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银行开户理由:东乡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12:34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
目录
民族概况
形成发展
人口地理
历史沿革
语言介绍
日常习俗
饮食习俗饮食习惯
食俗
婚恋习俗
迎客礼节
社会经济
东乡族医学?
建筑风格
文学作品
姓名文化
民歌艺术
舞蹈艺术
民间娱乐
民族服饰
重要节日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
粮食节
民族禁忌
宗教信仰
历史名人
东乡族自治县
民族概况
形成发展
人口地理
历史沿革
语言介绍
日常习俗
饮食习俗饮食习惯
食俗
婚恋习俗
迎客礼节
社会经济
东乡族医学?
建筑风格
文学作品
姓名文化
民歌艺术
舞蹈艺术
民间娱乐
民族服饰
重要节日开斋节
古尔邦节
圣纪节
粮食节
民族禁忌
宗教信仰
历史名人
东乡族自治县
展开
编辑本段民族概况
东乡族因居住在河州(今甘肃临夏地区)东乡地区而得名。该民族自称“撒尔塔”(Sarta)。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汉、蒙古族等逐渐形成的。撒尔塔原始意思为“商贾”,指定居于中亚一带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有突厥人、波斯人,统称为色目人。东乡族的来源和形成,一度观点颇为分歧。其中蒙古人为主说,多年来在史学界先入为主占据很长时间,影响颇广。随着研究的深入,东乡族族源观点趋于一致。早在明末清初,东乡族人民就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东乡族的词汇中,汉语借词较多,也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和波斯语借词。东乡族至今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文字,现在使用的是汉文,绝大部分群众懂汉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曾被称为“东乡回回”、“东乡蒙古”、“东乡土人”等。主要分布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少数散居在甘肃兰州市和广河、和政、会宁、玉门等县市及新疆伊犁州,宁夏、青海也有少量定居。根据201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东乡族人口数为515000。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使用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大部分人会说汉语。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东乡族、撒拉族以及保安族,在元明清三季700年中与回族关系密切。裕固族则属回纥后裔;归突厥语族;属突厥人。因信原始宗教和喇嘛教;被划为蒙古人。但由于近代的语言的发展;形成了以语言划分民族的范例。
  
东乡族是14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分融合而成的。构成其族源的主要成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和蒙古人。从13世纪以来,河州一带就是包括色目人和蒙古人在内的蒙古军驻守、屯田之地。13世纪末,镇抚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元朝安西王阿难答皈依伊斯兰教,其属下蒙古人大部相从。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也相聚在西北地区。14世纪初,元成宗死,安西王阿难答与皇后伯要贞氏等策谋政变,事泄被杀,但其属下势力仍很强  东乡族男子
大。其子曾联合伊斯兰教群众反叛,为元朝政府镇压,阿难答属下纷纷逃避。当时交通不便、偏僻闭塞的东乡,就成为阿难答属下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蒙古人退避的地区之一。他们在这里与当地汉族、藏族等长期共同生活,互相婚嫁,逐渐融合成为东乡族。
对东乡族的族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主要有二:一说成吉思汗于1226年征西夏时,兵临河州、临洮一带,将部分蒙古军留驻此地,这些人以后进入东乡,形成东乡族;一说成吉思汗西征时,从中亚、波斯掳来大批工匠,其中一部分被安置于东乡,以后形成为东乡族。还有一说认为东乡族源于吐谷浑。但关于东乡族源和形成问题,大部分学者持上一种看法。
编辑本段形成发展
东乡族的族源和形成,是以撒尔塔人为主,与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东乡族自称为“撒尔塔”,撒尔塔原意为“商贾”,十二、十三世纪的撒尔塔是指定居于中亚一带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种人,主要是色目人。《蒙古秘史》载,13世纪初,成吉思汗“征撒尔塔兀勒凡七年”,大量的撒尔塔人被“签发”东迁,部分屯戍河州东乡一带。后被元世祖下令将军户变为民户,遂定居东乡地区。明《河州志》载,“孝奇名于地志,与大夏而西通”。“黄河部落接康居”,东乡地区大量的奇僻地名与撒尔塔地名、部落名相对应。如东乡的甘土光、纳伦光、萨勒、库麦土、胡拉松、乃忙等地名,分别与中亚的干土城、苏联吉尔吉斯共和国的纳伦城、不花刺和撒马尔罕之间的撒里普勒、土库曼、呼罗珊、乃蛮相同或相似。东乡地名中至今保留着许多以工匠命名的村庄。免古赤(银匠)、益哈赤(碗匠)、阿娄赤(编织匠)、坎迟赤(麻匠)、阿拉松赤(皮匠)、托木赤(铁匠)等。分布集中连片,元代有弓甲匠达鲁花赤管理。是被成吉思汗征调服役的撒尔塔“诸色人匠”活动的历史遗迹。至今有一些家族流传着祖上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说法。以哈木则为首的40个传教者和阿里阿塔率领的8个赛义德,曾来河州一带传教。其中有14人定居东乡,亡后葬在东乡,其后裔分布在东乡县高山、达板、坪庄、龙泉乡。部分东乡人的外貌特征与中亚人相似,大胡须、高鼻梁、深眼窝、蓝眼睛。
东乡族形成中融合了一些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元代安西王阿难答部信仰伊斯兰教的部分部众有可能到东乡地区。东乡语属蒙古语族,东乡族形成时受到蒙古族的影响。通过移民、驻军、屯田、亢发等形式亦有汉族定居在东乡的,有的融合于东乡族。至今东乡县锁南镇的王家、张王家,汪集乡高家,达板乡黄家等村以及唐汪乡的一些东乡人,自说祖先是汉族,后成为“随义散撒尔塔”。东乡县百和乡千腊家村等,说其祖上是藏族。明代在河州设有“番客百户所”,所设的屯寨中,东乡有锁南坝、红崖子、喇嘛川、三条沟、梨子山5寨,分别由左所、右所、前所、中前所管辖。这些屯寨的屯民编入千户、百户,给土官交纳贡赋,承担差役。明洪武中期,河州改行里甲制度,东乡设9里。归里管辖的民户,属民籍。
明朝,东乡族人民主要从事于农业生产,畜牧业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东乡族许多生活日用品用羊毛制成,至今留有养马:养羊的历史痕迹。地名中有不少马场、“郭尼米”(羊沟)、“佛格光”(牛沟)、毛勒(马)山等。手工业在清代时有毛毛匠(即制皮毛业)、织褐、擀毡、铁制、石雕、磨房、油坊等,以织褐和擀毡最出名。民国时东乡织褐工艺大有进益,单线改双线,能织精美花纹,纬线从400根增加到1200根。东乡人制的毡种类繁多,有春毛毡、秋毛毡,还有沙毡。东乡与其它地区的交往孔道,主要通过黄河、洮河与大夏河。黄河上有黑城渡、盐场渡、红崖渡、他家渡,洮河渡口有马巷口渡、红柳渡、野松达板渡、科妥渡。大夏河渡口有折桥、右丞桥、 浊湖桥。除木船摆渡外,还有羊皮筏子乘渡。木制和石制的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农作物在洋芋、小麦、玉米、豌豆、青稞、燕麦、荞麦、糜子、大豆等,其中洋芋的产量较高,播种面积较大。集市贸易清代有锁南、唐汪等6个集。民国初增加到10个集。 东乡族人民在旧社会受着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担负着历史官府的田税和差徭。清康熙年间东乡地区交纳田赋千石左右,地丁银二三千两。清代后期,每年向官府交纳民粮24000石,屯粮24000石,合计48000石。民国37年,韩起功一次抓兵3000人,形成“集市无人烟,乡村无青年”的惨景。在历史上东乡人民和其他各族人民一起,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其中著名的有清顺治五年(1646年)四月,以闯塌天为首的东乡族人民的反清斗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苏四十三率义军途经东张地区时,锁南、唐汪川、洪济桥等地约2000多群众参加反清行列。清咸丰九年(1859年),东乡族马有哥、马录录和闵福英率部阻击清军,参加围攻河州、双城的战斗;光绪二十六年,被称为五统领的东乡红泥滩马福寿和八苏池马忠效统帅1500名回族,东乡族土兵,在北京抗击八国联军;民国17年,参加反对国民军的斗争;民国32年,东乡族马木哥、马撒尔东、马生文等率部参加“甘南农民起义”,反对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日本及西方一些国家的著作中称为“撒尔塔语”。句子结构是主、宾、谓的次序,状语在谓语之前,定语在被修饰词之前,有锁南坝、汪家集、那勒寺方言区别。现在东乡语中,32.89%的词汇与蒙语相同或相似;汉语词汇约占49%,其余为阿拉伯、波斯、突厥词汇,大多数东乡人兼通汉语,汉字是东乡族通用文字。
编辑本段人口地理
东乡族,有人口3 7 3 8 7 2 人。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族自治县,少数散居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乡族地区位于甘肃省的洮河以西、大夏河以东和黄河以南的山麓地带。境内山峦沟壑,星罗棋布。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业撒尔塔人迁居东乡与成吉思汗西征有关。公元13 世纪20 年代末,成吉思汗“征撒尔塔兀勒儿七年”,撒尔塔军匠、商人、工匠、传教士等被“签发”东迁,主要迁往河州东乡一带屯戍、做工。元初,在许多地方随路建立“诸色人匠”,有铁、银、毛、毡、皮、染等,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 年),在当时属宁河所辖的东乡部分地区集中了不少铁匠、皮匠、编织匠、银匠、碗匠等工匠,直接归宁河工匠达鲁花赤管理。统辖于安西王阿难答及其皇室,把手工业者编人“匠籍”,匠籍世袭,父亡子替,有籍经营视为合法,无籍务工就地取缔。这些工匠居住集中连片,其地名免古池、伊哈池、阿娄池、坎迟池、阿拉松池、托木池等遗址传及至今。巴素池是镇守官居住的地方。东乡地区大量的奇僻地名与中亚撒尔塔地方地名与部落名相对应。如东乡的甘土光、纳伦光、洒勒、库麦土、胡拉松、乃蛮、锁合土分别与中亚不花刺、撒马尔罕等地区的干土城、纳伦城、撒里普勒、土库曼、呼罗珊、乃蛮、锁合水等地名相同或相似。《 河州志 》 也有记载:“考奇名于地名,与大夏西西通”。至今有一些家族流传着祖上来自阿拉伯、波斯、中亚一带的说法,现在东乡族姓马、买、牙、丁、胡、卡、妥、包、驼、旦、坡、巴、白、朱、仓、龙、固、康、肖、瓦、吃、色等奇异族姓的人,自称从西域而来的撒尔塔人。元代,有哈木则为首的 40 个传教者和阿里阿塔率领的8个赛义德,曾来河州东乡传教。其中有14人定居东乡,葬于东乡,其葬地拱北一一可知,其后裔分布在东乡高山、达板、坪庄、龙泉、那勒寺、汪集、沿岭等地。近来遗传工程学家对血型研究,东乡族血型频数顺序为 B > A > 0 ,与中亚一带民族相吻合,而有别于蒙古和居住甘、宁、青一带的其他民族。从人种学研究,东乡族大部分人的外貌特征与中亚人相似,大胡须、高鼻梁、蓝眼睛、深眼窝。东乡人也带来了中亚人的文化继承,如善工艺、重商贾、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相同相似的特点。东乡人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有大规模迁徙,迁徙地带主要在新疆伊犁等曾称为西域的中国西北部边缘,有整村迁徙,有家族迁徙,在伊犁有不少族成村落、村成村落的地区。其原因除贫困驱使之外也有一种怀故心理。
早在明末清初,东乡族人民就积极参加了以米刺英、丁国栋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一鼓作气攻下凉州、兰州等地,接着又向临洮、河州等地进兵。以闵塌天为首的东乡族起义群众和回族起义军一道,攻克临洮,杀了临洮城内的官僚和地主豪绅,并攻占了河州城。东乡族人民与起义军各族将士一起,并肩作战,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
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在青海循化爆发了以苏四十三领导的撒拉族人民起义,东乡族人民奋起响应。起义开始,就杀了到当地巡查的官员,乘胜攻取了河州,并取道东乡进攻兰州。起义的撒拉族群众到达东乡地区时,得到东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支持。东乡各地区的群众纷纷参加了撒拉族的起义队伍。清军在连续遭到起义军的打击后,从各地调来军队进行镇压。由于力量悬殊,起义军全部壮烈牺牲。起义失败后,清廷借口“办理善后”,对撒拉族和东乡族人民进行了疯狂的镇压及屠杀。并且拆毁了新教的清真寺,禁止当地教民念经。
1892年,甘肃严重干旱,粮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清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勾结汉族地主实行歧视、剥削、压迫,使人民忍无可忍,从而引起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的反清暴动。
1894年循化撒拉族马右古禄棒、韩老四等因教派纠纷,聚众械斗。清朝统治者有意挑拨民族团结,利用汉族地主武装进行镇压,事件迅速扩大,遂形成一次反清暴动。东乡族人民在闵福英的领导下,也起而响应。在起义军的打击下,清兵全军覆没。
编辑本段语言介绍
东乡族有民族语言,无民族文字。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同语族语言相比较,东乡语有许多特点。有辅音二十八个、单元音七个和较多的复元音。没有长短元音的对立;基本上不存在元音和谐律;构词或构形附加成分一般只有一种语音形式。东乡语中的蒙古语词汇约占60%,构成东乡语词汇的主要成分,与同语族的其他语言比较,在语音和语法上都保留了较多的古代蒙古语规范。现代蒙古语词中,第一音节后开音节的短元音已经丧失,但东乡语中仍然保留着,这是十三、十四世纪蒙古语元音体系的一个特点;在现代蒙古语中,以元音为首的很多词的开头,在东乡语中可以用清擦音“Ф”和“h”,这也是十三、十四世纪蒙古语辅音体系的一个特点。
东乡语词汇中还有不少突厥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过去一般认为是借词,近年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东乡语保留下来的回回色目人固有的词汇。汉语借词在东乡语中约占45%,以常用的数词为例,东乡语固有词只保留十以下的十个基数词,其他数词全都采用了汉语。东乡语吸收汉语借词,采用音译、音译加注和半音译、半意译三种方式。通过东乡语中的汉语借词,由此了解到历史上汉族与东乡族文化交流的一些情况。很多东乡族人,特别是中、青年人都会讲汉语、识汉字、用汉字。过去,也有以阿拉伯字母拼写东乡语的称为“肖经文”。?
东乡语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定语、状语置中心词前。其语言内部比较一致,大体可分为锁南坝、汪家集、四甲集三个土语。各土语之间仅有个别语音和词汇方面的差异。东乡语与土族语、保安语和裕固语非常相近,这些操不同语言的人,有的可以相互通话。
编辑本段日常习俗
东乡族热情好客,来了客人,都是长者出门远迎,客人进屋要先请上炕,随后要献上比较讲究的盖碗茶。有时还在茶中加冰糖、桂圆或烧枣,俗叫三香茶。正餐时东乡族喜用鸡待客,东乡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羊尾巴依次上盘,使餐桌上样样俱全。
  东乡族邮票
东乡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伙”的习惯。即在农闲时,一些人凑在一起,选一只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饭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锅,杂碎拌上调料上锅蒸,吃平伙的人就喝茶、吃油饼,等“发子”熟了,一人一碗,尔后又在肉汤里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后大家摊钱给主人。也可以用东西和粮食折价顶替。
东乡族人民也很讲礼节,热情好客,尊老爱幼,讲究卫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辈不得动手。除老年妇女外,妇女一般不与男子同桌吃饭。客人上炕需脱鞋,女客可不脱。东乡人待客一般不与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对客的敬重。男宾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东乡人因为宗教关系,保持着良好的沐浴习惯。有“大净”和“小净”之分。“小净”每天洗,保持手、脚、口腔、面部、鼻孔的干净。“大净”,一周一次,保持全身洁净。每逢节日前,人们普遍要沐浴。在禁忌方面,东乡人因宗教原因,禁食猪、狗、马、骡、驴肉,忌说猪;不食动物的血;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递烟敬酒。
人死后,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风俗习惯东乡族在传统婚姻关系上,还保留尊从“阿哈交”观念的婚俗,所谓“阿哈交”,是一种宗族或家族的残余形式。一个“阿哈交”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上百户不等,辈份最高的年长者,称为“当家”。同属于一个“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违者将受到谴责。寡妇再嫁,同辈亲属有优先权。包办婚姻为主。男女十六七岁就可举行婚礼,但现在按我国《婚姻法》法定年龄结婚的男女越来越多。婚礼仪式带有宗教气氛。
编辑本段饮食习俗
饮食习惯
东乡人的基本饮食,以小麦、青稞、玉米和豆类、洋芋(马铃薯)为主食。通常人们的面食种  东乡族手抓羊肉
类有:“馒头、面条、油香等。最负盛名的“拉拾哈”(“拉面”或“刀削面”)、炸油香、“尕鸡娃”和手抓羊肉等饮食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鸡娃”很有讲究,把整鸡各部位分为13个等级,“鸡尾”最珍贵,一般给席上的长者或尊贵客人吃。
东乡族的饮食上喜吃饭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东乡族每日三餐不离洋芋。洋芋既可当菜,又可当饭。煮、烧、烤、炒均可,特别是冬春二季。东乡族还喜把青稞面,大麦面做成“锅塌”或“琼锅馍”作为主食。
东乡族热情好客,以鸡待客是东乡人的传统礼节。东乡人在宴席上吃鸡十分讲究,通常把鸡的各个部位分成13个等级,按辈份吃相应等级的部位。在13个部位中,鸡尖(鸡尾部)最为尊贵,一般只有席间主客和年长者才有资格享用。
东乡族制作“栈羊”肉,独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锅上蒸“发子”,屠宰栈羊吃发子是东乡族改善生活的一种形式,当地有句谚语说:“先来的发子比后来的肉香”。东乡族还善于把栈羊肉制成清汤羊肉,美味可口,滋补营养,老少皆宜。
东乡族人喜欢喝紫阳茶和细毛尖茶,一般每餐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壶的。盖碗亦称“三炮台”,即由茶盖、茶碗和底盘座组成。食俗
东乡族聚居在中国西北部甘肃省境内,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
东乡族的日常饮食多为小麦、青稞、玉米、豆子、谷子、荞麦、胡麻和沙甜肥大的"东乡土豆";"东乡土豆"水少面饱,沙而甜,含淀粉量高,东乡人常用土豆作点心、醋、粉条等多种食品,深受人民喜爱。
副食是鲜嫩醇香的"栈羊"、牛、鸡、蛋、蔬菜和瓜果。他们一日三餐,饭菜合一、多原料合烹是其饮食的显著特色。如青稞炒面,拌胡麻煮的稠汤;嫩麦穗煮熟磨成长"麦索",拌炒菜、油辣子、蒜泥合食;青稞、豆子混合磨粉,用酸浆水和匀做成面疙瘩;面粉搅成糊,加土豆丁和酸浆水制成的"散饭";稠面浆加韭菜、胡萝卜、咸菜、葱花、辣椒、蒜泥、酸浆水做的"搅团";牛羊头蹄汤加各种粮食煮成的"罗波弱粥"。
东乡族饭食中也有单料单做的,如青稞发酵后蒸熟的"锅塌",硬面团放在琼锅中焐熟的"琼锅馍",发芽小麦磨浆夹在两层薄饼中烙熟的"芽尝",小米面用滚开水搅成糊状在炕洞焐熟的"米面窝窝"。由于许多粮食事前都要粉碎,所以东乡族中每户都有一副小石磨,相当精巧。
在日常饮食中,东乡人特别偏爱土豆制品,几乎餐餐不离。在时在炕火灰中焐,有时放在火上烤,有时加羊肉丝炒,有时煮烂用青稞面、酸菜、蒜泥拌吃,真是百变百吃不厌。
东乡人一日三餐,都是盘腿坐在炕上围着炕桌吃。东乡族人吃饭时先敬老人动口品尝,席间吃肉、喝饮时要先敬老人动口。妇女一般另席就餐。凡有客人到家,一定要让客人在炕上的首位坐下(坐位以炕内靠墙的为首位),然后端上盖碗茶、面饼、麦索、辣子炒土豆等款待客人。
东乡族的陪客习俗也很有特色,男客人由男主人招待。一般男主人在炕边给客人添茶取饭,自己不坐也不吃,妇女一般避而不见;女客人由女主人招待,女主人可以陪同客人坐下一起吃。
在招待来客时,他们要侍立一旁,一再劝客人吃饱、喝好,这叫"伺客",东乡族伺客吃鸡时有一种独特的习俗--礼让鸡尖。"鸡尖"是指鸡的尾巴骨。一只鸡炖熟后要剁成13块,即鸡尖(鸡尾)、胯子(两块)、大腿(两块)、勺勺肉(两块)、叉子骨(三块)、翅膀(两块)、鸡头等十三块,长辈吃大块,小辈吃小块,鸡尖最为贵重,一般都献给客人。
得到主人所敬"鸡尖"的那位客人,不能立即吃掉"鸡尖",而是要待大家吃到最后时,再夹起"鸡尖",礼让给自己认为有威望的人或同辈人。一般席间客人互相礼让"鸡尖"是常规客套程序,谁也不能随便接受。要是那一位客人吃了"鸡尖",象征他代表大家吃了席上的鸡,说明他是主客,今天的鸡是专为他的光临而宰的,感到十分荣幸、自豪。
东乡族的肉制品也是自成章法。如吃羊,全羊下锅清煮;内脏(当地称为"发子")切碎盛于碗中,调进姜米、花椒、葱花、细盐,用笼蒸熟。进餐时,先上"发子"后上全羊,故有"先来的发子又后来的肉香"之说。待到上全羊时,要将各个部位(如脖子、肋条、前后腿、尾等)依次入席,使餐桌上样样俱全。煮过羊的汤,则加精肉少许和各种调料,最后端上,也是求"全"。
东乡族的筵席也别具一格。每逢节庆,都要摆"古隆伊杰宴",意为"吃面食"。主要食品有炸油香、麻贴(油花小馒头)、酥馓(大麻花)、仲卜拉(3
公斤左右的白面蒸馍)、拉拾哈(刀切面)、锟锅子(果糖蛋奶馅料的发酵饼)、荞麦煎饼、芽尝、米面窝窝等。客人来后全部上炕,主人负责招待而不陪吃。
开席前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致颂词,大家静心恭听,此为"告毕";然后众人边吃边议,山南海北地聊天,此为"论"。客人的食兴与谈兴愈高,主人愈高兴,说明饭菜精美,客人满意,待客热情。
东乡族人在农闲时,往往十来个合得来的人有"打平伙"的习惯,即除一人作东不出钱外,其他人摊份子买只羊到东家连做带吃。以后各家轮流作东。若是东家拿出自养的羊,过后折成钱粮由众人分摊。东家做饭时,要另行准备油香、馒头、盖碗茶(八宝茶、紫阳茶、细毛尖茶均可),并将羊肉煮熟分割成胸、背、肋、前腿、后腿、尾巴六大块,配搭成堆,人各一份;羊杂碎和脖子肉切碎煮汤后,也是人各一大碗,大伙吃不完的食物也可以带回家。东家除一份肉、一碗汤外,还独得羊皮。
进餐时,大家高高兴兴边吃边"论",不论多长时间,东家都要招待到底。这种聚宴表现出东乡族农民寻求友谊与支持的心理,以及平等合作、睦邻敦亲的愿望。
东乡族人喜欢喝绿茶。一般群众每餐都离不开茶,多数用盖碗泡茶,也有人喜欢用小茶壶泡茶。茶叶短缺时,人们还采些当地的一种干草当茶叶。东乡人把平时喝茶称作"刮碗子",其中的含义除了喝茶外,还有聊天的意思。
东乡族的饮食禁忌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基本相同。突出之处在于注重礼仪,例如来客,主人要率领全家成员出门迎候;敬茶端食均需双手呈送;老人坐炕必居上方,老人未食,晚辈不可动筷;媳妇送菜必须躬身进出;晚辈不能当着老人的面抽烟,更不能在自家的老人面前喝酒。
特色饮食
"麦索"是东乡族风味食品,将还没有完全成熟的青稞或大麦,摘下来蒸熟,用小石磨碾制成筷子头大小的柱状体,拌上大蒜、辣椒面吃,独具地方特色,是东乡人用以待客的珍贵食品。有时也用油香、手抓羊肉、鸡肉等待客。
"罗波粥"是一种特制的美味可口的肉粥,和回族人爱吃的肉油饭相类似,其作法是,在肉汤里放入小麦、青稞、蚕豆、扁豆、玉米和肉丝,煮成糊状即成,美味可口,若再泡上油香,就是东乡族的上等佳肴。
编辑本段婚恋习俗
东乡族婚礼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基本上由父母决定,男女青年不得谋面相谈,大多通过媒  东乡族少女
人中间传话。一般先由男方请媒人到女家说亲,女方应允后,男方就要送“订茶”做见面礼。之后便履行正式的订婚手续,即送彩礼。届时,由男方及其父亲,叔伯、媒人、陪客共携彩礼赴女家。彩礼分两种:一种是茶叶、红糖、糕点等,一是经媒人事先议订的衣服,现金及耳坠、手镯等。东乡族有些山区还有订婚送馒头的习俗。男方家将当年收下的小麦磨成白面蒸成馒头,每个约1公斤,顶部预先抹点姜黄,用刀稍稍切开,蒸熟后,雪白的馒头顶部如开黄花,预示亲家来年五谷丰登。
婚礼当天,新郎与娶亲队伍来到女方家。请阿訇念结婚证词。如此婚姻才被社会所承认。到新郎家门前,新娘要由送亲的兄弟抱下马车进院子。亲朋好友欢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贺。宾客中一人带头呼“哈利”,众人和之,并按拍节击掌或拍手臂,腿弯曲成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大多为新郎英俊,新娘美丽,  东乡族婚恋
夫妻恩爱,永不分离等赞美之词。婚礼高潮期间,人们 还戏谑性地将新郎的父亲或叔伯等长辈脸上抹锅黑,翻穿羊皮袄,腰系铃铛,头顶破帽,手脚象征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骑毛驴“亮相”,人们称之为“戏公公”。
东乡族有许多有趣的婚礼习俗,如新婚之夜闹房砸枕头。新婚之夜,戏闹的小伙子们手持早已准备好的枕头,朝炕角上蒙着面纱的新娘砸去,护卫新娘的女友们则组成一道防线,将砸过来的枕头反砸过去,哄笑呼叫,场面十分热闹。然后,女友们揭去新娘面纱向众人“亮相”,并打开箱笼,出示珍贵的嫁妆。至此,夜深人静,新郎、新娘便进入洞房花烛的梦乡。
编辑本段迎客礼节
东乡族具有注重礼节和热情好客的传统,去那里作客尤如贵客莅临,长辈要出门迎接。如果是穆斯林客人,还要互致“色俩目”问候,然后按辈分和年龄依次让进大门。客人上炕时须脱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余则按辈分和年龄分坐两侧。主人首先献上盖碗茶,盖碗很讲究,都是绘以飞龙、花草的细瓷烧成的,茶水清香并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断殷勤地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暂功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饼托盘而上,请客人品尝。主人接待贵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饮茶用饭,而要站在地上烧水、倒水、端盘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品尝完油香或饼之后,随之而来的“拉哈哈”,更会使客人增加食欲,“拉哈哈”是东乡族的拉面或刀切长面条,盛在碗中的面讲究放得有条理,宽细匀称,再客气的客人也得吃两碗。
另外,吃“鸡娃”是东乡族招待客人的盛宴。东乡族人吃鸡十分讲究,鸡宰完煮熟,分成十三块,要求分得恰如其分,以鸡尾最为贵重,必须给最年长或最尊贵的客人食用,这是对客人最大的敬意。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妇女要退避,女客要主人坐陪。
东乡族招待客人还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了解哪家出售羊,再确定时间,推出一位茶饭手艺好的人家作东道主。羊煮熟后,由执刀者将羊的各个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据来客人数适当分割,首先由长辈动手“口到”(吃),然后大家就可以围坐在炕桌边饮茶吃肉了。吃手抓羊肉过程中,东道主把汕香和饭亦端了上来,真诚地请来客尽情享用。待客时,对有名望的客人忌直呼其名,而要以其祖籍的地名、村名称呼、或用其他尊称,否则就是不礼貌。
不论来客的多少,主人在地与招呼客人时,总是把客人的鞋放好。客人下炕时;主人主动俯首取鞋,为客人提供方便。客人告别时,主人会谦虚地说“茶饭做得不好,请不要见笑”。并将家中土特产让客人带点尝尝。
编辑本段社会经济
由于民族形成的特殊环境,所以东乡族形成时,其社会结构即为社会制度。从元代蒙古人的军屯到明代的土司制度以及后来的里甲制度,都是以封建的生产关系为基础。清康熙后期,河州知州王全臣废除了当时腐败、混乱的里甲制度,在东乡地区清地亩,厘定税例,建立社会组织。但是这一改革对东乡族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发生重大作用。中华民国时期,东乡族人民在军阀的统治下,生活更加贫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乡族的各个方面才发生了根本变化,1950年成立了东乡族自治县。1981年又成立了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乡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经济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民族干部不断增加,謇现了东乡族当家做主的权利。
东乡族以农业为主,明人吴桢在《河州志》中说,当地人“勤于务农”。东乡族自给自足和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洋芋、玉米和其他夏秋杂粮。东乡洋芋以产量高、个大、淀粉含量高而闻名。由于土地贫瘠,生产力十分低下,地主经济不甚发达,地主、富农只占总人口的2.3%,占有土地9%;中农占总人口的42.5%,占有土地69.4%;贫雇农占总人口的42.5%,占有土地20%。地主阶级占地虽不多,但他们凭借政治特权以及高利贷等手段,对农民的剥削依然严酷。畜牧业,特别是养羊,在东乡族人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许多农民还从事小商贩、运输、擀毡、织褐子等,以补家用。
东乡族聚居的东乡地区,位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北的黄土丘陵地带,自然条件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庄稼十种九不收,粮食亩产不到百斤,加上国民党政府的残酷剥削和压榨,中华人民共和旧成立前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东乡族在改变本地区贫穷落后面貌中,作出了巨大努力。兴修水利事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许多山坡被改造为层层梯田和优良牧场。农业生态得到了改善,粮食作物亩产达到了150公斤以上。特别是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东乡族地区出现了农、林、牧、副业多种经营局面,产业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公路交通四通八达。电力使用日益普遍。工业生产从无到有,萝日益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编辑本段东乡族医学?
东乡族人多用药物治疗疾病,同时也配合应用按摩、抚肚脐、收阴、放血、艾灸、拔罐、熏洗等外治法。常用药物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及矿物药。下面介绍治疗常见病的独特方法。
治疗感冒用内服、外治两法配合效果较好。内服法:明矾3钱研末冲服;葱白、花茶、红糖、甘草适量煎汤顿服发汗。外治法:放血,针刺眉心、十宣穴后,挤捏出血少许;收阴(湿灸),先服用红糖水1盅,然后用黄纸蘸熔的黄蜡,卷成长约10厘米的筒状,竖立置于肚脐中,周围用调好的面团固定后,将其点燃,待皮肤感到发烫时更换1支,一般用2~3支即可。施治中觉周身舒适、气机通畅,伴有腹鸣,始为有效。
治疗胃脘痛(心口痛)多用拔火罐、抚肚脐及用山羊内脏局部热敷并治法。
治疗胃酸过多宜长期空腹时服用适量荞麦,疗效较佳。
治疗风湿痛可用艾灸灼患部,并配合热草木灰外敷及水煎地骨皮、麻黄、狗头花根、蜂房等药熏洗。
治疗腮腺炎(俗称窝疤)先用烧过的碎瓦渣片轻轻割开“青筋”,挤出分泌物,再将蒲公英捣烂后敷于患部后用酸菜汤与花椒树根上的泥土调和后敷于患部。?
编辑本段建筑风格
东乡族建筑主要有民居建筑,清真寺建筑,拱北建筑三种.居民的建筑风格简单,朴实,实用。式样不多,有窑洞、平房、瓦房、土棚等。民居建筑:窑洞有横穴式和上炕式两种,前者较为宽敞,后者门窗合一,进门便可上炕。庄院有一字院,三合院,四合院,连铺院等。传统庄院以平房为主,  东乡族庭院
主要建筑材料为土弈,除门窗,柱梁外,其余均由泥土土穷砌平,屋顶铺一层白土,用碌碍压实。瓦房有 " 阳撒瓦 " 和 " 阴阳瓦 " 两种 ", 阳撒瓦 " 是指将瓦片仰天覆盖屋顶 ", 阴阳瓦 " 是指在 " 阳撒瓦 " 缝隙处 再铺一层筒瓦 , 从结构上讲有 " 单流水瓦房 " 和 " 两 流水瓦房 " 。清真寺建筑是东乡族宗教建筑,一般布局是 " 三堂合一 ", 即礼拜堂,水堂和经堂三堂合一,礼拜堂在中,水堂和经堂分居两边。在清真寺大门建一高耸的宣礼塔.大殿的建筑风格有三种:一种为阿拉伯式圆拱建筑,第二种是中国宫殿式建筑,第三种是中阿合壁式的建筑,在这三种类型建筑中中国宫殿式建筑占绝大多数.拱北建筑, 一般建在深山空谷,偏僻寂静,人烟稀少之地,其主体或核心建筑为各教主,老人家的墓庐.墓庐都是在砖砌的长方型 " 拱子 " 上面再盖一座墓亭,建筑中多采用砖雕、木雕、彩绘等工艺.墓庐一般称之为 " 八挂 "。有圆形、 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形状 , 可建成一 层、二层、三层高,其中以二层和三层居多。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
东乡族有自己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艺术传统,不仅有古老的史诗、传说、故事、民歌,还有富于一定讽刺和哲理性的笑话、谚语和谜语。长篇叙事诗《战黑那姆》,《璐姑娘斩蟒》和《勇敢的阿里》,脍炙人口。《白羽飞衣》等童话故事颇富启迪和教育意义。现代民族文学领域,东乡族人民涌现出了不少作家。如著名诗人汪良玉的长诗《米拉朵黑》十分有名。另外,后起的东乡族实力派青年作家了一容的小说《沙沟行》《去尕楞的路上》《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向日葵》等成为东乡族文学的瑰丽篇章。
编辑本段姓名文化
东乡族的姓名,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伊斯兰教色彩,这与东乡族的族源、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关系。东乡族先民撒尔塔人原先是没有姓的,自十三世纪来到河州后,因受汉族文化的影响,遂有用姓之习,并多采用以本民族人名的首音或尾音为姓的方法,因而产生了诸如马、买、巴、白、牙、丁、米、坡、下、且等姓,并以马姓最为普遍。马姓所以居多,是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首音“穆”,取谐音“马”为姓,此外,还因村寨不同,而有不同的支系,称谓时要在马姓之前冠以村寨名,如拾拉泉马、东达恒马等。不同村寨的马姓分属不同的阿恒德,别的姓亦有类似情况。?
东乡族中的汉姓,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几乎每一个东乡族人都有一个汉姓,究其来源,有的是皇帝赐姓。如高、赵、陈、康、张、王、李等。有的是融合到东乡族中的别的民族,将其所采用的汉姓带进来。如蒙古族人把根据自己的习惯所采用的汉姓,如羊、妥二姓带进了东乡族。?
现代的东乡族人,有姓之外,还有一个经名和汉名,有的仅有经名,没有汉名。所谓经名,即伊斯兰教名。由阿訇从《古兰经》中选取,或以伊斯兰教圣贤名为名,如穆罕默德、欧麦尔、素赖德、达吾德、海底彻、法图麦等。或以伊斯兰教历的贵重月份或日子为名,如斋月出生的孩子,取名为“尔德”;主麻(星期五)生的孩子,取名为“主麻”;或以向阿訇学习经文的满拉为名,取名“满拉”。由于经名用阿拉伯语,有的音节很长,称呼时很不顺口。东乡族人便把音节较长的经名加以简化,如伊斯哈克,简称哈克;优素福,简称优素;阿依舍,简称阿依或阿舍。有的地区在简化之后,加上一“子”字来称呼,如穆罕默德称作“穆罕子”。?
取经名,要举行一定的仪式。请阿訇取经名的时间,老教是在给婴儿喂奶前,新教是在婴儿出生后七天。取名时阿訇不进产房,由家人将婴儿抱出,阿訇对着婴儿先低声念大宣礼词,再念小宣礼词,念毕,在婴儿的耳朵上吹一下,先右耳,后左耳。然后,从《古兰经》中选取一个经名,告知家人。为婴儿所取经名,不得与婴儿的父母或兄姊重名,否则,必另起一个。但婴儿的经名可与已故的祖父母名字相同。?
东乡族人有的既有经名,又有汉名。经名在本民族内部、家庭或宗教活动中使用;汉名在本民族外部,或与别的民族交往中使用。今天使用汉名者较为普遍。?
东乡族人的称呼法是,平时见面称呼时,与汉族相同,一般用姓名全称,亦可只称其名;若在庄重的场合,采用经名加汉名的称呼法,如伊德莱斯·马正廉,库丽苏姆·白淑珍。书写时要在经名与汉名之间加圆点隔开。?
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尊敬,特别对那些有名望者,不直呼其名,而以其祖籍的村地名代替。有时,为了表示敬爱或亲近,还常用一种亲昵称呼,即取经名中的首字音,再加“哥”字表示。?
东乡族还有讳名的习俗,儿女禁称父母的名,妻子禁叫丈夫的名,年幼者不得直呼年长者的名,否则会被认为是失礼而受到斥责。
编辑本段民歌艺术
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其余分别聚居在和政县和临夏县。十  民歌艺术
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东乡族有自已的语言,没有文字。大多数东乡族人都兼通汉语,通用汉文。
东乡族的民歌独具特色,可分为叙事歌、东乡号子、端斗拉、宴席曲等。
叙事歌,叙事长诗较古老,都是说唱体。大多用东乡语演唱,有时用于伴舞,主要是在婚礼中表演。
东乡号子,有用汉语唱的,也有用东乡语唱的“端斗拉”音乐,曲调属平板山歌,不紧不宽,无大起大落,以其中庸适度而区别于其他花儿。上下乐句略趋于方整,调式多为五声徵调式或商调式。润腔装饰多为倚音,少用颤音。声调高亢、悠长、嘹亮,跳跃幅度大,多采用真假音相结合的唱法。与回族,汉族“花儿”相比较,在旋律上更突出级进和同音反复。但总的来看,与当地的回族、汉族民歌较为接近。
宴席曲,一般通称家曲。由民间传统仪式曲发展而成,有散曲、说唱曲、叙事曲三种。
散曲,一般指恭贺、赞美之类的内容,曲调很多,大多一词一曲,固定不变;说唱曲,兼说兼唱,由起头、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叙事曲,一般吟唱爱情悲剧故事和生活故事,多为二句式和四句式,可换调演唱。?
“花儿”是东乡族人民最喜爱的一朵艺术奇葩,几乎人人会唱,人人会编。它语言精练,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是四句一首,前两句为比兴,后两句为本意。每三句各是七个字或是九个字,二、四句多为八个字,樱桃好吃树难裁,白葡萄搭起(个)架来。心里育活口难开,“花儿”里带上个话来。东乡语中把“花儿”称为“端”。“端拉斗”就是“漫花儿”。近一二百年来,“端”在东乡族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东乡"花儿"唱道: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由不得自家。刀刀拿来头割下(音“哈 ”),不死就是这个唱法。“花儿”表达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因此,东乡族的"花儿"即兴歌手很多。
此外,东乡族人民还演唱小调和酒曲。小调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小型民歌,酒曲是在猜拳行令时演唱的小调。东乡族的小调、酒曲和当地回族、汉族的小调、酒曲无大区别。
编辑本段舞蹈艺术
东乡地方大都为高山峻岭、道路崎岖不平,行走都要上山下坡。妇女在狭窄的地埂阡陌中行  舞蹈艺术
走时,往往头部也左右摆动,体态显得轻盈柔婉。又因宗教影响,东乡族妇女在气质上比较含蓄端庄,这些在舞蹈动律上即形成了富有弹性和梗劲的腿部屈伸动作特点,以及轻快的上身左右摆动的舞步和点头、摇头的特色。另外,根据本地传说,东乡族祖先是十二世纪从中亚细亚一带的撒尔塔迁徙来的,所以在东乡族民间舞蹈中明显地带有中亚一些民族舞蹈刚健、豪放、挺拔的特点。
宴席曲:流行在中国西北地区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的传统习俗性舞蹈。是迎亲时男方宴请女方送亲者的宴席间演唱的歌舞形式。曲调优美,节奏性强;歌词多叙述民间故事、传说和一些幽默逗趣的内容。舞蹈动作不配合歌词具体内容,只表达欢乐的情绪。宴席曲多为2—8人的男子对舞,相互换位后,有屈膝半蹲、双手伏膝的行礼姿态。其基本步法一般是脚尖或脚掌先落地、膝部屈伸,使身体如波浪起伏,与头部的摆动、颤动相协调。手势有单晃手、双晃手、掏手、望月等,舞姿洒脱昂扬,表现了高原民族豪放、开朗和诙谐的性格。
哈利舞:东乡族人流行在婚礼上唱“哈利”,通过歌舞尽情表达人们对新人的祝福。新娘被迎到男家后,亲朋好友开始唱“哈利”,众人相和,并按着节拍手臂、腿弯曲作骑马的姿势,左右转圈,随呼声前进后退,唱词由宾客即兴编唱,内容多为祝贺、赞颂之词。
哲兹白:东乡族穆夫提教派中流传着一种历史悠久的舞蹈叫“哲兹白”,这种舞蹈多在宗教仪式中表演,舞者均为男子,动作以诵经的节奏为准。主要动作为:双手前后甩动两下,同时脚下动两步,然后双手在胸前交替拍胸,这时一腿稍弯曲,另一腿向前伸出。舞蹈特点诙谐、幽默、洒脱。  陈玉先 《东乡族舞蹈》
编辑本段民间娱乐
东乡族有许多流传的民间文娱体育活动,在冬季和初春农闲时期,尤为活跃。
玩“咕咕杜”是青少年的一项主要活动。“咕咕杜”实际上是用树枝削制的。像鸡蛋大小的椭圆木球。届时人们各自手持5 厘米的木棒击打,因此又称“打咕咕杜”。比赛时,按参加的人数分攻方和守方。场地多在打麦场或靠墙、靠山崖的平坦地方。其规则是:守方在划定的方框内将球击出,攻方则从得球之地,无论远近,尽力将球击入方框内,入则交换发球权。打“咕咕杜”场面气氛热烈,十分普及。
“耍火把”是东乡人于农历正月十五的重要娱乐活动。天色将黑,就可以看见村寨里的青少年手持麦草扎的火把,跑出山庄,奔向田野。一支支火把在茫茫夜色中排成一字形的长龙,旋舞飞腾,极为壮观。东乡族“耍火把”没有歌舞场面,而是突出一个“跑”字。青少年高擎火把,跑向山头、地垄,老人、妇女站在村头观望,民间传说火色愈红,则预示着来年人安粮丰。
编辑本段民族服饰
在服饰方面,最近几十年来,变化较大,并开始与汉族和回族的服饰相近,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头  东乡族服饰
饰上。男子一般戴白色或黑色的无檐小帽,称“号帽”;妇女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现在一些参加工作的年轻妇女,为了劳动和工作方便已不再戴盖头,而喜戴一顶白色小帽。东乡族男子不喜留长发,但习惯留胡须,这与回、保安和撤拉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一样。据说,穆斯林男子,到适当年龄留有胡须,同教者见到都要以礼相待。
东乡族男子多穿宽大的长袍,束宽腰带,腰带上挂小刀、荷包、鼻烟壶和眼镜盒等物,头戴或白或黑平顶软帽,老年人喜穿长袍和"仲白",一般用灰色或黑色布缝制,对襟长袍。妇女穿大襟上衣外套齐膝坎肩。非常别致的是妇女的帽子,小女孩域一种圆形帽顶为绿色或蓝色,帽檐有红色或绿色皱褶花边的帽子,帽沿上坠有彩色线编成的穗子和各色珠子。未婚少女的盖头用细薄柔软的绿绸纱做成,结婚后改用黑色的,而老年妇女则戴白色盖头。
编辑本段重要节日
民东乡族每个月都有节日,每过了年逐月轮换,一年12个月,每个月36年后循环往复一次。这和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乡族的四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尔德节、阿守拉节,都来源于伊斯兰教。开斋节
伊斯兰教教历9月是戒斋的月份,9月因此称之为斋月。斋月中,穆斯林白天不饮不食,不准说污言秽语,夜间饮食,称为“封斋”。伊历10月1 日开斋,举行庆祝活动,称为开斋节,或称“尔德节”。开斋节的一天,男人们除了去清真寺聚礼以外,还在清晨上“表咱”(墓地)念经祈祷,悼念亡人。邻里间相互上门做“赛俩目”,互相问安。妇女们则在家里炸好油香、油裸、馓子分送亲友,互相拜节问候,这样庆祝三天,非常隆重。古尔古尔邦节
乡人称之为“阿也”,“阿也”东乡语意指节日的意思。这一节日,一般在开斋节后72天举行。凡是具有宰牲能力,而且有经济条件允许的,过古尔邦节,家家户户都要宰牛或羊庆祝。所宰的牛羊肉,或请众乡亲在家里共餐,或奉送给清真寺和每个邻里亲友。古尔巴尼所宰的羊肉,不许独家享用;即便是上门的乞丐,也要一视同仁,让他吃饱菜、油香,再拿上一份肉。古尔邦节必宰羊,源自《古兰经》的一个故事:先知依布拉欣年老无子,苦苦祈求安拉赐子,果然得应,取名伊斯马仪。但依布拉欣梦见安拉示意让他献祭回报,梦醒后,依布拉欣用儿子献祭,他的忠诚感动了安拉,便赐羊代赐儿子,这是宰牲节的来历。伊斯兰教信徒过这个节日是为了表示对安拉的恭敬顺从,效法依布拉欣,随时为主献出一切。东乡族人在古尔邦节这天,不分富贵贫贱,坐在一起聚餐,显示着民族的和睦团结。圣纪节
纪念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节日,在伊历3月12日或13日举行(诞生日和逝世日相差一天)。过圣纪节一般的纪念方式是举行各种形式的家会,诵读《古兰经》。过圣经一般要宰羊、宰鸡,大家共食。有的聚众在清真寺、拱北里过,有的则在自己家里办。阿守拉节:“阿守拉”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省“10”即伊斯兰教教历的1月10日,相传,真主在这一天造化了人类的始祖阿丹和唉哇;阿丹和唉哇分散了若干年后,在这一天重新相会。东乡族大部分人也很重视阿守拉节。在东乡,阿守拉节主要是妇女儿童们聚会的节日,每年由各家主妇轮流操办。一个村里,哪位掌家的妇女吃上鸡头,明年就轮到她操办,其余各家各户只出一些小麦和清油。男人们念过经,作过祈祷仪式后,简单一吃就走了。剩下妇女和儿童,边吃边说边笑。对东乡族妇女来说,“阿守拉”还有粮食节的寓意,寓有对当年的粮食丰收,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这一点与宗教无关。粮食节
东乡族的传统宗教节日,即伊斯兰教的阿术拉节,每年农历三月十一日举行。东乡族阿术拉节是妇女和儿童的节日,届时,各家主妇轮流主持。按照古规,男人们只举行一个简单的祈祷仪式后即走开。节日里吃一种东乡语叫“罗波弱”的肉粥,寓有对当年五谷丰登的祝愿。
编辑本段民族禁忌
东乡族人用水非常讲究,忌在饮用水和沐浴的水泉边、溪水边洗衣服、洗物、饮畜等;禁止非穆斯  东乡族妇女
林人入灶房缸内舀水,到井中汲水或倒水。
老人做礼拜,起居和堂屋忌挂人像或动物像。禁烟、酒,可以参观清真寺,但不经允许不得进入大殿,如准进殿,则须脱鞋。
禁乱扔废纸。以防这些纸上写有真主安拉的名字或是《古兰经》片言只语。
禁抽签算命,占吉问凶。禁自杀,禁浪费食物和水,禁男子蓄长发,禁背地谈论别人、说谎,等等。体现了强烈的宗教意识。
东乡族食牛、羊、鸡肉,须经阿訇或年长的穆斯林屠宰,宰者带“阿布德斯”,即经大小净沐浴,否则禁食。宰了的牛、羊、骆驼的阳具务须割去扔掉,绝对禁食。禁食自死亡物及一切猛兽奇禽之肉;禁食猪、马、驴、骡、狗、猫肉和一切动物之血。忌用非穆斯林人的灶具。宰食的牛、羊、鸡,只可言宰,不可言杀。
每年的斋月只吃两餐,两餐都在夜里,白天滴水不进,头一餐叫“萨哈勒”,一般在鸡叫头遍,就已进餐,第二餐在日落西山以后,两餐都不见太阳,无论平时或是斋日,每顿饭进餐时,先由长辈搭口以后,全家人才能进餐;长辈不吃,其余人也不得进餐,厨房掌勺炒菜的人也不得试尝咸淡。
忌食猪肉、狗肉、马肉、骡肉、驴肉和自死动物及动物血;吃饼和馒头要掰开吃,不能整吃。忌用食物开玩笑;忌在人面前袒胸露臂;忌递烟敬酒;禁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
编辑本段宗教信仰
东乡族信仰伊斯兰教。东乡族的族源主体——元代西域的色目人就信仰伊斯兰教。13世纪时,东乡等地区已成为我国伊斯兰教的经堂教育中心。至今东乡族自治县境内,还有一些穆斯林先哲的庐墓。18世纪初,伊斯兰教逐渐成为东乡族共同的宗教信仰。解放前,东乡族的伊斯兰教的教派和“门宦”制度极为复杂。“门宦”是指教派中的小派系,又称“道堂”或“拱北”。东乡地区有两大教派:格底目与伊赫瓦尼。或称老教与新教。老教中有四大门宦。新教不设“门宦”制度,并宣称恢复伊斯兰教的正统信仰,得到广泛的拥护与支持。10世纪初,已流行开来,传到了宁夏、青海和新疆等省(区)。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闵福英,阿訇,他领导东乡族人民参加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循化、狄道等地发生的回民起义。
1892年,甘肃严重干旱,粮价飞涨,人民无法生活,加上清朝的民族压迫政策和平时勾结汉族地主阶级实行歧视、剥削、压迫,从而引起了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的反清暴动。
1894年循化撒拉族马右古禄棒、韩老四等,因教派纠纷,聚众械斗。在起义军的打击下,双城清兵全军覆没。闵福英率领起义军直攻河州城,其他各地回民纷纷响应。
马万福(1849—1934),中国伊斯兰教依赫瓦尼派创始人。经名努哈。东乡族。东乡(今甘肃东乡族自治县)果园村人,故又称马果园。其祖、父均为阿訇,属北庄门宦。22岁即收徒讲学。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往麦加朝觐并求学,受瓦哈比运动的影响,弃门宦而改宗“艾海里·逊奈”(遵经派)。光绪十八年学成回国,途经湖北,为老河口清真寺挽留开学年余,次年始回故里。不久应聘到临夏漠泥沟何家寺开学,主讲 《古兰经》、圣训、认主学、教法等学科,历时10年,宣传其“尊经革俗”和“凭经立教”的主张。  汪玉良与他的诗画人生
汪玉良(1933—),甘肃东乡县人。作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汪玉良自幼受民族民间口头文学的熏陶,喜爱文学。解放初曾收集了大量民间传说、歌谣,并开始学习创作。汪玉良1952年考入西北师范学院中文系。1956 年毕业后,先在学校工作,不久调甘肃省委宣传部工作。1964年调省文联《甘肃文艺》杂志社工作。1971年调甘肃人民出版社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协民族文学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会理事。现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自5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活动以来、汪玉良已发表诗作近千篇,约200万字。出版诗歌专集《幸福大道共产党开》、《马五哥与尕豆妹》、《米拉尕黑》、《汪玉良诗选》、《大地情思》等5部。汪玉良在文学创作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他的多篇作品被选入全国性文学作品选,并出版了与人合作的长篇小说《爱神?死神?》。长诗《米拉尕黑》、抒情诗《献给十月的歌》于1982年、1986年分别获第一、二届中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创作一等奖。
著名东乡族实力派青年作家了一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宁夏美协会员。从事于小说创作与书画理论研究。生于宁夏西吉县沙沟村,原籍甘肃临夏。曾在天山草原牧马、巴颜喀拉山淘金,足迹遍及祖国西部。鲁迅文学院第三届中青年高级作家班学员。2001年参加全国青年作家创作研讨会。多次获宁夏自治区文艺奖,获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创作新秀奖,十年《飞天》文学奖。90年代初始发作品,迄今已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二百多万言,小说多次被《小说选刊》《小说精选》《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转载,并入选年度最佳小说和各类文学书籍。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2004年荣获全国第三届春天文学奖。
2008年中短篇小说集《挂在月光中的铜汤瓶》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同年荣获“镇北堡西部影城文学艺术奖”,获宁夏“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小说《绿地》入选《21世纪中国当代文学书库》少数民族卷(英文版),该丛书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法兰克福主宾国主展书之一。
2010年受国际写作计划的邀请出访美国,并在芝加哥大学、爱荷华大学,美国国务院等地发表了关于“文学的悲悯情怀”的演说,同时以文学的形式第一次郑重将自己的民族介绍和推向世界关注的大视野。
现在某杂志供职。  
编辑本段东乡族自治县
概况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中部,临夏州东北部,以东乡族发祥地和丝绸古道南路上的重要通道而闻名,是全国唯一的以东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350毫米。自治县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形如驼峰龟背,最高海拔2664米,最低海拔1735米。
行政区划与人口 现辖20个乡5个镇,229个行政村,1893个合作社,总面积1510平方公里。总人口26.693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5.7396万人,东乡族22.4139万人,占83.97%,汉族3.1117万人,占11.66%,回族1.1579万人,占4.34%,其它少数民族占0.03%。
建置沿革 历史上东乡隶属河州(今临夏管辖),未曾单独设置政权,1949年8月28日东乡解放,1950年10月成立了相当于县一级的东乡自治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东乡族自治县。
特产资源 当地盛产马铃薯、早酥梨、大接杏、大红袍花椒、东乡站羊,均为甘肃著名的土特产,尤以东乡手抓闻名全国。
自然资源 黄河、洮河、大夏河、广通河环县奔流,总流长量达120公里,水利资源理论蕴藏量达21.94亿千瓦,已在大夏河干流建成总装机容量12500千瓦的曳湖峡水电站和老虎咀水电厂。
旅游资源 历史文化遗存丰富,有马家窖、齐家、辛店等文化类型的文化遗址10多处,有被喻为“龙骨”的生长在数千万年前的古生物化石,其中林家文化遗址考古出土的铜刀,经考证为我国最早的铸铜器物之一,风山乡池滩出土的乌龟化石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源源流长的东乡族民俗风情、花儿滥觞、诗歌传说、民族碑铭、丹霞地貌、遗存古迹,与现代民族经济开发区相映成辉,让人感慨这块土地的神奇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