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飞长沙:【麒麟合创】仰望星空的人(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22:46

仰望星空的人(二)

相关链接:《仰望星空的人(一)》http://bbs.sun0769.com/viewthread.php?bfid=30&tid=908181&extra=page%3D1

——东莞文化发现之旅访东莞本土作家陈发枝

总策划:舞者     作者:子    醉红颜

下载 (32.29 KB)
2011-8-21 21:12

 

一位让人肃然起敬的东莞人——陈发枝先生

相约旱龙乡


    2011618,我们专程来到厚街镇桥头村,跟随陈发枝先生笔下《旱龙乡》的发源地前往寻觅东莞旱龙乡的踪迹。

    幸运的是,我们在桥头村老人活动中心遇到了尚叔和应叔,通过俩位老者的详细讲解,东莞旱龙的风俗逐渐地在我们的脑海中清楚起来。


下载 (72.71 KB)
2011-8-21 21:12

 

2011618我们走进厚街桥头,幸运地采访到了应叔和尚叔两位前辈.jpg

  “我们桥头的旱龙来历还得从头说起。桥头第九代祖先叫陈琏,当时是皇帝的那些皇子皇孙的老师。”尚叔对先辈的掌故了如指掌。

    “陈琏,就是《琴轩集》的作者陈琏?”我们不由得插了一句。尚叔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曾任礼部左侍郎,陈琏已年逾七十,辞官归里,居莞城同德街,建‘万卷堂’。



下载 (62.68 KB)
2011-8-22 21:07

 

万卷堂的原址在今位于城区同德街的城区中心幼儿园内.jpg

· 有一年,莳完田几个月了,却一直没有下雨。禾田都被晒得爆裂了!那时候陈琏已经解甲归田,居住在莞城同德街的万卷堂中。村里推举了几个德高望重的兄弟从厚街桥头步行到莞城同德街,找到了陈琏。告诉他家乡的旱情。陈琏立刻随兄弟们回到了家乡,仔细视察一番。行至现在水厂的那座山——求雨山。当时这座山并不叫求雨山,只是因为陈琏选了这座山来求雨,后来才得名的。距离现在已经有五六百年了!”

   “呵呵,还真有此事啊?”我们还有点半信半疑。

    “当然是真事。那天是五月初四,陈琏来到这座山上求雨,刚刚求完,只见天上乌云密布,行雷闪电,一个龙头从乌云中钻了出来,雨,哗啦啦地下了个痛快!于是到了初五那天,大家就舞龙来庆祝一番。”尚叔很开心地继续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他的故事,“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琴轩公这次求雨成功,每年的五月初五就舞起旱龙来……”

    “桥头旱龙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历史悠久了。记得常平横江厦的旱龙,源于清朝顺治年间(1655年左右)。现在算来也有356年之久。看来,桥头的旱龙历史更悠久一些。”我们不自觉地将东莞市两个旱龙乡的旱龙来源和历史作一番比较。

    “你们读过我们桥头人发枝写的《旱龙乡》吗?里面就有这些描写了!”尚叔忽然间又提到陈发枝先生的本土长篇小说《旱龙乡》,看来对这本书是深怀敬意的。

   “读过啊!我们记得在书有行后有两次描写舞旱龙的场面,将桥头村舞旱龙的习俗表现得淋漓尽致……”《旱龙乡》中的描写如在眼前……

下载 (41.32 KB)
2011-8-22 21:07

 

马来西亚网友不断学习给我们赠送的陈发枝先生著的《旱龙乡》.jpg

再立青云志

   “我是学建筑的,每个懂绘图的人都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建筑设计都是追求美感的。我是个爱美的人,追求艺术的人。”陈先生又与我们谈起了建筑与艺术的相通之处,“我从杨老师那里借来很多书看,基本上,我要看的书都可以从杨老师那里借来。在杨老师的熏陶下,我的文学修养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

   “听寻梦朋友说,你现在又在翻译《琴轩集》?”我们将此行的重头戏放在了这儿。

    “《琴轩集》是从201010月份开始翻译的,花了差不多7个月的时间。”陈先生似乎有点累,“我还有一个翻译的助手——冯锡祺。”

    “冯锡祺?”我们一时还有点回不过神来,“哦,就是石奇老师。你们认识多久了?”

    “以前也认识冯锡祺,不过时间不是太长,大概三年的时间。那时候他经常在人民公园和运动友们一起讨论他写的小说——《被遗忘的角落》,也发现公园里的很多朋友常常问我一些生僻字,我都能一一作答,所以觉得我很有学问,就主动结识我,跟我探讨写作。”陈先生慢悠悠地讲述着与石奇老师的相识过程——


下载 (26.98 KB)
2011-8-22 21:07

 

2010年4月10日,我们采访石奇老师(中),写下了人物专访《天地一沙鸥》——访《被遗忘的角落》作者石奇.jpg

·

  在得知我是小说《旱龙乡》的作者之后,冯锡祺说:“能不能卖一本给我?”于是我就卖了一套给他。

    《旱龙乡》里运用了大量的东莞方言,这引起了冯锡祺的共鸣,他说:“我也写了一本小说叫《被遗忘的角落》,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答应了他。

    我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把一些运用不准确的字改了过来。并写了一篇读后感,所以他对我的印象比较好。

   我们看着精神矍铄的陈发枝先生,看着银须若虬的胡须,看着他不怒自威的脸庞……这让我们对陈先生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

    当我们抬头看到墙上悬挂的三幅陈先生的照片时,我们笑指着其中一幅说:“很年轻的照片啊!”
先生笑了,拿出来《旱龙乡》翻开首页说:“我的一个《旱龙乡》中的照片是2007年拍摄的,我现在的胡子是20107月才开始留的。”

    “啊?!胡须长这么快!”我们有点难以置信,“前几日,我们在人民公园后门遇上过陈老,却来不及打招呼,只见你驾车飘然而去了。”

下载 (60.83 KB)
2011-8-22 21:07

 

2011年春天,我们与陈发枝先生擦肩而过.jpg

·

 “呵呵,那会儿我们还不认识,不知道哦……当然哦,我最大的标志是我的手摇车!”陈先生的笑声依然豁达从容。

   “是啊!你有标志,我们认你更容易认出来。”我们也跟着笑了起来,气氛十分融洽,“陈先生,手摇车上的水袋是做脚部的热敷作用的吗?”

   “这个水袋盛的是冷水。因为右腿的肌肉萎缩较严重,活动不便,目的是缓冲对右腿的冲击。”陈先生只无不言,并不以此为讳。


下载 (34.51 KB)
2011-8-22 21:07

 

右腿的肌肉萎缩严重,陈先生用这个盛着冷水的水袋是垫起右脚,尽量减少颠簸引起的摩擦力.JPG

·  “我跟冯锡祺合作翻译《琴轩集》。其实也是杨宝霖老师的功劳了!这套书是杨老师的一位学生从香港大会堂图书馆一页一页地复印回来的。由于每次复印不能超过单本的10%,而这套书一共有十本,这位学生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把孤本《琴轩集》复印回来了!”提到杨老师为求《琴轩集》的不胜艰难,陈先生不胜唏嘘。

   “是啊!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叫扫红(不详其姓氏,名捷)的朋友详细记录了她帮助杨宝霖老师复印《琴轩集》的全过程。实在佩服杨老师的严谨和执著的治学精神。”我们心中也充满着对杨老师的无限敬意。

    “书稿复印回来后,在厚街桥头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一套五本收集了完整三十册的《琴轩集》终于出版了!”陈先生十分欣慰然而又不无担忧地说,“但是当中全部都是古文,连标点都没有。能看懂这本书的现代人不到万分之一。”

下载 (36.66 KB)
2011-8-22 21:25

 

《琴轩集》能顺利出版,杨宝霖先生功不可没,“扫红”女士克服重重困难把《琴轩集》带回莞邑让人十分敬佩!

·

  “的确如此。没有古文基础的人,很难就读。有基础的人,如果没有对当时东莞时代背景和人物的了解,也难以通读,理解《琴轩集》要义。”我们在“阳光网文学园地”看到过石奇老师发的原文,故而深表理解。

    “如果没断句和译文很难得到广泛的流传。所以我跟厚街桥头村书记商量,趁着我现在还有点精神,我想翻译《琴轩集》。”陈先生老当益壮,雄心再起,“但是翻译《琴轩集》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恐怕不行,我需要找个助手。村里只付报酬给我这个助手就可以了,我为家乡做点事是应该的,所以我就不要任何报酬了!”

    “想法很好,只是翻译过程十分艰难。同时,也需要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啊!”我们虽然万分支持翻译《琴轩集》,但经济毕竟是个大问题!

    “呵呵,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书记的大力支持。”陈先生开心地笑了起来,笑得那样爽朗与纯净。

志同道合

  “说归说,但是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翻译工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欠缺考虑的,以为一切都很简单。着手翻译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项工作还真的有难度。”陈先生再次摇摇头,作为一个东莞硬汉子,个性刚强,从不会轻易认输,从不会轻易说不。

    “翻译工作,甚于文学创作。”我们深信翻译过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

     “初期只考虑翻译并出版《琴轩集》是功德无量的事情,我们只看到过《琴轩集》的样品,书架上都没有卖的,更别提有断句有翻译的版本了!”陈先生如实说,“其实暨南大学有位教授光是对《琴轩集》断句就在广东省申请立了一个专项,但是我们翻译的工作量比断句大10倍不止。”

    “是啊!翻译工作包含更多确凿的文史资料、更确凿的纪年、人物等,况且年代久远,当时的背景都难以复原了。”我们也体会到翻译工作的千头万绪。

    “首先,我想到的是,翻译工作并不是只要一篇译文,而是应该原文和译文对照,否则的话读者无法阅读到原文。这原文还需要断句,有标点的原文才容易让读者看懂、看明白。这是原来没有想到的。”陈先生为读者考虑得十分周到,可以说,古籍没有译文,也就行之不远了,我们点头认同。

    “翻译《琴轩集》我需要找个助手。有一天,我在公园晨运的时候跟运动友们说起了这件事。冯锡祺说,我找一个人来帮你吧!他没有说他自己来,他说找一个人来!呵呵……真没想到,他找来的这个人居然是他自己!”陈先生哈哈一笑,仿佛一个长辈在说着儿孙们调皮捣蛋的趣事。



下载 (61.23 KB)
2011-8-22 21:25

 

2011年5月陈发枝先生在人民公园晨运(本图片由网友寻梦提供,特此鸣谢!).jpg

· “寻找一个志同道合者,方可共同完成这项艰巨的翻译工作。”我们也深有同感,希望陈先生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合作者。

     “当时我把第四集里面的一篇文章复印出来,一份交给了冯锡祺,另一份交给了另外一个应征的人,让他们回去翻译一下。”陈先生开始考查应征者的古汉语的基本功,“另外那个应征的人觉得翻译这项工作太繁复了,所以知难而退,结果只有冯锡祺一个人把译文交给了我。”

    “古文的翻译工作,的确不是一般人都能做好的,”我们表示理解,“我们看过《被遗忘的角落》,感觉石奇老师的古文基础挺好的。”

    “我拿过来一看,觉得冯锡祺的译文基本上能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但是还不够准确。当然,不可能那么完美,毕竟他不是专业人士。哪怕是我自己,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能一步翻译到位。所以我对他的译文还是比较认可的,所以我就同意了他当我的助手。”陈先生的助手就这么定下来了。

    “翻译工作终于可以正式开始了。”我们对于翻译工作的进展无比高兴和欣慰。

    “是啊!我们从《序》、《赞语》、到诗词等等一篇一篇地翻译。开始的时候,冯锡祺翻译出来的译文要改的地方很多,因为虽然他能把大致的意思翻译出来,但是还不能准确、精炼地表达出来,而且叠床架屋。”陈先生用“叠床架屋”来形容翻译的词语堆叠和累赘,我们感觉挺新鲜的。陈先生同时拿出当时的手稿,让我们了解当初的翻译情况。

    翻看着一页页的译文,密密麻麻的旁批、眉批、侧批、夹批,可见当初翻译工作耗费了他们巨大的精力和心血。

    “开始那两个月石奇对我大篇幅的的修改是没有多大意见的,因为他觉得自己毕竟是刚刚入门,但是到了第三个月的时候,他就有点意见了,他觉得自己的水平已经不错了,你还是这样叫我修改,所以就有情绪了。到了第四个月,他就干脆只打出原文,并不翻译。”陈先生也是快人快语,“我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了:我不翻译,看你翻译得比我好多少。”陈先生还是哈哈一笑,那种长辈对晚辈的宽容让我们倍感亲切。

   “你当时不生气吗?”我们笑问。

   “我觉得请冯锡祺当助手,本身我对他就有一种辅导的性质在里面,要是我的水平不比他高就难以让他服气。”陈先生出语惊人,度量更惊人,“所以到了第四个月,我再苦再累也要把原文翻译出来。原来在这个月中,他虽然打出了原文给我,但是他也有翻译的,只是不给我看而已。他把我翻译的跟自己翻译的进行了一番对比,结果发现,我的水平确实比他高一些。呵呵呵……”陈先生摇起手中的蒲扇,飘然若仙。

    “哈哈,此所谓好事多磨吧!”我们也附合着笑了起来。


从头再来

  “《琴轩集》第一册的翻译进行到第四个半月的时候,眼看翻译工作接近尾声了,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陈先生突然声音高了起来,“原来这四个多月辛辛苦苦翻译的稿件,冯锡祺并没有存到U盘上,结果一个不注意,删除了,一切都没有了!四个月的辛苦付出都化为了乌有。”

   “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们在227到石奇老师拿马来西亚网友赠送的《旱龙乡》时,听石奇老师提起过此事。”我们的确听说过此事,但也是无奈的事。

   “冯锡祺老老实实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于是我们的翻译工作又回到了原点,我又跟着辛苦了一次。”陈先生十分坦然地说,“本来我们的计划是花五个月的时间完成《琴轩集》的翻译工作,结果这样一来,花了六个月又二十天的时间。”
   “冯锡祺说,既然这个事情是我造成的,那么这个月的工资我就不要了!”陈先生态度十分坚决,俨然是一位好的尊长,“我说不行,每个人都会出现工作上的失误,既然失误难免,那么就算我自己拿钱,也要支付给他。”我们为陈老先生的豁达折服的同时,对石奇老师的朴实与真诚也充满了敬佩!

    “你们都是性情中人,为了弘扬东莞传统文化而竭尽全力了。”我们也为俩人的义气和执著所感动。

   “于是我把我们整个翻译过程写了封信连同翻译出来的稿子一并送回了家乡。我在信中详细地向家乡汇报了我们实际超支了6700元这样的情况,到底该怎么办就看他们如何处理了。”陈先生本着务实求真的态度,真诚地等待此事的善后处理。

   “说句实在话,当时说好了翻译一本这样的书1万元,但是当中的很多细节我们都没有细谈。”陈先生再次强调着,“首先是原文和译文对照,我们原来都没有说;其次就是我们手上的这套书是第一版的,很多字打不出来,有时候你看到书上的这个字,却未必就是这个字。”

   “这么怎么回事呢?”我们在阅读古文时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造成这样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本书已经经历了几百年,不但经历了战争的破坏,还有些地方被虫蛀了,印书的人毕竟没有经过太深入的考究,而出现了很多错别字。原因之二就是因为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词源的,所以作者所写的一些字,有时也是自己通过本地方言造出来的。”

既推又敲

  “古文翻译中的方言或用典最是普通。但离开当时的语境甚难理解。”我们深知翻译中遇到的此类问题。

    “比如说在《琴轩集》中有这么个字‘虫葛’,我推敲了老半天,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字东莞话读‘急’音,是“青蛙”、“蛤蟆”、“田鸡”的意思。”陈先生想象力极为丰富,“这个“虫葛”和“蛤”都是左型右声的,是相通的。”

   “这个蛤字,我们也知道。但这个异体字就没有见过了。”我们实在不认识这个字,等待着陈先生的进一步解读。

   “是啊!后来我查了康熙字典,查到了‘虫葛’,但是当中说这个是‘蜡烛’的‘蜡’字
,这显然跟原文是不相符合的,解释不通啊!因为出现在《琴轩集》中的‘虫葛’是一首绝句的题目。”陈先生的确胆大心细,于无疑中生疑,对于康熙字典中的解释也能置疑,这正是我们当下做学问的人缺失的精神。

   “因为《琴轩集》当中引用了一个典故:
    相传宋徽宗即位之初,未有子嗣,有道士进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倘形势加以少高,当有多男之祥。”于是就勾起了宋徽宗选石筑山的欲望,一发而不可收,竟至搜刮天下,大兴“花石纲”(往汴京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为一纲),结果民怨沸腾,国力困竭,以致金兵乘虚而入,汴京失守。这座山在汴京东北面的东北边在八卦中叫“艮”故这座堆砌起来的山叫做“艮岳”,也是后来的“万寿山”。而这座万寿山正好堆在汴京“‘虫葛’嘴”这个地方上。也就是说,“‘虫葛’嘴”这个名比“万寿山”还要早。所以,“虫葛”应解作“青蛙、田鸡、蛤蟆”之类。

    所以翻译一首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陈先生不无感慨地道出久压心底的话。

   “这是古文中的方言所至!现代人再读时,极难理解。”我们再被陈先生的钻研精神所感动。

   “又比如说我们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其中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驼蹄弓鹤影,马童醉人前’,如果论平仄,这句诗是不对的。因为上句‘平平平仄仄’,下句必然是‘仄仄仄平平’。再就是这个马童应该是一条河流的名称,所以用这个‘童’字是解不通的。”陈先生若有所思,竭力思辨,“从中,我大胆地怀疑,这个‘童’字并不是原来的字。”

    “这个‘童’字是《琴轩集》中的原字吗?”我们深感疑惑。

    “是啊!但用在此字不通啊!那么到底‘马’字后面的这个字是什么字呢?我躺在床上望着雪白地天花板想了好久……”陈先生做出努力思考状,“突然间让我想到,‘奶’字在东莞话中读‘湩(dòng)’,是仄声,这样就对了!可以解通了!”

    陈先生精神令我们为之一震,可以想像,每攻克这样的一个字,何止捻断数根茎。

    “从这里我可以推断,当时的旧书当中,这个湩字可能被虫蛀了,所以出书的人补了个‘童’字。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是遇上解不通的句子,我们必须大胆地怀疑手头上的版本是否正确。”陈先生的治学已到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境界。

   “顾撷刚先生治学所谓当疑处存疑,无疑处亦须有疑,方是根本。陈先生翻译史籍已得其神髓啊!”我们赞叹不已。

   “又比如,有对联‘道韫诗方就,严安情更浓’。严安这个人一查词典就很容易找到了,可是‘道韫’是谁呢?”陈先生搔了搔花白的头发,似乎若有所思地道,“却没有姓,查来并不容易。要知道,百家姓里面还真不止一百个姓氏呢!怎么找?”

   “道韫,应该是谢道韫吧!”我们插了一句。

   “是啊!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真可谓一筹莫展,”陈先生静了下来,抬头再次望了望天花板,“有一天中午,我躺在床上忽然想起《滕王阁序》中有这样一句话: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于是连忙找出这篇文章一看,果然是谢道韫!”

  “呵呵,神思泉涌,思接八荒啊!谢道韫就是那个咏絮才女哦”我们也由衷地赞叹那个千年前的才女。

       “这里面还有谢道韫的这段故事。原来,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了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有一年的冬天,天上下着大雪。谢安把家人叫来围炉而坐,忽然间,雪下得紧了,谢安问:‘这大雪像什么呢?’谢安哥哥的儿子谢朗说:‘散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所以‘道韫诗方就’就是出自这里。”陈先生颇有成就感地讲述着这个经典的故事。  

曲径通幽


    “翻译《琴轩集》好比唐玄奘西天取经,历经磨难和挫折。只是他们是师徒四人,你们俩而已。”我们风趣地打了个比方。

   “是啊!实际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的难题。《琴轩集》是五六百年前的作品,那时候没有《词源》,所以很多字都是通假的。”陈先生边说边伸手拿出来一本破破烂烂的《词源》,“这就是我最常用的工具书之一。”

   “这么厚的《词源》都翻得面目全非了!真是令人吃惊啊!”我们轻翻已经卷了边的粘满胶布的《词源》,书内扉页上书“一九九六年十二月十八日邓显宗赠”的字样,落款“陈发枝”。

    “这本《词源》是朋友送的,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如何分辨通假字是我们翻译工作的难点之一,”陈先生依旧按照自己的思路一路讲下去,“比如说,在诗里面遇上了‘檐蔔’一词,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静静地聆听着陈先生的陈述,每至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陈先生总能另批蹊径。

    “如果按正常的读音根本就解释不通。后来我想,东莞话的‘檐’字还有另外一个读音读‘蟾’;而‘蔔’字是‘卜’字的繁体,如果读‘卜’,也是解释不通的,于是我又想到了这个字其实在东莞方言中是个是形声字,上形下声。东莞话读“福”。于是我仿佛看到了解释‘檐蔔’一词的曙光了!”陈先生孩子般开心地笑了起来,“我知道有一种花叫‘旋复花’,翻开字典一查,果然查到了!而我们的祖先口传过有一种植物叫‘蟾福’寓意蟾宫折桂、有福气。那么这里的‘檐蔔’其实意思就是‘旋复’”!

    “旋复花,我们也有所闻!但你的推断有点匪夷所思啊!”因为我们对《琴轩集》内容实在太陌生了,无不置否。

    “呵呵,的确有点臆断。但书中此类的例子不在少数。再比如,异体字。”陈先生边说边在旁边写了“上大下弓”这了个字。

   我们一看就傻眼了,还真看不透这是个什么字。

   “你们看。如果写成‘夷’字,是不是大家都认识了,”陈先生如此一提醒,我们恍然大悟,“在《琴轩集》中提到的一个叫‘希夷公’。这一看就知道是个人名,但是这个‘希夷公’到底是谁呢?我在想,这是不是陈抟呢?”

   “希夷公?似乎就是陈抟老祖。”我们模模糊糊有一点印象,但一时也不敢肯定。

    陈先生给我们讲了下面的这个故事,引出一段佳话:

    话说赵匡胤一日闲暇无事,想起恩人卖桃老者。暗思:“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多亏他点化之恩,得恩不报非君子。”遂跨马提刀并带些银两来到华山脚下。

    他到处打听卖桃老人的下落,无人知晓,他后悔当时没有问清卖桃老人姓名住址,只好信马由缰,不觉间来到华山峪口玉泉院。

    赵匡胤走进道观,见香案蒲团,香烟氤氲。他正在出神,见一老道(陈抟)从后堂出来,鹤发童颜,宛若仙人,遂肃然起敬,抱拳作揖说:“打搅了。”老道双手合掌说:“贵人驾到,请坐。”吩咐道童斟茶。

    赵匡胤坐下喝茶,百无聊赖,见桌上摆着一盘棋,情不自禁地问:“老仙翁善下棋否?”老道:“会下,但棋艺不精。”赵匡胤便邀老道下棋,老道说:“下棋如能一局一两银子的,方能引起兴趣。”赵匡胤一听正中下怀,心想,我的棋艺向来无敌手,何不乘机赢他,遂说:“愿意奉陪。”
于是各取出一两银子,两人便下开了,第一局老道赢了,第二局老道故意输了,说:“今天有缘相会,咱到山顶上下棋如何?”此时,赵匡胤赢了一局正在兴头上,心想,老道的棋艺平常,我十拿九稳赢他,便欣然应允。

    老道头前带路,赵匡胤后行,上到了东峰,过了鹞子翻身,来到一处孤岭的顶端。只见高耸入云,四周皆悬崖绝壁,深不见底,喜得赵匡胤连喊:“妙哉!”老道说:“此乃汉朝时期卫叔卿博台,在此下棋,颇有雅趣。”于是叫来清风、明月二童子,摆好棋子,斟上山茶,又下起棋来。

    一局、二局、三局,赵匡胤局局皆输,越输越急,越急越输,连银子、马匹、战刀全都输光了。

    老道不愿来了,可是赵匡胤仍然不服,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何足道哉。要求再来最后一局。老道说:“那你准备输什么?”赵匡胤已无物可赌,望一眼华山,信口开河地说:“咱来赌华山,我输了这华山归你。”老道说:“此话当真?”赵匡胤说:“一言为定。”老道当即表示:“我要输了,把我赢你的所有东西如数奉还,但是空口无凭,得立约为证。”

    赵匡胤心想:这华山也不是我的,输了何妨,我若赢了,刚才输的东西得全还给我,不由暗中好笑。

    老道早有准备,把文房四宝都带来了,遂叫清风、明月磨墨展纸,让赵匡胤写好文约,二人又下起来了,这一局赵匡胤下得非常认真,结果又输了,他无可奈何地说:“你真是神仙,我算服了。”老道遂稽首说:“谢主隆恩。”赵匡胤一愣,问道:“你说什么?”老道说:“我主日后必有九五之尊,封我是神仙,故而谢恩。”

    赵匡胤顿时后悔起来,我如果是真命天下,还未登基就封了神仙,输了华山,这华山将来难道就成为我管不了的地方啦?他忙伸手去抢文约,不料文约不但没抢到手,反在文约上印了指印。

    老道哈哈大笑说:“我主既写了文约又按了指印,君无戏言!”遂把道袍袖子往上一扬,吹了一口法气,见文约飘飘荡荡飞到南天门对面三公山上,贴在一块长方形大石上面,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隐约中显露出一行行字迹。

    匡胤一看无法挽回,便耍花招说:“华山我卖给你了。”他指着一棵杮树说:“杮(是)树不卖。”老道这时才说:“我就是你要找的卖桃老者,姓陈名抟。”赵匡胤心喜异常,说:“不知仙师就是恩人,请受我一拜。”陈抟忙说:“君不拜臣,请起。”赵匡胤向陈抟请教棋中奥妙,陈抟说:“弈棋如两军对阵,将军若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傲兵轻敌会招致失败。”遂向他传授《孙子兵法》战略、战术。

    赵匡胤牢记教诲,下山而去,后来果然当上了皇帝。于是降旨免去华山所有田赋。从此在民间流传着:“山是道家山,树是皇家树,华山不纳粮,不准乱伐树。” 

    后来,陈抟去世了,赵匡胤就封陈抟为“希夷公”。

   “于是我又查陈抟这个人的资料,一查,果然查到了,希夷公就是陈抟!”陈先生心情大悦,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翻译古文的确需要广博的知识。”我们大受启发。

   “我用‘无头公案’来形容类似这样的难题,我们遭遇了不少,但也一一解决了。”陈先生知难而上,愈挫愈勇的精神昭示着《琴轩集》翻译工作者的艰辛付出。

上下求索  
         2011610我们再次如约来到陈发枝先生的家,这已经是二访了,大家彼此也算是熟人了。
我们开门见山地询问:“陈先生,《琴轩集》的翻译工作进展如何?”


    “第二册基本翻译结束了。”陈先生非常自豪地说,并从书架上的塑料袋里拿出部分译文让我们浏览。

    翻阅着手中厚厚的一摞手稿,阅读着一篇篇的译文,欣赏着上下左右的补注,还有不少的粘贴的字条……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寻觅着翻译者的勤奋的踪迹,追寻着本土文化守望者的执著……

    “《琴轩集》一共五册,我们的翻译工作大概需要三年时间。今后的路还很长,许多不可知的困难还会出现……”陈先生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着眼于今后的困难,的确是位智者的思考。

    再次打量陈先生的陋室,十几平方的青砖老屋,板砖铺地,四壁皆空,唯墙上有自己不同时期的照片三张,以示鞭策吧!尚有手摇轮车两部,其一已坏。另无长物,仅书架一堵,半环木床,床头有台灯一座,以佐夜读,放大镜两只,供其阅读……

    再观陈先生,虽然命运多舛,却自强不息,生命之火总是愈燃愈烈,渐成燎原之势,历经七载,一部堪称东莞本土文化经典长篇小说《旱龙乡》悄然问世……此为盲左腐迁乎?

     陈先生身残志坚,不坠青云之志,常怀千岁之忧。虽已古稀之年,却无丝毫颓意,一部五册的明代陈琏先生的《琴轩集》的翻译工作已近过半,我们知道,陈先生为东莞文化的传播一直行走在路上……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也!”不正是印证了陈先生一类人对于学问孜孜不倦地追求的这种精神么?

    陈先生为东莞文化的传播、继承、推广不惜余力,为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奔走呐喊……曹孟德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不正是陈先生的真实写照么?

    “路漫漫其修长,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面对漫长的人生之发出了如此的感慨。

    陈发枝先生、杨宝霖先生、冯锡祺先生和像他们一样为为弘扬东莞本土文化而求索人,他们今后的路还很长,可先生们早已一无返顾行走在前进的路上……

    我们知道,前进的路上,他们并不寂寞,因为还有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正在为东莞文化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