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剑士魔剑降临加满吗:彭景涛: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研究与思想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50:10

彭景涛: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研究与思想能力

发布时间:2011-08-23 09:46 作者:彭景涛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1539次

  八月中旬的某一天傍晚,我见到了韬韬。韬韬是我从2008年开始辅导的一个学生,那时他读高一,我辅导他的语文。两年前,他去加拿大读高中,一年后读大学预科,上学期开始进入本科学习阶段。


  我特意想和他交流对中加两国教育的感受。他很明确地说,他感觉,中国人想把学生教成全才,但加拿大人只关注学生的兴趣、特长、思想。从他所举的例子来看,他所谓的思想,就是个人对某一事物和知识的创见,无所谓对与错。


  他说,加拿大的小学基本就是玩过来的,初中开始有考试,不过考试占总成绩的比例并不高,可能在45%左右,高中与此类似。考试只考课堂上讲的,没讲的不考,这与中国很不一样。在中国,考试的重点在那些很刁钻的课外题、超纲题,正式教材上的内容连基础题都算不上。中学学的内容比中国少很多。但本科的课程内容就很多了。这些情况,中国人现在也基本都了解了。


  本科阶段的课程,他只上过两门,不过也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在大学一二两年,大致有三类课。其一是lecture,就是老师在上面讲,一般在阶梯教室上,听课的学生很多。中国目前的课基本全属于这种类型。但课程的作业一般只要求600字,附图附注释。我以为这种做法比中国老师动辄要求五六千字要好。较少的字数要求可以让学生轻松地把自己的心得写出来。如果字数太多,这个压力会很大,反而会逼迫学生去抄袭。其二是tutor,事先有一本练习册,上课的时候老师教你这个题目应该怎么做,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这种课不算分数,上不上完全靠自己,没人管。其三是参与课,一般参加的学生在十几个左右。这种课的分数比例很高,所以很重要。上课主要是学生讲自己的想法,讲得越多分数越高,不讲就拿不到分了。老师看重的是思想,不分对错。


  为什么中国人追求全才?我猛然觉得这其实也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自宋明理学被官方强制推行后,社会的价值观开始趋同,对不同价值观的宽容也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所有人都追求同一个人格标准。这种习惯坚持了至少五百年,直到清末开始有人提出追求个性。但是,共产革命是在统一意志的基础上获得成功的。革命之后,对统一意志的追求再次强化了人格标准的同一。


  追求同一种人格标准,肯定会影响到对知识的追求上。比如,所谓的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想做一样的人,都想以一个标准来教育孩子,才会有这种想法。对兴趣、特长的重视只能建立在追求个性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而我们追求的是共性。因此,音乐、书法本来是被作为特长的内容,事实上却变成你有我也想有的东西。这种习惯会很自然地形成希望把人培养成全才的想法。


  当然,国家以全才的标准来培养人才,还有制度上的原因。大学录取是以考试为唯一根据的。而考试无法推及于个性与特长的领域。虽然少数才艺可能通过考试来评定优劣,但大多数能力却无法由此来评定。考试作为唯一重要依据的录取制度是全才教育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问题是,我们的中学各门考试中最为强调的那些复杂幽微的推理能力,是否是人的思考能力。我们中国人似乎都认可所谓的智力题、难题是对智力的考察。在文科课程中,这种智力表现为对于文法、文章的细致入微的辨析;在理科课程中,则表现为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中找到一条通往结论的线索。这些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对既有材料的整理能力、在其中寻找各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和品味其中的弦外之音的能力。这三种能力均不能包含对新知识的创造,而只能对既有知识进行整理。对这三种能力的过度训练,事实上已经禁锢了人的头脑与创造力。


  与这个问题相联系的是:教育的目的到底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研究能力?我们的教育家总是以为,研究问题必须先学到知识,必须在既有知识基础上才能培养研究能力。问题是,现代科学和学术知识太庞大了,灌输十二年也不过只学到一点点皮毛,而十二年的灌输,却足以使学生失去研究能力。事实上,西方国家的教育实践也证明,研究能力只能在兴趣的引导和研究的实践中学习。在成人看来,中小学生的研究实践太过幼稚;但正是这种幼稚的研究实践能培养出研究的能力。在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之后,再强化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快速地理解这些知识,还能从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形成研究兴趣。


  无论是以培养科学家、有动手和思考能力的人才,还是以培养思想家为目的,追求全才、灌输知识、智力题等都是与这个目的南辕北辙的做法。研究能力、思想能力与个性、创造性、研究实践、思想的活跃是结在一根藤上的瓜。中国的教育过于强调同一、共性、知识基础和做题的难度,离我们向往的教育目的不是在走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来源: 共识网 | 责任编辑:鲁南珞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