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新电影粤语:农耕文明并非“桃花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45:07

农耕文明并非“桃花源”

2011年09月23日 09:57:50 专栏作者:党国英 编辑:仇广宇 星评

字号T|T 打印 分享    

提要:农耕社会不是《艳阳天》《创业史》所描述的社会,倒像是陈忠实《白鹿原》里的社会。山清水秀大抵不假,人际和谐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社会

  农耕文明并非“桃花源”

  文/党国英
    (声明:任何网站禁止转载)

  农耕社会不是《艳阳天》《创业史》所描述的社会,倒像是陈忠实《白鹿原》里的社会。山清水秀大抵不假,人际和谐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社会

  人类退回到农耕文明时代,是不是有利于环境保护?答案似乎是肯定的。但认为只有退回到农耕文明时代才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恐怕是犯浪漫主义的毛病。

  我还要讲讲那个老掉牙的故事。说一个穷人在海滩上晒太阳,晒的方式自然是农耕文明的方式,没有防晒霜,没有香槟酒,晒完以后也不会住到五星级宾馆冲个凉水澡。另一个富人不理解,以为这穷人太懒,放弃了致富的机会。富裕后又能如何?富人的答案,还是说富裕以后可以有休闲时光,可以晒太阳。穷人嘲笑富人:我不已经在晒太阳么?

  在大酒店圈占的海滩上晒太阳,与在小渔村的码头边晒太阳,究竟有多大的福利差异,全看人的心理评价。如果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区别就是晒太阳的方式不同,我自己也愿意去鼓吹人类应该退回到农耕时代去。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农耕社会不是《艳阳天》《创业史》所描述的社会,倒像是陈忠实《白鹿原》里的社会。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社会,又不肯读书思考,便会以为那必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丰人俭的社会,也是一个长幼俨然,尊卑有序的社会;总之,是“天人合一”的社会。其实,在典型的农耕社会,山清水秀大抵不假,人际和谐则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是以人身依附为特征的社会,用我家乡的话说,叫做“人欺负人”的社会。

  产业部门简单的生产方式,必然决定人身依附关系的发生。因为主要社会阶层都依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处于附庸地位,社会就产生不了超脱于生产的公共部门,在一个村落里更没有独立的公共权威。这里也有公共事务,但那是宗法领袖的兼职事务。在农业村落里,因为大家自给自足,没有建立在互通有无基础上的买卖关系,换取公共服务的筹码便只能是非物质的东西,这就是公共事务以外的服从。这里的公共服务主要是内部秩序的维护和对外的安全保障。特别在对外冲突中,乡村领袖承担很大风险。他们的风险收益是公共事务以外发生的家族成员对他们的依从。

  服从的含义是社区成员大大压缩自己的私人活动空间,将大量现代人看来是纯粹私人的事务变成“公共事务”,并交由社区权威来控制;社区权威对这类事务制定一种规则,谁违反规则,就给予谁惩罚。权威的产生,自然是不需要民主的。宗法关系,官府背景,或暴力资源,都会是最主要的决定权威产生的因素。

  上面的说法是逻辑演绎,真正的农耕社会图景也大抵如此。农耕社会的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压缩了自己的私人活动空间,从一部《礼经》便可看出个大概。小到吃饭穿衣,大到婚丧嫁娶,都有过了头的规矩。尊卑长幼之间更是有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所以,鲁迅先生便说礼教社会是一个“吃人”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