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龙652手机有哪些:奥地利加强环境保护的经验与启示[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36:53
 

坐在萨尔斯堡古堡的露天咖啡店,边饮酒,边聊天,边欣赏美景,好不惬意。

落差高达390多米的克里默尔瀑布,是奥地利落差最大的瀑布。(资料图片)

花园般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几乎听不到噪音、也闻不到臭味。

    维也纳街头摆放整齐的分类垃圾桶,不同颜色的盖子、图标及说明对应着不同种类的垃圾(从左至右),棕色:生物类垃圾;蓝色:金属类垃圾;黄色:塑料类垃圾;红色:纸张类垃圾;白色:浅色玻璃垃圾;绿色:深色玻璃垃圾。

在维也纳街头常能见到载客观光游览的传统马车,马尾后挂有污物收集袋“随时待命”。

    在萨尔斯堡市城区,人们给受损的石雕像穿上“玻璃衣”防冻,防止加重“伤势”,此举既环保又经济,还不妨碍游人观赏,可谓一举多得。

维也纳市是奥地利汽车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街道边停满了小汽车。

如诗如画的奥地利乡村景色。(资料图片)    

    应奥地利总理府新闻局的邀请,本报记者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奥地利,进行了8天的环保专题考察与采访。作为面积8.3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30万的国家,奥地利环境承载压力较小,但人均GDP高达3.14万欧元还能保持清新优美的环境,其环保理念和经验,颇具典范与借鉴意义。

  【上篇】 从理念看环保——

    让当代和子孙都拥有健康环境

    夜雪初霁。11月25日清晨,推开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市政厅公园饭店的窗户仰望天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蓝天白云,扑面寒风虽令刚从温暖的南中国到来的我不太适应,但呼吸到的空气分外清新,沁人心脾。

    从饭店步行前往维也纳市政厅只需10多分钟,但记者和中国新闻代表团其他成员路上不约而同有了疑问:冬季雨雪过后的早晨,城市上空一般都会弥漫雾气,维也纳为何例外?

  规划:发展服从于环保

    “欧盟的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是15吨,奥地利的人均为11.3吨,而维也纳市只有5.9吨,是全欧洲最低的。”会晤记者一行时,维也纳市环境委员会主席艾里克·瓦朗丁颇为自豪的一番话,解除了我们的疑问。

    他介绍说,这得益于维也纳从1999年开始制定的环境保护十年规划,其中关于大气保护的减排项目计划到2010年减排200多万吨二氧化碳,结果在2006年提前达标。

    城市发展服从于环保,用规划来引导并加强环保,是维也纳的成功之处。

    一个典型的例证:维也纳常年刮西风,在做城市规划及产业布局时,该市将有污染的工厂或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统一规划建设在城市东部的23区。在参观位于该区的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时,负责介绍情况的大卫·库伯道出对如此规划的理解:“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有污染企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维也纳的经验只是奥地利的一个缩影。奥地利联邦各州的做法也毫不逊色。

    萨尔斯堡州境内的克里默尔瀑布被保留作为旅游景点,没被建成水电站,是发展服从于环保的另一有力例证。克里默尔瀑布落差高达390多米,即使在大雪封冻周围山岭的冬日,依然“飞流直下三千尺”,远远的就能听到她咆哮的轰鸣声。这个奥地利落差最大的瀑布,曾被规划用来修建水电站。但环保专家和当地群众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最终,规划服从环保作出修改,放弃修建水电站,保持瀑布原生态,并将瀑布及周边村落规划建成为旅游景区。

  投入:舍得花钱买环保

    按2007年人均GDP3.14万欧元计算,奥地利在欧盟成员国中居第四,全球排名第十,是欧盟及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汽车是奥地利家庭的必需品。据统计,奥地利平均每两人就拥有一辆小轿车。首都维也纳的人口160多万,是该国汽车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在维也纳市区工作的人约有22万居住在郊区,其中2/3每天开车上班。据调查,奥地利全国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0%来自汽车废气。

    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维也纳市政府绞尽脑汁:减少私家车数量;鼓励自行车代步或步行;对私家车在城市中心区停放时间实行2小时限制等。同时,斥巨资大力建设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为鼓励多乘公交出行,维也纳市政府在年度预算中对公交票价实行50%的补贴。

    今年7月1日,奥地利出台新的购车鼓励措施:购买二氧化碳排放少的新型节能轿车者可获政策奖励。在维也纳,购买天然气轿车可以享受600欧元的补助,而施泰尔马克州则对这种轿车的购买者提供700欧元的燃料补贴。

    夏短冬长是奥地利的气候特点。影响该国大气保护的因素除汽车尾气外,还有因焚烧垃圾及居民取暖产生的废气。奥地利各州通过投资兴建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厂,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化解了难题。

    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是维也纳市投资2亿欧元、历时3年建成的,今年9月刚投产。在每天密封燃烧700多吨垃圾的同时,利用产生的蒸汽直接向4万多户家庭供热。而多年前建成的另一大型垃圾焚烧厂(同时也是远程供热中心),已向超过25万个人用户、5000多家单位用户供热。为建设并运营好这座垃圾处理厂,维也纳市政府多年来累计投入了20多亿欧元。目前,维也纳99%以上的家庭实现了集中远程供热。

    类似维也纳这种集垃圾处理与远程供热于一体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处理厂,在奥地利各州均有。

    保护环境,舍得投入,是记者此次考察奥地利的一个强烈感受。走访维也纳市政府时,正值其讨论总额达110亿欧元的2009年度预算,其中涉及环保的预算比例不小。

  合作:区域联动抓环保

    穿行在奥地利城乡,处处碧水蓝天、空气清新,即使在人口密度、汽车密度都很大的维也纳市区也不例外。

    记者就此询问维也纳的环境官员,他笑答:“天赐!因为维也纳是个多风的城市,风一刮,废气就被吹走了。”这虽是句玩笑,但也道出了环境保护的不可预测性:如果邻居的环境被污染了,也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位于中欧南部的奥地利毗邻八国,近年来不仅在国内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加强了与邻国尤其是前东欧国家的环保合作。

    “环保不能一个城市关起门来自己做,而要敞开门与周边城市开展合作;眼光不要仅盯着160多万人的维也纳,还要关注周边900多万人的城市群。”基于这一理念,维也纳市在邻国的一些友好城市设立办事处,派出包括环保专家的工作人员,与他们在大气保护、垃圾与污水治理等涉及环保的多领域展开合作。

    与维也纳市如出一辙,萨尔斯堡州也采取了跨区域联动,与相邻两州合作开展环保。该州与蒂罗尔州、克恩腾州在三州交界地带,划出1800平方公里范围,共同出资建设了高特劳恩国家公园,以利于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动物、冰川、湖泊、森林及区域环境。这个国家公园被划分为三个区——外围区、核心区和特别区,其中特别区连路都不建,更不允许游人进入,力求保持当地的原生态环境。

    “奥地利应保证当代人和子孙后代能有一个不依赖于自然资源消耗的高质量经济增长、享有更多与更好的工作岗位、社会福利保障以及拥有一个健康的未受破坏的环境。”——这是“奥地利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令记者特别难忘的一句话。
【中篇】 从细节看环保——

    好习惯助建环保型社会

    千里冰封的冬日,驱车进入奥地利的山区,依然是青山叠翠、满目葱茏。尽管森林覆盖率已占总面积的47%左右,但奥地利规定,养护森林者每砍一棵树就必须补种一棵,以维持生态平衡。从这一细节,不难看出奥地利对环保的重视。

    其实,环保在奥地利人生活细节方面也多有体现,让人感受到良好的环保习惯对建立节约型环保社会的促进作用。

  水多用不完 浪费不允许

    每年的供水总量达840亿立方米,年均水消费量约26亿立方米,其中饮用水需7亿立方米,几乎99%来自地下水和泉水——奥地利因水资源量多、质优,被誉为欧洲的“水堡”。

    记者在奥地利采访,最惬意的莫过于,无论在酒店、餐厅还是农家,拧开水龙头,水都能直接饮用。

    “维也纳的饮用水从阿尔卑斯山上通过200公里的管道引来,没有任何污染。”维也纳市环境委员会主席艾里克·瓦朗丁告诉记者,尽管这样的优质水居民根本喝不完、用不完,但从环保角度出发,该市还是另外建有工业用水及非饮用水系统,供给球场与公共绿地浇水、冲洗街道等使用。

  垃圾分类收 方便又环保

    徜徉维也纳街头,常能发现排放整齐的6种不同颜色盖子的垃圾桶;漫步居民门前,还能看到2种不同颜色盖子的垃圾桶。在奥地利已工作生活20年的翻译冯国庆博士说:“这是维也纳推行的垃圾分类处理‘6+2’模式,严格分类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

    别看垃圾桶盖子颜色多,但统一规划设计的桶身图案与颜色、文字说明等标识,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每个垃圾桶对应的不同垃圾:纸张、电池、金属、塑料、易拉罐、浅色玻璃、深色玻璃、生物垃圾等。它引导人们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也方便垃圾焚烧厂进一步回收处理。

  污物收集袋 常备公园中

    在奥地利养宠物狗的人很多,街头经常能看到遛狗者,却看不到“狗污染”。原来,在街心公园的显眼处专门设立了标志,提醒市民爱护公共环境,并有一沓沓的垃圾袋可供取用。在维也纳一些著名景点,常见到传统马车载着游客观光,而在马尾下面也有污物收集袋“随时待命”。

  酒店卫生间 声控灯照明

    入住维也纳市政厅公园饭店的头一晚,记者无意中发现房间卫生间的灯与众不同。

    半夜时分,记者因不适应暖气的干燥被渴醒,准备到卫生间漱口润润嗓子,走到门口发现卫生间顶部的照明灯熄了。“难道灯坏了?”记者清楚地记得睡前未关卫生间的灯,纳闷间进到里面,倏地灯就亮了。原来安装的是声控照明灯。人来就亮,人走即灭。既方便使用,又节能环保。这种在卫生间安装声控灯的做法,记者后来在萨尔斯堡州的农家旅馆也碰到了。

    雕像罩起来 “穿衣”为防冻

    “为何将雕像罩起来?”在乐神莫扎特的故乡萨尔斯堡市街头,记者对一尊石雕像被玻璃罩罩着感到不解。“为了防冻。”萨尔斯堡州/市政府中国事务办事厅严建珍女士告诉记者,因数百年来雨雪风霜的侵蚀,萨尔斯堡街头一些石雕像出现了损伤,冬季如果不给它们“穿衣”防冻,“伤势”就会加重,来年就需增加维修费用。但为了方便游人观赏,所以给雕像罩上玻璃罩。

    记者不得不佩服当地人一举多得的智慧:既保护了古迹,又不影响观光;既做到了环保,还节省了开支。
【下篇】 从技术看环保——

    用科技对环境进行最佳保护

    “可持续性产品与服务是指,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设计、生产、使用、利用和弃置)中对环境的影响将保持在最低限度。因此应从一开始就尽可能地避免排放二氧化碳和出现废料,并避免采用昂贵的事后的环境处理。”——这是奥地利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可持续性产品与服务”的描述。一言以蔽之,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环保科技来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减少污染,对环境实现最佳保护。

    赴奥地利前,记者读到该国驻华大使馆提供的一份资料,上面写着“奥地利在环境技术和环境管理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奥地利采访,记者体验并感受到该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功之处。

  焚烧处理垃圾 废气污染降到最低

    走进维也纳的普发费努垃圾焚烧处理厂,记者目睹了从垃圾变成热能、建筑材料等的全过程:

    垃圾运抵后进行分拣,密封燃烧,热能通过锅炉产生蒸汽,其中2/3直接向居民家中供热。产生的废气经过严格过滤,排放时几乎与外部空气差不多。沉淀下来的粉尘与水泥混合用于建筑,剩下5%—10%左右的重金属则送走集中密封填埋。

    这座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处理厂,从垃圾分拣、喷水控制粉尘、焚烧、废气过滤、排放、供热等全程由电脑控制。先进的处理方式有效控制了焚烧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记者围着在该厂逛了一圈,几乎听不到噪音,也闻不到臭味。

    据了解,维也纳对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始于40多年前。这体现了他们在环保意识与处理技术上的超前。

  扶持生态农业 水源水质明显改善

    在欧洲各国中,目前奥地利的生态农业比重最高。

    在考察位于马格拉纽西的阿达玛生态农场时,与萨尔斯堡州政府负责农林渔、资源保护等事务的官员约瑟夫·艾斯尔座谈时,记者获得了同一信息:奥地利对生态农业用地每亩每年补贴300欧元。

    为何大力扶持生态农业?约瑟夫·艾斯尔道出了其中奥秘:采用生态农业技术进行种植、养殖,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对水资源的保护特别有效。

    萨尔斯堡州现有13%的农业用地在经营生态农业,所占比例全国第一。该州90%的农庄和农业企业在从事生态农业的过程中,符合奥地利的环境保护纲领,其中就包括不使用化肥。

    据了解,农业过量施用化肥将造成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从而影响水质。此外,含有Atrazin(阿特拉金)的植物保护剂也损害着地下水。从1995年开始,奥地利禁止在植物保护剂里使用阿特拉金。如今,随着生态农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及不断扩建净化和排水设备来处理污水,奥地利几乎所有河流湖泊的水都可以捧起来喝。

  环保研究深入 优势突出领域广泛

    对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研究,奥地利很深入也很具体。

    全国汽车数量相当于人口的2/3,该国加紧研制并推广天然气轿车,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公路两旁已经和正在加紧修建隔音墙。因为有关部门规定,公路和居民区距离小于规定距离时,必须建隔音墙防止噪音污染。

    对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研究,奥地利在众多领域取得了技术领先。

    资料显示,奥地利2006年的专利发明近一半涉及环保领域。当年,奥地利专利局受理本国专利申请3666项,与环保技术相关的有1459项,占总数的46%。环保专利发明比上一年增加270项,其中80%出自中小企业。奥地利专利局局长认为,环保专利发明的高比例,表明奥地利企业与机构以较高的科研投入把握了世界环保技术的发展趋势,保证了奥地利在世界环保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欧盟中,奥地利的环保技术如今位居第二,其中属于世界领先的技术主要包括:电热耦合技术、生物质设备、水利发电、太阳能收集、太阳能电站、热力泵和生物质气设备、垃圾处理等。早在2005年,奥地利环保产业的年营业额就达到40亿欧元,同比增长了7.7%,其中一半营业额通过出口获得。而奥地利环保技术出口正以年均9.1%的速度迅速增长。    

    处处风景如画,青山叠翠、水质优良、空气清新、土壤洁净——这是奥地利自然景观的完美体现。

    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并未对环境造成危害,而是带来了环境质量的极大改善,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存、相得益彰——这是令人惊叹又不得不信服的事实。

    前瞻的环保理念与政策来引导,良好的环保习惯为基石,先进的环保技术作支撑——这是记者对奥地利环保取得成功的深刻感悟。(撰文 张斌 图片 张斌 周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