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考点:北大新生自杀与教育四大支柱的缺失;醒来吧,家长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8:24

一:没有支柱的教育是可怕的。学生自杀,家长负最主要的责任!

    中国每年自杀人数是世界第一,9年前的统计是每年自杀28.5万人,有250万人企图自杀,其中15-25岁的青少年自杀比率相对最高。官方现在连续9年没有公布新的统计数据了,显然这个数据不会“更好”,只会更坏了。每年大中小学校的学生自杀都很多,但已经不是“新闻”了。这几天因为北大的新生刚刚入学十几天就自杀,才成了“新闻”。这反应了在家庭中和学校里,我们都缺乏“生命支柱”的教育。

    9月15日下午,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大一新生冯玉(化名)在宿舍上吊自杀。坚持了12年“教育”持续灌输的“考大学”美好理想追求,“上北大”的光荣和自豪,居然仅维持不到两周就破裂,而且以这种极端的方式破裂,我相信这创出了一项新的中国记录。另外,对于还沉迷在“家有北大生很幸福”的父母来说,这一消息完全撕破了这种虚假的幸福感,让他们不得不面对真实的世界。这对于所有的父母来说,都是一个惨重的教训。

    我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其罪魁祸首就是父母----也许孩子就是选择用这种极端方式来告诉父母:你们做错了。我们不要因为这对父母现在极度痛苦,就“好心”地认为他们是“受害者”。他们当然是受害者,但是同时也是这一事件的施害者,他们才是责任人。显然在长期以来,他们一直根本没有给予孩子真正的教育,也根本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与孩子的内心交流,也缺乏真正的爱,才会造成这一悲剧。这孩子中秋节就觉得上北大学习遇到困难,要求退学回家,这对爱面子的父母显然并未正确地处理好孩子入学后的不良心态。

    对于其他的父母来说,我们更需要多想想:让孩子受教育,让孩子上学,到底学什么最重要?就为了这一纸薄薄的文凭吗?它能够承担起生命之重吗?其他没有自杀的学生们,难道就没有问题吗?他们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充满了未知的凶险?您能够防止各种人生问题的出现吗?

    另外,也请家长们想一想:孩子在应试体制学校里辛苦学习的内容,有多少是“必要”的?您思考过没有,您在毕业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原来中小学,大学时代学得很辛苦的一些内容,到底能够用上多少?您现在觉得很匮乏,很重要的一些知识,是不是觉得更应该让孩子提早学习,来提高他们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以数学为例:我自己原来学的矩阵,微积分,概率论,数学分析,离散数学等,当年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现在根本用不上一星半点。我现在的生活和工作,连初中的数学知识都用不上,只需要小学的数学知识就足够了。我总想:为什么当年年少的时候,不好好去学一些人生中一辈子都离不开的重要内容呢?比如人际关系!心理学!幸福课!家庭和婚姻关系课程!健康课程,饮食课程,生命课程?为什么不去学习能够帮助自己思考和判断社会和人生的学问,去了解人性,人类的历史,文化甚至哲学呢?或者去观察和了解我们的地球,生命和宇宙自然的一切奥秘。当年学了一大堆毫无意义的数理化课程,却根本不了解最基本的人性与人生,不了解自己的身体,不懂得基本的健康生活方式,这些不得不在已经“老”了,病了,出现问题了,甚至已经死了的时候,才发现很需要学习和补课,这难道就是我们应该给孩子的“教育内容”吗?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四大支柱

    在18岁以前的教育,显然就是“基础教育”阶段。实际上,美国精英大学的“基础阶段”至少包括大学本科阶段,直到研究生阶段才需要专门学习“专业知识”。那么,什么才是“教育的基础”呢?是考试的知识和技能,还是让孩子们了解人生和社会,学会独立面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的能力呢?

    其实这个问题早有答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就确定并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
    这里的“学会认知”绝不是国内应试教育的“灌进知识”,而是具备真正的学习能力,懂得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心态等含义。而这些,恰好是中国教育缺乏的。清华的外籍教授惊呼:说“清华的大学生像是不会思考的机器“,其实就是指他们没有“学会认知”。清华缺乏的,其他大学生一样缺乏,我们没有这种教育,当然得不到。大家要了解这种“学会认知”的教育,请看看我的文章:

我们要让孩子学什么?美国大学的教育目标是什么?这种美国精英大学的教育模式,教的就是“学会认知”,难道我们中国学校里有这种教育吗?连最好的大学都没有,更别说普通的中学和小学了。

    但是,人生还有比“学会认知”更重要的,更基础的教育目标,这就是生命本身的教育。有些人没读多少书,比如只读了小学。但是做人做事却很成功,这证明读书真不是最重要的。其实,更早一点,教科文组织的主要教育纲领就是“学会生存”。有一本【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书在中国十几年前就出版了,家长们不妨去看看。

   “学会生存”中文翻译的很不好,让人不易理解;英文原文是Learning to be其实主要含义是指:学生们必须学会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学会融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简单一点,就是学会如何在社会上成为一个独立的,真正的“人”。

    在中国的家长们一窝蜂地去追逐文凭和学历的时候,今日学堂一直在坚持实践“教育的四大支柱”,学堂的教育原则,一向传导给学生这样的观念:“会读书不如会做事,会做事不如会做人”,因此,一旦学生出现行为问题,就会让他去做事,练武等等,通过行为教育来改变态度。只有具备基本的做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和个性),做事(具有正常的行为能力)后,才会让孩子去读书学习知识文化。比如,这个学期,我儿子的“教育课程”就是独自在学堂干活,做各种杂事,剩下的时间读读陈安之,不再跟班上课。这种行为会让很多家长觉得“浪费时间”,其实,这不就是在实践联合国的“教育四大支柱”吗?

    一个孩子,如果一些基本的事情都不会做,其实就缺乏基本的行为责任能力,走上社会后,就很可能遇到极大的障碍。去年我们录取的一个全奖学生,因为一向读书很好,所以有骄傲的表现,看不起读书不够好的同学,也不愿去做一些“低价值”的事情。因此学堂老师就不让她上课,专门安排了各种劳动去做,大约有一两个月之久(这证明学堂老师对于“尖子生”并不偏心)。花钱上学却变成了在学堂劳动,不读书,不上课,这难道也是“教育”吗?很多家长会“大惊失色”的,也不能理解其中的奥秘。实际上经过这样的“劳动改造”后,孩子的心态和个性,与其他同学相处的状态,以及学习的心态,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进。最近我跟她们上课的时候,发现这孩子的心态宁静祥和多了,而原来是很焦躁的。这种心理状态,要花多少钱去学习课程,才能够获得呢?我相信她将来会更容易面对各种生活的问题和困难,而不是一个只会读书且自以为是的书呆子。

    一个孩子,如果只会读书,不会做人做事,很可能长大就会干傻事。比如北大新生自杀这种显然就是缺乏“Learning to be ”的教育。同样,朱海洋等人去杀人,也是因为他们不懂“生存之道”。一个“会做人”的人,就是已经“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人,他不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干什么傻事出来。他会是一个正常的人,不是“疯子”,不会干出让人不可思议的行为。

    而中国这种看起来“目标很明确”的应试教育体系,其实根本就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完全把教育四大支柱丢到一边去,连“学会认知”都没有真正做到的“教育体系”,其培养的“人才”,只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他们会成为这个社会中很可怕的摧毁性的力量,毁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包括他们自己在内。

 

三: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本学期,一班的女生们安排了每周周末去城里本地区最好的书法家哪里学习书法课,这位书法家首次与学堂的学生们这样“近距离接触”,虽然原来来学校参观过几次,也只是看看热闹而已;因此这次互动教学中很惊讶这些孩子的学习表现很好:首先是精气神都很足,说话很有礼貌,与人互动良好,“很讨人喜欢”。最让人感叹的是:她们学习能力很强,学习过程中会主动发现问题来问老师,这样进步就很快。虽然她们原来从没有学习过书法,但是学习进步很明显,老师说仅仅一两个星期的学习,就赶上了普通学生一两个月的学习效果。而且她们表现出来的学习专注力和学习力远远超过同龄的本地学生。

    在同我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说:这些孩子天天都练武,这本身就要求专注力和关注自己的身体感觉,她们常常打武术对抗赛,自然需要关注他人。因此她们必然要比体制学校里注意力普遍比较涣散的学生不一样。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精气神”的锻炼对于强化读书学习效果的重要性体现。而且她们的课外活动很多,又离开了父母必须独立生活,与伙伴们朝夕相处,而且上学的内容主要是批判性学习和培养思维能力;这种生活学习模式,自然就培养了她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处”的综合能力。而且她们具有良好的自我责任能力,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都认真地去完成。不像应试教育体系内的学生,是“为了父母和老师”去学习的;学堂的孩子们普遍具有更强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而一旦拥有这种基本素质后,就学什么都很简单了。我相信她们学书法可以远远超过同龄孩子的表现,学其他任何课程也一样---只要她们愿意去学。这就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我们家长何必执着于让孩子学习“大纲教程”呢?让孩子的心灵成长,比什么都重要。让孩子学会思考和学会为自己负责,不比学什么课程和培优都更有价值吗?

    学堂还有一个案例也挺有意思的:一个原来在学堂学习了四年的孩子(首届幼儿班的),去年(九岁多)转学去体制内学校。入学要测试基本知识,结果考下来语文,数学都是只有二十几分。“证明”学堂的教育够差劲的吧?因为我们从来不学习这些教材,学生表现当然差了。不过,入学后不久,该学生就表现出了远远超过其他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学校的“拿奖专业户”,为学校争取了不少荣誉。老师说这孩子学数学的时候,越难的题目,别人越做不出来的,她的表现就越突出,拿了好几个级别的“数学一等奖”,英语就更不在话下了。这个过程,让家长充分意识到学堂教育的独特优势,加上孩子强烈的要求,今年申请重新回学堂上学。这比某些“把错误坚持做到底,以为就是正确”的家长,比不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也不懂教育的目的和方向,硬要把孩子带走,去与“体制教育接轨”的家长要明智的多。当然,该家长知道我们学堂很反对让孩子参加各种竞赛,今年要求重新入学的时候,还怕我们会批评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过,我们只会去“批评”学堂内部家长的一些我们认为不当的做法,但是对于离开学堂的家长和学生,我们尊重他们去做任何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即使是反对甚至攻击我们的言论),不会去干预,也不会在意。有一个学生离开学堂后写的文章和学习的一些内容,老师们并不认同。但是她写信给老师们“征求意见”,老师们都只是很礼貌地表达祝福,不会去“纠正”她的想法和做法。这也是避免好为人师的毛病,不去扮演“救世主”的理性和尊重他人的表现。

 

    学堂一班的女生们,上午学习完书法课后,下午就是我来教她们学习“两性关系”课程。因为一班的女生们都已经开始进入青春期,她们很有必要了解自己的性别,也了解异性的世界;这对于她们将来成长为一个健康快乐的女性,扮演好自己的性别角色非常的重要。这个课程虽然极端重要,但在中国的学校里面根本就没有开设,国外学费昂贵的大学倒是开设了,但是过于学术性。毫无疑问这是任何人都必修的人生最重要的课程。我在武汉讲这个课的时候非常受欢迎,据说还有专门从外地跑来听课的成年人。这一次幼儿家长们来学堂,就有机会旁听了一次学堂的女生【两性关系课程】,很多家长的感受是“很震撼”,说没上课之前有很多设想,却不知道是这样讲的,很受益;说“如果当年他们年轻的时候上了这门课,就会少走很多人生弯路了”。这种人生的课程,比解几道数学题,学习几个物理定律,以及做一些化学实验相比,不知要重要多少倍。为什么不给我们的孩子开设呢?

    学堂的课程中,科学课最重视的就是“生命科学”部分,这是让孩子们理解自己,理解地球上的生命,理解人类的社会很有帮助。这些课程不会列入高考,但是,人生中几乎每一天,都在考这样的课程。如果你一旦考砸了,后果还很严重。我们家长为何不选择多让孩子学习这些最实际的生活课程呢?学校里面不教的话,为何您不自己来教呢?除了家长以外,世界上恐怕没有其他人会更关心您孩子的成长问题。如果你不肯作为,孩子的未来人生之路就可能会很坎坷,很悲惨。别太把知识教育看得太重了,这种随便找个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教的课程,实在没有什么含金量。人生,才是最需要学习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