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委托人 委托人:重庆市高2011级高三(上)期末考试(一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6:06:56

重庆市高2011级(上)期末测试卷

语 文 试 题

 

       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l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至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博弈    峥峥誓言    绯闻(fēi)     茅塞顿开(sè)

       B.渡假    意气用事    噤声(jìn)    拾级而上(shí)

       C.部署    一幅对联    咯血(gē)    海市蜃楼(shèn)

       D.启封    推心置腹    掇拾(duō)   令人昨舌(zé)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爱尔兰踢踏舞剧《大河之舞》的第四代舞后雪莱,去年7月底来京演出时就宣布“挂靴”。现在却           了,昨天在北京宣布自己将领舞下月开始的中国巡演。

       ②市治安总队危险品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对于那些进货渠道不规范但是质量合格的烟花爆竹产品,有关部门收缴后,将不再          销毁,而是低价拍卖。

       ③只要努力奋斗过,我们就不会辜负父母的教育和期望,就       于自己的青春,就会拥有如诗的未来。

       A.食言    一概    无愧                   B.失言    一齐    无愧

       C.失言    一齐    不愧                   D.食言    一概    不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的这些散文,曾有十多篇在本报刊登过,因为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作者才连篇累牍地写下去。

       B.虽然作者名不见经传,但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我等难以望其项背。

       C.赛场上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管理层面腐败频现,中国足球的现状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看来只有整顿才能重生。

       D.父母们一开学就将整个学期的生活费打到孩子的卡上,但这些刚进大学的宝贝们却不是从长计议的人,他们很快便把钱花得差不多了。

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该杂志10月出了一期留守儿童生活专刊,那些文章中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阅读之后,人们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B.近年来,一些地方不惜重金招揽各类人才,却忽视身边的人才,出现了远方的“和尚”来“念经”,身边的“孔雀”“东南飞”。   

       C.上海世博园中的中国馆如同一枚红彤彤的中国印,让参观者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无限魅力,触摸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脉动。

       D.甄子丹主演的新片《叶问2》上映才6天,就遭遇网络盗版重创,估计票房损失高达3亿元之巨。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对治疗细菌感染有效以前,人体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细菌感染(各种炎症)。千百年来,大量的细菌感染曾是无药可治的绝症,造成了难以计数的人死亡。自从青霉素揭开了抗茵药物家族拯救人类生命的序幕以来,人类平均寿命至少增加1 0多岁.于是,人们乐观地认为,抗生素已经彻底解决了细菌感染的问题。

       但是,抗生素问世82年的短暂岁月清楚地告诉我们,抗菌药物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杀死细菌,但总有一些“狡猾”的细菌没有被杀死,而是产生耐药基因,这种基因在这个细菌的下一代继续保留,于是出现耐药性越来越高的新一代细菌,称之为“超级耐药茵”(superbugs).人体一旦感染了这样的耐药性细菌,就会出现无药可医的境地,犹如回到了82年前的时代。

       “超级耐药茵”不是现在才知道的事情.可以说,从抗生素发明的那天起,“超级耐药菌也就“应运而生”了,从细菌的耐药发展史可以看出,一种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就有—批耐药菌株相应出现。开发一种新的抗生素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代耐药菌的产生只要2年的时间,抗生素的研制速度已赶不上耐药茵的繁殖速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而到了1999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到2000万。

       现在医院里的真实情况是:明明知道病人是细菌感染了,但各种抗生素用上后没有效果,即使所谓的最新最高效的抗生素也无法控制,最终眼睁睁地看着病人死亡,其原因就是“超级耐药茵”引起的感染。大量耐药菌的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导致细茵感染的机会越来越多。

       看到国内媒体最近“大肆报道”令大众恐慌的“超级病菌”,感到事情的真实面目并非如此。此事的起因是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传染病势》8月11日刊登了一篇文章,警告说,他们已经发现一种“超级病菌”,它可以变得无比强大,抵御几乎所有抗茵素.目前,这种“超级病菌”已经从南亚传入英国,最近已经有50列病例在英国确诊。同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也已经发现了感染者,科学家担心将会全球蔓延,《柳叶刀传染病》杂志称,疫情需要密切关注,呼吁新药的出台。

       其实,《柳叶刀传染病》杂志报道的这种“超级病菌”只是多年来抗生素与细菌之间较量史上的一曲而已。对于“超级耐药菌”,人类已经有几十年较量的经历,新的抗击“超级耐药菌”的药物相信不久也就会问世。

       对于细茵感染,要想预防还是有路可走的.最后的方法是快速地确诊,并将感染者迅速隔离,就可以阻止细菌传播。大众不必“杞人忧天”。

       归根结底,还是回到“老生常谈”的问题上来:抗生素的滥用。不解决滥用问题,带来的可怕后果是:有朝一日病菌耐药性“进化”速度远超抗生素的研制速度,我们又将回到抗生素诞生前的黑暗岁月。

5.下列各项中对“超级耐药菌”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    )

       A.抗生素发明以后出现的繁殖速度极快且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细菌。

       B.未被抗菌药物杀死而且产生了耐药基因的细菌。

       C.保留了上一代细菌的耐药基因而且耐药性越来越高的新一代细菌。

       D.新的抗生素出现以后相应出现的耐药菌株。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超级病菌”的“真实面目”的一项是                              (    )

       A.“超级病菌”可以抵御几乎所有抗菌素,将有可能在全球蔓延。

       B.“超级病菌”其实就是“超级耐药菌”,并不是现在才被人知道的。

       C.“超级病菌”并非完全无药可治,新的抗菌药物有可能不久就会面世。

       D.“超级病菌”的传播是可以阻止的,并没有媒体报道的那样恐怖。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了福祉,同时也给人类造成新的医学难题。

       B.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是全世界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的重要原因。

       C.耐药菌迫使人们不断开发新的抗生素,新抗生素的使用又会出现新的耐药菌,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D.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耐药菌”肆虐的根源,因此,解决滥用问题,可以从根本上阻止“超级耐药菌的传播。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②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予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新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授诸地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有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注】①文与可:即文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善画墨竹.他与苏轼是表兄弟,曾任洋州(今陕西洋县)知州,筼筜(yún dāng)谷:在陕西洋县西北,谷中多生竿粗节长的筼筜竹。偃竹:迎风斜仰、起伏不平状之竹。形容其积极向上生长不息的气节。

    ②蜩(tiáo)腹蛇蚹(fù):蝉;蛇腹下替足爬行的横鳞,竹初生时为笋.其状似此,

    ③彭城:徐州。④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少:稍微

       B.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口实:话柄

       C.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老:养老

       D.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废:废弃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体现了文与可绘画之“法”和他“于予亲厚无间”的一组是(    )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              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

      A.                                                      B.

       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袜材当萃于子矣

 

 

       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C.                                                         D.

吾将以为袜材                        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竹子一长出来就是节、叶具备的整体,而不是按不同部位分别长成的,因此在画竹时也应当“先得成竹于胸中”。

      B.苏轼和文与可围绕“竹长万尺”与“用绢二百五十匹”书信互答,看似讨价还价的玩笑,实则是对画竹技艺的探讨和交流。

      C.全文以画竹为线索来安排材料,前半部分侧重叙事,后半部分侧重说理,看似随笔挥写、流于零乱,但实际上无一不与画竹有关。

       D.本文叙述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及相关事情,还展现了文与可画竹的技艺和为人的风范,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怀念之情。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并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的部分断句。(3分)

可大 。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

                                                  (取材子《韩非子·说林下》)

   (2)将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3分)

译文:                                                                

②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4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注】①貂锦:汉代羽林军穿锦衣貂裘,这里借指精锐将士。

   (1)一、二句刻画了唐军将士怎样的形象?(2分)

 

 

 

 

   (2)三、四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渐车帷裳。(《诗经·卫风·氓》)

   (2)              ,札札弄机杼。(《迢迢牵牛星》)

   (3)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5)孙犁的《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被视为“         ”的主要代表作。

   (6)《等待戈多》的作者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           ,他在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秋之声

丛维熙

    ①黄昏时分,上街散步,遇到一个肩挑蝈蝈笼子的老汉,串街走巷在叫卖蝈蝈。笼子里此起彼伏的蝈蝈呜叫声,顿时给京城送来了乡野的浓浓秋意。我走上去买了两只提回家里,挂在了阳台上。

    ②在窗外的蝉鸣之声,流露出凄惶之时,蝈蝈以一曲曲高亢的秋歌,取代苦蝉单调的噪音,实在是一种享受.我的童年是在冀东农村度过的,记忆中曾留下蝈蝈的鸣秋声声;因而我的认知中,蝈蝈是人类生活的知音,是秋天写意的自然画师。此时我将这个秋天的歌王,高悬于我的窗外,它的声声秋歌,能使我有一次童心之旅,让我在黄昏斜阳的年纪,回眸人生只有一次的童真,那是人生中难以寻觅到的一种痴醉。

③童年时的我,每到秋天来临之时,都要钻进红高粱地里,与小伙伴—起去逮蝈蝈.青绿的高粱叶片锋利如刀,我们赤裸的胳膊被划出一道道血迹,但听蝈蝈一叫,就好像贴上了止疼药似的,而把在高梁里钻来钻去的艰辛忘得一干二净了。我们拔来青草为它絮窝,摘来它爱吃的南瓜花供它食用,然后就躺在土炕上,静听它一曲曲“声声蛮”和“声声乐”的秋歌了.蝈蝈是个非常不错的歌手,不像夏天的苦蝉,吐出来的都是刺耳的噪音;它是喜剧演员,歌声不仅高昂亢奋,而且底气足得一口气能唱上一袋烟的光景;因而家乡的女娃,给它起了个人性化的别名:哥哥。因为蝈蝈中的雄性,才具有吟唱的生理本能。

    ④有一天,高悬于天空的一轮秋月,把清冷的月光洒在我的床前,正当我枕着两只蝈蝈的歌声入梦之际,它们忽然停止了歌唱。我觉得有点怪异,走到阳台一看,吓了一跳——一只毛色黑白相间的家猫,不知何时从开着的窗子,跃上了我家的阳台,它两眼闪烁出绿色的幽光,一动不动地盯看着悬于空中的那只蝈蝈笼子。我走出来,那只猫虽然立刻跑了,我还是摘下笼子,以示对蝈蝈受惊后的安慰.

    ⑤但是当我回到床上以后,蝈蝈像是被惊吓住了似的,再也不开口吟唱这秋天的银色月光了。这个场景,让我顿时想起了一件几乎被岁月遗忘了的遥远往事:

    ⑥上个世纪饥饿的60年代初期,我正在海滨一个劳改队接受惩罚性的劳役。到了秋天高粱红了之后,蝈蝈不知人间的饥饿,便在青纱帐里,撒欢地叫个不停.这真是绿色天使们的厄运到了,囚徒们寻声而去,先搓下高粱粒当充饥的主食,再把那些大肚子蝈蝈逮着,当成副食一块吞下肚子。那是十分原始并非常惨烈的生存的镜头:一些耐不住饥饿的大肚汉,把蝈蝈的翅膀揪下来,再把带刺的腿拔下来,然后便将整个蝈蝈塞进嘴里,囫囵个儿吃下去。在那些年头里,我觉得蝈蝈的叫声和饥饿的劳改犯的呻吟合二为一,音符里似乎死了“声声蛮”和“声声乐”的豪气,而变成“声声哀”和“声声怨”的一曲曲哀鸣了。在社会不同层次的群落中,也许只有经历过我这样的“马拉松”式的苦难部族,才能从它们的歌声中,倾听到大自然之外的另一种人生旋律。

    ⑦蝈蝈终于又开始歌唱了。由于记起了历史的昨天之故,我辗转反侧,久久难成眠。我想:我能活到人生四季中的秋季,实属是不幸群落中的一个幸运儿,多少与我同命运的同类,生命都在苦难中化为宇宙之间的灰尘了,而我却能在银色的月光下,像我的童年时日那样,倾听来自大自然的秋声,简直是一种超期服役的可贵享受.不是吗?记得,在中央电视台“夕阳红”的节目序曲中,形神若同老顽童的歌词作家乔羽,曾写下如是的歌词:

    夕阳是迟到的爱,

    夕阳是未了的情。

    ⑧蝈蝈虽然不知人间事,听不懂这支歌儿的含意,但它是痴迷于秋天的歌手,在秋风叶落中夕阳唱晚,撩逗起人生悲欢离合的回忆和对明天深远的情思……

                                                                   (有删改)

14.作者为什么要从街上买两只蝈蝈提回家里?请根据文意概括作答。(4分)

 

 

15.全文是围绕“秋之声”展开的,请分析作者的思路。(6分)

 

 

16.请赏第⑥段中“音符里似乎死了‘声声敲’和‘声声乐’的豪气,而变成‘声声乐’和‘声声怨’的一曲曲哀鸣了”这个句子的妙处。(6分)

 

 

 

17.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在第⑦段中说他已经“活到人生四季中的秋季”所持的情感和态度,并简要评价。(6分)

 

 

 

六、(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8.请将下面的语句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写出排列序号。(4分)

       ①我只是偶尔发现鸽子们飞过低空,几乎再也看不见其他鸟儿

      ②但我从来没有看见过鸟巢

      ③于是我常思考,从什么时候开始,城市的天空就停止了鸟儿的飞翔呢

      ④甚至连我们在乡村十分瞧不起的乌鸦窝,也照例没有

      ⑤我上班的大院里,也有一些象征性的树

      ⑥在县城生活了整整四年

      ⑦老气横秋的梧桐,叶子扁长的棕榈,修枝剪叶的矮丛植物

19.请在下面文段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如今,面对食品中各种化学添加剂的泛滥成灾,以食为天的民众不由得犯难了,是放心吃呢  ②  何处寻觅一片风平浪静的食品安全港  ③  怎样构筑食品安全体系  ④  近日,卫生部发布了  ⑤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⑥  其中第二章第九条规定  ⑦  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级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⑧  办法中类似的许多规定,有针对性也不乏前瞻性。该管理办法若能落实,当可大大缓解当下的食品安全焦虑。

    答:①                                        

 

 

 

 

 

20.综合下面三则新闻,用一句话表达你的看法。(4分)   

2010年10月16日,一年轻司机在河北大学校区内撞倒两名女生,一死一伤,不但没有停车,反而态度嚣张,高喊:“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是李刚!”

2010年10月20日,西安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倒骑电动自行车的女服务员,下车后发现伤者在看自己的车牌号,药家鑫拿出刀子,对其连捅8刀,致其死亡。

2010年11月27日,武汉一个驾驶广本汽车的司机当众掌捆一对“挡道”的母女,还扬言称“就是打死了你,你的命都没我这辆车值钱”。

    答:                                                                     

21.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总字数不超过80个字)(4分)  

 

答:(1)内容:____                                                                     

               (2)寓意:                                      

七、写作(本大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场大型运动会上,某跳水运动员10米板跳水大失水准,失去了预想的奖牌。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该运动员失声痛哭,埋怨场内环境过度嘈杂,观众的叫喊声音影响了自己的发挥。他的埋怨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要求:①自选角度;

    ②自主立意;

    ⑤自拟题目;

    ④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⑤不少于800字;

    ⑥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译文]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
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
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看去,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急速起身跟住它,动手作画,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隼俯冲下搏,
稍一放松就消失了。与可告诉我的是如此。我不能做到这样,但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这样做的道理,但不能做到这样,是由于内外不一,
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所以凡是在心中有了构思,但是作起来不熟练的,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子由写了篇《墨竹赋》,把它送给与可,说:“丁厨子,是杀牛的,但讲求养生的人从他的行动中悟出了道理;轮匠扁,是造车轮的,但读书的人赞成他讲的道理。
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子由没有作过画,所以只得到了他的意蕴。象我这样的人,哪里仅仅是得到他的意蕴,
并且也得到了他的方法。与可画竹,起初自己并不看重。四方的人们,带着白绢来请他作画的,在他的门口脚与脚互相碰踩。与可讨厌他们,把白绢丢在地上骂道:“我将用这些白绢做袜子!”
文人们传道着他的话,作为话柄。等与可从当洋州太守回来,我正任徐州太守。与可把信寄给我说:“近来告诉文人们说:‘我们画墨竹这一流派的人,
已传到近在徐州的苏轼,你们可去求他画。’做袜子的材料会聚集到您那里去了。”信末又写了一首诗,它的大概意思说:“打算用一段鹅溪绢,画出寒竹万尺长。”
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必须用绢二百五十匹。知道您是懒得动笔,希望得到这些绢罢了。”与可无话可答,就说:“我的话错了,世上哪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我就证实它,回答他的诗说:”世上也有八千尺长的竹,月光洒落空庭照出竹影这么长。”与可笑起来说:“苏先生真会说呀!但二百五十匹绢,我将用
它们买些田回家养老啊。”即把所画的筼筜谷倾斜的竹子送给我,说:“这竹子只有几尺高,但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还令我作《洋州三十咏》,
《筼筜谷》是其中之一。我的诗说:“汉水的高竹贱如蓬草,斧头哪曾放过竹子?估计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与可当天与他的
妻子在筼筜谷游玩,煮笋晚上吃,打开信得到了这首诗,忍不住笑起来,喷饭满桌。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在陈州去世了。这年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晒书画,看到这幅《筼筜谷偃竹》,放下画卷痛哭失声。从前曹孟德祭桥玄文,
有不祭祀坟墓、车过腹痛的话头;我的文章也记载了与可以往跟我戏笑的话,以见与可跟我这样亲密无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