。"《三国志·蜀书·谯周传》裴注:"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杜门绝迹,不面伪庭,进免龚胜亡身之祸,退无薛方诡对之讥。"《后汉书·李固传》:"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杜门不交人事。"《后汉书·独行传·李业》:"会王莽居摄,业以病去官,杜门不应州郡之命。"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唐大夫如白居易辈,盖有遇此三斋月,杜门谢客,专延缁流作佛事者。"

(五)不解语法:不解语法就是注释者不理解古代汉语的语法,用后代的语法去解释古代的语法而导致理解错误。

人教版新编高中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注释者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金文字形,左边象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形,右边是一只手(又,后来写作"寸"),表示聚土培植。《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古代帝王社祭,以五色土为坛,分封诸侯则割方色之土,以茅草包之,授予受封者,作为分封土地的表示。"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培土。它本来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封"为动词在古代习见,例如《国语·楚语下》:"将何以封矣。"《礼记·檀弓下》:"于是封之,崇四尺。"《史记·货殖列传序》:"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史记·魏公子列传》:"安緼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宋·苏洵《六国论》:"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而封建是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块土地上建国,就是封地建侯的意思。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此习于今犹存。然其事之起,乃远在太古。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间之畛域,西方学者所称为境界林者是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

所以,我们在注释中学文言文中的词语意义时,最好尽量从本文或本书以及作者的其他作品中去寻找材料来加以训释,同时还可以从同一时代的其他作品以及后代撰写的反映同一时代历史的作品中去寻找材料来加以训释,也可以从较早或较晚的作品中去寻找史料来加以训释。这样我们才可以避免犯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等训诂弊病,使中学文言文注释正确合理。

第四章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词的本义是指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或者说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例如纲的本义是指网上的总绳,鄙的本义是指边邑。由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

我们知道,汉语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在汉字产生之前早就有了汉语了,那时汉语的词自然也有本义和引申义的问题,但是我们已经无法去考证了,所以,我们所讲的本义,只能是在文献语言所的几个意义中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

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青春"指春天,用的是本义。

又如"何"的本义是负荷,后来引申指荷花,谁何等。

分析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探求,确定其本义。引申义和本义的关系有远有近。我们可以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求词的本义: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探求字的本义要从字形分析入手,也就是要从分析汉字的结构入手。因为本义既然是词的基本的最早产生的意义,一般能够满足这个方面的要求。例如"解"字,是一个会意字,从"角",从"刀",从"牛",表示用刀去分解牛角和牛的肢体。所以,"解牛","分解动物的肢体"是它的本义。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解"字的本义是"解牛","分解动物的肢体",这个本义是否妥当,还必须用历代的文献语言用例来证明。而《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解牛",《左传·宣公四年》:"宰夫将宰鼋"等都证明了这个本义是正确的。

例如"斤":象形字,本义是指一种砍伐的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中的"斤"就是用的是本义。

戒:会意字,表示双手聚拢,拿着兵器,进行戒备。它的本义就是戒备。《诗经》"岂不日戒"中的"戒"就是用的是本义。

刃:指事字,刀上的一点是指事符号,表示刀口。它的本义是刀口。

适:形声字,表示行走到某个地方去。它的本义是往,到……去。

可以看出,从造字法上看,象形最能够反映字的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是与本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形声字的意符来探求字的本义还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汉字数以万计,如果我们分析每一个汉字的字形来探求它的本义,就太麻烦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例如《说文解字》就是一本专门分析字形结构,探求字的本义的一本书。但是《说文解字》是用汉代的语言来进行解释的,阅读起来不容易理解,而且,这本书是记录的字的小篆,给不懂小篆的人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我们在查阅时,可以参看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是一本有非常高的注释书。

二,常用部首的表意功能:

这里的部首,是指文字学上的部首,就是由形声字的形符或者会意字意符汇成的部首,而不是指字典查检的部首。

汉字的形体很多,总数有56000个,但是部首只有150个左右。如果掌握了常用部首的表意功能,就不难通过字形分析来了解常用字的本义。

页:与人的头有关。

殳:多与打击有关。

彳:与行走有关。

行:与道路有关。

欠:与张口或者出气有关。

斤:与与斧头有关。

耒:与农业活动或者农具有关。

巾:与布有关。

阜:与山陵或者台阶有关。

隹:与鸟类有关。

贝:与钱货有关。

三,本义与"六书":

(一)象形字的本义:

有些象形字的形体与本义并布完全一致。有些象形字还有附加形体。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变化,有些象形字到底象什么,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了。

例如"斤":象形字,本义是指一种砍伐的工具。《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中的"斤"就是用的是本义。

(二)指事字的本义:

例如刃:指事字,刀上的一点是指事符号,表示刀口。它的本义是刀口。

(二)会意字的本义:

会意字的本义,往往比较抽象,不应该对字形作拘泥的理解。早期的会意字常常是由意符的形象来会意,而不是由意符的文字意义来会意。

例如戒:会意字,表示双手聚拢,拿着兵器,进行戒备。它的本义就是戒备。《诗经》"岂不日戒"中的"戒"就是用的是本义。

(三)形声字的本义:

形声字的本义是由形符和意符分别从不同的功能来表达的:形符一般表示与本义有关的类属,声符则通过语音为媒介来表达词义。

例如适:形声字,表示行走到某个地方去。它的本义是往,到……去。

可以看出,从造字法上看,象形最能够反映字的本义,形声字的意符并不等于本义,但是与本义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通过形声字的意符来探求字的本义还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汉字数以万计,如果我们分析每一个汉字的字形来探求它的本义,就太麻烦了。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前人的成果,例如《说文解字》就是一本专门分析字形结构,探求字的本义的一本书。但是《说文解字》是用汉代的语言来进行解释的,阅读起来不容易理解,而且,这本书是记录的字的小篆,给不懂小篆的人带来不少困难,所以,我们在查阅时,可以参看清代著名学者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这是一本有非常高的注释书。

四,词的引申义

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例如"发"的本义是把箭射出去,由这个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如发送,发动,发作,发现,派遣,出发,揭发,启发等就是引申义。

1。引申义和本义联系的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具有某中相似之处,可以进行类比。它包括形貌性状相似,功能作用相似,方式情态相似。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者表达的概念相互联系,彼此牵涉,可以通过借此代彼的联想方式实现引申。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2。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对本义来说,就是间接引申义。

3。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五,词义引申的相互渗透和影响

1。同步引申: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在某个义项上具有同(近)义关系或者反义关系或者其他相应关系,经过引申,在另外的义项上又形成同样性质的语义关系。

(1)同义词的同步引申

(2)反义词的同步引申

2。相向引申

3。替补引申

六,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1。举纲张目,以简驭繁

2。穷原究委,加深理解

3。掌握规律,举一反三

第五章词类活用问题

 

一,古代汉语词类活用概述

二,动词的活用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2。名词的使动用法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或者处所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者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

五,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1。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识别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者修饰关系,那么,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者补充关系。

(2)形容词放在名词前面,如果不是修饰关系,那么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3)名词,形容词放在助动词,副词或者辅助代词"所"后面,一般活用为动词。

(4)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等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

(5)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6)名词用连词"而"连接,活用为动词。

2。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

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或者意念。

3。名词用作状语的识别:往往另外有名词作主语。

第六章古代汉语的词序

 

一,句法成分的位置

1。宾语的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无论是作动词的宾语还是作介词的宾语,一般都要前置。

注意:如果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时,遇到动词前面还有副词作状语,那么前置的宾语要放在副词的后面和动词的前面。如果动词前面还有助动词,前置的宾语要放在助动词之前。

(2)在否定句里,指示代词或者人称代词作宾语时,一般要前置。

只有动词的宾语是指示代词或者人称代词时,才能前置,而介词的宾语是指示代词或者人称代词时,不能够前置。

注意:句子中一定要有否定副词或者否定性无定代词。而且宾语一定只能是指示代词或者人称代词。

(3)用代词复指的宾语前置:

为了强调宾语,用代词"是"或者"之"复指宾语,把宾语前置,这是在古代汉语中十分普遍的。例如《孟子·许行》:"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注意:如果宾语本身就是代词,那么,复指的代词,只能是"之",而不能是"是"。

2。谓语的位置:

古代汉语的一些句子,谓语在主语之前,我们叫做谓语前置。第一是表示疑问的句子,第二是表示感叹的句子。

3。动量成分的位置:

古今汉语表示动量成分的句法成分在句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数词可以有两个位置。第一是在动词之前作状语,第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面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二,句法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

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面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面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是古今汉语所共同的,但是古代汉语主语不仅可以承上省略,而且可以承后省略。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宾语的省略,数量上是远远地超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动词以及介词经常省略它们的宾语。

 

第七章古代汉语的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是用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就是某事物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

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特点

1。特点:一般不用"是",而是在谓语后面加上语气词"也"。例如《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今京不度,非制也。"在现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要用判断词"是",判断词"是"也可以叫做系词。例如"我们是中国人。""汉字不是拼音文字。"这两个句子就是判断句。前一个是表示肯定的判断句,判断词"是"在句中起判断的作用,"是"又有联系主语和谓语的作用,所以又叫做系词。后一个例句是表示否定的判断句,在判断词"是"的前面加上否定副词"不"来否定这一个判断的真实性,正确性。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少数不用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例如"今天星期三。""昨天阴天,今天晴天。""他山东人。"但是不用判断词"是"的判断句,一般是只用于表示日子,天气,籍贯之类的句子,而且都可以加上判断词"是"。"甲是乙",这是现代汉语判断句最基本的形式。

2。"是"字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发展成为系词和形容词。

二,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就是在主语之后作语音停顿,加上谓语和也。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在谓语的后面加上句尾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例如《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主语+者+谓语+也:就是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再加上谓语和也。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在主语的后面加上"者"和在谓语的后面加上句尾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例如《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

3。主语+者+谓语:就是在主语之后加上"者",再加上谓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在主语的后面加上"者"来帮助判断。例如《晏子春秋·内篇谏下》:"夫礼者,民之纪。"

4。主语+谓语:就是在主语之后作语音停顿,加上谓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主语和谓语的语音停顿来帮助判断。例如《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荀卿,赵人。"

5。主语+副词+谓语+(也):就是在主语之后加上副词,再加上谓语和也。主语和谓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在主语的后面加上副词和在谓语的后面加上句尾语气词"也"(有时可以省略)来帮助判断。例如《韩非子·六反》:"温衣美食者,必此家也。"

6。主语+为+宾语:就是在主语之后加上"为",再加上宾语。主语和宾语之间不是用判断词"是",而是用在主语的后面加上"为"来帮助判断。:例如《·》:"。"

三,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例如《史记·孟轲荀卿列传》:"荀卿,赵人。"

2。表示等同关系:例如《庄子·逍遥游》:"南冥者,天池也。"

3。表示比喻:例如《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又如《左传·成公二年》:"晋与鲁,卫,兄弟也。"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例如《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例如《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第八章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一,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1。如果谓语动词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表示被动的句子。

2。如果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虽然可以是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也无法补出宾语,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表示被动的句子。

3。在主语,动词,宾语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的事物的一部分,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表示被动的句子。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式的类型

1。"于"字句:在谓语动词后面,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动词前面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例如《孟子·滕文公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又如《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2。"为"字句:在主语后面,用介词"为"引进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使动词前面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例如《·》:"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3。"见"字句:在主语后面,用介词"见"引进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使动词前面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例如《·》:"百姓之不见祭,为不用恩焉。。"

4。"为……所……"句:在主语后面,用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再加上"所"和谓语动词,使动词前面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

5。"被"字句:在主语后面,用介词"被"引进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使动词前面的主语明显地具有被动性质。

 

第九章虚词

 

一,代词

1。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联(自秦始皇起为皇帝专用),吾,予,余,我。

(2)第二人称汝(女),尔(而),若,乃。

(3)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

(4)人称复数在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后面加"辈,属,侪,族,徒"(译为"们"或"一类","一班","这些")等表多数。

(5)谦称称自己的名字,用"臣,愚,仆,某,鄙人,小人,不才"等,妇女用"妾",国君用"孤,寡人"。

(6)敬称用"君,足下,公,卿,子,陛下,上,先生,夫大人,公子,将军"等,可译为"您"。

2。指示代词

(1)近指有"是,此,斯,若,夫,兹,之,然,尔"等,译为"这个","这里","这样"。

(2)远指有"彼,夫,其"等,译为"那","那个"。

(3)旁指如"他",译为"别的","其他的"。

3。疑问代词

(1)代人:谁,孰。

(2)代事物:何,胡,奚,易。

(3)代处所:安,恶(wū),焉,何。

(4)表反问:"何,胡,奚,安,恶(wu),焉,盍(盖)"等,作状语,译为"怎么","哪里"。

4。无定代词:"或","某","莫","无,毋,靡",译为"没有谁","没有什么"。

5。辅助性代词:

"所"

(1)所+动词

(2)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3)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者"

(1)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2)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二,副词

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是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者情态,语气等。

(一)时间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

1。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有向(乡),既,已,业,尝,曾等。例如《史记·留侯世家》"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2。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者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

3。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行略定秦地。"

4。表示动作行为时间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

(二)范围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施加者的范围和动作行为涉及的范围或者事物的数量范围。

1。表示总括,有皆,尽,毕,悉,咸,具,凡,都,共,率等。

2。表示范围小或者有限制或者有例外,有但,特,只,直,第,独,徒,仅,唯等。

(三)程度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行为,性状,数量多少的程度。

1。表示程度高,有最,至,极,绝,大,太,殊,特,尤,良,甚等。

2。表示程度不深,轻微,有少,略,微,稍,颇等。

3。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加重,有加,更,愈,益,弥,兹等。

(四)情态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速度和频率。

1。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有俱,并,间,微,窃,故,固等。例如《史记·项羽本纪》:"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2。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速度,有暂,卒,立,即,旋,稍,渐等。

3。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有数,屡,亟,累,仍,辄,每,复等。

(五)语气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说话人的各种语气,对谓语有一定的修饰作用。

1。表示确认,有乃,即,必,定,诚,信,果等。

2。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者论议,有其,盖,殆等。

3。表示出自以外的惊异,有曾等。

4。表示祈使,有其等。

5。表示反问,有岂,其,庸,巨,宁等。

(六)否定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对情况,行为,性状进行否定。

1。不,弗

2。毋,勿

3。未,非,微,否

(七)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指代。

1。相:意思是"相互"表示动作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2。见:用作及物动词前面,表示对他人的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

八,谦敬副词:用在动词性词语的前面,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或者自谦。

1。表谦副词,有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等

2。表敬副词,有敢,窃,忝,猥,伏等。

三,介词

古代汉语中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子中的作用仍然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

古代汉语介词的特点:

1。介词的宾语可以放在介词的前面,就是宾语前置。

2。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就是宾语省略。

3。介宾结构可以作状语,也可以作补语,但是不能作定语。

(一)于(於,乎):原来是动词,表示到,往等意义,后来虚化为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者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者状语。

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者状语。

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者少数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

(二)以:原来是动词,表示用,拿等意义,后来虚化为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者状语。可以翻译成"用","拿"。

2。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

3。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状语。可以翻译成"凭着","依靠","按照","论"等。

4。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者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者状语。可以翻译成"把"。

5。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的发生的原因,理由,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状语。可以翻译成"因为","由于"。

6。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者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者状语。可以翻译成"在"。

(三)因:原来是动词,表示依靠,凭借等意义(本义是坐垫),后来虚化为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者中介,可以翻译成"凭着","依靠","趁着","通过"等。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者理由,可以翻译成"因为","由于"等。

(四)为:原来是动词,表示做等意义,后来虚化为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可以翻译成"替","给"等。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以翻译成"为了"等。

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以翻译成"因为"等。

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以翻译成"跟","对","向"等。

5。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者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句式。

(五)与:原来是动词,表示帮助,给予,参与等意义,后来虚化为介词。

1。引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可以翻译成"为","替","给"等。

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以翻译成"跟","同"等。

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以翻译成"跟","跟……相比"等。

四,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者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者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者逻辑关系的虚词。

(一)与:原来是动词,表示帮助,给予,参与等意义,后来虚化为连词。它与介词"与"有区别。作连词时,前后两个词语往往可以交换位置,而作介词的前后两个词语一般是不能交换位置的。

1。一般是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者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或者选择关系,可以翻译成"和","还是","或者"。

2。还可以连接分句和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二)且:原来是名词,表示祖先等意义,后来虚化为连词。它还可以作副词,表示"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而连词"且"只能连接词语,词组或者句子,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地充当句子的成分。

1。在并列关系的谓语成分中,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者存在两种状态;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同时进行两个动作。

2。用在一句的开头,连接分句与分句或者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上进一步。

3。用在偏句主语之后,以作陪衬,说明另一事情程度更加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进一步推论。

(三)以:原来是动词,表示用,拿等意义,后来虚化为连词。它与介词"以"有区别。作连词时,前后两个词语往往可以交换位置,而作介词的前后两个词语一般是不能交换位置的。

1。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可以翻译成"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可以翻译成"来"。

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后项动作行为是前项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可以翻译成"来","以便"。

4。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可以翻译成"来"。

5。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可以翻译成"又"。

(四)而:原来是名词,后来虚化为连词。它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且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或者形容词,连接谓词性词组或者分句,表示两种动作行为的联系。

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表示前后两项是并列关系。可以翻译成"又"。

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表示前后两项是紧相承接关系或者在事理上有进层,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可以翻译成"又","而且","因而"等。

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者分句,表示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接关系。可以翻译成"却","可是"。

4。连接主语和谓语,表示前后两项是假设关系。可以翻译成"如果"。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

(五)则:连接谓词性词组,动词或者形容词,分句。

1。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两个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可以翻译成"那么就"。

2。连接动词性词语或者动词作谓语的分句。可以翻译成"就"。

3。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者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是不同的。可以翻译成"就"。

4。连接动词性词语或者分句,表示转折关系。可以翻译成"却","反而","原来已经"。

5。有时可以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中,含有假设的意味,后一分句与此相连,推论出结果。

(六)虽,虽然,然,然而,然则:表示让步,转折等关系。

1。虽

2。虽然

3。然,然而,然则

(七)之:原来是动词,表示到,往的意思,后来虚化为连词。同时,它还可以作代词

1。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2。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变成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组。

3。用在主语和谓语中间起连接作用,作为一个分句用在另一个分句的前面,同它构成复句关系。

五,语气词

语气词是表达句子语气的一类虚词。它是汉语中特有的词类。

(一)句尾语气词:用在句子的末尾,是古代汉语语气词的主体。

1。也:表示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1)用在陈述句末尾

(2)用在祈使句末尾

(3)用在疑问句末尾

(4)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

2。矣和已:先秦时期出现得十分频繁,表示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

(1)用在叙述句末尾

(2)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

(3)用在描写句末尾

(4)用在疑问句,祈使句末尾

3。耳,尔,焉:

"耳"是"而已"的合音,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或者范围,程度);

"尔"本来是指示代词,用在句子末尾,表示提示语气;

"焉"是一个有指示作用的语气词,表示提示性的陈述语气。

4。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它表示疑问语气。

(1)用在是非问句末尾

(2)用在选择问句末尾

(3)用在特指问句末尾

(4)用在反问句末尾

(5)用在祈使句和感叹句的末尾

5。与,邪(耶):也是古代汉语中用的比较多的疑问语气词,不过,疑问语气没有"乎"那么强烈纯粹。

6。哉,夫,兮: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

7。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1)两个陈述语气词连用。

(2)陈述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连用。

(3)陈述或者疑问语气词就感叹语气词连用,重心在感叹语气。

(4)三个语气词连用,兼有三种语气,而以最后的语气为重心。

(二)句首,句中语气词

1、句首语气词"夫"(由指示代词虚化而来,表示提出话题,引起议论或者引出常理以转入正论的语气),"盖"(表示猜测,或者解释性的语气),"维"(表示提示性语气和表示期望的语气)

2、句中语气词"也"(用在句子末尾表示判断,肯定的语气,用在句子中间表示停顿的语气,有提示舒缓节奏的作用),"与"(表示顿宕舒缓的语气)

第十章  古书的注解

一、古注的基本体例

1。注疏的名称

(1)传:西汉时诂与传有区别,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经不再有区别。

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集传,补传之分。内传是与经义相比附的注解。例如《毛传》。外传是与经义不相比附的注解。例如《韩诗外传》。大传是撰其大义。例如《尚书大传》。小传与大传相对,是不贤识小,是一种谦词。例如《七经小传》。集传与集注相同,补传与补注相同。

(2)解:解的本义是剖析,分析。

(3)笺:注书叫笺,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笺有补充,订正的意思。

(4)注:训释叫注,是从汉代的郑玄开始的。注是训诂中最通行的名称。

(5)校:考核古书叫校。一是考辨源流,一是校改文字脱误。例如子夏读"三豕涉河","三豕"当作"己亥"。

(6)义疏:疏通其义的意思,又称义注,义章,义赞,正义,讲义等。

(7)音义:辨音的书叫做音,释义的书叫做义,合起来叫做音义,又称释文。

(8)章句:一种注解形式,意思是离章辨句,其特点是不以释词为主,而主要在于串讲句意,章意,篇意。

2。注疏的类别

(1)注和疏:从训诂的对象来说,注和疏应分属两类。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

(2)他注和自注:从训诂的作者来说,有他人所注和作者自注两类。他注起源于先秦,盛行于两汉。根据章学诚所说,自注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自明宗旨,二是区分纲目,三是举要考异。

已经有自注的书,如果后人再加以注解,那么其自注便称为本注或者原注。自注又名子注或者注中注。

(3)集注和补注:从注解之间的关系来说。

集注,又称集解。它有两种:一是兼解经和注的,如《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如《论语集解》。又例如《公羊传》引子沈子,子司马子,子北宫子等六家之言,《毛诗故训传》引仲梁子,高子之言,他们所开创的训诂体制也是集注。

补注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补原文的阙略,一是补旧注的遗漏。

二、古注的主要内容

1。解释词义

(1)解释本义与引申义

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由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

例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青春"指春天。

又如"何"的本义是负荷,后来引申指荷花,谁何等。

(2)解释古语

古语,一是指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二是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后世不用了,因而容易致误。

例如王勃《滕王阁序》:"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句中的"暂"是短暂的意思。

(3)解释方言

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二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方式上是相似的。

2。串讲文意

又称串讲大意,串讲大意是指对一句,几句或全章进行解释。例如《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王逸注:"言戎车相迫,轮毂交错,长兵不施,故用刀剑以相接去也。"

3。分析句读

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即点断文章的句读;所谓"辨志",即审明文章是思想内容。

4。提示语法

阐述语法包括解释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

说明语序例如《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杜预注:"言灵王怒吴子而执其弟,犹人忿于室家而作色于市人。"杜预通过在这里串讲指出原文的语序不同于后世,即原文"室于怒,市于色"应理解为"怒于室,色于市。"

解释虚词例如《诗·大雅·生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句中"诞"的意思不是"生,诞生",也不是"大",它是一个虚词。

指点语气例如《礼记·檀弓上》:"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圣人也。"王肃云:"'圣人葬人与'属上句。"据此,"与"应该不是连词,介词或者动词,而是语气词

5。说明修辞表达方式

显示修辞包括标明写作手法,说明比喻或者借代等,例如《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显也。"毛亨说:"兴也",是为了阐明原诗中的修辞情况。

6。诠释典故成语

7。注音,校勘文字

(1)注音

1)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

例如《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就是直音。

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例如《说文》:"哙,或读若快"。

3)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

例如《吕氏春秋·慎行》:"相与私哄。"高诱注:"哄,读近鸿,缓气言之。"高注用的注音方法就是譬况。

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2)校勘文字

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辨伪和辑佚。

校勘的方法:

1)对校:是用同书的版本或者别本互相对勘。

2)本校:是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

3)他校:是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4)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三,古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用来释义,还用于辨析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被释词放在它的后面,格式是"一曰甲。","乙为甲。","乙谓之甲。"

2。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的前面,格式是"甲谓乙。"有时,它也用于串讲句意。

3。犹:解释词义,格式是"甲犹乙也。"

4。貌,之貌:被释词往往是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格式是"甲,乙貌。"

5。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

6。"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

7。言:往往用来串讲文意,格式和"谓"相同。

8。读为,读曰:"读为","读曰"往往是用本字用来说明通假字,格式是"甲读为乙。","甲读曰乙。"

9。"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

10。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11。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12。本亦作,本又作,或为,本或作,一本作,本作:用来校勘文字的异同。

13。衍,脱:用来指出多出文字和脱落文字现象

14。声:用来指明象声词,格式是"甲,乙声。"

15。也,者:解释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格式是"甲,乙也。","甲者,乙也。"

16。属,别: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种类。

17。古声同,古字同:也用来说明文字通假。格式是"古声甲乙同。","古字甲乙同。"

18。古曰,今曰;古谓,今谓:不是用来说明古今字,而是用来说古今异词,格式是"古曰甲,今曰乙。"

19。今文,古文,故书:

20。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

21。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格式是"某某二字互乙。"

22。浑言,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为"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又称为"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

23。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是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四,怎样利用古注

1。批判吸收

2。正确取舍

3。联系正文

4。融会贯通

五,训诂学在现代俗文化的应用

黄侃说:"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但不论何时何地的语言,均既包括共同语,又包括方言。古代共同语又称"雅语","通语"。所以黄侃所说的"语言解释语言"如果分开来看,就可以理解为包括:"语"解释"语","语"解释"言","言"解释"语","言"解释"言"。即用现在的共同语解释过去的共同语(雅语,通语),用今天的共同语解释古今方言,用现代的方言解释古代的共同语,用本地熟悉的方言解释外地陌生的方言。其中"语"可理解为共同语,"言"可理解成方言。而古籍的今译,古语的考释,方言证古,方言本字及词义探究,方言区民众之间的语言交流等,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训诂。总之,训诂是解释说明随时代,地域而变的语义及其缘由。

训诂学应扩大研究范围,从研究古书堆走向俗文化研究。郭在贻提出研究俗语词为训诂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但郭先生主要是针对古代的俗语词,对现在的俗语词没有提及。训诂学不应局限在俗语词方面,还应扩大到俗文化范围,对人们喜闻乐见的俗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揭示其所以然及流俗误传的缘由。训诂学的内涵应缩小,外延应扩大。如果训诂学只解释古代汉语,就会大大缩小其价值。训诂学不仅有助于了解词义变迁,掌握古籍含义,探讨古代社会状况,编撰辞书字典等工具书,探求语言根源,还可以在周易预测算命,取名,方言俗语研究,英语教学,新词新语揭源,地方文化研究及数字化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等俗文化研究上发挥重要作用。

(一)训诂学与周易,预测,算命。

算命本是封建迷信,属于国家严禁之列。但了解算命的原理,过程才会更有利于破除封建迷信。迷信必须要信才会迷,不少普通老百姓对算命还比较相信,算命在不少地区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还是有相当的市场的,甚至还出现了网络算命。算命者往往宣称继承伏羲,诸葛亮,袁天罡,刘伯温等历代名人的能掐会算之术,利用了人们"避凶趋吉","病急乱投医"的急躁心理,打着周易预测的幌子,根据生辰八字,姓名的音形义,面相,手相等,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进行欺骗和赢得信任,宣称心诚则灵,如果灵验则算命准确,如果不灵验则是算命者心不诚。说明人们对周易预测及算命兴趣十分浓厚,而国内缺少相关教育。我们不能因其为封建迷信就将之抛弃,我们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这个阵地,落后的封建迷信就会取而代之,故我们应该主动去占领这个阵地,揭示其中术语及原理,不给算命等封建迷信机会。如生辰八字是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六十甲子依靠"甲子乙丑海中金"之类的六十花甲纳音歌进行推算,相生相克是五行中金木水土火之间的生克关系,三阳开泰是冬去春来,否极泰来等。算命术语及原理的了解可有效避免上当受骗,一旦人们了解其中奥秘,封建迷信就会失去市场,就会不攻自破。

而周易本是一种古代哲学,《易》也列十三经之首,很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我们历史上不少训诂学家就兼通易经,例如晋代的郭璞。训诂学研究不是要去精通易经,而是揭示易经中的术语,原理。预测是科学,不是迷信。实际上承担各部委课题,指点未来发展规划,接受企业咨询等都是一种预测。

(二)训诂学与取名学。

取名是一种学问,训诂学原理在人名,菜名,地名,风景区命名,书名等方面广泛运用。

1。人名。姓往往是承用父亲的姓,也有少数承用母亲的姓的,根据姓来编制家谱,族谱。家谱,族谱越来越受重视,但研究还滞后。有趣的是有的姓因为谐音避讳等因素,往往改变其读音,例如"龚"姓不少地方读成"弯"或"窘",因"龚"与"公"同音避讳,"龚"与"弯"或"窘"在方言俗语中同义,都有弯曲之义。名字的分析记忆往往可以根据汉字偏旁含义,读音谐音或意义。汉族人的名和字之间往往有相同或相关的含义,这有助于理解记忆古人的名字,避免死记及误读。如司马相如字长卿,杜甫字子美,苏轼字子瞻。"相","卿"同义,"甫","美"同义,"轼","瞻"含义相关。故"相"读xiàng,不读xiāng。

2。菜名。好的菜名可满足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商家利用好奇心理,改变菜名以吸引人们眼球。如"青龙过江"即葱浮在菜汤上,"比翼双飞"就是红萝卜和白萝卜做的两只蝴蝶在一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屎)"就是苦瓜炒肥肠,"心痛的感觉"就是星级酒店一百元只喝到一杯白开水。

3。地名。省名,地县名的研究在地方志中有反映,较受重视。有的因方位得名,如"湖南","湖北"在洞庭湖之南北。有的因山川河流得名,如"浙江"因钱塘江又称浙江得名。有的是简称,如"江苏"是江宁(南京),苏州简称。有的用少数民族语言,如"哈尔滨"女真语指天鹅,"吉林"满语指沿江,"呼和浩特"蒙古语指春风吹到的城市。有的是历史典故,"成都"得名于蜀王迁都时提出的"一年城邑,三年成都"的口号。而乡村以下地名的研究较薄弱。如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家乡四川广安牌坊村的得名以及演变也如同他本人一样经历了三起三落,开始叫"牌坊村",后来叫"光荣大队",文革时期叫"反修大队",现在又叫"牌坊村"。

4。风景区命名。训诂学的解释化普通为神奇,而不少地方风景区命名,景点命名,景点解说词不尽人意,专业人才奇缺,教学和研究与实际需求脱节。如蜀山皇后四姑娘山,藏语叫"斯各拉",字又作"石骨拉柔达"或"思古勒",即"掌管生日的主神",由于美丽的名字,衍生出许多神话故事,使它成为四川非常著名的风景区。华蓥山风景区有一个著名景点叫"千年一吻",原来叫"石公石母",后来叫"夫妻石",由静态变成动态,由不引人注目的景点成为华蓥山风景区的招牌景点。

5。书名。书名往往含有深刻含义或包括主要内容,如《西游记》主要记唐僧取经西行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因主要在陆地上行走,而不是在水中游,故字多写成"游",不写"游";《水浒》以故事发生的地点梁山水泊为线索,而有人翻译为《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使外国人误会是色情故事;《夷坚志》中夷坚指鬼怪,"志"指记,"夷坚"语出《列子 汤问》:"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而利用书名作秀也成为作者和出版社的卖点。如《丰乳肥臀》,《拯救乳房》,《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和一个二十岁的男人的故事》(即《母子》),《七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即《八仙过海》或《白雪公主》)等吸引读者眼球,误导消费者。

通过研究名称含义与相关学科发生交叉,例如烹调,法律,军事,医药等,而这正是相关学科迫切需要训诂学帮助解决的问题。王宁先生《训诂学原理》从烹调的角度进行了尝试研究,宋子然先生《训诂理论与实践》就从烹调,法律,军事,医药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张惠英先生《语言与姓名文化——东亚人名地名族名探源》也从人名,地名,族名进行了尝试。

(三)训诂学与方言,俗语,民歌,歇后语研究。

汉语方言语音演变主要是从音韵学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从俗文化角度进行研究考释的少,不利于音韵学的普及和汉语方言的研究,薄弱的俗语,民歌,歇后语研究更需要有训诂学的帮助。

音韵学高深莫测,号称"绝学",连研究生都望而却步。其实戴震,段玉裁,王念孙等音韵学大师也常用方言佐证。赵振铎《音韵学纲要》充分利用方言材料,解说浅显易懂,有利于音韵学的普及和提高。如《敦煌变文选注·王昭君变文》:"仕女纷纷耸入坑。"注:"耸:推。""推"四川方言说"耸"。《敦煌变文校注·汉将王陵变》:"须(虽)是女儿怀智(志)节。"校注:"须,通'虽'"[4](P85)方言中声母s和x现在还同音,如"虽然"读成"须然","隧洞"读成"虚洞","棉絮"读成"棉睡"等。音韵学上的"尖团合流"问题,在不少方言语音中还有遗留,如粤语"九","狗"同音,四川方言"街","该"同音,湘语"鞋子","孩子"同音等。

俗语对语言研究与整理具有宝贵价值,如"打破砂锅问到底"是"打破砂锅璺到底"音讹俗写,指砂锅打破后裂纹会一裂到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则是"嫁乞随乞,嫁叟随叟"音讹俗写,指女人即使嫁给乞丐和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

民歌指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如湖南《浏阳河》,四川《康定情歌》,江西《十送红军》,蒙古族《嘎达梅林》,河北《回娘家》,山东《沂蒙山小调》等。民歌研究较薄弱,民歌中有许多方言俚词需要训诂学加以研究。如"梅葛",又称"麦葛","谜葛","篾葛",反映出"梅"与"麦","谜","篾"音通。彝语里"梅"指说,"葛"指古,"梅葛"是说出远古的事情。

歇后语的民族,社会,民俗,方言诸背景研究多为空白。歇后语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如"小葱拌豆腐——一青二白"。葱叶色青,葱茎和豆腐色白,拌之即一青二白,"青"与"清"同音,"一青二白"指"清白"。"石头上放秤——过硬。""过"是称,石头硬。

(四)训诂学与英语教学。

训诂学已注意到中小学文言文词语解释方法与教学规律揭示,但其成果不受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中小学学生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歌大都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学习效率十分低下。

不仅汉语教学存在学习效率问题,英语教学也存在类似问题。中小学英语教学目前只重视从英语学习的角度,而忽视了汉语学习和理解角度。英语教学中,学生往往死记硬背英语单词,翻译水平较低,多拼凑对译,汉英互译缺乏技巧,语言晦涩难懂,译文不流畅。翻译缺乏训诂学的准确精练,反映学生对汉语学习少,差,无法清楚简洁地表达英语的原意。

许多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开始借鉴训诂学的形训,音训和义训等方法。音训如quaff(痛饮)quaff音夸父,夸父追日渴极痛饮;shudder(发抖)音吓得,吓得发抖。形训如lackey(仆人)是lack(缺少)+key(钥匙),缺少钥匙的人,往往是仆人;pigsty(猪圈)是pig(猪)+sty(停留)。义训如scar(伤疤)就是死(s音译)汽车(car意译)害人留下伤疤。另外,英语单词也可以通过外来词的汉语音译读音记忆,如modern摩登,jacket夹克衫,Olimpic奥林匹克。因为学生熟悉它们,记忆速度可以加快,记忆过程不再枯燥,记忆持久。

在人名,地名,书名等外来名词的翻译中,由于汉语翻译者的英语读音的差异,往往写成不同的汉字。如《鲁宾逊漂流记》中的"鲁宾逊"译成"鲁宾孙",美国总统"布什"译成"布希"等,不少学生以为是另一个人。在古代汉语和不少方言中,"孙","逊"音近,"什","希"音近。因汉语没有与英语r相对应的声母,往往用音近的l来代替,如Ronaldo译成"罗纳尔多",grammar译成"葛朗玛"等。对这些情况,教学英语的时候应该加以注意合理引导和正音。

训诂学的"信","达","雅"原则没有得到学习英语者的重视,导致不少学生的翻译生硬蹩脚,已经严重影响对英语的理解运用。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中都大量存在的成语,典故,习惯用法的翻译更是英语教学和翻译中十分头痛的问题。如"a(the)sea of faces"(人山人海)学生往往翻译为:"脸的海。""Many families have skeletons in the closet。"(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学生往往翻译为:"许多家庭的衣柜里都有骨骸。""The mouth is the gate of misfortune and evil。"(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学生往往翻译为:"口是不幸和魔鬼的大门。"针对这种问题,既要加强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也需要加强训诂学方面的运用。这样,学生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和掌握直译和意译,使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五)训诂学与网络语言,新词新语揭源。

网络语言是网民使用的社会方言,是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关注的新热点。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语言,没有排它性,不是黑话。网络语言常用谐音通假,口语方言俗语色彩浓,如"苗族"是"苗条一族"简称,"白骨精"是"白领,骨干,精英"简称,"北大荒"是"北京大龄单身未婚女性"简称,"蛋白质"是"笨蛋,白痴,神经病"简称。"凉粉"是张靓颖歌迷,"凉"与"靓"谐音,"粉"是英语fan的音译,指歌迷。"婴儿"不是指小孩,它富含三层含义,充分运用了汉语构词表义的特殊之处,"婴儿"一词的英语"baby"音译成汉语就是"卑鄙";婴儿因没有牙齿,简称为"无耻(齿)";婴儿因没有牙齿,不断地向下流口水,简称为"下流"。"钓鱼"是男性追女性,其中"钓"是"追"的意思,而"鱼"是"美人鱼",代指女性。用"鱼"来指美女,自古就有,《孟子》中有"熊掌与鱼不可得兼",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把廉价的鱼与珍贵的熊掌相提并论,觉得十分奇怪。实际上,《孟子》中的"鱼"是指"美人鱼",它是"欲"的谐音。网络语言研究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训诂学应走出书堆,改变重文轻语的现状,关注,解释和引导现实生活中的网络语言。

新词新语研究重描写,轻说明,不注意确定出现年限。《汉语新词新语年编》运用训诂学的理论,创造性地在例证后采用按语的形式介绍新词新语的出现背景,流行情况,词性,词语结构,特殊词义,用法,色彩等情况,对词语的产生,发展进行简单的语言学,历史文化背景介绍,在众多的汉语新词新语词典中独树一帜。宋子然师指出:"因为确定一个词语的产生年代是语言学中需要研究的一个内容,今天我们的学者们往往为确定某个词语出现的最早年代而穷搜故纸,但愿五百年后的同行们能免却我辈的这等辛劳。"[5]宋子然师指出:"从实用价值上看,这本书一是可供同代读者特别是后代读者查检某一时期中新生词语的意义,二是能为汉语史的研究,为普通语文词典的修订和各类方志的编纂提供语言资料,三是为哲学社会科学中其他专业的研究拓宽了资料领域。"[5]

(六)训诂学与地方文化研究。

地方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各地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成为各地建设文化大省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有巴蜀文化,山东有齐鲁文化,湖南有湘楚文化,湖北有荆襄文化,广东有粤文化,山西有三晋文化等,这些文化的研究没有训诂学的参与,内容将会存在不少不足。

文化是在现实生活上为大众所接受,使大众的生活更幸福的知识和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众渴求武打,言情,小品,歌舞及通俗音乐等地方俗文化,而地方文化的开掘和重视不够。许多地方在历史,地理,旅游,民俗等方面各具特色。如北京有胡同文化;巴蜀文化有酒文化,茶文化,盐文化,恐龙文化,川菜文化,称妻之姐夫为"老挑";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称父亲为"达",称曾祖父为"老爷爷",称妻之姐夫为"一肩挑"或"两乔"。湘楚文化成长于三湘大地,承传了先楚文化的主旨,湖南台在全国地方台鹤立鸡群,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湘楚文化及其精神。

各地戏曲在经历改革开放的阵痛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现在不少地方看品位不是看歌舞,而是看是否能够唱当地戏曲。北京有京剧,陕西有秦腔,四川有以变脸闻名的川剧,江苏有昆曲,上海有沪剧,广东有粤剧等。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越剧发源于浙江省绍兴嵊县古越国一带。安徽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以黄梅采茶调为主,用安徽怀宁当地语音歌唱,故被称为怀腔或怀调。

宗教信仰方面有不少地方也需要训诂学的帮助,如佛教流传最广的口号"南无阿弥陀佛"很多人常念,却不知其含义,"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古音"南无"同"那谟",意为归依。"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智慧,觉悟,阿弥陀佛是无量佛。

现在许多地方都有双言现象,正式场合说变味普通话,其他场合说当地方言,有的方言因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成为强势方言,如吴语,粤语,东北方言等。

不少地方对生僻字读音都十分感兴趣,反映中国汉字对各地文化的巨大影响。生僻字的读音,往往成为人们考问对方的难题。如:"犇"读Bēn,"赑,馫,皕,夶"读bì,"骉"读Biāo,"毳"读Cuì,"誩"读jìng,"掱"读Pá,"屾"读Shēn,"鱻"读xiǎn,"飍"读xiū,"昍"读xuān,"燚"读Yì,"臸"读zhì。

(七)训诂学与数字化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

当前,文献电子数字化趋势进一步加快,使用十分便利,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相当多。由于在文献电子数字化的过程中,许多研究开发人员不懂训诂学,在处理异体字,繁简字等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不少研究者不加辨别地使用电子文献,导致了文章中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存在的现象,项楚师戏称之为文字"一国两制"现象。电子文献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使用者应核对原文,以对读者和自己负责。同时应防止古籍电子文献的伪校勘,伪整理。电子文献的整理校勘工作,如果中国学者能像日本学者一样,分工合作,对重要典籍进行精校,共享供研究者使用,中国的文化建设就将会减少很多重复建设,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直接推动中国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

数字化电子文献可以分为网络上使用流传的数字化电子文献和电脑中使用的数字化电子文献。网络上使用流传的数字化电子文献如超星,国图,期刊网,万方,维普,汉文古籍检索,龙翰数据及各种网页上的电子文献等,格式采用PDG,NLC,DVJU,PDF,CAJ等格式,占用电脑空间较小,可复制识别加工,但存在用户访问限制和图片不能识别转化文字或者图片识别转化错误较多的问题。电脑中使用的数字化电子文献如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国学宝典,续修四库,《汉语大词典》等,可检索复制加工,但占用电脑空间较大,售价昂贵,一般读者没有经济能力购买。

许多学者已开始借助网络和语料库来进行研究,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而利用电脑检索软件,可轻易发现新词新义,也可轻易发现以前难以发现的辞书编纂错误,为以后的辞书编纂提供更加好的工作条件。如《故训汇纂》:"侑币,侑食之币。《仪礼 聘礼》'以侑币以致飨'胡培翚正义。"利用国学宝典可以发现《故训汇纂》"以侑币以致飨"是《仪礼 聘礼》:"以侑币如致饔"之误。又如《故训汇纂》:"夥颐者,楚人土语,惊叹夸大声也。《学林》卷一。"利用四库全书检索可以发现《学林》卷一当为卷四。因为《故训汇纂》所引内容在卷四,卷一没有。

数字化电子古籍使用也有不少问题。

数字化电子古籍不能够显示,检索大多数生僻字,俗体字,甲骨文,小篆等,更不要说大字库中的字以及字库中没有的字。繁体版不能够用简体字检索,繁简自动转化又会产生许多问题。检索时不能够自动识别人名,地名,机构名以及歧义词等词语,往往把相连的字当成词语,不能够进行句法研究,PDG,NLC,DVJU,PDF,CAJ等格式转化为WORD格式往往错误率较高,竖排繁体字识别转化的错误更多,而这些都是读者或者使用者希望使用和解决的。

数字化电子古籍使用时要注意其版本,校勘等问题。如四库全书电子版中《清江三孔集》只有三十卷,比最全的本子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清抄本《三孔先生清江文集四十卷》少了孔平仲十卷文章,并非足本,错讹缺漏不少。又如国学网的电子版《大唐新语》句读点错了好几处。再如国学宝典把《新书劝学篇》"坌冒楚棘"录为"坌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