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普工招聘:幸福江阴建设五年来主要成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43:26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在省委和无锡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中共江阴市委始终坚持以人民幸福评估发展的根本标准,以幸福江阴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顺利完成了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幸福江阴建设的五年,是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经济转型快速突破的五年,是城乡发展日新月异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是社会建设活力迸发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江阴历史上又一个重要的黄金发展期。

    ——以转型发展为引领,既实现了经济总量的翻番增长,更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坚持民生倒逼转型,突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2010年,在全面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001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382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31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2.5倍、3.5倍和2.7倍。农业发展突出“紧接二产、密连三产”,工业发展突出“存量调优、增量调高”,服务业发展突出“港城互动、双轮驱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持续深化,人才支撑作用持续强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江阴板块”不断扩容。

    ——以富民增收为重点,既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更构建了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既做大经济‘蛋糕’,更分好利益‘蛋糕’”。“十一五”期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都在10%以上,分别是2005年的1.87倍和1.74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名列全省同类城市第一。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和支持创业,扩大群众投资渠道,完善社保和加强帮扶,16.2万名历次被征地农民并轨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以企业冠名为主体的慈善基金总额达到11.7亿元,创全国同类城市之最。

    ——以城乡统筹为目标,既实现了全市域布局的优化完善,更促进了城乡发展的互动融合。坚持“既要城里人说好,也要农村人说好”的理念,按照“城市发展学新加坡、新市镇建设学上海”的导向,不断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规划布局不断优化。把全市988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整体,大力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以大智慧、大手笔、大举措快速推进城乡建设,“一中心四片区”的城市布局初步形成。创新设立临港新城,稳妥推进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快速推进,路网密度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镇村面貌显著变化,建成无锡市新农村建设示范镇12个、示范村178个。

    ——以生态优先为导向,既实现了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更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优势。注重以生态优化倒逼经济转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同步提升。生态意识不断强化,生态制度创新落实,在全省率先实施“清洁家河”工程,率先开展排污权交易和开征主要污染物有偿使用费,率先实行镇域间生态补偿机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市林木覆盖率和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增加到20.1%和45%,万元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20%以上,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92分。在南部六镇200平方公里范围内规划建设“不开发区域”,为可持续发展留好空间。

    ——以素质提升为核心,既实现了社会事业的均衡发展,更形成了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坚持“既要身体好,更要心智好”的理念,大力推进事关百姓身心健康的社会建设。人民群众对幸福感的平均打分达到87.44分。一体化推进民生工程,实施三轮累计21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68万人次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全民健康档案。全市域统筹公共服务,构建起覆盖城乡、均衡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镇村公益文化设施达标率达100%,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8%。多层次创建和谐社会。坚持在创新创造和奉献中感受幸福,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达98.8%。

    ——以党的建设为保障,既实现了执政能力的巩固提升,更营造了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坚持用党员干部执政能力提升来保障发展,巩固了团结向上、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深入推进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先后选调两批共60名干部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培训。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创新,形成了以“七彩党建工作法”为引领的党建特色品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突出反腐倡廉惩治和预防体系建设,深化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创建“江上清风”廉政文化建设品牌,90多家单位被命名为省市廉政教育基地和示范点,深入开展机关“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开展“万人评议机关”活动,不断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