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200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4:36

建设幸福江阴行动纲要(2008-2010年) 

 

2007年12月26日13:4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和谐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凝心聚力建设幸福江阴”的奋斗目标,在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幸福江阴,争当全省“两个率先”先行军的排头兵,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创江阴发展新辉煌,特制订本纲要。

  一、发展背景和重要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市人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征程上团结拼搏,开拓奋斗,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历史性跨越。200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此为起点,江阴进入了建设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奋进的重要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国际化更加深入。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将进入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我们必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经济发展将进一步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科技创新更加重要。新技术革命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在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解决资源环境等制约因素上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区域竞争百舸争流,不进则退。随着区域竞争内涵的不断拓展,更加需要我们先人一步抢抓机遇,高人一筹增创优势。富民责任更加重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旺盛,盼富、思富、共同富已成为群众的最大愿望,让最广大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健康起来、幸福起来已成为江阴最大的实际。

  到2005年末,我市基本完成了“第一个率先”的任务,“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向实现“第二个率先”迈进。建设幸福江阴就是江阴市委、市政府在这重要历史发展阶段,认真思考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领先争什么、全面小康后干什么,并结合江阴实际,提出的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幸福江阴强调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人的发展目标的统一,使江阴的发展由追求单向的经济发展指标,转向关注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人文社会环境指标,这既是人民群众对幸福江阴主观感受的直接反映,又是幸福江阴的本质内涵和具体标准,是主观感受和客观存在的有机结合,是整体利益与个体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人民群众期望值与地方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导向的根本一致。幸福江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实践,是执政、发展、民生和谐统一的新追求,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建设成果的新举措,是学习华西经验、放大样板效应的新路径。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我市建设幸福江阴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江阴的总目标,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升级、社会结构升级,在更高起点上继续实施科教兴市、经济国际化、城乡统筹、沿江开发、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确保江阴新一轮发展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围绕建设幸福江阴,“十一五”期间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成果,加快建设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现代化滨江城市、充满活力的学习创新型城市、适宜投资创业的工商城市、适宜人居的山水文化城市,打造经济国际化的先导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现代化新农村的样板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

  建设幸福江阴,要求我们在关注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人民福祉的不断提升,更加注重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不断增长。就是要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让江阴人民群众感到幸福、感到自豪、感到希望、感到力量、感到信心。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幸福江阴,必须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全力推进,攻坚突破。本行动纲要提出了三年的工作任务,突出明确了2008年的目标要求,要努力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第一部分

  坚持又好又快,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提升

  工作目标: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到2010年,努力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化,现代服务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化,现代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的经济格局。着眼于增强发展后劲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企业素质。

  1、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建立健全以政策扶持体系,实现政府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汇聚。以坚持应用研发为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2008年组织实施区域产学研战略联盟合作项目50项。培育科技创新型企业,2008年培植10个重点研发机构和10个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

  2、推进“三创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创意载体,实现创新成果的孵化、转化和产业化。在现有35万平方米的基础上,2008年新启动70万平方米的“三创载体”建设,其中经济开发区15万平方米,临港新城20万平方米,其他35万平方米,至2010年,总建设规模力争达到150万平方米。通过“三创载体”建设,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08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8%。

  3、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层次。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积极引导企业加快抓住研发和销售这两个重点,走“哑铃型”发展之路,推动产业升级。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推进企业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开发。坚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工艺改造冶金、纺织、机械等传统产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坚持集聚集约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培育扶持一批支撑江阴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大集团。2008年工业集中区新上项目亩均投入达到200万元,新上项目亩均产出达到250万元。2008年乡镇工业集中度达到86.5%,比去年增长2.5个百分点。

  4、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优化发展主题,重点突破以服务外包为重点的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以现代商务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以商贸流通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加快实现由“工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齐头并进转型,促进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以服务业的跨越发展推动城市功能显著提升。2008年启动建设五星级酒店2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力争新增服务外包企业100家,服务外包产业业务总额达到1.5亿美元,服务外包企业出口额达到2000万美元。2010年累计新增五星级酒店5家,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9%。

  5、大力发展港口产业。放大我市交通枢纽和沿江港口优势,以临港新城建设为依托,重点发展以码头仓储、保税物流、配送联运、包装分拆、商务贸易为主的港口物流业,培育与港口产业关联度大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中介服务等行业,加速打造与沿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相配套的现代物流基地,2008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8500万吨,其中外贸吞吐量12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到2010年把江阴港建成“百万标准箱、亿吨吞吐量”的上海航运中心组合港。

  6、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学习华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活动,稳步推进农村“三集中”工作,建设各具地域特色的农村新社区,着力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2008年创建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35个,示范镇2个,新农村建设达标率为40%,新增信息化达标村30个。到2010年80%左右的村建成无锡市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示范村。

  7、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力度,优化农业规划布局,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外来资本投资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规模化的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开拓“一村一品、一村一企”特色发展道路。2008年全市优质农产品产业所占农业比重达到70%,农业亩均效益达2400元以上。到2010年,全市优质农产品产业所占农业比重达到80%以上,农业亩均效益达3000元以上。

  8、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实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十一五”期间,全市外资、外贸、外经指标年均增长15%以上。2008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18%。在提高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的同时,特别要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优化开放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培育出口名牌,提高对外贸易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度。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资本并购、股权置换、技术联合、市场联盟等形式对外投资,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2008年新批对外投资项目13个,其中非贸易投资项目5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000万美元,完成对外工程及外经合作营业额1.8亿美元。

  9、加大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领域项目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引导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2008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十一五”期间,市本级财政安排科技发展资金占财政支出的2%。到2010年,全社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

  10、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2008年组织申报专利800项以上,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占申请总量的比重达到17%。到2010年,累计专利申请量达到7000-8000件,其中当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年申请量的比重达到20%。

  11、大力实施品牌和标准化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制订国家、国际行业标准。2008年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验收产品10个,完成国家、行业标准项目10项;争创省以上名牌5-8个,到2010年,中国名牌产品拥有数达到15-2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8-10个,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企业的比重达到30%。

  12、着力打造人才队伍。大力推进各类人才培养工程,改革人才评价方式,健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着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加快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进程。“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引进“双高”人才(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150人以上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5000人以上。2008年每万人拥有人才1600人以上。2010年人才总量达到27万,每万人(户籍人口)拥有人才达到2000人。

  第二部分

  坚持深化改革,努力提升体制竞争力

  工作目标: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以社会领域改革为重点,以经济领域改革为依托,以农村综合改革为配套,推进全方位开放。到2010年,建立更具活力、更为高效的体制机制新环境,各项改革明显突破,社会发展明显进步,经济动力明显增强,政府职能明显转变,为全面建设幸福江阴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13、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加快建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政府。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程序,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14、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2008年落实和完善投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度,建立覆盖全市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市、镇、村三级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覆盖率达到100%。

  15、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发展电子政务,提升“数字江阴”水平,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2008年新增光纤100兆端口1000个,新建光缆接入环网6个。新增农村信息化示范村30家以上,启动市民卡工程前期工作,至2010年完成市民卡发放工作,农村信息化示范及达标村达到100%。

  16、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管理,规范和约束政府投资行为。创新城市投资与发展模式,将城市可经营项目、可社会化的资产和可资本化的资源推向市场,确保经营城市举措落到实处。2008年启动乡镇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的市场化整合工作。正确把握金融稳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经济运行预警机制,努力建设金融安全区。注重运用网络技术推进诚信建设,加快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信贷信用数据库“一网三库”建设。2008年启动建设企业信用平台,推进诚信江阴建设。

  17、推进行业协会、学会的社会化改革。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学会的社会化改革,加强行业商会建设,确保新型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基本覆盖全市各重点行业。2008年理顺社会团体归口管理体系,完成5家行业协会、学会的职能转移试点工作。

  18、推进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巩固完善市、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按照区域卫生规划全面有序开放医疗市场,2008年完成4家撤并乡镇基层卫生院产权制度改革。

  19、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创新文化体制,以繁荣我市夜晚文化生活为切入点,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破部门界限,以效益为纽带,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到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

  20、不断完善经济领域改革。健全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规范产权交易行为。健全企业治理结构,积极引导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国内上市,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赴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不断培育和扩大上市企业后备队伍,2008年实现5家以上企业在海内外上市,“十一五”期间上市公司新增12家以上,累计超过30家。

  21、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切实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2008年基尼系数控制在0.3—0.4之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稳步推行“阳光工资”。

  22、推动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力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和土地股份合作社,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8年累计组建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80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0家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80家。

  第三部分

  坚持共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惠及百姓

  工作目标:落实执政为民要求,始终把经济发展与造福百姓,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创业,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生活与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结合起来,努力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市民,使全体市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不断提高市民的幸福感。

  一、以民生为本,大力拓展创业就业门路

  工作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人各展其长、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实现充分就业、多路置业和自主创业,努力降低失业率。到2010年,本地劳动力就业率超过95%,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控制在3.2%以内。

  23、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008年组织开展创业能力培训2000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万人,农村青壮年(18-40岁)劳动力技能培训率达到80%,完成各类成人教育培训29万人次,在职职工培训率达58%以上。“十一五”期间,每年培训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促进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1万人以上。

  24、不断拓展群众创业就业新途径。加大政府引导力度,通过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扩大就业规模。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激活创业热情,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继续推进“4045”再就业援助工程、“121”阳光扶助工程和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工程,加大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工作推进力度,全力促进劳动力充分就业。2008年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1.8万人,其中解决城镇大龄特困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人,农村劳动力就业1.2万人。

  二、以民富为纲,多路并举促进持续增收

  工作目标: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低收入者占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低收入和贫困家庭的住房困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到2010年,居民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覆盖率达到“三个100%”。

  25、健全工资性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加强政府对职工收入增长的指导,适时调整和发布工资指导线。积极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2008年全市各类已建工会企业的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8%。严格实行最低工资规定,强化对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克扣和恶意拖欠职工工资的行为,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月薪制实施率稳定在90%以上。“十一五”期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以上。

  26、大力拓展增收渠道。通过扶持创业、鼓励置业等措施,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家家有股份、户户有物业”,不断提高居民的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推进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2008年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家庭经营性净收入分别达到1870元和1350元、人均财产性收入分别达到430元和540元。

  27、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大财政、金融、科技等方面的支农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加快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和财富积累机制。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参与土地流转并取得收益的农民比例达到63%以上。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3800元,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参与土地流转并取得收益的农民比例达到70%以上。

  28、构筑多层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增加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城镇未参保居民的医疗、养老保障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广覆盖工程,2008年城镇企业职工新增参保4万人;实施第七轮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人均筹资280元,其中市镇两级补贴提高到每人每年180元,参保率100%。到2010年,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障,农村企业职工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基本实现全覆盖。

  29、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以建立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为重点,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增加廉租房房源,扩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努力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2008年,城区新建、收购廉租房2万平方米,基本建成9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

  30、健全社会公共救助体系。全面建立以城乡低保、无业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对象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灾害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济、社会帮扶、职工互助互济、公益扶助、慈善互助为补充的社会公共救助体系。2008年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水平,每人每年生活费提高到2700元以上。完成农村特困户危房改造50户。每万人拥有福利床位数31.5床以上。慈善资金到账4000万元。创建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先进示范区。“十一五”期间,城乡低保对象保障率、低保资金到位率、低保资金兑付率均保持在100%。

  三、以民享为先,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

  工作目标:改善提升生态环境,不断优化人居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全力打造宜人宜居宜商宜游的生态城市。到2010年,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量和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下降20%。

  31、突出城乡规划,加强城市设计。统筹城乡资源,进一步优化城乡空间形态。2008年做好澄东、澄西、澄南、澄东南四个片区的发展规划。以构筑快速交通体系、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2008年完成徐霞客大道、芙蓉大道、长山大道、暨南大道两侧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乡发展的公共空间、基础设施走廊、基本农田等进行强制性的预留和控制,2008年做好不开发地区控制保护规划。

  32、突出城市品位,打造精品亮点。坚持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并重,推进敔山湾新城、城市客厅、南门地区、城市西组团、澄江福地和城区背街小巷的建设,彰显城市的个性特色。2008年城市客厅完成区域内道路建设及景观工程,基本建成惠升置业一期、沃尔玛购物广场一期;敔山湾完成5000亩绿化,定山湖启动开挖,基本完成区域主干路网建设;南门地区和澄江福地启动建设;完成老小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和“平改坡”工程3万平方米。

  33、完善城市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市域城乡快速道路体系建设,2008年完成徐霞客大道、周庄世纪大道、红旗路、新华路、立新路等骨干道路建设。完成澄杨路改造,加快建设暨南大道、芙蓉大道西段、长山大道南段工程。健全市、镇、村三级垃圾收集处理体系,2008年垃圾发电厂正式投运。

  34、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持环保优先方针,严把环保审批关,对严重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对工艺技术落后、低水平重复、资源消耗大且污染治理不达标的项目和企业坚决实行淘汰、关停或梯度转移。2008年,关停和淘汰“五小”、“三高两低”企业48家,主要污染物COD、SO2排放量分别削减5%、6%,氨氮、总磷、总氮按标准排放。

  35、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集约发展、节约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型产业,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产出高效化,实现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在全社会树立节约的风尚,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切实抓好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工作,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2008年,绿色照明、节电器等节能产品应用率达到7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水耗小于285立方米/万元。

  36、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建设高品质人居环境,加快城乡造林绿化步伐,2008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8%,森林覆盖率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4平方米,到2010年,确保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加快城乡河道整治,完善调整水系,全力营造地绿、天蓝、水清、居佳的人居环境。2008年,铺设排污管道20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5%,全部完成电厂脱硫除尘工程,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9分。到2010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要达到92分以上。

  37、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城乡公交路网,优化公交线路,加快提升城乡公交服务水平。2008年新增及更新公交车100辆以上,建成2个城市公交首末站,改造候车亭150只,建设公交总站和客运中心,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15%左右,镇村公交自然村通达率70%以上。

  四、以民安为基,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有序

  工作目标:突出以人为本,协调好社会各种利益关系,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着力提高人的素质,使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和睦共处、安居乐业。

  3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以法治江阴建设为龙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2008年深入开展“规范执法合格单位”和“规范执法示范点”活动。继续完善法律援助网络,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2008年完成援助案件400件。

  39、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依法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创新社会建设和管理机制,加强社区、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建设,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2008年,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为99%,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为99%。

  40、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家庭等基础性创建活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整体素质,2008年文明社区达标率达到70%,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实践,着力宣传典型,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支持工青妇群众社团组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他们在文明创建中的重要作用。

  41、加强社区建设。以加大设施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健全自治组织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邻里相亲、环境优美的新型和谐社区。2008年建成和谐社区累计数达到50%,新增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2家。到2010年,90%以上的城市社区、80%以上的农村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

  42、着力创造社会稳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升流动人口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平安江阴建设,切实增强群众的安全感,2008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6%,安全社区达标率达90%。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巩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格局。2008年,矛盾纠纷调解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98%和95%。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2008年确保每万人刑事案件发案率小于73。

  43、切实加强安全生产。2008年基本完成对111个一级监管重大危险源点的实时监控,努力实现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死亡人数双下降,确保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0.25以内,到2010年,确保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0.2。

  44、强化产品质量、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立“政府牵头、部门联动、企业自律、全民参与”的长效机制,确保市民的消费安全,2008年商品质量合格数达到95%以上,食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2%,争创首批省级放心消费城市。

  45、加强国防建设。巩固扩大全国“双拥”模范城成果,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落实党管武装制度,2008年民兵预备役参训率为99%,基层民兵、预备役单位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96%。

  五、以民强为重,加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工作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和全民健身体系,科教文卫体各项社会事业相对发达,能满足人的需求,使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人均预期寿命2008年达到77.54岁,到2010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8岁,体育人口超过50%。

  46、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教育、地方高等教育和社区终身教育,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随着城市的发展动态优化教育布局,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引进社会资本、盘活、置换存量土地等手段平衡学校建设资金。2008年全市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达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力争完成南菁中学新校区主体工程。到2010年,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47、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在全面加强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打造资源共享的文化载体。2008年新建农村书屋101家,居民人均文化公共场馆面积达0.42平方米,公益性文化设施达标率达到86.8%。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相互协调,激发激活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民乐之乡”等地方文化品牌,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08年继续实施“幸福进万家,文化欢乐行”活动,居民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21%。

  48、扎实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医疗保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以农村为重点,实施农民健康工程,2008年实施第二轮参保农民免费健康体检活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率达到95%,全市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大于98%。

  49、统筹发展人口计生事业。有效控制人口数量,优化人口结构,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快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广泛开展优质服务。2008年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5‰以内,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9%以上。

  50、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2008年基本建成体育中心二期,城乡居民人均公共体育设施面积达2.7平方米,体育人口达到48%。积极探索体育运作新机制,在体育事业中加强市场化手段的运用,繁荣体育产业。2008年举办全市性群众体育和健身活动8项以上,体育馆举办大型文体活动6次以上。

  四、评价体系

  建设幸福江阴,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中心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必须建立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见附表一、二)。客观指标占60%的权重,主观评价指标占40%的权重,两个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形成有机统一,在操作上相对独立运行。

  核心指标数据

  客观评价指标,围绕“五个好”设定了五个子系统,共38个指标,其中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12个。所设置的客观(即定量)指标,以我市所确定的五年总目标为依据,由市有关综合部门及各项指标所涉及的工作推进部门分年度提出计划并加以实施,由统计部门会同工作推进部门测算当年度完成情况,计算出客观评价指标综合指数。

  主观评价指标设定5个方面的指标,下设若干个二级指标,主要是通过对市民的民意调查,重点反映市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综合体现“五个好”的基本程度。主观(即定性)指标综合指数,每年由市统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或委托专门民调机构,通过随机抽选1200户左右市民(或家庭)进行上门“问卷调查”、辅以电话访问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综合反映全市面上的情况。

  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运用于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部分指标已在镇机关工作综合考核的意见中体现,不直接对镇和各部门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