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机场酒店:重庆日报:重庆市55万困难群众告别"蜗居" 住上新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47:51
 

渝中区牛角沱至李子坝拆危建绿前的危旧房。 文国斌 摄

  日前,市民在渝中区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参观游玩。据了解,自该遗址公园修复工程竣工并免费开放以来,吸引了众多市民参观,不少游客称赞这里充满文化气息,很好地保护了重庆的抗战遗址,并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好的休闲游览场所。记者 熊明 摄

  “鞋盒子”,是武荣惠老人对自己以前住的老房子的称呼。

  2008年4月,重庆主城启动大规模危旧房改造时,74岁的武荣惠已在十八梯老街住了46年。

  这间43平方米的老屋最多时住了一家七口,异常拥挤。无奈之下,武荣惠将它隔成三个“鞋盒子”,三个女儿挤一间、两个儿子住一间、她和丈夫占一间。

  “鞋盒子”阴暗、狭窄、闷热,让人难以忍受,但最让武荣惠老人头痛的还是“方便”问题,“没有厕所,去公厕要带月票,人多的时候排队,只能硬憋着。”

  住在危旧房里,除了生活不便,更大的问题是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安全问题,是七星岗街道兴隆街社区1900多户居民的心病。2006年6月和8月,两场大火吞噬了100多户居民的家,可是,不到两米宽的老街巷道竟没有一处消防栓接口,消防官兵赶到后只好望火兴叹。

  自2008年4月至今,经过三年攻坚,已有15.87万户、55.55万人像武荣惠一样,告别了狭窄拥挤的“蜗居”,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一场破解“繁华与落后仅一墙之隔”的硬仗,改善困难群众的生活环境

  实施危旧房改造工程,不仅给市民带来生活环境的改善,也让市民对幸福生活有了更多期盼。

  “繁华与落后仅一墙之隔”,曾是不少游客对重庆的评价。

  直辖10年过去了,代表重庆形象的主城,仍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解放碑高楼林立,人潮涌动,一派繁华景象,而数百米外,无论十八梯还是李子坝,房屋破败不堪,遮风挡雨的篾折、油毛毡、破布显得格外刺目,宛如城市光洁脸面上的“伤疤”。

  强烈的反差,让不少人这样描述重庆:可以晚上看,不能白天看;可以远处看,不能走近看;可以天上看,不能地上看。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作为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和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重庆理应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更高追求。

  “这是一项庞大而艰难的工程。”副市长凌月明如是评价。

  2001年至2007年,主城各区共改造危旧房900多万平方米。“现在的难题是,用三年时间,完成比前七年还要多的工作量。”

  不仅如此,危旧房拆迁原来靠的是市场运作,只要有经济效益的地块,开发商早就捷足先登了。即将拆迁的地块,无论是区位条件还是地理环境都非常棘手。

  “危旧房拆迁难的后面,更存在深层次的症结。”重庆社科院研究员许玉明在调查中发现,拆迁改造承载多层次的民生诉求。一方面,一些片区内居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谋生技能,急需长远的救济保障。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区域的外来人员相对集中,他们在社会保障、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方面都难以享受到城市人群的同等待遇,由此可能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

  既然难,既然亏,为什么还要做?

  “改善民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只有政府出手。”凌月明表示。

  拆迁不是跟老百姓抢地盘,重庆破解“天下第一难题”

  拆迁拆违素来号称“天下第一难题”,因为它既有很强的政策性,又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群众的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但在重庆主城区3年拆迁1200万平方米危旧房过程中,未发生大规模到市集访、群体性事件和恶性案件。

  “和谐拆迁”是如何实现的?

  市城乡建委主任、市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程志毅介绍,三个关于加快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实施意见(渝府发[2008]36、37、38)出台,奠定了重庆危旧房改造“阳光拆迁”的基调。

  对于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人口在2人及以下的,现住房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按建筑面积30平方米给予等值或实物补偿安置,家庭人口在3人及以上,现住房建筑面积不足45平方米,按建筑面积45平方米给予等值货币或实物补偿安置。

  此外,政策对被拆迁人在子女义务教育、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及就业、培训、医疗等方面也给予了非常人性化的考虑。

  为了摸清群众诉求,重庆先后20余次修改补偿安置方案,涉及各类惠民政策投入上百亿元。这些政策性投入,包括危旧房改造配套政策、拆迁补偿安置政策、安置房建设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四大类上百项条款。

  为了提高改造效率,市政府成立了危旧房改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乡建委,下设建设、宣传和综合协调工作组、土地整治储备及拆迁安置工作组、统筹资金工作组、维护稳定工作组,由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组成。

  针对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济负担重、人员安置难等历史遗留问题,市政府设立由市城乡建委、市国土房管局、市国资委和市监察局等部门组成的市级部门联席会制度,协调国企搬迁问题。

  作为重庆市母城和中心城区,渝中区被称为“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承担了全市近1/3的危旧房改造任务,被比喻为辽沈战役中的锦州之战。

  “拆迁不是跟老百姓抢地盘。”渝中区区委书记刘强表示:“危旧房改造工程涉及全区1/3人口,政府首先考虑的是民生,其次是环境改造,最后才是全区的发展。”

  重庆创造性地出台了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化解拆迁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所谓风险评估,就是深入细致地进行宣传,对拆迁户讲拆迁的好处;把拆迁政策讲清楚,落实搬迁步骤。涉及分户补偿等问题,具体解决疑难。如果95%以上愿意拆迁,基本风险消除,剩下的5%还要继续做工作,如果有部分拆迁户不同意,就坚决不干,有效消除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重庆把危旧房改造是否给困难群众带来更大的福利,作为对主城各区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制度上保障了老百姓的利益。“著名经济学家、中国问题学研究会会长胡星斗认为,重庆通过危旧房改造实现扶贫济困,老百姓生活发生了逆转,堪称协调、均衡发展的“重庆模式”。

  对于重庆而言,危旧房就是影响城市形象和品质的那块短板。

  调查显示,主城区危旧房改造片区中60%以上属困难群体,没有条件改造房屋,更没有能力购买新房。

  2008年4月,市委书记薄熙来在渝中区、南岸区调研时指出,市内有的地方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危旧房屋,反差很大,当领导的不能无动于衷。“危旧房改造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环境工程、经济发展工程……运作好了,能扩大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和生产要素的进入,对重庆未来的良性发展大有益处。”薄熙来说。

  在同月举行的主城区危旧房改造动员大会上,时任市长王鸿举表示,直辖以来,主城城市建成区从200多平方公里增加到4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现在的工作重点是改善仍居住在危旧房片区中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

  重庆为此划定了299个危旧房改造片区,涉及房屋改造总量约1000多万平方米。

  市长黄奇帆宣布,重庆将结合危旧房拆迁,在主城约100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上,规划布局20~50个居民聚居区,筹集资金建设一批安置房,让被拆迁群众有房住。

  改造与保护并行,重庆释放民生经济城市环境综合效益

  “千城一面”是不少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通病。不少人担忧:当一片片危旧房被推倒,重庆的人文气氛和文化元素会不会被抹杀,城市的快速发展是否会消弭了山城原有的特色?

  重庆危旧房改造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为城市未来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重庆市加强拆后建设管理,突出重庆城市特色,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整体推动长江、嘉陵江两江四岸城市规划建设,打造亲山近水、观山览水的独特风貌。

  结合重庆市建设“宜居城市”、“畅通城市”、“平安重庆”、“国家园林城市”的发展要求,危旧房改造确立了“减量、增绿、留白、整容”的原则。

  减量:疏解人口,降低城市容积率,改变重庆水泥森林的形象。

  增绿:危旧房改造后的土地一半用于绿化。

  留白:修建广场,优化城市公共空间。

  整容:对一些没有拆迁的小区进行功能完善和立面整治。

  清晨聆听小鸟歌唱,漫步在清幽的石板路上,沐浴着江畔的徐徐河风……如此舒展的环境,曾是市民心中的宜居之梦。为了实现市民的宜居梦想,各区拿出了最好的土地——

  渝中区牛滴路危旧房片区紧邻闹市,可谓寸土寸金。然而,渝中区在危旧房拆完后不再新建房屋,而是建一个长1.8公里的亲水滨江公园。大渡口区在原重钢集团的百花村危旧房改造片区,启动生态文化走廊建设,打造一个长达12公里的“城市阳台”……

  自2008年开始大规模实施危旧房改造以来,主城各区建成集中绿地152块、182.52公顷。如今,行走在重庆的大街小巷,映入眼帘的是鲜亮而浓郁的绿。

  重庆在处理危改与城市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关系上的思始终是渐清晰的。为了留住城市回忆、留住时代文化,各区在实施危旧房改造前,对辖区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调查,并与有关市级部门共同研究制订保护方案。

  李子坝有很多抗战文化遗迹,没有兴建公园前,这里是一些老式的瓦房和棚户。渝中区政府把该遗址的修复改造与滨江沿岸的绿化结合起来,打造一座融滨江公园与文化遗址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去年8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考察时,对渝中区政府投资4.5亿元实施抗战遗址保护,妥善安置居民,改善城市景观和提升文化品位的做法给予肯定,“渝中区全面规划、整体保护抗战遗址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少见的”。

  在危旧房改造步伐中,重庆成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10月,有着“西部第一高楼”之称的嘉陵帆影正式动工兴建,标志着化龙桥片区向现代服务业中心跨越;解放碑较场口至小什字区域,有着“西部华尔街”之称的金融街在建设中;修建于清末明初的巴南鱼洞老街,借危旧房改造“变身”为类似于磁器口的特色商住区……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秘书长石楠认为,重庆进行的城市改造,不仅带来城市形象的大提升,还为这座城市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改造所带来的民生、经济、城市环境等综合效益已逐步体现。

  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新生活,重庆全力打造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一个城市是否有魅力,不是看其楼盖得多高,而是看其个体生命的状态、日常生活的丰盈与否。

  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而言,拥有一套房子,一个温暖的家就是最大的幸福。对于政府来说,则是如何加大民生投入,增强市民的这种主观感受。

  “是危旧房改造,让我感受到城市的新生活。”虽然搬到新家已有两年,何益钦仍然叨念危旧房改造的好。以前,他居住在弹子石操坝子,出门就得爬坡,到弹子石正街都要走十几分钟。那时治安不好,晚上吃完饭后只有呆在家里。

  如今,何益钦住上了东海星洲的商品房,“吃完饭可以在小区散步,还可以逛永辉超市。”

  家住新桥新村的杨中华在家中排行老二,1960年起就住在沙坪坝中心岛内。后来兄弟姊妹陆续成家搬出去了。自己和母亲、妻儿继续住在2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以前住房实在太挤了,儿子找媳妇都没有着落。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现在,儿子娶媳妇也有底气喽!”坐在两室一厅的新家内,杨中华憨厚地笑起来。

  市城乡建委提供的数据显示,重庆主城区三年危旧房改造共拆迁1200多万平方米,购、建安置房1000多万平方米,包括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等5万余套,新建安置房9万余套。这些房子切实殷实了市民的“家底”——2008年楼市低迷时,渝中区政府购买“叠彩城”,价格不过2000多元/平方米,现在涨到7000多元/平方米。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崔之元认为,“源于2008年的危旧房改造,成为此后轰轰烈烈的公租房建设的肇始。”在启动危旧房改造后三个月,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召开,市委书记薄熙来首次提出“五个重庆”的战略目标,“宜居重庆”名列第一。此后,城中村改造、城市广场建设和主干道环境综合改造相继启动,成为“宜居重庆”的亮点。

  “危旧房改造是‘五个重庆’建设的重要内容、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缩差共富的生动实践。”程志毅讲到。在三年危旧房改造过程中,重庆先后实施了多项改善老百姓生活的举措,包括“民生十条”、“‘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共富十二条”等等,涉及群众吃、穿、住、行等方方面面。

  2010年,在 “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重庆从6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首次获得 “最具幸福感城市” 称号。

  重庆宣布,“十二五”期间,将在西部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

  记者 廖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