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泣男主角的哥哥:所得税管理岗位电子教材(word版)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风险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16:07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风险管理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

 

一、国家税务总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现就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不同特点,按照一定的标准,细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方式,明确管理内容,突出管理重点,增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实施有效控管的一种管理方法。

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企业所得税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有利于合理配置征管力量、抓住薄弱环节、突出管理重点、强化管理手段、优化纳税服务;对切实加强企业所得税税源监控、进一步提高企业所得税征管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原则

1、区别原则。分类管理要针对不同纳税人的特点,划分管理对象,区别管理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充分体现分类管理的作用。

2、效能原则。分类管理要紧紧抓住企业所得税税源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既要突出管理重点,又要便于操作,节约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能。

3、协调原则。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既要与征管、检查、计统等综合管理和各税种管理相配合,又要加强与财政、工商、统计、银行、文化、体育、劳动、审计等外部门协作,形成征管合力。

4、服务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增强纳税服务意识,改进纳税服务方式,优化和创新纳税服务手段,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三)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分类

企业所得税的分类管理,要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纳税人税源规模、财务核算状况、纳税方式、纳税信誉等级、存续年限等因素,分析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共性要求和特点,综合确定有利于集约化管理和体现企业所得税征管规律的有效方法。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可以采用以下分类方法:

1、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主要包括年应纳税所得额或年应纳所得税额、利润额等),分为重点纳税人和非重点纳税人;

2、按照纳税人的财务核算状况,分为查账征收企业和核定征收企业;

3、按照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分为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就地纳税企业;

4、按照纳税人的信誉等级,分为A级、B级、C级、D级纳税人;

5、其他合理的分类方法。

各地税务机关可根据本地区的税源实际情况和现有的征管力量,综合考虑和交叉运用上述分类方法,确定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认定程序,对纳税人进行类别划分。如按照纳税人的税源规模,结合账证健全情况,可分为重点纳税人、非重点纳税人和核定征收纳税人;按照纳税人信誉等级,结合税源规模、征收方式,可分为信誉好规模大的企业(A类企业)、信誉和规模一般的企业(B类企业)、信誉差和规模小的企业(C、D类企业);以账证健全程度为基础,结合税源规模,可分为税源大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小财务健全的企业、税源大财务不健全企业、税源小财务不健全的企业等。

(四)重点纳税人的管理

对企业所得税的重点纳税人,要以全面管户为主,以税源监控和日常管理为重点,以税源分析和预测、纳税评估为手段,在各个环节实行全面精细化管理。

1、税源监控。加强日常管理,全面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资金周转、财务核算状况、涉税指标(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动态变化情况,采集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基本信息及其能耗、物耗变动区间的管理信息,掌握其所属行业的市场情况、利润率情况,建立健全财务和税收指标参数体系。

2、重点涉税事项管理。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严格审批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税前扣除、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集中提取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并对取消审批的项目做好核实和资料备案工作。

(2)加强企业投资、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涉税事项管理,分析判断适用税收政策是否准确,资产计税成本确定是否正确,有无故意避税行为。

(3)分户建立台账,记录其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税款缴纳、减免税、亏损或弥补亏损、广告费结转、工资结余(工效挂钩企业)、企业改组改制资产计税成本、固定资产折旧、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信息。

3、汇算清缴。加强企业所得税政策和征管的宣传辅导,重点是当年新出台的企业所得税政策、汇算清缴程序、要求和法律责任。加强纳税申报后的逻辑审核和信息比对工作,纳税申报表中的收入项目、扣除项目要与企业流转税申报表中的有关项目和财务会计报表的销售(营业)收入、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其他收入进行比对。扣除和减免税项目要与研发费用扣除、减免税、亏损弥补、国产设备投资抵免与日常管理台账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利用“一户式”存储信息和日常管理信息,分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三项”费用等纳税调整的准确性。

4、纳税评估。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企业所得税重点纳税人每年进行分户纳税评估。即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结束后,根据重点纳税人年度纳税申报资料和财务会计报表、涉税审核审批资料、行业信息以及日常管理掌握的征管信息,对重点纳税人逐户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并对纳税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处理。

5、税源分析和预测。要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相关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方法,对每户重点纳税人从收入额、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等项目的总量、增幅、增量、增量贡献率等方面进行纵向和横向分析。凡有关项目同期增减变化额度或者幅度较大的,应及时深入企业了解变化原因,从经济变动、税收政策、征管状况等方面分析对收入变化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五)一般查账征收纳税人的管理

对企业所得税一般查账征收的纳税人,在管理上,应坚持以管事为主,以行业管理为重点,以纳税评估为手段,强化税源监控。

1、涉税事项的管理

(1)做好审批和备案管理。重点抓好企业所得税减免税、财产损失、管理费、技术开发费、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审批事项的调查核实、审批审核工作,加强取消审批项目的资料备案工作和后续管理工作。

(2)分户建立台账。根据管理的实际需要,明确纳税申报时需报送的相关信息,对弥补亏损、减免税、工资结余(工效挂钩企业)、企业改组改制资产计税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广告费、技术改造项目国产设备投资抵免等具有时间延续性的税前扣除项目,实行台账管理。

(3)加强对新办企业和亏损企业的管理。对新办企业要及时跟踪管理,了解其生产经营情况和行业情况,督促其准确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核算,正确进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对亏损企业,特别是连年亏损的企业和与行业情况较好不一致的亏损企业,要了解其产生亏损的真实原因,是否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转移利润等避税手段造成亏损,或者通过做账形成亏损。

2、汇算清缴

以所得税与会计差异项目的纳税调整、减免税政策和汇算清缴要求为重点,进行纳税宣传、政策辅导和解释,提高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质量。做好催报催缴工作,保证企业所得税款及时入库。

3、纳税评估

(1)收集纳税评估的分行业投入产出比、产品能耗比、行业平均利润率以及行业平均所得税负等数据,制定分行业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标体系。

(2)通过对同行业单户企业的调查分析,进一步总结行业规律,建立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模型和指标参数,建立行业性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机制。

(3)对较多偏离指标参数、常年微利、零税负申报或连续3年亏损的纳税异常企业进行重点纳税评估。

(4)日常检查。结合日常管理和预缴所得税的情况,重点检查企业所得税纳税异常企业的物耗能耗、人员工资、其他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真实性。加强关联交易的管理,重点监控企业是否利用关联方处于减免税、亏损期等转移利润。

(六)核定征收纳税人的管理

对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主要围绕督促纳税人正常纳税申报,以合理核定为重点,以户籍管理和调查核实为手段,提高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逐步引导其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

1、户籍管理

加强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通过税务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的户籍进行比对,及时掌握纳税人户籍变动情况。加强国、地税定期相互传递新办企业税务登记户数、变更户数、迁移户数及注销户数等信息,做到定期联系和信息共享,防止漏征漏管。

2、核定征收方式的鉴定和调整

(1)通过调查了解,掌握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履行纳税义务等情况,为鉴定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提供依据。

(2)要根据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行业特点,综合考虑同一区域同类企业的所处地理位置、经营规模、收入水平、利润水平等因素,分类逐户核定应纳所得税额或者应税所得率,保证核定征收的公平合理。

(3)结合日常巡查,随时掌握纳税人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或应税所得率。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实行查账征收。

(4)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的纳税人,要区分不同核定方式加强管理。对按销售收入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强化对财务会计报表销售(营业)收入的监控,按期将企业申报的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对按成本费用支出确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要通过加强发票、工资表单、材料出库单等费用凭证的管理,加强对成本费用支出真实性的控管。

(5)对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要引导其建账建制。通过加强纳税辅导和政策宣传、集中培训、个别辅导等办法,提高其财务会计核算水平,逐步实现向查账征收方式转变。要引导和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帮助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建账建制、代理记账。

(6)核定的应纳所得税额要分解到月或季,督促其在规定期限内按月或按季纳税申报和预缴。对实行应税所得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要督促其做好年终汇算清缴工作。

(七)积极探索分行业管理

在属地化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分行业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成本费用控管。通过行业调查,摸清行业的工艺流程、投入产出比、能源耗用、原料库存等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核算信息,找出成本费用管理的内在规律。

2、定期分析收入、税负和弹性。加强年度、季度、月度的分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分析,研究建立科学实用的行业企业所得税收入预测模型,完善收入预测机制。重点分析不同行业的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长的弹性和宏观税负,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查找薄弱环节,强化管理措施。

3、纳税评估。要开展典型调查、综合分析测算,建立不同行业的利润率、平均税负、平均物耗能耗、投入产出等指标体系,结合行业的宏观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管理中采集的数据等因素,合理确定预警值。在摸清行业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行业评估数学模型。综合运用模型和对比分析方法,开展行业评估。

4、检查。通过日常管理和行业评估,对税负率明显偏低的行业和日常管理中发现问题较多的行业,进行重点检查和行业专项检查,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

(八)特殊类型纳税人的管理

1、汇总(合并)纳税企业、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

(1)审批审核。严格审批企业的财产损失、集中提取管理费、技术开发费、减免税、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所得税等申请事项,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事项的后续管理工作,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台账。

(2)信息反馈。定期了解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及其成员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制度的执行及其变化情况,督促成员企业在规定时间报送“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纳税情况反馈单”、做好反馈信息的台账管理。

(3)关联企业业务往来。根据业务往来的类型和性质,对业务往来交易额进行认真分析认定,评价业务往来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一般经营常规,业务往来支付或收取的价款、费用是否符合公平成交价。对不符合公平成交价的,选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纳税调整。重点加强对业务往来双方中一方处于减税、免税、亏损期,另一方为盈利或征税期的管理,防止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利用关联交易避税。

(4)就地监管。对汇总(合并)纳税成员企业要严格就地监管,定期进行日常检查,落实查补税款的入库工作,检查处理结果及时通报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总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

(5)联合审计。探索有效的税务联合审计工作,加强企业总部和成员企业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协作,稳步推进跨区域经营的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经营、业务往来情况以及纳税申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审核,实现不同地区的税务机关对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和集团企业及其成员企业同步开展税务联合审计。

2、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1)加强登记管理。加强同工商、民政、教育、卫生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联系,确保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履行法人登记、非营利法人登记、税务登记手续,及时纳入所得税管理。

(2)严格免税收入的管理。重点审核财政拨款的证明、政府性基金纳入预算管理或预算外资金专户管理的证明文件,不上缴财政专户管理的财政部门的核准文件、专项补助收入的拨款证明、收取会费的批复文件、政府资助等证明资料。

(3)强化非营利性组织的免税管理。非营利性组织必须履行非营利性组织法人登记,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公益性服务活动,机构的财产及其收益不得用于分配,机构注销后的剩余财产应当用于公益目的,投入人对投入的财产不保留或不享有任何财产权利,工作人员及其管理人员的报酬应控制在当地平均水平的一定幅度内,不得变相分配机构的财产。否则不得作为免税管理。

(4)加强成本费用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计算准予税前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取得与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要分别核算。难以划分清楚的,要合理确定与应税收入有关的支出项目和免税项目有关的支出项目的分摊比例。

(5)加强财务会计制度的管理。应要求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转制为企业的,应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6)加强审核工作。对纳税申报中的应税收入、免税收入与财务报表、日常管理信息进行审核比对。分析扣除项目纳税调整情况、各支出项目的合理性。

3、涉及特别涉税事项的纳税人

特别涉税事项主要包括减免税、连续3年亏损、经营规模大(如资产、销售额大等)但连续多年微利或亏损、改组改制、交易额较大的关联事项等。

(1)减免税管理。对减免税事项,要结合日常管理定期进行实地巡(核)查,主要核查企业是否符合减免税条件;享受定期减免税企业到期后,是否按规定恢复征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如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减免税标准了,是否取消了减免税资格;是否按规定标准、程序和权限审批减免税;对不需审批的减免税是否按规定备案;是否按期如实申报减免税额等等。

(2)连续3年亏损、经营规模大(如资产、销售额大等)但连续多年微利或亏损企业的管理。应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影响企业亏损或微利的成本、费用的税前扣除情况审查,重点审查成本、费用扣除凭证的真实性,成本费用分摊的合理性。逐户进行纳税评估,加强与同行业企业所得税税负比较,分析连续亏损或微利的原因是否为正常因素。

(3)改组改制管理。重点分析纳税人改组改制适用政策的正确性,是否按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涉及资产转移是否确认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资产计税成本确定是否正确,亏损结转、可抵免税额等其他税收属性处理是否正确。

(4)关联交易管理。日常管理中关注关联企业之间业务往来情况,重点分析认定关联企业之间交易价格、费用标准的合理性,关联交易是否按规定申报或报税务机关备案,关联交易是否按公平成交价格进行纳税调整,纳税调整方法选用是否合理。

(九)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把分类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企业所得税实施分类管理,是一项重要的业务工作,各级税务机关应当对此高度重视,将它列入税收工作的重要议程,切实加强领导,组织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把各项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措施落到实处。

2、加强调查研究,摸清企业情况

要积极开展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本地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基本情况,逐户摸清纳税人行业性质、资产和经营规模、财务状况、会计核算情况、纳税信用等级等,掌握税源底数和税源结构,明确管理重点和目标,为科学、合理地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奠定基础。

3、因地因时制宜,合理确定分类管理方法和标准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地要充分考虑本地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实际状况,按照“区别、效能、协调、服务”的原则,结合当地实际,建立适合本地区要求的分类管理办法。

4、依托信息技术,强化分类管理手段

依托信息化手段,强化分类管理是提高企业所得税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要高度重视和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内外信息采集,密切与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对采集的各类涉税信息数据进行归集分析,为企业所得税的科学分类管理和纳税评估提供支撑,实现对企业所得税税源的全面动态控管。

5、加强动态管理,保持分类管理的科学合理

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财务核算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按照规定的分类标准,做好分类企业的调整管理工作。企业所得税重点纳税人是所得税收入大户,不宜频繁变动,除破产、清算等情况,原则上应保持相对稳定。新增加的税源大户要及时纳入重点管理。

6、优化纳税服务,形成分类服务机制

各级税务机关在加强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中,要主动加强与各类企业的联系,建立工作联系制度,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门别类地进行财务会计、税收等知识的宣传和纳税辅导,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7、加强协调配合,提高分类管理水平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面广,与各税种联系密切,需要各岗位、各税种管理机构、各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各级税务机关要按照岗责明晰、强化管理、协调配合的要求,完善分类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要注重与内部职能部门和外部门的密切协调,切实提高分类管理的水平。

8、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各级税务机关要根据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特点,结合岗位职责要求,将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纳入税收征管质量考核和年度目标考核,细化考核内容,明确考核标准,突出考核重点,并将考核制度与执法责任制有机结合起来,定期考核税收管理员实施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情况,促进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摘自国税发【2006】129号】

 

二、江苏省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

为加强企业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我省企业所得税管理工作水平,按照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管好税基、完善汇缴、加强评估、分类管理”的要求,进行企业所得税分类的管理。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是按照“科学分类、重点管理、规避风险、提高效率”的原则,根据纳税人财务状况和纳税情况,对其进行科学分类,并实施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办法,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企业所得税分类管理的目标就是建立管理目标细分、管理内容全面、管理方法有效、管理手段先进的企业所得税征管机制,增强税源监控能力,优化纳税服务,有效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全面提高所得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一)分类标准

根据纳税人所得税款缴纳情况、应纳税所得额实现情况、征收方式、纳税方式等将纳税人分为四类。

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查账征收企业为省级重点税源企业(不含汇总纳税企业):

年度实际缴纳企业所得税额超过300万元的企业;年实现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各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级重点税源企业的标准各省辖市国家税务局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本级重点税源企业的标准。

2、除重点税源企业之外的查账征收企业为一般税源企业。

3、实行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核定征收企业。

4、凡纳入汇总纳税范围的各级成员企业为汇总纳税企业。

纳税人管理类别的确认,由各县(区)税务机关按照分类标准确定,重点税源户原则上一定两年不变。其他纳税人在其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按规定程序划转管理类别。

(二)分类管理措施

1、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

对重点税源企业以管户为主,充分体现管理与服务的统一,在强化管理的同时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强化税源的监控分析,突出管理深度,确保税收收入与企业效益的同步增长。

各级国税机关应按照《江苏省国家税务局系统重点税源企业监控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建立收入监控机制。税收管理员要定期到企业了解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市场行情及涉税事项的动态情况,及时掌握税源变动情况及原因,预测税源变动趋势,发现征管的薄弱环节,挖掘税源潜力。

税收管理员应在预缴申报后一个月内完成税源分析工作。凡纳税人税源增减变化与同期相比超过30%的,税收管理员应及时深入企业了解税源变化原因,并将收入分析报告报上级国税机关。

各级国税机关应建立并逐步完善生产经营、产品结构、财务税收指标参数及其能耗、物耗变动区间的管理信息,及时做好相关台账的建立与维护,加强重点税源的动态管理。

除举报、发现重大违规问题外,一般采用日常监控及综合评估的管理手段。税收管理员应按规定采集《纳税评估专用数据》,年度纳税申报后由专业评估人员按照《江苏省企业所得税纳税评估指导意见》的要求实施评估。

各级国税机关应在加强征管的同时认真做好税收服务,积极探索个性化服务,加强对纳税人具体税收业务的指导,及时为纳税人排疑解难,切实维护和保障纳税人的权益。

2、一般税源企业的管理

对一般税源企业应针对其户数多,征管力量相对不足的实际情况,主要以管事为主,重点抓好所得税审批事项的调查核实、各类备案事项的审核,同时运用行业纳税评估和日常检查的方式,逐步建立分行业的征管模型,提高整个行业的管理水平。

对一般税源企业应通过数据发布平台建立相关行业指标体系及其值域范围实施行业评估,对严重偏离指标参数的企业实行重点评估或日常检查,不断总结行业税收管理经验,抓住薄弱环节,加强管理。

对一般税源企业在行业评估和汇缴审核中发现的异常信息不能排除疑点的,应实施日常检查。对一般税源企业中长年微利或连续三年以上亏损或当年亏损数额较大的纳税人应纳入重点评估或日常检查范围。对涉嫌“偷逃抗骗税”需立案的,管理部门应及时移交税务检查部门查处。

3、核定征收企业的管理

对核定征收企业的管理应针对其收入规模较小、财务核算不健全等特点,及时督促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着重加强计税依据的管理,强化各类管理信息的综合比对,防止纳税申报的随意性。

对实行按销售收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的纳税人,税务机关除应按规定准确核定其应税所得率外,还应按照纳税人生产经营范围、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及时调整其应税所得率。同时强化对营业收入的监控按期将企业申报的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申报差错,按期将企业申报的所得税收入总额与增值税、营业税申报的收入总额比对,及时发现和纠正申报差错。

4、汇总纳税企业的管理

对汇总纳税企业的管理应针对其有较强管理共性的特点,进一步落实好就地监管、逐级汇总申报、信息沟通、反馈、监督检查等各项制度。

(三)风险事项的管理

风险管理措施主要着眼于纳税人可能产生税收违法、违规行为的风险事项、风险时期,采取相应管理措施,规避管理风险。

凡存在下列事项(或处于特定时期)的纳税人,除按各类管理对象实施管理措施外,还应按规定实施风险管理措施。

1、对处于减免税优惠期间的纳税人,税收管理员应下户核查纳税人减免税条件的真实、合法性。超过一年以上减免税的纳税人,必须按规定实施年检。税收管理员应实地调查其减免税条件是否发生变化,对检查不合格的企业,要取消其减免税资格。同时对此类企业还应特别关注关联方交易,防止纳税人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转移利润。

2、对改组改制企业,税收管理员应主要分析改组改制方案中涉及的税收问题及其处理的准确性。对业务复杂、政策难以把握的涉税事项应及时报告上级税务机关。

3、对关联交易额占企业交易额20%以上的纳税人,应按照《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的有关规定,着重分析其关联交易的合理性,对关联交易双方中一方处于减征、免征、亏损期,另一方为盈利或征税期的,应予以重点关注,防止企业利用税收政策逃避国家税收。对情况复杂、金额较大的关联交易应及时上报上级税务机关。

4、对新办两年以内的纳税人,主要通过控制发票用量、加强巡查力度等方式,及时监控纳税人户籍管理情况,督促其及时办理各项涉税事宜,按期履行纳税义务。

【摘自苏国税函【2005】240号】

三、江苏省国税系统企业所得税行业税务审计

自2005年以来,省局陆续推广了房地产、服装、钢铁、火力发电、精细化工和医药制造等六个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税务审计指南(试行稿),各级国税部门积极运用。2007年以来,苏州、常州、无锡、南通、镇江和南京等地,在不断总结本地区重点行业实施税务审计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行业总体状况、行业涉税风险及审计方法、行业数据及审计模型等,分别撰写了使用ERP系统企业、棉纺织行业、钢结构制造行业、金属船舶制造行业、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和塑料制造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税务审计指南。经过省局广泛征求意见和组织修改,认为这六个行业税务审计指南对基层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一)使用ERP系统企业的税务审计

1、ERP简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即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是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的软件系统,其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供应链(Supply Chain)”的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MIS系统阶段、MRP阶段、MRPⅡ阶段、ERP阶段、电子商务时代的ERP。

ERP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企业级管理系统,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动态监控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包括存货管理、生产中心、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目前国际上普遍被采用的ERP系统软件有SAP、Baan、JDE、Oracle、PeopleSoft、QAD等。尽管国内外各ERP软件产品在适用企业规模,软件功能、技术架构等方面不尽相同,但它们对于ERP核心业务功能的计划基本相同,这些功能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物流管理、生产计划、设备管理。一个典型的ERP系统除了上述功能外,通常还包括项目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等辅助功能。

2、使用ERP系统企业税务审计的方法

(1)对使用ERP企业审计的方法

ERP会计信息系统和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其差异直接影响着检查方法与检查手段。如何针对ERP会计信息系统特点,实施税收审计,目前,有三种审计方法:

A、绕过计算机审计

这种方式的实质是避开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将计算机处理系统看作是一个“黑箱”,进行审计时,要求被查单位将账册、报表打印出来,然后实施账簿审计,做出审计结论。在这种审计方式下,由于审计人员不能亲自深入到计算机系统内部去读取数据,只能被动地相信被审计单位打印出的会计资料确实就是真实、在用的数据。此外,由于很多会计处理过程是在计算机内部通过程序完成的,导致打印出的结果数据和原始数据之间的跳跃性较大,审计人员有时无法进行审计。另外,由于实时业务处理和无纸原始数据的出现,使得绕过计算机审计无法实施,并且绕过计算机审计很难查出计算机舞弊,因此,随着计算机应用程度的提高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这种审计方式最终会被淘汰。

B、进入计算机审计

这种方式的实质是它不仅不避开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而且主要是对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审计,即对其系统可靠性进行测试,然后利用企业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查询,实施审计。

C、利用计算机审计

这种方式是利用审计软件,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的方法,即通过审计软件将其输出结果与被审计单位原先的输出结果全面、完整地加以比较,编制差异一览表,并对其原因进行调查。这种方式应是我们以后努力的方向。

在目前计算机审计软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税务审计人员应不断总结、深化进入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本审计指南介绍的方法为进入计算机审计的方法。

(2)ERP系统系统可靠性测试的方法

一般来说,在认真了解企业ERP系统的整体结构后,对企业系统可靠性进行测试,可采用以下二类方法:

A、手工测试应用程序法

手工测试应用程序法,又称不处理数据测试法,是指审计人员不通过计算机处理任何数据,而是通过审核和分析评审或鉴定意见书、程序流程图、程序编码、程序运行记录、程序运行结果等来达到检查目的的方法。手工测试应用程序法,只在肉眼可见的测试线索存在且较充分时才适用,而大多数正在使用的电算化会计系统,检查线索都存储于电磁介质。此外,手工测试法未直接对系统实际运行程序进行审查,检查结论的可靠性不及利用计算机对被检查程序进行的审查。

B、计算机辅助检查方法

计算机辅助检查方法包括逻辑测试法、检测数据法、虚构单位法、受控处理法、核对法等。

逻辑测试法容易实施、操作,但对被检程序的处理功能的测试能力相对较弱。把企业电子财务软件或ERP系统中的数据与其它相关数据进行核对,检查有无差异,以测试系统是否值得信赖。

检测数据法进行测试的系统性很强,但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水平以及计算机的配置要求较高,即在审计人员的监督下,要求企业数据处理部门的人员将机内正在运行的程序复制一份(之所以要求正在运行的程序,是为了防止企业对程序进行有意改动,或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虚假程序),复制好程序后,审计人员把一批预先设计好的检测数据,利用该程序加以处理,并把处理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由手工处理)作比较,以确定被检程序的控制与处理功能是否有效、恰当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用来测试整个系统的全部应用程序,也可用来测试个别程序,或测试程序中某个或某几个控制措施。

虚构单位法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企业很难对程序作假,但需要企业的高度配合,因为毕竟需要在企业系统中输入一些虚拟数据。审计人员在被检的系统中建立一个虚拟的实体(如虚拟的部门、顾客、账户等),然后利用被检查系统,在企业正常的业务时间内,与真实业务一起(以防程序作假),对此虚拟实体建立的有关检测业务由同一被检系统进行处理,并把被检系统对这些检测业务处理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由手工计算处理)作比较,以确定被检系统的控制与处理功能是否有效、恰当。当然,最后应注意及时消除虚拟实体的业务数据,以免影响真实数据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受控处理法可操作性强,且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但测试范围有限,因为检查测试当天,可能只发生某一类业务,因此测试时,只能测试某一类或某几类业务,而对其他类型业务无法进行测试。在企业输入实际的业务数据前,审计人员首先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查验,亲自处理或监督处理这些数据(如将它们的总数量、总金额和业务笔数分别予以统计),然后用被检系统输入和处理这些数据,处理完后,将打印的结果与事先算得的数量、金额和业务笔数加以核对,来判断被检系统的处理与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核对法容易实施、操作,但对被检程序的处理功能的测试能力相对较弱。通过把盘点数据、银行对账单等外来数据与系统处理的数据相比较,来判断被检系统的处理与控制功能的可靠性。

上述五种方法,具体选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方法进行测试,要根据审计人员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

(3)确定性项目审计

通过测试,确定企业ERP系统的可靠性后,便可采用“穿过计算机审计”方法实施审计。一般审计程序(遵循性测试和确定性审计)包括:了解ERP系统各模块内容及数据流转;了解系统中各个交易(transaction)的类型及内容,即系统中需要处理的事件种类,以及该事件被触发后,相应的数据是如何处理的;获取企业的试算平衡表——用于与企业报送的财务报表核对以及与企业系统内的各科目明细数据核对(具体核对的科目数量可结合统计抽样确定);结合部门访谈,组织实施“穿行测试”,对企业的内控制度进行了解和测试;可选择单位价值较高、实物管理严格的某几个原料,通过收发存数量的变化,核实企业成本结转情况以及完工成品的库存及出库情况;针对ERP下导出的电子数据易于统计分析的特点,在遵循性及确定性审计中加强分析性复核及统计抽样技术的应用。高度关注手工(人工)干预的业务处理记录,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百分之百核查。

(二)棉纺织行业的税务审计

1、棉纺织行业概况

(1)全国棉纺织行业发展状况

棉纺织工业作为纺织产业的基础性行业,是印染、色织、针织、服装行业的上游行业,棉纺织行业的进步和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和带动着整个纺织行业的进步。我国是世界产棉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棉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形成了上下游衔接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棉纱、棉布的产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棉纺织业的原料供应、产能水平、加工贸易的发展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随着国际贸易地位的逐年提高,此行业体现了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据《2007年中国棉纺织行业经济景气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5月,棉纺织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17亿元,同比增长26.05%;全行业实现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50.52%;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纱产量741.08万吨,同比增长20.62%;累计完成布产量188.04亿米,同比增长12.22%,行业综合经济效益较好。

(2)江苏省外商投资棉纺织行业概况

                                                   金额单位:亿元

序号

项目

年度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1

户数

220

267

359

394

2

销售额

49

77

98

115

 

其中出口销售

14

24

33

41

3

亏损户数

81

110

128

132

4

亏损额

0.72

1.07

1.3

1.53

5

亏损面

36.82%

41.2%

35.65%

33.5%

注:以上数据取自江苏省反避税基础数据库

2、棉纺织行业审计模型

(1)原材料投入产出模型

A、企业原材料的采购、生产领用是企业生产产品的关键所在,掌握其原材料耗用在审计过程中至关重要,而且相关测算数据容易取得(一般在企业账面或购货发票上均可取得其购进原材料数据),在纺织行业审计中主要可适用于纺纱、织造等行业,具体可从以下公式测算原材料使用后应有的产量:

按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材料(棉花、棉纱等)数量估算应有产品销售数量=[生产领用原材料数量(当年购进数量-期末库存数量+期初库存数量)-在产品数量(期末数量-期初数量)]×[1-损耗率%(指:各环节的综合损耗率%)]-库存成品(期末数量-期初数量)

产品销售数量差异=估算应有的产品销售数量-申报的产品销售数量(一般在企业账面或销货发票上可取得销售数据)

估算应补缴的增值税额=产品销售数量差异×该产品的平均价格(不含税价)×17%

该方法在审计中使用较为广泛,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掌握各类原料制成产品的损耗率标准(或掌握其原材料的成品率指标)如:纺纱业每1吨棉花约可生产棉纱0.88吨,即损耗率为12%(理论数,是行业标准,随其用棉等级好坏、干湿度变动都会受到影响,但环流纺一般不高于15%、气流纺一般不高于30%),但实际的废棉率约为10%以上(其他差异为飞花等);织造业的天鹅绒、摇头绒约损耗率30%左右、其他针织面料约为10%左右。在审计中:还应当掌握生产成本中的原材料耗用比例及各产品的单位成本使用原料数据,如:织造业中的色织布按其原材料成本构成中的棉纱、织造费用、整理费用(每米约0.3元)、染色费用(上述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测算其产量,其总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棉纱)约占55%-75%之间;织造业中的牛仔布(16支)每百米耗用棉纱约30公斤,7支牛仔布每百米耗用棉纱约65-70公斤,其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棉纱)约占75%左右;灯芯绒坯布其生产成本中原材料成本(棉纱)约占85%左右。

(2)行业税负率比较分析模型

纺织行业的增值税税收税负率省局掌握的标准是2.78%,如企业税负率与标准税负率差异较大且无正当理由,则可能存在涉税问题。

在采用该办法审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一般直接以该方法审计补税,纳税人难以接受,也无足够的证据和理由,但在工作中可以结合其他方式一并展开,在税负率分析过程中,不能光看当年的税负率,应当比较以往年度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还应当考虑多种影响税负率指标的因素,如是否有出口货物影响(占整体销售比例)、存货增加原因、销售毛利下降等情况。

3、生产能力推算法模型

该方法是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按其拥有的生产设备(正常使用中的设备)根据上述纺织业相关工艺、数据(主要按设备的产量指标)来推算其应有的产品数量,扣除库存产品等因素后与申报销售数量比较测算其应补税款。

在采取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一是需到生产现场实地察看,只有采取实地调查的方法才能了解真实的生产情况;二是要充分熟悉掌握其生产流程,其生产设备的产能,对审计对象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三是该方法不能单独采用,要综合应用各种辅助方法进行分析测算。

4、耗用电力测算法模型

由于棉纺织企业的生产设备需使用较多的电力,按其实际使用电力情况(真实的前提下),根据相关数据(每台设备使用电力数量指标)来测算其应当生产出的产品数量,从而可测算其应有的产量来补缴增值税税额是较为有效的一种审计方法,尤其适用于织造业和整理业。

5、毛利率分析法模型

该方法主要是按各纺织企业一般的市场价格取得其相应的收入水平来测算保本点的增值额,可适用于织造业、整理业。

(三)钢结构制造行业税务审计

1、行业基本情况

钢结构是用型钢或钢板制成基本构件,根据使用要求,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等方法,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承载机构。其基本构件有拉杆、压杆、梁、柱及桁架等,是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方式。

钢结构作为一种承重结构,以其强度高、结构自重轻、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在建筑工程上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在高层(超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轻钢建筑等领域显示出无以伦比的优势和魅力,并作为一种绿色建筑更符合时代的潮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和钢铁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国家“限制和合理使用钢结构”到“发展钢结构”的政策引导下,钢结构从被仅仅在重大工程、标志性建筑上使用,迅速发展到建筑领域普遍使用,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据统计,我国目前钢结构行业产量约1400万吨,产值在1000亿元以上,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钢结构的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钢结构行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主要审计项目及审计方法

(1)材料采购项目的审计:主要在于确认材料采购业务的真实性、材料发票取得的及时性、材料付款情况、材料进项税金抵扣的合法性等问题。

(2)收入项目的审计:主要在于确认收入及销项税金申报的及时性、完整性,产品销售收入与建筑安装收入划分的合理、合法性,自用自产货物视同销售金额等问题。

(3)预收帐款项目的审计:主要在于确认预收帐款余额的合理性,对采用预收款形式的销售项目,是否已按税法规定及时、足额申报了相应的税金。

(4)成本核算项目的审计:主要在于确认成本归集的范围、数据的准确性及成本计算方法的合理、合法性等方面。

(5)费用项目的审计:主要在于确认列支的各项费用是否真实、合法。

(四)金属船舶制造行业税务审计

1、江苏船舶制造业基本情况

(1)外资船舶在江苏不断壮大

据统计,至2006年底,江苏现有规模以上造船企业88家,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24亿元,在全省船舶工业收入构成中占59%。其中:外商投资造船企业15家,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64亿元,在全省金属造船行业收入中占53%,外资船舶企业规模在江苏已超过半壁江山。

(2)行业盈亏面情况

2006年,全省88家造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1.24亿元,其中:盈利企业60家,赢利面为68.18%,说明造船企业整体处于行业景气周期,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45亿元,实现利润16.18亿元,平均行业利润率为10.41%;亏损企业28家,赢利面为31.82%。

(3)行业利润率情况

2006年,全省造船行业平均利润率10.41%,超过全国6.18%的行业平均利润率;而全省外商投资造船行业平均利润率更高达13.15%,主要地区的造船行业平均利润率为无锡23.41%、南通11.73%、南京7.37%、扬州6.29%、泰州4.42%。

(4)造船三大指标情况

2006年全省造船三大指标均逊于上海在全国居第二位。其中:造船完工量131艘、327.9万载重吨,逊于上海541.9万载重吨,占全国比重的22.6%;新承接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达到943万载重吨和1588万载重吨,分别占全国总量的22.2%和23.1%。

2、船舶行业特定项目的审计方法

(1)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

造船行业一般采用“单船核算”的方式,相关的收入、费用凭证上均会注明所造船舶的名称或代码。船东与船厂签订的造船合同中工程款项就是已掌握的收入总数。通常情况下,造船款项采用分期支付方式,合同签订后,船东支付定金,约占总造价的5—10%;正式开工后(钢板切割)、进入船台后、船体下水后,船东分别支付的工程款,约占总造价10%-15%;试航交船时,船东在扣除3%-5%的质保金后向船厂支付尾款。

新企业会计准则第 15号--建造合同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根据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和合同费用。因此,造船行业必须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当期收入和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首先根据前一年末或本年初的有关数据对将要生产的船只预估成本,依据预估成本和合同确认的收入产生具体单船的收入成本系数,再按照单船各月的实际耗用成本乘以收入成本系数得出当月应结转的收入。具体的时间有“下水时”和“投料时”。

“下水时”。是指新造船只在初步完工下水前仅进行成本归集,下水后按照累计成本与预估的利润率得出应结转的收入。其缺点是收入集中体现、不能均匀地反映各期经营状况,尤其对跨期利润难以合理确定。此方法已较少采用。

“投料时”。是指新造船只从开工建造起,按照当期的耗用成本占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认完工进度,进而确认当期收入,优点是能及时地反映当期的经营成果。完工进度(完工百分比)的确认方法主要有:实际发生的材料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发生的工作时间占预计总工时的比例、已发的工资占预计应付工资总额的比例等。

审计时,主要针对人为调节收入成本系数问题和人为调节当期实际成本问题。针对人为调节收入成本系数问题,一般情况下,税务审计是对以前年度已发生的业务情况进行,以前年度预估销售系数的船只都已完工、实际成本已汇总出来。因此,可以比较实际成本与预估成本的数据,如果两者相差过大,说明企业上年销售收入计算不正确,需对以前年度收入成本系数进行调整,重新计算各相关年度的销售收入。

针对人为调节当期实际成本问题。对跨年度完工的单体船只,应核对实际投入与生产计划是否同步,核对消耗的主要材料是否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核算,对少计成本的部分应按预计的销售系数增加本期销售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的审计

船体建造过程中切割钢板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和边角废料。边角废料由生产部门收集堆放,无须回收入库,在帐册资料上也无数量记录,其成本全部在船舶建造成本中核算。因此,在出售时仅有其他业务收入,而无其他业务支出的成本。企业对废钢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因钢材价格波动较大,一般采用招标竟价方式进行销售。

除废钢外,企业的下脚料还包括废油漆桶、废喷砂、氧化渣(电焊屑)等,因其价值不大,一般会直接出售,其审计方法可以借鉴废钢的审计方法。

废钢率的高低与企业的设计能力、所造船型、定型材料采购、员工技术能力等密切相关。据了解,采购定型钢板、设计能力强、建造驳船的企业用材率高、产废比率低。虽然无法获取行业性产废率数值区间,但对具体企业而言,其生产经营能力是稳定的,其产废率也应基本浮动在一个区间内,审计时可以针对被审计单位各期的产废率的波动变化,了解原因、作出判断。

可以采用突击检查方法,取得企业的出门证、磅房的码单等,与财务部门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明细进行对比,寻找线索以检查是否漏计了收入。盘点企业出纳的现金和收入凭证,核对企业出售废旧物资而开具的收款凭证,以收款凭证编号为线索检查企业以前的收款凭证中收入是否全部入帐。

其他项目如材料采购、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外包工程、制造费用、试航费、图纸设计费等也应列为审计的重点。

(五)造纸及纸制品行业税务审计

1、造纸行业基本情况

我国造纸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原材料方面的限制,木浆进口数量也是连年增长。2006年我国木浆自给率不到30%,绝大部分需要进口。而近年来国际木浆价格持续走高,成本的上升导致造纸毛利率一直处于低位。实行“林浆纸一体化”,增强原材料控制力、打破原材料瓶颈将成为提高造纸业整体竞争实力的必然之路。

现代造纸业现已成为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重要产业,当前我国造纸行业也存在诸多问题:造纸产业集中化程度低、环境污染严重和废纸回收利用率比较低。但是,造纸工业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十大支柱性产业之一,国内造纸优势依然存在,而且,国家制定了造纸行业的“十一五”规划,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促进造纸行业的发展,中国造纸行业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造纸行业审计模型

(1)税负率审计分析模型

A、企业与行业税负率模型

主体指标,主要包括应税销售收入、应纳税额等指标。辅助指标,主要包括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免抵退货物应免抵额、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各类进项抵扣税额结构情况等指标。财务指标,主要包括期初、期末存货等指标。

主体指标是用来衡量企业税负率与造纸及纸制品行业大类、小类税负率及其差异情况,辅助指标是用来衡量税收政策和构成税负的各项要素变动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程度,财务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税负变动的内在财务因素。

对税负疑点企业进行深入分析。通过辅助指标和财务指标进一步分析税负疑点的具体特征,确定疑点方向。对涉及进项税额的疑点问题,针对造纸行业“农产品收购凭证与普通发票、废旧物资发票、运费发票、海关完税凭证”等“四小票”用量较大的实际情况,依托票表比对系统、增值税其他抵扣凭证审核检查系统,深入查证有无虚开、虚抵“四小票”问题;对涉及销项税额的疑点问题,应侧重查证有无账外经营、瞒报、迟报计税销售额、混淆征免界限等问题。

B、税负率与增值率分析模型

分析造纸行业税负率的特征。通过对税负率计算公式进行相对数换算,可以直观的看到影响税负率的因素,主要有销项税率、进项税率、销售增值率等因素。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率与销售增值率成正比例关系;销项税率与进项税率的差异情况也直接制约着税负率水平。造纸行业税负率的规律性特征,在于进项平均税率低于销项税率,形成政策性较高税负。造纸及纸制品业在未兼营其他产品的情况下,其销项税率为17%的单一税率;但进项税率比较复杂,主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与海关完税凭证的17%、13%税率,农产品14.94%税率(由含税税率13%换算),废旧物资发票11.11%税率,(由含税税率10%换算),运费发票7.53%税率(由含税税率7%换算),以及少量的代开专用发票6%、4%税率等。


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材料的造纸企业进项平均税率低于销项税率1个百分点左右,以废纸为主要原材料的造纸企业进项平均税率低于销项税率3个百分点左右。加之造纸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行业,生产工艺比较复杂,销售增值水平较高。因此,造纸行业的税负率水平应当较高。

(2)工业增加值审计模型

A、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模型

一般情况下,应纳税额与工业增加值弹性系数为 1 ,对弹性系数<1的,可根据造纸行业一定时期的发展状况,确定一定区间作为预警值。弹性系数小于预警值,则企业可能有少缴税金的问题。应通过其他相关纳税指标与方法,并结合纳税人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审计。

B、工业增加值税负模型

应用该指标分析本企业工业增加值税负与同行业工业增加值税负的差异,如低于同行业工业增加值平均税负,则企业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少缴税款等问题,结合其他相关指标和方法进一步分析,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审查。

(3)投入产出测算模型

包括原材料投入产出率测算模型、燃料投入产出率测算模型、电(汽)投入产出率审计模型、生产设备能力测算模型等,运用以上因素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分析,测算出企业实际产量。根据测算的实际产量与实际库存进行对比,确定实际销量,从而进一步推算出企业销售收入。如测算的销售收入大于其申报的销售收入,则企业可能有隐瞒销售收入的问题。通过其他相关纳税指标与方法,并与税收管理员的日常监控情况进行比较,对其申报真实性进行审查。

(六)塑料制造行业税务审计

1、塑料制造行业概况

塑料行业大体分为塑料制品业、塑料薄膜制造业、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塑料丝绳及编制品制造、泡沫塑料制造、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业、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塑料零件制造、日用塑料制造等子行业。目前国内塑料制品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农用塑料制品、包装塑料制品、建筑塑料制品、工业交通及工程塑料制品等几个方面。

现阶段塑料行业整体呈现发展迅速的态势。塑料制品产量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大幅提升,规模以上企业迅速增加,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2006年塑料制品业的总产值和出口额目前已分列我国轻工行业的第三位和第五位,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我国塑料工业产业聚集趋势明显,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逐渐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调整。业已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广东省以塑料管及附件、塑料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塑料制品及其他塑料制品为主;浙江省以塑料薄膜、塑料人造革合成革为主;江苏省以泡沫塑料为主;山东省以农膜、塑料编织品为主;辽宁省以塑料型材为主,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2、塑料制造行业审计模型的运用

行业审计模型对不同企业使用方法不同,按企业生产特点分类如下:

(1)企业规模大,核算正规,监管程度高

如产品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的企业,其具有投资规模大,内部管理规范,成本核算清晰的特点。原材料质量好、价格高、废品率低,从正规渠道采购。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严格,国家有关部门对其有QS、GMP等认证机制,产品质量高,有一定厚度并可降解,无毒无味无沙眼,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客户单一但需求量大,例如大型食品加工厂、医药制造企业,大型超市,快餐连锁店,涉及食品卫生安全。因而该类型企业一般规模大,核算比较正规,必须开具发票以备下游企业卫生主管部门检验产品来源渠道。这类企业由于可以解决材料进项税问题,同时必须给购货方开具发票,相对来说审计风险较少。对这部分企业,可按原材料投入产出率审计法即可测算企业的实际生产量。

(2)企业规模小,核算不规范,销售市场广

企业生产规模小,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如服装企业、各类农副产品市场商贩、零售商店、小超市不需要发票,为其不开具发票提供客观条件,这类企业是纳税审计重点。对这部分企业,可按原材料投入产出率审计法结合其他方法测算企业的实际生产销售量,估算销售收入。

(3)使用再生料生产产品的企业

原材料来自回收废旧塑料,产品质量差,主要销往城乡集贸市场、个体商贩,进销现金结算,基本不开发票,大量体外循环。好料和再生料混合使用,此类企业为了减少成本,以次充好,其中再生料没有发票入账,按理这样的企业税负应当偏高,如果税负低则说明存在不开票收入。对这部分企业,因其原材料采购存在问题较多,不能只简单的用原材料投入产出率审计法测算企业的实际生产量,应按能耗测算审计法和保本税负法测算企业的实际生产量和利润水平。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风险管理

 

 

一、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管理

(一)税收风险管理概述

税收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引导纳税遵从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支撑,在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出现的引发税收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识别,科学评定纳税人风险度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不同风险度和风险形成的情形,采取差别化的风险应对策略和措施,合理配置和优化税收管理资源,有效防范、控制和化解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管理是基于对纳税人各类风险因素的综合增别、分析,确定不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化管理。税收风险度等于风险因子概率、强度、规模系数和时间系数的乘积。纳税评估是在分析异常指标的基础上进行约谈、核查的一种税收管理手段和工具。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从发生税收风险的概率、强度、规模、存续时间等方面确定风险级别,按照风险级别由低到高,在应对策略、措施上体现差别,从一到五级,分别为信任、关注、监控、约谈核查、检查,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介入深度、管理力度逐步增加。

(二)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简介

甲市国家税务局在所得税管理中,根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重点从风险控制方法和风险分析两个视角,创设了针对中小型查账征收工业企业成本项目监控的基准利润率测定分析管理、以行业模型实证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行业管理、预缴申报日常化及汇缴申报综合性管理、指数化管理四个方面,探索提高所得税管理效能。

(一)实施基准管理,深入监控成本扣除项目风险

企业成本结转复杂,特别是工业企业的工艺流程多样,企业成本核算、扣除准确性是企业所得税管理中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基于企业在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利润率是一个相对稳定值的基本假设,探索了针对产品种类不太复杂的中小企业基准主营业务利润率(简称基准利润率)的管理方法,基准利润率是一个正常生产经营企业的理论主营业务利润率。通过对利润理论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分析以达到对成本核算进行有效监管的效果。

1、为税收管理员对成本扣除管理,提供了抓手,树立了标杆和参照物,特别是为基层履行“适当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2、促进税收管理员强化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测定基准利润率必须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生产经营的动态情况,测定过程就是了解掌握生产经营基本情况以及利润形成的过程,分析过程就是整合应用相关涉税信息,履行管理义务,实施企业所得税管理的过程。

(二)着力构建所得税行业管理模型,探索加强所得税管理的新途径

为了总结所得税行业风险特征,寻找管理规律,指导管理个案企业,探索构建了行业管理模型的方法,提高所得税的管理能力。

1、构建行业管理模型

构建行业模型时,关键是抓住重要影响因素,追求实效,不拘泥于尽善尽美。行业模型应是Y=F(X)的函数关系,其中:

(1)一元函数

Y是应纳所得税、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或者纳税调整前的应纳税所得额,X应是和Y相关联且导致Y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如营业收入、成本、费用、单位产品利润额等。

Y=F(X)的函数关系中,还要确定有关的参数,该参数是可控的,若不可控,则该函数关系(模型)则无效、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应首先作出判断,该关系是1次的,还是高次的。若是一次的,则应该是Y=aX+b。a和b都是常量,且是可控的。若是二次的,则应该是Y=aX(2次方)+bX+c。a、b、c都是常量,且是可控的。

(2)多元、多组函数

根据实际征管需要,灵活建立多组、多元的函数关系。对应纳所得税、纳税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或者会计利润与营业收入、生产(营业)成本、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等变量分别进行关联,多角度描述、建立函数关系。

2、梳理、归类行业管理的风险特征、风险点、应对措施

持续对企业所得税行业风险特征、风险点进行梳理、描述、积累,针对每个行业特点,建立效果明显的行业风险分析主辅指标群、风险应对措施,形成全地区行业的风险特征、风险点、应对措施,互相借鉴应用,从而提高全地区企业所得税管理效能。

3、所得税行业风险分析工具及方法,包括完整性分析、逻辑性分析、波动性分析、配比性分析、类比性分析、基准利润率审核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投入产出比分析、所得税行业管理模型实证分析、主辅指标群分析等。

4、实证分析、联动应用。发挥行业模型的规律性指导作用,同时运用主辅指标群、盈亏平衡点、投入产出比等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对个案进行实证分析,对其中涉及到流转税的项目同时还进行联动应用。

(三)加强对所得税风险点的申报监控,提高风险信息的针对性

1、加强预缴申报的日常化管理

为了防范季度预缴时少缴税款、季度间调剂税款,每一个季度对存货余额负数、货币资金余额负数、发生纳税调减或调增为负数等所得税风险点和风险事项,从完整性、逻辑性、波动性等方面进行关注、分析。对于影响较大的风险信息,统一纳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风险因子的归集、排序、应对。

2、强化汇算清缴的综合性管理

纳税人汇缴以后,及时对纳税人的汇算清缴、财务报表、台帐数据进行综合关联分析,对超限额弥补亏损、申报数据与台帐数据不符、广告费结转等风险点和风险事项统一纳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进行风险因子的归集、排序、应对。

(四)实施指数化评价引导,提高所得税精细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

基于纳税人风险形成的多种因素,借鉴统计指数理论,选取指数作为税收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工具。

评价指数有风险分布和管理效能指标体系。分别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税收风险的分布情况和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成效情况。所得税评价指数主要包括精细管理、地区风险、管理效能、低税负指数。

实施指数化评价,有利于引导基层更加关注所得税管理的效果,做重要的事、做有效果的事、有效率地做事,进而不断提高所得税精细管理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跨国公司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管理

乙市国家税务局于2005年开始在跨国公司税收管理中引入税收风险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初步建立了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税收风险计算机管理平台。实施风险管理以来,跨国公司税源监控得以加强、税收管理得以深入,有效控制和降低了跨国公司的税收风险,提高了税收工作的效率,保证了税收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1至7月份,我分局在多项不利因素条件下,税收收入继续保持了一定增速,组织各项税收收入10.84亿元。

(一)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

分析和研究税收风险,其最终目的就在于能防范和化解税收风险,将税收风险造成的损失和危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乙市国家局在总结几年来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试行)》,初步建立了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1、 完善税收风险管理信息

按照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的要求,我们已实现了全面收集跨国公司的税收申报、生产经营、财务等方面信息,深入掌握跨国公司的组织体系、生产特点、购销情况、产品和存货情况、投入产出指标、各项财务指标、关联企业往来及分工等各项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行业指标和经验数据库,为税收风险管理奠定了基础。

2、进行税收风险评估

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把风险评估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三个步骤。

风险识别工作主要通过对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的纵向比对、与同行业纳税人涉税指标的横向比对,分析税负等指标的变化趋势,实现动态监控。根据行业、经验数据库等的参考指标生成风险预警信息,进行风险识别。如在对某钢铁有限公司的风险信息识别中发现其在2006年4、6月投入产出率低于正常区间并且同期增值税税负率低于行业税负1个百分点,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将产品废料(废钢)销售给关联企业且价格明显偏低,存在较大的避税嫌疑,通过移交反避税调查调整应纳税所得额128万,并通过跟踪管理相关项目已累计比调整前标准多入库增值税102万元、所得税43万。

在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中,风险分析主要采用关键风险指标管理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分析税收风险成因,从中找出关键成因。

(2)将关键成因量化,分析确定导致风险事件发生时该成因的具体数值。

(3)以该具体数值为基础,以发出税收风险预警信息为目的,加上或减去一定数值后形成新的数值,该数值即为关键风险指标。

(4)建立税收风险预警系统,即当关键成因数值达到关键风险指标时,发出风险预警信息。

(5)制定出现税收风险预警信息时应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

(6)跟踪监测关键成因数值的变化,一旦出现预警,即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在风险评价中,建立了跨国公司税收风险分级管理机制,按照税收风险对税收的影响程度把风险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预警等级。

3、 税收风险的应对和控制

乙市国家税务局建立了市局、区县局、管理科(股)三级风险控制制度,风险预警信息由市局根据企业风险信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结合风险管理技术和税收风险管理的职业判断及时生成和发布。区县局、管理科(股)根据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风险预警等级,启动对应的税收风险控制预案。

(二)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1、目标明确、计划周密,切实做好税收风险管理基础工作

为保证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帮助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考核。工作计划强调税收风险管理的联动性,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税收征收管理的全过程中。征收、税源管理、涉外税务审计、反避税等部门都应该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税收风险管理中,不同的部门按照职能完成税收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管理环节的无缝连接才能使税收风险管理具有效果和富有效率。

2、抓好税收风险信息收集,建立跨国公司数据库

在税收申报信息方面,收集了企业的以下信息:(1)企业的历年盈润情况,是否长期亏损、是否跳跃性盈利、是否微利微亏却不断扩大经营或者进入征税期利润陡变;(2)企业税款波动情况、纳税情况与企业的经营指标是否配比、税负情况是否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异常、异常申报是否有合理的理由;(3) 企业历年的纳税遵从情况,享受税收优惠情况和税收政策的落实情况。

在财务风险信息方面,我们收集了企业的以下信息:(1)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算、与会计制度的差异与调节等信息。企业计提的各种准备是否过高、应收账款规模是否不正常增加、会计处理是否存在巨额冲销;(2)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企业的产品存货情况、应付账款及其占购货额的比重;(3)企业的资金状况。现金流、应收账款及其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资金周转率、企业的偿债能力。(4)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盈利能力。企业的制造成本和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能源、原材料、配件等物资的单位消耗变化情况等。

在经营风险信息方面,收集企业的以下信息:(1)企业所处行业的整体状况,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企业的产品的竞争地位(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情况,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替代品情况;(2)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投融资计划、年度经营目标、经营战略,以及编制这些战略、规划、计划、目标的有关依据;企业的的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范围和构成;(3)企业的组织架构,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变动情况;(4)企业资产的运用情况,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

在跨国公司集团关联交易方面:收集企业的以下信息:(1)掌握企业的关联企业及关联关系和跨国公司集团内部结构;关联企业业务往来职能及风险情况。主要有:在集团内部企业的职能类型、原材料的自主权(定价、渠道、质量监控权)、产品研发及生产自主权、产品类型(中间产品或成品)、特许权归属及使用费、产品销售自主权(订单、渠道、定价、结算条件权和售后服务及销售风险承担)、企业是否承担管理职能等;(2)企业的产品(商品)销售去向情况,材料(商品)购入来源情况,融通资金情况,提供、接受劳务情况,转让、接受财产情况,租出、租入财产情况,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3)向境外支付有关费用情况,关联抵消交易情况。

3、加强税收风险评估,把握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通过对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风险识别工作,对跨国公司的税收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及时发布风险警报并启动风险管理措施。

4、完善考核机制,加强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考核

完善的考核是加强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要求建立连接上下级、各部门的税收风险考核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以定期对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明确工作责任、保证工作效果。

从规范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员职责入手,对税源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因素分析,风险控制等各流程的工作要求加以细化。同时,积极探索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员制度,以岗位和目标考核的形式加以制约,建立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员工作日志,使跨国公司税收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工作态度有所约束,工作优劣有奖有惩,以制度来维护税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税收风险的防范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及加强和完善

1、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的初步成效

(1)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使跨国公司的税收管理更有效率

税收风险管理通过科学规范的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等手段,对跨国公司不依法准确纳税造成税款流失的风险进行确认,对确认的风险实施有效控制,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程度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提高了税收管理的公平性

纳税人特别是跨国公司纳税人通常希望税收管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所谓公平不是平均,除税收制度上的公平对待外,纳税人要求的公平还包括当不同纳税人对税法采取不同态度时,税务机关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税收风险管理过程不但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纳税人的纳税错误,也可及时发现纳税人的恶性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予以打击,提高管理的公平性。

(3)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保证税收的安全、稳定,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税收风险管理能够对纳税人进行甄别和区别管理,并事先预测、控制由于纳税人不依法纳税而给财政收入带来的不稳定、不安全,保证税收收入的安全、稳定增长,降低税收征收成本。2007年1-7月全市已完成涉外税收收入90.97亿元,同比增长36.44%,占国税收入比重达到43.11%,其中大型跨国公司的税收贡献占到了全部涉外税收收入的80%。

(4)实施税收风险管理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降低了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

一方面可以提高纳税人的税收遵从度。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信息的全面采集、税收风险的识别和评价,提高了发现纳税人逃避纳税行为的概率,使得逃避纳税的风险加大,使税收不遵从行为减少。

另一方面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税制越来越复杂,给纳税人理解和遵从税法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纳税人除了要求税收政策上的透明外,还要求从税务机关得到高效、优质的服务,希望有一个畅通的渠道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以及在发生错误时能得到提醒和及时纠正。税收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识别、估测、评价,可以发现纳税人的纳税错误,使其及时得到纠正,从而降低纳税人的税收风险。

2、加强和完善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

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目前涉及的面还很狭窄,对促进税源管理工作的效用还不够深入,要充分发挥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在税源管理中的作用,使跨国公司的税源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还有很多工作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健全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修改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制度。把各项指标具体化和明晰化,完善操作规范、评估模型和考核制度,使税收风险管理制度更有可操作性,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其次完善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平台。按照跨国公司税收管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计算机管理平台,以能够掌握跨国公司的涉税信息、掌握跨国公司税收风险预警信息、及时启动跨国公司税收风险控制预案,更好的实现跨国公司的税源管理。

(2)收集充实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相关信息

要收集充实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相关信息,应建立信息收集的渠道,使政府各部门、有关行业及中介组织、企业等与税务机关之间进行有效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

完善税收申报制度,调整跨国公司的税收申报表项目,掌握跨国公司的产品收入、成本、费用信息,收集跨国公司的产品产量、产品价格、原材料库存、原材料价格、产成品库存、主要能源耗用量指标等信息,细化关联交易项目及定价方法、跨国公司内部技术转让、融资、集团内部服务的收费标准等等内容,以有利于对跨国公司实施有效的监控。

(3)建立完整的跨国公司税收风险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

目前跨国公司税收风险指标一般采用财务、经济、税收等指标,但指标的综合性不强,没有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同时指标的参考数值和评判标准没有科学和权威的形成发布机制,使得税收风险指标的加工分析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了效率。

应组织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深入分析财务、经济、税收等各项指标和税收风险的内在联系,整合各项指标的预警功能,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在综合各类基础信息的基础上,计算出更客观的各类指标评判标准,在此基础上完善现有的风险评估模型,才能使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更有效。同时设计案例模式,并通过培训提高税收风险评估人员的水平,以使跨国公司税收风险评估具有科学性、不同人员评估同一事项具有一致性。

(4)强化跨国公司税收风险控制的时效性和联动性

当前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的控制大多集中在管理部门而缺乏时效性和联动性,这和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的特点和要求不相适应,从税收风险信息的收集、风险的识别评估到税收风险的化解和控制某个单一部门是无法独自完成的,集中在某一个部门的税收风险控制必然是滞后和不全面的。

跨国公司税收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税收征收管理的全过程中。征收、税源管理、涉外税务审计、反避税等部门都应该参与到跨国公司的税收风险管理中,不同的部门按照职能完成税收风险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管理环节的无缝连接才能使税收风险管理具有效果和富有效率。税收风险管理的控制预案应该同时也是税务机关内部的链式管理和联动管理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