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洋公园2月表演:【麒麟合创】蕉林深处的秘密(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21:10

蕉林深处的秘密(下)


总策划:舞者      作者:子木/醉红颜

下载 (63.52 KB)
2011-8-7 22:26

 

蕉林深处果真藏有秘密?东莞文化发现之旅继续为您解密!

·

自诩是妖怪        “自古以来,妖怪都是很犀利的!他们没有领路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在我的心目中,有师父的叫正派,没有师父的都是妖怪,是邪派。正邪之分不等于心地是否善良正直。我是妖怪,所以我觉得我很犀利!”黄先生用手端着烟有滋有味地抽着,黝黑的脸上唯有两只大眼熠熠放光。



下载 (58.27 KB)
2011-8-7 22:26

 

“自古以来,妖怪都是很犀利的!他们没有领路人……我是妖怪,所以我觉得我很犀利!”

·    站在旁边的郭先生笑着插了一句:“用四个字可以概括黄师傅——无有不有!漳澎最早的摩天轮是他设计制造的!是铁焊的。那时放在现在的漳澎中学那里。”


下载 (70.87 KB)
2011-8-7 22:26

 

“我用四个字形容黄师傅——‘无有不有’!”.jpg

    “啊?!自造的摩天轮。看来还真是古里精怪的。”我们有点惊诧,也对黄先生的大胆所折服。

    “对,自造的摩天轮,那时可赚钱了!”黄先生满脸的幸福感,似乎又回到了他那个摩天轮的年代。

     “为什么后来不经营了呢?是不是后来因为怕不安全不让你继续经营了呢?”我们刨根问底。
“那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可惜后来因为计划生育问题不让我继续经营而已。”黄先生双手一摊,无奈地摇摇头,干笑了两声。

    “黄先生头脑的确十分灵活,富有创造力。除此之外,还有过什么发明吗?”我们今天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还有很多发明的!那时我们要上蔗垄,我发明了一樘犁,一工人可以做二十亩地!平时大家一天做一亩地也很累了!”黄先生又举出来一大发明。可惜现场我们无法观摩实物,抽时间一定专门拜访“黄氏犁”。

……
     “你到底读过书没有?识不识字?”我们终于问出了一直压在我们心底的问题。

    “我是麻涌区的发明第一人!虽然我不认识字,但是我读过书。不怕你笑话,读书的时候我‘正式滚死草’(东莞话正式滚死草意思就是很调皮捣蛋),一天七节课,我七节课都是在教导处上的。每节课上课不到5分钟,老师就会把我请到教导处,我太捣蛋了!虽然这样,但是我的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好的,老师也无奈,我的脑瓜子好使着呢!”黄先生不避家丑,自揭其短,坦荡荡。


下载 (61.39 KB)
2011-8-7 22:26

 

“虽然我几乎每一节课都在教导处上的,但是我的脑瓜子很好使,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黄先生不避家丑,自揭其短,坦荡荡

·    “呵呵,看来你还是读过书的。也不能说自己不识字哦!”我们终于明白黄先生一直挂天嘴边的不识字原来是假的,读书不多应该还是真的。

    “后来我没有读书了,但是我是个很有天赋的人!这种天赋来自于一个人的苦干、毅力、执着与专心!我研究禾虫已经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我没有工作。妻子、儿女、兄弟都不理解我,甚至埋怨我,你又不干活,没有收入,还要拿钱出来,你这是何苦!那些人在凉棚里闲聊的时候也说我不可理喻,说我脑子有问题了!”黄先生半含辛酸半含自嘲的语气说。

   “那你生气不?”我们适时地打趣道。

    “我才不生气,他们说他们的,我自己知道我自己一天天在进步!”黄先生说话的语气大有一种史太公所说的“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味道。


下载 (36.79 KB)
2011-8-7 22:34

 

谁能想象在这片蕉林地中,有一位如此坚韧不拔的的养殖者?.JPG

·   “你那么多老友中,有支持你的人吗?”我们深深地知道做成功一件事的不容易。“有!本地外地的都有!”黄先生很爽快在答道。

   “能有多少人呢?”我们想了解这一确切的数字。“有一二十个呢,占我那些老友里面的3成吧!我八几年就从麻涌运香蕉北上了,北京、上海、天津甚至东北三省、呼和浩特市、俄罗斯等等都走遍了!所以我的老友记也就不少。”黄先生不无自豪地述着自己曾经的辉煌。

    “在这八年里你所投入了多少钱?”我们想知道研究禾虫的成本大概有多少。

    “大约三四十万吧。我平常没有积蓄,但是我有很多老友记,这些钱都是我的那些老友记支持我的。他们这个拿一、两千,那个拿三五千地支持我。我那时候连抽烟的钱都没有,所以那些老友记就给我点钱买烟抽,当然,烟是要抽的,但是我把大部分钱省了出来搞研究了!那些老友记看我那么可怜,就说,你是不行的了,别人不知道,我们还不知道你吗?你也不自己照照镜子,人家读书比你厉害的都不行,你读书没几天怎么会成功呢?放弃吧!可是我依然继续着我的研究。而他们呢,话虽这么说,但是见到我还是会偶尔给点钱给我。”黄先生说到这里,一脸的感恩之情。

     “在研究过程中,对你帮助最大的人是谁?”我们继续深入交流。“其实对我帮助最大的还是当年水产局的赖局长,他经常来我家,那时我就用两个身边这样的塑料箱子、一个这样的充氧泵,加上从麻涌农委借来的那些仪器在家里做实验。赖局长看到我的条件那么差,就批示了一台冷气机的钱,让我买冷气。但是我没有买,我把那些钱都用来买试验材料了。后来他没见我装冷气就问我,为什么没有买冷气,我说我用来买材料了,你看我今天又有了新的进步!这禾虫又多存活了1天!”黄先生一脸肃穆的样子,的确可以看出来他对赖局长的敬重和感激。

    “赖局长每次来我家,第一时间就要看看我的培养进度,虽然每次我都是失败的,但是每次我都有一定的进步。从育菌不能存活到存活1天,2天……4天、5天……8天!研究的步子在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到种苗能存活8天的时候,我突然悟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黄先生猛地一拍竹竿,一幅恍然大悟的模样,把我们吓了一跳。

柳暗花明

    “什么道理?”我们瞪大了眼晴,大棚下一片寂静。

    “原来以前我培育的种苗都是被我饿死的!接着我就寻找禾虫的食物。”

下载 (45.52 KB)
2011-8-8 10:37

 

养殖禾虫的水藻饲料(图片来自网络)


    “刚才不是说禾虫是吃微生物的吗?”我们反问道。

    “是啊!可是,我光是确定禾虫苗的主粮就花了2年时间。刚开始,我以为禾虫被饿死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吃东西。‘食母生’能帮助消化,我就尝试用‘食母生’喂禾虫苗。结果禾虫苗虽然没有全部死亡,成活率却不高。那就说明,我需要在水里添加它们所需要的食物。”我们再次感觉黄先生研究禾虫的确是大费周折,全心投入期中的。

    “我先后尝试用黄豆浆、菜汁、草汁等喂养,效果都不好。直到有一次,我用含有较高海藻成分的水做试验,结果禾虫苗长得特别好,于是我就确认海藻就是禾虫的主粮!”黄先生此刻一脸的灿烂,“一切就绪,我们便开始了大批量的生产!”

   “你们现在的禾虫销量好吗?”我们最担心的问题,还是产品的销路,“市场经济决定一切呢。”

    “好!我能养出多少禾虫出来,我的销量就有多少!销量真的一点都不愁!新鲜的禾虫每天我们可以销售200300担!其实禾虫干的销量和利润更加大!一斤新鲜的禾虫,就可以晒出2两禾虫干。”黄先生一五一十地向我们数说着可观的市场前景。

   “既然这样为什么你们不扩大生产呢?”我们的经济意识还是蛮强的。

    “扩大生产需要大量的人手,很多人来打工,目的在于学技术,学会了,他们就会走人另外发展了。我这个基地不能经常换人,所以一直就靠着父子俩在这里干。”此刻的黄先生一脸的骄傲,望着蹲在凉棚门口的摆弄刨花的儿子,“我的儿子遗传了我的吃苦耐劳的性格,前年我放手让他去养,结果失败了,去年我还让他自己去搞,结果还是失败,我觉得失败没有关系,关键是他肯干,能吃苦,今年他终于成功地养出禾虫了!”

    “呵呵,恭喜黄先生后继有人了!不用担心禾虫的养殖技术失传了。”我们真心地祝福这一技术得到传承。

   “其实我有个想法,就是想让村里把我的专利买去,我教我们的村民养禾虫致富。但是这个想法没有得到村里的认同。”这时的黄先生流露出些许的无奈,“本来,我这个专利一拿到手的时候,曾经有位美国华侨回来希望我把养禾虫的专利转让给他,但是我拒绝了!这是我们东莞人的发明专利,应该保护起来!我不能背负出卖自己,出卖东莞的骂名!”

下载 (38.04 KB)
2011-8-8 11:05

 

黄先生养殖禾虫的国家专利证书(本图来自网络)



   黄先生的这种强烈的爱国意识值得我们佩服,而千辛万苦钻研的禾虫养殖技术也希望能得到村委的支持,从而让这独门绝技得到发扬光大。我们共同期待着……

精益求精


    凉棚外的小河涌里长满了野芦苇,远处还有几簇墨绿的翠竹依水而生,夹岸皆植蕉林,蓝天白云下,令我们神清气爽,心胸开阔……

下载 (49.66 KB)
2011-8-8 10:37

 

蕉林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超乎我们的想像!


    我们的对话仍在继续:“黄先生,今后对于禾虫养殖你有什么打算?”

    “养禾虫虽然成功了,但是不代表是我的目标。我觉得研究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今天我能养活三成,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可以养活五成、六成甚至更多更多!”黄先生似竹枝似的手指有力地一挥,非常自信。

   “亩产有多少斤呢?”这也是我们一直关心的经济问题。

    “现在的亩产是200300斤,然而我可以做到更好!现在我还站在起点上,我的目标是亩产600斤!”黄先生坚定地表示,“因为我在试验田上曾经做过十个平方米的试验,每个平方生产超过1斤禾虫,那么按照这个经验,我最终一定可以在批量生产中达到亩产600斤!”

    “现在禾虫的市场行情怎么样?”我们努力抓住经济这个中心不放松。

    “现在每斤90元,干货更贵,利润更好。”黄先生张口道来。

    “哦,这么算来,每亩池塘可以达到50000元哦!实在是高效高收益啊!真是一条治富的好路子。”我们由衷发出“啧啧”声。

    “我现在是100%的天然养殖,只是育苗不是,我把这些幼苗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喂养它们。”黄先生指了指大棚下的育苗槽,又指了棚外的池塘。

下载 (72.59 KB)
2011-8-8 10:37

 

黄自兴先生棚下的育苗槽

下载 (49.39 KB)
2011-8-8 10:37

 

棚外自然环境下的禾虫养殖场


    禾虫含有丰富的高蛋白,据说当中的胆固醇非常低,加上味道鲜美,深受港澳台以及东南亚、海外华人的欢迎。

    记得2011726日,我们采访了53岁的老莞人李老师。当我们问李李老师禾虫的吃法时,她愉快地告诉我们:“要吃禾虫,必须把禾虫先喂饱。无论是蒸禾虫还是用陶钵盛着烤禾虫,都要喂禾虫吃花生油、鸡蛋、饼碎,禾虫一见这些东西立刻会抢着吃,当禾虫的整个身体撑得又粗又圆的时候,撒上盐和蒜茸,禾虫立马皮开肉绽,爆出青的、红的、黄的膏出来,或蒸或烤味道都非常独特。蒸禾虫口感鲜嫩,而陶钵烤禾虫则香而鲜。”

下载 (22.97 KB)
2011-8-8 10:37

 

让人垂涎的禾虫焗蛋(来自网络),尚记得08年第一次在花园粥城吃到此物时的惊讶!

   “啊?!绿的黄的红的膏?很恶心吧?”虽然李老师绘声绘色地告诉我们禾虫的详细吃法,但我们还是有点怀疑。


下载 (60.1 KB)
2011-8-8 13:09

 

2011年8月1日我们在万江荔城酒楼见到的禾虫.jpg

·
    “爱吃禾虫的人当然不会觉得禾虫恶心了!以前我外婆一烤禾虫,那香味啊,把巷子里的人都馋得不得了啦!”李老师自豪地说道,她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莞城深巷中!



下载 (46.07 KB)
2011-8-8 13:09

 

手心中的禾虫怎么会想到它们即将成为饭桌上的美味佳肴?.jpg

·

  “呵呵,禾虫还可以烤着吃?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我们深感小小禾虫的无穷魅力。

    “我们东莞人还喜欢用禾虫沤眉豆芋合丝(沤:这里指用文火慢慢煮)。先将眉豆和芋合丝放到锅里焖至半熟,然后把喂饱了花生油的禾虫倒进锅里,这时,禾虫也会爆膏,稍稍一‘沤’,眉豆芋合丝那丰厚的植物香混杂在禾虫特有的香味中,很‘惹味’呢!”坐在一旁的张婆婆也插了一嘴,她是李老师的母亲,今年快80岁了。


下载 (50.52 KB)
2011-8-8 13:09

 

逃,能逃出子木老师的手掌心却逃不出饭桌…….jpg

·

    “那么禾虫还有其他的吃法吗?”我们听着禾虫的吃法早已垂涎了。

    “有啊!还可以禾虫滚水瓜!”张婆婆似乎要露上一手了,“我们把喂了生油的禾虫和水瓜倒进放了姜片和盐的开水中,水一开,香气四溢,禾虫滚水瓜汤就做好了,简单清淡、味道鲜美!”


下载 (41.03 KB)
2011-8-8 13:09

 

抓一条禾虫,仔细观察


·   “黄先生,我们很看好禾虫养殖的前景,也希望你的这一宝贵经验一定能传承下去。应该多想点办法让更多人学习和掌握。不过,合理的收费还是应该的,因为你为研究这一成果付出很多。”我们希望黄先生能探索出一条更加合理的传授禾虫养殖经验的路子,我们期待着更多人掌握这一核心技术。


下载 (54.79 KB)
2011-8-8 13:09

 

抓起的禾虫在子木老师的手中打着圈圈3.jpg

·    “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考虑。但是我现在最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避免这些禾虫的近亲现象。”黄先生挠了挠花白的头发,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缓缓在吐了出来,“同时也在努力做这方面的防备工作。”
·

目睹鲜禾虫

   采访已经大半天了,话也说了一萝筐,可真正鲜活的禾虫影子也没见一条哦。于是,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黄先生,我们想亲眼看一看禾虫,好吗?”

    “可以啊!”黄先生十分爽快地答应道,“不过,成虫都在大塘里,现在水太深,不好抓。幼虫就在大棚里,可以看!儿子去捞几条禾虫。”


下载 (57.31 KB)
2011-8-8 10:45

 

小黄得到专家的指示,来到育苗槽寻找禾虫的幼虫!

   小黄得到专家的指示,手执一个小网兜和一只水瓢来到育苗槽,轻轻从水底捞了少许泥巴。然后来到凉棚边的河涌边慢慢地淘洗小网兜中的泥巴,李先生、郭先生一起围过来。

下载 (63.68 KB)
2011-8-8 10:45

 

郭先生蹲在河涌边观察着小黄细心地淘洗去纱网中的泥沙

·

下载 (67.8 KB)
2011-8-8 10:45

 

小黄给郭先生介绍滴管中的小禾虫

·

下载 (61.97 KB)
2011-8-8 10:45

 

郭先生、李先生一起围上来,仔细观察小禾虫

·

  小黄把网兜中的剩余物倒在了一个较大一点的水槽里,然后用一个胶头滴管一只一只地捉禾虫,我瞪大眼睛也看不太清禾虫的模样,我很着急:“小伙子,能不能拍一下滴管中的禾虫呢?”

   “肯定拍不清楚的。稍等一下,我再想办法。”小黄十分耐心地劝告我们。

   很快,禾虫全部挑出来了,小黄把这些禾虫又倒入一个玻璃器皿中,我们接过来,放在椅子上拍照。可垂直拍摄的效果一直不太好,虽然很清楚,但禾虫的样子依然很模糊。



下载 (62.63 KB)
2011-8-8 11:00

 

玻璃钵中的小小禾虫,的确肉眼难以看清吧!

   后来,来了灵感,从侧面拍,禾虫的样子果然十分清晰,就连禾虫的爪子都拍得一清二楚,非常动感。


下载 (28.18 KB)
2011-8-8 11:00

 

侧面望去,小禾虫的身姿跃入我们的视野!

    “快过来看大禾虫!”小黄喊了一声,我们赶忙跑过去。

    小黄刚刚从深深的池塘里捞出一大块黑黑的塘底泥巴,双后一掰泥巴,几条红通通的禾虫赫然就在眼前,宛如一条的大蚯蚓……抓紧时间拍了几张照片,留下这十分难忘的瞬间。


下载 (58.15 KB)
2011-8-8 11:00

 

小黄从深水底部挖来藏有禾虫的泥巴!在此表示感谢!

·

下载 (76.78 KB)
2011-8-8 11:00

 

鲜红如蚓的禾虫,让我们一窥其神秘面貌!如果近距离地观察禾虫,真是少有。

·   “小黄,赶紧把泥巴放到水底去吧!”我们深知自然放养禾虫的不容易,生怕毁坏了黄先生的任何一条禾虫。



下载 (64.29 KB)
2011-8-8 13:09

 

成虫的庐山真面目

·采访即将结束,我们仍然恋恋不舍,大伙一起围着那个盛着小禾虫的玻璃器皿讨论着禾虫的话题。

   “呵呵,黄先生,我们请教你一下午了。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我们笑着问他。

   “看,筐上写着呢?”郭先生笑指一摞大筐说,“黄自兴!”

   黄自兴先生裂着嘴“嘿嘿”地笑着:“我的确很自强很自兴!”


下载 (35.47 KB)
2011-8-8 13:09

 

黄自兴先生站在写着“自兴”的塑料桶前,脸上写着自信与顽强.JPG

    告别了“中国禾虫养殖第一人”黄自兴先生,可我们的关注也就留在了漳澎村外的蕉林深处养殖场,我们衷心祝愿黄氏父子的禾虫养殖事业繁荣昌盛,发扬光大。也希望有志于此的朋友能与黄先生多多交流和支持。更希望黄氏禾虫养殖场的电力问题能够得到尽快的落实……


下载 (69.49 KB)
2011-8-8 13:40

 

凉棚里传来了快乐的笑声,我们憧憬着禾虫养殖的前景.JPG

·蕉林情深

    走在返回的途中,暮色苍茫,晚霞映红了浩瀚的蕉林,矗立在蕉林中的竹竿宛如标枪刺向长空,格外雄壮、奇美。河涌水面蕉林的倒影,如诗如画……


下载 (33.24 KB)
2011-8-8 13:40

 

晚霞映红了蕉林.JPG


·

下载 (58.53 KB)
2011-8-8 13:40

 

从凉棚出来才发现,太阳快要下山了!

·

[attach]579456[/attach]

再走这样的小木桥,似乎自然了很多.JPG


·

下载 (72.52 KB)
2011-8-8 13:40

 

我们的背影将隐没在浩瀚的蕉林中.JPG

·    继续穿越傍晚的蕉林,倾听着蕉林中的虫鸣,我们在幻想着“雨打芭蕉”的美景……摩托车爬上了高耸的石桥,一眼望去,暮色中的河水鳞鳞,微波荡漾,蕉林陡然间变得矮小起来,远处的村落、楼房也有些模糊了……



下载 (73.03 KB)
2011-8-8 14:31

 

再跨上摩托车,原路返回

·

下载 (70.19 KB)
2011-8-8 14:31

 

摩托车在蕉林中继续前行.jpg

·

下载 (58.31 KB)
2011-8-8 14:31

 

正幻想着“雨打芭蕉”的美景,摩托车上桥了…….jpg

·

   桥头的小径掩遮在浓密的竹林中,我们慢慢滑入竹林:“郭先生,村里的香蕉都有什么品种啊?”
我们把摩托车停在窄窄的路边草丛中,蕉林的外边紧挨着河涌……

下载 (70.76 KB)
2011-8-8 14:31

 

在茂密的蕉林中,摩托车停下来了,我们不失时机地采访了村委郭先生.jpg

·   郭先生指着眼前的蕉林说:“香蕉因季节的不同所长成的形状也不一样,收成的时候得到的名字就不一样,你看这是尖嘴,晚一点成熟的是大柠,再接下来就是孖蕉,孖蕉是两根香蕉连在一块儿的,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后就有了!”


下载 (72.25 KB)
2011-8-8 14:31

 

郭先生对漳澎人命名香蕉的解说让我们大开眼界.jpg

·   “呵呵,香蕉还有这么多的品种,这么多的名字啊!”我们乐呵呵地听着,感觉收获很大。

   “以前麻涌的芝麻蕉是最有名的,到了十成熟就是‘梅花蕉”、’了!”郭先生十分高兴地提到了漳澎特产,“芝麻蕉的个子比较小,但是特别香甜,可惜的是,近年来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蕉都得黄叶病了,几乎没有存活的。”

下载 (73.45 KB)
2011-8-8 14:31

 

说起麻涌的芝麻蕉,郭先生为漳澎香蕉普遍患黄叶病而担忧至于更多的却是无奈…….jpg

·   看着忧心如焚的郭先生,一时间我们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只一味地强调:“难道没有什么办法了吗?我们可以拍些照片发到网上,希望专业人士能给予帮助和技术的支持!”

   “好啊!不过,目前还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防治黄叶病。”郭先生很无奈的说,“目前村里人都不敢再种香蕉,而是种大蕉。大蕉不值钱,也不如香蕉好吃。”

下载 (54.76 KB)
2011-8-8 14:31

 

郭先生希望我们多拍一些照片,多些呼吁,让专业人士帮助蕉民.jpg


·   “村里有多少亩蕉林?”眼望这如海的蕉林,很自然地问道。

   “还有六千亩蕉林吧!”郭先生如数家珍地说,“只是好的蕉林越来越少了。村里的香蕉站也日渐冷落了。”

   “香蕉站?”我们有所了解,只是还没有前往行走。

   “是啊!就在漳澎小学的后面,那是直属市里的。曾经热闹非凡,生意兴隆。曾经是漳澎人的骄傲。周围许多村里的人都摇船过来香蕉站卖香蕉。”郭先生很自豪又略带惋惜的口吻说,“李生,给他们带点香蕉尝一尝吧!”

   “好!我选一下。”李先生一边答应着一边扒开肥硕地蕉叶,打量着香蕉的成熟度。

下载 (76.9 KB)
2011-8-8 14:48

 

李先生在蕉林里寻找成熟的香蕉.JPG

·

下载 (45.96 KB)
2011-8-8 14:48

 

李先生对准一串香蕉挥舞起锋利的蕉刀

·

下载 (46.69 KB)
2011-8-8 14:48

 

李先生哗哗几下就把香蕉串砍下来了.jpg

·   旋即,李先生选好了一株香蕉,高高一跃,将整株香蕉树拉下来,小刀用力去割,很快一大串香蕉割下来,斩去头稍,李先生将香蕉串放在郭先生的摩托车上。


下载 (68.81 KB)
2011-8-8 15:00

 

把香蕉放到摩托车上,我们满载而归.JPG  
   “呵呵,这可是我们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观察收香蕉。”我们很开心地打量着李先生的举动。李先生再次来到蕉林,将刚刚割去香蕉的香蕉树扳倒。我们不禁问道:“一棵香蕉树,一年只结一次果?”

   “是啊!现在砍倒,明年还会再发芽,再结果的。”郭先生接了一句。

   “平时我也很少来蕉林。我再割一串,回家吃。”李先生一边说一边又割了一串香蕉。

下载 (41.52 KB)
2011-8-8 15:00

 

收获总是喜悦的!


.    我们带着蕉林温润而青涩的气息,继续行走在蕉乡希望的田野上……


下载 (40.33 KB)
2011-8-8 15:00

 

暮霭中,我们东莞文化发现之旅的脚印留在了蕉乡希望的田野上

               (温馨提示:【麒麟合创】系列文章皆为原创作品,转载请在站内发短消息与巨野子木或者醉红颜联系!谢谢关注!)
相关连接:

《水韵漳澎(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883772&extra=page%3D1

《水韵漳澎(二)》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886667&extra=page%3D1
《水韵漳澎(三)》
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888587&extra=page%3D1

《人生若水,凉棚如舟》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893223&extra=page%3D1

               《蕉林深处的秘密(上)》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903738&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