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风流小说: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27:01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建立教学常规是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的重要条件。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我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作为教师教学过程和学校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一、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根据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1、学校要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根据实施创新课程的需要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端正办学思想,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学年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全面落实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各项措施。

      2、学校将严格执行省颁课程计划。根据省颁课程计划,制订合理、科学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门类、课时分配、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活动安排及课程实施要求评价等内容;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不随意增删各科教学课时数;不在休息、节假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学生停课半天以上报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不随便打乱正常教学秩序。

      3、校长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深入教学第一线,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开展课程改革各项工作。

      校长每学期至少主持召开23次校务会议,研究、决策学校教学工作,每月至少主持召开2次有关教学工作会议,研究解决教学工作实际问题。

      学校每学期要召开二次教师、家长、学生座谈会,重视家校联系;要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教研活动,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积极总结和推广教改成果;建立听课制度,学校行政领导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分管教学校长、教务主任每人每学期听课30节以上,并注意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以学论教。

      4、教务处要做好学校教学的具体管理、指导工作。学期初教务处要组织制定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学活动计划和任课教师的学科计划,并加以落实。及时收集、分析、反馈学科教学情况,提出学科教学的改进意见。

每学期要普遍检查二次教师的教案、抽查学生的作业,对教师的优秀教案、学生的优秀作业组织展览或给予表扬。认真组织期中考、期末考等质量监控工作,及时组织年段、学科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抓好教学反馈。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评价制度、评价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要改革考试内容和办法,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不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名次;期末考试应按学科分年级进行质量分析,连同试卷作为资料存档,争取80%学生能够及格。

      5、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教学研究工作。学校积极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教法、学生学法的变革、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1)教研组应认真开展教研工作。做到期初有计划、活动有记录、期末有总结;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教研组每周必须定期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各任课教师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级公开课,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市级开放日,每学年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经验交流会,每位任课教师每学年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

      (2)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制订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方案,改革评价办法,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者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对自己、同事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反思与评价,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制定有效的师资培训计划,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建立健全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和用人机制;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研究,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校教学实验;制定有效措施和办法,培养一支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

      6、切实加强对教学用书的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省颁教学用书的征订工作有关规定。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要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使用效益。要保证学生每周至少有一节课在电脑室或多媒体教室上课,不断提高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观念。

      要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以及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结合学生状况进行备课,要结合各年段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途径与方法。进一步严格教学常规(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考试等五个环节),规范教学每一个环节,优化教学过程,选择适应学生要求教学活动方式,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好作业、练习、测试卷等。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法,讲究课堂艺术,让每个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认真备课。应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备教具、备教学过程、备练习、备板书设计、备德育渗透。”

      (1)学期初,各教研组长应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熟悉、掌握大纲对本学科教学所规定的目的、要求和原则;再通读一遍教材,掌握教材的整个知识体系及纵横关系,然后根据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拟订出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好教学进度,安排好每单元练习、试卷的命题负责人(要求各负责人及时送一份练习、试卷到教务处存档),并逐周安排好教学进度,主要内容有:

      A、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

      B、全册教材的简要分析(包括教学中重点研究的课)

      C 、学期学科教学要采取的措施与方法(特别是对后进生)

      D、学期教学进度表(按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

      (2)认真钻研教材。每位任课教师都要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掌握

      A.全册各章节的教学目的和要求;B.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什么和解决什么(包括应掌握的知识理论、原理、定理、法则、公式、概念、规律等;应学会的技能、技巧;应培养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思想观念等)

      C.教学重点、难点。

      (3)认真编写课时教案。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教案有详有略,但必须能体现:

      A、课题或教学内容;

      B、教学目的要求;

      C、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D、课型和教学方法、教具和教学手段;

      E、教学过程;

      F、小结;

      G、作业布置;

      H、板书设计;

      I、教学反思。

      2、认真研究教学方法,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准时到教室(教师必须在预备铃之前到达教室);认真组织上课(纪律、秩序、出勤等情况);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到:A、教学目的明确,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进行;

      B、教学内容正确。符合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

      C、准确传授、讲解学科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法则、公式等。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遵循教学内容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搞好演示实验。为学生感知新知识创造条件。

      D、为人师表,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课堂用语清晰、准确,有板有眼,音量适中,力争运用学科语言,讲究讲课艺术,讲话生动,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板书工整正确,行款格式规范,布局合理,图线清晰,有美感意识。

      E、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应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听课,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积极思考,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使教师的教落实到学生的“会学”之上。

      F、结构紧凑,既有适当的密度、速度;又有适宜难度和强度;步骤清楚,层次分明。整个教学过程的运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G、不拖课不占课。

      3、重视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要严格规范:各学科都应分别制定统一的作业规范,并明确要求:独立思考,字迹工整,作业美观,按时完成并缴交。精选作业:作业内容应精选,份量要适当,难度要有层次,题目要准确无误,可分必做与选做题,以便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2)作业的批改与讲评。作业要求及时缴交,全面审阅,适量批改。教师批改作业要及时、认真,并作必要记载。具体要求:数学、语文(基础知识)、物理、化学、英语作业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每次不得少于三分之二,作文要求每学期“八大八小”,全批全改,其他科目一般不布置课外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重视作业的讲评,指导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对典型性错误的学生作业应认真讲评,有时可进行面批面改;对作业的情况要做好简要记载;每位教师都应把作业作为反馈教学工作的重要方法,从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指导改进教学。作业批改符号要规范,并有激励性评语。

      4、加强课外辅导。教师要主动及时地利用自习课下班进行个别辅导。课外辅导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读书、复习、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面改试卷,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对基础差或缺课的学生补课、弥补缺漏;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对优秀生、特长生进行有针对性辅导,培养竞赛型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

      5、严格考试。考试是对学生所掌握知识、学生合格水平的考核,也是对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水平的一种反映。学校将继续实行质量监控。考试要求做到:考试命题要依纲据本、全面科学、份量适当、难度适中(8:1:17:2:1);师生要严格遵守考场规则,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要集中精力认真负责,对违反纪律及作弊行为的学生应及时严肃批评教育和处理;考前要对考试内容有计划地认真系统复习和辅导;考后应认真进行评卷,质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讲评,补缺补漏和总结教学中的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如听课)

      6、做好听课、评课工作。

      ①各教研组应组织教师听课,可同年段、同学科、跨年段、跨学科听课。要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15节,并写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②听完课后,应参与评课,根据课堂评价标准,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要求教师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愿望对待听课,认真评课,评议尽量评到点子上,不讲不着边际的客套话。

      ③实行集体教研制度,教研组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课堂教学,采用座谈、研讨、讲评等形式,总结每个教师的特点、风格、优点、优势、经验和不足,以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7、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主导性作用,又要弘扬“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共同分享、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后要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心得或论文,不断提高教书育人质量。

      三、全面贯彻实施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对我校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提高学生素质,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以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不断拓宽德育渠道,丰富德育内容,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促使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体要求学生做到: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课前做好准备,上课预备铃响后应立即进教室,安静入座,思想集中。专心听课,认真做好笔记,努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严格按照作业规范要求,自主按时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或讲评后要及时订正错误并装订成册。能根据各学科特点,在每单元教学结束时,系统整理学过知识,做到单元过关。考试前应认真进行复习,答卷时应做到字迹清楚,遵守考场规则,严禁作弊。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3、形成良好的交流、合作习惯和能力。能按教师要求,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上课积极思考,主动与同学、教师讨论、交流,手脑并用,踊跃发言。参加社会实践等校内外活动,能与他人配合,完成好班级、小组所分配的任务,能灵活运用、交流、沟通,与同伴合作,尊重并理解他人,共同努力,实现一起确定的目标。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高,知识面不断放大。

      4、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

      5、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表现能力。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