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平县子城商周遗址:基于差异发展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11:40:43
基于差异发展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洛南小学 彭水源#TRS_AUTOADD_1316042765418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6042765418 P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6042765418 TD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6042765418 DIV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TRS_AUTOADD_1316042765418 LI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JSON--{"":{"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它是组织教学、选择教法、调控各教学要素关系的依据。教学策略的选择可反映教学设计者的教育思想和主张。

 

差异发展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合理地开展差异性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此,我作了如下差异性教学探索。

 

策略一:找准切入方式,引发“差异”。

 

一堂课往往涉及各方面的知识,如果对这些知识和问题的讲解缺乏通盘的考虑,仅仅像流水帐一样交代一遍,逐词、逐句、逐段地讲解分析训练,那么教学过程可能会散乱无章,支离破碎,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好的切入点是“牵一发而动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课堂”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时如果选准了一个最佳切入点,并由此入手,带动其他。可通过以下方法抓切入点。

 

1.从文章题眼切入。文章的题目是全文中心的体现。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扣住题眼,往往可以辐射全篇。如教学《蚁国英雄》,一位老师就从题切入,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同学们,蚂蚁我们都见过吧?它身体只有米粒般大小,重量不足毫克,在我们眼中它是那样的渺小,(师板书“蚁”,有意写得很小)”,而“英雄”在我们眼中又是怎样的呢?(生答:崇高、伟大、英勇、无畏等等)(师板书“英雄”,有意写得很大),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课文(师将课题补充完整),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有疑问吗?你想问什么?

 

学生提出“小小的蚂蚁为什么称他们为英雄?”等系列问题,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文本去感受。

 

2.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中心句往往能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如支玉恒老师在讲《小珊迪》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中心句“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高贵的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支老师将中心句分解为“饱受饥寒”“高贵品质”“打动人心”三层意思,然后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三层意思的句段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从而顺利地完成了整个课堂教学。

 

3.从行文线索切入。循着文章线索,我们往往可以牵藤取果。如有位教师执教《林海》时问:课文重复最多的词语是什么?当学生找到“亲切”“舒服”后,教师因势利导,让大家可以循着这条思路边读边想,是什么事物让作者感到“亲切”“舒服?从而迅速理清文章脉络,写景→写物→写人,然后就此依次学习课文。

 

抓切入点的方法还有很多,而且这些方法还可综合使用。如有老师执教《将相和》时,先从题目切入,让学生读书了解“将”是谁?“相”又是谁?既然有“和”,那定有“不和”,那“不和”的原因又是什么?学生迅速找到文中廉颇的一句话“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教师随即提出核心问题:“蔺相如立功,是仅仅靠一张嘴吗?”让学生研读文本,并提示:“蔺相如说了几次话?”“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结果又如何?”这样学生通过研读课文,理解了蔺相如每次说话时国家、君王都处于危难之际,他与敌舌战时,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蔺相如的语言中有智慧、有胆识,蔺相如立功,决不仅仅是靠一张嘴。而是靠的智慧、胆识及对国家的忠诚。这位教师的这一设计,就是从题入手,并用关键句辐射全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引导合作探究,深化“差异”。


  “独特体验”的深化和发展还要借助于合作和他人的智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读书学习有别于成人的自主学习,它既在群体中进行,也在学生与教师的相互交流和争论中进行。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父亲与阿曼达的故事,父亲为了抢救阿曼达,不顾劝阻,夜以继日地挖掘,经过38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救出儿子和14个同学。教学时,我紧紧围绕“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这一线索,让学生展开自学。当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后,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有的说:“因为那位父亲不顾一切地救自己的儿子,他整整挖了三十八个小时。”有的说:“我认为父亲和儿子都是守信的人,因为父亲曾对儿子说‘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会和你在一起’,如果他们中有一个不信守承诺,就不会有最后的再相见。”这时,我就干脆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于是,一场自发的辩论赛开始了……

 

策略三:明确学段目标,重视“差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最终也是要服务于学生,让学生有所收获。教学想取得成效,一定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确立教学目标必须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否则,教学目标定得高,脱离实际,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定得低,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发展。

 

教学对象的不同,所定的教学目标也不应相同,同一篇课文放在低段和中高段,其教学目标一定会随年段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例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分别入选人教课标版二年级下册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年段不同,学生对象不同,其教学目标自然也就应该不同。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用心揣摩萨沙和妈妈的对话。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

 

3.有不甘为弱者、应该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4课《我不是最弱小的》的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意思,并能欣赏有关词句。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想象体验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从中接受教育,养成良好道德行为。

 

除了考虑学生实际,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考虑教材实际。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要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不同课型、不同内容,教学目标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类型课文,其需掌握的字词、需体会的具体内容和情感也会因课文的不同而有差异。

 

策略四:引导细读深思,善待“差异”。

 

有这样一则案例:

 

教学《寒号鸟》一课,学完了深秋、初冬时喜鹊和寒号鸟的表现。在读到严冬这一部分时,文中有一句“可怜的寒号鸟却在半夜里冻死了”。教师提出:“寒号鸟可怜吗?”许多同学纷纷发表意见:

 

生:寒号鸟是可怜的,在冻得像冰窖一样的岩缝里活活冻死了。

 

生: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哆罗罗,哆罗罗打哆嗦,发出最后的哀号,多么可怜呀!

 

……

 

正在其他同学不约而同点头赞许的时候,有个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认为寒号鸟一点也不可怜,不值得大家同情。谁叫他不听别人的劝告,只顾享受,不肯劳动,这就是自作自受。”

 

这是 “另类”的声音,也是一个敢于向教材挑战的声音,教师顺势一引:“是啊,寒号鸟的遭遇是自己懒惰造成的,用不着可怜。课文中用词不当,你敢于挑战教材,很好!”

 

……

 

课堂教学就在这样的困顿中结束了,我直替这位教师感到惋惜。真是“课文中用词不当”吗?显然不是,课本中说“可怜的寒号鸟”并没有错,“可怜”既有“值得怜悯”的意思,也可以有鄙视的意思,如瞧不起某些人,就称之为“可怜虫”(参见《现代汉语词典》)。所以当学生表示确实“可怜”(怜悯之心)时,教师要引导大家去细读课文,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谁造成的”,不要因简单的同情而模糊了事理。当学生表示不值得同情寒号鸟的“可怜”时,其他同学一定会有困惑,此时教师就有责任说明“可怜”还有另一种鄙视的意味。可见,在解读文本时,即使只是一个用词或一处造句,也不可等闲视之。