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辊磨机生产厂家: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将诞生苹果式公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3:48:08

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将诞生苹果式公司

2011年10月06日23:08腾讯科技[微博]乐天我要评论(11) 字号:T|T

转播到腾讯微博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微博)(腾讯科技配图)

腾讯科技讯(乐天)10月6日消息,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今日做客腾讯微访谈时表示,在下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创造财富的速度更快,中国将有可能诞生苹果式公司。

熊晓鸽指出,中国科技公司相对国外科技企业成长更快,苹果、微软成立十年时均没有达到400多亿美元的市值,但中国的百度和腾讯已经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中国出现苹果、谷歌、微软那样的公司不需要百年。移动互联网更是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据悉,PC产业的先驱、改变了世人对科技看法的乔布斯今日逝世,享年56岁,中国各界人士纷纷表示哀悼。新华都总裁唐骏表示,能把技术,艺术,工业设计融为一体的CEO就乔布斯一人,过去没有,未来五十年也很难。

腾讯CEO马化腾也表示:“乔布斯完美地把科技和艺术结合,创造世界上最优雅的产品,不仅留下了市值最高的公司,更留下了人们对他深深的怀念。我们还能再崇拜谁呢?”

以下是熊晓鸽互动实录:

祝静:这个世界每个领域需要一个主角,乔布斯是不是这个时代的科技主角呢??

熊晓鸽:我认为乔布斯不是简单的某一个领域的主角,而是一个开创了PC和移动互联网,在两领域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AmyHeng:请问,乔布斯没有上过大学就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条条框框出来的中国大学生要创业,靠什么?

熊晓鸽:首先乔布斯是上过大学的,虽然他在大学只呆过两年多的时间,但是他去学习了自己更感兴趣的内容。与比尔盖茨、FACEBOOK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一样,他的自学能力都非常强,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与时下中国学生为了学位和就业而学习是不一样的。另外他们对商机的把握的能力极强,同时也有一定的运气。

蓝色传奇:那天有人在微博上说,中国要出现一个苹果、谷歌、微软这样的公司需要至少上百年。您认为呢?是不是中国现在的商业环境真的不合适这种公司生成?

熊晓鸽:我不同意这个说法。比如现在的百度和腾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460亿美元的市值,腾讯也是400多亿的市值。而苹果和微软十年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规模。在下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创造财富的速度可能更快。

訫跳靜止:乔布斯的去世,去苹果公司影响多大? iphone4s会成为iphone的终结么,有很多评论说世界电子产业竞争压力小了很多 是真的么?

熊晓鸽:压力倒不一定小了。当然他的过世,对苹果和产业的影响非常深远。但是他只是开创了一个时代,IPHONE只是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代,这个行业的竞争才刚开始,移动互联网才2岁。当年乔布斯创造了PC,但是很快苹果在PC行业里竞争中就败下来了。

筑林栖闲: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后乔布斯时代苹果的发展问题,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你认为现在的继任者蒂姆·库克会再续辉煌吗?

熊晓鸽转播:我希望是这样。首先这是乔布斯自己挑选的人选。他和乔布斯共同合作了很多年。我想,短期内,乔布斯的过世不会对苹果公司的业绩造成很大的影响。

陈雪龙:乔布斯还没有来过中国,他离世,这对苹果在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熊晓鸽:应该是没什么影响。他是否到访过,跟苹果在中国做的好与坏是没什么关系的。换句话说,一个好的技术的产品,跟他的主要管理者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至少对苹果公司是这样的。

拜仁慕尼黑球迷一号:苹果毕竟开创了一个手机甚至数码界的新时代,就好像当初的诺基亚与摩托一样……从现在的迹象看来老师你是否觉得属于苹果的时代已经开始结束,以后的苹果会不会想如今的诺基亚、摩托一样趋于平庸了呢?今后的苹果将何去何从或者说下一个数码革命的发展方向又在哪?

熊晓鸽:任何技术平台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会有出类拔萃的公司。例如手机,最初是摩托罗拉、爱立信的模拟技术,之后是诺基亚、三星的数字技术,现在苹果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这个平台上,各个公司都有机会各领风骚。ANDROID来势汹汹,成长势头很强。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竞争永远都是这个行业的主旋律。

已有7950条与熊晓鸽相关的微博 参与讨论
  • 分享到:
  • 微博 戴敬涛已转播
  • 空间
  • 朋友
  • 5 推荐给好友
我要评论(11)

相关专题:

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逝世订阅

相关阅读:

·熊晓鸽:移动互联网想象空间巨大 创业正当时 2011.08.31
·熊晓鸽确认IDG美元退出暴风 后者拟国内上市 2011.04.07
·IDG熊晓鸽: 投资企业最看重的是人 2011.03.29
·IDG熊晓鸽:当前互联网无泡沫 电商最有前途 2011.03.28
·视频:专访IDG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熊晓鸽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