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光宗:上海批判:小数点后面的大上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03:59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9日 18:42 《数字时代》
高利民是少数几个敢站出说上海不好的上海人。
作为上海证券之星的总裁,他很少说自己的企业是上海企业。
他很少说上海话,也很少对别人说自己是上海人。
上海的企业很危险。如果以“.COM”的“.”代表小数点,以COM代表公司,那么上海的企业大都在小数点后面,而且离小数点很近。
上海企业长不大
企业的类型以小数点为界,越往前规模越大,越往后规模越小、越精深。把企业做大、做精都是很难的事情。规模大的企业不用说,成功的机率很高,规模小的企业如果市场定位精准,同样成功机率很高。企业越接近小数点,处境越危险。与北京相比,上海的大企业很小。以软件行业为例,上海销售额过亿的企业只有8家,而产值过亿的一个都没有。
为什么上海的企业长不大?
从市场竞争的层面来讲,上海的企业数量少,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程度低,在资源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缺乏洗牌的过程。几年做下来,大家还是脚碰脚,谁都没有长大。很多人都认为北京的企业没有上海务实,从表面看确实有几份道理。北京有大而虚的企业,但也有大而实的。反观上海,这里的企业都很务实,但多数都是小而实,像块死面馒头。如果没有了一家北京企业,他很可能变成了跨国公司,如果没有了一家上海企业,那他就真的是不存在了。
从人才的角度来讲,上海的企业里有将才,少帅才。上海企业家缺少北京人那种叱咤风云的气魄,大多眼睛向下,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对权力,上海人有本能的敬畏
在上海企业眼里,政策是刚性的,而在北京企业眼里,政策有着相当的弹性。打个比方,如果把北京和上海的企业都放在一个房间里,上海的企业会思考怎样做能把自己变小,能够既不碰到地板也不撞到天花板。北京企业则会踩着地板,想办法怎么能撞开天花板,让自己的活动空间更大些。
上海很精致,很多从外面来的人对这点都很着迷。上海有很多餐厅、酒吧给人的感觉非常典雅,内部的装饰也很讲究,因为上海人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很在意。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上海人会尽力把内部做得很完美。北京人就不同,如果有一块面积同样的地方,北京人想的更多地是怎么把面积扩大,让自己的生存空间更大。怎么经营现有的地方,他们反倒觉得不是自己该想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上海是个商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但上海人却对官本位的东西非常羡慕。因为上海人远离权力,所以权力被放大了。在上海人眼里,权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大家对“官”有着本能的敬畏。所以,在上海的企业里更容易形成等级化的体系,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在上海企业里更多见。扁平化的组织体系很难被上海人认同,如果一个公司有很多人像老板汇报的话,上海人认为你一定是家小公司。
与北京相比,上海的资源有限。刚刚创立的企业会先组合上海以外的资源,等壮大了之后再进行上海本地资源的组合。“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很多上海企业面临的尴尬处境。(采访·撰文=李二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